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发布《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合集下载

我国水资源再生利用现状与管理建议

我国水资源再生利用现状与管理建议

我国水资源再生利用现状与管理建议徐玉,李橙,郑冰冰,田在锋*(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水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37)摘要:“节约-循环-减排”是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不断发展完善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水回用技术体系,污水收集治理水平及再生水资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

研究基于公开统计数据和文献报道,调研了水资源利用现状,对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及应用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再生水利用技术进展,从不同应用终端梳理了再生水利用在城市工业、农田灌溉和生态补水领域的实践案例,同时针对再生水利用的风险局限,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方面,提出了风险控制管理建议,旨在为水资源治理保护、绿色循环和高效利用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再生水;应用案例;风险控制;管理建议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资源与环境创新专项项目“白洋淀流域水生生物保护水质基准和优控污染物水质标准研究”(20374204D)引言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禀赋条件总体较差,资源性缺水严重,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世界上地下水开发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强度最高的地区。

由于华北地区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如备受关注的地下水“大漏斗”问题,治理修复迫在眉睫。

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再生水回灌补给对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相比高成本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冰川利用等水资源获取手段,再生水利用成本较低,且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有益于生态环境改善和水生态良性循环,在全球范围内均能有效发挥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因此再生水利用具有显著的发展优势。

本研究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结合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战略布局和目标举措,探索总结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与管理实践进展,对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根据国家水利部2022年6月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可知,水资源利用情况中,生活用水占比15.40%、农业用水占比61.50%、工业用水占比17.70%、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占比5.40%;全国供水总量中,其它水源供水量占比2.3%,再生水、集蓄雨水利用量分别占比 84.6%、5.0%;城镇污水处理量显著增加,处理能力和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5.8%和7.1%。

专业探索

专业探索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防洪与减灾,节水灌溉技术及农田建设中的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河流及水库泥沙问题,高坝泄水建筑物水力学问题,高坝新结构及建坝新材料,工程基础和岩土工程问题,水利水电等工程抗震技术,新型水轮机和水泵,电站和泵站自动化技术,火、核电站的冷却水工程以及水利水电的环境问题等。

在十一五计划和十二五计划可以看出,国家对水利水电高度的重视,因为它解决了很多的问题。

1.水资源研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自然条件复杂、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但发展迅速的基本国情,水危机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20多年来,我国在水资源领域的研究层面不断深入,目前已发展到将水资源与经济、生态三者联系起来统一研究,在区域生态需水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协调好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动态关系,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目标。

这就需要在水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实际现状和发展需求,以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每年负责编写由国家环保总局统一发布的“中究”、“灌溉管理及水费回收”、“海南北部地区水资源总体规划”、“贵州水部门评价”和“新疆北部地区水资源总体规划”等项目。

对各地区进行了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预测、水环境影响评价与预测、水资源供需平衡模拟研究、多目标优化规划研究等重要研究。

采用了多层次、多目标、多决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新理论,进行动态的决策分析研究,把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结合起来,研究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模式。

在华北地区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资源试验基地,配有大型地中蒸渗仪及其配套观测设施,在五个实验基地及四个野外实验点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观测实验,提出了华北地区“四水”转化系统及数学模型;提出的区域水资源总量的概念和计算通式,在国内外同类成果中属首创。

还开展了“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全国灌溉面积发展规划”、“全国水资源公报”、“北方地区水资源公报”的工作,进行了“水资源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初步设计研究”、“北方地区水资源预测系统可行性研究”等研究工作。

水利部发布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发布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半月水事·5水利部发布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近日,水利部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年水资源总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全国用水总量比2017年略有减少,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供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201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27462.5亿m 3,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6323.2亿m 3,地下水资源量8246.5亿m 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39.3亿m 3。

2018年,全国用水总量6015.5亿m 3,较2017年减少27.9亿m 3。

其中,生活用水859.9亿m 3,占用水总量的14.3%;工业用水1261.6亿m 3,占用水总量的21.0%;农业用水3693.1亿m 3,占用水总量的61.4%;人工生态环境补水200.9亿m 3,占用水总量的3.3%。

地表水源供水量4952.7亿m 3,占供水总量的82.3%;地下水源供水量976.4亿m 3,占供水总量的16.2%;其他水源供水量86.4亿m 3,占供水总量的1.5%。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32m 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66.8m 3。

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65m 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4,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41.3m 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5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9L/d。

