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1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2
马致远
资料助读
——————————————————————————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 曲作家、散曲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仕途坎坷,过了 “二十年漂泊生涯”,,后隐居田园。散曲大多抒写个人的哀婉和对国家的哀伤, 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
13
吟 天净沙·秋思
诵
----马致远
感 枯藤 /老树 /昏鸦,
悟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 / 在 /天涯。
14
背诵小令 默写小令 描述内容
15
以诗作画
又见炊烟升起, 暮色照大地。 乌啼声声心欲碎, 风刀霜剑严相逼。 梦里的相思难聚首,落叶飘荡离了枝头。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月缺难圆魂断驿路。
6
(二)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
1、 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小令的朗读技巧。(课件:课文内容) 2、 老师范读,学生仿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 师生挑战赛。 4、 背诵小令,默写小令,同桌订正。 5、 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描述内容。
(此环节“朗读吟诵引感知”、“品词析句求深入”。将朗读吟 诵当作进入小令的“敲门砖”,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触摸到马 致远孤独寂寞的心音,初步感受小令美的语言,美的音韵,美的意 境,美的情感,达到了“当堂成诵,当即默写”、“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的效果。)
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 积累法 2. 情感体验法 3. 朗读感悟法 4. 自主探究法 5. 联想想象法 6. 讨论交流法
以上学法,能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 四重境界。
5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1、以师生的情感体验导入新课,走进马致远的小令世界,板书课 题、作者。
2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 的内容和作者 的情感。
3
二、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是古典诗词苑的一朵奇葩,可采用下列赏读 古典诗词的途径来感悟堪称一绝的意境美: (一)情景设置激兴趣。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三)品词析句求深入。(四)以诗作画入意境。 (五)联想想象促感悟。(六)知人论世探根源。(七)联类比照寻互证。
2、 学生简介马致远的生平及作品、元曲的文学常识(课件: 资料 助读);再运用元曲的知识进行课题信息解答:天净沙,曲牌名;秋思, 曲题,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
(此环节“情景设置激兴趣”。情感体验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知人论世”拉近了读者和作者,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学以致用” 解答了课题信息,构建了语文教学“链”,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 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初次接触元曲的认知感悟能力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收集整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元曲一些文学常识。
2. 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背诵并默写课文。
3. 通过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感悟小令的语言美、意境美、情 感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 积累并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诗人的思乡情。
《天净沙 秋思》说课课件
1
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 题组元,通过对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的品味欣赏,使学生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天净沙 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游子的孤寂愁 苦之情,旨趣深远的意境美是本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单元要求、初一
具体教法是:
1. 目标导学法 2. 情景设置法 3. 知人论世法 4 . 化诗入文法 5. 点拨法
以上教法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营造氛围,用老师富有诗情画意 的引导语言增强学生的古诗文修养,可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
4
三、说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在兼容并举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
8
(四)品味延伸—赏析情感美
1、联类比照,感受寄情于物,情思相融之美。
(课件:《寿阳曲》、《四块玉》、《夜行船 秋思》) 2、积累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思乡情。
(此环节“联类比照寻互证”。 抓住“诗言志”、“ 寄情 于物,
情思相融”的特点,走进作者情感——小令描绘的是一幅 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代表作《汉宫秋》。流传至今的有《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
元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不同 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杂剧(一种成熟的戏剧形 式),一是散曲。散曲又分为两类: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 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散曲有曲牌名,如“天净 沙”、“山坡羊”等。有的还有曲题,如本课的“秋思”。
我是一个漂泊无依的游子,红尘中谁能了解我的无奈? 我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游子,问世间谁能聆听我的感慨? 我从风中来,诗画了悲哀……
9
(五)欣赏歌曲—感受永恒美
1、 欣赏歌曲《游子吟》。 2、 师生深情诵读小令。 3、 课堂结语。
(此环节以歌曲和感情诵读做课堂的结语,可达到强烈的情 感震撼效果。)
五、 说板书
用黑板上的简笔画加上点睛之笔“深秋晚景图,天涯游子悲” 作 诗情画意的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可增强课文生动直观的效果。)
7
(三)美读想象--感悟意境美
1、 美读课文。 2、 找出小令中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3、 找出帮助表现作者情感的景物。 4、 以诗作画,把独立的景物、人物组成一幅画。(课件:背景音乐) 5、 赏析诗画合一的意境美。
