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2021年我校在10个学科门类(学术型)和13个专业学位类别招收硕士研究生,中各学科专业所列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具体招生打算数国家教育部尚未下达。
所列招生数包括定向就业与非定向就业类别拟招生总数,也包括本校拟同意推免生数(打算不超过200名,含支教团专项16名,散布到各学科,各专业均有必然比例的打算用于招收统考生),但不包括上海市教硕--规培项目招生打算数(另见该项目简章)。
最后录取人数可能会依照国家招生打算、考后生源情形和学校条件等有所调整,恕不另行通知。
二.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有关规定,通过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考试后,在考察考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择优录取。
具体报名手续请关注有关方面通知和我院网站。
三.报考条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除满足上述1.、2.或3.者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者,可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且须合格。
其中报考学术型专业(即专业代码第3位非“5”)者还须同时知足以下条件:a.深造过本科相应专业至少8门骨干课程(即),须有省市自考办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课程成绩合格证明原件;b.外语通过大学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品级),须有相应证书或证明原件;c.不能跨专业报考(即所学大专、本科专业与报考专业均需相关);d.必需直接到我校进行现场确认(将按上述要求审核资格),报名点须选上海师大,考试地址也在我校。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在全校90多个硕士点专业中,目前是最大的一个硕士专业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最多,到目前为止有文理科等16个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原理、学科课程论、中小学教材比较研究、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最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50—160名左右(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50—60名左右。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其中教授13人。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三门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
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同时,硕士点的建设与发展也为本专业的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本硕士学位点的专业课程有基础课:音乐教学与教材分析、音乐测量与评价、音乐发展前沿、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本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在完成各课程种类的学分后,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本硕士学位点导师简介:
曹景谐,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近年来致力于音乐课程标准研究,独立主持国家“十二五”教育科学项目“上海、纽约、英格兰三地学校音乐课程标准比较研究”课题,出版著作《音乐课程标准的发展与比较:以上海、纽约州、英格兰为例》;独立完成课题《上海中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全国“一师一优课”音乐学科评审专家,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音乐学科中心组成员,参与上海市教委音乐课程与教学建设、上海市教师教育培训等多项科研项目。
学科、专业名称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本硕士学位点招生始于2001年,在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积累大量成熟教学经验。二十多年间,本硕士点毕业学生在音乐教育各层级各领域中已成长为中坚力量。本硕士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音乐教育理论基础及娴熟音乐教学技能的硕士研究生,具备独立的音乐教师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分析与研究。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吕**桥 1051*******3975 292
沈**君 1443*******0137 309
万**冉 1038*******5224 349
汪**伟 1055*******6091 294
王**超 1002*******0236 304
杨**薇 1063*******4435 305
弋**昕 1028*******5196 318
马**静 1053*******7113 329
潘**琦 1028*******9805 305
沈**利 1026*******0008 304
王**涛 1443*******0043 290
张**蝶 1063*******2769 375
白**晨 1001*******6887 290
戴**柔 1027*******3315 376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态学
姓名 准考证号
初试成绩
方**洁 1035*******4516 300
冯**艳 1055*******2107 313
李**翀 1027*******4899 373
李**祺 1027*******4517 370
复试成绩 247 247 259 260 254 244 252 241 216 265 268 252 274 247 265 272 241 256 254 243 268 254 254 255 242 252 237 254 254 265 251 252 244 254 249 247 250 254 247 247 251 261 244 245 254 247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复试所需参考书

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复试所需参考书成功的信念在人脑中的作用就如闹钟,会在你需要时将你唤醒。
凯程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一、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专业课参考书如下:947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参考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倪文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52应用语言学参考书:《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材》戴炜栋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英语教学法教程》王蔷,高等教育出版社834教育管理学参考书:《教育管理学》(第三版)陈孝彬、高洪源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56小学教育学参考书:《小学教育学》(第二版)黄济、劳凯声、檀传宝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比较初等教育》张民选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835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参考书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李燕,华东师大出版社《学前教育学》王海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幼儿园课程》高敬,浙江教育出版社962音乐学科教育学参考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963美术学科教学参考书:《中国美术史》(新修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外国美术史》欧阳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王大根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49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参考书:《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张奠宙、宋乃庆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50普通物理学参考书:《力学》漆安慎、杜婵英,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梁灿彬,高等教育出版社951信息化教育参考书:《信息化教育概论》第二版,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24普通化学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45生命科学通论参考书:《生命科学通论》胡兴昌主编,科学出版社953地理科学概论参考书:《地理科学导论》白光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964学校体育学参考书:《学校体育学》沈建华、陈融主编,高教出版社《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版)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教育学一级博士点

