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表达习惯

合集下载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口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口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受其逻辑思维传统影响,西方人在推理和判断事物时更倾向于追求精确。

二、中西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一词汇方面1.词汇选择英语词类可分为10种,并与汉语词类没有完全一一对等关系。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指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在交流和沟通中所面临的不同认知、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等差异。

了解并尊重这些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环境,提高交际能力。

以下将从交际方式、语言习惯和商务礼仪等方面浅谈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首先是交际方式。

中国人在交际中注重面子、尊重和谦和。

在交流中,中国人常常使用委婉语言,避免直接表达意见或拒绝。

而英国人则更加注重坦率和直接,他们习惯使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喜欢拐弯抹角。

这种差异在商务谈判中尤为明显,中国人常常通过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英国人更倾向于直接问问题和交流。

其次是语言习惯。

中英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在中文中,流畅而婉转的表达被认为是一种美德,而在英语中,则更加注重简明扼要,追求效率。

中式英语往往比较繁琐且使用了大量的成语和诗词,而英式英语则更加简洁直接。

这种语言习惯的差异会导致中英文交流时的理解误差和沟通困难。

再次是商务礼仪。

在商务上,中英两国的商务礼仪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人在商务场合上注重人际关系和面子,经常以宴请为手段来表达友好。

而英国人更注重效率和简洁,商务谈判通常更为直接和务实。

英国人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而中国人则更加注重言辞和面部表情。

在面对这些文化差异时,我们需要注意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以避免因为文化冲突而产生误解和不愉快。

在中英交际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开放的态度,学习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习惯和价值观。

在语言交流中,我们应该注意语速、掌握委婉语言和简洁表达的技巧。

在商务场合上,我们应该注重礼仪和形象,避免过于直接和冲突的言行。

中英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不可忽视的,了解和尊重这些文化差异是交际成功的关键。

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中英文语言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上均有较大差异。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两种语言背后的中英文化差异。

1、中英文语言结构的语法差异1.1语篇差异中文语言结构趋向于意合,思维方式呈螺旋型,不强求于语言形式;英文语言结构趋向于形合,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力求结构上的严谨。

中文较少使用连接词,各部分之间靠意思连接,所以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目了然。

而英文讲究层次,多在词、短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和关系词,使英语句子、文章更具层次感[1]。

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在语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章策略的差异。

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指篇章生产者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数(decision parameters) 所作的权衡。

中国人写作倾向于采用堆积和重复论断、引用典故和权威、套用成语和谚语的策略;而西方人则强调使用数据和细节、引述个人和常人经历,运用成语、习语则采用掐头去尾、添枝加叶的推陈出新策略。

⑵语篇模式的差异。

汉民族由于受重综合的思维习惯影响,语篇模式属于典型的东方“螺旋型”(circular/ spiral) [2]。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篇章的主题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曲折起伏、隐喻含蓄方式来阐述。

即不直接切入主题。

英语通常“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细节”。

换句话说,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 ,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先有主题句,后接例证句,而后结尾,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

⑶语篇主题的差异。

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民族通常把主题句(topic sentence) 置于句首, 主题突出,观点清晰,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中英两种思维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个文化的不同背景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从语言表达、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等方面对中英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比较。

在问题解决方面,中英思维方法也存在差异。

中文思维一般较为细致入微,注重整体问题的解决。

中文习惯于从整体出发,通过探究事物的根本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中文思维也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灵活性,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相比之下,英文思维更注重分析和抽象思维。

英文思维习惯于将问题分解为细节,然后通过逻辑推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

英文思维更注重目标的明确和计划的实施,强调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措施。

在决策制定方面,中英思维方法也有差异。

中文思维更加注重集体决策和共识达成。

中文习惯于通过讨论和辩论,通过多方参与和观点的碰撞来达成共识。

中文思维注重协调和妥协,倾向于找出多方利益的平衡点。

相比之下,英文思维更注重个人决策和效率。

英文思维更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注重迅速决策和追求效率。

可以看出,中英思维方法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不仅是由两种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两种文化的不同背景和价值观有关。

中文思维强调整体、直觉和情感,追求协调和平衡;英文思维注重逻辑、分析和理性,强调个体和效率。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

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思维方式是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前提。

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可以达到思维方法的融合和转化,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效果。

中英文化在语言实践中的差异体现和探究

中英文化在语言实践中的差异体现和探究

中英文化在语言实践中的差异体现和探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英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结构和语法上,更体现在文化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言语交际习惯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究中英文化在语言实践中的差异体现。

