汉语教材编写的两个问题_李晓琪
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大问题的探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大问题的探究引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还因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随着汉语教学的全面推广,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两大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正确的选择对学生的中文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问题描述首先,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重视国外汉学家的著作和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口语和阅读作为教学重点。
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国际汉语教学的需求。
学习者想要实用的汉语,因此需要更多地强调口语和听力,而非传统的阅读和写作。
其次,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需求和兴趣点。
外国学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可能不如中国学生,因此在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时需要更多的考虑学生的背景和需求。
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精选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动机。
最后,教学内容应立足实际,与当今中国社会和文化紧密联系。
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正在不断发展变化,外国学生想要学习实用的汉语,必须要了解现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对外汉语教师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更加实用,采用更多的口语和听力教学,注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此外,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当今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反映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现代发展。
大量的现代语料和实用例子将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汉语学习的自信和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对外汉语教学成功的关键。
问题描述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大多是基于中文文化的写作和阅读。
尽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用,但与现代汉语教学相比显然无法满足外国学生的需要。
外国学生需要更多地进行口语和听力练习,因此需要更加现代化和实用的教学方法。
《博雅汉语》委婉语研究
256《博雅汉语》委婉语研究李翀 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委婉语可以了解汉民族的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委婉语是交际的“润滑剂”,运用委婉语进行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留学生来说,委婉语既是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因此教材对于汉语学习者十分重要。
本文考察了对外汉语教材《博雅汉语》中委婉语的类型,并作出相应评价,最后对汉语教材的编写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博雅汉语》;汉语委婉语;类型;建议一、《博雅汉语》简介《博雅汉语》是由北京大学李晓琪主编的新世纪汉语精品教材,运用结构、情景和功能理论,以结构为纲,寓结构,功能于情景之中,重在学好语言基础知识,以及交际用语。
这部教材共分为四个级别:初级,准中级,中级和高级。
本套教材将语言学习的过程分解为起步、加速、冲刺、飞翔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教材有各自的特点:起步篇在委婉语的选择上以对话的形式出现,且都是生活中常用的委婉语;加速篇中的委婉语的数量逐步增多,强调在不同的语境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冲刺篇会增加一些固定短语,惯用语以及特殊句式等;飞翔篇侧重汉语交际能力的综合提高以及委婉语的综合应用。
二、《博雅汉语》委婉语的类型根据《博雅汉语》这部教材,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类,将《博雅汉语》中的委婉语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从语言单位角度分类1.委婉词天堂:在教材中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就是这样的一盏灯,照耀着我们一家(还有天堂里的父亲),而后又从半掩着的门后探出头去,映照着充满了亲情的人间。
”——《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第2课》妪:年老的女人。
“主人不予介绍,客人也就安然受之,以为那个老妪必是佣妇。
”——《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第8课》2.委婉短语—刘老师:早上八点上课也习惯了吗?—大卫:不好意思,还没习惯这么早上课。
在美国,我一般早上八点才起床。
——《博雅汉语•起步篇第19课》小金库:家庭成员中个人私自保存和支配的钱财。
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汉语教材编写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作者:姜丽萍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04期[关键词]教材编写;继承;创新;本土化;立体化;数字化[摘要]文章以近20多年来编写的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例,探讨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探讨了教材本土化、立体化、数字化等问题,为精品教材的打造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 (2018) 04-0012-07汉语教材建设可以从1958年出版第一本教材《汉语教科书》算起,到今年已经整整60年。
截至2017年,汉语教材已经出版了17,800余册/种(周小兵等,2017),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对使用的教材不完全满意,编写和出版新教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同时教材编写存在着“同一水平重复”(程相文,2001)等问题,造成资源和成本的浪费。
教材建设并不在于频繁出版“新”教材,而在于新出版的教材要有所突破和创新,抑或延长好教材的生命力。
因此教材的出版既要继承和发扬汉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中的优良传统,也要借鉴和吸收二语教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编写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1.汉语教材的历史发展汉语教材大体经历了结构、句型阶段,结构、功能相结合阶段,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阶段(任远,1985;刘殉等,1982;刘殉,2014),任务型阶段等。
第一阶段:结构、句型阶段1958年出版的《汉语教科书》是第一部供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正式教材。
“它的最大功绩在于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从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学中分离出来,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比较实用的汉语语法教学体系”(刘珣等,1982)。
