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ozonehole
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简述[1](精)
](https://img.taocdn.com/s3/m/316a9141312b3169a451a4de.png)
2009年 37卷第 6期广州化工·45·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简述李涛 (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48 摘要 :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全球性出发 ,阐述了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指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并提出了一些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发展生态经济、制定更多的国际性的环保公约、开发环保技术和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加强环保教育。
关键词 :环境问题 ;协调发展 ;艰巨任务 Glob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 Outlines L I Tao (YangziPetrochemicalDesigningInstitute,JiangsuNanjing210048,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eriousness and glob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currentmain environmental stimulat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ustry, issuesand theircharacteristicstheworldfacingwereelaborated,thenecessityofharmoniousdevelopment ofeconomicand environment wasindicated1Andsomesolutionstoprotectglobalecologicalenvironmentweremade, suchasdevelopingec2 ological economy, setting up mor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envi2 ronmentprotection technologies, and reinforcing education for environment p rotection1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issues; harmonious development; challenging task1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是指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并降低其生存或灭绝 ,或濒临灭绝 ,或受到威胁 [1]。
专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根源

2013-11-29
2 气候变化(温室效应)
2.1什么是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 地球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 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具 有吸收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表的 特性,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 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录像4
5‘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氟里 昂及其替代物、六氟化硫等气体吸收和放 出长波辐射的特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 体。
全球各国CO2排放量比较排行
2.3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1).海平面上升 南极冰层、北极冰川 (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1991年,孟加拉国,13万人,飓风 1988年,美国,1900个县,旱灾 1998年,长江中下游沿岸,洪涝 (4).影响人类健康 1991年,拉美,霍乱,5000人丧生 1994年,印度,鼠疫,20亿美元
24
2013-11-29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 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让更多人感同身受的是2007年频频暴发的水污染事 件,到处飘荡的蓝藻似在提醒“环境危机”不再是 危言耸听的预言,增长与环境的矛盾正在短兵相接, 应对这一风险,成了执政者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 2007年5月底,江苏无锡太湖水域蓝藻暴发,无锡 市区80%以上家庭的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城市供水 陷于瘫痪,富裕的无锡人自嘲“开着宝马喝脏水”。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说,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 结果是“自取灭亡”。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向媒体 表态,只要能把太湖治理好,“哪怕GDP下降15%, 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
局地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形成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源 我国水环境为例: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流 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要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 染,全国1/3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1/4水体不适 合灌溉,70%以上城市的水域污染严重,50%以 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空气环境来看: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很少符合 WHO标准。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咨询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别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妨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别同的妨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妨碍到落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难,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日子产生一系列重大妨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酸雨是指大气落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落水。
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妨碍是多方面的。
酸雨落降到河流、湖泊中,会影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此外,酸雨还腐蚀建造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管理的。
(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逝。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汲取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
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
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
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田、900万公顷的牧区失去生产力。
