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

预习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及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协助。

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升学生自学水平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但能提升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学生在预习中不但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水平得到了培养。

从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来说,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学生是否预习或预习的水准如何,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只有预习好了,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听课。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预习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课文越来越长,内容越来越多,内涵也越来越深。但一节课的时间并没有因课文内容的增加而增加,学生如果没有实行课前预习,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内就完成不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就受到的影响。

当然所有的语文教师也重视到了预习的重要性,也总会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预习,但我们通过调查问卷、谈心、家访、预习作业的观察、预习效能的检测等渠道,看到了这样的现象:

遍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而已,对文章的内容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太肤浅。

把预习当作一项抄写作业来完成,应付老师的检查。到了课堂上,用得着的东西就再照读出来,书本一合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还是等于零。

了什么,提一两个不懂的问题。甚至不预习,上课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据调查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没有课前自主预习的意识,孩子们不愿意预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这个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它是一轮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由被动的预习变为发自内心的真正的自主预习,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问题。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使用了以下的策略:

一、注重引导,明确学生的预习意识。

课前预习的目的在于能了解教材各知识点,并初步理解和找出疑难问题,以便能在课内注意听讲有利于达到学得快、理解透彻的目的。同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预习过程不但是学生理解活动的开始,而且是阅读教学的发端。所以,学生学会预习能够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多数学生不明白预习的好处,不会预习课文,更没有预习的习惯。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让学生明白预习的好处:一是通过预习,能发现问题,找出难点,这样听起课来,就能减少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二是通过预习,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课堂上就有充裕的时间对老师讲授的课文实行思考、消化,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当堂巩固;三是重复是增强记忆的手段,课前预习就等于先自学了一遍,有利于记忆;四是坚持预习,久而久之,就强化了预习水平的形成,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与水平。学生明白了预习的重要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二、注重差异,提升学生的预习水平。

1、注意教材的差异性。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训练的重点也是不同的。所以设计预习还要从教材特点出发。

(1)、注意体裁特点。

在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小说、寓言、散文、古诗、课本剧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所以在设计预习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从教材特点出发,避免形式主义。这样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不同角度掌握了学习规律,进一步提升自学水平。

如《猴王出世》,是一篇小说,它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我除了让他们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西游记》的资料,如作者、朝代,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另外,因为学生早已看过《西游记》这部书,所以对文章非常熟悉。所以,我还让他们去比较课文和书上的文字有何不同,思考为何要做这样的修改。因为学生对人物比较熟悉,我还要求学生写一下人物评价分析。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协助学生理解课文,需要了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的生平。那在预习指导时,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比如记叙文,除常规预习外,布置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少年闰土》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情?(3)找出文中描写景物、心理的语句并说说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墙上四角的天空”的含义是什么?(5)少年闰土有哪些特点?这样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老师实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就会自己主动解决一些问题。

再如作文的预习,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第一单元的作文是写“难忘的第一次”,我是这样布置的预习作业:

一、学生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聊聊自己以前独立完成的事,能够是学生自己记得的,也能够是学生不记得但在家长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二、用一两句话分别写上你认为最值得写的的三次。

三、能够去看看相关的作文,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把文章写生动具体的,特别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

(2)、注意文章的训练点。

语文的教学过程是紧紧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预习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预习并不等于教师把重点训练项目直接交给学生去理解,而是要促使学生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去读书,去思考,去寻找问题,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名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第22课《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之一,与其它课文不同的是,课文不但人物特点鲜明,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是学习作家吴敬梓的独到高明的写作方法。所以在这篇课文中我的预习作业是:

一、预习作业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人物的形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吴敬梓是代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史学研究著作,确立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的著作是《》。

3.《儒林外史》以写实方法讽刺世态人心,虽然行文不乏对比,夸张甚至荒凉,但情节的展开却是冷静,平实,极具分寸感的,中间不时穿插若干戏笔,从中引发的却是酸楚与悲凉。(请记住这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