一、文化表达方式的差异中英文化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文讲究修饰和委婉,比如“您好”“请问能不能帮忙”等用词,这体现了中式礼貌的表达方式,而英文表达则更加直接和简洁。

第二,中文往往喜欢使用比喻、暗示、寓意等修辞手段进行思想表达,而英文则更注重清晰、直接的表达方式。

第三,中文有很多成语和典故,这些都体现出中文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英语则借助于文学作品、广告和流行文化等,体现出英文文化的时代感和生动性。

第四,中文表达中经常使用敬称“先生”、“小姐”等,而英文则没有这种称谓,只有先生(Mr.)、女士(Mrs.)、小姐(Miss)等称呼。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文和英文的语法结构、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十分不同,这也意味着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文往往以整体为中心,喜欢展开细节的叙述,句子中经常使用“的”字和成语等修饰语,生成的文字会显得十分委婉,缺少直接、简洁的语言。

而英文则更为直接和简明,讲求逻辑,表达方式会更为清晰和准确,这也反映了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

三、言语交际习惯的差异言语交际是一种因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行为。

中式言语交际往往体现出“一问三不知”、“半推半就”的特点,因此谈判、沟通等交流都会更为细致而缓慢。

而英语交流则更加直接、开放、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即使直接反对也并不会被视作无礼。

四、结语中英文化在语言实践中的差异确实存在,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和言语交际习惯都存在明显差异。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了解和掌握外语是一种重要的机会,也是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视野,借此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话题,涉及到语言结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表达方式、交际习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和沟通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两种语言文化。

一、语音和语调中文和英文在语音和语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文语音较为平板,发音相对单调。

而英文语音较为抑扬顿挫,发音富有变调和音节的起伏。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语言韵律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

中文注重平衡和稳重,英文则更偏向于生动和变化。

学习者在掌握两种语言时需要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差异,避免因为语音上的差异而造成交流障碍。

二、词汇和语法中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文词汇量丰富,有许多成语、俗语和谚语,文言文和口语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英文词汇则更加直接和实用,表达方式更加简洁。

在语法方面,中文重视主谓宾的顺序和修饰成分的多样化,英文则更注重时态、语态和句子结构的变化。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学习者需要通过实践和对比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两种语言的词汇和语法规则。

三、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也有所不同。

在中文文化中,人们注重委婉和含蓄的表达方式,讲究礼貌和谦逊;而在英文文化中,人们更加直接和坦诚,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中人们对待沟通和交流的态度和偏好。

在跨文化交流中,学习者需要注意表达方式和交际习惯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误解和冲突。

四、习惯用语和语境理解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学习者需要通过对比和实践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两种语言。

语言文化差异也为跨文化交流和交融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表现形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了解和尊重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英汉语言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英汉语言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2010年第12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2,2010第26卷JOURNAL OF EDUC AT IONAL I N S T ITUTE O F J IL I N PR OVINCEVol 26(总252期)To tal No 252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易立新(66),男,湖北武汉人。

硕士,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哲学、英汉对比及语言测试理论。

英汉语言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易立新(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汉字属于会意文字,具有象形的特点,象形文字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形象思维的特点;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在思维方式上表现为西方人善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的特点。

关键词:会意文字;拼音文字;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中图分类号:H 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12005102一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

一方面,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抽象反映活动,它需要在语言这种物质材料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

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正是通过语言而得到实现!。

语言帮助人形成特定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因此可以说,人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世界的。

金克木先生在介绍符号学时说:学一种语言符号就必然要学其中的意义和意义所属的文化系统(内含世界秩序)。

婴儿学会了母语和其中的文化系统,他就会用这种系统的眼光看世界,把世界当做是照他的编码安排的。

他的思想得到语言的帮助,也受到语言的限制。

他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思想。

!另一方面,思维的发展也能促进语言的发展。

思维活动的成果巩固在语义之中,使语义日益丰富,成为直接引起语义变化的动力。

因此,可以说,语言和思维这两者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

语言影响人的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结构对不同民族在思维方式上也有不同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

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

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翻译中的体现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翻译中的体现摘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态。

英汉思维方式由于受各自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其思维倾向各有特征,他们的思维特征有其哲学渊源,在翻译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翻译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 in the translation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terial form of thinking. Influenced by their different philosophy and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posses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eir thinking patterns. Their thinking modes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ir philosophy and also embodied i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ose two languag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English think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 difference; translation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语言是思维范畴诸经验的表现”(《注释篇》)。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生产劳动的产物。