这套教材对汉语语法作了独具特色的切分和编排,其语法体系成了此后各个版本教材编写语法部分时的主要参考依据(任远,1985)。
但是《汉语教科书》语法条目过于繁杂,1971年出版的《基础汉语》针对这种情况做了删改和压缩,并以典型“范句”的形式体现语法规则,突出了“范句”教学,即首先介绍基本句式,通过大量的练习,在较熟练掌握范句的基础上进行语法知识的讲解,突出实践性原则,“范句”的出现使汉语教学向句型教学迈进了一步。
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个人简历]李晓琪,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
1984年起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曾先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明德暑期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巴黎十大任教。
现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会长、《汉语教学学刊》主编、“商务汉语考试”研发办公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汉语口语自动化考试项目负责人。
[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二、主编和专著1、2000年,《北大海外教育》第三集(主编之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2002年,《母语为英语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之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2002年,《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百科出版社。
4、2005年,《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2005年,《现代汉语虚词讲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2006年,《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2006年,《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8、2006年,《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9、2006年,《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0、2006年,《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1、2006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
12、2007年,《汉语教学学刊》第3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3、2008年,《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4、2009年,《汉语教学学刊》第5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程》(修订本)生词释义研究
面 掌 握 生 词 的 意 义 及 用 法 打 下 良好 的 基 础 。词 典 往 往 会 列 “ 倒 ”注 释 为 “ ( 动 )i n v e r t e d :u p s i d e d o w n ” 。 小括 号
出一个 生词 的所 有词性 ,对外汉 语教材 中的生词注释 则不 中 的 “ 动 ”意 义 为 “ 动 词 ” ,但 后 面 英 译 的 “ i n v e r t e d ”
材 中 , 科 学 的 生 词 释 义 是 极 其 重 要 的 。 因 为 初 级 对 外 汉 语 另 外 , 部 分 生 词 虽 然 词 性 已标 注 , 但 标 注 的 英 汉 词
教 材 的 使 用 者汉 语 基 础 薄 弱 ,如 果 生 词释 义 不 准 确 或 不 恰 性不准确 。在对外汉 语教材 中,准 确标注 词性也是十分 重 当 ,学 生 很 容 易 理 解 不 当 ,产 生 偏 误 ,这 对 汉 语 学 习是 十 要的 ,李 晓琪 ( 1 9 9 7 )指 出: “ 词类标注 必须准确 。如 果 分不利的。 《 汉 语 教 程 》 由 北 京 语 言 大 学 出 版 社 出 版 , 本 文 要 词 类 标 得 不 准 确 ,就 会 产 生 相 反 的 作 用 ,甚 至 会 误 导 学 生 对 该 词 的 使 用 。 因此 , 准 确 性 是 标 注 词 类 时 第 一 重 要 的 问
第 一册和第 二册为研究对 象 ,分析对 外汉语教材在 生词注 标这三种 情况在教材 中出现 的频 率 比较少 ,比较普遍 的情 释 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 。
一
况 是 多标 和 英 汉 词 性 对 应 不 准 确 , 尤 其 是 英 汉 词 性 对 应 不 准确 。因此本部 分将重 点分析 “ 英 汉 词 性 对 应 不 准 确 ”这
《快乐汉语》教材评析
题。语法则附在每个单元的最后面作为单元的小结 。 性 、科 学性 、系统性等 ] 。而编 写 《 快乐 汉语》 的初衷体
汉 语 》 也在 课文 中适 量 地 出现 了 中 国非 常 著名 的名 胜 古 迹 ,
刘 殉 把 教 材 的 编 写 原 则 概 括 为 针 对 性 、趣 味 性 、实 用 如 “ 安 门广 场 ” “ 京 故 宫 ”等 [。 天 北 2 ] 《 乐 汉 语 》 在 以上 几 个 方 面 做 得 很 成 功 , 却 并 没 有 快 现 了针 对 性 和 趣 味 性 原 则 是 他 们 编 写 时 考 虑 到 的 最 重 要 的 很 好 地 体 现 出 目的 语 教 学 的 重 点 和 难 点 。对 于 母 语 为 英 语 两 项 原 则 , 所 以本 文 根 据 针 对 性 和 趣 味 性 这 两 项 原 则 , 对 的 学 生 ,虽 然 他 们 比 目韩 学 生 在 语 音 的学 习 上 更 具 优 势 ,
量 的 把 握 有 利 于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因 为 如 果 词 汇 量 过 字 的意 思 和 书 写 。
大 会 使 刚 接 触 汉 语 的 学 习 者 望 而 却 步 。 生 词 量 虽 少 ,但 这 部 教 材 在 练 习 中 通 过 不 同 的 形 式 反 复 练 习 、 巩 固 生 词 , 尽
《 快乐汉语》这部 教材 的前四册做 出全面的评价分析 。
二 、针 对 性 原 则
但 汉 语 拼 音 的 声 调 对 他 们 来 说 始 终 是 一 个 难 点 , 而 这 又 是 学 好 汉 语 的 重 点 。 所 以对 他 们 应 同样 加 强 这 方 面 的 训 练 ,
针 对 性 涉 及 教 材 编 写 理 论 和 实 践 的 诸 多 方 面 , 被 公 认 尤 其 是 在初 级 阶 段 ,学 好 这些 对 进 一 步 学 习汉 语 是 非 常 重要 快 为 对 外 汉 语 教 材 编 写 的 一 个 基 本 原 则 。李 更 新 认 为针 对 性 的 。 《 乐 汉语 》却 忽 视 了这 方 面 的练 习 ,从 一 开始 采 取 拼 是 教 材 编 写 的 首 要 依 据 。在 针 对 性 方 面 , 《 乐 汉 语 》 是 音 和 汉 字 并 重 的练 习方 式 ,这对 于 母 语 是 英 语 的学 生 来 说 也 快 处 理得 比较 好 的 。针 对性 的基 本 内涵 应 该 是 :教 材 的 设计 和 是 比较 困难 的 ,所 以在 刚 开始 时要 先 抓 好汉 语 拼 音 的 基 本训 内容 的 安排 ,要 适 合 学 习者 的 自然特 点和 社 会 特 点 ;适 合 学 练 ,接 着 慢 慢 增加 词汇 、汉 字和 语 法 等方 面 的 练 习 。
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
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编写初级汉语教材的几个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全球影响力日益增强,学习汉语成为了越来越多外国人的选择。
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设计一本合适的初级汉语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编写初级汉语教材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几个关键问题,以帮助编写者更好地解决这些难题。
首先,初级汉语教材应该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不同学习者对于学习汉语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主要关注口语表达能力,而有些人可能更重视汉字的学习。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背景、需求和教学目标。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面对面的访谈等方式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初级汉语教材的内容应该科学合理。
