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727ff3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d.png)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集合是数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它可以理解为元素的组合。
在数学中,元素可以是数字、字母、单词等等。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运算。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元素构成的,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
假设A是一个集合,x是A的元素,我们可以表示为x∈A,表示x属于A。
相反地,如果x不属于A,我们可以表示为x∉A。
集合可以有有限个或者无限个元素。
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有限,并且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我们称之为有限集。
如果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是无穷的,我们称之为无限集。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我们可以直接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集合A = {1, 2, 3}表示A是一个包含元素1、2、3的集合。
2. 描述法: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B = {x | x是自然数,且x < 5}表示B是一个包含小于5的自然数的集合。
三、集合的运算1. 交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记作A∩B)是包含同时属于A和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2, 3}。
2. 并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记作A∪B)是包含属于A或者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2, 3, 4}。
3. 差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记作A-B)是包含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新集合。
例如,A = {1, 2, 3},B = {2, 3, 4},则A-B = {1}。
4. 互斥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它们的交集为空集,则称它们为互斥集。
例如,A = {1, 2},B = {3, 4},则A∩B = ∅。
5. 补集:给定一个普通集合U和它的一个子集合A,A相对于U的补集(记作A'或者A^c)是包含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集合概念的名词解释
![集合概念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616e6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9.png)
集合概念的名词解释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不仅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运算和性质,以及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字母、人、动物等等。
集合中的每个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元素可以重复,但在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表示,括号内列举集合的元素。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1, 2, 3, 4, 5},其中的元素分别为1、2、3、4和5。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除了用列举元素的方式表示集合外,还可以用描述性的方式表示集合。
描述性表示法通常使用变量和条件来定义一个集合。
例如,可以用集合B表示"所有小于10的正整数",可以写成B={x | x是小于10的正整数}。
三、集合的运算集合之间可以进行各种运算,常用的集合运算有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并集是指将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新集合。
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并集为A∪B={1, 2, 3, 4, 5}。
交集是指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新集合。
若集合C={2, 3, 4},则集合A和C的交集为A∩C={2, 3}。
差集是指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得到的新集合。
若集合B和C的差集为B-C,则B-C={4, 5}。
补集是指相对于某个全集,除去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后剩下的元素。
若全集为D={0, 1, 2, 3, 4, 5},集合A的补集为D-A={0}。
四、集合的性质集合具有一些基本性质,这些性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处理集合相关的问题。
(1)子集关系:若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用符号表示为A⊆B。
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但两个集合不相等时,则称A为B的真子集,用符号表示为A⊂B。
(2)并、交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集和交集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A∪B=B∪A,A∩B=B∩A,(A∪B)∪C=A∪(B∪C),(A∩B)∩C=A∩(B∩C)。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c9656ca417866fb84a8ef8.png)
一、集合的概念 一般地, 一定范围内某 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 体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每个对象称为这 个集合的元素.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 2.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 3.元素与集合关系:
…
…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记作a 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 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 A.
(2)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3)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4)-3, 2,6,|3|,-6 ;
(5)(2,3),(3,2),(-2,3);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 顺序的.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 可以交换位置.
5.集合的分类
⑴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⑵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六)课堂小结: 1.集合的概念: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对象的 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A.B.C……… 表示,如集合A.B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元素用小写 字母a.b.c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属关系 aA bA 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 互异性 无序性 3.集合的表示方法 :描述法、列举法、文恩图法 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5.特殊集合的表示:自然数集:N 整数集:Z 有 理数集:Q 实数集:R
例3.已知集合A={ a+2,(a+1)2 ,a2+3a+3}, 若1∈A,求实数a的值.
