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心医疗课件

合集下载

五脏心肺脾PPT课件

五脏心肺脾PPT课件

中兽医基础
第二节 五脏
第二章 脏腑学说
2、心藏神: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 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广义之神:泛指整个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 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狭义之神:指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等心理活动和性格倾向;
中兽医基础
第二章 脏腑学说
中兽医基础
第二章 脏腑学说
肃降::肺气向下、向内运动。具体表现: ① 吸入自然界清气,并将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合成 宗气向下布散至脐下以资元气 ② 将津液向下向内布散于其它脏腑以濡润之;将代 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及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并控制、调节尿液的排泄; ③ 将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中兽医基础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肺位居胸腔,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 《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 ① 位置最高,主行水,为“水之上源”(云行雨施) ② 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宣发卫气,具有保护诸脏 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 2、清肃: 清洁/肃清,肺具有肃清其本身和呼吸道内异物, 以保持洁净和通畅。肺性清肃,不容草芥,又称为“清 虚之脏”。
中兽医基础
第二章 脏腑学说
(四)肺与大肠 体现在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之间的相互为用 关系。 肺气清肃下降,气机调畅,并布散津液,能促进 大肠的传导,有利于糟粕的排出。 大肠传导正常,糟粕下行,亦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肺与大肠在病变时亦可相互影响: 肺气壅塞,失于肃降,气不下行,津不下达,可 引起腑气不通,肠燥便秘。若大肠实热,传导不畅, 腑气阻滞,也可影响到肺的宣降,出现胸满咳喘。
第二节 五脏
二者的关系: ※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 心神必须得到心血的濡养才能正常的工作,也 就是说,只有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心血充足,血 养心,则能化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心理活动正常; ※ 心主血脉的功能受心神的主宰: 心神清明,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 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中医五脏心》课件

《中医五脏心》课件
《中医五脏心》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医五脏理论中的心脏,并全面介绍心脏的作 用、病理变化、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及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和心脏保健方法。
心脏的作用
作为中医五脏理论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心脏不仅是血液的泵动中心,也与情 感、记忆认为,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之一,掌管着血液循环、血液调节以及心身健康。
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心理健康、减轻压力和适度运动等都是保护 心脏健康的重要方法。
总结
了解心脏的作用、中医五脏理论、心脏病理变化以及保护心脏健康的方法, 对维护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脏的病理变化
心脏病理变化包括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和心肌肥厚等,这些变化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心理调节和中医药治疗等综合手段,可以预防和 治疗心脏疾病。
影响心脏健康的因素
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心理压力、环境污染和不良习惯等都对心脏健康产生 影响。
心脏保健方法

中医学课件五脏-心

中医学课件五脏-心

03 心的养生与保健方法
情志调养对心的影响
愉悦心情
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养心的 基础,避免过度情绪波动 对心脏的损伤。
调节情绪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长期 处于不良情绪状态,如焦 虑、抑郁等,以免对心脏 造成不良影响。
宁静心神
保持心神宁静,避免外界 过多干扰,有助于降低心 脏负担,促进心脏健康。
饮食调养对心的作用
梦,体虚多汗等症。
柏子仁
02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烦失眠,心
悸怔忡,肠燥便秘等症。
远志
03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适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
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等症。
活血化瘀类中药介绍
丹参
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适用于血瘀所致的心 胸疼痛、癥瘕积聚,以及心烦不眠等症。
失眠处方
神门、三阴交、安眠穴等,可养心安神、镇静催眠,改善失 眠症状。
现代针灸研究进展
01
针灸治疗心系疾病的机理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血液循环等途径来治
疗心系疾病。
02
针灸治疗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针、激光针灸等新型针灸方法逐渐应用于心系疾病
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均衡饮食
保持饮食均衡,摄入适量的营养 物质,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对心脏的损伤。
红色食物
适量食用红色食物,如红枣、红豆、 红葡萄等,有助于养心补血,增强 心脏功能。
苦味食物
适量食用苦味食物,如苦瓜、莲子 心等,有助于清心泻火,改善心脏 功能。
运动锻炼对心的益处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五脏PP课件

