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教育社会学课程大纲.doc
教育社会学课程大纲第一编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式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二、学科成型时期三、社会学化时期四、教育社会学在国内外的发展五、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一、教育的功能论二、教育的冲突论三、教育的互动论第四节教育社会学的应用一、教育社会学与学校教育二、教育社会应用研究的类型三、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二、研究课题的形成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四、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常用方法一、调查法二、现场法三、隐蔽法四、人种学研究第二编教育行为论一、要求掌握:1、第三章学校中的角色行为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角色行为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地位二、教师的教育者角色地位三、教师的受雇者角色与角色冲突四、教师角色社会第二节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一、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二、学生的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三、学生的同辈群体及其影响四、学生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五、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第四章学校中的失范行为第一节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二、规范行为与失范行为第二节学校中的失范行为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二、学生失范行为的诸表现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第三节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一、社会控制与教育控制二、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第三编教育活动论第五章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第一节课堂结构一、课堂的时空结构二、课堂的角色结构第二节课堂中的互动一、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二、课堂互动冲突的处理三、课堂互动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一、课堂控制的概念二、课堂上的行为问题三、课堂控制的方法与类型第六章学校教育的活动内容:教育知识、第一节显性知识与价值传递一、课程的研究传统二、课程的分析模式三、课程与社会控制第二节隐性知识与学校生活一、学校文化的概念二、学校文化研究的盲点第三节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一、生活经验与学校教育二、生活经验的传递与交流第四编教育组织论第七章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一节班级的组织分析一、班级的组织含义与特点二、班级组织的功能第二节班级的结构分析一、班级的正式结构二、班级的非正式结构三、社会网络分析四、两种结构的矛盾第三节班级的群体分析一、班级集体的形成与类型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三、班集体的建设第八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结构一、学校组织的性质二、学校组织的结构第二节学校组织的运行一、学校组织的冲突二、学校组织的协调三、组织理论与学校管理第三节学校组织的变革一、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二、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三、学校组织变革的阻抗第五编教育制度论第九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一、制度的含义二、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的基本关系一、社会变迁的含义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第三节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一、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变迁二、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迁三、社会剧变与教育制度变迁第十章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经济结构与教育制度一、经济结构类型与教育制度二、经济转型期国家的教育特征第二节、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三、中央调控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第三节、人口结构与教育制度一、人口数量结构与教育二、人口质量结构与教育第四节、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制度一、经济分层与教育机会二、文化分层与教育机会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第一节、教育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关系二、教育问题的含义三、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第二节、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一、结构性教育问题二、跨时空性教育问题三、伴生性教育问题四、失范性教育问题五、过程性教育问题六、失误性教育问题第三节、教育不平等性问题一、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三、教育公平问题第四节、学习压力问题一、学习压力的概念二、学习压力的影响三、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第五节、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一、国外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二、教育问题的综合治理第六编教育功能论第十二章教育制度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制度的功能一、关于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三、教育功能研究的视角第二节、教育制度的功能失调一、教育制度的生命周期二、教育制度的功能失调三、教育制度的创新第三节、教育制度的功能理论一、社会化理论二、分配理论三、合法化理论第十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第一节、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论二、社会化的过程三、社会化的媒介第二节、教育与个体地位升迁一、现代社会流动的基本问题二、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理论分析第三节、教育与生活方式一、生活方式及其衡量方式二、教育与生活水平三、教育与生活质量第十四章教育与国家发展第一节、教育与国家现代化一、国家现代化模式与教育二、国家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中国的现代化与教育一、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二、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教育社会学课程大纲第一编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教育社会学导论第一节什么是教育社会学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三、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式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及其发展一、早期经典代表人物二、学科成型时期三、社会学化时期四、教育社会学在国内外的发展五、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一、教育的功能论二、教育的冲突论三、教育的互动论第四节教育社会学的应用一、教育社会学与学校教育二、教育社会应用研究的类型三、学习教育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一、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过程一、教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环二、研究课题的形成三、概念、命题与理论的建构方法四、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的常用方法一、调查法二、现场法三、隐蔽法四、人种学研究第二编教育行为论一、要求掌握:1、第三章学校中的角色行为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角色行为一、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地位二、教师的教育者角色地位三、教师的受雇者角色与角色冲突四、教师角色社会第二节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一、学生的社会位置与地位二、学生的社会背景与学业成绩三、学生的同辈群体及其影响四、学生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五、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第四章学校中的失范行为第一节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二、规范行为与失范行为第二节学校中的失范行为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二、学生失范行为的诸表现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第三节失范行为与教育控制一、社会控制与教育控制二、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第三编教育活动论第五章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形式:课堂教学第一节课堂结构一、课堂的时空结构二、课堂的角色结构第二节课堂中的互动一、课堂互动的社会学解释二、课堂互动