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56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61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61例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痛辨证治疗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的疼痛为主症,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对HP认识不断加深,胃痛的病因病机逐步为大家所了解,其中以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寒邪客胃为多见。
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61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上腹痛或不适,或嗳气、或泛酸、或恶心或呕吐,舌苔薄黄或腻,脉弦或数。
②可靠的影像学资料排除胆囊胰腺等疾患。
③胃镜检查符合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
本组61例患者中,男39例,女22例,20岁以下的2例,21~30岁的8例,31~41岁的26例,41~51岁的24例,>50岁1例。
年龄19~56岁,病程1年14例,胃镜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9例,胃黏膜糜烂的12例,浅表性胃炎40例。
治疗方法:方选半夏泻心汤,药用制半夏12g,黄芩10g,黄连6g,党参15g,炙甘草6g,红枣10枚。
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早晚饭前半小时分服,1周1疗程,4周停药。
胃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
胀满者加香附、木香。
便秘者加制大黄。
嗳气较甚者加沉香、旋覆花。
纳食减少者加砂仁、陈皮。
饮食伤胃者加莱菔子、焦三仙。
肝气犯胃者加紫苏子、柴胡。
寒邪客胃者加高良姜、荆芥。
总之,临证之时在辨病同时以辨证为主。
倘若瘀血停滞,胃阴亏虚之胃痛可另当别论。
结果治愈:胃痛消失,纳食正常,>1年未复发36例。
有效:胃痛减弱明显,>1年未复发的20例。
无效:服药>4个疗程,临床表现未改善5例。
总有效率87.8%。
例1:患者,男,48岁,已婚,农民,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1年余”就诊,1年来反复出现上腹部烧灼样疼痛感,嘈杂泛酸,晨起时口干口苦,多次服用“奥美拉唑”、“替硝唑”、“阿莫西林”未见效果,无恶心呕吐,无腹泻黑便,食纳减少,夜寐不安,大便硬结。
既往体健,查:神清、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剑突下膨隆,质软,轻压痛,余无异常,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中脘郁热,治拟:泄热和胃,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味,淡黄连10g,淡黄芩12g,制半夏10g,淡干姜10g,党参15g,乌贼骨15g,瓦愣子20g,制大黄8g,红枣5枚,生甘草10g,7贴。
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分析
浅谈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分析【摘要】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胃肠疾病,病因复杂,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因素均可致病,严重危及患者的身心健康。
如何采用个体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疾病症状,强化临床疗效是目前临床研究的关注重点。
抗生素、胃酸抑制剂以及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等均是西医常用的胃脘痛治疗方式,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
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特别是中医学提出了许多胃脘痛诊治的学术观点与接诊经验,为胃脘痛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的方式,探讨了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脘痛;临床疗效近几年,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风险逐步升高,抗生素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使得胃脘痛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属于中医学概念中的“胃脘痛”范畴,患病率高、易多次发作、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且缠绵难愈,多见寒热症状[1]。
“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是胃脘痛的基础病机,其主症表现为胃脘近心窝处产生疼痛感。
在中医学理论中提出,胃脘痛病因多为外来邪气侵犯于胃,嗜食生冷、劳逸所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情志不畅均是诱发胃脘痛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胃气失和、气机不畅,升降异常,可促使恶心嗳气、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等不良症状的发生[2]。
半夏泻心汤目前多用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慢性胃炎等疾病治疗中,现今已有不少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半夏泻心汤可发挥确切疗效。
1.胃脘痛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学理论中,脾是太阴湿土之脏,恶湿喜燥,得阳气之温煦方可使运化功能健旺。
“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胃部供给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以降为顺,以通为用[3]。
脾和胃相为表里,可称为“后天之本”。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外感寒邪,内客于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中焦虚寒,脾胃虚弱,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胃脘痛。
慢性胃炎在中医学领域中属于“胃脘痛”范畴,胃部作为胃炎的主要病灶,其与脾肝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促使急慢性胃炎机制呈现为中焦气机异常,引发脾胃功能升降失常等。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的疗效分析
9 8 . .
C l i n i c a l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3 V o 1 . ( 5 ) No . 8
小了 1 / 2以上 ;无效:临床体征 、症状及 胃镜检查结果均无 明
显的改善 。 1 3 【 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8 6 0( 2 0 1 3 )0 8 . 0 0 9 7 — 0 2
证型 :I DB G
要 1 目的: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味 治疗 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 院收 治的 6 0例 胃炎患者进行研 究。结果:实验
给予常规 西医治疗 ,实验 组在常规 西医治疗 的基础 上辅加半
夏 泻心汤加 味治疗 ,两组 的临床治疗 效果 及并发症发生 率有
显 著 的 差 异 ,现 报 告 如 下 。
炙甘草各 6 g [ ” 。辨证加减 :嗳气吞酸 的患者加 白术 l O g ,龙骨
和牡蛎各 2 0 g ;疼痛严 重的患者加郁金香 1 0 g ,木香 6 g ,香附 8 g ;呕吐严重的患者加代赭石 2 5 g ,吴 茱萸 6 g ;患者腹胀欲
服用 ,3次/ d ,3个 月为 1 个疗程 【 2 】 。 1 _ 3疗效判 定 J
痊 愈:临床体征 和症状完全消 失, 胃镜检查 胃粘膜 完全 恢 复;显效 :临床体 征和症状 消失, 胃镜检查 胃粘膜 显著改
善 ;好 转:临床体征 和症状 明显减 轻 ,胃镜检查病 变范围缩
..