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由沃土变成荒漠。
2024年全球空气质量问题引发关注

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各国积极开展空气质量治理工作,通 过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取得了 一定成效。
国际组织推动全球空气质量改善举措
国际组织作用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在推动全球空气质量改善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发布科学评估报告、制定国际标准和指南、促进国际合作 等方式,推动各国共同应对空气质量问题。
具体措施举例
国际组织推动各国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数据共享,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 用,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空气质量治理和能力建设等。
跨国企业参与环保行动案例分析
企业环保行动概述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 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
01
呼吸系统疾病
长期吸入污染空气可导致支气 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加
。
02
心血管疾病
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 体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增加 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风
大气中VOCs的浓度。
智能化技术在环保领域应用前景
大数据与空气质量监测
01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政府和
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与污染治理
02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污染源自动识别和定位,提高污染治
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联网与环境监测
03
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和数据收集,实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创新成果展示
GRE issue例子总结

我在准备 issue 过程中用到的查到的一些词及词组, 我发现在引用例子的时候很多时候是知 道用中文怎么说却常常被一个词的英文说法而难住了, 所以我就一个个都查了出来, 可能不 能满足大家所有的要求,也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吧,祝大家杀 G 成功:1) The flight of Ap olio 11; lunarian di ng missio n,阿波罗11号的登月计划另外,Ap olio 13号的登月很惊险,大家可能都知道吧看过电影“阿波罗13”的人都知道 这段历史吧不知道的兄弟姐妹上百度搜一下就知道啦! ,还有,“挑战者号” Challenger ; 哥伦比亚号 Columbia 2) 杨氏双缝实验(大学物理讲过的,呵呵) :You ng ' double-slit exp erime nt ,严格来说,这个实验是用 classical theory cannot explain,这里面涉及到 quantum theory ,即量子理论, 我不是学物理的, 但是据我查的资料上说, 其实人类对量子理论并没有完全地 明白,也没法用它解释一切, 这个观点我觉得可能用来说明人类的认识过程是由不知到知的 认识过程,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3) 火星登月计划: Mars Explorationfor the assembly, test and launch to the film Titanic and Pearl Harbor 球车的意思,同理 Mars rover .4) Man hattan P roject ,曼哈顿计划,就是当年Ei nstein 和Oppen heimer (奥本海默,这小子狠, 被称为原子弹之父, 一定要记住, 这小子在听说美国在对 Hiroshima ,即日本广 岛投原子弹之后, 曾感叹自己当初不应该研制原子弹 which 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科技与人性 的题目能用到)5) 多利 Dolly 转基因技术:double-helix克里克 ,Wastonand Crick6) 二战纳粹德国在活人上做实验, 用大量的犹太妇女人活体实验为的是研制避孕药contraceptive )7) 关于丑闻:Billscandal ;兴奋剂: n. molestation ;8) 垃圾邮件:不要再说junk mail 啦,老土!有个更 native 的词:spam,记住哟!9) 环境问题:氟利昂: freon ,臭氧层: ozonosphere/ ozone layer ,臭氧空洞: ozone hole ;赤潮: red tide 10) 关于美国总统:刺杀总统;岂今为止,美国一共有四位总统被刺杀,第一位是 Abraham Lincoln, 最后一位是 John F. Kennedy ,还有许多刺杀未遂的,比如刺杀 Roosevelt , Truman 等等,这可以被 用来例子表明领导者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另外, 罗斯福是个残疾人, 大家知道吧脊髓灰质炎导致坐在轮椅上, 的病,挺奇怪, 小儿麻痹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能小时候得谈到杜鲁门, 当年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是罗斯福批的, 知道美国要研究原子弹的人并不多, 加研制的科学家都不知道自己在从事什么研究工作, 保密工作做的相当严密, 福下台,杜鲁门上台的时候都不知道美国已经研制出了原子弹. 11) 北美最大范围的停电:blackout (or power failure )in eastern US and CanadaRover Mission which costs $425 million every year process which is just the same amount as it costs ,哇,够狠,老美有钱!另外, moon rover 是月,不用说了, 我想顺着这只名羊提一提关于基因工程 ( genetic engineering ) , transgenics ,人体胚胎: human embryo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thestructure of DNA,还有两个牛人,就是发现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沃森和oralClinton ' s sexual scandal with Monica Lewinsky ;Nixon ' s Watergate stimulant ;猥亵 (针对那个把自己黑皮染白的那个小子的) :v. molest; Kobe Bryant Rape case;不过他并不是小时候得 我得多说一句, 甚至许多后来参 以致后来罗斯人类对科技依赖的例证. 12) 巨牛的深蓝电脑,就是下棋的那个 Deep Blue ,是IBM 的电脑,有2 5 6个processor , 另外IBM 还有个别称Big Blue 13) 直线加速器 lin ear accelerator ,回旋加速器 cyclotro n accelerator 14) 永动机 perp etual moti on mach ine 15) 名人 Albeit Einstein : photo electronic effect (光电效应);question classical mechanics, qua ntum theory,不要墨守成规 stick to conven tio ns, 头脑要灵活,不能太固执 adama nt/ obsti nate/ stubbor n/ headstr ong ,质能方程: mass-e nergy equati on Galileo : did exp erime nt on Lea ning Tower of P isa to discover law of uniform accelerati on of falli ng bodies; discovered that moon shines with reflected light; denoun ced for advocati ng Copern ica n system ;was later tried by Inq uisiti on ( 法庭)and forced to recant (改变信仰); 哥白尼 Copernicus ,日心说: sun-centered system 地心说: earth-centered system 布鲁诺 Bruno ,火刑 be burned at stake Isaac Newt on :经典力学 classical mecha nics, inspired by the falli ng apple; 宗教 Hegel 黑格尔:1770 — 1831 German philosopher; oppo sites in flue need Existe