冲突的处理三、课堂互动的研究方法第三节课堂教学与课堂控制一、课堂控制的概念二、课堂上的行为问题三、课堂控制的方法与类型第六章学校教育的活动内容:教育知识、第一节显性知识与价值传递一、课程的研究传统二、课程的分析模式三、课程与社会控制第二节隐性知识与学校生活一、学校文化的概念二、学校文化研究的盲点第三节生活经验与日常生活一、生活经验与学校教育二、生活经验的传递与交流第四编教育组织论第七章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一节班级的组织分析一、班级的组织含义与特点二、班级组织的功能第二节班级的结构分析一、班级的正式结构二、班级的非正式结构三、社会网络分析四、两种结构的矛盾第三节班级的群体分析一、班级集体的形成与类型二、班级中典型的群体行为三、班集体的建设第八章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第一节学校组织的性质与结构一、学校组织的性质二、学校组织的结构第二节学校组织的运行一、学校组织的冲突二、学校组织的协调三、组织理论与学校管理第三节学校组织的变革一、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二、学校组织变革的过程三、学校组织变革的阻抗第五编教育制度论第九章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的基本要素一、制度的含义二、教育制度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的基本关系一、社会变迁的含义二、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基本关系第三节教育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力一、社会变迁与教育制度变迁二、社会转型与教育制度变迁三、社会剧变与教育制度变迁第十章社会结构与教育制度第一节、经济结构与教育制度一、经济结构类型与教育制度二、经济转型期国家的教育特征第二节、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一、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二、地方分权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三、中央调控的政治结构与教育制度第三节、人口结构与教育制度一、人口数量结构与教育二、人口质量结构与教育第四节、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制度一、经济分层与教育机会二、文化分层与教育机会第十一章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第一节、教育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关系二、教育问题的含义三、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第二节、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一、结构性教育问题二、跨时空性教育问题三、伴生性教育问题四、失范性教育问题五、过程性教育问题六、失误性教育问题第三节、教育不平等性问题一、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会均等三、教育公平问题第四节、学习压力问题一、学习压力的概念二、学习压力的影响三、学习压力的形成机制第五节、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一、国外教育问题与教育改革二、教育问题的综合治理第六编教育功能论第十二章教育制度的功能第一节、教育制度的功能一、关于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三、教育功能研究的视角第二节、教育制度的功能失调一、教育制度的生命周期二、教育制度的功能失调三、教育制度的创新第三节、教育制度的功能理论一、社会化理论二、分配理论三、合法化理论第十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第一节、教育与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论二、社会化的过程三、社会化的媒介第二节、教育与个体地位升迁一、现代社会流动的基本问题二、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理论分析第三节、教育与生活方式一、生活方式及其衡量方式二、教育与生活水平三、教育与生活质量第十四章教育与国家发展第一节、教育与国家现代化一、国家现代化模式与教育二、国家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第二节、中国的现代化与教育一、中国赶超型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二、中国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教育社会学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教育社会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通过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背后的实质,培养学生对于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正确深入地认识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分析研究机会;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专题讨论和课堂观摩等方式,使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重视形成性评价,注意评价的多样性和有针对性。
三、先行课程教育学原理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社会学的方法、理论课程难点:教育与社会结构中的其他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整体稳定、进步的关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培养学生对于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想象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正确深入地认识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生动形象的信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2学时)1.教学内容(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3)教育社会学方法论。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2)教学难点:教育社会学的方法论。
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2学时)1.教学内容(1)理论奠基时期;(2)学科成形时期;(3)教育社会学学派;(4)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期末复习讲义
教育社会学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启发学生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思考,提高学生对教育与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的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教育社会学理论知识,掌握教育社会学分析方法,学会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教育现象、研究、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
主要内容:教育社会学学科论;教育的社会背景;教育自身的社会系统;教育的社会功能(自学)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3分)一、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诸说1、社会化过程说佩恩:教育社会学是描述与解释个人如何透过社会关系以获得并组织经验的一门科学。
(1928)(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布朗:教育社会学研究整个文化环境对个人影响的过程,个人经由此种过程获得并组织其经验。
(1947)雷通群:教育社会学“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如何生活,尤其要研究个人在团体中得到何种教训及团体生活上所需何种教育”。
(1931)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化说”教育观:“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往往影响着其对于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2、相互关系说(1)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2)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3)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二、研究对象界定(一)问题:对象的泛化(如:个体社会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对象的窄化(如:教育也不仅仅限于个体社会化)(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姓“教”——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必须是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姓“社”——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社会学意味,或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三)研究对象的分类:(3种分类)1、以社会学范畴为基干的分类——如社会体制、过程、变迁,并有相应的社会学分支领域2、以教育领域为基干的分类——学校、家庭、社会,而有学校教育社会学……3、以教育的社会性为基干的分类——教育的社会性体现:受制于社会、形成自身小社会、作用于社会。
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