2013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介绍能开博士点的我都不多说了大家看吧!040100 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博士点)所谓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即是指在这个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041041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15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 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点(14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040103 教育史博士点(12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河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040104 比较教育学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040105 学前教育学博士点(9个)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040106 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浙江大学*。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刘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专著《前瞻记忆: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著作类),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等课题多项。招生方向:教育心理学。
陈宁,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教育心理和青少年发展科学。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战略课题、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课题。曾获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心理科学》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招生方向:教育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导师有6名:
李丹,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先后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Child Development》、《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和《Developmental Scienc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百余篇论文,出版著作、教材和译著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上海市哲社规划、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大项目等课题20余项。招生方向:儿童社会性发展。
2021教育学考研: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解读

2021教育学考研: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解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解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代码040102
它包括教学论、课程论、小学教育和数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等专业。
教学论与课程论适
合本科有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来选择,可以帮助你在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多一些教学
方面的理论,更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论方向
着重对教学方面的研究,它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做好教学这件事的行事依据,又
涉及如何提高教和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课程论方向
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学校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
3、小学教育方向
一是培养这个方向的理论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二是培养小学教师与小学教育教研员。
有些学校会特别开设数学课程与教学或者语文课程与教学,旨在专门研究某一学科的课程
与教学情况。
4、脑认知与教学方向含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言学习等
脑认知与教学方向研究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言学习、脑与数学学习、脑与科学教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认知与学习评价、教师认知与专业发展。
这一学科在国内是新型
学科,在国外这个专业很有前景,中国目前还很缺乏这个专业的人才,如有心理学或者生
物学专业基础的学生学习这一新型专业比较得心应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专业名称
课程教学论中学历史教学论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师 高红霞,教授,专门史博士生导师,课程教学论(历史)硕士点带头人。历史学(师范)专业负责人。受聘上海市中学历史德育协同创新中心顾问,上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初中历史德育实训基地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史、移民史。著有《移民群体与上海社会》、《上海福建人研究(1843——1953)》,参编《新编中国现代史》、上海二期课改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国民党派系斗争史》。编写《中学历史图册:中国近现代史》。论文《近代上海国乡团体医院研究》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近代上海传统行业与行业群体》。主讲《中国现当代史》课程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开设研究生课程:《民国史专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研究》。
作为注重应用的学术性硕士学位,该专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有较长时间的中学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毕业生的去向,以从事中学历史教育工作为主(包括中学“历史”和中学“历史与社会”)。可胜任高中历史教师与各级历史教研员之职;更可进一步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詹丹: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任教于嘉定区实验中学,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上海古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教育考试院高考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文学教育与语文教学关系研究等。发表论著有《阅读教学与文本解读》《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诗性之笔与理性之文》《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语文教学的批评与反批评》等多种。合编《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新版)》、《现代语文读本》等。在研项目有“中国古代小说序跋整体研究”、“主体建构与古代文学形象的现代阐释”等。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文本解读与教材研究”,“语文教学测量与评价”,“红楼梦精读”等课程。
2019年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拟录取硕士研究生名单公示

256
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黄**建 1061*******0548 367
260
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马**斌 1005*******5483 362
247
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王**娅 1030*******6732 375
262
教育学院 教育经济与管理 吴**玲 1026*******0032 355
280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金**宇 1027*******8448 352
261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刘**洁 1027*******0444 369
290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尹**婷 1027*******8932 351
267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袁**莉 1027*******0075 392
263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卫**凝 1027*******0829 336
240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谢**轩 1027*******1033 336
246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张**群 1027*******5242 340
265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赵**明 1027*******0705 338
258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学
赵**然 1027*******0431 344
240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陈**杰 1027*******1679 357
268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崔**旸 1027*******0215 378
235
教育学院 基础心理学
韩**冬 1027*******0076 365
202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上海师范大学

2021年教育学考研院校分析——上海师范大学信息来源院校官网一、院校、专业介绍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教学成果丰硕。
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点 9 个、博士后流动站9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32 个、18 个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现有 1 个国家重点学科;11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1 个学科进入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1 个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 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 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 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 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18 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
5 个学科进入 ESI 前 1%学科。
学校现有各类研究生近 9000 人。
学校重视国际化办学,对外交流合作广泛。
被列入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及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预科基地。
学校与全球六大洲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400 个高校和组织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二、招生信息联系方式、拟招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方向备注专业复试形式与内容105 教育学院联系电话:64328674(学硕)、64328622(专硕)联系人:许义(学硕)、李四文(专硕)学位类型:学术学位040101教育学原理拟招生人数:14 1、英语翻译与口试2、小论文测试(笔试)3、面谈、面试01 教育社会学(全日制)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 --无02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日制)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 --无03 德育原理(全日制)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 --无04 教育哲学(全日制)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③ 311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 --无040102课程与教学论拟招生人数:19 1、外语口试、笔试;2、面试;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课程与教学论(2)中外教育史。
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近三年报录比、分数线统计

