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法律体系 第七讲印度法系er概述

合集下载

印度政治制度

印度政治制度

10
1946年12月新德里第一次制宪议会
“内阁使团方案”至此失败
1947年1月 第二次制宪议会 通过 尼赫鲁《目标决议》 1947年4月 第三次制宪议会 1947年6月 蒙巴顿宣布印巴分置方案 1947年2月 第四次制宪议会 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 1949年11月 最终草案文本在制宪会议通过,宪法制定程序完成
11
宪法的内容
一、宪法参考的内容 《印度政府组织法》《北美法案》《澳大利亚宪法》 二、概况 印度宪法是世界上最长、内容最为庞杂的宪法之一 目前宪法全文由序言、正文和附件组成。正文有二十 个部分。
12
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将印度建设成为有主权的、社会主 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世俗的民主共和国,确保全体 印度公民享有充分的公正、自由和平等,维护个人、尊严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关键词:主权、社会主义、民主和世俗
人口数量 1,210,277,422(2013年) 人口密度 372.8人/平方公里(2013年) 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 主要宗教 Part.1独立前 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 国土面积 3,201,446平方公里(实际控制) Part.2 宪法 GDP总计 18558.69亿美元(2013年) Part.3 立法制度 人均GDP 1,510美元(2013年) 国 花 Part.4 司法制度 荷花 人类发展指数 0.519 最大城市 加尔各答度
愚昧无知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司法制度始于18世纪70年代 注意: A、英国在印度法律体系的完善过程 B、民事、刑事两类司法体系 C、1861年《高等法院组织法》将最高法院(按英国 法律审理英国臣民)和和高等民事法院合并,组建高 等法院,结束了双重法院制度
但,似乎也
13
Part.3 立法

印度适用法律(2篇)

印度适用法律(2篇)

第1篇一、概述印度,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法律体系同样具有独特的特点。

印度适用法律主要包括宪法、普通法、习惯法、宗教法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印度适用法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宪法1. 宪法地位:印度宪法是印度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等。

2. 宪法内容:印度宪法共分25篇,包括序言、总则、公民权利、国家机关、司法制度、经济和社会政策、教育、语言、外交、战争和和平等。

3. 宪法修正:印度宪法可以通过议会两院的简单多数通过,但涉及公民权利的修正案需经过两院的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三、普通法1. 普通法起源:印度普通法起源于英国殖民时期,其法律体系主要参照英国普通法。

2. 普通法内容:印度普通法主要包括侵权法、合同法、财产法、刑法等。

3. 普通法特点:印度普通法强调公平、正义,注重证据,尊重个人权利。

四、习惯法1. 习惯法定义:习惯法是指在特定地区、民族中长期形成的、被广泛认可的行为规范。

2. 习惯法内容:印度习惯法主要包括婚姻、继承、土地、宗教等方面。

3. 习惯法特点:印度习惯法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等特点。

五、宗教法1. 宗教法定义:宗教法是指根据宗教教义、教规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

2. 宗教法内容:印度宗教法主要包括伊斯兰教法、印度教法、锡克教法、基督教法等。

3. 宗教法特点:印度宗教法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与印度多元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六、法律实施1. 司法机构:印度司法机构包括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等。

2. 法律实施:印度法律实施主要依靠司法机构、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

3. 法律援助:印度设有法律援助机构,为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七、法律改革1. 法律改革背景: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2. 法律改革内容:印度法律改革涉及宪法、普通法、习惯法、宗教法等多个领域。

3. 法律改革特点:印度法律改革注重保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印度的法律制度(3篇)

印度的法律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印度的法律制度也是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印度法律制度的起源、发展、主要法律体系、司法体系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印度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1. 印度法律制度的起源印度的法律制度起源于古印度文明,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左右。

在古代,印度法律主要受到宗教、习惯和道德的影响。

古印度时期的法律主要包括《摩奴法典》、《法经》等。

2. 印度法律制度的发展(1)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对印度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伊斯兰法律体系逐渐在印度取代了古印度法律,成为印度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英国殖民统治时期17世纪至1947年,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

英国殖民者将英国法律体系引入印度,使印度法律制度逐渐向西方化发展。

这一时期,印度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英国法律、印度法律和伊斯兰法律。

(3)印度独立后的法律制度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开始对法律制度进行改革,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一时期,印度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劳动法等。

三、印度法律体系1. 宪法宪法是印度法律体系的核心,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印度宪法于1950年颁布,规定了印度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

2. 民法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印度民法典》、《印度合同法》等。

民法规定了财产权、债权、继承权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3. 刑法刑法是调整刑事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印度刑法典》、《印度刑事诉讼法》等。

刑法规定了犯罪、刑罚、诉讼程序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4. 商法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主要包括《印度公司法》、《印度破产法》等。

商法规定了公司设立、运营、解散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5. 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劳动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印度劳动法》、《印度工会法》等。