《教育社会学》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6学时)[教学要点]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二、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第二节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一、学科性质诸论二、学科性质确定第三节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一、研究对象诸说二、研究对象界说第四节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二、决定因素与非决定因素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四、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五、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重点与难题]一、规范性与证验性两种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区别二、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特点三、明确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四、把握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思考题]1.什么是证验性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它与规范性教育社会学研究之间有何区别?2.教育社会学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明确这个问题有何意义?3.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4.联系我国当前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实际,谈谈当代教育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可持续发展(5学时)[教学要点]第一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与内涵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二节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一、教育可传播和创造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观念、态度、价值和知识,使人们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自觉参与和推进可持续发展二、教育可促进经济增长、政治进步和文化繁荣,推动社会朝着“三个文明”与时俱进的方向发展三、教育有助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第三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对策一、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点与难点]一、应识记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二、理解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战略中的作用三、把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题]1.试析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教育可持续发展。
2.试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谈谈教育在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
3.何谓教育可持续发展?其实现的对策选择是什么?第三章教育与社会阶层化(7学时)[教学要点]第一节社会阶层化与教育的基本关系一、社会阶层化的涵义二、阶层结构与教育结构第二节社会阶层化对教育的影响一、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具体表现三、教育在促进社会分层合理化中的作用第三节教育与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概述二、社会流动与教育的相互影响三、教育分流问题第四节教育机会均等问题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及历史发展二、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现状分析三、促进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的对策[重点与难点]一、应识记的概念: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竞争式流动、教育机会均等二、社会阶层化影响教育的机制三、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四、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思考题]1.社会阶层化对教育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试析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
教育社会学课程核说明
教育社会学课程考核说明《教育社会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初步了解教育社会学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有关知识,理解教育社会学中对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能运用教育社会学中所揭示的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为使本课程的要求在考核命题中得到贯彻落实,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一、考核对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
形成性考核指学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程的教学大纲自主地学习文字教材,参加课程的辅导、网上讨论、答疑,完成统一规定的书面记分作业,由辅导教师按完成的质量评分,积分累计按30%记入期末总成绩。
终结性考试为闭卷,卷面成绩为100分,占考核成绩的70%,终结性考试的具体要求按照本说明中的考核依据与考核要求执行。
三、考核依据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学校教育社会学》(纪河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8月第1版)为依据,理论知识不超出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的范围。
四、考核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去指导和开展教育实践,达到复习和提高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其中要求掌握部分的内容是考核的重点和难点,占考核内容的70%左右;了解和理解部分要求了解有关的基本知识,占考核内容的30%左右。
附;各章节具体考核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了解)一、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经历三个阶段: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2、 20世纪初—40年代——学科形成阶段3、 20世纪40年代后——学科成熟阶段二、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1、社会变革2、哲学发展3、学术传统第二节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一、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了解)(1)教育与社会结构。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docx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编教育社会学学科论第一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要素一、研究对象诸说1、社会化过程说代表人物:美国社会教育学之父佩恩/布朗/雷通群可追溯至涂尔干(教育社会学奠基人)2、相互关系说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静态”米切尔【美】P.费里波夫【苏联】)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动态”彼得威尔【美】费雷德金【美】)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林清江、厉一贤)3、群体关系说、教育独特性说、社会功能说、特殊社会现象说…二、研究对象界定(特点在于既姓“教”又姓“社”)三、学科性质分析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和社会学的中介学科(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的学科”;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第二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五个阶段及其代表事件)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1、教育学视野的拓宽(教育哲学的考察;“教育科学”的考察)2、社会学兴趣的扩展(教育社会学概念的提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展示)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至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学科制度的成形(有关大学普遍开设课程或系列讲座;成立全国性学术团体;出版学术刊物)2、研究范式的成形(规范性研究范式)三、范式转换时期(二次大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1、验证性研究范式的确立2、功能主义学派的垄断四、学派争鸣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1、冲突论学派的抗衡2、解释论学派的冲击五、取向修正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1、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结合(客观上促进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互补)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并存(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发挥作用)第二编教育的社会背景第三章社会结构:教育格局的规定因素一、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区分不同的结构对教育提出的要求)1、“农业社会”的经济结构与教育职能经济结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体基本特征:科学(技术)含量极低;身份等级差异明显;变化师范迟缓教育需求:教育不承担劳动力再生产职能,因为手工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好的“学校”。