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近三年报录比、分数线统计一、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报录比1、报录比(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459431174)2、分数线要求(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 459431174)一志愿报考我校统考考生,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并且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参加我校复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总分不低于298分并且外语、政治均不低于28分者,即可参加我校复试。
报考我校单独考试的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为:理学学科,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其他学科,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并且总分高出国家线至少63分。
报考“中小学见习教师规范培训合格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项的考生,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者,即可参加我校复试。
二、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报录比1、报录比(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459431174)2、分数线要求(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459431174)一志愿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各类别的考生,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并且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参加我校复试:一志愿报考我校全国统考学术型考生,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并且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参加我校复试: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符合国家线要求(总分>=245),即可参加我校复试。
三、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报录比1、报录比(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459431174)2、分数线要求(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考研群459431174)一志愿报考我校全国统考学术型考生,符合国家线(A类)要求,并且符合以下条件者即可参加我校复试: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符合国家线要求(总分>=240),即可参加我校复试。
上海师范大学各学院(旅游学院)考研近三年报录比、分数线统计

39
2
045110 学科教学(地理)
11
3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9
3
045115 小学教育
302
1
045118 学前教育
77
3
045201 体育教学
19
1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76
2
045400 应用心理
112
2
050101 文艺学
18
0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92
1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7
0
6
1
6
1
21
0
35
0
5
0
11
0
20
0
9
0
6
0
20
2
3
0
1
0
1
0
10
0
5
0
3
1
6
0
5
0
1
0
21
1
88
0
3
1
7
0
3
0
19
1
1
0
3
0
3
0
11
0
44
2
20
5
2
0
7
2
1
0
1
0
4
1
3
0
4
1
3
1
1
0
20
2
22
2
120401 120403 120404 125200 130100 130200 1303Z1 1303Z2 1303Z3 1304Z1 1304Z3 1304Z4 1305L1 135101 135105 135107 1351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一、概况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规模特别大的一个硕士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多,目前有文16个全日制的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论原理、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历史学科教学论、英语学科教学论、物理学科教学论、数学学科教学论、化学学科教学论、生物学科教学论、科学教育、地理学科教学论、音乐学科教学论、美术学科教学论)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35人以上(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45人以上。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
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外国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同时,硕士点的建设与发展也为本专业的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近年来,围绕专业建设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国和上海市新课程改革等工作,专业导师承担并主持进行了许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各级横向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组织带领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有多位导师承担了中小学新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主编工作;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高校教材,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重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有多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成果奖,学科教育研究所曾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本专业的多位导师在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本专业的部分导师还在教师教育的“国培”计划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学科带头人:本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为丁念金,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课程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已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发表论文约170篇,出版独立专著5部,主编、合著著作多部,主持各类课题多项。
先后获上海市教育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和二等奖。
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教学基础理论”。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教育需要,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熟悉国内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能独立从事中小学课程改革、教材开发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胜任1门以上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或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大中小学教务管理工作、市区县教研室教研员和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设在教育学院的研究方向及导师
本专业目前共设有16个研究方向,其中,设在教育学院的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
(一)教学论原理方向
教学理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主要研究中小学教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教学改革问题。
研究教学的现象、问题,揭示课堂有效教学规律,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模式、方法、策略和技术手段。
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有效教学、教学模式、教学风格、网络学习、混合学习、深度学习、移动学习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改革研究等是目前该方向研究的重点关注的具体领域。
主要导师为夏正江教授、何玉海副教授、刘家春副教授等。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学科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包涵了中小学开设的主要课程和学科领域,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等。
它既研究整个学科课程与教学的一般现象及其规律,又研究各个分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特殊现象及其规律。
主要导师为王荣生教授、黄友初教授、李学斌教授、刘兰英副教授、李重副教授、于龙副教授、丁炜副教授。
(三)课程原理方向
该方向全面地研究课程的一般现象及其规律,试图探索解决课程领域的共通问题。
课程论原理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等;课程要素,具体包括课程中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课程构建的主要层次,具体包括课程规划、课程标准研制、教材开发等;课程运作,具体包括课程策划、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理论流派,具体包括国外各个主要的课程流派、国内各个主要的课程流派;课程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课程研究的基本方法、课程研究的范式等;课程改革,具体包括国内课程改革的历程、现状、趋势和问题,以及国外课程改革的历程、现状、趋势和问题等。
主要导师为丁念金教授、王维臣副教授、李学书副教授。
(四)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方向是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中聚焦比较各国的课程与教学的专业方向。
重视通过比较课程与教学的学习,把握比较课程与教学研究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的位置和范围,拓展研究的视野;重视在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中运用比较的方法;重视培通过比较研究,拓展和提升建设课程、开发教材的能力。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在把握课程教学比较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若干重要课程与教学案例,从比较教育的视角出发作深度剖析。
主要导师为夏惠贤教授、李霞副教授、王文智副教授、张欣亮副教授。
主要课程: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学习通论、学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专题、教育研究方法、教材研究专题、教学专题研究、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文科)、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理科)、专业英语、数字化学习设计、教育统计与测评、当代课程理论专题、现代写作课程研究。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于担任大中小学教务管理工作者、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市区县教研室教育科研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培训人员、社会教育工作者等,也可报考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