学习汉语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基础的拼音学习到基本的词汇语法,再到实际应用的口语、阅读和写作。
因此,教材应该按照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地编写内容。
同时,内容的选择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
第三,初级汉语教材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
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偏好都有所不同。
有些学习者可能喜欢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听说能力,而有些人可能更喜欢通过阅读文章和书写练习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
这包括但不限于对话练习、听力材料、阅读材料、写作练习和互动活动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参与度和乐趣感,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初级汉语教材应该关注文化背景的介绍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一门语言,也是学习中国文化和社会习俗。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适当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此外,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教授一些实用的交际技巧和礼仪知识,帮助学习者在与中国人交流时更加自信和得体。
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但是……”类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2019年作文
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但是……”类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2019年作文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但是……”类关联词语使用偏误分析一、“虽然……但是……”类复句句式分类第一类:“虽然……,但是……”李晓琪的《现代汉语虚词讲义》认为,“虽然”可用在主语前或主语后,用在前一分句,表示让步,连接已然的事实,肯定或承认某一事实,“但是”用在后一小句,引出和前面意义相对立的另一事实。
可以连接小句或句子,后面可以有较大的停顿,连接词、短语时所连接的多为修饰语,“但是”后面不能有停顿,也可以加“却、还”等副词。
这个句型中的“虽然”可以省略,“但是”在表示已有的事实不足以影响后面的论述时“虽然”不能省略。
第二类:“……但是……”用法同上,“但是”后面不能加逗号不能有停顿。
第三类:“……,虽然……”前一小句表示结果,“但是、可是”不出现。
“虽然”用在后一小句,补充或承认某一事实,而且“虽然”一定要在主语前面。
这种句型多用于书面语中。
二、“虽然……但是……”使用偏误分析从搜集到的语料来看,以上三种句式中,前两种句式在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但是在使用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第三种句式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几乎没有用到,因此不进行研究。
下面就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详细地说明。
留学生在使用“虽然……但是……”时,往往分不清楚什么时候可以省略“虽然”,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但是”,导致“虽然……但是……”在成对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缺失现象,这是留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类缺失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虽然”缺失,另一种是“但是”缺失,具体情况如下:(一)“虽然”缺失在“虽然……但是……”成对使用时,从位置上来看,一般是位于前一分句。
例如:在小班有一些人说杨先生真的爱他的妻子,可是从他骗他的妻子来看,他显然不爱他。
这个句子中前面一个句子和后面的句子表示两种不同的看法,而且转折义比较浓重,所以该用“虽然……但是……”连接前后句。
造成这种偏误的原因在于,留学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使用“虽然”,什么情况下“虽然”可以省略。
教材中词性标注的针对性原则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教材中词性标注的针对性原则王弘宇提要 本文从教材编辑的角度,举例说明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性标注的不确定性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主张词性标注应当只针对本课课文中出现的具体用例,应当简单、明确,而不应当超出课文、罗列工具书的词性标注。
关键词 教材;词性标注;针对性原则0.缘起我们在做对外汉语教材的编辑工作时,常看到一些教材在给生词做词性标注时,所标词性不是本课课文中出现的那个词性,或者给一个词标注几个词性。
这给教师带来教学的麻烦,也给学生带来理解的困惑。
我们注意到,许多教材词性标注的依据是《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大纲》当然是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重要参考书。
但《大纲》是建立在词频统计基础上的,它标注的词性对千差万别的具体用例来说不一定都十分吻合。
如果脱离课文的具体用例,照搬《大纲》,就可能导致偏误。
下面我们从经手编辑的几本教材中举一些例子。
1.问题:词性标注不准确1.1词性标注与课文用例不一致(1)a:你们每天要工作到很晚吧?b:是啊,有时候到半夜呢!a:够辛苦的。
对课文中的“够”,教材标为“(动、形)”,与《大纲》一致。
但课文中的“够”既不是动词用法(够不着),也不是形容词用法(钱够不够?)。
此时的“够”修饰形容词“辛苦”,处在状语位置上,是副词用法,应标为“(副)”(吕叔湘1980)。
“够”的动词用法和形容词用法的使用频率可能远远高于副词用法,但不能因此就在课文中把它标为动词或形容词。
一个词可能兼属几个词类,标注词性,一定要看它在具体用例中处于哪个语法位置上。
词在确定的语法位置上的词性是确定的。
(2)a:上海话“我”是“阿拉”,“你”是“侬”。
b:难怪我听不懂,和我们学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对课文中的“难怪”,教材标为“(连)”,《大纲》标为“动、连”。
《大纲》说“难怪”是动词是没有道理的。
举例来说,动词能受“不/没”否定(不吃/没吃),“难怪”不能(3不难怪/3没难怪);动词能前加“所”(我所学的),“难怪”不能(3我所难怪的)。
成功之路进步篇1课文部分分析
建议:一些可以儿化也可以不儿化的词,可以 不写。可以根据《普通话儿化表》,筛选出使 用频率高,交际价值大的儿化词进行对外汉语 儿化词教学。
但这些词语符合课文中“捡垃圾”这个人的身份和性格。 建议:一方面要注重规范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 和性格。要在规范性和真实性之间实现平衡。(李晓琪.汉语第二语言教材 编写[M].北京师范大学.2013:160)
运用插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只有第2、4、7、续性的,但是第二单元“智慧的故事”除了一篇 “曹冲称象"之外,其他几篇并没有体现“智慧”这一点。相比之下,第三单元“中 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一单元最能体现话题的连续性、且整体性强。
建议:适当增加一些体裁,让课文体 裁更加丰富。比如一些简短的诗歌 (控制长度和难度)。
进步篇1中课文使用修辞的地方较少,应该处理好有效性 和规范性问题上,且在保持一定的难度下,提高课文语言的 艺术性。(探讨课文如何具有艺术性,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 究的地方)
主要是从课文长度、生词量、生词重现率以及句子长度来进行分析
张宁志.汉语教材语料难度的定量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0(9) 徐晓彩.对外汉语初级精读教材课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建议:课文话题之间尽量设计得有联系,为 生词的重现创造条件。生词的重现还体现在 练习方面。
李晓琪.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M].北京师范大学.2013:155-166.