ntialists, Marx, etc. Karl Marx 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自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物论 Vincent van Gogh :梵高,作品 sun flower Monet 莫奈 作品 sun rise Steven Hawking: British theoretical physicist 万有弓丨力 uni versal gravitati on sta n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 ntshis dialectic process dialectic 和费尔巴哈 ,be for reconciling Feuerbach 的唯 no ted for his research of the uni verse. His work in flue need the deve lopment of the 炸理论)and black hole (黑洞)theory Mandela (曼德拉),(struggle against segregation in South Africa ) the South African black p olitical leader and former p reside nt, was awarded 1993 Nobel Peace Prize for his efforts to an tiracism and an tia partheid . Nels on Man dela is one of the great moral and p olitical leaders of our time: an intern ati onal hero whose lifelo ng dedication to the fight against racial oppression in South Africa won him the Nobel Peace Prize and the presidency of his country. Since his triumphant release in 1990 from more tha n a quarter-ce ntury of imprisonment, Man dela has bee n at the cen tre of the most comp ell ing and inspiring p olitical drama in the world. He is revered everywhere as a vital force in the fight for huma n rights and racial equality. Beethoven , the German Composer, began to lose his hearing in 1801 and was entirely deaf by 1819. However, this obstacle could not kee p him from beco ming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prolific composers in art history. His music, including 9 symphonies, 5 piano concertos, several senates and so on, forms a transition from classical to roma ntic compo siti on. In dividual, Compani es, Leadersh ip and Internal con trol into the origin big ba ng (宇宙大爆 Discrim in at ing services ______may cause misun dersta nding and unpl easa nt best exa mple is [Toshiba |, one of the largest Japanese companies. In 2000, the Companyannounced that among no tebook compu ters it p roduced, one model had serious defect. Users inNorth America could choose either rep laceme nts with an up graded model or full refund. However, no such offer for users in China. Chin ese users were outraged at the company's discrim in atio n and refused to use any of Toshiba's no tebook compu ters.What the company lost is not only the temporary reve nue but also the con sumer's con fide nee, which con tribute to the Ion g-term success of the company.Roosevelt : the 32nd p reside nt and the only p reside nt elected for 4th terms (1933-45); developed reforms and projectsknown as the NewDeal. Under his sagacious leadership,America successfully walked out the shadow of Recession and conquered the notorious fascism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accord ing to a p oil con ducted at Harvard in 1950, Roosevelt is highly renown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 reside nt of America n, ranking only after Wash ington and Lincoln.Washin gton : 1st p reside nt of the U.S. (1789-1797); established many p recede nts thatp erma nen tly sha ped the character of the office of p reside nt; uni versally regarded as father of his cou ntry. Abraham Li ncol n: 16th p reside nt of the . (1861-65);successfully preserved the Union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issued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freeing all slaves in rebelling states; made famous address dedicating cemetery at Gettysburg; assass in ated five days after end of Civil War.Jefferson : chief author of Declarati on of Independence (1776); 3d p reside nt of the .(1801*09); pu rchased Louisia na from France, sent Lewis and Clark to explore it; prohibited importation of slaves; instrumentalin founding U. of Virginia.From him we can see the importance initially laid upon education. He required to carve such epitaph on his tombstone as ‘ chief author of Independence; author of the Freedom Law of Religi on in Virginia; Father of the Virginia Uni. ' Without mentioning of his presidency. It reflected viv status of educati on in Jeffers on ‘ s heart and this status was in herited by his successors. It is why American ‘ s being super power of the world today.Wright Brothers( 怀特兄弟 ):Itlasted only 12 sec on ds, but those 12 seco ndschanged history.On December 17, 1903, two brothersnamedOrville and Wilbur Wrightmade the first airpla ne flight哥俩的飞机就在天上呆了12秒.Marie Curie : p robed the mysteries of radioactivity and X rays. In 1903, she and her husba nd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 hysic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wardsinscienee. In 1911, Marie Curie won a second Nobel Prize, this time inchemistry.Sheis one of very few people in history to win two Nobel p rizes. Martin Luther King, Jr.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children willoneday live in a n ati 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I have a dream today!”Captain James Cook : sailed around the world twice. He was the first European to reach Hawaii and New Zeala nd Osama bin Laden Confucius 孑L 子,Mencius 孟子his progenies Declaratio n ofidly what a注:下面的表格是我转贴的,并非原创,但是我也加工了一些,特别是对于一些词的英文说法,也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嘿嘿幸福的和谐。
