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节 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

什么是思维?

幼儿的思维有哪些特点?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是怎样的?

幼儿思维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思维的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一、思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

什么是思维?

它对人们以及幼儿的心理发展有什么意义?

当生物学家在某个地区发现了一些海洋化石后,他们能够分析推测出这个地区几百万年以前曾经是海洋,或者是离海洋很近。实际上,人无论做什么事情,从日常生活中作一个简单的判断到解决复杂的问题,都要用脑子想一想,人能够从一种情况推想到另一种情况,而且对事物的特点作出判断。这些都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幼儿也是如此。当幼儿提出“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时,就表明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幼儿已不满足于感知事物的表面现象,他们还想知道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想知道为什么天上能下雨,雨水是从哪里来的……还想知道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要能知道现象的原因和事物间的关系,就需要思维了。思维是人的重要心理过程。

(一)思维的概念和思维的基本特点

1.思维的基本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1)思维与感知觉

思维与感知觉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感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所产生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它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的规律性。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思维则是对事物本质特征及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觉有着联系,幼儿时期这种联系尤为密切。人的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如果没有大量的感知材料,思维就无从

产生。幼儿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更不可离开感知觉的发展。

(2)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中的词都是对事物一般属性和联系的概括。如,“车”一词就是对各式各样的车的概括。词是思维活动必不可少的材料。此外,思维的表达与交流也是借助于言语活动来实现的。在幼儿的思维发展中,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尤为密切,所以发展幼儿的语言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思维的特点

思维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间接性和概括性。

(1)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

思维与感知不同,它不是直接对事物作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例如,我们早晨起来看到屋外地上都是湿的,我们就知道昨天夜里下过雨。这时并没有看见下雨,我们只是通过潮湿的地面,间接地知道昨天夜里下雨了。由于人的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所以人可以推测未来,了解远古,透过表面现象知道事物的本质。世界上许许多多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事物,都是通过思维去认识的。

(2)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

思维不像感知觉那样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具体的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我们判断昨天夜里下了雨,是因为我们多沃见到这样的现象,认识到下雨后的共同特征就是屋外都是湿的。这就是人通过思维对下雨这一现象的概括。任何科学概念、各种定义、定理以及规律、法则等都是通过概括得出的结论。如植物生长需要空气,这不仅仅是指树、草,而且是指所有的植物。这一结论的得出,是从各种植物的生长条件中分析概括而来的。

(二)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

幼儿在生活中同其他人交往,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离不开思维活动。只有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幼儿才能很好地认识他所处的环境,认识他周围的事物,对各种情况作出正确判断与推理,从而把握事物。

2.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是停留在认识事物的表面特征,而能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幼儿看一幅画,看见了许多树,而且看见树上的叶子都是黄色的,地上也有许多黄叶。幼儿根据画面就知道画的是秋天。这是幼儿通过

思维活动认识到这一现象的本质。再如,幼儿进行分类活动时,他要对各种东西进行比较,区别其相同与不同,要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实际上也是幼儿对某一类事物的概括过程。

3.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

思维对幼儿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幼儿的认识方面,它还渗透到幼儿的情感、社会交往和个性等方面。思维水平的提高可以使幼儿的情感深刻化;使幼儿通过对情况的判断,做出决定,并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增强责任感和自制力;对他人需要的理解,使得幼儿学会同情、关怀、谦让、互助;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使幼儿知道自我,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总之,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的发生和发展使幼儿的整个心理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思维的发展水平在每个年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两岁左右的孩子思维水平与三岁左右孩子的思维水平不同;三岁左右的孩子考虑问题又明显地与六、七岁左右的孩子不同。

(一)直观行动思维

儿童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直观行动思维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直观行动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1.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

2~3岁的孩子直观行动思维表现非常突出。3~4岁幼儿身上也常有表现。这种思维更多依赖一定的具体情境,依赖于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对动作的概括。处于这种思维水平的孩子离开了实物就不能解决问题,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例如,当手里有一个娃娃时,他就会想起抱娃娃并玩娃娃家的游戏,当娃娃被拿走以后,他的游戏也就结束了。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

这个思维阶段的孩子,其思维只能在动作中进行,常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动作一旦停止,他们的思维活动也就结束。如正在画一条线,他说是虫子,可是所画的线一弯曲,他就又说画的是香肠。这个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就是行动没有事先的计划和预定的目的,也不会预见行动的后果。

(二)具体形象思维

3~6、7岁的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儿童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