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与方法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主要有导学、导教和导测量的功能。

近三十年来,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致力于开发一套描述和分析教学目标的方法,西方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一种教学技术,并大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行为观和认知观。

前者强调用可以观察的或可以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后者强调用内部心理认知能力来描述教学目标。

尽管这两种观点有所不同,但它们一致认为,描述教学目标不应只限于列出课题内容,或师生要进行的活动,其重点应放在学生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股票、债券、保险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界定股票的性质;列举
持有股票的意义;分析股票的特点;阐释股票对经济发展的作用(2)界定债券的性质;说明债券的基本要素;划分债券的种类并比较三者的异同;阐述国债发行的目的(3)界定保险的性质;阐明保险的功能和特征;明确商业保险经营主体;划分商业保险的种类;掌握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1)比较购买债券、股票、保险等投资方式异同,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2)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3)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1)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观念。

要能够从国家角度,从经济建设角度认识投资的意义;(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意识和精神。

要积极学习投资的相关知识,"以钱生钱",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美好。

一、陈述教学2、要用特定的术语描述。

阐明教学目标所用的描述语言必须是特定的、准确的行为术语,是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而不能是含糊的和模棱两可的。

国内外很多专家都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进行过研究。

如通过本课时教学后,学生能够根据所布置的阅读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陈述要求
1.新课程教学目标是三维结构,即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该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

用行为动词对学生学习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

程、
由一
)。

所谓行为指的是人们能够观察,即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行为和动作。

行为术语陈述法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所总结的教学目标编写方法,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清晰性,能够清楚地告诉教师与学生目标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可以有力的克服教学目标表述的模糊性。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我与学校》(小学生)
“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我与家乡(社区)》(小学生)
按照行为观点描述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五项构成要素:行为主体、实际行为、行为结果、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和。

其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清晰性,能够清楚地告诉教师与学生目标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可以有力的克服教学目标表述的模糊性。

如根据你所阅读的材料,比较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至少各举出五个特征。

1

级学生”、“初中三年级学生”、“经济学知识的初学者”等等。

在具体表述教学目标时,教学对象也可以省略。

2.行为(B,即Behavior,要求的目标行为内容):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能够完成的特定而可观察的行为。

许多这方面的研究人员都主张,应该用严格的、清晰的动作动词(action?verbs)来分类所要完成的行为。

行为动词通常用来描述学生所表现出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是学生在学习后所应表现出来的预期行为,如“写出”、“列出”、“解答”等。

因为教学目标中的关于学生行为的表述应该具有可观察的特点,所以应避免使用诸如“知道”、“理解”、“掌握”、“欣赏”等涵义较广的语词。

对这些语词的意义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把握,因而会使教学目标不明确,给以后的进行评价带来困难。

3.条件(C,即Conditions,发生行为的情境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
4

(一般省略),学生应该……”。

其编写的步骤是:首先以行为动词开始,描述由学生完成的动作或活动;在行为动词后面接着描述学习课题的内容;如果目标需要达到一定的量值,则可在可测量的项目内容下加上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作为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底线。

为了建立评分的依据,还要加上进行学习的条件和所要达到的行为标准。

行为术语陈述法虽然克服了教学目标的模糊性,但是它过分强调行为结果,忽视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

由于很多心理活动过程难以行为化,尤其是情感目标,更难以用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术语进行描述,所以还必须寻找其他的方法来弥补行为术语陈述法的这一缺陷。

(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

但内在的心理变化无法直接观察到。

因此,有人提出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

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教学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这样,用内部心理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学习目标正好可以弥补ABCD法的不足。

但是,在列举行为的变化时,仍然要采用前面所讲的ABCD法。

ABCD
学生通过学习确实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各个维度具体教学目标的编写一般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的任务是梳理教材内容,提炼知识点;
第二步母目标的界定和编写;
第二步是依据母目标界定和编写子目标。

(一)梳理教材内容,提炼知识点
(二)界定和编写母目标
1.界定和编写母目标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概括、抽象水平
容性,以
够表明达到母目标的代表性行为,如母目标“认识价值是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要判定学生是否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可通过下列具体的学习行为来判定,这些具体的学习行为或结果就是上述母目标的子目标:
A认识价值是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
A.1回忆价值的定义,指明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A.2说明价值既有质的规定性(人类劳动的凝结),又有量的规定性(大小)
A.3举例证明衡量商品的价值量的尺度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
A.4细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的道理
A.5阐释劳动生产率变化引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进而引发商品价值量变化,导致其价格变化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为了行文方便,这组教学目标的表述都省略了学生这一主语。

其中,A为母目标,内容范围比
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

为了便于教学目标的叙写,现提供教学目标行为动词表,以供参考。

表1认知目标行为动词表
行为动词描述,但也具有潜在教学成果,亦不可舍弃和遗漏。

表3动作目标行为动词表
四、思想政治课时目标编写中存在的问题
标,、
我们既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抓“双基”。

但也决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弃“双基”。

“双基”毕竟是“教什么”的主要内容,也是形成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基。

所以,“双基”必须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抓紧抓好。

(2)过程和方法游离。

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外,从而使过程和方法的价值遗失殆尽。

多数目标陈述的主体不是学生或学习结果、而是教师或讲授内容。

这是新学科课程标淮与原学科教学大纲的不同之处,它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

有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只是流于形式,貌似教学目标订得很全,但教学随意性太大,并没有或末完全付诸实践,结果课堂教学没有完成教学目标或只达到某一方面的目标。

更多教学目标的设计缺乏个性。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有的教师总是沿用一些程式化的语句,缺少个性,因而教学目标显得千篇一律,缺乏生气和活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标签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是不对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它们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