按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7年下降6.6%和6.9%。

声 音“这些埋设在大坝内的监测仪器就如人体的神经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实现对大坝的把脉问诊,为今年水库的安全度汛提供了科学依据。

”——河南出山店水库建设管理局局长祝云宪随着汛期到来,千里淮河第一坝——河南出山店水库大坝迎来蓄水后的首次考验。

大坝内埋设的1000多支监测仪器将数据通过光缆汇集到背水坡的大坝数据安全监测房内,对大坝的渗流、变形、沉降和位移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大坝和水库安然无恙。

201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分析

201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分析
图 2 201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区年降水量分布 Fig.2 Distributionofannualprecipitationinthewater resourcesdivisionoftheYangtzeRiverBasinin2016
图 1 长江流域水资源分区 Fig.1 YangtzeRiverBasinwaterre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urcesdivision
收 稿 日 期 :2017-08-15 作 者 简 介 :王 政 祥 ,女 ,教 授 级 高 级 工 程 师 ,主 要 从 事 水 文 水 资 源 研 究 。 E-mailwangzx@ cjh.com.cn
水资 源 二 级 区 中,鄱 阳 湖 水 系、湖 口 以 下 干 流、太 湖水系、洞庭湖水系、宜 昌 至 湖 口 的 降 水 量 较 大 (见 图 2)。其中,鄱阳湖水系最大,为 2002.7mm,是 长江 流 域降水量的 1.7倍;金沙江石鼓以上、嘉陵江、汉江、金 沙 江 石 鼓 以 下 的 降 水 量 相 对 较 小 ,其 中 ,金 沙 江 石 鼓 以 上的降水量最小,为 435.7mm。
第 49卷 第 12期 2018年 6月
文 章 编 号 :1001-4179(2018)12-0049-06
人Y ang民tz e 长R ive江r
Vol.49,No.12 June, 2018
2016年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分析
王 政 祥,张 晶
(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文局,湖北 武汉 430010)
50
人 民 长 江
2018年
1 降 水 量
2016年春季降水偏多 [9],3月下旬,长江流域提前 进入到 了 汛 期。6~8月,流 域 发 生 了 大 暴 雨,降 水 量 较大;流域年平 均 降 水 量 为 1205.3mm,是 全 国 降 水 量的 1.7倍,折 合 降 水 总 量 为 21487.1亿 m3,占 全 国 降水总量的 31% 。 [10]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

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

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

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长江流域省区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评估

长江流域省区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评估

长江流域省区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评估尚熳廷;王小军;刘明朝;王炳轩【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日趋严峻.因此,国家出台了系列的法律、政策和规范,从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两个方面加强水资源管理.在建立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国家水资源公报发布数据为2个依据,对长江流域相关19个省区2016年的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①江苏和安徽两省未能完成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主要是由于其工业用水效率较低所致;②江苏和甘肃2个省未能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这一用水效率控制指标;③所有省区的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均达到了国家要求;④在长江流域相关19个省区中,共有16个省区同时完成了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的控制目标,占总数的84.21%.【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9(050)001【总页数】5页(P84-88)【关键词】用水规划管理;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长江流域【作者】尚熳廷;王小军;刘明朝;王炳轩【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1 研究背景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3],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日趋严峻[4-5]。

为此,国家于2011~2013年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政策和规范[6-8],从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两个方面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力度,并明确了2015年和2030年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以及2015年的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谱写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新篇章——访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

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谱写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新篇章——访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

深化改革强化服务谱写新时代水文事业发展新篇章——访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轩玮;杨建青【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8(000)024【总页数】2页(P31-32)【作者】轩玮;杨建青【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8年,水文司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认真贯彻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水文改革创新,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努力夯实业务基础,切实强化水文服务,为水利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支撑。

临近岁尾,记者专访了水利部水文司司长蔡建元。

中国水利:水文被誉为水旱灾害防御的“耳目”和“尖兵”,请您介绍一下在2018年水旱灾害防御方面,水文测报工作开展的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蔡建元:2018年,全国强降雨过程多,台风生成登陆偏多偏强,江河洪水频发重发。

面对严峻的汛情水情,部党组高度重视,鄂竟平部长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听取水文测报有关工作汇报,提出了明确要求。

