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48例

合集下载

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影响

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影响

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影响生大黄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通利肠胃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而在老年中风恢复期,由于躯体功能受损,患者常常出现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

本文将探讨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影响。

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具体情况。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数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症状。

在恢复期,患者身体虚弱,活动能力受限,饮食和排便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便秘的发生。

便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康复进程。

我们通过文献检索和临床实践确定了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案。

生大黄可通过敷贴在脐部,通过经脐道作用于整个腹部,刺激蠕动加速排便。

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如关元、足三里、大肠俞等,配合按摩手法,促进肠道蠕动,进而改善便秘症状。

我们还考虑到老年中风患者活动能力差的特点,将按摩手法设计为轻柔缓和,以避免对患者造成过多身体负担。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临床观察。

我们随机选取了100名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按照治疗方案进行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每天一次,持续4周。

观察周期内,我们记录了患者排便情况和日常生活质量等指标,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

经过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在排便情况方面,治疗后患者的便秘症状显著减轻,排便频率增加,排便困难程度明显缓解。

在日常生活质量方面,患者的腹胀、腹痛等不适感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也有所改善。

这些结果表明,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生大黄敷脐结合穴位按摩对老年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和生活质量。

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发掘更多的中医药物理疗法,为老年中风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

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

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目的:探究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以2014年10月15日-2016年10月15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9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9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分组。

西药组48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48例,应用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研究对比两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中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西药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治疗后排便困难程度、粪便性状、排便频度、腹胀程度的评分分别为(0.89±0.23)、(0.57±0.22)、(0.87±0.26)、(0.78±0.30)分,明显低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低于西药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风后便秘患者采取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

标签:小承气汤;中药穴位贴敷;中风;便秘;效果便秘属于中风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出现该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中风患者长期卧床,引起其胃肠道蠕动功能逐渐下降所致[1]。

该症状若不及时治疗,易使患者的颅内压升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猝死,极大程度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

笔者所在医院对中风后便秘患者分别实施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西沙比利治疗,以探究小承气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4年10月15日-2016年10月15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9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经医生介绍对此次研究知情,且均已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124例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124例

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便秘124例熊涛【摘要】目的:观察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给予神阙穴中药(木香、苦杏仁、大黄)贴敷,每日2次,足三里穴位按摩,每日2次。

对照组给予中风病常规治疗,并予膳食指导,嘱患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摄取适量的食物纤维。

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便秘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具有明显疗效。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18【总页数】2页(P2705-2706)【关键词】中风;便秘;神阙穴;足三里;贴敷【作者】熊涛【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襄阳441000【正文语种】中文很多病人中风后易出现便秘,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且对疾病的康复也有负面影响。

中风病人大便长期不通畅,毒素不能及时排除,易影响大脑功能的恢复。

同时由于便秘,排便时费劲用力,可使血压骤升,引起再次中风。

因此,中风病人不仅要预防便秘,一旦出现便秘必须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

近2年来,采用神阙穴中药贴敷配合足三里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均来自2013年9月—2015年8月我院脑病科住院病人,共248例。

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24例,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40~78岁,平均52.4岁;对照组124例,男64例、女60例,年龄41~79岁,平均52.6岁。

两组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中风病人,在年龄、病情、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2.1 中风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1]。

1.2.2 便秘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便秘诊断[2]。

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

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对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疗效,为临床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预防卒中患者便秘提供参考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8月-2018年5 月我科住院治疗的卒中患者44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和常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2例,观察中风患者便秘预防的疗效??结果: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组与传统护理干预组在预防中风患者便秘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穴位按摩加葱白敷神阙穴能有效预防中风患者便秘,效果好,方法简便,经济实惠,适于推广。

关键词:中风患者,穴位按摩,葱白,神阙穴,便秘中风是卒中的俗称,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脑络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轻者仅见半身不遂和口眼歪斜,重者可见剧烈头痛、呕吐、昏仆等症。

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中风分为中经络于中脏腑,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轻。

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重。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秋季节最为多见。