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

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造成危害的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气候变化1.1 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使地球平均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导致的后果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
1.2 极端气候事件极端气候事件包括干旱、洪水、热浪、寒潮等,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
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呈现上升趋势。
二、生物多样性丧失2.1 生物种类减少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生态系统功能受损。
2.2 生态系统退化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退化,导致碳汇减少、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土壤侵蚀加剧等,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三、水资源短缺3.1 水资源分布不均全球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的地区却面临严重干旱。
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加剧水资源危机。
3.2 水资源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废水排放导致水资源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
水资源污染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四、大气污染4.1 颗粒物污染颗粒物(PM2.5、PM10等)污染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燃煤、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4.2 臭氧污染臭氧层破坏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对人体皮肤、眼睛等造成伤害。
制冷剂、溶剂、化肥等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因素。
五、土壤污染5.1 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如铅、镉、汞等)污染影响土壤质量,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工业排放、废弃物堆放等是主要污染源。
5.2 有机污染有机污染物质(如农药、化肥、石油等)损害土壤结构,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系统。
农业、工业活动是主要污染源。
六、海洋污染6.1 塑料垃圾污染塑料垃圾污染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海洋生态系统。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空中恶魔酸雨
§1大气与大气污染
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加剧
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后,被岩石土壤等吸 收,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与此同步,地表物质向大气发 射出红外长波(400~800nm)为主旳辐射。大气层中某些 气体对短波和可见光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强烈, 所以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取得旳热量相对多,而散失到 大气层以外旳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旳温度得以维持,
• 厄尔尼诺现象旳基本特征是太平洋沿岸旳海面水温 异常升高,海水水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 动。它使原属冷水域旳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 成果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某些地域干旱,另 某些地域又降雨过多旳异常气候 现象。
厄尔尼诺
• “厄尔尼诺”一词起源于西班牙语,原意为“圣婴”。19世 纪初,在南美洲旳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旳国家,渔 民们发觉,每隔几年,从10月至第二年旳3月便会出现一股 沿海岸南移旳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南美洲旳太 平洋东岸原来盛行旳是秘鲁寒流,伴随寒流移动旳鱼群使秘 鲁渔场成为世界三大渔场之一,但这股暖流一出现,性喜冷 水旳鱼类就会大量死亡,使渔民们遭受灭顶之灾。因为这种 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在圣诞节前后,于是遭受天灾而又无可奈 何旳渔民将其称为上帝之子--圣婴。后来,在科学上此词 语用于表达在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几千公里旳东太平洋海面 温度旳异常增暖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大范围旳海水温 度可比常年高出3-6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旳水温升高, 变化了老式旳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造成全球性旳气候反常。
•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 次都这么。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 大约四年旳时间。
§1大气与大气污染
2.臭氧层破坏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

全球主要环境问题近年来,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酸雨等全球性环境咨询题日趋严峻,使人类环境面临着更为严肃的挑战。
国际社会对此十分重视,围绕这些咨询题举行的会谈、讨论日趋增多,仅1989年讨论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国际会议就达9次之多。
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解决这些总咨询题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许多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等有关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并主动采取实际行动。
这讲明,人类正在为有效地操纵全球性环境咨询题作出主动努力。
一、地球变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而开释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化碳、一氧化二氮、臭氧等温室气体持续增加,导致大气层的构成发生了尺人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断言,如果这种情形连续下去温室气体的积存专门可能引发全球气候的变暖。
实际上,由于人为的阻碍,局部区域的变暖差不多显现。
按照统计和测算,全球由于燃烧排入大气中的碳已连续6年缓慢增加,1994年达到59.25亿吨。