话题/功能/文化
李晓琪.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M].北京师范大学.2013:154-172
从三个方面来对话题进行评价: 1.实用性 2.趣味性 3.连续性
徐晓彩.对外汉语初级精读教材课文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4
中国文化是汉语学习者所感兴趣的和有必要了解的,而社 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是与留学生密切相关的,但第一单元中 的“马丁看中医”的实用性有待考证,我们认为可以换成 去看医生,这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应该会强一些。
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大问题的探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大问题的探究【摘要】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和需求的多样性,如何让教学内容更具吸引力和实用性是一个问题。
教学方法选择上也需求大量尝试和探索,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挑战。
教学评估方式也需要不断尝试和改进,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究和解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汉语教学、问题、内容设计、方法选择、评估方式、资源、学生背景、需求、探究、挑战、难题、多样性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中两大问题的探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们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困难。
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估方式、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学生背景和需求多样性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教学效果,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挑战是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设计中面临的难题。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教学方法选择上的困难也是制约教学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教学评估方式的尝试和教学资源的不足也是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何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是需要持续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学生背景和需求的多样性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压力,要求教师们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特点。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大问题的探究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亟待深入探讨和改进的关键议题。
将是未来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值得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与探讨。
2. 正文2.1 教学内容设计上的挑战教学内容设计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汉语国际教育中汉字教学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发布时间:2021-01-21T06:19:31.066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期作者:王诗斐[导读] 学习汉字是汉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在简单阐述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针对这些主要难点提出了解决办法。
王诗斐上海师范大学 200237摘要:学习汉字是汉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在简单阐述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并针对这些主要难点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问题;举措在我国几十年的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实践中,汉字教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无论是教学的方法还是教学的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根据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处于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初级阶段的汉字教学。
这部分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难点和重要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汉字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困难,提出对应的措施,以期汉字教学有更好的发展。
一、汉语国际教育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材方面自80年代至今,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汉字教材,如《汉字突破》、《汉字速成课本》、《神奇的汉字》等,这些书籍为汉字课提供了参考教材,也对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起到了比较大的作用。
但是,这些教材依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教材编写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汉字知识教学方面的内容,较少涉猎初级汉字教材中的汉字知识,汉字知识与汉字教学、教材课后练习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而且教材编写侧重识字教学与汉字知识教学的系统性,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则考虑的比较少。
比如现在有很多相关的教材注重情景交际,希望以对话的形式来让学生们学习并掌握汉字,但这一方式缺少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立体化原则”的理论内涵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材编写“立体化原则”的提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材料,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科发展也意义重大。
理想的教材应该来源于教学一线并在一线的直接运用中接受课堂教学的检验;此外,新的教学方法、理论提出后通常也需要用相应的教材来呈现和推广。
李泉(2004)充分肯定教材在教学实践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教材编写和教材建设历来受到各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国内学界对外语教材或者第二语言教材编写所应遵循的通用原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且在该问题研究上达成了一些共识。
其中,关于“立体化原则”的提出,以下成果比较显著。
刘珣(1994)认为,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应该调动一切现代化手段组建立体化的教材系统,并指出应该使用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的语言技能训练;刘珣(2000)论述教材编写系统性时,主张内容介绍和技能训练要平衡协调,学生用书、教师手册、练习本、单元试题等要分工合理,初、中、高不同阶段要衔接,综合技能课和专项技能课要配合,同时还要考虑形成系列的、立体的教材体系。
可见,刘珣主要是从本学科的微观角度进行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
也有学者就第二语言教材或外语教材编写进行了宏观研究,例如,李泉(2004)把教材编写划分成了三个不同层面,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原则,最后归纳出了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应该遵循的十个通用原则,其中包含立体原则①。
该原则明确要求教材编写向立体化方向和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教育手段的方向发展,要求教材的设计和编写除了教科书的设计和编写之外,还应覆盖练习册、教师用书、课外读物、挂图、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的编写。
汉语国际教育(或者对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独立下位学科,其教材编写显然也应遵守立体原则。
耿直(2011)认为,除了教材编写理论的多元化以外,立体化教材编写的探索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一大新特点。
他的表述直接使用了“立体化教材”的概念,这也意味着对外汉语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已经跟国内英语教学界(庄智象、黄卫,2003)、工程学界(徐刚涛、王清,2010)以及出版学界(初天斌、李少名,2015)等更广阔的学术领域接轨。
对外汉语名师简介
对外汉语名师简介吴荣顺本文是对外汉语名师的简介。
并且从中给予个人的一些反思。
1.张和生教授张和生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兼博士生导师。
2002年他曾经被评为"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
有机会应该观摩一些他的教学示范。
喜欢他的汉语词汇、语义及其教学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汇、语义及其教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听力与会话能力。
也喜欢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及测试的研究。
对外汉语的测试是对外汉语学术科的挑战。
难度太高,不及格率高,会抹杀对外汉语的学习。
难度太低,轻易拿到特优,会失去考试的意义。
会给予学生一种错觉,以为华语是那么的容易。
量与质的拿扭很难做得精准。
2.杨德峰教授德峰教授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
他的研究领域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习得等。
喜欢他的汉语的结构和句子研究。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其实是非常有助益的。
笔者也草拟了基本汉字词汇与马来语词汇构词法比较。
还没有结集成书。
这样的书籍对于非华族学汉语过程中常见的词汇错误释疑是有帮助的。
也喜欢他的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副词定量研究。
