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说孙悟空思想性格的文
化内涵
胥惠民
内容提要孙悟空作为猴子,他的性格调皮,永不安分守己,经常有突破规矩的行为出现;他做人做事,与中庸、温良恭俭让背道而驰;他的整个性格是对“食色,性也”的背反;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奴隶思想,追求与最高神佛的平等:这一切使孙悟空成为一个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神话人物。
关键词孙悟空;不安分守己;背反中庸;背反“食色性也”;追求平等
人类的一切活动,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不是文化的具
体表现,文学自不能例外。文学是人类文明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
失去文学,人类文明最为生动的部分就没有了。
学术界常常有人用“三国文化”来指称主要以《三国演义》为代
表的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以及那个时期风云人物所
代表的不同生存方式;用“红楼文化”来指称《红楼梦》所反映的康
雍乾时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主要由一个文学典型形成一种文化
现象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的典型人物关羽所形成的“关羽文化”,
而且这还是具有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关羽文化既包含了我们民族文化
的积极面,也包含有一定的消极面。
如果把《西游记》的孙悟空的典型当作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它与关羽文化有所不同,这个形象包含有不少不同凡响的内容。
孙悟空作为猴子,他的性格调皮,好动,永不安分守己,他好学上进,经常有突破规矩的行为出现。这既是猴子本性的表现,又是有创造性的人的最为基本的特征,倘若没有这一点,猿也就变不成人,这也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因子之一。
当石猴面对水帘洞听到“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他立即应道:“我进去,我进去!”正是由于他的勇敢,才为猴子们找到一个好的住处,于是他被拜为“美猴王”。
自人类产生以后,就有一个企求长生不老的问题。美猴王并不安于“日日欢会,在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王拘束,自由自在,乃无量之福”这种快乐天真的生活,他也想长生不老。于是他出外访道求仙去了。
鲁迅说过:“为什么人类成了人,猴子终于使猴子呢?这就因为猴子不肯变化——它爱用四脚走路。也许曾有一个猴子站起来,使用两脚走路的罢,但许多猴子就说:‘我们底祖先一向是爬的,不许你站!’咬死了。他们不但不肯站起来,并且不肯讲话,因为它守旧。人类就不然,他终于站起,讲话,结果是他胜利了。”①石猴不同于从前那些不愿意直立行走的猴子,他自觉地向站立行走的人学习,他在出外求学期间碰到人,“剥了他的衣裳,也学人穿在身上,摇摇摆摆,穿州过府,在市廛中,学人礼,学人话。朝餐夜宿,一心里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学人礼,学人话”,这是石猴向人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他在外漂流十多年,终于访寻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经过刻苦学习,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大体也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祖宗不安于现状,不断地创造,改革求新,推动了自己的文明发展,也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个时代孩子中常有一些性格调皮,好动,不大安分守己,突破规矩的行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究竟是好的品
质,还是坏的表现?守成要靠循规蹈矩的官宦,创造新事物靠这些人却恐怕不行,得靠孙悟空型的人物才成,因为他调皮好动,他不大安分守己,他就敢于突破陈规陋俗,敢为天下先,可能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创造出新事物,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做人做事,与中庸、温良恭俭让背道而驰,是孙悟空思想性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中庸是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主张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把中庸看成是品德的最高境界。温良恭俭让自然也是儒家思想,与中庸思想是一致的。而孙悟空的思想行为却是反中庸、温良恭俭让之道而行之。他学习,追求极致;他做事,要把事情做绝。
在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对他说:“‘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向他列举了许多门的道,问他学否?因为不能达到长生,他都一一拒绝:“也不长远,不学,不学!”当他悟解了祖师的谜关,祖师高兴,准备教授他长生时,问他:“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悟空道:“弟子愿多里捞摸,学一个地煞变化罢。”学习追求最高境界,只学能够长生的;学习具体本领,也要学最多的。
孙悟空张扬的个性决定了他做官不做小官,而是要做最大的官。开始由于没有经验,作替玉帝养马的弼马温;待得知这个官小到没法说的时候,他就反下天宫,竖起了“齐天大圣”的旗号。后来以齐天大圣的身份兼管蟠桃园,偷桃就把熟桃吃个光;偷喝蟠桃宴会的酒,就要喝个醉醺醺,就把宴会上“百味八珍”吃个遍;酒醉误入兜率宫,本来并无恶意,“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当看到炉左右安放着五个葫芦,葫芦里都是炼就的金丹时,大喜道:“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几丸尝新。”他就把那葫芦都倾出来,如吃炒豆似的,吃个精光。
他在保唐僧取经的路上,具有主动彻底战斗的精神,其具体表现就是彻底消灭妖魔,赢得彻底胜利。他在狮驼岭狮驼洞以及狮驼国与狮子精、白象精、大鹏精的斗争,有胜利的喜悦,也有暂时的失败。晚上从狮驼国逃走后,没有忘记狮驼洞还有万数妖精,进洞后变作三头六臂,将大小妖精悉数打死。每次战胜魔头后,最后都要与八戒一起用火将洞中妖精全部烧死,决不留后患。在他第三次打白骨精的时候,他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
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调动当坊土地、本处山神协助,冒着师父念《紧箍儿咒》的风险,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为了保护好师父,除掉妖魔,就是蒙受《紧箍儿咒》带给的痛楚,就是被赶走,也不后悔。
在毒敌山琵琶洞消灭蝎子精,在深山里遇到一群强盗,悟空在被百般痛打的情况下,打死两个贼首。夜宿于杨老之家,不料杨老之子带领二三十个贼徒追赶上来,“拿住这些秃驴,一个个剁成肉酱,一则得那行囊白马,二来与我们头儿报仇!”按照唐僧之意,“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孙悟空却将其中不知进退穷凶极恶之徒打死了。为此唐僧大念《紧箍儿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唐僧声言:“你这泼猴,凶恶太甚,不是个取经之人。屡次劝你,更无一毫善念,要你何为!”在取经领袖人物唐僧这里,是非黑白是颠倒的,又一次将孙悟空赶走了。
在高老庄抓住高才不放,主动要帮助高老儿擒拿妖怪。在驼罗庄闻知有妖怪,就主动提出帮助擒拿;此事被八戒嘲笑为“惹祸”,被唐僧批评为“这猴儿凡事便要自专”,担心他捉不住妖怪“打了诳语”。但是,胜利无不属于这个惹事的猴儿。
他主动擒拿妖怪的这个性格特点声名远播,连天神都替他传扬。西行路上遇到的车迟国,重道灭僧,把和尚捉来让道士当做奴才用,致使大多数和尚愿以死了此一生。唐僧抵达车迟国之前就有神圣托梦给僧人:教不要寻死,“且苦捱着,等那东土大唐圣僧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只等他来显神通,灭了道士,还敬你们沙门禅教哩。”在到祭赛国前,受苦的和尚梦到神人托的梦:“昨日夜间,各人都得一梦,说有个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救得我等性命,庶此冤苦可伸。”孙悟空在这两个国家分别灭了虎力、鹿力、羊力三个妖怪和碧波潭的万圣妖龙解救了这两个国家受苦的众生。
在比丘国救助1111个被困小儿;在凤仙郡“硕德神僧留普济,齐天大圣广施恩”,求来大雨,解了民困:已经超越了除妖保师父这个任务,真正做到了“济困扶危,恤孤念寡”,“专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沙僧特别称赞师兄在凤仙郡的功德是“法力通天,慈恩盖地”,这一点都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