推广和应用 。
实验组 2例 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胃肠道并 发症 ,不 良发生率为 6 . 6 %;对照组 6例出现 胃肠道并发症 , 不 良发生 率为 2 0 %。两组 对 比差 异 明显 ,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l < 0 . 0 5 ) 。 两组 患者 的 胃肠道炎症均给 予对症 处理,恢复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验案3则
·46·山 西 中 医 2020年6月第36卷第6期 SHANXI J OF TCM Jun.2020 Vol .36 No .6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验案3则高立平 应婉嫄关键词:胃脘痛;半夏泻心汤;验案中图分类号:R256.33,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0) 06-0046-02作者简介:高立平,男,中医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杭州 311115) ;应婉嫄,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
1 典型病例例1:姚某,女,42岁,2017年11月13日初诊。
上腹部胀痛4个月。
患者4月前出现上腹部胀痛,食后益甚,食欲不振,口气重,白天活动后减轻,夜间休息时症状加重,上腹剑突下按之感舒适。
大便日1次。
舌苔黄腻,脉滑。
予半夏泻心汤加味,药用:姜半夏、党参、大枣、六神曲、枳壳、陈皮各15 g,黄芩、干姜、炙甘草各10 g,黄连6 g,蒲公英30 g,吴茱萸3 g。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11月21日二诊:患者上腹疼痛显著减轻,口气好转,胃纳转佳,但腹胀仍较明显,舌红、苔黄腻,脉滑。
上方去蒲公英,加用藿香、厚朴、海螵蛸各15 g,加强化湿下气,制酸除痞之力。
7剂。
11月29日三诊:患者纳差、腹胀、舌苔黄腻等诸证皆减,效不更方,守方7剂巩固疗效。
3月后随访症状未反复。
按:患者初诊剑突下胀痛,口中浊气,舌苔黄腻,脉滑,提示痰湿内热阻于中焦脾胃,湿困脾土,脾脏运化、升清功能失常。
予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疏解少阳之气,加吴茱萸取左金丸之意,清泄湿热,炒白芍柔肝止痛,六神曲、枳壳、陈皮消食行气通滞。
例2:陈某,女,45岁,2018年6月18日初诊。
上腹疼痛2月余。
患者胃纳可,上腹胀痛。
查胃镜提示:十二指肠溃疡,查体:腹软,剑突下及右上腹压之疼痛。
舌红苔白,脉弦。
予半夏泻心汤加味,药用:姜半夏、党参、大枣、海螵蛸、瓦楞子、枳壳、陈皮各15 g,黄芩,干姜,炙甘草各10 g,黄连6 g。
58例胃脘痛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临床分析
58例胃脘痛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临床分析张立君【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05【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胃脘痛;半夏泻心汤;临床分析【作者】张立君【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158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半夏泻心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全方由辛开之半夏、干姜,苦降之黄芩、黄连,甘补之人参、炙甘草、大枣三组药物组成。
主治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为调和脾胃之代表方剂,后世广泛用于各种消化道疾病,且每多效验。
笔者自2007至2009年,把凡具有胃脘痞闷疼痛、恶心或呕吐、嗳气吞酸、胃中嘈杂、大便不调或泄泻的胃肠疾病。
本着异病同治的原则,均按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证辨治,用半夏泻心汤加白芨、制乳香、蒲公英、赤芍、三七粉、吴茱萸治疗,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9岁,平均43岁。
病程1个月以内5例,1~6个月31例,6个月以上22例。
胃镜或X线钡剂造影检查:胃溃疡35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浅表性胃炎2例,急性胃炎2例。
临床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心下痞满、纳呆腹胀。
其中胃脘烧灼痛21例,胀痛38例,冷痛9例;进食后疼痛加重6例,减轻者4例。
伴有症状:伴大便干结者12例,大便稀溏者29例;粪便潜血阳性者27例;伴有嗳腐吞酸者36例;恶心欲吐者7例。
1.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半夏12g、党参15g、黄芩10g、黄连9g、干姜12g、大枣5枚、甘草6g、白芨10g、制乳香3g、蒲公英15g、三七粉3g(分吞)。
每日l剂,水煎服,7剂为一疗程。
服药时间最短5d,最长6个疗程。
加减:胃灼热反酸加吴茱萸3g,乌贼骨、瓦楞子各30g;胃阴虚明显者加沙参、麦冬、石斛;脾虚湿盛者加薏苡仁、茯苓、白术各15g;胃酸者加焦三仙各15g;胃痛甚加元胡12g、川楝子10g、九香虫10g、丹参15g;胃寒泄泻者减黄芩,加肉桂5g、砂仁6g、山药l0g、扁豆15g,重用干姜至15g;腹胀者加香附10g、木香6g;呃逆者加苏梗10g、旋复花10g或代赭石15g;解黑便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者加地榆炭10g;胃脘灼痛、大便干结、体质壮实者加枳实、大黄各10g。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6例总结
[ ] 林 三仁 , 国铭 , 品津 等. 1 许 胡 中国 霄食 管反 流病 共识 意见 [] J .胃肠 病
学 , 0 7,4 2 0 0
F ] 苏 慧芬. 夏泻心 汤加 味 煎剂 治疗 胃食管 反流 病脾 虚 胃热 证 的临床 2 半 研 究[ ] 陕西 中医学 院 ,0 6 D. 2 0 [] 王薇 , 亮 , 3 付 高欣 , 李铭 , 许乐. 汁反 流 与食管 下端 括约肌 组 织 中一 胆 氧化 氮及 血管 活性 肠肽 的关 系口] 中 国综 合 I ,0 50 . 艋床 20 ,2 作者 单位 :1 6 0 湖南 湘 阴县人 民医院 4 40
G口 nL抽
[ sr c]5 a e i elxg srt ain su igti d oo ya dciia eut f h u ta trtsr s l 4c s s retr 6c ¥5 n Ab ta t 6c ssbl rfu a tii p t t sn hsie lg n l clrs lso e mai rh ii.e ut 3 ae ,eicie1 a e ,i— e s e n r s
.