中英文表达方式差异与思维方式的研究

中英文表达方式差异与思维方式的研究

国知 识社会所 追随 的哲学传统 和哲学研 究是 以实 际 目的为
中心 的” “ , 在这 一方 面,中国人的思维方法与欧洲哲学家 的 思维方法 ,是有所 区别的 ” 。因为中国人受佛教影 响很深 , 而佛教遵从的是 中国以人为 中心 的人文主义 的传 统, 以长 所 期 以来, 中国人形成 了以人为 中心来 思考 一切 事物 的方法 。 这种 思维方法 反映在表述 一些概念 的方法 上便产 生了与欧 洲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当印欧语 系中以一些抽象概念作主 语时,中国人则用~定概念 的人作主语 。例如 :西方人 说: “ 苦难陪伴着我” 。而中 国人则将 同样 的句子说 成:“ 我经历 了重重 苦难” 。这种差异在英汉 的翻译 中是很普遍的。又如 :
西方 人偏 重于逻辑、分析思维 , 这种 民族 思维方式都制约着 交际语言的运 用。[比如在对于否定 问句 的回答 时,西方人 2 ]
和我们 的出发 点不 同。英美是 以答句的肯定或否定为主 。 如 答句本 身为肯定式 ,便答“ e” Y s,反之则答“ ' No’ 。而 中文 的 表达 中则以问句为准 ,如 同意 问句所 否定的事实 ,便答“ 是 的” ,反之则答“ 或“ 不” 没有” ,视 具体情况而定 。比如有人 问你 : D nt o a t ohr u f o e? “ o ’y uw te po f e”美 国人 的回答 n a n c c 是,如果想再 喝一杯 ,则 回答 :“ e, nt,翻译成中文 Y s1 wa ' ’ 是“ , 不 我还想 喝一杯 。 果不想再喝了 , 如 则回答 :N , o ’ “ o I nt d w n' at,翻译成 中文是“ 的,我不想喝 了。这里 ,中 国人的 ’ 是 思维完全不 同于英美人 的思维 , 以有 时按 自己的方式回答 所 是会 让别人无法理解的 。 如上所述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分析思维 。这一点在 英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抽象思维与具像思维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汉民族重具像思维。

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像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例如:1.“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on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 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2.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此例中的抽象名词wisdom, folly汉译时都转换成具有共相概念的一类人。

以上两例中的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英美人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于具像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翻译中思维方式的转换作者:项琳琳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14期文/项琳琳【摘要】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两种语言在选词、句子结构以及语序衔接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此,相关翻译人员需要在清楚掌握两者不同之处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思维方式的转换,从而提高翻译质量。

本文就中英思维方式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翻译过程中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关键词】中式思维;英式思维;翻译;转换【作者简介】项琳琳,大连外国语大学。

一、中英思维方式差异分析1.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

作为人类思维的两大基本形式,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分别是中西方民族秉承的思维模式。

中式思维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个人领悟和时间顺序,重视综合、概括和整体;而英式思维将人与事物分隔开,强调形式一致与逻辑分析,重视独特与个体。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所体现。

汉语重意合,众多短句只需要按照思绪或时间顺序罗列,用逗号连接即可。

而英语重形合,英文有严格的句工结构和语法规则,各短句之间需分清主次。

另外,模糊概括的用语常出现在汉语中,而细腻具体的用语常出现在英语中。

例如,“bulge, protrude, stick out, jet out, swell”等词都译为汉语中的“突出”,可它们却暗指不同的突出物和突出方向。

在汉语中,“突出”一词可用于任意语境;而在英语中,则需要根据不同语境选择不同的词语。

2.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英式思维重视抽象概念,而中式思维更重视具体概念并视其为抽象概念的基础。

中英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词上,两种语言会选用不同的词性表达同一个意思。

英语多选用表示静态和抽象的名词和介词,而汉语则常使用表示动态和具体的动词。

对于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翻译时需要转换遣词造句的习惯。

如“加快建立”译为“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其中,“加快”为状语,“建立”为动词。

英语作文范文-英语写作中英汉表达差异

英语作文范文-英语写作中英汉表达差异

英语作文范文英语写作中英汉表达差异英汉表达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看问题方法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确确在束缚着中国学生,成为他们英文写作中拦路虎,使他们不能畅所欲言,不能准确而简洁地表达思想。

