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思路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P L B . W W W
• 首先,通过对血清中存在的复方化学成分的 研究,追踪其来源。 • 其次,设计最佳提取分离方案,对复方或相 应单味中药进行定向提取分离。 • 再次,将分离出的各化合物,参考它们在血 清中的含量、配比和复方中药剂量,从动物 的整体行为到细胞水平进行药理实验评价, 筛选研究复方有效成分。 • 最后,以有效成分为指标,研究复方作用机 理和配伍规律。
M O C
N C .
. A P L B . W W W
• 中药复方研究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药复方药效药理研究(较多) 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较多)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复方化学研究) (较少)
M O C
N C .
复方中的化学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 用的物质基础。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四、中药复方化学研究实践
• 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在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面进 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为建立以现代化学和药 理学为基础,能阐明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群)组 成,有效成分(群)结构、药效及机理的方法,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探索。 • 通过实践,形成了方-证(病)对应,整方筛选中 药复方有效物质基础的总体思路,以及以中药复 方有效物质为基础研制创新药物的方法和模式。
M O C
N C .
HPLC、GC、 CE、 MS、 MS/MS、免疫亲 和萃取-HPLCISI-MS-MS…
色谱及联用技术
. A P L B . W W W
复 方 化 学 成 分
色谱数据库
M O C
N C .
信息 提取 加工 综合
质谱数据库
光谱数据库
指 纹 和 智 能 统 一 信 息 库
生物技术
活性筛选与化学分离紧密结 合,以药效为指标,追踪分离 复方有效部位与有效成分。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 A P L B . W W W
分析其质和量的变化与药 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 阐明复方组方的配伍规则 及疗效机制
根据临床疗 效建立与某 一病症相对 应的药理模 型
5
研究目的
研究现状
M O C
2 3
N C .
6
研究成果
中药复方化学
4
研究思路
研究实践
结 束 语
一、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目的
药理活性 作用机理
. A P L B . W W W
化 学 和 药 理 学 药 效 物 质 基 础 ( 有 效 部 位 和 有 效 成 分 )
构效关系
M O C
N C .
开 发 研 制 创 新 药 物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思路与实践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刘 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007.07
• 中药复方
. A P L B . W W W
中医治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 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 遵循“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体现“理法方药”的治疗特色 涵盖了药味配伍的精妙 囊括了剂量组合的玄机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选择目标处方
核定标准处方并确认标准汤剂的药效
. A P L B . W W W
基 本 程 序
建立多指标活性筛选体系对目标成分进行系统评估
M O C
N C .
追踪分离目标活性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
探讨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
阐明复方配伍规律
研究思路(二)
N C .
在煎煮过程 中发生了人 参皂苷的水 解转化,原 来在单味药 中属微量成 分的Rg3和 Rh1在复方中 成为主要成 分。
枳术丸
• 采用GC/MS法测定了制备过程中苍术酮、苍术内 酯、羟基苍术内酯和脱水羟基苍术内酯等4种有 效成分的含量动态变化。 • 结果发现在炮制时白术中的苍术酮可氧化生成苍 术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而在与枳实组方时苍术 内酯和羟基苍术内酯又可还原成苍术酮。 • 说明组方和制剂工艺可以对复方中的有效成分产 生质和量的双重影响,使之成为不同于单味药的 新体系,产生特定的治疗作用。
四 物 汤
阿 魏 酸
合煎液含量最高
M O C
N C .
甘草酸与 麻黄碱产 生沉淀
合煎液含量最低
泻心汤类方
复方中同时含有大黄或甘草时,煎 液中小百度文库碱的强烈苦味消失,不含 大黄或甘草的煎液仍有强烈的苦味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原因
• 小檗碱与大黄鞣质、甘草酸结合, 生成了难溶性沉淀物。 • 甘草酸与小檗碱产生沉淀导致黄连 抑菌活性降低以至丧失。
四逆汤
. A P L B . W W W
干姜 附 子 甘草
M O C
N C .
含量升高
乌头碱 含量降低
生脉散
比较 人参总皂苷 合煎液 低 高 高
. A P L B . W W W
人参皂苷Rg3 人参皂苷Rh1 血流动力学 对心肌作用 临床疗效 ++ ++ ++
M O C
分煎液 高 低 低 + + +
. A P L B . W W W
白头翁汤
M O C
N C .
上述成分与单味药化学成分基本一致。
生脉散
人参、麦冬、五味子
. A P L B . W W W
水煎剂中发现并分离鉴定了 在煎煮过程中产生的新成分5羟甲基-2-糠醛,并探讨了复方 化学成分动态变化与药效之间 的关系。
M O C
N C .
3. 复方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筛选
配伍规律 处方优化
促 进 和 实 现 中 药 现 代 化
制剂工艺 质量标准
二、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现状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1. 复方主要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 2. 复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 3. 复方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筛选
1. 复方主要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
拆 方 分 析 方 法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 第三,对有效部位、有效成分进行药理研究, 阐明其作用机制。 • 第四,建立完善的有效部位质量控制方法: “多特征有效指标定量”加“指纹图谱定性”。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 首先,按照传统用药方式,将中药复方视 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有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二,结合主要药效考察,筛选确定复方 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 中药复方虽有多方面的药效作用,但在探 讨其物质基础时,不能面面俱到,而应有 所侧重。故选择的活性筛选指标,不宜过 多和分散,而应该与复方疗效一致,目标 明确,重点突出。
M O C
N C .