解:①a+2=1时即a=-1时 A={1,0,1}不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②1=(a+1)2时即a=0或a=-2经检 验a=0符合条件 ③1=a2+3a+3时即a=-1或a=-2 经检验都不符合条件 综上:a=0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d6a09a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数学分支和其他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集合运算。
1. 集合的定义在数学中,集合可以被定义为由确定的对象所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母、图形等。
一个集合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对象,而且每个对象在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
2. 集合的符号表示法数学中,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对于属于集合的对象,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表示一个对象属于某个集合,可以使用符号“∈”。
例如,如果a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写作a ∈ A。
相反地,如果一个对象不属于某个集合,可以使用符号“∉”。
例如,如果b不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写作b ∉ A。
3. 集合的描述方法有时,我们需要对集合中的对象进行描述。
有两种常见方法可以描述集合:a. 列举法:通过列举集合中的所有对象来描述集合。
例如,如果集合A包含元素1、2和3,我们可以写作A = {1, 2, 3}。
b. 描述法:通过给出满足某个条件的对象来描述集合。
例如,如果集合B包含所有大于0的整数,我们可以写作B = {x | x > 0},其中“|”表示“满足条件”。
4.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之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见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a.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A和B中所有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 {1, 2, 3, 4, 5}。
b.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A和B共有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 {3}。
c. 差集:两个集合A和B的差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1, 2}。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95dd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0.png)
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即每个元素是否属于某个集合是明确的。对于任意一 个元素,如果它属于某个集合,则它只属于该集合;如果不属于该集合,则它与 该集合没有关系。
确定性的性质使得集合可以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分类和归属问题,是数学和计算机 科学中基本的概念之一。
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 集合的基本概念 • 集合的运算 • 集合的性质 • 集合的应用
01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定义
01 集合是由确定的、不同的元素所组成的总体 。
02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即每一个对象是 否属于某个集合是确定的。
03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互异性,即集合中不会有 重复的元素。
04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即集合中元素的 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本身。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中用来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重要工具。集合理论在数据库设计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可以看作是集合的表示。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类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对事物进行分类。集合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类别,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 和理解事物。
决策制定
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考虑多个因素或条件。集合可以帮助我们表示这些因素或条件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03
补集
补集是指全集中不属于某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补集的表示方法是在一个集合后面加上"′",例如:A′。
补集运算满足反演律,即A′=(全集−A)∪(全集−B)。
03
集合的性质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即元素的位置不影响集合的性质。例如,集合A={1,2,3}和集合B={3,2,1}是同一个集合,因为 元素的无序性,集合A和集合B具有相同的性质。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7cd39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2.png)
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集合,比如家庭成员的集合、学生的集合、数字的集合等等。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表示方法。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或者其他对象。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括起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集合{1, 2, 3, 4, 5}表示由数字1、2、3、4、5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表示还可以使用描述法或特征法。
描述法是通过描述集合的元素属性或条件来表示集合。
例如,表示由奇数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x | x∈N, x是奇数 },其中符号“|”表示“属于”,“∈”表示“是集合”的元素,N表示自然数集。
特征法是通过列举出集合的元素来表示集合。
例如,表示由元音字母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a, e, i, o, u }。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在数学中,常见的集合表示方法包括列表法、描述法、数学公式表示法等。
1. 列表法列表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表示方法,在其中直接列举出集合的元素。
例如,表示所有人的集合可以写为{ 张三, 李四, 王五 },表示由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1, 2, 3, ... }。
2. 描述法描述法是通过描述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或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
例如,表示大于0且小于10的整数集合可以写为{ x | 0 < x < 10 },表示由英文字母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x | x 是英文字母 }。
3. 数学公式表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是一种更具抽象性的表示方法,可以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集合。