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条件、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第二 章 世界主要法系

第二 章  世界主要法系
– 第一是从制度形态来讲,当时的国家还带有军事民主制的一些特点。 – 第二是当时的奴隶制还不发达。 – 第三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的。 – 第四表现在家庭制度方面,男女完全是不平等的。
2、成文法的初步发展时期: 前22-18世纪
出现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 法典的结构只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序言,还有一部
在不同的种姓之间发生借贷关系,利息主要看贷方 的种姓是什么;第二,严格禁止低等种姓的债权人 将高等种姓的债务人沦为奴隶
(四)婚姻家庭法
充满宗教色彩 梵 式;天神式;仙人式;生主式 阿修罗式;乾达婆式;罗刹式;毕舍遮式
维持高等种姓在婚姻上的特权 内婚制,顺婚 旃陀罗
(五)继承法
长子优先制 继承份额与种姓密切相连
分是正文。正文部分只有29个条文。从序言和正文的篇 幅上来看,序言大概占所有篇幅的2/5,正文部分只占 3/5。
拉尔萨: 苏美尔法典; 苏美尔亲属法; 尼尼微法律教本; 伊新:李必特伊斯达法典
内容:
• 禁止巫术 • 伤害他人人身可以用罚金代替同态复仇 • 全体居民划分为自由民和奴隶 • 规定了缔结婚姻的当事人 • 妇女必须严守贞操 • 刑法:死刑;赔偿金;以盐洗嘴
奥古斯都、屋大维(Augustus August;Julius July) 元首制
罗马帝国在最初的三百年间,罗马法空前的繁荣,法学 家争鸣的局面。法学家之间经常出现公开的论战。当时出现 了罗马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五大法学家:伯比尼安,乌尔比安, 保罗,盖乌斯,莫迪斯蒂努斯
奥 古 斯 都
罗马法学家
盖尤斯
3、裁判官告示
大官法 最高内事裁判官:公元前367年设立,管理罗马人民的纠纷 最高外事裁判官:公元前242年设立,管理非罗马公民之间以及非罗

世界五大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目录法系法系:是具有共同法律传统的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它是一种超越若干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总称。

要正确把握法系的含义,必须把法系同法律体系、法学体系、法律文件体系、法律的历史类型等概念区别开来。

1.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内部各个现行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也就是说,不包括国际法。

而且法律部门也不同于部门法,前者包括宪法,后者一般不包括宪法。

2.法学体系是指由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所组成的有机体系。

它与法系有一定联系,但又区别于法系。

法学体系是一种学科体系,是一种学理分类。

而法系是一种关涉传统的体系,是一种现实分类。

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适时变化性。

3.法律文件体系可以划分为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

与法系比较起来是一个横向分类与纵向分类的区别。

4.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历史上法的阶级本质和其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对法所进行的基本分类。

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分类方法之一种。

与法系比较,前者侧重时间性,后者侧重地域性;前者侧重实质特征,后者侧重形式特征。

法系是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

中华法系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

法制史上的一个概念,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

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经解体。

中华法系开始形成于秦朝 ( 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6 年 ) ,到隋唐时期(公元 581 年~公元 618 年)成熟。

最初的国家与法产生于夏朝,以后经商朝到西周时期逐渐完备。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的大变革,成文法在各国颁布,到秦朝时中华法系有了雏形。

《世界五大法系》

《世界五大法系》

替可菲制 印 。分律法 度 为宾及法 佛等以系 教国其公 分法为元 支律基 和的础~ 婆统的世 罗称古纪 门。代以 教印缅前 分度甸古 支古、代 ,代、印 相法暹度 互大罗奴 兴体、隶 5 7
印 度 法 系
伊斯兰法
伊斯兰法系是中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 各国和其他一些穆斯林国家法律的总称。又 称阿拉伯法系。 包括《古兰经》、圣训教 法学和阿拉伯原有习惯。




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 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中华法系 和印度法09020146
王越 1109020117
了各期时产隋中 雏国法期生唐华 形颁律逐于时法 。 布制渐夏期系 ,度完朝成开 到的备,熟始 秦大。以。形 朝变经后最成 时革过经初于 中,春商的秦 华成秋朝国朝 法文战到家, 系法国西与到 有在时周法
随着穆斯林国家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 昔日伊斯兰教法的特殊地位已不复存在。在大多数 穆斯林国家中,世俗法律基本取代伊斯兰法。但由 于伊斯兰教仍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因而 在各穆斯林国家里,伊斯兰法对穆斯林的行为,依 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
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特点:以英国为中 心,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以 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 循先例;变革相对缓慢,具 有保守性,“向后看”的思 维习惯;在法律发展中,法 官具有突出作用;体系庞杂, 缺乏系统性;注重程序的 “诉讼中心主义”。
本 合法则二法中 特 一薄。,律华 点 。弱第礼以法 中。三教君系 华第,是主的 法四刑法意特 系,法律志点 具行发的为有 备政达最主: 的司,高。第 基法民原第一 ,
中 华 法 系
度印 吸罗三遂朝它 教度 收门藏逐阿起 法教 了教经渐育源 。。 佛法典缩王于 因 教又所小定婆 此 和兴取,佛罗 , 耆盛代而教门 印 那起 为为教 度 教来。阿国法 古 的。后育教, 代 某 来王,后 法些~佛 婆佛 也 教世教召罗教 往 义纪影集门兴 往 ,,响高教起 被 改婆减僧法, 称 称罗弱编的孔 为 为门,纂影雀 印 教婆的响王 8 9