教育社会学
新编教育社会学(主编:马和民)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导论教育社会学: 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偏重”社会事实”, 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 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 社会有机论,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噢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 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 实证性( 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 1. 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 地位局限性( 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 应用局限性( 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 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角度: 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中观角度: 研究以学校为中心开展. 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微观角度: 一类是以英国学者杨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类是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综合角度的研究: 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如, 美国波普尔的”隐性课程论” .●教育社会学的历史发展萌芽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 成形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转型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后得到飞速发展.代表人物: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一词. 称这门学科为”实证哲学, 认为社会学是“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的实证研究”。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
2000年版。 15、渡边雅男:《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6、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德)赖特·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 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9、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20、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9年版。
21、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教育科学出版 社2002年版。
22、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社会控制》,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和民:《教育社会学》
第一编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 第二编 教育行为论 教师、学生的角色与角色行为、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第三编 教育活动论 课堂教学、教育知识、 第四编 教育组织论 班级、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第五编 教育制度论 社会变迁、社会结构、教育中的社会问题 第六编 教育功能论 教育制度的功能、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与国家发展
23、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 会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出自于吴康宁主编的《现代教育社会学 研究丛书》。
24、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 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5、刘精明等著:《转型时期——中国 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 月版。
《教育社会学》
1、绪论 2、社会制度与教育 3、社会变迁与教育 4、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与教育 5、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6、班级组织的社会学分析 7、教师、学生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教育社会学是一门探讨教育与社会相互影响的学科,它包含了各种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研究。
对于教师而言,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知识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介绍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涉及的教育社会学知识,旨在帮助教师候选人提高他们的备考水平。
一、教育社会学的概念与发展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作用以及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学到现代教育社会学的转变。
传统教育学主要关注教育的技术和方法,而现代教育社会学注重教育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二、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理论1. 功能主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个体,并通过教育来传承社会价值观。
此理论对于解释教育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交往理论社会交往理论强调教育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个体可以学习社会化的技能和价值观。
3. 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认为,文化资源对于教育的成功和社会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会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文化资本理论提醒我们要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三、教育社会学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应用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教师候选人深入了解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对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 教育政策与法律了解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候选人理解教育政策和法律的背景和目的。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合法合规地开展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2. 教育平等与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多元文化教育。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会出现与教育平等和多元文化教育相关的题目,了解相关理论和实践将有助于教师候选人的答题。
3. 教育与社会问题教育社会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候选人了解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教育社会学
课堂教学的研究历史
30年代 30年代
– 沃勒:《教学社会学》(1932) 沃勒: 教学社会学》 1932)
50至60年代 50至60年代
–量化研究:贝尔斯的小群体互动过程分析及弗 量化研究: 兰德斯的教学行为分析 –质性研究:杰克逊的“课堂生活”研究及德里 质性研究:杰克逊的“课堂生活” 本的课堂“学习” 本的课堂“学习”内容研究
教师的课堂讲话大部分属于“直接教学” 教师的课堂讲话大部分属于“直接教学” 中的“讲授” 中的“讲授” 在属于“间接教学”的教师讲话中, 在属于“间接教学”知识传递者” “课堂控制者”与“知识传递者”
我国小学教师课堂角色的研究
“定向者”(A型)。此类教师在课堂中主要通过 定向者” )。此类教师在课堂中主要通过 提问”来控制课堂, 强制” “提问”来控制课堂,“强制”或引导学生的课 堂参与。 堂参与。 定向·定规者” AB型)。此类教师的课堂言 “定向·定规者”(AB型)。此类教师的课堂言 语行为以“提问” 要求”为主, 要求” 语行为以“提问”与“要求”为主,而“要求” 的目的在于确立或维护某种规范(规则、规矩、 的目的在于确立或维护某种规范(规则、规矩、 规定、 规定、规章等 定向·定论者(AC型)。此类教师主要通过 “定向·定论者(AC型)。此类教师主要通过 提问” 评价”来调整学生的课堂行为, “提问”和“评价”来调整学生的课堂行为,这 评价”对学生来说具有“法官裁定” 种“评价”对学生来说具有“法官裁定”的性质 定向·定规·定论者(ABC型)。此类教师的提 “定向·定规·定论者(ABC型)。此类教师的提 问、要求和评价这三类言语行为行为各自所占比 重大致相等
第三章 学校教育的主要活 动形式: 动形式:课堂教学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与掌握学校课堂教学的时空与角色 结构, 结构,学会用社会学的观点观察与分析课 堂; 掌握课堂中的互动及冲突, 2、掌握课堂中的互动及冲突,了解课堂冲 突的不同处理策略; 突的不同处理策略; 了解课堂控制的概念, 3、了解课堂控制的概念,学会分析课堂中 的问题行为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控制。 的问题行为并实施有效的课堂控制。
《教育社会学》
• 1. 2. 3. 4.