副词是非华族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
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
3.李晓琪教授李晓琪教授是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兼博士生导师。
她也是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的副组长、《汉语教学学刊》主编、商务汉语考试研发办公室负责人,等等重责。
手头上就有她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和《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单是这两本书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就可以穷一生。
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是我目前最大的关注。
所教导的对外汉语学生如果能够掌握这两个技能已经足够让他们以华语和大马华人沟通。
只是很可惜的目前他们在这两个技能的发展还非常有限。
主要是词汇的扩充上。
词汇的享受限制了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李泉教授李泉教授是另外一个让我想到熟悉的对外汉语的名师。
他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和博士导师。
近十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
近十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综述摘要:近十年,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研究成果丰厚,本文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原则、方法、模式以及语言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最后据此提出未来语法教学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法教学原则方法模式理论语法是组织语言的规则,是人们交际过程中要遵从的范式。
语法在交际中的重要性,使得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而语法教学研究对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些研究者们在不断探索,成果丰厚。
1 语法教学原则孙德金先生(2006)提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两个原则问题,即“属于词汇范畴的不教和属于共知范畴的不教。
”强调语法教学与词汇教学要分开,并从语法大纲同时强调利用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避免学生产生反感心理。
卢福波先生(2008)谈及了语法教学的八个原则即实用、针对、复式递升、细化、简化、类比、解释、操练原则,并在阐释原则的同时介绍相关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学原则应搭配不同的教学方法。
2 语法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李晓琪,2010),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语法内容融入到任务的设计中,而不是将语法单独呈现给学习者,语法教学要与真实的情景紧密结合,在情景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参与,进行启发性教学,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语法规则。
认知法教学(刘若云,2003),刘若云将认知心理学应用于对外汉语基础语法教学,根据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与中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不同,设计出三种教学方法,“是建立强调式语法点与学生已掌握的一般表述的联系,二是建立新语法点与相关的系列性语法点的联系,三是建立一般语法点与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相对应的语法点的联系,并强调理解和有意义的操练。
”文章最后展示了教学这一方法的教学效果,发现这一效果使得学习者学习汉语的效率有所提高。
明示性教学法与暗示性教学法相结合(尹枝萍,2005),也就是将语法的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看,并指出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时,“将适合用推导归纳的方式进行教授的语法项目采用暗示性教学法”,也就是重视对语法内容的教授,“适合用演绎方式教授的语法项目则采用明示性教学法”,即对语法形式的教授。
基于初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表编排上不足的研究
基于初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表编排上不足的研究作者:刘畅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12期摘要:本文选取了《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信心汉语·信心篇》这三部国内发行量较大的初级汉语精读教材,对其词汇表编排进行对比,从词语的选择、注音规范等方面指出其在词汇表编排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在词汇表设计部分起到规范化作用。
关键词:词汇表优点不足改进建议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词语是语言的基础,是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内容。
因此,初级阶段词汇表编排的优劣和科学性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好坏。
对毫无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尤其如此。
本文结合国内初级对外汉语教材词表编排的研究成果,以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对这三部初级阶段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三本教材在词汇表编排方面的优缺点,以期为日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部分编写提供一定参考,进而提高我国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水平。
二、三部初级汉语教材横向对比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三种教材,分别是:由李晓琪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I》(以下简称《博》),由姜丽萍主编,2006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以下简称《体》),以及由严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的《信心汉语·信心篇》(以下简称《信》)。
之所以选择这三种教材进行比较,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三部教材所面向的学生群体基本相同,都是针对零基础或汉语能力较薄弱的汉语学习者所开发的入门级教材;第二个原因是三部教材在国内都颇具知名度,其编写质量在同类书籍中都处于较高水平,使用的高校相对较多,受到了普遍认可;第三个原因是这几部教材都是近年来编写的,在编写思路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内容都比较贴近生活,有典型的代表性,能反映出现今阶段对外汉语教材的整体面貌。
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
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2013年9月11日,教育部基础二司召开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启动会议,与会者有各个版本语文教材的主编,我受命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
本文系根据发言稿部分内容整理。
现在语文教材要启动修订,是适逢其时。
现有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是十多年前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课改刚推进那时组织编写的,经过多年课改的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正式颁布,教材修订有了更成熟的理论指导。
这次修订最重要的,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来确定思路,同时把课改的经验吸收进来。
现在全国已获审定通过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有12套,初中语文教材有8套。
总的来看,这些教材在体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标(实验稿)的理念和目标方面,都做出各自的努力。
和课改之前的同类教材比较,现有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都有更加丰富多样的人文内涵,在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也更活泼,都能注意到能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情境性、趣味性、综合性,练习设计也力求开放、多元,口语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综合性学习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这些都是成绩,凝结着在座的诸位主编和专家的心血,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对照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就是站到十年课改之后所达到的新的认识高度来观察评价,也会发现现有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的问题与不足。
最大的问题是彼此趋同,个性不足。
本来,“一纲多本”就是要发挥各个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不同风格特色的多种教材的竞争。
但是现在“竞争”是有,那是发行推广方面的竞争,而教材本身特色、质量的竞争,并没有很好形成。
另外,现在多种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这是个进步,也是课改推进的结果,应当充分肯定。
但是也有两种情况,有的教材往素质教育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的规律;有的则轻视甚至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
所以修订教材还是要全面理解课标,尊重教学规律。
我主张努力做到四个字——守正创新。
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吸收中外教材编写成功的经验,又要沉得住气,不搞颠覆性改动,毕竟还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以及一线老师如何使用。
浅析对外汉语模糊义数量结构教学
计 的 2 5个关 于模糊 义数 量结 构 的病句 中 , 2 语序
不 当的句子:5 f 5个 , 占2 4% ; 用 的 句 子 有 4. 错
[乍 f者简介 】 杨红 , , 女 湖北成宁人 , 长江师范学院文学 与新 闻学院教师 。
・
l6・ l
5 个 , 2 . % ; 用 的 句 子 有 3 个 , l. 2 占 3 1 混 8 占 6
,( ) 不 多 二 三 十 本 , 有 书 店 借 几 百 多 一3差 c 还
本 。 .