[ e od ]g sr i; i f x “ a xa ix e o t n K yw rs atis B l r l ; B n i xe i d c c o ” t eeu n i 【 中图分 类号] 2 7 R 8 【 文献标 识 码】 A 【 文章 编号] 0 6 9 9 2 1 )O 1 6 1 1 0 —1 5 ( 0 0 1 一0 6 一O
然平衡 。 5 2 半 夏泻 心汤 出 自东 汉著 名 医学 家 张 仲 景所 撰《 寒 论 》 由半 . 伤 中 夏、 黄芪 、 黄连 、 甘 草 、 姜 、 炙 干 人参 、 枣 七 味 中药 组 成[ 大 。方 中重 用 半 夏和 胃降 逆止呕 , 全方 之君 药 , 芪 、 为 黄 黄连 苦 寒 汇热 、 干姜 、 夏辛 温 散 半
杜长海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杜 师 运用 半 夏 泻 心 汤常 用 药 量如 下 : 法半 夏 1g黄 连 lg 0, O, 1 病 因病 机 黄芩 1g干姜 6 , 0, g党参 lg生甘草 1g 神农本草经》 O, 0 。《 言半夏 杜 师认 为该 病多 因情 志 不畅 、 食不 节 、 饮 劳倦 内伤 而 发病 。 脾 “ 主伤寒 寒 热 , 下 坚 , 心 下气 …… , 胸胀 , 咳逆 脑 鸣”能 散结 除 痞 , ,
△基金 项 目: 北京 中医药 基 层名 老 中 医“ 薪火 传 承 3 3_程 ” 目 +T 项
项 目编号 :0 9 J 一 8 2 0 - C 1
・ 北京 中医药 大学 怀柔 中医 医院消 化科 (040 110 ) 2 1 4 6日收稿 02年 月
降逆止呕, 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 中, 散脾气之寒 ; 黄芩 、 黄连苦泄 而寒 , 胃气之 热 开痞 : 参 、 草 、 枣 甘温 调朴 , 泄 人 甘 大 和脾 胃, 中 补 气 , 复 中焦 升降 斡旋 功能 , 方“ 开苦 降甘 调 ”寒 热互 用 以和 恢 全 辛 , 其阴阳,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 共奏辛开苦降 , 开结除痞之功。 杜 师遣 方 用 药 非 常 灵 活 , 用 药 对 , 证 加减 时 , 如 下 规 善 临 有 律: 兼肝气郁滞 , 气郁化火 , 胸腹胁肋疼痛者 , 加金铃子散( 延胡 索 , 子 ) 肝泻 热 ; 恶 心欲 呕 者 , 竹茹 、 蒂降逆 止 呕 ; 川楝 疏 兼 加 柿 兼 食积 者 , 三 仙 ( 山楂 、 加焦 焦 焦神 曲、 麦芽 ) 焦 消食 导滞 ; 胃脘 胀 兼 痛满 甚者 加厚 朴 、 大腹皮 、 手行 气 除胀满 , 附、 胡活血 止痛 ; 佛 香 元 兼食 少 、 溏 者加 炙黄 芪 、 白术 、 子参 、 山药 、 苓等 健脾 益 便 炒 太 怀 茯 气、 和胃降逆 ; 兼遇寒加重、 四肢发凉者加桂枝、 吴茱萸等温 胃散 寒; 兼烦躁易怒、 喜叹息者加玫瑰花、 郁金、 合欢花、 香橼皮、 佛手 、 木蝴蝶以疏肝理气解郁 ; 兼舌苔黄腻者加蒲公英、 苍术、 佩兰、 生 薏苡 仁等 清热 利湿 、 胃降 逆 ; 和 胃饥 不欲食 , 口干者加百 合 、 沙参 、
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
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半夏12g黄芩9g干姜3g人参9g黄连3g大枣6枚炙甘草3g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每日3次。
【功效】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
【主治】主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
副证:呕吐(干呕),肠鸣,下利,苔白或黄多滑腻,脉象濡或弦。
【临证加减】1.半夏泻心汤治胃脘痛:基本方为半夏、黄连、黄芩、干姜、潞党参、炙甘草各15g,大枣6枚。
寒邪犯胃加良姜、乌药、吴茱萸、附片各15g;肝胃不和加柴胡、白芍、佛手、枳壳各15g,香附、陈皮各20g;脾胃虚寒重用干姜至30g,加川椒、木香、砂仁、焦白术、云苓各15g;阴虚加石斛20g,天花粉、玉竹、沙参各15g;瘀血伤络者加五灵脂、白芨、蒲黄各15g,三七粉10g(冲服);疼痛明显加木香、川朴、乳香、没药各15g,玄胡30g;食欲不振加神曲、黑山楂各30g,鸡内金5g;反酸加牡蛎、海嫖蛸各30g;呕血、便血合黄土汤加黑蒲黄15g,三七粉(冲服)10g,仙鹤草、茜草根各20g。
每日1剂,水煎服,15日为1个疗程。
[国医论坛,1996,(4):10]2.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脂痛:基本方为法半夏12g,黄芩、干姜、川楝子、元胡各9g,党参、丹参各15g,黄连3g,大枣4枚。
寒热夹杂型,用基本方;肝胃气滞型,用基本方加柴胡、香附各9g,白芍12g;肝胃郁热型,用基本方干姜减至3g,黄连量加至9g,加吴茱萸2g;脾胃虚寒型,用基本方去黄芩,干姜量加至15g,加香附9g,高良姜6g。
兼证,反酸加乌贼骨、瓦楞子;嘈杂加南沙参、麦门冬;柏油样便加白芨、云南白药;呕吐频作加生姜。
[湖北中医杂志,1989,(5):19~20]3.半夏泻心汤治疗老年胃痛:治疗基本方为半夏12g,黄芩、党参、大枣各10g,黄连、干姜、甘草各6g。
胃痛甚加元胡、五灵脂;胃脘痞塞加枳实、木香;气血虚弱加黄芪、当归;腹中肠鸭加防风、白芍;便血加白芨、地榆;脾虚加山药;大便清稀加葛根、车前子;食滞胃肠加山楂。
2021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范文2
2021胃脘痛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范文 胃脘痛为一种常见的胃肠疾病,病因形成比较复杂,脾胃虚弱、肝气犯胃、饮食伤胃等均可能会诱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如何采取措施治疗胃脘痛疾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本次研究中,给予胃脘痛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药物治疗,应用效果显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6 例胃脘痛患者为我院从 2013 年 9月-2014 年 6 月确诊收治的,男 36 例,女 20 例,年龄为 19 ~61 岁,平均年龄为( 41 ± 1. 2)岁,平均病史为( 5. 0 ±0. 6)年,观察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情况,或合并胃灼痛、泛酸、恶心呕吐。
经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 7 例,胃溃疡 8 例,胆汁反流性胃炎9 例,糜烂性胃炎 10 例,萎缩性胃炎 12 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10 例。
56 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28 例,观察组 28 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 >0. 05,可用作分析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每次 20mg,一天 2 次,硫酸镁每次服用剂量为 0. 75 g,一天 3 次,西沙比利 100mg,一天 3 次。
观察组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该药物的基本组成成分为:大枣9 g,党参30 g,干姜 12 g,黄连 10 g,黄芩12 g,姜半夏 12 g,炙甘草6 g.具体用药时,根据寒热症状轻重,调整黄连、黄芩以及干姜的用量以及取舍。
严重疼痛者加白芍、延胡索、川楝子;久痛夹瘀,合并刺激疼痛者加五灵脂、丹参;胃阴不足者加石斛、麦冬、沙参;便血者加白及、地榆炭;胃脘胀痛波及到肋,合并嗳气者加佛手、香附、柴胡;胃脘冷痛、且大便稀溏者加白术与砂仁;酸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体质壮实且合并胃脘灼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及枳实;夹食滞者加厚朴、枳实、麦芽、健曲、焦山楂;胃寒者,去除黄芩加吴茱萸、丁香以及陈皮。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痛经验总结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痛经验总结【摘要】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在胃痛(SC)患者的应用价值。
方法:88例SC患者为对象,应用中医汤药内服后,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通过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患者均恢复健康,痊愈率85(96.60%),3例无效患者调整方药后恢复健康。