五脏PP课件
神功能是否正常。
LOGO
中医学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认为外在官窍的功能 活动与内在脏腑密切相关,故将面部的五官分别归 属于五脏。然目、舌、口、鼻、耳,皆为孔窍,分 别归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主管,而舌非孔 窍,为何亦归五官,而为心脏所主。通过对“舌为 心窍”理论的源流的探析及对舌与其他四窍功能 的比较,“舌为心窍”的形成是有其充分的依据, 且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的
由于心主血脉而部于表,而表面的血脉比 较丰富,可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L五OGO络, 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面部实为人 体之华表,故心的生理功能是否正常,可 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表现出来故曰心“其 华在面”。 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色红润而有 光泽;若心气不足,血脉亏虚,则面色无 华、淡白或晦滞;再如心火亢盛,则面色 红赤;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等。
LOGO

LOGO
一、心的生理功能
二、心与体窍志液等的关系
LOGO
(一)心的生理功能
LOGO
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脉循行于 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血脉系统的生理功能,由心脏主持,是血液循环
的原动力。心脏气血的虚实和病变,可影响血脉 的运行;血液的盈亏依赖于心气的推动。
血脉
血肉之心,实体心脏
LOGO
、紫暗。 C. 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 渴 E.舌尖红起刺、疼痛、生疮 F. 脉数或沉细迟弱或细数或 沉弦、细涩
LOGO
LOGO
面唇舌晦暗(灰黑)
LOGO
总的来说
LOGO
2、心主神志
曰:“血气者,人之神”(《素问·八正神 明论》,“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 生会》)。因此,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 亦必然出现神志的改变。

医学五脏心肺专题知识讲座专题课件

医学五脏心肺专题知识讲座专题课件
③ 病理、生理同心主血。
2. 其华在面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 面色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
病理意义同心主血。
3. 在窍为舌(或舌为心之苗)
心与舌体通过经脉相连
心主血
舌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
舌具有感受味觉的功能 心藏神
舌与言语、声音有关
生理、病理意义
I. 若心的功能正常:则舌质淡红润泽,舌体柔软灵活, 味觉灵敏,语言流利。
2. 主行水(主通调水道)
① 涵义:是指肺通过其宣发和肃降作用调节体内水液的 输布、运行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
② 机理: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来调节全身的水液 代谢。(图)
③ 病理
如肺失宣降,通调失职,以致水液的输布、排泄障 碍,可发生汗、尿的排泄异常,水湿内停则可形成 痰饮、水肿等病变。
③ 治法举要:温心阳,益心气。
④ 方剂示例:桂枝加附子汤或养心汤之类。
2. 心阴(血)虚
① 病机概要:失血或热病伤阴或思虑劳心过度,或阴血 暗耗,也可因于血的生化之源不足,心神失养,虚火 上炎。
② 证候特征:心悸,心烦,少寐,舌质红,苔少或舌尖 干赤,脉细数等。 其心悸的特点为心悸而烦,惊惕不安,少寐多伴有梦 扰不宁。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将脏腑代谢Βιβλιοθήκη 生的废水下输于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1. 在体和皮
其涵义有二: ① 肺气宣发,将卫气、津液等营养物质输布于体表,以
温养、滋润皮肤。 ② 皮肤的汗孔可随肺气的宣降进行体内外气体的交换,
② 病理:肺失宣发,鼻窍不通,则可见呼吸不畅鼻塞流 涕、嗅觉不灵等症。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中医基础知识五脏六腑-ppt课件(2024版)
2024/11/12
五脏与五行相对应
五行:木 火 土 金 水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筋 脉 肉 皮 骨 五华:爪 面 唇 毛 发 五志: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泪 汗 涎 涕 唾 五味:酸 苦 甘 辛 咸 五色:青 赤 黄 白 黑 五方:东 南 中 西 北 五季: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风 暑 湿 燥 寒 五化:生 长 化 收 藏 五音:角 徵 宫 商 羽 五官:目 舌 口 鼻 耳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心藏神生理作用有二: 其一,主思维、意识、精神。在正常情况下,神明之心接受和
反映客观外界事物,进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其二,主宰生命活动。“心为身之主宰,万事之根本”(《饮
膳正要·序》)。神明之心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五脏六腑 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统一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为君主而脏腑百骸皆听命于心。心藏神而为神明之用。“心 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
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
1)、肺主呼吸:肺的呼吸运动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保证呼吸的调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调节气机:肺主气,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的气机调畅。所谓“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
腑无所不治”(《类经·脏象类》)。
3)、助心行血:肺朝百脉,助心行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全身血液的运行。“诸气者皆属于肺”,
2024/11/12
五脏六腑 - 五脏之心
心的生理功能:
2、心藏神。
神的含义:在中医学中,神的含义主要有三: 其一,指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功能和规律。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
(《素问·天元纪大论》)。 其二,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般称之为广义的神。整个人体生命活动