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 韦伯的三重标准说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 多种标准说 续谱排列说
2、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社会分层对教育成层的影响与作用,另一 方面指教育成层与社会分层的影响与作用。 • 所谓教育成层,又叫教育分层,它是指社会成员 因具有不同的教育程度,而对社会地位、社会财 富、权力、文化和职业再分配,使原有的阶级和 阶层不断得到补充、再生,是新的阶级和阶层不 断形成的过程。
• 相互关系说 A教育制度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B教育活动(过程)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 教育活动说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相对于一般社 会学的研究对象来说,应该是一种种加属差的关 系。 • 其它观点
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
• 奉行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 • 演绎性模式也是解释性模式 • 定量与定性结合
•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论 1.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理论 2. 批评与思考 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 产者进行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和其在接 受教育的机会成本等价值在生产者身上的凝结, 它表现在蕴含于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 与管理技能和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中的资本只是 物质资本的束缚,将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 质资本。这样就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研究经济 理论和实践。
《教育社会学》
主要参考文献
• 钱民辉著:《教育社会学——现代性的思考与建 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 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 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 杨昌勇著:《新教育社会学:连续与断裂的学术 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 扬M.F.D著,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 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新修)
《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新修)《教育学基础》教学大纲绪论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探讨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艺术,它不同于教育方针、政策,也不同于教育经验汇编。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1762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776—1787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先后4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之一。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
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861年,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教育论》出版。
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1901年,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
1908年,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939年,苏联出版了以凯洛夫为总主编的《教育学》。
这是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1930年,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
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学专业教育社会学理论教育学专业的本质是探究关于教育的各个方面,其中涉及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育社会学理论。
教育社会学围绕着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旨在深入理解教育如何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核心理论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教育社会学的定义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探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教育本身,还着眼于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影响。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了教育系统、学校及教育组织、教师与学生等各方面,旨在揭示教育在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社会学常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获取对教育与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的深入认识。
这门学科在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的同时,也借鉴了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
二、教育社会学的核心理论1. 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核心之一,该理论认为教育体系具有社会再生产的功能。
意思是,教育不仅是一种知识传授的工具,更是一种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的再生产机构。
教育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各个层面的再生产的结果,通过教育,社会结构的现存秩序将得以保持和再生产。
2. 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强调了教育的社会不平等性。
根据该理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会传递出各种文化资本(如价值观、习惯、态度等),并且这些文化资本对于社会地位的获取和社会流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育社会学通过研究教育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教育在社会不平等中的作用。
3. 教育话语权理论教育话语权理论关注的是教育中权力的分配与运行。
该理论认为,教育话语权不仅与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密切相关,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育机构和教育者通过设计和实施特定的教育政策、课程内容和评估方式来产生话语权,从而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结构。
教育社会学
第一篇: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论第一章导论教育社会学:研究教育行动和教育事实的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两种研究路径: 第一种,主要是以孔德、图尔干、斯宾塞维代表的学术渊源,偏重“社会事实”,推崇事实判断和量化研究。
第二种是以韦伯为代表的,主要是偏重“个体事实”,推崇价值判断和质化研究。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社会有机论为代表,在研究时始终强调整体、有机联系的观点,教育现象放于社会大系统进行分析。
2.综合性:理解的教育是广义的,重点分析学校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综合性。