前面 ; ( 例 9)中 的 “多 ” 在 “ ”的 前 面 才 符 合 放 月
“ 量 词 +多 +名 词 ” 结 构 ; ( 0) 的 “ 点 数 的 例 1 中 一 儿 ” 放 在 中 心 词 “ 语 ”的前 面 。 要 汉
这 里 的混用 是 指 不 能连 用 的模 糊 义 数 量结 构混 乱使用 在 一 起 。这 种偏 误 现 象通 常 有 模糊
义 数 词 之 间 的混 用 , 糊 义 数 词 与 精 确 义 数 词 之 模
间 的混 用 , 糊 义数 词 与量 词 之 间 的混 用 , 糊 模 模
义 量 词 与 精 确 数 词 之 间 的 昆用 , 糊 义 量 词 与 精 模
天。
点 儿远 , 附近有 百佳 、 当劳 , 德基 。 但 麦 肯
( 可 以说 他 这 个 人 很 懂 事 , 会 做 人 , 8) 很 点 一 点 也 不 像 他 的外 貌 — — 看 起 来 像 小 孩 子 。 ( 从 头 到 脚 都 是 新 的 , 生 长 着 , 然 9) 它 果
关 于 学 生 在 模 糊 义 数 量 结 构 习 得 过 程 中 出 现 的偏 误 现 象 … , 者 从 暨 南 大 学 华 文 学 院 语 料 笔 库 中 收 集 的 外 国 留 学 生 的 习 作 和 测 试 卷 中 找 出 了 涉 及 模 糊 义 数 量 词 的 偏 误 例 句 2 5个 。 通 过 2
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两大问题再思考
中小学教材编写的两大问题再思考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专业化人员,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既是终身学习制度一个方面的体现和延伸,也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现实要求。
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施课改,教材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对比传统教材,可以用“脱胎换骨”来比方。
课改之初,很多教师都感觉到“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知如何驾驭新教材。
近几年来,尽管情况大有好转,但真正能够驾驭新教材的教师还为数不多,这是客观事实。
那么,国家要求教师逐步实现专业发展,而课改十年之后的教师在整体上又不能较好地驾驭教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觉得,有两大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教材真正体现课程意图了吗?几乎人所共知,教材是根据每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从层次顺序上理解,“课程——课程标准——教材”是具体的呈现,存在上位和下位的关系。
打个比方,从课程到教材也应该是“机器架构——设计图纸——部件模具”的关系。
“机器架构”确定要制造汽车,还是制造轮船,汽车应具备哪些功能,轮船应具备哪些功能,也就是指是哪门课程,这门课程要承载哪些教育功能。
“设计图纸”要设计制造汽车或轮船需要制造哪些构件,每个构件的标准是什么,这样才可以投入生产,也就是每门学科的课程标准。
“部件模具”根据图纸定型,出现具体形态,供制造机器部件使用,也就是教材要根据课标编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由此看来,课程和课程标准是“非物质”的,是意识形态的,是几乎一体而不可分割的,是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
只有教材才是“物质”的,才是具体而有效的实物载体。
编写教材如果只根据和顾及课标的文字提示,分割课程和课标,而不能对课程有深入的理解和领会,那么教材是不可能完全体现课程意图的。
去年,陶行知先生的《开明国语课本》在70年后的今天走红,也正说明了陶行知先生在编写这课本时,完全立足了课程的理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最近,为了刚入初中的孩子的缘故,妻从同事那里借来了几门主科的教材,让我大致掌握一下孩子学习的进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下个中的体会。
对于中学教材,已有很多年没有接触过了,对于这些年来教材在内容和方针上的变革,实属不甚了了。
所以,当我翻开这些装帧精美,版式丰富,内容精致的教材时,惊艳、感叹、欣喜的感觉充盈了我的思维。
不管这些年教育界的情形多么为世人诟病,但我感觉,单从教材的角度来说,变革的力度实在相当的大,足见教育界人士背后付出的心血。
当然,浙江省的数学和科学两科使用了本省自己编写的教材,从内容和结构上来讲,与人教版反映出的教材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我的最大感觉是突出了教材在启发学生领悟、接受、贯通、创新方面的作用,知识点的推出和铺开都十分注重节奏,在练习部分既有基本知识点的考查,也有在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之上的扩展性的考查,难易结合非常适中。
“科学”这门课程设置简直是太绝了,把我们那个时代的动物学、植物学、地理、物理、化学统统都囊括在其中,以前的严格划界不复存在,这非常有利于孩子从小树立跨学科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把这些科目割裂开来。
不过,我听说,科学教材看似简单,但是试题做起来却是非常之难,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是这门学科特别强调的。
善哉!英语教材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临时培训班似的教材了,引进了国外的原版教材‘GO FOR IT’,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等实战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
很棒![更何况HZFLS还另外使用了校本教材‘Have fun with English',以及要求泛读泛听的〈21世纪英文报〉,如果学生能够好好坚持,假以时日,外文水平的精进完全可以期待。
]语文教材的惊艳程度不亚于其他科目。
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这么几点不同:(1)篇目的选择不拘一格,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尊重生命、尊重劳动、崇尚科学、奋发拼搏、善良友爱等人文精神为方针和标准,大量选择了名气并不大的作者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到语言学、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理论是对外 汉语教学的共同理论基础,逐步认识到教学法 无定法,取之所宜,认识到语言教学的目的是 培养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汉语教学在 80 年 代形成的基本路线上继续前进并朝着多元化的 方向发展。这种多元化的取向使之不再受某一 种单纯的教学理论的过分影响,也使之从更现 实、更广阔的角度观照自己,汉语教学日趋成 熟。这是因为“任何科学的教学法都必须以自 己的教学对象为出发点,扎根在自己教学实际 的土壤中,脱离对象,脱离实际,无所谓科学 的教学法”(钟梫,1979)。这种变革的集中体 现则是蓬勃发展的多类型、综合性的教材如雨 后春笋般地出现①。