例如,表示由数字1和2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x ∈N | x ≤ 2 },表示由正整数构成的集合可以写为{ x ∈ Z+ | x > 0 }。
三、集合的运算在集合论中,还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集合运算,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a0f78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4.png)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方法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组独立的元素组成的。
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运算方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内的元素用逗号分隔,并放在大括号中。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 = {1, 2, 3, 4}。
2. 元素:一个集合由若干个元素组成,元素是集合的基本单位。
例如,集合A中的元素1、2、3、4便是集合A的元素。
3. 子集:若一个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B,则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是集合B = {1, 2, 3}的子集。
4. 相等集合:若两个集合A和B拥有相同的元素,则称集合A和集合B相等。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二、集合的运算方法1. 并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并集就是包含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和集合B = {2, 3}的并集为A ∪ B = {1, 2, 3}。
2. 交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交集就是属于A且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和集合B = {2, 3}的交集为A ∩ B = {2}。
3. 补集:设U为全集,若A为一个集合,则相对于全集U,A的补集为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例如,集合A = {1, 2, 3, 4}相对于全集U = {1, 2, 3, 4, 5, 6}的补集为A' = {5, 6}。
4. 差集:若A和B为两个集合,他们的差集就是属于A但不属于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为A - B。
例如,集合A = {1, 2, 3, 4}和集合B = {2, 3}的差集为A - B = {1, 4}。
5. 互斥集:若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为空集,则称它们为互斥集。
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
![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e89eaa79d4d8d15abf234e90.png)
特定的一些集合的表示符号
(1)自然数集 N={0,1,2,…}
(2)整数集合 I={…-2,-1,0,1,2,…}
(3)正整数集合 I+={1,2,3,4…} (4)有理数集合 Q={xx=Pq,p,qI}
P({{a,{b,c}}})={,{{a,{b,c}}}}
一、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及集合的运算
5、注意点:
• 和
• ,
例题:A={a, {b}, c} 则a A, b A, c A {a} A, {b}A, {c} A
• A= {},则有 A, A,{ }A, {} A
作业:P86
第二篇 集 合 论
集合论是现代各科数学的基础。在数学发展 中,集合理论一方面扩充了数学研究的对象,另 一方面集合理论又为数学奠定了基础。
本章介绍集合论的基础知识如: 集合运算、性质、序偶、关系等。
第 三 章: 集合与关系
3-1、集合的概念、表示方法
1、集合定义:具有共同性质的东西汇集成的一个整体。
= E, A A=E
A A=
(3) 集合的补集
定理3-2.4德∙摩根律 (AB)= AB (AB)= AB
例题:求证A-B=AB 证明: A-B={xxAx B}
=AB
定理: A,B,C为三个集合,则A(B-C)=(AB)-(AC)
证明: A(B-C) = A(B C) = A B C
•定理: A B=A B
•定理:C(AB) = (CA)(CB)
注: C (A B) ≠ (C A)(C B) C (A B) ≠ (C A) (C B)
1.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
![1.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f038cc5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3.png)
1.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知识储备】1.集合的概念(1)含义:一般地,我们把所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即这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知识点拨]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如下性质:(1)确定性:指的是作为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一个集合一旦确定,某一个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要么是该集合中的元素,要么不是,二者必居其一.(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互异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它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比如集合{1,2,3}与{2,3,1}表示同一集合.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关系概念记法读法属于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a∈A a属于集合A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a∉A a不属于集合A[知识点拨]符号“∈”和“∉”只能用于元素与集合之间,并且这两个符号的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具有方向性,左右两边不能互换.3.集合的表示法(1)自然语言表示法:用文字语言形式来表示集合的方法.例如:小于3的实数组成的集合.(2)字母表示法:用一个大写拉丁字母表示集合,如A,B,C等,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元素,如a,b,c等.常用数集的表示:名称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3)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4)描述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种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题型精讲】【题型一集合概念的理解】必备技巧判断一组对象是否能构成集合的三个依据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例1下列对象中不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A.某校比较出名的教师B.方程−2=0的根C.不小于3的自然数D.所有锐角三角形例2(多选)下列各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A.拥有手机的人B.2024年高考数学难题C.所有有理数D.小于π的正整数【题型精练】1.给出下列说法:①在一个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元素;②好听的歌能组成一个集合;③高一(1)班所有姓氏能构成集合;④把1,2,3三个数排列,共有6种情况,因此由这三个数组成的集合有6个.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B.1C.2D.32.下列各组对象中能构成集合的是()A.充分接近的实数的全体B.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C.小于20的所有自然数D.