3.现实性:直面现实生活的教育事实,特别是对本国本土教育事实的研究。
4.实证性: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手段获取教育事实资料,再进行二次分析。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教育社会学可为教育活动、教育理论提供社会学依据,是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关系。
2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社会学一般理论是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3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局限性:1.功能局限性:具有鲜明的合作性和依赖性,比如只能协助而不能代替各种具体的学科,不能独立的解决教育问题。
2.地位局限性:对社会学依附明显。
3.应用局限性:研究范式不具有普适性,其成果和结论的应用视情况而定。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社会化的形态分为三类: 后喻文化-儿童向成人学习;并喻文化-儿童或成年人都需要向各自的同辈人学习;前喻文化-成年人向儿童学习。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角度:围绕教育功能展开, 研究重点在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与社会不平等、教育与社会变迁以及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等。
中观角度:以学校为中心开展,重点是学校科层制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组成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微观角度:一、以《知识与控制》为标志,形成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二、采用现象学、象征互动论与俗民方法论等,以课堂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形成学校教育的俗民志。
综合角度:同时关注宏观和微观两种社会过程。
第三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ppt
返回
1、代表人物 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思想(社会学的目标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等待 社会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要求排除当前社会改革 运动的干扰)。 迪尔凯姆(涂尔干或杜尔克姆)(法国,教育社会 学之父):①、社会事实(Social fact)论。社会 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 类。②、社会研究方法。著有《社会学方法论》、 《论社会分工》、《自杀论》③”社会化说”的教 育观。 华德(沃德)(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社会 心理学创始人):在《动态社会学》(1833)中首 次提出“教育社会学”概念;提出“社会导进论”。 教育——知识——认识——有目的有计划行动—— 社会进步——幸福。
莫琳•T•哈里楠主编,傅松涛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谭光鼎等主编:《教育社会学:人物与思想》,台湾高等教 育出版公司2006年版。
15
6
三、社会学化时期(二战结束后)
范式转换时期(二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学科争鸣时期(60年代末) 1、代表人物 格洛斯(美国):提出教育社会学应该是社会学的下属分支学科。
把教育社会学限定在:学校的社会结构及功能;教室社会体系的分 析;学校的社会环境、教育专业或教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布鲁克福(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1949年)明确把 教育社会学译为“Sociology of Education” ,这可视为是现代 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且强调实证性研究。认为新兴教育社 会学的研究应包括教育制度与其它社会制度的关系;学校社会组织 体系的研究;学校与社区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夫劳德(英国):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提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 容:教育理论、学说及政策的社会起源、决定因素和启示;教育制 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包括人的质量问题,经济方面的人力供求问 题,政治方面的领导人才起用问题,即社会阶层化所牵涉到的选择 与分化问题;教育制度本身的结构与功能问题;由教育活动本身所 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教室或学校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测量研究及教学 社会学;社会环境的非正式教育影响。
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
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教育是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教育理论是探讨和分析教育本质、规律和实践的系统性的学术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消费的规模和倍率的增长,教育的社会属性也愈加明显,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是研究教育及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着眼于教育行为在社会中的产生、发展和影响,以及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等。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和特点。
一、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德国,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等国家。
在这个时期,学者们关注教育制度、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对经济和政治进程的影响等问题。
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经历了一次新的发展。
学者们逐渐关注对教育制度与社会更深入的批判性研究,讨论权力、阶级、种族、性别、差异和多元化等问题,研究重点转向了教育的社会维度。
20世纪80年代,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出现了一次颠覆性的变革,学者们更加关注教育的文化维度,研究文化差异、文化认同、语义构造以及对多元文化的接纳等问题。
二、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的研究内容教育社会学教育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制度和政策、教育与社会结构、教育和文化认同、教育与社会变迁等方面。
教育制度和政策研究主要涉及教育政策的制定、演变、实施和影响,以及教育制度的组织、管理和评估等问题。
教育与社会结构的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对不同社会结构和组成的影响,包括阶级、种族、性别、文化背景等。
研究重点包括社会结构对教育取向、教育生产、教育机会和成果的影响等问题。
教育和文化认同研究主要探讨个体和社会群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化认同,及其在教育中的表现。
研究范围包括文化认同的形成和变迁、文化认同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文化认同的改变和多元化等问题。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研究着眼于教育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
主要包括教育在社会进步和差异化、社会变迁和教育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教育与社会变迁的新趋势等问题。
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引言:社会科学所包含的广泛学科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社会科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 社会科学教育的现状社会科学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性和足够的关注。