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

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调查显示其发生率为30%~60%,由便秘引起的多种症状群,如便秘后引起血压升高,有可能再次中风,给患者和家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便秘在临床上常被人们忽视。

发生便秘后,由于粪便在体内停留过久,肠内细菌的分解、发酵和腐败,产生毒素,导致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部胀痛、排便困难、烦躁不安等,而过于用力排便,有可能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疝,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分析便秘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对中风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医学对中风后便秘[3]的认识指出:中风后便秘多为本虚标实之证,中风发生之后,机体气血耗散,最终导致本虚。

治疗便秘的三个特效穴位,每天按按改善便秘!

治疗便秘的三个特效穴位,每天按按改善便秘!

治疗便秘的三个特效穴位,每天按按改善便秘!治疗便秘的三个特效穴位,每天按按改善便秘!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算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

引起功能性便秘的原因有:饮食不当,如饮水过少或进食含纤维素的食物过少;生活压力大,精神紧张;滥用泻药,对药物产生依赖形成便秘;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年老体虚,排便无力等。

今天主要讲的特效穴位:支沟、气海、上巨虚支沟穴清利三焦、通利肠腑定位→位于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ráo)骨之间。

按摩→将食指指尖放于前臂背侧的支沟穴上按压。

呼气时默念“1,2,3”,力度加重;吸气时默念“1,2,3”,手指放松。

【按摩150次】气海穴健运脾气助通便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肚脐中下1.5寸。

按摩→将食指放于下腹部气海穴上环形按揉,力度轻柔。

呼气时默念“1,2,3”,力度加重;吸气时默念“1,2,3”,手指放松。

【按摩200次】上巨虚通调大肠腑气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按摩→将拇指指尖放于下肢上巨虚穴上,微用力压揉,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呼气时默念“1,2,3”,力度加重;吸气时默念“1,2,3”,手指放松。

【按摩50次】人体有个通便穴,治疗便秘是一绝同学老是便秘,有时候七八天都不上厕所,问我有什么方法,我就告诉按压通便穴就可以治疗。

她去学校后就给同学按压,当天她同学腹泻4次。

从此后,有很多同学都来问她,凡坚持按压者都有疗效,而按压时候少的则效果不佳。

临床上我也多次按压便秘病人的通便穴,大部分都有很痛的反应,没有反应的则效果不是很好。

本穴位又叫痔疮穴定位:此穴位于前臂伸侧面,尺挠骨之间,前臂背侧腕关节至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

取穴原则:男左女右,左右交叉。

功能:解毒泻火,退热通便,消炎止痛。

主治:内痔,外痔,肛裂,便秘。

临床还可用来治疗思睡,中风失语急性腰扭伤,肋间神经痛,胸部软组织损伤,爆震性耳聋。

穴位按摩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中及其护理效果分析

穴位按摩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中及其护理效果分析

穴位按摩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中及其护理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穴位按摩用于中风后便秘病人中及其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院内2019年2月与2020年12月内78名中风后便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双色球分组原则将78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行常规大黄敷脐治疗,一组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穴位按摩,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5d后大便性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按摩结合护理措施对中风后便秘患者效果较为显著,改善患者大便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中风;便秘;护理;应用效果便秘常发生在中风患者中,属于中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一般将便秘分为以下几类:热秘、虚秘、寒秘、气秘,其中,中风患者一般属于热秘和虚秘,中风患者在患病后,局部脑神经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引发不排便感,并且伴有肠道水分过度吸收,从而引发便秘,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费力、次数减少、便干、排便困难等症状。

同时,长期卧床中风患者受活动频率下降,肠道蠕动功能降低,动力不足致便秘[1]。

穴位按摩主要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在特定穴位用正确手法进一步调节机体病理、生理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

因此,本文将穴位按摩应用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中,分析其应用效果,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2019年2月与2020年12月内78名中风后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范围介于42~68岁,平均年龄(55.9±5.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范围介于40~72岁,平均年龄(56.5±6.0)岁。