五脏 中医学.ppt

五脏 中医学.ppt

呼吸不畅,胸闷、喘 、咳 卫气郁遏,腠理、闭塞 、恶寒无 汗 病津液失布,内生痰饮,阻塞气道 肺窍不利鼻塞不通 ,喷嚏等

肺气肃降
• 定义
肺气具有向内向下布散气和津液

• A 将吸入的清气和合成的宗气向下布散至脐 下,以资元气 • B 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及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布 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 C 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 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3)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接受外界 信息并作出反应的是心。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 舍也”
(4)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气者,人之神” 因心主血脉,故才有心主神志
(5)现代科技发展为其提供了证据 心可据人的需要来控制其他器官的血量调整 ,松弛血管影响血压。 心还分泌“心激素”的作用。将心的指令 传到全身(包括大脑),使人具有整体的协调功 能。帮助大脑思维,一旦缺乏,人就会反应迟钝 ,精神萎靡。 心磁场比脑磁场强百倍,心磁场可干扰、 调控脑磁场而达到调控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 动。
淡红舌薄白苔
舌下络脉
舌有瘀斑
舌尖深红
舌下络脉怒张
心主血脉记忆要素?
• • • • A心主血脉定义 主血(推动;生血) 主脉 B 主血的基本条件
(二)心主藏神
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藏神 : 是指心有统帅全身的生理活动和主

广义:是整个人体生命的主宰和总体现。 狭义: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
秋季凉燥之气容易伤肺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课题设计
名词解释 1.华盖 2.娇脏 3.肺主气 4.肺主通调水道 5.肺为水之上源 6.肺朝百脉 7.肺主治节 简答 1.简述肺主治节功能的具体作用。 2.试述肺是如何完成行水功能的? 3.肺主宣发肃降?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生理:
脾气和调 → 口腔润泽、吞咽顺畅 。
病理:
脾气不和 (不摄)→ 涎液化生异常增多 → 口角流涎 脾精不足 → 涎液化生减少 → 口干舌燥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长夏即农历六月,为夏季最后一月。
生理:
脾之运化旺于长夏。
病理:
长夏之湿气容易困脾。
治疗:
长夏季节用药,往往加入藿香、佩兰等芳香醒脾燥湿之 品。
三、脏腑的区别
脏 腑
名称
结构特点
生理功能
功能特点
阴阳 表里
经络 络属
五 脏
肝、心、脾、肺、 肾
实体性器官 (中满)
化生贮藏精气
藏而不泻, 满而不实


六 腑
胆、胃、小肠、大 肠、膀胱、三焦
中空性器官
受盛传化水谷
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奇恒 之腑
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中空性器官
贮藏精汁 藏而不泻
(三)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脉 --- 血脉,脉与心的联系见心主血脉; 华 --- 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
由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
生理: 心的气血充沛,脉道通利 → 面部红润而有光泽 病理: 心的气血不足 → 面色淡白; 心的血脉瘀阻 → 面色青紫或晦暗
生理:
肺金之气应秋而旺。
病理:
秋季凉燥之气容易伤肺。
治疗:
秋季不可过度发散肺气。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肺的阴阳 气血失调
肺气虚 肺阴虚
肺病常见症:咳嗽、气喘、胸痛、咯血等。 A. 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痰 液清稀,声音低怯,面色淡白或恍白,神疲 体倦。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B. 咳嗽无痰、或痰少而粘,口咽干燥,形体 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 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 C. 舌淡苔白或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 D. 脉虚或细数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ppt课件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ppt课件

肝气郁滞,胆汁排泄不利
主司疏泄
肝胆气滞、湿热、火旺

胆腑湿热,影响肝之疏泄

肝血不足
共主勇切
谋虑不决—情志抑郁、惊恐胆怯
胆气虚怯
·
28
经络:足少阴、足太阳
5、肾与膀胱
生理
肾为水脏——气化津液,司开合,控制膀胱开合 共主小便
膀胱为水腑——开合有度,使尿液正常贮存排泄
病理 等
固摄无权
肾气不足
膀胱开合失度
出 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同时并见,藏统失司