结论:半夏泻心汤可用于胃痛患者的治疗,但需搭配其他药材加味,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关键词】胃痛;半夏泻心汤;经验总结;病案分析;临床疗效长期饮食不调、黑白颠倒等生活习惯,会导致胃溃疡、胃炎等肠胃疾病的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朝着胃痛(SC)方向发展。
SC患者经胃镜检查,能够看到胃黏膜溃烂情况,反映到身体上即表现为胃部疼痛[1]。
胃痛发生后伴随食欲消减、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用药治疗,才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使其恢复正常进食。
中医认为横逆犯胃、肝气不畅是导致胃痛的主要病机,久病之后经络淤堵,机体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胃部失调导致消化不良,胃脘部疼痛。
针对本病的病机,治疗应以开结散痞、舒肝和胃为主要原则,加快机体气血流动,快速缓解SC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胃黏膜修复速度加快[2]。
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痛的效果良好,在方药基础上加味可有效兼顾各种类型的胃痛患者,用药具有全面性,为进一步分析此方药的临床效果,现以88例患者为对象,展开报道。
1 临床资料选取对象:88例胃脘痛患者,时间:2021年2月-2022年3月。
男性45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8岁,均值(46.25±1.24)岁,胃脘痛病因:浅表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20例,合并胃溃疡20例,合并胆汁反流20例。
患者经过胃镜检查确诊,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胃脘痛症状。
纳入标准:①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痛的患者;②患者知晓此次报道,签署同意书;③伴随不同程度的反酸、烧心、呕吐等症状;④患者精神状态正常;⑤无先天性疾病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③合并冠心病、先心病的患者;④精神分裂、抑郁症患者;⑤无法配合后期随访的患者。
12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120例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作者:辛恒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10期摘要:目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方法选择胃脘痛120例,水煎内服半夏泻心汤加减。
结果痊愈60例,占50%;好转44例,占36%;无效16例,占14%。
总有效率87%。
结论凡有寒热错杂之胃脘痛,均可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注意调理脾胃,调摄饮食,可望减少复发的机会。
关键词:胃脘痛;半夏泻心汤;疗效胃脘痛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本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他药下之",导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而设,然观其方,乃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调中和胃,是治疗中焦寒热错杂的常用方剂。
余以此方加减治疗胃脘痛120例,疗效满意,兹分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80例,女40例,年龄16~65岁,初次发作50例,反复发作70例,病程2d~15年,主证均有胃脘部疼痛,痞满(心下硬满),获恶心呕吐,吐酸嘈杂,获嗳气反酸,或腹泻、或便秘、或黑便、或乏力、头昏,因饮酒而发者30例,因吃硬质食物而发者55例,因劳累饥饿而发者15例,其他原因引发者20例。
舌红苔滑腻获淡黄者90例,黄腻苔45例,舌质淡者25例,脉象多弦或滑,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者40例,溃疡者20例,浅表性胃炎者15例,萎缩性胃炎者5例,胃窦炎者8例,无明显异常者5例,未做胃镜者27例。
1.2方法水煎内服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泻心汤基本方为:半夏12g,党参15g,黄连6~9g,黄芩15g,干姜6~9g,炙甘草6~10g,大枣12g。
脾胃气虚加白术、茯苓;气血虚加黄芪、白术、当归;肝胃有热者加去党参加栀子、青皮;胃阴亏虚加沙参、玉竹、麦冬;便秘者加炙大黄;疼痛较重者加玄胡、白芍;黑便加白及、炒蒲黄;呕吐重者加吴萸、藿香、陈皮;腹胀重者加厚朴、枳实、砂仁;糜烂性胃炎加公英、山慈姑、炙百合;萎缩性胃炎加三棱、丹参。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丁霞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及用药安全性观察丁霞发布时间:2023-06-19T01:28:48.20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6期作者:丁霞[导读] 目的:观察胃脘痛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的50例胃脘痛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
结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总有效率为94.00%、复发率为22.00%、排病反应发生率为6.00%、药物中毒发生率为0.00%。
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不仅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而且显著降低胃脘痛的复发率,药物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射阳 224300摘要:目的:观察胃脘痛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的50例胃脘痛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安全性。
结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总有效率为94.00%、复发率为22.00%、排病反应发生率为6.00%、药物中毒发生率为0.00%。
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不仅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而且显著降低胃脘痛的复发率,药物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脘痛;经方;中医药疗法胃脘痛是医院门诊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将其称为慢性胃炎或者是消化道溃疡疾病0。
疼痛点为机体上腹胃脘部位靠近心窝的位置,疼痛特点以刺痛、隐痛、胀痛和剧痛为主。
部分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嗳气以及大便干结等症状0。
在《内经》中有多篇对胃脘痛的记载,描述了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案,例如“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等等0。
说明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对胃脘痛有高度的重视。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机体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因此有更多人患有胃脘痛。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3-12-25T11:26:02.9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1期供稿作者:许寿益[导读] 一般资料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许寿益(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隆安 532799)【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70-02 胃脘痛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相对比较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胃脘痛的治疗,治疗方式不同,其临床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临床复发率相对较高[1]。