同时,由于砍伐森林使大气中增加的碳也在1. 1-3.6亿吨之间。
众长时刻尽度看,全球温度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有着紧密而明显的有关性。
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二氧化碳水平变化直截了当引起温度的变化,但自18世纪中叶以来,二氧化碳的水以及其它温室气体差不多达到过去16万年中前所未有的浓度。
尽管氟氯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在大气中也有积存。
然而二氧化碳对全球温度的阻碍,比这些气体加起来的总和,至少高出60%。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一个要紧缘故。
全球碳排放量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持续变化。
1860年全球夫君驻为0. 93亿吨,1900年急剧上升到5.25亿吨,1950年达到16.2亿吨。
然而,仍旧不及瑞在排放量的1/3。
从70年代起,排放量增长的速度开始变慢,195 0-1973年平均增长4.6%,而1973-1988年间平均增长仅为1.6%。
近年来碳排放量经较平稳,究其缘故,一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衰退,二是前苏联集团经济的萎缩。
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前景

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前景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
长期以来,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的人口和不断扩大的经济规模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如何平衡人类的需求与地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治理的紧迫任务。
一、全球资源的现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自然资源和人造资源,如能源、土地、水资源、矿物资源、气候等。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量每年增长约3%,其中化石能源占比约80%。
但化石能源的使用不仅加重了环境压力,而且比较集中,会造成能源危机。
同时,地球的土地、水资源严重受到污染和损失。
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森林砍伐、物种灭绝等问题也在全球范围内显现。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现状全球环境治理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但目前的全球环境治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行动缓慢、协调不力、政治化等。
各国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全球协调困难。
国际环境公约数量多,但普遍存在督促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各国在环保标准、资金投入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三、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的前景为了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让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需要全球治理实现协同,通过创新、合作等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具体来说,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加强全球合作。
单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无法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全球性环境治理系统。
2.制定清晰的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来规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从而引导人类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同时,应该提倡激励机制,鼓励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u3000\u30003.加强监督力度。
定期评估环境和资源状况,检查各国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政策执行情况,确保各项环保措施得以贯彻执行。
4.增强社会意识。
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环保问题的意识和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度,进一步推进人类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迈进。
英语介绍臭氧,臭氧的利弊

(3) Make the immune system becomes weaker to the ecological system: (1) th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ll decrease. (2) fishery production decreases (3)destroy forests
In 1987, another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关于 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had been passed through.
In 1995 ,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Ozone Layer Protection Day【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as September 16th.
My Advices for dealing with CFCs
• A.tackle with waste refrigerators and electrical • B. Purchase those products with the logo of noCFCs • C.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policies • D. Tell the surrounding people of the importance to protect the ozone layer
What will happen if there is no ozone in the atmosphere ?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Influence
to people: (1) Risk of an increase in skin cancers
全球10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二、我国环境状况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
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
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
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环境污染概述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范文最新推荐------------------------------------------------------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
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
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生物多样性减少(四)酸雨蔓延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
1 / 8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
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
(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
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
(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
生态学:15 全球变化

富国“余粮”难饱穷人肚
人口均衡比控制更重要?