概括地说,理性主义教学法流派,重视学习 者的认知因素;强调要在理解语言规则的基础上 训练外语;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 实证主义教学法流派,重视标准形式的语言操 练;强调反复练习、培养习惯;强调以培养学生 的交际能力为教学目的,教学过程要“交际化”。
2.2 教学法理论与教材编写 不同的教学法理念体现了对语言和语言学 习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这些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直接影响着教材的编写。接受了理性主义教学 法的教材强调以语法知识为主线,系统、全面 地在教材中展示语言的结构,并且注重对语言 结构的解释和训练,教材的内容原则上要服从 于语言结构。接受了实证主义教学法的教材强 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即对学习者的要求是学习 了教材后,在实际交际场合能够运用所学内 容。因此,该类教材的教学内容不求语言结构 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是取决于交际功能的需 要。当然,在一百多年的现代语言教学历史 上,在教学法流派不断更新的潮流中,教材并 不是死板地、循规蹈矩地、机械地按照两个模 式进行编写,而是多种多样,百花齐放。如在 实证主义流派之一——视听法的影响下,法国 的视听教材以其特有方式在语言教材上独领 风骚。由此,考察分析一部教材,首先一个 切入点就是了解其是在什么教学法理论的指
[收稿日期]2016-02-20 [作者简介] 李晓琪(1949-),女,江苏兴化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教学现代化 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发表研究论文 40 余篇,出版专著 2 部,主编学术刊物 10 余种, 编写和主编各类教材 50 余册。其中《快乐汉语》获国家汉办优秀教材奖。电子邮箱:lixiaoqi@。
进入新世纪以后,汉语教学以迅猛的形式 快速发展,汉语教学法也愈加稳定和成熟,赵 金 铭 (2010) 对 其 做 了 精 当 的 梳 理 和 总 结 : “我们认为,语言教学需要的不是一种教学理 论或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个更大的研究框 架,其中多种教学理论并存,多种教学模式共 现,各种教学方法各有所用。需要我们决定的 是某种教学模式适合什么教学对象,某种教学 方法用在什么层次上,不能把一种具体的、局 部的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应用 到整个语言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虽也不断丰富并发展,一直是以结构为纲的综 合教学法占主流地位。”
这种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思想同样深刻影响 到教材的编写。教材的编写者们努力在结构和 功能间寻找结合点和平衡点,努力在教材中最 佳吸收和体现不同教学法流派的长处,在不同 水平、不同类型的教材中采取明线和暗线的有 机结合和不同侧重的策略。从近些年出版的一 些教材看,教材编写者对教学法理论的运用是 自主灵活的,是为我所用的,这是教材编写的 一个飞跃。
2.3 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回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自上个世纪 50 年代起,至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它所遵循 的教学法是什么?与教材编写又有什么关系? 受 到 传 统 教 学 法 的 影 响 , 上 个 世 纪 50 年 代 , 即新中国成立之初,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法主要是承袭了语法翻译法,汉语教学的主线 主要是围绕语法教学而展开。这可以从两个方 面说明。一是邓懿主持编写的新中国第一部公 开 出 版 的 汉 语 教 材 —— 《 汉 语 教 科 书 》 (1957),其前言摘要如下: 本 …… 教 科 书 分 上 下 两 册 …… 包 括 绪 论 、 语音、语法三部分。 绪论给我们所要学习的现代汉语做一个介 绍 …… 前 十 二 课 是 语 音 …… 后 六 十 课 是 语 法 , 每六课构成一个单元,其中前五课是新课,后 一课是复习。 从以上说明不难看出,《汉语教科书》 的 重点在于语法部分,而语法部分的教授不是以 传统的教授语法知识为线索,而是把语法知识
点分散到 60 课的课文中去进行教学。也就是 说,其课文的编排是以语法为纲。《汉语教科 书》 的这种做法成为后来 50 多年以结构为纲 教材的基本编写模式。
二是这种教学法思想也集中体现在 1953 年发 表的,新中国第一篇汉语教学论文 《教非汉族学 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周祖谟,1953) 中。
无论通过什么讲解方式或者练习方式,语 法知识是必须教给学生的……。语法教学的主 要目的是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使他们 了解汉语的结构,掌握汉语的内在规律,这样 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说话,而且可以培养阅 读和写作的能力……语法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意思。
导下编写的;我们去设计编写一部教材,首 先要考虑的是该教材接受并采用了什么教学 法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教材是教学 理论发展和实践的结果,新的教学理论产生 新的教材,新的教材又为教学法理论的发展 提供新的检验场所。在一定教学法理论指导 下的教材编写才有其真正的生命力和广阔的 发展空间。