因此,本文就大学英语写作中常出现问题谈谈英汉表达几种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一、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英美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不同。

英美人思维方式是直线式,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原则。

请看短文: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1)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2)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上面这则短文中,主题句(main idea sentence)也就是文章中心是第一句,(1)(2)(3)(4)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

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谓“前因后果”,如果要表达相同意思,我们通常这样说: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别人撞,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疼痛,所以说,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运动。

再比如写下面一则便条,因你母亲突然生病,周末你不能和汤姆去跳舞了,你找了舞跳得很好时黛来代替你,并表示抱歉。

此英语便条为:July 6,2002Dear Tom,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 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 In order not to disappoint you, I have asked Shi Dai to take my place. She is a better dancer, I think. My regrets.Joe从便条中可以看出,英语表达先“果”—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后“因”—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即所“先果后因”。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前言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们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主要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各自的特征及其结构规定着思维方法的性质、类型和特征,从而产生了思维方法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

中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一)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差异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农业为主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人发达的形象思维,这一点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例如,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法很丰富。

在我们日常所用的词汇中,形象比喻的方法用的很多,比如:“薪水”表示劳动所得的报酬;用“水土”表示自然环境等等。

成语中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比喻就更多了,如:“南辕北辙”、“龙飞凤舞”、“狼吞虎咽”等等。

这些词语都反映了汉语形象思维的鲜明特征。

而西方文学从《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到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文学发展却经历了一个从诗性地描写宏大的历史场面,到充分展示命运的冲突、揭示人物深层性格双向逆反的矛盾运动的这样一个由感性到抽象的进化过程。

(二)中方的整体综合和西方的偏好分析差异在对思维的基本智力操作中,中国人偏好综合,西方人偏好分析。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而西方人偏好分析,导致了思维上部分优先的思维操作的特点。

中国人的这种整体综合思想也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比如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与西医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有很大的不同。

从观念上来说,中医是综合思维的产物,西医是分析思维的产物。

总之,对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必须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

中英互译心得

中英互译心得
3英文思维注重的是文辞的实际意义,强调概括和直接性,而汉语注重文辞的修饰意义,强调形象具体和生动的表现法;英语不是单音节字词语言,又没有音节声调变化,所以不强调音节数的整齐划一 和由此带来的朗读效果,英文如此相反。
4.英语与汉语的句子实际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①句子性质有所不同:英语突出主语,汉语突出主题。如汉语“这座房子很大”英语“It is a large house”
10.英语不像汉语一样喜欢反问和否定的说法,更偏重直来直去的肯定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二是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三是变换角度,采用现成说法,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
11.八级考试,受时间限制,有其特殊性。鉴于大纲“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流畅”的要求,建议还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再意译。 八级考试的体裁大多以散文为主,平时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说来,英汉互译时,头脑中要有这样的英汉语言对比意识:
②句子标志形式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英语句子的形式以谓语动词为标记,汉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动词标记,而是根据主题和述题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③句子不同成分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英语集约性很强,特别注重整体概括和集中表现,具体的看,英语的集约化手段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来概括简化各种意义。
9.英语
在话语衔接手段上大量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话语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事物与概念,代词和各种关系词用来指称上下文中提到的事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使用十分频繁,而重复与完全省略的现象则相对较少。与英语相比之下,汉语由于没有英语那样的曲折变化,不注重语法形式分析,句子单位不像英语那样明确清楚,在很多情况下无论使用句号还是逗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问题,对其理解比英语更需要依赖语境和话语的主题意义,因此与英语相比之下则较少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语言中已经出现的事物和概念,代词和关系词使用不如英语那样频繁,而重复与省略的概率则明显高于英语。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内容摘要: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有的,没有民族性,但思维方式具有民族性,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对汉英语言的表达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性汉英语言表达方式影响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但又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按语言谱系分类,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种语言所属的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用独特的方式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体系,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国人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直观性。

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汉英语言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东西方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来讲,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可以从汉英语言交谈过程中考虑问题的主题还是客体方面得到论证。

中国人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考虑对方的感情。

如“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中,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

如:“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相比之下,汉语的表达方式更有利于拉近和交谈双方的感情和距离。

另外,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人建议患感冒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

而西方人不认为病人的病情有多严重,只要回答:“I'am sorry to hear that”就可以了。

从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方面来讲,中国人善于整体思维而西方人善于个体思维,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主要有英语表达的明晰性和汉语表达的模糊性,汉英表达的逻辑顺序不同两个方面。