叶建春副部长在全国水文工作会议上,对做好防汛水文测报工作做了专门部署。

按照部党组的决策部署,水文司提早安排部署,从最不利的局面考虑,尽最大努力,全力做好2018年的防汛水文测报工作。

一是超前周密安排部署。

水文司于1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汛前准备工作的通知。

各级水文部门认真开展各项汛前准备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组织对水文测站设施设备开展全覆盖的专项维护与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跟踪落实。

在组织完成7个流域水文测报汛前检查基础上,又派出3个检查组,重点对海河、松辽流域和华北地区进行了再检查再落实。

二是科学研判暴雨洪水。

各级水文部门强化预测预报和联合会商,着力提高预报精度和时效。

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制作发布1 082个断面共9 930站次洪水预报,关键预报精准可靠;在迎战长江上游区域性较大洪水中,提前3天准确预报长江上游编号洪水、寸滩江段超保证水位、三峡入库洪峰流量,为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应对黄河上游区域性洪水中,提前7天预测黄河上游发生编号洪水,提前15天预判龙羊峡水库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为黄河洪水防控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与展望_王爱平

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与展望_王爱平

第6期摘要:本文对我国地下水监测站网、监测技术、监测管理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针对目前地下水专用监测井稀少、密度低、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结合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项目,就如何加强地下水监测站网、提高地下水信息采集与传输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对提高我国地下水监测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展望中图分类号:X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10)06-0053-04我国地下水监测现状分析与展望王爱平1,2,杨建青1,2,杨桂莲1,2,章树安1,2(1.水利部水文局,北京100053;2.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北京100053)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第30卷第6期2010年12月Vol.30No.6Dec .,2010收稿日期:2010-03-10作者简介:王爱平(1953-),女,江苏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气象设计工作。

1引言地下水不仅是我国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维系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是自然生态系统及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的不可替代作用日益凸现,尤其是在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水质型缺水地区,地下水的资源功能更加突出,是这些地区主要的生活和生产供水水源。

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供水依赖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占地下水开采量的50%以上,自21世纪以来全国地下水年开采量持续超过1000×108m 3,地下水开采量居世界第三位。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但是,由于一些局部地区开采量超过了地下水可开采量,造成地下水采补失衡,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并引发地面沉降、生态环境退化、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加强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为水资源统一调度、合理配置、生态保护等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近20年中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

近20年中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

第4期水利水运工程学报No.4 2019年)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g.2019DOI:10.16198/ki.1009-640X.2019.04.005刘晶,鲍振鑫,刘翠善,等.近20年中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9%4):31-41. (LIU Jing,BAO Zhenxin,LIU Cuishan,et al.Change law and cause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consumption in China in past20years#J].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4):31-41.(in Chinese))近20年中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规律与成因分析刘晶1"2,鲍振鑫・2,刘翠善・2,王国庆・2,刘悦3,王婕2,管晓祥3(1.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9; 2.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29; 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摘要:水资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安全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特别是近年来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加剧了水安全形势。

选取我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1997-2016年水资源量及用水数据,借助Mann-Kendall法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Kendall倾斜度表征各要素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揭示我国水资源及用水量变化特征及规律。

分析表明:近20年我国水资源总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其中北方水资源总量增加不明显,南方水资源量减少不明显。

我国总用水量显著增加,除农业用水增加不明显外,其他各行业用水都呈显著增加趋势,尤其生活用水增加最明显。

十大水资源一级区相邻区域水资源总量和总用水量的变化特征表现出相似性,不同地区变化特征表现出空间异质性。

山西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发展方向

山西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发展方向

土 壤 (Soils), 2018, 50(6): 1087–1093①基金项目:山西农谷建设科研专项项目(SXNGJSKYZX201706)和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703D211001-01)资助。

* 通讯作者(xbyin@)作者简介:侯非凡(1990—),男,山西汾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功能农业。

E-mail :zc1393543@DOI: 10.13758/ki.tr.2018.06.004山西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进展与发展方向①侯非凡1,孙 敏1,高志强1,尹雪斌1, 2*(1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山西太谷 0308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从农业基础、功能农业发展需求和提出历程的角度介绍了山西省功能农业的研究背景;以两个省级重点研发项目为案例,分析了山西省在开展功能农业研究与产业发展时的思路,即在优势特色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并注重从原材料到功能农产品的全链条式研发;进而指出山西省未来功能农业总体发展目标和主要方向,以此对山西省功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山西省;功能农业;研究背景;研究进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功能农业是指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或其他生物技术手段,生产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农产品,简单地说,就是要种植出具有保健功能的农产品[1]。