在许多学校中,社会科学课程往往被辅助型的地位对待,与自然科学相比,缺乏足够的资源和时间。
这导致学生对社会科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思考能力较为薄弱。
2. 发展趋势一:强调社会问题教育社会科学教育应当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理解社会问题。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关注社会问题和培养社会责任感,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授历史课程时,可以通过让学生分析当时的社会问题和背景来加深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 发展趋势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社会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观点。
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观点的案例和反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发展趋势三:跨学科融合社会科学教育应当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社会问题的多个方面。
例如,在教授经济学课程时,可以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结果,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经济问题。
这种跨学科融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运用能力。
5. 发展趋势四:注重实践与应用社会科学教育应当注重实践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教授社会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社会调查,从实践中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这样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发展趋势五:借助科技手段推进教育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科学教育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深度和广度的拓展。
例如,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平台,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社会科学教学资源。
教育社会学的演进与发展
课后小作业
杨昌勇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
沦之反思》中提到:“中国大陆教育学三十年 的停滞沉沦,其原因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更 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 的教育社会学的对立冲 突及其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识”,请您在阅读 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学科的建设和学术的发展应该有其延续性, 当中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落后于世界教育社会 学研究的主流时,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学子, 你认为应如何科学的评价这段历史?展望未来, 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中,您认 为应该注意什么?(字数请限制在1000字以内)
6.鼓励民间企业提供学习机会:
(1)宣导学习活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妥善规划各种学习的体系与方式 (3)订立完善的鼓励办法 (4)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
7.发展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1)推展公务人力的学习型组织 (2)推动工商业的学习型组织 (3)推展学习型家庭 (4)推展学习型社区 (5)推动矫正机构内的学习型组织
2、一九九六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廿一 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习:内在的 财富》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3) 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4) 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
8.开拓弱势族群终身学习机会:
(1)确定优先对象,了解其学习需求; (2)改进现有学习环境与设 施; (3)因应特殊需要,发展创新的学习设施; (4)发展基本能力,奠定教育与训练的基础, (5)加强实 用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助助人的功 能。
9.整合终身学习资讯网路:
(1)由地方主管教育机关进行整合区域内 的学习机构,成为地区学习网路中心 (2)传递及搜集终身学习资讯,运用书面、 网路与语音查询的服务,方便民众取得 (3)定期办理宣导或成果展览 (4)形成大众学习的资源与资讯流通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伯特· K· 墨顿的中距理论(亦称中层理论)
在缺乏必备理论和经验的情况下,社会学理
论的研究方略是: (1)面对资料有个总的取向;(科学的程序和 方法) (2)设想一些变量的类型,这是理论家必须要 去设法说明的,而不只是清楚地将变量表达 出来就算了;(对变量的操作化)
11
罗伯特· K· 墨顿的中距理论(亦称中层理论)
4
2、 学科发展特点 教育学家初步具有教育社会观。 确立了研究主线:把教育活动过程与其 它社会活动相联系。 早期社会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 教育社会学的形成奠定基础。 缺乏学科意识,难于形成完整的学科体 系。
5
二、学科成形时期(20世纪初到40年代)
1、代表人物:美国,苏则罗(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课)、史密斯 (《教育社会学概论》)、佩恩(《教育社会学杂志》);华勒 《教学社会学》(1932),对学校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影响 很大。 2、 学科发展特点 学科制度的形成 ( 其标志: 1 )研究领域的专门化制度化; 2 )研究 人员的专业化、组织化)。 着眼于解决由社会所产生的教育问题。 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 主要由教育学家参与。 研究领域日益扩展(美国的布鲁克福概括为七个方面:研究教育如 何引导社会进步;研究促成理想社会的教育目标;研究社会学原理 在教育中应用;研究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研究教育人员的地位、条 件和培养问题;研究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 ` ;研究学校内部型时期
以学科概论性研究为主、分支领域性研究为辅的阶段,可以说是中国教育 社会学学科重建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初; 以学科概论性研究与分支领性域研究并重的阶段,大致始于20世纪80 年代中期;
以分支领域性研究为主、学科概论性研究为辅的阶段,大致始于2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1999年问世的《教育社会学丛书》为标志:教育文化社 会学、教育变迁社会学、教师社会学、学生社会学等); 分支领域性研究中应以概论性研究为主、具体问题研究为辅转变为具体问 题研究为主、概论性研究为辅,即21世纪初。(吴康宁(2003):《现 代教育社会学丛书· 总序》: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 郭华《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张义兵《逃出束缚 ——“赛博教育”的社会学解读;王有升《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 实建构》;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马和民 《从“仁”到“人”——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 14
返回
