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防控
一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二手卫生的依从性
三怎样规范手卫生
一、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1、从医院感染发展史说明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
2、从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证明手卫生是最重要的
3、从历年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说明手卫生的重要性
4、从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说明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5、从手部皮肤的带菌情况进一步证实手卫生的重要
6、从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污染的情况看手卫生的重要性
从医院感染发展史说明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的关系
医院感染问题是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步认识。
早在公元500年印度外科学家Susruta首次报告了产褥感染,分析了感染原因,从此强调助产人员在接生前必须修剪指甲并洗净双手。
现代流行病学之父—塞麦尔韦斯应用系统的监测技术证实了维也纳某医院产褥热高发的原因,并通过实施严格的洗手措施防止产褥热的传播。
19世纪中期现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采取隔离、病房通风、戴手
套等措施,使前线伤员死亡率从42%下降到2.7%,
在以后的许多研究中,也证实了医生在诊查不同病人之间,即使是清洁洗手都能降低医院感染率。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在医院内医院感染往往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污染物品或病人,使其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
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证明手卫生是最重要的
在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中发现:
1:尽早拔除或更换导管。
2:做好日常导管护理工作。
3:手部卫生。
从历年的医院感染爆发事件说明手卫生的重要性
•1998年深圳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
•2003年2月我国发生的非典型性肺炎(SRAS)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医院感染管理之痛。
•2008年9月福建三明二院麻醉事件4名患者死亡。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一附属医院8例患儿死亡。
新生儿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
1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对病原体普遍易感
2 与公共医用器材、环境、生活用品接触机会多(暖箱、辅助呼吸、尿布、奶瓶)
3 医院编制少,工作忙。
4 流水线护理操作忽视了医务人员手的清洗消毒。
•其中最重要是手卫生不合格。
从手部皮肤的带菌情况进一步证实手卫生的重要
手部皮肤所带细菌分为两大类:
•常居菌
•暂居菌
•常居菌是指可在皮肤的深层长期生长繁殖,并可重复分离到的细菌,其种类随气候、年龄、健康状态、个人卫生、身体的部位不同而异。
其中有10%—20%长期定植于皮肤的深层,生活在毛囊孔和皮脂腺开口处,一般的肥皂搓擦不易将它们去除干净,只有用化学消毒剂,才能将其杀死或抑制。
•常见的有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白假丝酵母菌等非致病菌。
暂居菌是指主要通过与病人接触而附着于皮肤上或与周围工作环境接触而临时污染的微生物,它包括许多病原菌,如链球菌、假单胞菌、沙门菌、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只能在短期内分离到,很少在皮肤上繁殖,在皮肤上存活时间<24小时。
一般存在于皮肤表面或角质层上层细胞下,可受皮肤自我保护生态系统的影响。
暂居菌一般来源于环境,它的组成往往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
产房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带菌种类较多。
暂居菌大部分易于用机械(冲洗)或普通肥皂洗手、化学(消毒)方法去除。
•常居菌和暂居菌可以互相转化。
常居菌可以通过皮肤脱屑及出汗等途径转
化为暂居菌,暂居菌可通过长期皮肤污染,而进入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内,变成常居菌。
•通过手卫生可使皮肤菌群发生改变。
•医务人员手部的暂居菌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医院感染。
•加强手部皮肤的清洗消毒技术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常居菌,消除暂居菌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从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污染的情况看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务人员手上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而烧伤病房或监护病房工作人员可高达80%或更多。
25%-68%普通护士手上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每分钟可获得16cfu的细菌
医务人员做一个简单操作都可以使手上的细菌增加100~1000 cfu的细菌,如:
•把病人从床上扶起来;
•测量血压或脉搏;
•接触病人的手;
•给病人翻身;
•接触病人衣服或床单;
•接触床头柜、床垫、输液泵等。
•医务人员手上带菌量108cfu,一般不致病,但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来说103 cfu甚至更少也可致病。
•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都是通过医务人员手为媒介将革兰阴性杆菌传给病人而引起。
因为空气中很少传播革兰阴性杆菌,通过手传播是重要的途径。
•在一系列的消毒隔离措施中,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
•研究证明医务人员每日坚持高质量的洗手消毒可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25%~50%。
洗手率从48%上升到60%,医院感染率相应从16.9%下降到9.9%。
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手卫生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国内外许多医院宣传栏上都有“手不清洁请不要碰病人”的标志。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更安全的医疗护理是:
•清洁的手;
•清洁的操作;
•清洁的产品;
•清洁的环境;
•清洁的设备。
其中清洁的手是第一的。
二、洗手的依从性
•英国在ICU做的观察研究中显示,医生洗手率很低仅20%-50%。
•我国卫生部(1993年)抽查结果报道,医护人员操作前能做到洗手的仅有54%;洗手及擦手用毛巾合格率仅32%,大部分均为洗手后在白大衣上擦干。
•南京尹相毅等通过3年对1392例工作人员卫生洗手进行监测,平均合格率为55.6%,其中护士合格率最高为71.8%,医生合格率为56.3%,卫生员合格率为35.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989—1997年近10年医院消毒灭菌效果检测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手检测合格率仅81.73%。
我院洗手依从性
我院洗手依从性很不乐观,每次的督查时发现洗手依从性不到50%,医生给患者检查前后很少洗手;护士每次护理操作前后也很少洗手;常常接触医源性垃圾也不洗手,使手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
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
工作场所缺乏相应的洗手设施
工作繁忙,持续有效的洗手时间短或洗手次数不够
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对洗手产品过敏,洗手产品对皮肤有刺激
针对洗手不合格采取的措施
1 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 改善洗手设施
3 加强监管、督查
4 加强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 选择合格的洗手产品
三怎样规范手卫生
解读新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效果的检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医疗机构。
术语和定义
1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 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寄居菌,不易被机械摩擦清除。
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
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 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
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7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
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包括
⑴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⑵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8 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1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洗手设施。
2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置
2 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 应配备清洁剂。
肥皂应清洁与干燥。
盛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
皂液有浑浊或变色应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4 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 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6 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7 卫生手消毒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国家有关规定。
•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外科手消毒设施
1 应配备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洗与消毒。
2 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以上的原则选择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1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医务人员洗手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清洁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具体揉搓步骤
A 掌心对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揉搓。
B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互相揉搓,交换进行。
C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互相揉搓。
D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摩擦,交换进行。
E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转动搓擦,交换进行。
F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1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 严格按照上述洗手方法及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的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洗手,后手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洗手方法与要求
1 洗手之前首先摘下手上各种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 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
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 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外科手消毒方法
• 1 冲洗手消毒方法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2-6分钟,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无菌巾彻底擦干。
流动水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之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手消毒剂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
干燥。
手消毒剂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注意事项
1 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2 在整个手消毒过程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
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
3 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
4 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5 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手卫生效果监测
监测要求
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手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采样时间
在接触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采样方法
被检者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采样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监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待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48小时,计算菌落数
细菌菌落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 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
1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