功能农业是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于2008年在《中国至2050年农业科技发展路线图》中率先提出的未来农业新概念,它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又一次农业革命,也是我国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目前,功能农业正在广西、江苏、宁夏等多个省市蓬勃发展,功能农业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具有承东启西、贯穿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

长期以来,山西省农业受制于山高沟深、水资源短缺的特殊地理自然条件,农业发展速度慢,农业产值在全国范围内缺乏竞争力[2]。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 近期一些媒体在谈及水电开发时往往引用国际公认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警戒线,也许是非专业的原因,产生引用错误。

把水电开发的程度等同于水资源利用,由此,一些人士在议论水电建设时往往以为我国水电开发已经过度,实际上是混淆了两个不同概念。

作者较长时间从事水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分析计算工作,对此,将从此观点的来源出处和权威性解释,比如从中国人大网对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解释,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以及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供用耗水的利用程度、特别是水资源利用中的耗水程度,而不是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

我国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5%,国际上公认的一个流域或国家的水资源利用程度的警示界线是40%,从全国而言,不完全一样,南方特别是西南,水资源丰富而利用量少,利用程度低,而北方尤其是西北干旱地区,利用程度高,其中一些北方河流水资源利用程度有些年份高达80%,甚至更高。

1.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概念水资源利用程度的主要指标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通常从水资源规划利用角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供水能力(或保证率)为75%时可供水量与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比值,是表征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一项指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体现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又可分为河川径流(简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以河流为单元只统计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流域为单元时综合统计,或分别统计,但不特别指出时(如综合利用率),也仅只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比如一条河流的开发利用就是指该河流的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关于“水资源综合规划名词解释”中与此相近的有:地表水资源开发率是指地表水源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是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

水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浅议

水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浅议

水资源配置与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浅议陈文艳;易斐;李亚非;高媛媛【摘要】在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阐述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配置的基本需求和水资源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选取水资源及其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三个方面的代表性指标,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根据评价结果对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出初步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度【作者】陈文艳;易斐;李亚非;高媛媛【作者单位】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100038,北京;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30071,武汉;山东省调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50000,济南;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100038,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降水和河川径流年内集中程度较高,年际变化较大,是我国的基本水情。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16年我国水资源总量32 466.4亿m3,全国总供水量达6 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 912.4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1 057.0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生活用水821.6亿m3,工业用水1 308.0亿m3,农业用水3 768.0亿m3,人工生态环境补水142.6亿m3。

从用水指标来看,2016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38 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81 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52.8 m3,水资源利用水平和效率逐步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配置的基本需求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GDP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及国家宏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对水资源配置与管理提出新的需求。

中国水资源公报概述

中国水资源公报概述

中国水资源公报概述汇报内容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8月16日l l l l1. 基本情况2. 水资源数量及质量评价3. 开发利用调查评价4. 存在问题1. 基本情况q开展状况数量评价分区水资源调查评价质量评价开发利用评价1994年以前: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表水评价地下水评价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评价开发利用评价1994年—1996年:北方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997年—:全国按年度向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公告全国各地的来水、用水、水质的动态状况,反映国内重要水事活动,提高全民节水意识水量平衡用耗排水平衡地表水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开发利用与水量、水质协调对于大范围评价区,根据河流径流情势,水资源分布特点及自然地理条件,按其相似性进行分区。

水资源分区除考虑水资源分布特征及自然条件的相似性或一致性外,还需兼顾水系和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满足农业规划、流域规划、水资源估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等的要求。

行政分区:省级、地级、县级水资源分区:一级、二级、三级计算单元:水资源公报为二级区套地市。

1分区一级区 10 二级区 80 三级区 214资料来源人口产值产量水利工程农田灌溉面积林牧渔用水面积来水蓄水用水水质各省级行政区统计程序统计主管部门全国收集利用有关部门已有资料为主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机构辅以必要的典型调查、观测试验和专题研究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地市区县2.1 降水量单站降水量分区降水量汇总单站降水量 (mm) 面积加权2. 水资源数量及质量评价降水资料来源区域内所有水文站、雨量站和部分气象台(站)区域外临近地区水文站、雨量站和气象台(站)的资料,以便正确绘制边界地区的等值线图。