印度刚独立后的法律规定(3篇)

印度刚独立后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1947年,印度在经过多年的抗争后,终于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独立后的印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构建一个新的国家秩序,印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规定,旨在奠定国家的基础,推动社会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印度独立后的法律规定,分析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一、背景1. 独立前的法律体系在印度独立前,印度的法律体系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

英国殖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包括普通法、衡平法、地方法等,这些法律在印度实施多年,形成了复杂的法律体系。

2. 民族主义运动的影响印度独立运动期间,民族主义者和政治领袖们积极倡导制定符合印度国情和民族利益的法律。

他们强调印度法律应体现印度文化和价值观,摒弃殖民统治时期的法律。

3. 国际法的影响独立后的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受国际法的影响逐渐加深。

印度在制定国内法律时,也参考了国际法的相关规定。

二、内容1. 宪法印度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颁布,这是印度法律体系中的基石。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和义务、司法体系等内容。

(1)政治体制:印度宪法确立了印度为共和国,实行议会民主制。

国家元首为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2)公民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新闻、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等。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如遵守法律、尊重国家象征等。

(3)司法体系:宪法规定了司法独立的原则,设立了最高法院和高等法院,负责审理各类案件。

2. 法律改革独立后的印度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

(1)刑法改革:印度刑法在独立后进行了多次修订,取消了殖民时期的残酷刑罚,如鞭刑和绞刑。

(2)民法改革:民法改革旨在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和人身权,修订了继承法、合同法等。

(3)行政法改革:行政法改革旨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

改革内容包括行政程序法、公务员法等。

3. 社会法律独立后的印度注重社会法律的建设,以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

适用印度法律(2篇)

适用印度法律(2篇)

第1篇一、引言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印度法律体系在历史上受到了多种法律传统的影响,包括印度教法、伊斯兰法、英国普通法和衡平法等。

本文旨在概述印度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探讨其适用原则,并分析其在现代社会的运行情况。

二、印度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1. 宪法印度宪法是印度法律体系的最高法律,于1950年生效。

宪法规定了印度的政治制度、国家机构、公民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

2. 法律法律是指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印度法律分为联邦法律和州法律。

联邦法律适用于全国范围,而州法律则仅在本州范围内有效。

3. 法规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法规通常是对法律的补充和细化,其效力低于法律。

4. 判例法判例法是指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判决。

在印度,判例法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三、印度法律适用原则1. 合宪性原则印度法律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这是印度法律适用中最基本的原则。

任何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都必须经过合宪性审查,确保其符合宪法的精神和原则。

2. 法律优先原则在印度,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当法律与法规、规章或其他法律文件相冲突时,应以法律为准。

3. 法律平等原则印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因素,都应受到平等对待。

4. 法律程序原则印度法律强调法律程序的公正性,要求在审理案件时遵循正当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 法律解释原则在适用法律时,法官应根据法律的目的、精神和原则进行解释,以实现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四、印度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运行情况1. 宪法实施印度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如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 立法工作印度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注重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概要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概要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概要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概要大陆法系概念:又称民法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

是西方社会中,以罗马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历史最长、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法系。

它以欧洲大陆法国和德国为代表,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融合各种有关法律成分,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分为法德国两个支系。

范围:欧洲大陆各国。

法国派的国家包括: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

德国派的国家包括:德国、希腊、奥地利、瑞士、日本等。

大陆法系的特点:(一)全面继承罗马法:不是照搬照抄,在实体和程序的规定上同古代罗马法有了很大不同。

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和《法学阶梯》《新律》组成。

它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大陆法系的形成与政权的肯定或者某一最高权力机关实行的中央集权毫无关系(在欧洲大陆这一时期政治上不统一),是以文化的共同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普通法的发展同王权的扩张与高度集中的皇家法院的存在相互联系。

)罗马法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

大陆法系继承罗马法的表现:1、接受了罗马法学家推动法律发展的一整套技术方法,以公私法的划分为例:2、吸收了许多罗马私法的原则和制度,特别是直接间接与保护私有财产和调整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有关的原则和制度。