本研究中,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胃脘痛患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或伴有恶心、呕吐、泛酸、胃灼痛等症状,并结合相应辅助学检查,均确诊为胃脘痛。
6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7.5~63.0岁;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18.0—62.0岁。
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胃友双层片,每次2片,每天三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同时每次服用20 mg三九胃泰颗粒,开水冲服,每天三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汤剂组成为30 g蒲公英、15 g炒白芍、15 g徐长卿、15 g炒白术、15 g党参、10 g姜半夏、10 g黄芩、10 g黄连,以及10 g延胡索。
每天一剂,每天两次,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药物临床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药物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药物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药理作用。
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治疗的104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并通过3个月随访,比较其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复发率分别为69.23%、5.77%,对照组为:42.30%、21.15%,组间对应参数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胃脘痛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不仅具有优良的近期效果,而且有效的降低其复发率,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胃脘痛;药理作用;临床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BanxiaxiexinTang clinical effects of drug treatment of epigastric pain and analyze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Methods:March 2014 - March 2015 104 cases of epigastric pai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outpatient treatment for the stud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52 cases,observation group BanxiaxiexinTang subtraction treatment,control group with western medicine,a course of eight weeks,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and by 3 months of follow-up,compared the recurrence rate.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recurrence rates were 69.23%,5.77% in the control group:42.30%,21.15%,corresponding to the parameter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0.05),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pigastric pain BanxiaxiexinTang Treating,can play a role in tackling the problem,not only has an excellent short-term effect,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with good long-term effect,it is worth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o promote the use.[Key words]:BanxiaxiexinTang;epigastric pain;pharmacological;clinical effect 胃脘痛是基层医院门诊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以胃气郁滞、失于和降是胃痛的主要病机【1,2】。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炎60例
[中华全科 医师杂
志 ,2 0 , 4 ( ) : 3 . 05 1 3
表1两组总有效率 比较 ( ,% n )
[ ]姜婕 ,中德 昂.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 胃炎9 例 [] 3 8 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
2 0 , 2 ( ) :3 . 06 1 4 7
胃炎多属 中医 “ 胃脘 痛 ”、 “ 痞证 ”范畴 ,其主要病机 为脾胃升降失司 ,寒热虚 实错 杂,气机痞塞 。半夏泻心 汤加 味 治 疗 胃 炎 能 化 湿 热 , 调 脾 胃 。我 院 2 0 年 1 - 0 0 1 0 6 月 2 1年
临 床 研 究
C i ia s a c lnc l Re e r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n s o n lo h o den n h p r e hieeJ ur a fEt n me iie a d Et no hama y ・1 1 ・ 6
半 夏 泻 心 汤 加 味 治 疗 胃炎 6 ' 0l  ̄ J
邵 明水
四川省攀枝花 市铁路 医院, 四川 攀枝花 670 10 0
【 摘 要 】目的:探 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 胃炎 的疗效及不 良反应情况 。方 法:我院2 0 年 1 2 1 年1 0 6 月- 0 0 月在常规 治疗 的基础 上加半夏 泻心汤加 昧治疗 胃炎6  ̄ 作为观察组 ,对照组给 予常规西医治疗 ,观察 比较两 组的临床疗效 及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 。结 果:观察组 的总有 效 0t J 率 为 9 . %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6 . % 33 , O O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 < 0 0 ) 。 观 察 组 3 出 现 胃肠 道 症 状 , 如 恶 心 、 呕 吐 、 P .5 例 上腹部不 适,对照组6 出现 胃肠道症状 ,2 出现 头晕、头痛 ,两组不 良反应 的发 生率 比较 ( . % s 3 3 例 例 5 O v 1 . %),两组不 良反应 的发生率 比 较 ,经卡方检验 ,差异 有显著性 ( <0 0 )。结论:在西医常规 治疗 的基础上加半夏泻心 汤加味治 胃炎疗效好 ,不 良反应少 ,值得 临床推 P .5 广和应用 。 【 键 词 】半 夏 泻 心 汤 加 味 ; 胃炎 ;不 良反 应 关 【 中图分类号】R 4 2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 5 7( 0 0 4 1 1 1 0 7 8 1 2 1 )1— 6 7 -
三花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6例临床观察参考模板
三花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56例临床观察作者:王薪景王立春钦丹萍【关键词】慢性胃炎;三花泻心汤;胃脘痛;痞满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非特异性炎症病变。
当今社会人们由于生存压力的增高以及不良生活所致情绪压抑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致使发病率逐年增高。
本病以虚实互见、寒热错杂证型居多,且反复发作。