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计算单元降水量 (mm)行政分区降水量 (mm) 流域分区降水量 (mm)分区降水总量(亿m3)=分区降水深(mm)×分区面积(km2)22.2 地表水资源量基本概念指评价区内河流湖泊冰川等地表水体中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当地天然河川径流量分区地表水资源量汇总单站径流量2.3 地下水资源量山前侧向补给量以及河川基流量形成的地表水体补给量行政分区径流量控制区还原后径流量+未控区估算径流量计算单元径流量累加平原区水资源量流域分区径流量山丘区水资源量分区径流量(mm)=分区径流深(亿m3)×分区面积(km2)2.4 水资源总量陆地蒸发En 植物截流损失地表水体蒸发坡面流大气降水P水资源总量(亿m )指评价区内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不包括过境水量。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用水指标 2016 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 438m3,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 81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 380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42,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 量 52.8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0L/d,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86L/d。
北方 6 区 1748.4 947.3 53.2 2748.9 274.8 282.7
24.4 2089.6 101.8 2748.9
南方 4 区 3164.0 109.7 17.6 3291.3 546.8 1025.3
456.4 1678.4 40.8 3291.3
松花江区
282.1 216.9 1.6 500.7 29.0 40.8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016 年,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共监测评价 867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合格率在 80% 及以上的水源地有 693 个,占评价总数的 80.6%。与 2015 年同比, 全年水质合格率在 80%及以上的水源地比例上升 1.4 个百分点。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合年径流深 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 17.1%,比 2015 年增加 16.3%。2016 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 179.9 亿 m3,从 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 6083.6 亿 m3,流入界河的水量 1124.6 亿 m3; 全国入海水量 20825.5 亿 m3。
地下水资源量 2016 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
0.0 272.7 15.6 390.4
淮河区
449.7 159.2 11.5 620.4 87.2 92.1
11.5 424.4 16.7 620.4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

安徽2016水资源公报2016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安徽省水利厅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6年,全省年降水量1612.7毫米,比2015年多18.3%,较多年平均值多37.5%,属于丰水年。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匀,1~4月、5~9月、10~12月全省降水量分别为341.2毫米、956.7毫米、314.8毫米,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21.2%、59.3%、19.5%。

三个流域降水情况分别是:淮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1114.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18.1%;长江流域2042.1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51.9%;新安江流域2342.7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多31.0%。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折合面平均径流深845.5毫米,较2015年多38.7 %,较多年平均值多80.8 %。

按行政分区统计,与2015年相比,淮南市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2.9%,其他各市增多;与多年平均值相比,淮北、宿州市分别减少1.8%、4.0%,其他各市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全省入境水量10289.4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1353.03亿立方米。

其中:淮河流域入境水量115.86亿立方米,出境水量323.78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入境水量10173.60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0930.63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出境水量98.62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13.2%,比多年平均值多14.5%。

其中:淮河流域95.59亿立方米,长江流域108.47亿立方米,新安江流域15.20亿立方米。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45.17亿立方米,比2015年多36.2%,较多年平均值多73.9%。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179.2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19.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不重复量65.94亿立方米。

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2018.23立方米。

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6.09.29•【文号】水资源函〔2016〕383号•【施行日期】2016.09.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水资源函〔2016〕3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流域机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此前,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精神,我部对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实行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陆续向各省级人民政府公布了供水人口在50万以上或向省会城市供水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并按照《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的要求,重点从水源工程、供水水质水量、日常管理等方面推动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名录》内的部分水源地有调整,并且中等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部署,我部组织对全国供水人口20万以上的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及年供水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了核准(复核),经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共将全国618个饮用水水源地纳入《名录》管理。

现将复核和修订后的《名录》(2016年)印发给你们(详见附表),请依法做好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健全监测监控体系、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完善风险应对预案。

采取水资源调度、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和水质要求。

我部将继续按照《关于开展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的通知》(水资源[2011]329号)要求,组织做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年度评估工作。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现状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的20%,就很可能会发生水资源危机。

最近几年的水资源状况分析,我国已接近水资源危机的边缘。

水利部的资料也显示,我国用水总量正逐步接近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开发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年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

1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两次水资源评价,第一次运用的资料是1956~1979年,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是运用了1956~2000年资料系列。

水利部公布的2013年水资源公报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68万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081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重复计算量为7194亿立方米。

我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约6万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4.6%。

我国水资源呈现地区分布不均和时程变化的两大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简单概括为"五多五少",即总量多、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夏秋多,冬春少;山区多,平原少。