马尔萨斯人口论:
1798年,着名的人口问题专家马尔萨斯称,如果人口到达一定临界点,人类将面临大饥荒等危机。
不过,由于科技能力和工农业水平的发展,马尔萨斯预计的全球粮食危机并没有大规模出现。但科学家们称,这并不意味着地球的承载力无限。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口问题也日益严重。
人口比例:
亚洲57%
非洲26%
南美9%
欧洲5%
北美3%
大洋洲1%
联合国预测
2025年,80亿
2050年,90亿
2100年,100亿
极限:
俄罗斯科学家认为,150亿人口是地球的极限
哈佛大学的社会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认为,地球的最大承载力大约为90亿到100亿人口。
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愁少:富裕但老化的人口加重社会负担
臭氧空洞指的是因空气污染物质,特别是氧化氮和卤化代烃等气溶胶污染物的扩散、侵蚀而造成大气臭氧层被破坏和减少的现象。
一种大量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等化工制剂的氟氯烃是导致臭氧减少的“罪魁祸首”。另外,寒冷也是臭氧层变薄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首先在地球南北极最冷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原因了。
1987年,主要工业国签署了《蒙特利尔公约》,要求逐步停止使用危害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而且现在,已有更健康的第三代制冷剂出现了,这就是氨。氨是自然存在的物质,由氢和氮元素组成,对环境影响微乎其微。
污染及有毒物质扩散、生物污染扩散,这些是如何发生的?
是什么推动力在他们后面?
是人类本身!!!!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 全球变化
第一节 气候变化
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

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范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1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demand fo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causing the Antarctic arctic ice melting speed, rising sea levels,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increasing dust storms in Beijing, haze weather,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nuclear pollution...When we enjoy the good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ought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So, please keep an eye on our campus, look! The playground, school gate, stair aisle flying confetti, food bag, bottles; Look, those teeth bared on the white wall graffiti... These are not harmonious scene and our campus civilization!The classmates, if we all take action, to be the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 not throw confetti, peel, graffito of the scribble not, casually picked up confetti trash on the ground, take good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our campus is dressed up beautifully and. When we walk on the tree-lined campus path, will feel relaxed and happy; When we study in bright classroom, will concentrate; When we study in the clean and elegant environment, will feel better.Beautiful environment, let us know how to cherish, learn to cherish; Beautiful environment, let us knowledgeable and more civilized; Beautiful environment, let us learn to obey, learn to be a person; Beautiful environment, let our moral, make our learningmore progress!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致使南极北极冰雪融化的速度加快、海平面日渐上升、南极出现臭氧空洞、北京的沙尘暴、雾霾天气不断增加、日本大地震后造成的核泄漏污染……当我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是否想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呢?那么,请同学们关注一下我们的校园,看!操场上、校门口、楼梯过道上漫天飞舞的纸屑、食品袋、饮料瓶;瞧,雪白的墙壁上那些张牙舞爪的涂鸦……这些都是和我们校园文明不和谐的一幕啊!同学们,如果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争当环保的主人翁,不乱扔纸屑、果皮,不乱涂乱画,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垃圾,爱护环境,把我们的校园装扮的漂漂亮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氧层的作用