故自拟三花泻心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味治疗慢性胃炎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86例,均为门诊或消化科住院病例,均经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
病理报告(除恶性病变或有恶变倾向者)。
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1~63岁,平均36.2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8年,慢性浅表性胃炎33例,糜烂性胃炎1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
对照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为19~0岁,平均38.9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3.8年;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糜烂性胃炎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4例,萎缩性胃炎3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中本病的诊断及辨证标准[1]及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胃炎诊治座谈会(1982年10月重庆)建议拟定。
(1)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上腹隐痛不适,餐后饱胀,食欲不振,嗳气反酸,嘈杂恶心等。
(2)HP检测证实有现证感染,14C尿素呼气试验任一项阳性。
(3)纤维胃镜证实为慢性胃炎排除恶性病变。
2 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分型,均服用三花泻心汤。
基本方:厚朴花9g、绿萼梅6g、玫瑰花6g、制半夏12g、黄芩12g、黄连6 g、党参12g、干姜4.5g、大枣5枚、甘草6g、蒲公英20g、海螵蛸15g。
加减:肝胃不和型主证: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嘈杂吞酸、嗳气频繁、脉弦者加柴胡、佛手片、八月札、吴茱萸、元胡、川楝子;脾胃虚寒型:主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涎,乏力腹胀、纳差便溏,易干姜以炮姜加茯苓、炒白术、炒薏苡仁、莲肉、荜澄茄;饮食停滞型主证:胃脘胀满疼痛,口气嗳腐,大便不爽,苔腻、脉滑,加炒三仙、莱菔子、茯苓、鸡内金、砂仁、槟榔;胃阴亏虚型主证:胃脘灼痛,口干咽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无苔或剥苔或有裂纹,脉细数或弦细合一贯煎,百合、石斛、生白芍、木蝴蝶加减;胃络阻滞型主证:胃脘刺痛,不喜按或拒按或夜间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有瘀点,脉弦涩,加失笑散、丹参、赤芍、桃仁、元胡、莪术、刺猬皮,1剂/d,水煎服分2次温服,4周为1疗程。
半夏泻心汤调整半夏用量及加减治疗胃脘痛
半夏泻心汤调整半夏用量及加减治疗胃脘痛作者:孔海燕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7期【摘; 要】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主治中虚湿热痞证。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结合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病体会,认为半夏泻心汤既能主治心下(胃脘)满而不痛,胃脘嘈杂,还可通过调整方药用量和加减治疗寒热夹杂之胃脘痛,并经多例患者观察,证实有确切疗效。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加减;胃脘痛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胃失和降则发生胃痛,不通则痛[1]。
近年以来,笔者在治疗胃脘痛患者中,有寒邪客胃、饮食停胃、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虚实寒热夹杂等证,其中,对于寒热虚实夹杂证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有了一定的疗效。
1 半夏泻心汤组方原则及方证分析原方组成:半夏洗,半升(12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黄连一两(3g); 大枣擘,十二枚(4枚)方证分析:脾胃虚弱,湿热内生,壅滞气机,浊气不行,则心下痞满或疼痛;脾胃虚弱,生化气血不足,则困倦乏力;胃气不降而上逆,则呕吐;脾虚不运,湿热肆虐,则肠鸣,或下利;湿热困阻气机,则肢体困重;舌淡,苔薄黄,脉弱或数均为中虚湿热之征。
其治当补虚泄热,除湿消痞。
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
臣以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以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开痞。
君臣相伍,寒热平调,辛开苦降。
然寒热互结,又缘于中虚失运,升降失常,故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
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为佐使药,诸药相伍,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2 对原方加减用量的出处及分析笔者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方组成:半夏洗,一升(25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黄连一两(3g) ;;肉桂二两(6g); 大枣擘,十二枚(4枚)2.1在原方基础上加肉桂,出自《外台秘要》之半夏泻心汤,《外台秘要》在仲景方基础上加了桂心,桂心即肉桂,肉桂辛、甘、大热,有散寒止痛之功效。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68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68例
张红红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02(023)007
【摘要】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用半夏泻心汤(半夏、黄芩、黄连、党参、炙草、干姜、大枣)加味治疗胃脘痛6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7.1%.提示:本方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
【总页数】1页(P603)
【作者】张红红
【作者单位】陕西省扶风县人民医院,722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3
【相关文献】
1.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效果分析 [J], 龚学全
2.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J], 李文红
3.半夏泻心汤加味佤族药物在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中的应用 [J], 陈眉
4.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痛验案3则 [J], 高立平;应婉嫄
5.半夏泻心汤膏方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观察 [J], 金燕;陈瑞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56例
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56例
黄黎明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0(029)016
【摘要】临床上胃脘痛多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诸证相兼,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笔者运用张仲景<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脘痛56例.结果痊愈29例,好转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本方寒热拮抗以和其阴阳,苦降辛开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因此能使邪去正安,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正常.