(二)实行法典化近代以后,各国都以法典编纂作为法律统一和法制建设完成的标志。

民法法系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六法体系,即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为主体,再以若干单行法作为补充的完整的成文法体系。

补救措施包括:解释法律、参考“判例”、修改法律和颁布单行法。

(三)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不承认法官的造法功能。

特点表现:1、在法律渊源中制定法具有优先效力。

2、法官解释法律的任务只限于阐明法律的真意。

这种解释不能侵犯立法权,只能探求立法者赋予该法律条文的含义,并加以遵循。

印度法律规定人人平等(3篇)

印度法律规定人人平等(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度,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法律体系同样源远流长。

在印度法律中,人人平等的原则贯穿始终,这是印度法律的核心价值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印度法律体系中关于人人平等的规定,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以及这一原则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二、印度法律体系概述印度法律体系属于大陆法系,其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

印度宪法是印度法律体系的基础,也是印度法律体系中关于人人平等原则的最重要法律文件。

三、印度宪法中关于人人平等的规定1. 宪法序言印度宪法序言明确指出:“我们,印度人民,在这个庄严的宪法下,承诺建立正义、自由、平等、团结和尊严的国家。

”这为印度法律体系中人人平等的原则奠定了基础。

2. 宪法第14条:平等权印度宪法第14条明确规定:“所有公民,无论种族、宗教、性别、种姓、出生地、财产状况,都应享有平等权利。

”这一条款确立了印度法律体系中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

3. 宪法第15条:禁止歧视印度宪法第15条明确规定:“国家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基于种族、宗教、性别、种姓、出生地、财产状况的歧视。

”这一条款进一步强调了印度法律体系中人人平等的原则。

4. 宪法第16条:平等机会印度宪法第16条明确规定:“国家应确保所有公民在就业、教育、健康、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机会。

”这一条款为印度法律体系中人人平等原则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四、印度法律体系中人人平等原则的实际体现1. 种姓制度改革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印度法律体系在打击种姓歧视、保障人人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印度宪法第17条明确规定:“国家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基于种姓的歧视。

”此外,印度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印度反种姓歧视法》等,以保障人人平等。

2. 女性权益保障印度宪法第15条和第16条明确规定,女性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

印度法律体系在保障女性权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印度法-外国法制史课件

印度法-外国法制史课件

这部法典在印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作为古印度婆罗门教法最 为规范化的典籍,它更为全面地阐述了吠陀的精髓。《摩奴法论》 的重要核心就是为了维护种姓制度,但是在婆罗门颁布这项法典 时,奴隶制度已然进入了衰落时期,封建王权正是风貌正盛之时, 这部法典也为古代印度法的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在6世纪时,随着北印度奴隶制逐渐衰退,封建王权开始兴起, 社会上开始掀起反对种姓制的不平等的浪潮。这时候倡导众生平 等的佛教就应运而生了,佛教作为一个新兴的宗教,代表着一直 受打压和遭遇不平等待遇的社会底层人民。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 尼将佛教的基本理论、教义以及教徒们的言行规范作为佛教经典 的重要渊源。
(1)吠陀阶段
在奴隶制度下的人们,不仅身份、职业等存在着世袭制的束缚, 雅利安人为了维持其高贵的社会地位,规定四个阶层之间不能相 互交往,更不能通婚,只有每个阶层内的人才能相互有交集。为 了更好地巩固自己的统治权,贵族们除了利用政治、经济方面的 手段来统治奴隶以外,还把宗教作为重要的工具来辅助他们的统 治。
一方面古印度的土地形式是以国有制为基础,国王是统治国家的 最高领导人,所以土地的所有权也应当是属于国王的,占有土地 的人都必须要向国王缴纳税金。国王的地位及权威神圣而不可侵 犯,宣布的命令和做出的裁决都不可违抗。
在司法方面国王拥有直接的司法审判权,也可以委托婆罗门代为 审判,根据各地区和各种姓的法律依据来审判,当然必须要具有 公平公正的审判,如果出现不公正的审判,国王要负有四分之一 的责任,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是对婆罗门不能判死刑,而其他可根 据法律适用,这也充分显现了婆罗门具有特殊的权利。
根据婆罗门教的规定,各种姓之间的地位、义务和权利都有所差 别。作为第一种姓的婆罗门,是掌管祭祀和宗教大权的最高种姓; 刹帝利为第二种姓,代表着武士,是拥有着军政大权的贵族阶层; 而第三种姓吠舍,是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及工商业的平民阶层; 首陀罗作为地位最低的种姓,则代表着奴隶阶层。

印度司法制度

印度司法制度

印度司法制度篇一:印度法律制度简介FormsofBusinessinindiaSantoshPai李钦印度dH律师事务所印度法律制度简介11.11.2印度主要的企业类型在印度,商业企业可以以几种不同的形式进行注册。

具体选择何种形式则主要由企业的经营方向和持股人对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所决定。