纳入标准:(1)本次实践经伦理委员会同意;(2)经临床《脑血管诊断要点》证实为中风便秘;(3)患者意识清楚且自愿参与、签署同意书。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便秘48例护理

耳穴压豆治疗中风后便秘48例护理
《黄帝内经》:“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直肠穴可调理肠道功能:因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肺朝百脉”即肺气通血脉且与大肠相表里,肺穴可清泻腑实,通便:便秘点是诊断和治疗便秘之要穴:脾为后天之本,脾穴有调节消化系统功能的作用,耳针治疗是通过经络作用,达到运行气血,调理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疗作用,且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和应用。
2.2心理护理:中风后便秘患者常有不同的焦虑心理,护士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尽力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向病人介绍痊愈病例,增加治疗信心。
2.3饮食调护:患者宜食清淡、粗纤维饮食、绿叶蔬菜等,少食油炸高热量食物。
2.4生活指导:适当活动,长期卧床易发生便秘,应在病情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活动,可进行每日2次平卧抬腿、单桥或双桥运动,每次20分钟。养成排便习惯:嘱患者尽可能调整在每日清晨或早餐后20分钟排便,即使此时无便意,也应去排便(或放置便盆)10分钟,由此可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
2.治疗方法
2.1耳穴压豆:以脾、便秘点、大肠、皮质下、直肠、交感为主穴,将胶布剪成0.5cm×0.5cm小方块,取备好的王不留行籽粘于胶布正中,常规消毒皮肤后,贴压在选好的耳穴上。嘱患者按压所贴穴位,直至麻热胀酸为止。夏天留豆2-3天,冬天留豆7-10天。每日按压2-3次,每次不少于3 min,两耳交替进行治疗。
3.临床治愈
大便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应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4.结果
本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本组治疗前后效果比较(n)
时间n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在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接受治疗的7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酚酞片治疗,观察组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便秘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中风;便秘;穴位按摩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并发症,据国内外调查显示,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1]。

临床上大便秘结对中风患者危害性很大,轻者可出现腹胀不适、食欲不振、头昏、心烦失眠、体温升高等症状,而严重便秘者过度用力排便,甚至可增加颅内压导致再出血或再梗死,危及生命。

2012年我科对36例中风便秘患者采用口服酚酞配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通便效果较好,取得一定疗效,由于方法简便易于掌握,且无不良反应,现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12月收治我科的中风后便秘患者7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2~86岁,平均68岁;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53~84岁,平均66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发病特点、既往史等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1.2.1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相同的中风常规护理及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有糖尿病者严格糖尿病饮食。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予酚酞片口服,1次/d,100mg/次,睡前服用;观察组在口服酚酞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具体方法:①选取穴位:中脘(前中线上,脐上4寸)神阙(脐窝中央)、天枢(脐中旁开2指)、水道(脐中下3寸,前中线旁开2寸)归来(脐中下4寸,前中线旁开2寸)、长强穴(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4];②穴位按摩:患者取仰卧位,宽衣松带,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右侧,以拇指按摩中脘、神阙、天枢、水道、归来各穴位5min,然后再用手掌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腹部10min,使热量深透腹部,最后按压长强穴2min。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中风后便秘的原因
神经功能受损
缺乏运动
中风后,神经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肠 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中风患者可能因为身体状况限制了运 动,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引发便秘。
饮食结构不合理
中风患者可能因为吞咽困难或饮食偏 好等原因,导致饮食结构不合理,缺 乏纤维素等促进肠道蠕动的物质。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作用机制
穴位按摩能够刺激肠道 蠕动,促进肠道分泌, 从而改善便秘症状。同 时,结合常规护理措施 ,如饮食调整、增加运 动等,能够进一步提高 治疗效果。
05
讨论与结论
讨论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穴位按摩对于中风后便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这种治疗 方法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还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提高患者的消化功能。此 外,穴位按摩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因此,我们认为穴位按
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和应用。
讨论
在讨论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穴位按摩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中风后便秘治疗中的优势。我 们指出,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肠道蠕动和消 化液分泌,从而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此外,我们还讨论了穴位按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以及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理论 基础
穴位按摩的原理
01
02
03
疏通经络
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特定穴 位,疏通人体经络,促进 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 的目的。
调和气血
穴位按摩可以调和人体气 血,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从而改善身体机能。
平衡阴阳
穴位按摩可以平衡人体阴 阳,使机体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健康 。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6例,采用信封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口服缓泻剂外加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的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口服缓泻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穴位按摩能提高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