【总页数】2页(P4-5)
【作者】黄黎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名山县中医院,62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33
【相关文献】
1.双瓦饮治疗胃脘痛的临床体会--朱葆初主任治疗胃脘痛经验介绍
2.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420例
3.加味半夏泻心汤等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胃脘痛
4.胃脘痛愈汤治疗胃脘痛临床观察
5.治疗胃脘痛须辨气、寒、虚--秦伯未治疗胃脘痛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疗效 标准 : 国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发 布 的《 按 中医病 症诊 断疗效 标 准》 断 。治愈 : 脘 痛及其 它症状 消 失 , 钡餐造 影或 胃镜检 判 胃 x线 查 正 常。 转 : 好 胃痛缓 解 , 发作 次数 减 少 , 他症状 减轻 , 其 x线钡餐 造影或 胃镜 检查 有好转 。 无效 : 状无 改善 , 钡餐造影 或 胃镜 症 x线
例 1周某 , ,9 ,07 6 1 初诊 。患 者反 复 胃脘 : 男 3 岁 20 年 月 31 3 疼痛 9 , 年 纤维 胃镜 检查 为慢 性 浅表性 胃炎 。 常常 因饮食不 节 、 情 志不 畅 而发病 。此 次 因与家 人 口角 , 加饮 酒进 食辛 辣冷硬 食物 外 2g六神 曲 2 g莱菔子 1g鸡 内金 1g瘀 阻 胃络者 , 蒲黄 发 病 , 见 胃脘 胀 痛 , 闷不 适 , 0、 o、 2、 5; 加 症 痞 口苦 , 气 , 酸 , 暖 泛 嘈杂 , 欲 恶心 吐, 纳呆 , 大便 溏 , 日行 2 3次 。 质红 苔薄 黄而 腻 , 弦略数 。 ~ 舌 脉 辨 + 四川省 名山县 中医院 (210 650 ) 21 0 0年 6 1 收稿 月 51 3 证: 湿热 中阻 , 胃不 和 。 宜 和 胃降逆 , 肝 治 开结除 痞 , 肝理气 。 疏 方
3 结 果
内蒙古中医药
干涩 、 物感 ; 异 肾阴 受 损 , 能 襦 养 脏 腑 筋 骨 、 肢百 骸 , 荣则 不 四 不 痛, 可见 肌 肉关 节疼 痛 , 至 关节 肿 胀 。故在 治 疗 上应 以滋 阴 为 甚
主, 兼顾肺、 肝 、 选方滋燥养荣汤加味。 胃、 肾, 滋燥养荣汤源 自《 赤 水玄珠》 卷二 , 又名滋燥养营汤。 本次研究选方中当归润燥养血为
加 昧半 夏泻 心汤 治疗 胃脘 痛 5 6例
黄黎 明
摘 要 : 上 胃 痛 多虚 实并见 , 热错 杂 , 证相 兼 , 程 迁延 , 复发作 。笔 者运 用 张仲 景《 临床 脘 寒 诸 病 反 伤寒 论 》 夏 泻心 汤加 味 治疗 胃脘 痛 半 5例 。结果痊愈 2例 , 转2 例 , 6 9 好 5 无效2 , 例 总有效 率9 . 6 %。本 方寒 热拈 抗 以和其 阴阳 , 降辛 开 以复其 升 降 , 泻兼施 以调 其虚 实 , 4 苦 补 因 此 能使邪 去正安 , 胃功 能得 以恢复 正 常。 脾 关键 词 : 痛 ; 医药冶疗 ; 胃脘 中 加味 半夏 泻心 汤
lg胡椒 3 制 附片 1g泛 酸者 , 乌贼 骨 1g煅 瓦楞 子 1g有 O、 5; 加 5、 5; 溃疡 或大 便 隐血 阳性 者 , 白芨 1g乌贼 骨 1g三 七 3 加 5、 5、 焦 大黄 1g 0。水煎 服 , 1 1 , 煎 共 取药 汁 60 l分 2 3 口服 , 中 13 剂 3 0m , 次 方 若有 三七则 研末 分次 冲 服 。 周 为 1 2 疗程 。 服药 期间 , 注意忌油 腻、 生冷 、 腥臭 、 辛辣 等刺 激性 食物 , 烟酒 , 禁 节饮食 , 调情 志 。
21 0 0年 8月
用 加昧 半夏 泻心 汤化 裁 : 制半 夏 1g黄 芩 6 , 连 6 , 0, g黄 g干姜 6 , g 柴 胡 1g郁 金 lg香 附 lg枳 壳 lg栀 子 lg 蒲公 英 3g乌 贼 0, 5, 0, 2, 2, 0, 骨 1g党参 1g 白术 1g茯苓 1g甘草 6 , 枣 1g7剂 , 5, 5, 2, 2, g大 5。 水煎 服, 1日 l , 汁 60 l分 3次服 。嘱忌 油 腻 、 辣 、 臭 、 剂 取药 0m, 辛 腥 生 冷 食物 , 烟酒 , 饮 食 , 志 。1 后 , 禁 节 调情 周 胃脘 胀 痛 大减 , 纳食 渐 增, 口苦 、 气 、 嗳 泛酸 均 见 减轻 , 大便 溏 , 日行 l 2 , ~ 次 舌质 红苔 薄 黄 微腻 , 弦 。 脉 续服 上方 7 , 剂 自觉 诸症 明显减 轻 。 不更 方 , 前 效 在 方基 础 上 根据 病 情变 化 随 证 稍作 调 整 , 继续 服用 3疗 程 , 自觉 症 状 消失 。1 月后 纤维 胃镜复 查 , 胃粘 膜 未见 异 常而 获痊 愈 。随 访 2 年, 未见 复发 。 例 2 罗某 , ,2 ,0 8 l 月 l : 女 4 岁 20 年 O 1日初 诊 。 患者 自述 胃脘 疼痛 , 复发作 7 , 重半 月 。 周 前 , 市 医院纤 维 胃镜 检查 为 反 年 加 1 在 慢性 糜 烂性 浅 表 胃炎 伴 十 二指 肠 球 部 溃 疡 , 口服 铝 碳 酸镁 、 美 奥 拉 唑 、 莫灵 、 阿 胶体 果胶 铋 、 硝 唑等 西 药 , 替 自觉 未 见明 显好 转 , 要 求服 中药 治疗 。症 见 胃脘 灼 痛 , 不 移 , 痛处 口苦 , 气 , 暖 泛酸 , 前 餐 痛 、 间痛 进 食后 均 能 缓解 , 夜 小便 黄 , 大便 秘 , 质 红舌 下脉 络 瘀 舌 紫 , 黄腻 , 弦 。 