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初探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关注以人为本及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无止境,强调学,七的会学。学会阅读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因为阅读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人类社会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法。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人们往往误认为“阅读”就是语文阅读,而忽略了数学的阅读。随着“社会的数学化”。仅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是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阅读教学经历,谈淡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思考与阅读相结合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然而。我却说:“读而不思也则惘,思而不读也则殆。”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是非常重要的,要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数学课本上的定义、定律等语言,虽然言简意赅,但是不像文学语言那样生动、形象、幽默。它常常不易理解。因而,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引导和启发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要主动,要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养成凡事问个为什么的良好习惯。如:“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我出示这一情景:小军和小鹏是两兄弟,星期天,爸爸带着两兄弟去河里捉鱼,最后查看鱼缸,小军捉了8条,小鹏捉了5条。于是,我先设问:谁捉的鱼少?谁捉的鱼多?小军比小鹏多捉几条鱼?粗读一遍,指出重点理解“小军捉了8条,小鹏捉了5条”这句话。再读一遍,抓住“8条”和“5条”,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又精读一遍,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小军和小鹏捉的鱼不一样多?”抓住这一灵感,引导提出问题:“我们要让他们两人的鱼一样多,想想办法。”学生看出:小鹏还要捉3条鱼,两人的鱼才一样多。最后,解决了问题。通过这样引导,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好习惯。
二、动手与阅读相结合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边读边算。如: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题目,一边画图分析。针对不同的年级,要画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分析,边画图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经过仔细分析,学生就会顺利地解出题目来。再如:在教学“垂线画法”时。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的画法步骤,使学生对垂线的定义和形状整体感知,再照着书上的步骤画,分析一下自己所画的垂线与书上的垂线有什么不同,多画几次,教师结合全体学生的情况进行讲解,画龙点睛,使学生真正学会了阅读。
三、探究与阅读相结合
通过阅读可以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可以解决问题。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教学内容,把在阅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拟为探究、讨论的对象,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各抒己见。指导学生阅读探究,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的过程
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交流探讨,可以内化知识、细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先出示“13+5=?5+13=?11+7=?7+11=?”这儿道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总结得出规律: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分小组讨论交流,对加法交换律的知识整体感悟。有学生问:“所有的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都适合加法交换律吗?”我就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借以发挥。组织学生再阅读、再演算、再讨论,得出结论:所有的加法算式都适合加法交换律。还有学生问:“减法有交换律吗?”我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下去探究,再去阅读课本,在F次课上验证。
四、实践与阅读相结合
阅读学会知识,实践运用知识,学贵在用。反复阅读,掌握了知识的联系、异同。再阅读的时候,把知识进行疏导、整理,弄清概念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把握知识结构,这样就能联系实际生活、动手实践、举一反三。例如:我在教学“直角的认识”时,让学生阅读课本,观察直角形状,然后再抓住重点详细讲解。再让学生找出教室内带直角的东西,进一步深化对直角的认识。当学生对直角知识完全掌握后,安排学生回去收集与直角有关的资料信息,在班上交流。这样,学生就会对直角的知识学得更加牢、更加深。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热爱阅读数学课本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作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一定要走出传统阅读和数学教学的误区。要真正授之以“学”和“阅读”的方法,在学习中不要读死书、死读书,而要学会勤动下、勤观察、勤动口、勤思考、勤实践。真正变“读会数学课本”为“会读数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