关键字:穴位按摩中风便秘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 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

便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

中风患者并发便秘后,排便用力过度可以增高颅内压,导致已有症状加重;出血性中风患者有可能诱发再次出血,造成预后不良。

为了降低中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我们采用了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豆治疗,研究其对中风患者排便的影响。

中风是由脑部血管循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的死亡,为常见多发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病突然,且伴有多种并发症[2]。

本文就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的患者给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比较。

具体内容见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把在我科住院的中风患者选取的66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并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大者49-77岁,平均年龄64.1岁,便秘时间为3~12d,平均7.5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风,3例为混合性中风。

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最大者52-75岁,平均年龄63.7岁,便秘时间为3~14d,平均7.8d,其中有20例为缺血性中风,10例为出血性中风,3例为混合性中风,两组从性别、年龄、中风类型及便秘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可比性。

加用穴位按摩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加用穴位按摩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加用穴位按摩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加用穴位按摩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饮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穴位按摩,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中风后便秘患者在饮食护理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风后便秘;穴位按摩;护理效果;观察患者中风之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便秘,如果排便过于用力,就会反射性的引起颅内压升高继而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患者中风之后发生便秘的几率可以达到30%到60%,四周累计便秘发生率可以达到55%左右,最为重要的是中风之后发生便秘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严重的可以导致二次中风的发生【1】。

本文在饮食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对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都符合中风后便秘诊断的相关标准,即,患者在中风之后的排便次数一周内少于2到3次,或者是2到3天才排便一次,并且粪便量少且干燥。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为39岁-76岁,平均年龄(42.7±2.6)岁,平均便秘病程(7.1±3.6)天;其中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范围为39岁-74岁,平均年龄(41.3±2.3)岁,平均便秘病程(7.4±3.1)天。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双侧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

方法:我们收集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住的40名便秘患者,并将其随意划分成两组,每组20名,我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策略,一组采取了传统中药,另一组则采取了西药。

结果:我们评估了两组治疗的有效性。

经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在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的情况下,采用两组穴位针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康复情况(P<0.05)。

结论:采用双侧穴位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卒中康复期便秘的病人的康复情况。

【关键词】脑卒中;便秘;双侧穴位针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脑卒中已被证实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它的患病率还在不断上升,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

研究表明,不同的致病因子可以造成脑部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使得脑部受到缺氧、缺血的破坏,进而导致神经系统功用的紊乱。

现代医疗技术可能无法有效地改善卒中合并便秘的症状,因此,中医疗法仍然被普遍采纳,其中包括针炙、推拿等,这些疗法均可有助于改善大肠传导失司、秘结不通等症状,以便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的目的[1]。

本次研究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从本次研究中,共计抽样40例,均是来自我院的卒中康复期住院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观察组20例,7例是男子,13例是女子,这些病人的一般年龄段介于59~78岁,平均(66.10±3.46)岁。

对照组男子13例,女子7例;年龄段介于60~80岁之间,平均(67.73±3.47)岁。

两组的基本数据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的结果是可靠的。

纳入标准:满足卒中或便秘的诊断要求,并且2周内没有接受过任何治疗;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疾病。

1.2方法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还接受了针灸治疗。

采集的穴道包括:支沟、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天枢和归来,都是两边的。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于药物吸收,降低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研究采用盆腔灌注疗法,以使药物直达病灶处,疗效较好,且治疗时间相对较短。