未来世界的高科技产品【题型二用列举法表示集合】例3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11以内非负偶数的集合;(2)方程(+1)(2−4)=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一次函数=2与=+1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题型精练】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给定的集合:(1)大于1且小于6的整数组成的集合A;(2)方程2−9=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B;(3)一次函数=+2与=−2+5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C.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大于10的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A;(2)小于8的质数组成的集合B;(3)方程22−−3=0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C;(4)一次函数=+3与=−2+6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D.【题型三用描述法表示集合】必备技巧利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注点(1)写清楚该集合代表元素的符号.(2)所有描述的内容都要写在花括号内.(3)在通常情况下,集合中竖线左侧元素的所属范围为实数集时可以省略不写.例4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组2314,328x y x y -=⎧⎨+=⎩的解集;(2)方程2210x x -+=的实数根组成的集合;(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4)二次函数2210y x 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5)二次函数2210y x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组成的集合.【题型精练】1.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等式3+2>5的解集;(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3)二次函数=2−2+3图象上的点组成的集合.(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四象限内的点组成的集合;(5)集合1,12,13,14(6)所有被3整除的整数组成的集合;(7)方程2++1=0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2.试说明下列集合各表示什么?1|A y yx ⎧⎫==⎨⎬⎩⎭;{|B x y ==;()1,|C x y y x ⎧⎫==⎨⎬⎩⎭(),|13y D x y x ⎧⎫==⎨⎬-⎩⎭;{}0,1E x y ===;{}1,1F x y x y =+=-=-.【题型四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必备技巧判断元素和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2)推理法: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可.例5用符号“∈”或“∉”填空:(1)0______∅;(2)2-_______2{|5}x x <;(3)(2,3)_______{(,)|23}x y x y +=;(4)2017_______{|41,}x x n n =-∈Z .例6(吉林长春市期中)已知集合M=6*,5a N a ⎧∈⎨-⎩且}a Z ∈,则M 等于()A .{2,3}B .{1,2,3,4}C .{1,2,3,6}D .{1-,2,3,4}【题型精练】1.(多选)(浙江高一期末)若集合{}22|,,A x x m n m n ==+∈Z ,则()A .1A∈B .2A∈C .3A∈D .4A∈2.已知集合{},M m m a a b Q ==+∈,则下列四个元素中属于M 的元素的个数是()①1+;;A .4B .3C .2D .1【题型五确定集合中的元素】必备技巧确定集合中的元素(1)充分理解集合的描述法,(2)注意检验元素互异性.例7(1)(山东济南高一期末)已知集合(){},2,,A x y x y x y N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1B .5C .6D .无数个(2)集合*12|x N Z x ⎧⎫∈∈⎨⎬⎩⎭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A .4B .6C .8D .12例8(1)(江苏苏州市期中)设集合{123}{45}}A C x B y x A y B ===+∈∈,,,,,,,则C 中元素的个数为()A .3B .4C .5D .6(2)(江苏南通市月考)已知集合(){},2,,A x y x y 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10C .12D .13(3)(黑龙江大庆市期中)由实数2,,|,x x 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可含有()个元素A .2B .3C .4D .51.若集合()(){}326A x N x x =∈--<,则A 中的元素个数为()A .3B .4C .5D .62.若集合{}0123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 .4B .6C .7D .103.(青海高一月考)已知集合{1,2,3,4,5}A ={},(,),,B x y x A y A x y A =∈∈-∈,则B 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A .3B .6C .8D .10【题型六元素特性中的求参问题】必备技巧利用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求参数的策略及注意点(1)策略: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可以解出参数的所有可能值,再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求得的参数值进行检验.(2)注意点: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解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例9(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一期末)已知集合22{2,(1),33}Aa a a =+++,且1A∈,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例10(山东济南月考)已知集合{}2210,A x ax x a R =++=∈.(1)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的值;(2)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3)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1.(吴起高级中学高一月考)若{}22111a a ∈++,,,则a =()A .2B .1或-1C .1D .-12.已知{}222,(1),33A a a a a =++++,若1A∈,则实数a 构成的集合B 的元素个数是()A .0B .1C .2D .33.(云南丽江市期末)若集合2{|210}A x kx x =++=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
集合的定义及表示(第2课时)
![集合的定义及表示(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a8a876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e.png)
提出几个与预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
预习目标
了解集合的划分、覆盖、基数等概念,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FOR
图示法
02
03
用平面上封闭图形的内部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集合间的关系
Part 03
子集与真子集
对于两个集合A和B,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子集定义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A不等于B,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真子集定义
若A⊆B,表示A是B的子集;若A⊂B,表示A是B的真子集。
集合的定义及表示(第2课时)
CATALOGUE
目录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2
集合的表示方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3
集合间的关系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4
集合的运算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5
典型例题解析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6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