办事处1.2.1中国公司可在印度设立办事处或者代表处(由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Bankofindia)审批)以代表本公司在印度进行联络活动。

1.2.2上述办事处或者代表处可以作为中国公司与印度客户或者印度供应商交流沟通的渠道。

通常,中国公司设立印度办事处,旨在通过提升产品知名度以及进行前期市场调查的方式,为长期的市场开拓做好准备,从而提升印度市场的业绩。

1.2.3在印度,办事处既不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也不能获取任何利益和收入。

所有支出都必须由在中国的母公司通过国际汇款承担。

分公司 1.3.1中国公司也可以在印度开办可以进行商业活动的分公司,由印度储备银行负责审批。

1.3.2分公司可以进行有限的商业活动,例如B2B销售、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代表中国母公司作为其在印度的采购代理商和销售代理商、对母公司/集团公司销售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等等。

1.3.3通常,分公司应该和其中国母公司从事相同或者相似的业务。

1.3.4在印度,分公司的活动有一些特定的限制。

例如,分公司不得在印度从事零售业务以及生产、加工业务。

1.3.5注册为分公司形式能享受到的优势包括操作简便、业务的终止程序也不复杂。

然而,由于受制于严格的对外控制政策,分公司可能无法提供最佳的业务结构来满足中国母公司的海外扩张需求以及多样化的经营需求。

1.3.6关于所得税,分公司被视作是其中国母公司在印度的扩展部门,因此按照外国公司的税率进行征税。

同时,印度对转移定价的规定也适用于分公司。

1.4项目办公室1.4.1如果一家中国公司获得了印度公司的合同并将在印度进行项目施工,则可以在满足规定的报告要求的前提下在印度设立项目办公室,此举不需要获得印度储备银行的许可。

印度法律的案件(3篇)

印度法律的案件(3篇)

第1篇一、引言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大的国家,其法律体系源远流长,融合了印度传统法律、英国普通法以及伊斯兰法等多种法律文化。

印度法律体系中的案件,不仅反映了印度的法律传统,也展现了印度司法制度的特色。

本文将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印度法律案件,以期揭示印度法律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印度法律体系概述1. 法律渊源印度法律体系的主要渊源包括宪法、立法、司法解释、习惯法、宗教法等。

其中,宪法是最高法律渊源,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司法制度印度司法制度采用三权分立的原则,分为普通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

普通法院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高等法院负责审理上诉案件,最高法院是印度的最高审判机关,具有终审权。

三、经典案件分析1. 奥尔巴特·巴塔查里亚诉印度政府案(Olga Tellis v. Union of India)本案涉及印度宪法第19条中的劳动权问题。

原告奥尔巴特·巴塔查里亚是一名街头小贩,被政府强制取缔其经营活动。

原告认为,政府的行为侵犯了其宪法规定的劳动权。

印度最高法院审理此案时,认为宪法第19条确实赋予了公民劳动权,但这一权利并非绝对。

政府有权在公共利益的需要下,对公民的劳动权进行合理限制。

最终,法院判决政府有权取缔原告的经营活动,但必须给予原告一定的补偿。

本案反映了印度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与公共利益之间平衡的原则。

2. 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诉阿南德·阿查里亚案(Maharashtra Government v. Anandrao Acharia)本案涉及印度宪法第14条中的平等权问题。

原告阿南德·阿查里亚是一名印度教徒,因拒绝在伊斯兰教徒面前吃猪肉而被雇主解雇。

印度最高法院审理此案时,认为宪法第14条确实规定了公民的平等权,但这一权利并非绝对。

公民在行使平等权时,应当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最终,法院判决原告的雇主解雇原告的行为合法。

本案反映了印度法律体系在处理宗教冲突问题时,强调尊重多元文化和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印度法律适用(2篇)

印度法律适用(2篇)

第1篇一、引言印度,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印度法律体系深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形成了以普通法为基础,结合印度本土习惯法和伊斯兰法等多元化法律体系。

本文将探讨印度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法律体系以及法律适用过程中的特点。

二、印度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印度宪法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原则是印度法律适用的基石。

2. 法不溯及既往印度法律体系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法律只能适用于其生效后发生的行为和事件,不能溯及既往地适用于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和事件。

3. 法律解释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官对法律的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印度法律解释原则包括: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等。

4. 法院体系印度法院体系分为四级:初级法院、中级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是印度的最高司法机关,具有终审权。

三、印度法律体系1. 普通法体系印度普通法体系主要来源于英国,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

普通法体系强调法律适用的灵活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

2. 本土习惯法印度本土习惯法主要包括印度教法、伊斯兰法、锡克教法等。

这些习惯法在印度法律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在家庭、婚姻、继承等方面。

3. 伊斯兰法伊斯兰法在印度北部地区具有很高的地位,主要适用于穆斯林群体。

伊斯兰法涉及婚姻、继承、商业、刑法等方面。

四、印度法律适用特点1. 法院层级繁多印度法院体系层级繁多,案件审理周期较长。

初级法院和中级法院主要处理日常纠纷,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则负责审理重大案件。