虽然盆腔灌注中所用的药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替硝哩注射液均有较好的抗炎抑菌作用,且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仍难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患者还会出现耐药性,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8-9]o因此,笔者在西药盆腔灌注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妇人腹痛”“癥痕”“不孕”“带下证”等范畴,多因七情内伤,情志不遂,肝气不疏,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克制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热内生,下注冲任胞宫,蕴而不祛,湿毒与瘀血相搏结,阻滞脉络,久成癥痕,反复缠绵。

本文所用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组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解郁;香附疏肝气,解六郁,消积聚,调经止痛;枳壳理气宽中,除胀散结;夏枯草行肝气,开肝郁,散瘀结;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消痈散结;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散瘀止痛;苦参、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炒白术、慧改仁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清热排脓;赤芍可解肝郁,破血瘀,消癥痕,止腹痛;丹参、川茅行气开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痈;川牛膝活血祛瘀,破癥通经止痛,兼补肝肾;续断补肝肾,利血脉;甘草益气健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全方具有疏肝解郁、解毒祛湿、散瘀消癥之功效。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积分均减少,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1.3%,显著高于对照组(69.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自拟疏肝解毒散瘀汤联合西药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

参考文献[1]林慧敏,王英,潘一红.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2(13):3030-3032.[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12-1213.[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244.[4]金旭艳,孟凡玉,骆珍珍.草药热敷方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3):288-289.[6]屈静岚.桂枝茯苓丸联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2015,36(10):1286-1287.[7]孙敏霞,费嘉鸿.中医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影响及疗效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0):16-19.[8]杨通飞.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5(30):16,23.[9]刘春丽,杨慧,孙红燕,等.活血补肾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3):2558-2560.(修回EI期:2020-10-23)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杨剑晶(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浙江湖州313200)中风是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常继发很多并发症,便秘即是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⑴。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在中风后便秘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72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对照组采用便秘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对治疗中风后便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辨证施膳;中风;便秘便秘是中风发生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大约有40.00%~65.38%中风急性期患者可伴有便秘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次)、排便困难等。

便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还会加重病情,影响康复。

因此,要重视中风患者的便秘情况。

近年来,本科对中风后便秘患者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辨证施膳临床效果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72例中风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过CT或MRI 确诊为中风(脑出血或脑梗死)。

中风后便秘则符合1999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2]。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

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55~77岁,平均年龄64岁。

便秘时间3~7 d ,平均便秘时间5.1 d。

缺血性中风26例,出血性中风10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63.8岁。

便秘时间3~8 d,平均便秘时间5.5 d。

缺血性中风25例,出血性中风11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风类型及便秘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均按便秘的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调畅情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便秘的危害以及预防便秘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饮食要适合病情,以少食多餐为原则,清淡易消化为主。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

治疗中风的穴位(上)穴位按摩防治中风的原则是: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方向是溶栓和止血,以解除颈脑血管痉挛和降低颅内压,疏通肢体脉络。

下肢瘫痪:取悬钟,承山,阳陵泉,足三里,伏兔,环跳等穴位,进行点压8-10秒钟。

一、【悬钟穴】悬钟穴(胆经)取穴方法:悬钟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悬钟穴意义: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

功能作用:清热生气。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颈项强痛,胸腹胀满,胁肋疼痛,膝腿痛,脚气,腋下肿。

〖生理解剖〗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腓浅神经。

二、【阳陵泉穴】阳陵泉穴(胆经)取穴方法: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此治疗中风的穴位为胆经气血会合之处,故为胆经合穴。

主治疾病:半身不遂,麻木,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破伤风。

腰痛、膝盖疼痛、脚麻痹、消化不良、关节筋迟缓或痉挛肿痛、抽筋、麻痹、腰腿疲劳、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高血压、遗尿等。

该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生理解剖〗在腓骨长、短肌中;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处。

三、【环跳穴】环跳穴(胆经)取穴方法: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疾病: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

〖生理解剖〗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四、【承山穴】承山穴(膀胱经)取穴方法: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

