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高频考点速记第八章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班级管理和教师心理的相关知识,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高频考点提要

1.班级的概念;

2.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3.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4.高频考点速记

5.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班级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产物。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三、(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与班级一字之差,却具有不同的意义。简单来说,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

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新的班集体从其初建到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依次经过三个动态发展的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

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关键期。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

班主任已开始成为班级领导者,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加强班集体的特色化建设,同时根据对每位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学生提出发展规划建议,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一个成熟的班集体,一般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团结有力的班干部是组织实施班级活动的重要保证力量。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集体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健康的舆论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感染与熏陶的方式,使学生明辨是非、美丑与善恶,对集体成员具有约束力。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审美情趣,必然也有不同的人生目标与理想追求。

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四、(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常用的方法有研究书面材料、观察、谈话、调查等。了解研究学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个体来说,主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个人经历,身体素质,学习情况,个人兴趣,社会交往及思想品德等。对学生群体来说,主要了解研究群体的共性特点,如班级成员当前的思想状况、学习动态和发展趋向,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情况以及班级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等。

(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集体奋斗目标是指集体成员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实现的任务和要求。它是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动力。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第一,要把握目标的方向性,即每次活动的目的任务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要求。第二,要把握目标的激励作用,即符合集体和每个成员的内在需要。

确立集体奋斗目标的方法主要有:第一,具体化目标法。即把学校总的教育目标具体化为班集体的目标,再根据集体中每个成员的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要求。第二,系列化目标法。即把班集体奋斗目标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等系列,结合班级特点和具体任务分步骤实现。第三,针对性目标法。即针对班集体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活动要求。

(三)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巩固与发展班集体的重要手段,是班集体凝聚力的粘合剂。

第二节有效的课堂管理

高频考点提要

1.课堂结构;

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3.课堂管理的原则;

4.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5.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6.高频考点速记

7.一、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一)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即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中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纵向上看,则包括课堂教学计划之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以及时间划配。对于具体一节课的结构把握如何,可以从四个指标来衡量:即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学要求的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它们共同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情况:这是影响课堂管理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这是关于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总方向的决定因素,集体目标必须与学生个体目标间达成协调与融洽。

3.课堂规模: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数多少,它直接影响课堂管理行为的有效性。规模越大,对教师要求就越高,对学生的自我约束要求越高,课堂规则越需正式。相反,规模越小,越便于教师有效调控。

4.凝聚力:是对课堂管理行为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常表现为成员集聚在一起的愿望和高度的承诺,同时尊重和鼓励行为与思想上的个别差异存在。它也是班级中和谐关系、良好班风的反映。

5.课堂规范:是被课堂中所有人所接受和期待的行为准则和模式,能使人的行为简易化和易于预测,避免尴尬的人际关系,便于教师控制指导学生的课堂行为。

6.教师领导:指教师作为课堂领导者对课堂的全面影响,包括对课堂进程与发展的影响力,以及对学生的思想与感情发展的影响,含正式影响与非正式影响。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

1.让全班学生迅速静下心来学习。

2.坚持要求全班学生予以充分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