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
针对我国中小学生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司司长杨贵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我国在中小学生营养改善方面采取的四项措施。
第一,将学生营养工作列入国家有关发展战略。
1997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教学计划中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学,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并将其纳入中小学教育内容,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2007年5月7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对城乡青少年及其家长加强营养知识指导,通过财政资助、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伙食补贴标准,保证必要的营养需要,建立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机制。
第二,将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将有关营养科学知识纳入其中。
其中在教学内容方面提出,对小学生的重点教育内容是要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有影响,应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等有益于成长发育的食物,营养不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预防,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及水果。
对初中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膳食平衡有利于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等。
对高中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食品选购的基本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等。
从教育教学形式上,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形式及班会、校会、专题讲座、板报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教学每学期安排67个课时,主要课程为体育健康。
其他宣传教育形式包括举办全国宣传营养知识网上有奖问答活动、有奖征文活动、绘画比赛等。
第三,制定实施专项营养干预计划。
一是学生饮用奶计划。
2000 年开始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目前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根据2008年的统计,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的171个大中城市的1万多所中小学校推广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
每天供应学生饮用奶数量达到了351万多份,学生饮用奶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全社会对牛奶营养价值的认识,促进了中小学生饮奶意识的提高,同时也培育了牛奶的消费市场。
二是学生营养午餐。
国家对学生营养餐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四,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学生膳食营养。
一是对生活困难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补助标准为小学阶段每生每天2元、初中阶段每生每天3元,每年按照补助250天计算,享受补助的寄宿生比例由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中西部地区落实补助所需要的资金,由中央财政按照50%的比例给予奖励性补助。
对东部地区,中央财政综合各省市政策落实情况及其财力状况等多方面因素给予适当奖励。
2008年,中西部地区近110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享受到了这一补助。
二是通过勤工俭学,争取社会资助等方式,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膳食营养。
比如山西静乐县的一个鸡蛋工程,内蒙古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勤工俭学工作,扶持推广“三百一厂一员”模式。
杨贵仁表示,我国农村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在具体政策和措施层面加大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问题的支持力度。
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我国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学生营养政策和学生营养干预措施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