·
16
(九)脾与肾
主要体现于先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理:
先天温养、激发后天——脾运化(气、阴阳)
先后天相互资生
依赖于资助促进 肾气(阴阳)
后天补充、培育先天——肾藏先天之精 元气
依赖于充养充盛 脾(谷气)
脾主运化水湿——脾阳健运,土能制水
水液代谢
藏泄互用 生理
相互制约,相互为

肾主闭藏——能制约肝之疏泄 病理 藏泄失调——女子月经周期紊乱、
男子遗精滑泄或阳强不泄
·
19
互滋互制 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
生理: 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
病 理:
肝阳上亢
肾阴不足累及肝阴——水不涵木
肝阳失养 肝阳上亢
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甚则化风
肾阳不足累及肝阳——下焦阴寒内盛,少腹冷痛,阳痿精冷,宫寒不孕
气化失常
遗尿、尿失禁 小便不利
膀胱湿热,上犯于肾——尿急、尿痛、尿血、腰痛
·
29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相同的生理特点 奇恒之腑与五脏
奇经八脉
五脏与脑 五脏与女子胞 五脏与脉 五脏与骨、髓

五脏六腑辩证ppt课件

五脏六腑辩证ppt课件

• 六、湿热蕴脾证
• 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 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 又名中焦湿热证、脾经湿热证。
• 【临床表现】脘腹胀闷,纳呆,恶心欲呕,口 中黏腻,渴不多饮,便溏不爽,小便短黄,肢 体困重,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或见面目 发黄色鲜明,或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
•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而黄,气喘,鼻塞, 流浊涕,咽喉肿痛,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 五、燥邪犯肺证
• 指外感燥邪,肺失宣降,以于咳痰少、鼻咽 口舌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简称肺燥证。 燥邪有偏寒、偏热的不同,而有温燥袭肺证和 凉燥袭肺证之分。
• 【临床表现】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 出,甚则胸痛,痰中带血,或见鼻衄,口、唇、 鼻、咽、皮肤干燥,尿少,大便干结,舌苔薄 而干燥少津。或微有发热恶风寒,无汗或少汗, 脉浮数或浮紧。
• 八、痰蒙心神证
• 指痰浊蒙蔽心神,以神志抑郁、错乱、痴 呆、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痰迷心窍[包] 证。
• 【临床表现】神情痴呆,意识模糊,甚则昏不 知人,或神情抑郁,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 止失常。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 喉有痰声。并见面色晦暗,胸闷,呕恶,舌苔 白腻.脉滑等症。
• 一、脾气虚证
•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 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 【临床表现】不欲食,纳少,脘腹胀满,食后 胀甚,或饥时饱胀.大便溏稀,肢体倦怠,神 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或肥胖、浮肿, 面色淡黄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 二、脾虚气陷证
• 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 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又名 脾[中]气下陷证。

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ppt课件
.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 4、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在
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
.
四、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名称
功能
形态
特点 是否藏神
五脏 化生贮藏 实质密闭 藏而不泻 藏神
精气
器官 满而不实
六腑 受盛传化 中空有腔 泻而不藏 除胆不藏
.
(二)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肺位最高,保护脏腑,抵御外邪,统领一
身之气。 2、肺为娇脏:
肺为华盖,清肃之体,外合皮毛与大气 直接相同,不耐寒热,易受邪侵。 3、肺与秋气相应
,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明则
下安,全身各脏腑功能协调
.
二、肺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素问·灵兰秘典论》
马上派精兵部队 卫 气作为先锋到边防
先抵御敌人
敌人 来了
.
(一)肺的生理功能
1、肺主气: (1)肺主呼吸之气
呼吸的含义和调节 呼吸的含义:机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的交换过程。 呼吸的调节:肺——肺主呼,肺为气之主
肺气清肃 向下通降
吸入清气 输布精微和津液 清肃异物
气、 血、 水
.
4、肺主行水
含义:疏通水道,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
精微津液

水谷 精微

肺气宣发
向上向外 布散全身
皮毛

肺主肃降向下向内
膀胱
肾尿
.
5、肺主治节:
含义: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个脏 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主治节
肺司呼吸 调节气机 助心行血 调节水液代谢

《中医五脏心》课件

《中医五脏心》课件

02
中医五脏心的病因病机
病因
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邪侵犯人体,影
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内伤七情
喜、怒、忧、思、悲、 恐、惊等情绪波动,导 致气机紊乱,进而影响
心脏。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度 饥饿,均可导致脾胃功 能失调,进而影响心脏