浅谈中英文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

- 227 -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浅谈中英文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江西省上饶县职业技术学校/谢良芳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

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

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 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成、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

东西方语言思维方式既是老课题,又是新课题。

严复、林语堂等早期名家及当代不少中外专家、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以下从两个方面简要地讨论中英文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中国人比较擅长于运用形象的方法来表达抽象的事物,而不太习惯于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因而造成中国人思维观念的流动性和模糊性。

而西方人的思维始终能保持概念的确定性和对应性,抽象思维比较发达。

形象思维有其长处,思维科学和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任何知识及其教学利用形象思维予以说明,就容易被人们理解,学习和掌物。

但是,如果抽象思维不足,人们就容易停留在经验阶段,对问题缺乏系统和理论的阐述。

例1)汉语说:“院里车很多”“路上车很多”时思维只反映现象,而西方人的思维却反映出“动、静”的概念区别,相应的英文译文是:There are many vehicles in the yard.Traffic is heavy on the road.例2)1.由于定货甚多,我们目前不能接收新定单。

2.希望你们尽早向我们定货。

1句中的定货按西方思维即是指卖方已接受的负有责任的定货。

与1 句末的定单(实际也是定货)以及2 句中的定货是有区别,而中国人的思维却没有反映出来。

英译:1)Owing to heavy commitments, we cannot accept fresh orders at present.2)I hope you will place your order with us as early as possible.例3) 浓茶、浓烟、浓墨中国人的思维只注意到了颜色这一表面现象,而西方人的思维却反映了事物内在特征,浓茶对于人刺激大些,有较强的使人兴奋的力量;浓墨写在白纸显得黑。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英语学习中,不同国家的学习者面临着不同的文化差异的影响。

中英文化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造成了一些困扰。

本文将分析
中英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1. 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人在思考问题时更注重整体性、关联性和感性经验,英国人
则依赖于逻辑推理、因果分析和理性经验。

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中会导致交流困难。

2. 礼仪礼节不同:中国人注重人际交往中的尊卑之分、场合的不同等,而英国人则
更注重礼貌和公平原则。

不同的礼仪礼节可能会对英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造成影响。

3. 喜好不同:中国人喜欢红色、金色等代表吉祥富贵的颜色,而英国人则更偏爱素
雅的颜色。

这种不同的喜好可能影响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语言中形容词和颜色的理解和运用。

1. 充分了解中英文化差异。

学习者可以通过外语课程、网络等途径,了解中英文化
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

2. 适当调整学习策略。

学习者可以根据中英文化差异调整自身学习策略,例如在阅
读时更注重逻辑分析,采用交际礼仪时注重表达的礼貌和公平原则。

3. 在交流中积极学习。

学习者在与英语母语者的交流中,可以积极学习对方的语言
表达和交际习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和文化。

总之,中英文化差异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是通过充分了解差异、调整
学习策略和积极学习,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范文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范文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一、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中也有明显地反映。

英语文化注重细节分析和对个体成分独立作用。

因而,英语句子注重形式联系,注重结构的完整形式和逻辑性。

汉语的思维方式是和中国人在哲学上注重体验、感悟密切相关,在艺术上主张神似密不可分的。

汉语句法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词语的组合非常灵活,不拘于形式,注重意合。

英汉在思维方式的方面差异也反映在英语与汉语的篇章结构中。

英美人写文章一般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英语段落也呈线性式,或者是直线式发展的,一般都有主题章节、段落或主题句,先提出论点,然后对一些支持性的材料进行阐述说明。

汉语就有所不同,汉语文章的段落思维方式一般是螺旋型的,围绕着主题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地来进行论述,表现出汉语说话委婉、含蓄的思维特点。

曾经有调查表明英汉间的思维差异。

在200个中国人提出的请求中有129个先说明请求理由,后提出请求事项,而在200个英国人提出的请求中,有131人先提出请求事项,再说明理由。

在时间概念上,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守时是英美人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

在赴宴时,英美人一般是准时到达。

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提前几分钟更礼貌。

故事:是“这星期六”还是“下星期六”一次,一个外国学生拜访他的中国老师,老师想请他吃饭,就说:“你下星期六来我家吃饭,好吗?”学生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约好了具体时间。