2. 法官独立性强印度法官独立性强,不受行政干预。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以依据法律和事实进行独立判断。

3. 法律适用灵活印度法律适用较为灵活,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自由裁量。

这种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

4. 法院改革近年来,印度政府致力于法院改革,以提高司法效率。

印度涉外法律适用(2篇)

印度涉外法律适用(2篇)

第1篇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涉外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

印度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国家,其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具有复杂性。

本文旨在探讨印度涉外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法律渊源以及适用范围,以期为我国在处理与印度的法律事务提供参考。

一、引言涉外法律适用是指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各国法律如何解决跨国法律关系的问题。

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市场的国家,其涉外法律适用问题具有特殊性。

本文将从印度涉外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主要法律渊源以及适用范围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印度涉外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1. 国际惯例原则国际惯例是指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各国在处理相同或类似的法律问题时所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规则。

印度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充分尊重和承认国际惯例,将其作为解决法律纠纷的重要依据。

2. 最密切联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应当以法律关系与某一国家联系最为密切的法律作为准据法。

印度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充分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确定适用的法律。

3. 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是指当外国法律的适用与本国公共秩序相冲突时,本国可以拒绝适用该外国法律。

印度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充分运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4. 法律选择自由原则法律选择自由原则是指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当事人有权选择适用于其法律关系的法律。

印度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尊重当事人的法律选择自由,允许当事人协商确定适用的法律。

三、印度涉外法律适用的主要法律渊源1. 国际条约印度是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条约的制定和签署。

在涉外法律适用中,印度优先适用国际条约,以解决跨国法律关系。

2. 国际惯例如前所述,国际惯例在印度涉外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印度在处理涉外法律问题时,充分参考和借鉴国际惯例。

3. 国内立法印度国内立法是涉外法律适用的重要依据。

印度制定了一系列涉外法律,如《印度民法典》、《印度合同法》等,以规范跨国法律关系。

印度刚独立后的法律规定(3篇)

印度刚独立后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引言:1947年,印度在经历了长达两个世纪的英国殖民统治后,终于迎来了独立。

独立后的印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构建一套适合自己国情、反映民族特色的法律体系。

本文将探讨印度独立后至20世纪末的法律规定,分析其在变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

一、独立初期法律体系的构建1. 立法机构的建立印度独立后,立即成立了制宪会议,负责起草宪法和制定法律。

1949年,印度宪法正式颁布,成为国家的基本法律。

宪法确立了印度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并规定了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的权力范围。

2. 法律体系的继承与改革独立初期,印度在法律体系上继承了英国的法律传统,包括普通法、衡平法和印度法律。

同时,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印度对原有法律进行了改革,如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教育法》等。

二、民权与平等法律的制定1. 民权法律独立后的印度,为了消除殖民统治留下的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制定了一系列民权法律。

例如,《公民权利法》(1950年)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等自由;《宗教法》(1955年)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禁止宗教歧视。

2. 性别平等法律为了实现性别平等,印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印度婚姻法》(1955年)、《印度继承法》(1956年)等。

这些法律旨在消除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在家庭、婚姻、继承等方面的权益。

三、经济发展与商业法律的完善1. 经济法律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印度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律,如《印度公司法》(1956年)、《印度商业法》(1965年)等。

这些法律旨在规范商业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竞争。

2. 税收法律为了筹集国家财政收入,印度制定了一系列税收法律,如《印度所得税法》(1961年)、《印度增值税法》(1985年)等。

这些法律旨在规范税收制度,确保税收公平合理。

四、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法律的制定1. 环境保护法律为了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印度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如《印度环境保护法》(1986年)、《印度森林法》(1980年)等。

印度法系

印度法系

伊斯兰法系在伊斯兰法系中,财产转让已经达到了堪与现代英国法的对应制度相媲美的发展程度。

如果没有一个训练有素的职业阶层,伊斯兰法系就不可能得以发展或运行。

在伊斯兰教的政治和法律成就中,系统的高等教育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在全部司法职能的分配上,伊斯兰法独一无二地将两个分离的阶层—法官和法律顾问—结合成一个整体。

在伊斯兰教中,法官的身份是备受推崇的。

伊斯兰法系作为三大世界性法系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法系,它已连绵不绝地存续了1200年。

从总体上回顾和考察这一法系,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它是由阿拉伯本民族的法学天才创始和发展的,但是却在许多世纪里,被从安南到安达卢西亚之间众多不同种族坚定地继受。