集合的基本概念
Part 01
集合的定义
集合是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事物的总体,事物称为元素。 集合的概念 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B、C等表示集合,元素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集合的表示
并集及其性质
并集定义
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或B∪A)。
幂等律
A∪A=A。
交换律
A∪B=B∪A。
零一律
A∪∅=A。
结合律
(A∪B)∪C=A∪(B∪C)。
吸收律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851c15d050e2524de5187e08.png)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知识点一:集合的含义集合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研究对象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为集合(简称集)。
元素用小写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即那些元素是属于这个集合的,那些元素不属于这个集合是明确的。
比如高山就不构成集合,胖人也不构成集合。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无序性:元素之间是没有顺序的,如:{0,1}={1,0}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和“不属于”(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 A(“∈”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记作Φ,如:例:1,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全体;③平面上到点O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有( )A.2组B.3组C.4组D.5组2对于集合A={2,4,6},若a∈A,则6-a∈A,那么a的值是______.3集合{3,x,x2-2x}中,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知识点二:常用数集的记法(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例: ①1______N ,0______N .-3______Q ,0.5______Z ,2______R .②21______R ,5______Q ,|-3|______N +,|-3|______Z .知识点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集合的概念详细讲解
![集合的概念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2b3e1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b.png)
集合的概念详细讲解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由多个元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整数、实数、字符串、对象等等。
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集合论、函数论、代数、拓扑学等学科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的定义通常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的整体。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整数、实数、字符串、对象等等。
在数学中,我们通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集合,例如A、B、C等等。
二、集合的表示集合的表示通常有两种方式:列举法和描述法。
列举法是将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例如{1, 2, 3}表示一个包含三个整数的集合。
描述法是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例如{x|x^2+1=0}表示一个包含所有满足方程x^2+1=0的实数的集合。
三、集合的性质集合具有以下性质:1.确定性:一个元素要么属于某个集合,要么不属于某个集合,不存在第三种情况。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即集合中没有重复的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即任意两个元素可以交换位置而不改变集合本身。
4.封闭性:如果一个新元素与集合中的某个元素相等,则该新元素也属于该集合。
5.空集存在性:没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6.反身性:任何非空集合是其本身的子集。
7.幂等律:若一集合有n个元素,则其幂集(所有子集的集合)的元素个数为2^n个。
8.互补律:若一集合有n个元素,则其补集(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组成的子集)的元素个数为(n-1)个。
9.子集基数量定律:任何一个集合都必须包含它自身作为子集,并且至多包含两个其他不同的子集(空集和全集)。
10.子集完全互补定律:任何一个集合都必须包含它的所有子集作为元素的并集,并且至多包含两个其他不同的子集(空集和全集)。
11.互补完全性定律:任何一个集合都必须包含它的所有补集作为元素的并集,并且至多包含两个其他不同的子集(空集和全集)。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https://img.taocdn.com/s3/m/bc482ee96294dd88d0d26b9b.png)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一般地, 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2、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1)确定性:设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 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 的元素,或者不是A 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3)无序性:一般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但在表示数列之类的特殊集合时,通常按照习惯的由小到大的顺序书写即时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① 2,3,4②(2,3),(3,4) ③ 三角形④ 2,4,6,8,…⑤ 1,2,(1,2),{1,2} ⑥ 我国的小河流⑦ 方程042=+x 的所有实数解 ⑧ 好心的人 ⑨ 著名的数学家 ⑩ 方程0122=++x x 的解★3、集合相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同时集合B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记作A =B.如:{a ,b ,c ,d}与{b ,c ,d ,a}相等; {2,3,4}与{3,4,2}相等; {2,3}与{3,2}相等.“与2相差3的所有整数所组成的集合”,即{}{}5,132-==-∈x N x 思考:A ={x |x =2m +1,m ∈Z},B ={x |x =2n -1,n ∈Z}相等吗? ★4、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属于”和“不属于”表示: (1)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 (2)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5、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N*或N+表示:除0的非负整数集 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6、集合的分类: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法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5890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1.png)
集合的定义和表示法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可以看作是将一组对象放在一起形成的整体。
在集合中,每个对象都是独特的,没有重复的成员。
1. 集合的定义集合由一些称为元素的对象组成。
集合的定义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由一些称为元素的对象组成。