劳逸失度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 均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 ,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中医五脏心》ppt课件
• 中医五脏心概述 • 中医五脏心的病因病机 • 中医五脏心的辨证论治 • 中医五脏心的现代研究 • 中医五脏心的典型病例分析
01
中医五脏心概述
中医五脏心的概念
总结词
中医五脏心的基本概念
详细描述
中医五脏心是指人体内的心脏器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具有主血脉 、主神明的功能。

病机
01
02
03
04
气滞血瘀
情绪不畅、饮食不节等原因导 致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 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变化。
痰火扰心
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原因导 致体内痰湿内生,痰火上扰心 神,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
心阳虚衰
久病体虚、年老体衰等原因导 致心阳虚衰,心脉失于温煦,
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
心阴不足
久病体虚、过度劳累等原因导 致心阴不足,心脉失于濡养,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调节情绪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
饮食调养
合理搭配营养,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 性食物。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 潜在的心脏问题。
04
中医五脏心的现代研究
现代医学对中医五脏心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2021
内容
生理功能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在体合脉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汗为液 其华在面
心与肺、心与脾、 心与肝、心与肾
附:心包络
中医五脏心医疗
1
(一)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 ❖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心有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中医通过观察舌的形态与色泽变化,还有 语言表达的流利程度来判断心的功能状况。
例:舌尖经常溃疡的人,就是心火旺;讲话 时频繁出现断点,就是太疲劳了,心气虚弱 不够用了;舌根下的静脉色泽紫黯而曲张, 说明心血管多有动脉硬化。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5
❖ 在志为喜
—《素问·阴阳应象论》:“心……在志为喜。”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4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5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3
(二)与体窍志液等的关系
❖ 在体合脉
也。”
—《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
心合脉,即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心
气的强弱,心血的盛衰,可从脉象反映出来。
心合脉,成了切脉的理论根据之一。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4
❖ 在窍为舌
—《素问·阴阳应象论》:“心主舌……在窍为舌。”
❖ 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 表里,故心包络属于脏。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3
如何养心?
❖ 养心主要做到心静,心静天然凉。长于补养 心的人,静则生阴,只有阴阳协调,才气保 养心脏,炎天宜多吃心神安定之品:茯苓、 莲子、百合、小枣等同时,还要多吃养阴生 津之品,如:莲菜粉、银耳、大西瓜、鸭肉 等除此,多吃点"苦"瓜,因为苦入心,可养阴 清热除烦,如苦瓜、绿夹豆等。
1、心气的充沛
2、心血的充盈
3、脉管的通利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2
❖ 心主神志(心藏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生理:心的气血充盈,神得以涵养,那么 人就头脑清楚、神思敏捷、睡眠香甜。
•病理:反之,如果人记忆力下降,睡眠浅 而多梦,那就表明心气、心血不够用了, 要赶快补充。
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 关系密切。愉快的情绪,有益于心脏,也有 益于身心健康。
若暴喜或喜乐过度,不仅无益,反而使心 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6
❖ 在汗为液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源,均为水谷 精气化生,故曰“汗血同源”。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1
❖ 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 两个方面。 1.水火既济 2.精血互生 3.精神互用 4.君相安位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2
附:心包络
❖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 气血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 如果外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高热 引起的神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痰 阻心窍,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醒等心神的症 状,也称为“谈蒙心包”。
1. 生成: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2. 运行:人体血液的运行,除了靠心气的推动、
肺气的资助外,还需依赖于脾气的统摄。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10
❖ 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是主血和藏血,主神明 与调节精神情志之间的相互关系。
1.血液:心主血,肝藏血。 2.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心在脉为血,在津为汗,汗为血之液,故 称“汗为心之液”。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7
❖ 其华在面
—《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色泽反应 出来。
心功能健全,血脉充盈,循环通畅,则面 色红润光泽;反之,心脏功能失调,可引起 面部色泽异常。如心气不足,心血亏少,则 面白无华;心脉瘀阻,则面色青紫。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8
(三)、脏腑间的关系
❖ 心与肺
心主血脉,肺主宗气、朝百脉。心与肺的 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血、血液循环与呼吸运 动的关系方面。
1. 肺气助心行血 2. 心血布散肺气
2/8/2021
中医五脏心医疗
9
❖ 心与脾
心主血脉,脾主统血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 和运行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