伊斯兰法系有三个必须注意到的显著特征,不过其中仅有两个特征是与罗马和英吉利法系共同具有的。

第一,它为因语言差异而分离的众多民族提供了一种教育、君主统治和巡游的通用语言;因为阿拉伯文字通行于从西部中国到西部非洲的广大地域。

第二,作为治理社会的工具,数千个不同风俗习惯的社会群体都可根据伊斯兰法进行审判,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已从它自身的经验中得以证明。

第三,(与英吉利法系相反)它消除了等级或肤色的一切差别;无论是蒙古人、雅利安人、闪米特人、非洲黑人,还是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他们的社会、法律地位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社群中都是平等的。

在伊斯兰教世界里,一个人的国籍取决于他的宗教信仰,而不取决于他的血统门第。

伊斯兰教的信仰使得僧侣与庶民之间、种族之间、阶层之间没有任何隔阂。

伊斯兰法系近现代的法律改革在西方的压力和影响下,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自19世纪中叶起,奥斯曼帝国对法律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这种改革一方面是宪法,民商法,刑法及法院组织与程序证据法等领域对西方法律的接受,一方面是自1915年以后在传统法律的基础上对婚姻家庭和继承法进行改革。

这两种改革一直持续至今,在当代,某些伊斯兰教国家或地区传统的伊斯兰法有复兴的趋势。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 第七讲印度法系er

世界主要法律体系 第七讲印度法系er

• 1956年《印度教未成年人及其监护法》提 高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母亲可以是监 护人。1956年《印度教收养及扶养法》和 《印度教继承法》也提高妇女的地位,对 妇女的财产权予以特别保护。 • 虽然法律对印度教法进行改革,但某些落 后的因素仍影响着现代社会。如1956年允 许寡妇再婚,禁止寡妇殉葬,但在印度自 愿和不自愿殉葬时有发生。1961年禁止妇 女嫁妆制度,但没有嫁妆妇女仍受到歧视 甚至悲剧发生;歧视低种姓普遍存在。
四、印度现代法律改革
• 1947年6月,英国公布”蒙巴顿方案“,把 印度分为两个自治领:印度和巴基斯坦。7 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8月成立 印度自治领。1950年1月,印度共和国成立, 完全摆脱英国统治。 • 双重法律体系在独立后仍保留下来,但属 人法的范围日益缩小,一般仅在婚姻家庭 继承等领域发挥作用。
• 如《摩奴法典》共12章,2684条,其中将分之三。而纯粹法律的内容只 有三章,900条,仅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强, 就在这四分之一的所谓法条中也夹杂着不 少宗教条款,非法律成分。
• (四)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印度很难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尤其当它的宗教成为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现 象之后,就更容易使一切与宗教有联系的社会制 度不受外界干扰地稳定发展。由于宗教地联系性, 法律制度的变化也不显著。虽然可以从各个时期 盛行地法律文献中找到一些诸如外族入侵、各种 姓地位地细小变化等时代痕迹,但总的来说,古 印度法的发展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直到英国人 统治期间,有些古老的规范仍在印度教徒中起作 用。
• (3)并非对英国法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印度法 律传统,对英国判例法的一种突破。传统印度法 很大程度上是成文法,英国殖民者大胆采用大陆 法的法典形式,除民商法外,编纂印度法基本具 备“法国六法”体系。 • 同时又对英国法做了适当改变,英国人为印度制 定了一部至今仍然英美法系唯一一部成文的契约 法,并在具体规定上改进英美契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 印度法系
一、印度法系的概念
• 印度法系:公元5~7世纪以前古代印度奴隶制法及 以其为基础的古代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 泰国)、菲律宾等国法律的统称。 • 印度法系是古印度法及受古印度法影响的东南亚各 国法所组成的法系。在古代和中世纪,伴随印度大量移民 和宗教的传播,印度法输入东南亚各国和毗邻印度的国家, 从而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 • 这个法系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现在上述各国,包 括印度在内,均已不再采用印度古代法。印度法系已成为 历史名词,但在习惯中还保留有一些遗迹。 • 尽管印度法系随着15世纪最后一个印度化王国的灭 亡而成为“死法系”,但至今仍以其特有的法文化传统深 深地影响着南亚诸国,在世界法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 (3)并非对英国法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印度法 律传统,对英国判例法的一种突破。传统印度法 很大程度上是成文法,英国殖民者大胆采用大陆 法的法典形式,除民商法外,编纂印度法基本具 备“法国六法”体系。 • 同时又对英国法做了适当改变,英国人为印度制 定了一部至今仍然英美法系唯一一部成文的契约 法,并在具体规定上改进英美契约法
• 如《摩奴法典》共12章,2684条,其中将 近9章,1700多条是有关宗教、道德的内容, 约占全书四分之三。而纯粹法律的内容只 有三章,900条,仅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强, 就在这四分之一的所谓法条中也夹杂着不 少宗教条款,非法律成分。
• (四)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 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印度很难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 尤其当它的宗教成为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现 象之后,就更容易使一切与宗教有联系的社会制 度不受外界干扰地稳定发展。由于宗教地联系性, 法律制度的变化也不显著。虽然可以从各个时期 盛行地法律文献中找到一些诸如外族入侵、各种 姓地位地细小变化等时代痕迹,但总的来说,古 印度法的发展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直到英国人 统治期间,有些古老的规范仍在印度教徒中起作 用。
二、印度法系的特点
• 一、与宗教紧密相联系。 • 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社会,宗教力量覆盖了一切。法律在很大程度上 仅仅是 宗教的组成部分。它没有自己独立的规范,没有自己独立的 作用范围,没有自己独立的 制动者和执行者,而且宗教的任何发展 都会影响到法律的发展。 • 首先,宗教众多,使印度法的渊源异常复杂。不同的宗教产生不同的 法律渊源。 • 其次,法律的内容与宗教教义密不可分。婆罗门教法是婆罗门教义的 直接体现,其法律条文都是直接宣扬教义的,甚至内容的编排都是为 了更好地阐明教义。如《摩奴法典》的内容就是严格地按照婆罗门教 的四行期来编排的。 • 佛教法也是其教义的体现,五戒和阿育王的岩碑法就是佛教教义的翻 版。这样,法律体现宗教教义,而教义又以法律形式出现,就迫使每 个教徒严格按照教义生活,宗教和教义合而为一。
三、印度近代的法律改革
(一)改革背景 英国人统治初期,印度存在双重体系的法律,一种是适用于 整个英属印度的属地法,一种是因人而异的属人法(印度 教徒使用印度教法,穆斯林适用伊斯兰法,其他信徒也各 自按照其属人法解决纠纷),这些属人法适用于一般局限 于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种姓和其他宗教惯例和制度方面 的案例,至于公法领域与殖民统治密切联系的私法领域则 必须适用英国人制定的法律。法律的多元化和杂乱性妨碍 了司法正常进行,不利于殖民统治。 1833年起旨在建立“盎格鲁-印度法”的法典编纂运动在印 度兴起。
• (二)改革内容 • 1、盎格鲁—印度法的编纂 • 1859年-1882年,印度陆续编纂各种法典和法规, 内容浩繁,包罗万象,其中法典有:1859年民事 诉讼法典,1860年刑法典,1861年刑事诉讼法典; 法规包括:1959年时效法,1865年继承法, 1872年契约法,证据法,履行债务法,1881年流 通票据法,1882年财产转让法,信托法等,这批 法典大多数经过前后的修订或者重新颁布,至今 仍然有效。
• 宗教教义要依靠法律的力量得以有效第传 播,而法律则依赖宗教教义得以贯彻实施, 二者互为补充。这既是古印度社会的真实 反映,也是其法律的 主要特征。 • 法律与宗教的紧密结合,并非印度所独有, 但两者紧密到如此程度,持续时间之长, 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却是印度法律 突出、典型的特点。