(此环节“以诗作画入意境”, “联想想象促感悟”,抓关键语 句,从形神入手,运用联想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图画,诗画合一,使 学生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创造性思维, 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1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2
马致远
资料助读
——————————————————————————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 曲作家、散曲家, “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状元”之称。仕途坎坷,过了 “二十年漂泊生涯”,,后隐居田园。散曲大多抒写个人的哀婉和对国家的哀伤, 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
13
吟 天净沙·秋思
诵
----马致远
感 枯藤 /老树 /昏鸦,
悟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夕阳 /西下,
断肠人 / 在 /天涯。
14
背诵小令 默写小令 描述内容
15
以诗作画
又见炊烟升起, 暮色照大地。 乌啼声声心欲碎, 风刀霜剑严相逼。 梦里的相思难聚首,落叶飘荡离了枝头。 往事历历不堪回首,月缺难圆魂断驿路。
6
(二)朗读吟诵—感受语言美
1、 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小令的朗读技巧。(课件:课文内容) 2、 老师范读,学生仿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 师生挑战赛。 4、 背诵小令,默写小令,同桌订正。 5、 自主质疑,合作释疑,描述内容。
(此环节“朗读吟诵引感知”、“品词析句求深入”。将朗读吟 诵当作进入小令的“敲门砖”,在反复朗读中进入情境,触摸到马 致远孤独寂寞的心音,初步感受小令美的语言,美的音韵,美的意 境,美的情感,达到了“当堂成诵,当即默写”、“书读百遍,其 义自见”的效果。)
创造性。具体学法如下:
1. 积累法 2. 情感体验法 3. 朗读感悟法 4. 自主探究法 5. 联想想象法 6. 讨论交流法
以上学法,能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 四重境界。
5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发学生的情感体验1、以师生的情感体验导入新课,走进马致远的小令世界,板书课 题、作者。
2
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 的内容和作者 的情感。
3
二、说教法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是古典诗词苑的一朵奇葩,可采用下列赏读 古典诗词的途径来感悟堪称一绝的意境美: (一)情景设置激兴趣。 (二)朗读吟诵引感知。(三)品词析句求深入。(四)以诗作画入意境。 (五)联想想象促感悟。(六)知人论世探根源。(七)联类比照寻互证。
2、 学生简介马致远的生平及作品、元曲的文学常识(课件: 资料 助读);再运用元曲的知识进行课题信息解答:天净沙,曲牌名;秋思, 曲题,秋天里的思念;题眼是“思”。
(此环节“情景设置激兴趣”。情感体验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 “知人论世”拉近了读者和作者,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学以致用” 解答了课题信息,构建了语文教学“链”,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筛 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初次接触元曲的认知感悟能力等,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 收集整理作者的相关资料及元曲一些文学常识。
2. 提高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背诵并默写课文。
3. 通过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感悟小令的语言美、意境美、情 感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4. 积累并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诗人的思乡情。
《天净沙 秋思》说课课件
1
一、说教材
《天净沙 秋思》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五课 《古代诗歌四首》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 题组元,通过对美的景物,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的品味欣赏,使学生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天净沙 秋思》是元曲中的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游子的孤寂愁 苦之情,旨趣深远的意境美是本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单元要求、初一
具体教法是:
1. 目标导学法 2. 情景设置法 3. 知人论世法 4 . 化诗入文法 5. 点拨法
以上教法运用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来营造氛围,用老师富有诗情画意 的引导语言增强学生的古诗文修养,可高质量的达成教学目标。
4
三、说学法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在兼容并举中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
8
(四)品味延伸—赏析情感美
1、联类比照,感受寄情于物,情思相融之美。
(课件:《寿阳曲》、《四块玉》、《夜行船 秋思》) 2、积累赏析描写“乡愁”的诗文,感受思乡情。
(此环节“联类比照寻互证”。 抓住“诗言志”、“ 寄情 于物,
情思相融”的特点,走进作者情感——小令描绘的是一幅 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代表作《汉宫秋》。流传至今的有《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
元曲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代表着不同 时期文学作品的最高成就。元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杂剧(一种成熟的戏剧形 式),一是散曲。散曲又分为两类:包括散套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 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跟现代的歌词大致相近。散曲有曲牌名,如“天净 沙”、“山坡羊”等。有的还有曲题,如本课的“秋思”。
我是一个漂泊无依的游子,红尘中谁能了解我的无奈? 我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游子,问世间谁能聆听我的感慨? 我从风中来,诗画了悲哀……
9
(五)欣赏歌曲—感受永恒美
1、 欣赏歌曲《游子吟》。 2、 师生深情诵读小令。 3、 课堂结语。
(此环节以歌曲和感情诵读做课堂的结语,可达到强烈的情 感震撼效果。)
五、 说板书
用黑板上的简笔画加上点睛之笔“深秋晚景图,天涯游子悲” 作 诗情画意的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份微型教案,可增强课文生动直观的效果。)
7
(三)美读想象--感悟意境美
1、 美读课文。 2、 找出小令中流露诗人情感的关键语句。 3、 找出帮助表现作者情感的景物。 4、 以诗作画,把独立的景物、人物组成一幅画。(课件:背景音乐) 5、 赏析诗画合一的意境美。
(此环节“以诗作画入意境”, “联想想象促感悟”,抓关键语 句,从形神入手,运用联想想象,将文字转化为图画,诗画合一,使 学生在意境中渗透绘画美,引导学生动脑又动笔,激发创造性思维, 受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