集合的定义可以用以下形式表示:集合 = {元素1, 元素2, 元素3, ...}在集合的定义中,用大括号 `{}` 来表示集合。
括号内的元素由逗号 `,` 分隔。
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字母、符号等。
2. 集合的表示法表示集合的方法有几种常见形式:a. 列举法列举法是最直接的一种表示集合元素的方法,即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
例如,表示自然数集合的列举法如下:是最直接的一种表示集合元素的方法,即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
例如,表示自然数集合的列举法如下:自然数集合 = {1, 2, 3, 4, ...}b. 描述法描述法是通过对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进行描述来定义集合。
例如,表示正偶数集合的描述法如下:是通过对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进行描述来定义集合。
例如,表示正偶数集合的描述法如下:正偶数集合 = {x | x 是正整数且 x 是偶数}其中,符号 `|` 表示 "满足条件",即属于该集合。
c. 空集和全集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 `{}` 或 `∅` 表示。
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 `{}` 或 `∅` 表示。
全集是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通常用`U` 或其他符号表示。
是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通常用 `U` 或其他符号表示。
3. 集合运算在数学中,常见的集合运算有并集、交集和补集。
a. 并集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并集的运算符号是 `∪`。
例如,设集合 A 和集合 B 如下: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并集的运算符号是 `∪`。
例如,设集合 A 和集合 B 如下:A = {1, 2, 3}B = {3, 4, 5}则 A 和 B 的并集为:A ∪B = {1, 2, 3, 4, 5}b. 交集交集是指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新的集合。
集合的介绍与表示方法
![集合的介绍与表示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5c79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22.png)
集合的介绍与表示方法集合在数学中是一种基本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几种常见的表示方法。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由一些具有共同性质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符号等。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例如,集合A={1, 2, 3}表示包含了元素1、2和3的集合。
如果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用x∈A表示。
集合的特点是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先后之分;独一性,即集合中的元素不会重复出现。
二、集合的性质1. 子集关系:如果集合B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A,则称B是A的子集,用B⊆A表示。
例如,如果A={1, 2, 3},B={1, 3},则B是A的子集。
2. 并集和交集:并集即两个集合合并在一起,交集即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
如果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表示A和B的并集,A∩B={3}表示A和B的交集。
3. 补集:对于给定的一个集合A和所在的全集U,集合A对于U的补集即U中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用A'表示,例如,如果全集U={1, 2, 3, 4, 5},A={1, 2},则A'={3, 4, 5}。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通过直接列举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A={1, 2, 3}表示包含元素1、2和3的集合。
2. 描述法:通过给出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或特征来表示集合。
例如,A={x | x是偶数,x>0}表示由所有大于0的偶数构成的集合。
3. 结论法:通过得出一些结论,将满足条件的元素组成集合。
例如,设集合A={x | x^2=1},则A={-1, 1}表示满足平方等于1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4. 包含法:通过规定元素属于某个集合,定义包含关系。
例如,全集为U,集合A={x | x∈U, x是奇数}表示U中的奇数构成的集合。
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c3588ba2f60ddccda38a0fb.png)
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N内排除0的集.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⑴确定性:⑵互异性:⑶无序性: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⑵长寿的人⑷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 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 ,等等。
练:A={2,4,8,16},则4A ,8 A ,32 A.巩固练习分析:练1.已知集合P 的元素为21,,3m m m --, 若2∈P 且-1∉P ,求实数m 的值。
练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若-a ∉Ν,则a ∈Ν ②若a ∈Ν,b ∈Ν,则a +b 的最小值是2③集合N 中最小元素是1 ④ x 2+4=4x 的解集可表示为{2,2}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3求集合{2a ,a 2+a }中元素应满足的条件?4若t 1t 1+-∈{t},求t 的值.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2) 能被3整除而且大于4小于1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⒉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集合的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
![集合的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e03d50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6.png)
集合的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集合的知识点重点总结归纳一、引言集合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广泛应用于数学、逻辑、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对集合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集合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二、集合的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不重复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若一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我们称它为该集合的元素。
反之,若一个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我们称它为该集合的非元素。
3. 空集与全集:没有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称为全集,用符号U表示。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通过列举集合中的元素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A={1, 2, 3}表示A是由元素1、2、3组成的集合。
2. 描述法:通过描述元素的特征来表示集合。