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对中风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对中风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坠、不尽 、胀 感、排便 频度和腹胀 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均P > 0 . 0 5 ) 。② 治疗第 7 d ,联合组的上述排便 问题均较治疗前有所
改善 ( P < 0 . 0 5或 0 . 0 1 ) ;按 摩组的排 便 困难、排便 时 间及腹胀情况较 治疗前有所改善 ( < l 0 . 0 5或 0 . 0 1 ) :施膳 组的仅 下坠、不尽 、 胀 感较 治疗前改善 ( P< 0 . 0 5 ) 。治疗第 1 4 d ,联 合组的改善情况较治疗前及治疗 7 d后 更明显 ( 0 . 0 5或 0 . 0 1 ) :按 摩组除排便频度 外,其余项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 P< 0 . 0 5或 0 . 0 1 ) ;施膳 组所 有观 察项 均较 治疗前有所改善 ( P . < 0 . 0 5或 0 . 0 1 ) 。③按摩组 治疗 第 1 4 d的的排便 困难较治疗第 7 d的好转 ( 尸 . < 0 . 0 5 ) :联合组治疗第 1 4 d的排便 问题 均优 于治疗第 7 d的 ( P < 0 . 0 1 ) 。④ 治疗第 7 d ,联 合 组的排便 困难、排 便时 间和排便 频度优于 同期的按摩组 ,排便 困难 、粪便性状 、排便 时间和排便 频度优于 同期 的施膳组。治疗 第1 4 d ,联 合组的排便 情况均优 于同期的按摩 组与施膳组。结论 :穴位按摩治疗联合辨证施膳对 中风 患者便秘效果显著 。
p a t i e n t s a t f e r s ro t k e . Me t h o d s : 6 6 p a t i e n t s wi t h c o n s t i p a t i o n a te f r s ro t k e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ma s s a g e g r o u p , d i a l e c t i c me a l ro g u p a n d c o mb i n e d g r o u p , 2 2 i n e a c h . Ma s s a g e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p o nt i ma s s a g e me t h o d , d i a l e c t i c me a l g r o u p wa s g i v e n d i a l e c t i c me a l t r e a t me n t ,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观察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观察

2021年第7卷第9期Vol.7,No.9,2021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观察李陈晨,杨宇,范艳,贾铁英,胡世荣(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北京,100078)摘要: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

对照组给予口服大黄碳酸氢钠,研究组给予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

评价2组干预效果,对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便秘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

研究组患者总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中风后气虚便秘患者,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耳穴压豆;穴位按摩;中风;气虚便秘;中医护理中图分类号:R 24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1)09-0075-05Clinical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beans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constipation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LI Chenchen ,YANG Yu ,FAN Yan ,JIA Tieying ,HU Shirong(Second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s combinedwith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 -stroke constipation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Methods Totally 120patients with post -stroke constipation of Qi deficiency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6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rhubarb and sodium bicarbonate tablets ,while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s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was evaluated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integrals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ervi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CM syndrome integrals of constip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P <0.05).The scor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 (PAC -QoL )dropped in both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and score of PAC -QoL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The total rate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s combined with acupoint massage ther⁃apy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ost -stroke constipation of Qi de⁃ficiency syndrome.DOI :10.12209/j.issn 2709-1961.202107126·中医特色护理·收稿日期:2021-07-01通信作者:胡世荣,E -mail :liusixiong_7156@··752021年第7卷第9期中西医结合护理KEY WORDS: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with beans;acupoint massage;stroke;Qi-deficiency constip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中风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便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1]。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

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33例作者:黄小丽陈晓娜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6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服用润肠通便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穴位按摩;辨证饮食;中风后便秘中图分类号:R24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7-0048-02便秘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风后患者多因长期卧床、体位改变等原因导致气血逆乱、痰浊瘀血阻滞或阴血亏虚,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司而成便秘。

主要表现为大便少、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严重时出现肠形和痉挛性腹痛。

便秘导致内毒素的大量吸收,影响中风患者的血糖和胆固醇代谢,阻碍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不利于后期的康复。