保护作用 吸收300µm以下的紫
外线,主要是一部分中波
UV-B(290-320µm)和 全部短波UV-C(<290µm) 加热作用
吸收紫外线转化为热能
温室气体的作用
臭氧减少会产生地面气 温下降的动力
将地球上臭氧压缩至1个大气 压,其厚度仅3mm
臭氧层的作用
大气对紫外线辐射的吸收
臭氧层保护的发展历程
1980年,协调委员会提出了臭氧耗损严重威胁着人 类和地球生态系统这一评价结论。
1981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 其任务是筹备保护臭氧层的全球性公约。
1985年3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有关保护臭 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该 公约从1988年9月起生效。这个公约只规定了交换 有关臭氧层信息和数据的条款,但对控制消耗臭氧 层物质的条款却没有约束力。
和臭氧分子结合
分解成氧气 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
子,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臭氧的破坏能力是氯原 子的30~60倍。
该 过 程 是 三 位 化 学 家 F. Sherwood. Rowland (什伍德.罗兰)、Mario Molina(马 利奥.莫琳娜)、Paul Crutzeu (保罗.克里森) 在2019年提出并总结的,因此获得了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讲 当前全球性 的环境问题
1 Global Issues
第二节 臭氧层的破坏
臭氧层的破坏 ozonosphere depletion
臭氧的科学发现与背景 什么是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臭氧层保护的发展历程
NASA宣布,南极上空2000年9月3日 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 里 ,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滴。
据美国科学院估计,假如工业生产及豆科植物产 生的氮肥增加1~2倍,全球的臭氧将减少3.5%。
臭氧层损耗的危害
①损害人的免疫系统、眼角膜及人体皮肤,尤其
使患皮肤癌患者增加。
紫外线增加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以皮肤癌最为 人熟知,而且为害最广。皮肤癌的罹患率与人种和纬 度有关,例如同为10万人口的地区,美国德州就有 100人以上罹患皮肤癌,瑞典为5~20人,而日本只有 5人以下。换言之,一般以白种人的罹患率最高,居 住地区则愈近赤道罹患率愈高。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 的统计资料显示:大气总臭氧量若减少10%,皮肤癌 的罹患率将增加26%,且每年全世界将新增加30万 名以上的皮肤癌患者。
1.5%,北京减少5%。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一般每年8月份出现,9月份
至10月份空洞范围最大,12月份前后消失。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臭氧层损耗原因目前还在探索之 中,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人类 排放的许多物质能引起臭氧层破坏已 成了不争的事实。这些物质主要有氟 氯烃(CFCs)、哈龙、氮氧化物、四氯 化碳以及甲烷等,其中破坏作用最大 的为哈龙与氟氯烃类物质。
化学物 质
C F C -11 , C F C -1 2
C F C -2 2 C F C -11 3 甲基氯仿 四氯化碳 哈 龙 1301, 哈 龙 1211 氧化氮 二氧化碳
甲烷
来
源
用于火箭的燃料气溶胶、制冷
剂、发泡剂及溶剂
制冷剂
溶剂
溶剂
生 产 CFC 及 粮 食 熏 烟 处 理
灭火器
工业活动副产品 化石燃料燃烧副产品 农业产品及采矿活动的副产品
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
臭氧层4亿年前形成,之后基 本未遭破坏,直至上世纪。
含“氯”和含“溴”的人工 化学品的排放
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共 6类96种,中国有6类16种, 包括:
全氯氟烃 (CFCs),哈龙,四 氯化碳,甲基氯仿,甲基溴, 含氢氯氟烃(HCFCs)
用途:制冷剂、发泡剂、清 洗剂、灭火剂、气雾剂、化 工助剂、杀虫剂
CFC’s产品
冷媒
灭火器
发泡剂
CFCs和其他消耗臭氧化合物的特性
化学名字 化学式
主要用途和来源
CFC-11 CFC-12 CFC-113 CFC-114 四氯化碳 甲基氯仿 Halon-1211 Halon-1301 Halon-2402 HCFC-22
HCFC-141b HCFC-142b
CCl3F CCl2F2 C2Cl3F3 C2Cl2F4 CCl4 CH3CCl3 CBrF2Cl CBrF3 C2Br2F4 CHF2Cl
臭氧层空洞定义
定义:大气平流层中的 臭氧层浓度下降的现 象称为臭氧层空洞。 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 的 柱 浓 度 小 于 200 D.U. , 即 臭 氧 的 浓 度 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 超过30%的区域。
Ozone hole