• (二)严格维护种姓制度 • 古代印度法基本内容贯穿着种姓制度。 • 为证明种姓制度的合理性,把种姓制度的产生说 是梵天的安排。 • 婆罗门 • 刹帝利 • 吠舍 • 首陀罗 • 贱民旃荼罗 • 根据各个种姓的不同地位,规定了不同的权利和 义务。
• 2、编纂意义: • (1)很大程度上统一了印度的法律。所有适用于 英属印度所有居民不论信仰如何,被称为“印度 国法”,区别于印度教法。 • (2)摆脱了传统宗教法的束缚 坐上西方化道路, 全面引进印度法。与英国一样,没有民法典,而 是由财产法、契约法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盎格鲁-印度法”虽非印度司法实践中的判例形 成,却是英国法学家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以英国 法律观念编纂形成。
• (三)是法律、伦理和宗教等各种规范的混合物。 • 古代印度法的主要渊源并非国家机关根据立法程 序制定的法律,而是僧侣们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 习惯和自古流传下来的圣人言行记载,从本身利 益出发编纂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将现在人们开 来不是法律规范的内容包括进去。古代印度法典 没有一部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典,都包含了宗教伦 理和道德等规范,甚至包括纯粹地哲学论述。很 少带有强制性,而是劝导人们如何安排道德生活, 如何行善等。
• 3、近代属人法的改革 • ”盎格鲁-印度法“的编纂并非近现代印度法律改 革的全部内容。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取代属人法。 要是属人法能够适应发展了的社会需要,唯一方 法进行改革。 • 一方面,聘请精通属人法的专家对属人法进行整 理和解释,使庞大繁杂的属人法为英国法官所掌 握,又能为印度人所接受。 • 另一方面,利用立法机关根据某些规定对野蛮残 酷落后的属人法进行改造。对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的某些弊端进行改革,如颁布法令禁止寡妇殉葬 和杀婴等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