这也造成了全国水土资源不平衡现象,如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耕地只占全国的36%,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8%,而耕地却占全国的40%,水土资源相差十分悬殊。

同时,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

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年较为常见。

2水资源短缺严重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由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加上水资源浪费、污染以及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等原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照此,目前我国有16个省区重度缺水,6个省区极度缺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属于"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2016年中国环境公报

2016年中国环境公报
文字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 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 重要讲话,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摄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 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加大环境治理 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 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 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 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 赢之路。
二是健全环境预防体系。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绿色 制造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钢铁过剩产能超过 6500 万吨、煤炭产 能超过 2.9 亿吨。出台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 一步上升,煤炭消费比重继续下降。新增部分地方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 区,严格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 地区战略环评。环境保护部对 84 个重大项目环评文件进行批复,涉及总投 资 9108 亿元,对 11 个不符合环境准入要求的项目不予审批,涉及总投资 970 亿元。31 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 420 个地市级的环保 部门与环境保护部实现环评审批信息每周联网报送。全国环保系统 358 家
文字摘自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 作报告》,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摄
1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016
综述
环境保护
2016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 的攻坚之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 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 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6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4

2016年水资源公报附表

2016年水资源公报附表

合计
130.86 50.14 70.62 72.55 112.31 526.83 125.18 25.87 43.41 126.84 48.65 255.23 18.21 44.01 1729.00
注:1.城镇人口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统计口径,国内生产总值及工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 2.“国有及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指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2000万元的非国有工业中的一般工业增加值,不包括电力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下”的工业增加值指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的工业增加值。
农村
46.26 1.61 68.64 14.52 113.33 70.37 89.41 136.32 189.99 207.22 130.81 145.75 48.29 181.04 1443.5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产
87.19 4.44 102.42 20.72 108.27 60.36 61.98 38.37 78.75 100.39 103.00 85.49 29.12 73.86 973.47
表1 地级 行政区 酒泉市 嘉峪关市 张掖市 金昌市 武威市 兰州市 白银市 临夏州 定西市 天水市 平凉市 庆阳市 甘南州 陇南市 全 省 人口(万人) 城镇
65.68 22.98 53.78 32.46 68.65 300.18 82.23 66.32 88.99 125.08 79.50 78.44 22.73 79.37 1166.39
2016年甘肃省行政分区社会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合计
111.94 24.59 122.42 46.98 181.98 370.55 171.64 202.64 278.98 332.30 210.31 224.19 71.02 260.41 2609.95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贯彻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奋力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张金慧;张春亮【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7(000)024【总页数】2页(P24-25)【作者】张金慧;张春亮【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深化之年。

水土保持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部党组决策部署,按照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及全国水土保持现场会要求,积极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切实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着力提升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业发展水平,为促进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

中国水利: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带动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推进,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请您介绍一下2017年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

蒲朝勇:2017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聚焦贫困地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坚持尊重自然、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作用,在地广人稀、降雨条件较好的地区大力推进封育保护,区域生态逐步修复改善。

以西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为重点,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全年安排水土保持中央投资53.9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5万 km2,改造坡耕地 95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治理侵蚀沟976条,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433座。

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安排资金占中央投资60%,惠及贫困人口22万人,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切实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全国预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6万km2,实施坡耕地改造380万亩,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439条。

同时,省级水土保持规划已全部完成,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的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复,《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十三五”专项建设方案》《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17—2020年实施方案》等专项规划相继印发,为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部发布《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水利部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启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较2015年略有下降,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水质状况总体有所好转。

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供用水总量为6040.2亿立方米,较2015年减少63.0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1.2%。

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立方米。

2016年,全国生活用水821.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62.4%;人工生态环境补水142.6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的2.4%。

与2015年相比,农业用水量减少84.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减少26.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分别增加28.1亿立方米和19.9亿立方米。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81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52.8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42。

按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7.2%和7.6%。

全国评价河长23.5万千米,Ⅰ~Ⅲ类水质河长占76.9%;评价湖泊118个,Ⅰ~Ⅲ类水质个数占23.7%,富营养个数占78.6%;评价水库943座,Ⅰ~Ⅲ类水质座数占87.5%,富营养座数占28.8%;评价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4028个,达标率73.4%;评价省界断
面544个,Ⅰ~Ⅲ类水质断面占67.1%。

相关推荐:《2016-2020年中国水利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