过了两天,到了星期六,学生来了。

老师感到很意外。

由于毫无准备,老师很尴尬。

幸好跟这个学生很熟,于是就说:“前天我说的是下星期六请你。

你看,今天我什么也没准备……”学生说:“前天你说下星期六请我吃饭,不就是今天吗?”这场误会完全是对“下星期六”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在不少教材中和课堂上,给学生讲“上星期”就是“last week”,“这星期”就是“this week”,“下星期”就是“next week”。

这样讲不能说错,但在实际运用中,如“上星期六”和“下星期六”与英语的“last Saturday”“next Saturday”有时却不是对应的,其区别是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

谈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谈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

谈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英语语言认知摘要:我们知道,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进而导致我们在认识问题上形成不同的认知情况。

对于语言和文化来说也是这样,中英思维方式是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因此对于英语语言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根据相关的情况对这种差异进行了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认知和学习英语语言。

关键词:中英思维方式;差异;英语语言;认知中英在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是和当地的环境密切相关的,进而也就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而语言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构成不同的心理活动,进而在语言和文化上就会形成区分。

在交往的过程中这种差异就会显现出来,对此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一、中英思维方式差异的分析对于中英两国来说,二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特别是生活习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的不同。

对于中国来说,形成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强调的是遵循自然法则,人的主体意识是相对较强的。

而对于西方来说,西方哲学思想则以“人为万物尺度”是一种人和自然客体的对立。

所以中国在语言表达上强调的是以“人”为主体,而西方则是“物”为主体,或以事物这个客体为主语。

例如:What has happened to you?句子的主语是“what”,而汉民族强调的是“主体意识”,所以在语言的表达上就会以人称为主语,翻译过来就是“你出了什么事了?”2.整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不同。

对于中英两国的文化思维方式来说,中国更加强调的是文化的整体性,而英国则强调的是自我中心的文化。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把整体性放在个体之上的,而以自我为中心的英文化则强调个体的独立,在其语言叙述的过程中一般是从个体到整体,由小到大。

这一差异在英汉句子的词序上有非常明显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教一对一
中英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表达习惯
(1)中文由大至小,英语由小到大
英语说明事物的时候喜欢由小到大,由特殊到一般,由近到远;中文与此恰恰相反,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时间,地点,姓名等等。

比如:2016年8月3日16点56分;于此相反,英语由小至大:4:00p.m. 3rd. August. 2016。

地点也是如此,大家在淘宝买东西留地址的时候是:省份,市,区,路,号,栋。

英语恰恰相反。

这种思维差异反应出中国人和外国人思维模式的不同,我们观察事物的时候,中国人喜欢从整体入手,然后再进入细节;英语恰恰相反。

这个差异不但体现在时间,地点等,英语中的从句其实就是这种差异的体现。

更近一步,在段落铺陈,文章展开等方面也处处可见这种思维差异。

(2)中文先铺陈背景,在进入重点;英语开门见山,先放重点,在加细节。

这其实是(1)在句子层面的体现。

句子层面,由于英语句子注重结构完整,为了「突出重点」,所以英语句子一定「主从分明」,即一个句子只能有一个主句,用以介绍重点,从句都是补充背景,比如时间,地点,条件等等。

如上句:
I saw a guy throwing hot coffee at a woman [主句,句子的重点] during an argument while I was buying drinks in the Starbucks. [从句,引出时间,地点等等]
一个最能说明「主从分明」的例子便是我们学到的从句,包括了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定语)从句和副词性(状语)从句。

比如:
The boy, who i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这个句子的「主」,也就是整个句子要说的重点是:The boy said that he was hungry。

剩下的全是从句,用于提供背景信息。

粗斜体可以理解为「标识」——将自身和「主句」区分开来,读者不至于产生误解。

我们可以把这种「主从分明」想象成一棵树,「主」为树干,「从句」为枝叶,引导词就是连接点,它们一齐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于此相反,中文句子往往是并列关系,并非主从关系。

而这种差异体现在文章铺陈上时候,有些人就往往注意不到了。

譬如我们试着翻译一下下面的句子:
我们的国家还在发展阶段,所以我们要努力工作发展国家,同时保持节俭。

直接的翻译大概是: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so we need to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这个翻译没有语法错误,但却不符合native speaker的说话习惯,即单刀直入,开门见山。

如果我们再分析一下,原句的重点其实在后半句,因此应该将其放到句首突出重点,再解释原因,修改如下:
外教一对一
We should work hard to make our country more developed, and we should be thrifty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