近年来,我科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穴位按摩配合辨证饮食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11 病例选择 66例患者均为本院康复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482±37)岁;病程最短15d,最长30d,平均病程(186±35)天。

2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21 中风病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订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5)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6)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

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赴我院接受中风治疗的72例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人。

对观察组行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行中医舌操的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周为完全自主排便次数、首次排便时间、二次排便时间。

结果:干预前,两组周自主排便次数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干预1周后、干预2周后的周自主排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与二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对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较为显著,可缩短患者首次排便时间与二次排便时间,对增加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穴位按摩;中医舌操;中风;便秘便秘是一种排便困难的感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

该病的主要的主要表现为粪便干硬、排便次数少。

有关医学专家认为,改变原本的生活方式,缓解便秘,若仍无显著效果时需辅助药物治疗。

中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便秘,其发生率高达50%左右,它不仅会导致患者频繁出现负面情绪,还可加重病情,影响康复。

中风患者发生便秘后,若排便用力有引发颅内压增高。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究穴位按摩配合中医舌操预防中风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

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

研究对象为在此期间赴我院住院的72例中风并伴有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观察组中,男18例,女性18例,年龄45~82岁,平均年龄(59.25±5.74)岁;中风病程1~12年,平均中风病程(3.15±1.47)年。

对照组中,男18例,女18例,年龄44~81岁,平均年龄(59.44±5.14)岁;中风病程1~12年,平均中风病程(3.87±1.32)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稿 日期 2 1 0 收 0 0— 3—2 ) 5
的提出 , 术后生存率较 以前有了明显大部 分 患 者 都 会 出现 排 便 功 能 失 调 的症 状 , 恢 复 但 其
周 期 长 , 的甚 至 无 法恢 复 至原 来 的 水 平 。 有 由于 术 后 排便 恢 复 情 况 不理 想 , 者 生 活 质 量受 到很 大 影 响 。 们 应 用 益 气补 中升 陷 患 我
也 有 不 通 程 度 的 正气 耗 伤 , 胃又 为 “ 血生 化 之 源 ” 故 直肠 癌 脾 气 , 术 后 基 本 辨 证为 脾 虚 气 陷 。 以益 气 举 陷 为 治 疗 大法 。 中 重用 黄 方
【 要 】 目的 观察 益 气 举 陷 法 治疗 大 肠 癌 术后 腹 泻 的临 摘
床疗效。 方法 以益气举陷法为主要 , 给予相应中药煎剂服
用 。结 果 2 中治 愈 6例 , 转 1 , 效 3例 , 有 效 2例 好 3例 无 总 率 8 .6 。 论 益 气 举 陷 法 对大 肠 癌 术 后 腹泻 有 确 切 的 63% 结 疗 效 , 以提 高患 者 体 质 , 善 患 者 的生 活 质 量 。 可 改 【 键词 】 大 肠 癌 关 腹泻 益 气举 陷法
引起 大 肠 癌 患 者 术 后腹 泻 的原 因繁 多 ,机制 至今 也 未 有 统

