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作者:陈富萍(西固区海伦幼儿园)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十八年以来,每天与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共处。累与快乐并存着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差异也很大,但无论怎样,如果孩子的自律能力强。那各方面相对来说就优异一点。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如果能战胜自己,能自我控制欲望和行为的人才是强者。因此,幼儿自律的培养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从小处,细处着手。使幼儿将规则标准内化,形成自律。
和新入园小班的家长交流时,我发现一个共同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家不好好吃饭。你不喂,他不吃。不吃菜,含在嘴里不嚼也不咽,还坐不住,家长追着,哄着喂饭,多累呀!造成孩子身体素质差,免疫力差。针对这一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独立用餐的自律能力。
一明确规定,使幼儿明白,如何进餐是正确符合规则的。如:
1 吃饭时,小脚要放好。身体尽量挨着桌子,眼睛看着碗,不能东张西望。右手拿着勺子,左手扶碗。
2 吃饭时,不挑食,不说话,不撒饭,桌面保持整洁,,细嚼慢咽,不允许含在嘴里不嚼也不咽。
3 吃完饭后,要求幼儿把自己的碗和勺子轻轻地放在指定的桶子里然后用自己的毛巾擦嘴。规则的提出有利于指导幼儿的行为具有导向性,有利于自我约束的形成。
二设立榜样
根据幼儿爱模仿的特点为其设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其学习,使规则具体化到幼儿的身上。如:范欣旭小朋友吃饭时,遵守老师提出的规则,因此他饭吃得好身体很健康,不经常感冒,也就不去医院打针,吃药,个子还长得高,力气也大,他还是老师的好帮手。请大家吃饭时向范欣旭小朋友学习。规则标准化具体化到孩子身上更加有利于幼儿的模仿来约束控制自己。
三纠正错误
对于进餐时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纠正,使其明白错误的严重性,使幼儿正确的认识错误能及时自我纠正,使规则内化形成自律。
四引导发展
不同幼儿有不同自律能力的发展,过程与阶段应该根据不同的幼儿特点,加以引导。如,根据幼儿进食量的不同,对食量小的幼儿指定不同的饭量,做到不许剩饭,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对的。使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用餐习惯
总之,自律是孩子自己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是一个由外到内的发展过程,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只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幼儿自律的能力就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