如前所述,教材编写和教学法理论关系密 切,但二者并非简单的对应关系。当前的第二 语言教学法研究正在经历从方法时代到后方法 时代的转变①,研究者们开始把兴趣从寻找最佳 教学法转移到各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以解决不 同的具体问题上来。如 Kumaravadivelu (2006) 等 学 者 提 出 的 宏 观 策 略 框 架 (Macrostrategy framework) 概念,认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 习需求和学习情境,考虑到教学的针对性 (particularity)、实践性 (practicelity) 和可行性 (possibility) 来综合运用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 综合运用思想同样深刻影响到教材的编写。
笔者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步入对外汉 语教学领域,参与并直接编写和主编了若干不 同类型的教材,在此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
索,不断总结,对教材编写有较为切身的体 验、感悟及思考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讨论有 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教材 (下文 简称“汉语教材”) 编写问题。
2. 教学法与教材编写
该文是其对当时教学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深 化,至今仍有启发意义。上述表述已经清楚地说 明,当时的汉语教学是把教授语法知识放在了首 位。这反映了建国初期汉语教学法的主流倾向, 这种倾向在半个多世纪的汉语教学中一直起主导 作用,延续不断,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受到国际新 教学法流派的影响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走出 了自己的路,形成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法。
2.4 《博雅汉语》 所遵循的多元综合教学法 标准
60 ~ 70 年代的汉语教学,发展较慢,是一 个进展停滞期。那时的汉语教学虽然仍然延续 了 50 年代以结构为纲的方法,但是受到了听 说法的重要影响,汉语课是一门语言实践课的 认识逐渐清晰,形成了以句型为核心+大量练 习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听说能力 的训练,将培养汉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教学 目的。
① 语言教学的“后方法”(postmethod) 观点认为并无普适的某种教学法,强调要由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对 象、教学环境、教学目的来构建自己的教学框架。该观点的代表学者是美国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的 B · Kumara⁃ vadivelu 教授。
75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6 年第 3 期
74
李晓琪:汉语教材编写的两个问题
同这个观点,并认为,在众多的教学法流派 中,有 9 种教学法流派对教材编写有很大的影 响,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他们是:语法翻译 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 认知法、功能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其 中最早产生的语法翻译法,以及后来发展出的 自觉实践法和认知法等都强调语言的符号系统 属性以及学习者的理性思考能力,可以归为理 性主义阵营;反语法翻译法的直接法,以及上 个世纪 40 年代在美国流行的听说法,60 年代 在法国流行的视听法,80 年代兴起的功能法、 交际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等都强调语言的交际 工具属性以及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能力,可以归 为实证主义阵营。
2TCSOL Studies
总第 63 期
Sum No. 63
汉语教材编写的两个问题
李晓琪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1)
[关键词] 汉语;教材编写;教学法;教学大纲 [摘 要]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讨论了有关汉语教材编写的两个问题,认为:教材编写与汉语作 为第二语言、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法理论关系密切。在一定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编写出的教材有其鲜明的 特色与生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在与教学目标与教学 对象密切相关的教学大纲指导下编写的教材一定是脚踏实地的、受欢迎的教材。 [中图分类号]H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4 (2016) 03-0074-13
DOI:10.16131/44-1669/g4.2016.03.007
1. 引言
教材在整个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据着相当 重要的位置。正如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所 说,“好的教科书和有效的教学法,能使没有经 验的教师成为一个好老师。如果缺少这些,一 个优秀的教师也难以真正在教学上登堂入室。” (盛炎,1989) 这段话是一位教育学家,在一个 半世纪前关于教材与优秀教师关系的清晰论述。 今天,重读这段话,仍然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虽然此段话没有对其中谈到的“在教学上”做进 一步的详细论述,但显然,无论是对本族人进行 教学,还是对外族人进行教学;也无论是对本族 人的何种类别的教学,还是对外族人的任何教 学,教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 其中包括了对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教学;也包括了 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特别是外国留学生的教 学,不管是精读课程,还是会话课程,即便都是 精读课程,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教学,也都包 括在其中。总而言之,教材与各类教学都有着密 不可分的关系。教材编写也自然成为教学领域不 可忽视的基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