属湿 热 中阻 , 胃不 和 , 滞 血瘀 。治 以和 胃 苔 脉 证 肝 气 降逆 , 结 除 痞 , 气 化 瘀 。 予 以加 味 半 夏 泻 心 汤化 裁 : 半 夏 开 理 制 lg黄 芩 1g 黄 连 1g 干姜 lg 柴胡 1g 郁 金 1g蒲 黄 1g O, 0, 0, o, 0, 5, 5, 五灵 脂 1g三 七 3 , 5, g 白芨 1g乌 贼 骨 1g 焦大 黄 lg党 参 1g 5, 5, o, 5, 白术 1g茯 苓 1g 甘草 6 , 枣 1g 7剂 , 2, 2, g大 5。 1日 1 , 剂 水煎 取药 汁 60 l 3 冲服 三 七末 。 0 m, 次 分 注意 思 油腻 、 冷 、 臭 、 生 腥 辛辣 等 刺 激性 食 物 , 饮食 , 情志 。2 , 节 调 诊 胃脘 疼痛 , 口苦 , 嗳气 , 酸均 有所 减 泛 轻 , 质红舌 下 脉络瘀 紫 , 黄微 腻 , 弦 , 以上方 7 。 诊 , 舌 苔 脉 予 剂 3 暖 气 、 明显 减轻 , 质 红舌 下 脉络 瘀 紫 , 薄 黄微 腻 , 弦 , 泛酸 舌 苔 脉 上方 黄芩、 连、 黄 干姜减 至 6 ,4 。 g 1 剂 4诊 , 间痛 、 夜 餐前 痛 也见 减轻 , 舌 质红 舌下 脉 络瘀 紫 , 薄 黄 微 腻 , 弦 , 方 白芨 、 贼 骨 、 金 、 苔 脉 上 乌 郁 蒲黄、 五灵脂 减 至 1g 1 。5 , 0 ,4剂 诊 自觉症 状 明显 好转 , 宜 守方 适 治疗 , 续 以上 方依 据其 病 情 变化 随 证加 减 , 用 3 程 , 继 服 疗 自觉症 , 麦 芍药泻 肝火 而 益 血 为 臣 ; 芩 泻肺 热 , 养 阴退 阳 , 、 散肝 风 , 药润 剂 , 黄 能 艽 防 为风 防风乃 血 药之 使 , 甘草 甘平 泻火 , 入润 剂则补 31 .疗效 分析 3 例 中临 床痊愈 1 , 0 例 显效 6 , 例 有效 2 例 , 效 1 又 秦艽 能养血 荣 筋 , 2 无 阴血 为佐 、 也 。此十 二 味药 相辅 相成 , 奏养 阴活 血 、 阴润燥 使 共 滋 例, 总有效率 9. %。见 表 1 67 6 . 表 1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 例 之 妙 曲。 现 代 医学研 究 表 明生 地 通 过对 小 鼠单 核 细胞 和 B细胞 的刺 激 作用来 调节 免疫 , 强 特异 性体 液 免疫 功能 , 淋 巴细胞增 能增 并对 殖 有 刺激 作用 ; 沙参 、 斛 、 冬 可提 高 阴虚 大 鼠的免 疫 功能 , 石 麦 并 3 症 状改善 情况 治 疗后 患 者 H干 、 干 、 干 、 节痛 症状 明显 能抑 制炎 症反 应 , 轻炎 症 损伤 。而 赤 芍 、 . 2 眼 鼻 关 减 当归等活 血化淤药有 扩 改善 。( <. ) 表 2 P 0 5见 0 . 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 免疫抑制 , 抑制 自身抗体生成的作用: 随 可 表 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着 症 状 的改 善 降低 A A R 、 N N 、 F D P浓 度 或 转 阴 , 高 C , 升 3 还有 调 节 抑 制纤 维母 细胞 产 生 胶 原 的作 用 , 抑 制 炎 症 的吸 收和局 限 可 化, 有利 于消 炎 、 止 肉芽 的形成 制 。 本研 究证 实 滋燥 养荣 汤加 味 治疗 干燥 综合 征疗效 显著 , 经治 疗 后 患者 口于 、 眼干 、 干 、 鼻 关节 痛 症 状均 有 明显 缓解 , 不 良反 无 4 讨 论 应, 患者 依从 性好 , 得 临床 推广 。 值 干燥 综合 症属 于燥证 范畴 。 素 问 ・ 《 阴阳应 象大 论》 出 “ 胜 参 考文献 提 燥 则 干” 的论 点 。18 年全 国中医痹 病专 业委 员会 将干燥 综 合症合 [ 董 怡. 0 99 1 ] 2 2年修 订 的干 燥 综合征 国际分 类( 断) 准 . 风 湿 0 诊 标 中华 并 关节痛 明确命 名为 “ 燥痹 ” 燥 痹总 以 阴虚为 本 , 之肺 、 肝 、 病 学杂 志 ,02 9 )46 。 责 胃、 20 ,( :4 . 7 肾。 肺主 宣发肃 降 , 液为 涕 , 窍为 鼻 , “ 之上 源”脾 胃主运 f 李 瑞 林 , 在 在 为 水 ; 2 ] 张凤 山. 四届 全 国 中西 医结合 风 湿 病 学术会 议 纪要 第 化 水液 , 布精 微 , 输 在液 为 涎 ; 主藏 血 , 液为 泪 , 窍 为 目; 肝 在 在 肾 【 . J 中国 中西医结合 杂 志 ,0 1 2 () 7 ] 20 ,1 : . 2 5 藏精, 主水 液 , 在液 为 唾 , 一 身 阴 阳之 根本 。肺 失 宣 降 , 液生 【 郑筱 萸 . 药新 药, 研 究指 导 原则【 】 京 : 为 津 3 】 中 临床 M. 北 中国 医药科技 出 成 、 布障 碍 , 敷 致肺 阴不 足 可见 口于 咽燥 、 咳无痰 ; 干 胃乃 气 血生 版 社 .0 2.6 20 6 . 化 之源 , 胃虚 则 津液 生成 不 足 , 可见 口干 多饮 ; 失 疏泄 , 肝 人体 阴 『 4 ]沈 丕安 .中药 药理 与 临床 运 用 【 ] 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M. 阳失衡 , 肝气 不 调 , 津液 不 能上 行下 达 , 之 血虚 致 燥 , 见双 眼 2 0 .2 2 3. 加 可 0 6 】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