1、代表人物 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思想(社会学的目标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等待 社会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要求排除当前社会改革 运动的干扰)。 迪尔凯姆(涂尔干或杜尔克姆)(法国,教育社会 学之父):①、社会事实(Social fact)论。社会 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 类。②、社会研究方法。著有《社会学方法论》、 《论社会分工》、《自杀论》③”社会化说”的教 育观。 华德(沃德)(美国,“教育社会学之父”,社会 心理学创始人):在《动态社会学》(1883)中首 次提出“教育社会学”概念;提出“社会导进论”。 教育——知识——认识——有目的有计划行动—— 社会进步——幸福。
阅读书目:
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张人杰:《教育社会学的宏观与微观研究:区别、 关系及贯通》,《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 张人杰:《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探索中需要澄清的 三个问题》,《教育研究》2009(9); 吴康宁:《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教育研究与 实验》2006(4)。
15
12
•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传统与演变 (1979——至今)
研究传统 1、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2、在思维范式上,功能主义范式长期主导; 3、在研究视角上,多教育学视角,少社会学视角; 4、在研究取向上,重教育正功能,轻教育负功能; 5、在研究风格上,学术取向为主,实践取向为辅; 6、在研究方法上,多定性研究,少定量分析。 研究的演变趋势 1、在研究意识上,由体系意识转向问题意识; 2、在研究视域上,由二元对立走向兼容并包; 3、在研究立场上,由价值中立走向批判参与
6
三、社会学化时期(二战结束后)
范式转换时期(二战结束到60年代中期) 学科争鸣时期(60年代末) 1、代表人物 格洛斯(美国):提出教育社会学应该是社会学的下属分支学科。 把教育社会学限定在:学校的社会结构及功能;教室社会体系的分 析;学校的社会环境、教育专业或教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布鲁克福(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定义问题》( 1949 年)明确把 教育社会学译为“ Sociology of Education” ,这可视为是现代 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志,且强调实证性研究。认为新兴教育社 会学的研究应包括教育制度与其它社会制度的关系;学校社会组织 体系的研究;学校与社区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夫劳德(英国):从社会学的立场出发,提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内 容:教育理论、学说及政策的社会起源、决定因素和启示;教育制 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包括人的质量问题,经济方面的人力供求问 题,政治方面的领导人才起用问题,即社会阶层化所牵涉到的选择 与分化问题;教育制度本身的结构与功能问题;由教育活动本身所 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教室或学校的社会心理或社会测量研究及教学 社会学;社会环境的非正式教育影响。
8
四、教育社会学的发展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
1、研究特点 实证性:采取的是客观、中立的原则;研究设计两个方面,即传统课 题和与各国社会发展相关的教育问题。 解释性: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结果。 ♂吴康宁:去意识形态化。 ♂(法)艾德兰·莫兰《社会学的思考》:社会学者尤其是科学的社会学 者常是一群精神分裂的人。 2、趋势 政策性将成为教育社会学所追求的目标。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国际比较将会受到重视,同时加强了同比较教育学 科的合作。如以瑞典教育家胡森为首的IEA(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 的研究,主要涉及认知领域。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 国家;全世界范围。 借助相关学科的思想,加宽自己的理论基础,如文化人类学、社会心 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科尔曼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1990 ) 指出:经济学的交换原则把社会学理论推向新高度。 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研究。(将更关注教育生态环境的研究)
9
罗伯特· K· 墨顿的中距理论(亦称中层理论) 1、含义:即是“中等范围的理论”。即是说这 种理论抽象性程度既不高,理论视野又不宽 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2、理论提出背景是,针对帕森斯的条件功能说 的理论框架提出。 墨顿认为帕森斯寻求建立“一种社会学理论 的总体系,这个体系试图考察社会行为,社 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每一个方面,以发现它 们内在预定的规律”的宏大理论体系的时机 尚未成熟。
(3)对具体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可加验证的陈述(对命题的操 作化,即提出假设)。 如果使用这种研究方略,帕森斯的研究方案就不是真正的理 论了,而是一种带有它们的“富有启迪作用的,具有构造色 彩的,然而是不结果的”哲学体系。 但构造一种低水平的经验命题的调查记录,同样也是不结果 实的。 因此,要建立一种“中等范围的理论”。在墨顿看来,这种 理论比帕森斯的宏大理论更有理论前途。它们可以在较低的 抽象层次上表达出来,概念的定义和操作性界定清楚明白, 并把这类概念具体化为与一定范围里的现象相关的陈述。 中距理论由于理论上的重点着眼于经验调查研究,因而 促使每一个理论中的概念和命题由事实来澄清,建立和改进。 所以,采用中距的战略,社会学理论的概念和命题就会组织 的更为紧凑了。
2
*马克思(德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孔德(法国,社会学之父)主要社会学思想:①、 社会学涵义: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宇宙现象包 括天体、物理、化学、生理和社会现象,各种现 象形成各种科学,社会现象形成社会学。②、社 会学研究方法:实证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和比 较的方法。③、社会学分类:社会静力学和社会 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和谐”和“秩序”;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 和社会进步。社会从神学、形而上学阶段发展到 实证阶段。 *韦伯(德国社会学家) ①、理解社会学:通过 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与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出因 果解释。社会学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②、政治 社会学:权威和科层制。 *曼海姆(匈牙利或德国社会学家、“知识社会 学”)等 3
第三章: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
本章要点:
1、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历史分期 2、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特点
1
一、理论奠基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教育学视野的拓宽:从“社会”角度来
考察教育现象,注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探讨 社会学兴趣的拓展:得益于社会学的发 展。早期社会学家对教育问题发生兴趣, 并做出拓展型的探究,为教育社会学的 学科独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7
2、 学科发展特点
从强调应用性价值转向学理性价值。如许多社会学 家参与教育社会学研究,致力于发展教育社会学理 论,如格洛斯。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如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到社 会教育,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宏观到微观, 几乎都已出现了教育社会学的分支。 从规范性研究转向实证性研究。最活跃、最有成果 的学者不再将自己视为教育学家,而是视为社会学 家。 教育社会学在国际范围内得以发展。 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学派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