研究思路(一)
• 首先,视中药复方为一有机整体; • 第二,药理学或生物活性指标与临床主要治 疗作用吻合; • 第三,物质分离与活性筛选同步进行,采用 多种活性筛选指标进行评估,确定目标活性 成分。 • 第四,探讨活性成分在复方及其组成的单味 药中的分布和含量,阐明各单味中药对复方 的贡献大小。 • 第五,在等剂量条件下进行目标活性成分、 单味中药以及复方的药效学对比,探讨复方 配伍规律和优化配方。
M O C
N C .
研究方法
在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上,陈耀祖认为中药复方化学研 究应重视实验方法学研究。如果 在方法学上没有突破,则很难达 到预期目标。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 A P L B . W W W
• 色谱及其联用技术 是攻克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分析 问题的最有力手段。采用以液相 色谱为主的各种色谱手段,配合 质谱和各种光谱的综合分析,建 立中药复方识别指纹和智能统一 信息数据库十分重要。
. A P L B . W W W
单 味 药 研 究 概 况 定 性 定 量 指 标 分 离 分 析 技 术
主 要 有 效 成 分 或 指 标 性 成 分
M O C
主要有效成分 或指标性成分 质和量的变化
N C .
配伍规律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 A P L B . W W W
小 青 龙 汤 单 煎 、 分 煎 、 合 煎 麻 黄 碱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应严格按照中药传统 用药方式,重点对其水煎剂进行全面系 统研究。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运用能确切反映 该复方疗效的动 物模型,进行活 性跟踪和筛选。
由于复方有效成分的多靶性,用单一 动物模型不能完全反映复方疗效,应 采用多个动物模型进行跟踪筛选,以 保证最大限度地反映复方的全面疗 效,分离鉴定出复方应用过程中全部 的有效成分。
进行中药复方化学研究,在阐明中医 的方药理论,揭示中药的配伍规律和作用 机制,优化制剂工艺,制定质量控制标 准,实现中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等方 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M O C
N C .
加强中药复方化学研究,并以此为基 础,进行创新药物的开发研制,是摆在我 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内容提要
1
. A P L B . W W W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六味地黄汤
环磷酰胺 处理小鼠 免 疫 调 节 活 性 成 分
. A P L B . W W W
六 味 地 黄 汤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抗体生成反应
M O C
酸 性 多 糖
N C .
相对分子量在 5000~40000 之间
示例
• 十全大补汤 追踪分离得到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反应 的酸性多糖。
. A P L B . W W W
复 方 水 煎 剂 有 效 部 位 HPLC 指纹图谱 定性分析
M O C
有 效 成 分
N C .
根据有效成分在复方 单味药中的含量进行 配比,在动物模型上 进行实验,并和复方 药理实验结果比较, 确定该有效成分是否 全面反映复方的药效。
定量分析
研究思路(三)
--逆向思维方法
. A P L B . W W W
• 用生物活性筛选手段(如有荧光标志化合物的 受体)直接从库中“钓”出有活性的化合物; • 采用多维色谱差异显示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和 蛋白质组相关分析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对细胞基 因表达谱和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将中药复方 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特点与基因、蛋 白表达关联起来,通过比较各自不同的表达差 异谱、表达的器官特异性及表达水平,阐明复 方药效物质基础及配伍规律。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多 少
将中药复方作为一个整体,以药 效为指标,对全方进行系统分 离,探讨复方产生某种药理活性 的物质基础的研究
三、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思路
关于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无论在研究思 路上还是在研究技术与方法上,仍处于 探索阶段。
. A P L B . W W W
确定一种 或多种药 效作用的 观测与评 价指标
M O C
对复方及 其各种提 取分离部 位进行活 性追踪 确定复方 产生某种 药理作用 的有效部 位或有效 成分
N C .
目 前 尚 处 于 起 步 和 探 索 阶 段 此 项 工 作 难 度 大 、 涉 及 面 广
示例
• 排脓散 提取分离和活性追踪结果显示排脓散对角叉菜 胶所致水肿形成的抑制作用,系枳实中的柑桔 苷、新橙皮苷和芍药中的芍药苷等协同作用的 结果。 • 二妙散 以2,4,6-三硝基氯苯所致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 为指标,筛选确定其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是总生物碱类。
. A P L B . W W W
植物化学
化 学 方 法
色 谱 技 术
M O C
提取分离 检识鉴定
N C .
复 方 化 学 成 分
该方法有助于了解中药复方的化学物质基础,通 过与单味药成分的比较,也有可能发现复方配伍 后产生的新化合物等。
示例
四君子汤 芍药甘草汤 苍术醚、苍术内酯、 羟基苍术内酯、脱水羟基苍术内酯 苯甲酸、甘草苷、芍药苷、甘草酸 芒柄花素、异甘草苷元、甘草苷 元、4’,7-二羟基黄酮、芒柄花 苷、没食子酸、异甘草苷 巴马汀、小檗碱、药根碱、七叶内酯、 秦皮苷、七叶苷、白头翁皂苷A3、 白头翁皂苷B、白头翁皂苷B4、 黄柏内酯、liriodendrin
. A P L B . W W W
• 小柴胡汤 分离获得具有增强NK细胞活性的酸性 多糖,分子量1.2×105,其组成单糖 摩尔比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 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1:17: 3:21:100:87。
M O C
N C .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现状
以复方中某个或某些药味的有 效成分或指标性成分为指标的 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
. A P L B . W W W
M O C
N C .
白头翁汤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 A P L B . W W W
• 汤剂中小檗碱、七叶树碱、七叶树内 酯含量较单味药降低。 • 黄连与方中各味药配伍煎煮,均会产 生含小檗碱的沉淀。
M O C
N C .
2. 复方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
中 药 复 方 ( 整 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