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光芒。《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虽然《诗经》篇章数量众多,产生的地域、时间不尽相同,描绘的社会风俗、生活面貌不相一致,但是都从各自方面反映了男女爱情生活中的各种情景场面和心理活动,塑造了众多的妇女形象。这些形象千姿百态,情态不一,可以通过这些妇女形象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风貌,也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已如滚滚江水,一去不返,但诗经中丰富多彩的伊人们的形象却始终萦绕在我们的心头,回荡在我们心间,也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树立正确爱情观、家庭观、婚姻观提供了一定借鉴范本。一、真实自然、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一)哀婉悲戚的女性形象虽然当时的爱情也有一些自由的、快乐的,但奴隶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权、夫权、族权仍在压迫女性,妇女也深受着礼教制度的迫害,也许一方面是因为妇女的过于痴情,另一方面更由于当时的“诗经”时代,是奴隶主义与前期封建主义的结合体,而让妇女一但坠入不幸婚姻的泥淖,就要遭受着无尽的折磨,过着悲惨的生活。《邶风·谷风》以一个不幸妇女的口气自述了自己无缘无故遭受丈夫抛弃的经历,无一疾声怒颜之辞,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通过女主人公自叙性的语言,描写了古代妇女痛苦的婚姻历程和悲惨命运,同时也再现了古代妇女的勤劳、善良、宽容、坚韧的性格。“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在丈夫家举步为艰、生活困顿的时候,她义无返顾的嫁到了夫家,任劳任怨,日夜操劳,没有贪图享乐,与丈夫白手起家,创建家业,日子有了起色。“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女主人在操持家务和邻里来往方面尽之全力,实实在在,真真诚诚,然而却遭到了无情的遗弃。“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她对丈夫一片忠心和痴情,虽然丈夫无情无义,冷脸相待,翻脸相向,时时找茬,但她仍然婉言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希望丈夫不要忘记过去的誓言,不要以“颜”看人。当她得知丈夫已经准备抛弃她、休掉她时,她仍然心存和好如初、夫唱妇随的幻想,只是用委婉地口吻责备:“不念昔者,伊余来塈。”“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当白头到老、相伴终生的愿望成空的时候,她仍然忍受着屈辱,她还极力希望丈夫能改变主意;当丈夫已迎新入门,自己被赶出不得不回娘家时,脚步故意走的很慢,希望丈夫能够为她送行。这一结局在当时社会不但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在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中,“我”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一旦回到娘家,等待“我”的将是更多的屈辱和不幸,如果脆弱一点可能就只有走向死亡之路。
(二)大胆热情的女性形象《诗经》中描写的男女情爱、婚姻等作品,使我们了解了在奴录社会与封建社会交替时期,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时,那些伊人们是如何去追求情爱,追求恋人,追求幸福的。当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没有男子追求,她们就会大胆、直率地毫无顾忌地去向男子主动求爱、毫不掩饰自己的求偶心情,敢爱敢恨,无拘无束,洒脱自然。在那个时候,男女之间非但不受“授受不亲”的束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男女婚配。《诗经》中的《摽有梅》、《有杕之杜》、《褰裳》、《叔于田》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适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适其今兮。摽有梅,顷筐墍之,求我庶士,适其谓之。”这种从“七兮——吉兮”、“三兮——今兮”、“顷筐墍之——谓之”就足以表现出大龄女子渴望爱情而坦率、大方的表明。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内心的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到了的婚配年龄比作熟透的梅子,迫切希望满意的小伙子可以马上来到她的身边快来采集:快来吧,别错过了我。大胆、真挚、坦诚跃然纸上。这种对爱情的渴望、热烈、追求,是符合人性的发展的,是不为礼法条规所约束的。青春易老,红颜易逝,“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褰裳》也是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戏谑情人活泼甚至泼辣的“我”,站在河
边对着自己的意中人隔岸大喊,挑逗着他涉过河水来看自己:赶快提起衣裳涉水过河来找我倾诉相思吧,千万别错过时机,来晚了就没有机会了,如果你不想我,有的是别人!“我”的话既是玩笑,又是真情,大胆泼辣而不乏真诚,坦率直爽而暗含机智,把自己的一颗爱意浓浓的心和盘托出,看上去咄咄逼人,但却辣而不憨,爽直中透着女子在恋爱中的敏感细腻心思。《邶风·静女》描写了善良、美丽的静女要与情郎约好在僻静的城隅相会,“俟我于城隅”,但她一来到这儿,却偷偷藏起来,“爱而不见”,故意让自己的心上人痴情的小伙子着急万分。当情郎“搔首踟蹰”不知如何是好时,她再也不忍心让情郎担心,突然出现在心上人面前,给了心上人一个惊喜,并且送给他一个“彤管”做爱的礼物。女孩天真、活泼、真诚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三)彷徨犹豫的女性形象由于受到礼制的束缚和压制,诗经所描写的另一些少女性格内敛、彷徨犹豫,在受到阻挠和破坏时,相爱的恋人们或者矢志相爱、或忍痛辞绝,欲爱不能。面对社会习俗的束缚,不敢反抗;面对社会礼制,不敢大胆表白,只能把炽热的爱化作深深的相思,埋藏在心中,让自己在无尽的痛苦中煎熬。《郑·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少女在城楼上望穿秋水,等候她的心上能过来,但却是时时不见他的影子。“青青子衿”,“青青子佩”,女孩牵肠挂肚,魂牵梦绕,忘不了心上人的形象,心上人的衣饰给她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见其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