定论 。解 剖 结 构 改 变 、 围神 经 损 伤 、 道 内菌 群改 变 均 有 可 周 肠
能 导致 腹 泻 。有 研 究 证 实直 肠 在 控 制 排 便 过程 中起 着 “ 存 自 储 制” 的作 用 , 直 肠 癌 手术 后 肠 管 管 径 变 小 , 应 性 降低 , 便 次 行 顺 大 数 则 可增 多 甚 至 失禁 。排 便 活 动 需 要 通 过 一 系列 神 经 反 射 来 完 成 , 术 导 致 神经 反 射 受 损 , 而排 便 功 能 可受 到影 响 。研 究发 手 因 现 ,存 在 于 直 肠 壁外 的耻 骨 直 肠 肌 内或 者 盆底 组 织 骶 前 间 隙 的 直肠 感 觉 器 能 感 受粪 便 是 否 从 结 肠 到 直 肠术 前 彻 底 清 肠 , 口服 抗 生素 及 术 后 静 脉 给 予大 量 抗 生 素 加 重 了肠 道 菌 群 紊 乱 。 大肠 癌 术 后 腹 泻 , 属 中医 学 “ 泻 ” 畴 , 归 泄 范 由于 癌 毒 伤 正 , 之 手术 加
19 , ( )2 9 9 5 8 6 :4 .
甚重 用 黄 芪 5 g 升 麻 1g偏 阳虚 加 附 子 1g 干 姜 6 ; 热 者加 0, 5; 5, g偏 黄连 1g 湿 重 者 加 苍术 、 0; 车前 子 各 1g 每 日 1 , 煎 2次取 5。 剂 水 汁 4 0 L 早 晚 分 服 。 1 为 1 程 , 疗 6个 疗 程 后 评效 。 0m , 周 疗 治 14 疗 效 标 准 . 临 床 治 愈 : 药 3~ d 泻停 止 , 便性 状 正 用 7腹 大 常 。 转 : 药 3~ d每 日便 次 减 少 , 便 性 状 由水样 变 糊 状 、 好 服 7 大 或 糊 状 变 为接 近 正 常 便 。 无 效 :服 药 7 d后 无 明 显 改 善 或 症 状 加
芪 补 中益 气 , 阳 固表 ; 参 、 甘 草 、 升 人 炙 白术 补 气 健脾 ; 归养 血 当 和营; 陈皮 理 气 和 胃 ; 以升 麻 、 胡 升 阳举 陷 。诸 药 合 用 , 奏 佐 柴 共 补 脾 益 气 、 阳止 泻 之功 , 升 用之 临床 疗 效 满 意 。
结 肠癌 与 直 肠癌 总称 为 大 肠癌 , 常见 的恶 性 肿 瘤 之 一 。 为 近 年 来 随 着人 们 生 活 习惯 和饮 食 结 构 的改 变 ,其 发 病 率呈 上升 趋 势, 治疗 一般 以手 术 为 主 。 随着 各 种 新技 术 的广 泛 开 展 和新 观 念
重。
2 结 果
【 ] 何 鲜 平 , 世 雄,赵 琦 , .微 生 态调 节剂 治 疗 肝 硬 化 腹 泻 4 例 4 宋 等 1 疗 效 观 察 [】 床 内科 杂 志 ,0 5 2 ( )6 . J.临 2 0 , 2 1: 7 [ ] 金 世 琳 .双歧 杆 菌 的功 能 : 康 科 学 的探 索 [] 5 健 J .中 国 乳 品工 业 ,

19 ・ 70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1 0 0年 l 第 1 0月 9卷 第 l O期 J T M. e 2 1 , o.9。0 1 E C O t 0 0 V 11 N . 0 .
[ ] 庞佑 清 .慢 性 肝病 腹 泻 的成 因与 治 疗探 讨 (] 3 J .医学 理 论 与 实践 ,
G T酶 活 性 的影 响 [] J.中 国微 生 态 学杂 志, 0 0 1 3 :8 2 0 , () 1 3—14 8.
2 2例 中 治愈 6例 (7 2 % ) 好 转 1 2 .7 , 3例 (9 0 % ) 无 效 3 5.9 ,
( 稿 日期 2 l 收 0 0—0 4—2 ) 9
1 9 , 7 3 : 0—4 . 99 2 ( )4 3
【】 周笑 .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 的临床分析 [] I床 6 J .1 缶
和 实 验 医学 杂 志 , 0 65 7 :6 . 20 , ( )9 7
[] 孔 力 , 晓 红 .金 双 歧 制 剂 中三 种 菌 苗 对 大 鼠血 清 G T、 P 、 7 阎 O G T C—
例 ( 36 % )总 有 效 率 8. 6 。 1. 3 , 63%
3 讨 论
益气举陷法治疗大肠癌术后 腹泻 2 2例
王 溯 强 雷 震云
中 图分 类 号 :7 0 5 文 献 标 志码 : R 3 .9 B
文章 编 号 :0 4— 4 X(0 0 1 1 0 7 5 2 1 )0—19 0 7 0—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