臭氧层破坏情况
2000年: 2800万平方公里
2019年: 2500万平方公里
科学家观察证实,近40年来,大气 中臭氧层的破坏和损耗越来越严重。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 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
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薄。 欧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
西伯利亚上空甚至减少了35%。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明上空臭氧平均含量减少
•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减少产量-如豆类、瓜类、卷心菜类 改变遗传基因和再生能力 降低品质
• 对水生物的影响 减少浮游生物 影响海洋食物链 危害鱼、虾等动物的早期发育
③引起新的环境问题。 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增强大气温室效应
加速材料的老化、分解、破坏,
例如塑料老化、涂料变色、钢铁材料 加速腐蚀等等。
臭氧层耗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DNA改变,免疫机制减退 麻疹、水痘、疱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 鳞状皮肤癌 恶性黑色素瘤
白内障 1%臭氧层的减少,将增加1-1.5万白内障
紫外线能导致白内障
眼晴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会使透明角膜混浊,引起角膜 炎,或是造成结膜充血的结膜炎,最严重的则是白内障。 经动物实验证明,不仅强烈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白内障,即 便是普通强度的紫外线,若一再反复照射,亦会渐渐发生 白内障。据估计,大气臭氧量若减少10%,全世界将产生 160~175万名新白内障患者。
1990 年 6 月 20-29 日 , 联 合 国 环 境 规 则 署 在伦敦召开了关于控制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 议定书缔约国第二次会议。这次大会又通过了若干 补充条款,修正和扩大了对有害臭氧层物质的控制 范围,受控物质由原来的2类8种扩大到7类上百种。 规定缔约国在2000年或更早的时间里淘汰氟利昂和 哈龙。到2019年,四氯化碳将减少85%;到2000年 将 全 部 淘 汰 。 到 2000 年 , 三 氯 乙 烷 将 减 少 70% ; 2019年以前全部淘汰。
20
300
132
42
135
4.9
7
20
3
65
0.7
20
100
12.1
2
9.4
6
18.4
生成臭氧的光化反应
大气中最重要的两个吸 收体为O2和O3
O2 + hv
O + O (游离态)
O + O2 + M O3 + M
消耗氧分子,产生臭氧 触
O3 + hv
媒
O2 + O
高能光子
氟氯碳化物
阳光照射
释放氯原子
“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参与条约的每个 成员组织(国家或国家集团)将冻结并依 照缩减时间表来减少5种氟利昂的生产和消 耗冻结并减少3种溴代物的生产的消耗。
5组氟利昂的大部分消耗量,将从1989年7 月1日起,冻结在1986年使用量的水平上; 从 1993 年 7 月 1 日 起 , 其 消 耗 量 不 得 超 过 1986年使用量的80%;从2019年7月1日起, 减少到1986年使用量的50%。
在“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的基础 上,为了进一步对氯氟烃类物质进行控制, 在审查世界各国氯氟烃类物质生产、使用、 贸易的统计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多次国际 会议协商和讨论,于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 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消耗 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 1989年1月1日起生效。
C2H3FCl2 C2H3F2Cl
气溶胶喷射剂;发泡剂 气溶胶喷射剂;制冷剂;发泡
剂 溶剂 气溶胶喷射剂;制冷剂 溶剂 溶剂 阻燃剂 阻燃剂 阻燃剂 气溶胶喷射剂;制冷剂; 发泡剂;溶剂;阻燃剂 发泡剂;溶
浓度/ppt
τ/a
268
50
503
102
82
85
紫外线破坏地球生态:海洋生物学家发现,由 于臭氧洞季节性消长的现象,在臭氧洞涵 盖范围之内海域生活的浮游植物,光合作 用速率将降低约6~12%。浮游植物生长趋 缓,将造成食物链中断的危机。美国马里 兰大学曾经针对200种农作物进行研究,在 温室内观察紫外线照射的影响,发现约有 三分之二的种类,会有生长迟缓的反应。
臭氧层的位置
臭氧在距地25km浓度最大
臭氧的科学发现与背景
全球大气中臭氧总量约有30亿吨,如果在摄氏零 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于地表的方向将大气中的 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 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这种用从地面到高空垂直柱中臭氧的总层厚来反 映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方法叫做柱浓度法,采用多 布森单位(Dobson unit,简称D.U.)来表示,正 常大气中臭氧的柱浓度约为300 D.U.。
自1975年以来,南极上空每年早春(南极10月份)总 臭氧浓度的减少超过30%。
1985年,南极上空臭氧层中心地带的臭氧浓度极为 稀薄,近95%被破坏,出现所谓的臭氧层“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