例如,集合B={x | x是正整数}表示B是由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四、集合的运算法则1. 并集:对于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是包含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即A∪B={x | x∈A或x∈B}。
2. 交集:对于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是包含A和B中共同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即A∩B={x | x∈A且x∈B}。
3. 差集:对于两个集合A和B,A中属于而B中不属于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相对于B的差集,用符号A-B表示。
即A-B={x | x∈A且x∉B}。
4. 互斥集:若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为空集,则称A和B为互斥集。
5. 包含关系:若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 的子集,用符号A⊆B表示。
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A≠B,则称A为B的真子集,用符号A⊂B表示。
6. 补集:对于集合A而言,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用符号A'表示。
即A'={x | x∈U且x∉A}。
五、集合的性质1. 唯一性:在同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允许重复。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d8fbf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一些确定的事物所组成的,这些事物称为元素。
在集合中,元素是没有顺序的,而且每个元素在集合中是唯一的。
本文将讨论集合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和基本操作。
一、集合的符号表示在数学中,集合可以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表法和描述法。
1. 列表法:列表法是将集合中的元素写在大括号{}中,中间用逗号隔开。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集合A包含元素1、2、3、4和5。
2. 描述法:描述法是通过一定的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B={x|x是正偶数}表示集合B包含所有正偶数。
二、集合的基本操作在集合的处理中,有一些基本的操作,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1. 并集:将两个集合A和B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构成一个新的集合,这个新的集合称为A和B的并集。
并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2,3},集合B={3,4,5},则A∪B={1,2,3,4,5}。
2. 交集:将两个集合A和B中的共有元素提取出来,构成一个新的集合,这个新的集合称为A和B的交集。
交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2,3},集合B={3,4,5},则A∩B={3}。
3. 补集:对于给定的集合A和全集U,全集U中包含了所有元素,而集合A中包含了一部分元素,那么全集U减去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所得到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补集用符号A'表示。
例如,全集U={1,2,3,4,5},集合A={1,2,3},则A'={4,5}。
4. 差集:将一个集合A中去掉与另一个集合B相同的元素后,所得到的集合称为集合A和B的差集,差集用符号\表示。
例如,集合A={1,2,3},集合B={3,4,5},则A\B={1,2}。
三、集合的特点在集合的处理中,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分别是空集和全集。
1. 空集:空集是一个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或{}表示。
例如,集合C={}就是一个空集。
集合的的概念
![集合的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0163af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2.png)
集合的的概念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元素组成的对象。
在数学中,集合是元素的一个无序的集合。
集合可以包含任何类型的元素,包括数字、字母、符号、词语、形状等。
集合可以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如A、B、C等。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用小写字母来表示,如a、b、c等。
当一个元素a属于集合A时,可以用a∈A表示。
如果一个元素b不属于集合A,可以用b∉A表示。
在描述集合时,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集合A={1,2,3,4,5}表示A是由元素1、2、3、4、5组成的集合。
2. 描述法:通过描述集合的特定属性或性质来定义集合。
例如,集合A={x x是正整数且x<6}表示A是由小于6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在描述法中,用竖线“”来表示“属于”的关系。
集合的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补集和差集。
1. 交集:交集是指两个集合共同拥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设集合A={1,2,3}和集合B={2,3,4},则A与B的交集记为A∩B={2,3}。
可以发现,A∩B中的元素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
2. 并集:并集是指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的组合。
例如,设集合A={1,2,3}和集合B={2,3,4},则A与B的并集记为A∪B={1,2,3,4}。
可以发现,A∪B中的元素要么属于集合A,要么属于集合B。
3. 补集:补集是指关于某个全集的所有不属于该集合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设全集为U={1,2,3,4,5},集合A={1,2,3},则A的补集记为A'={4,5}。
可以发现,A'中的元素不属于集合A。
4. 差集:差集是指一个集合减去另一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例如,设集合A={1,2,3}和集合B={2,3,4},则A与B的差集记为A-B={1}。
可以发现,A-B中的元素属于集合A,但不属于集合B。
在集合的基本运算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和性质。
1. 空集:空集是指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选择题 ⑴ 以下说法正确的( C )
(A) “实数集”可记为{R}或{实数集}或{所有实数} (B) {a,b,c,d}与{c,d,b,a}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C) “我校高一年级全体数学学得好的同学”不能组 成一个集合,因为其元素不确定
0, a, a 2 3a 2 }中的元素, ⑵ 已知2是集合M={ 则实数 a为( c )
• • • • • • 如果用A表示高一(3)班学生组成的集合, 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 b表示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 那么A里面有没有a,有没有b? 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 由此看出元素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由于集合是一些确定对象的集体,因此可以看成 整体,通常用大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而用 小写字母a,b,c等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
x y 2 (1)方程组 的解集用列举法表示 x y 5
为_______;用描述法表示为
(2)集合 {( x, y) | x 用列举法表示为
3.填空
.
y 6, x N , y N}
.
能力提高题
1.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1,4,7,10,13} ②{1/3,1/2,3/5,2/3,5/7}. 解: ①{x|x=3n-2, n ∈ N*且n≤5}
数的扩充
自然数 分数 整数 有理数 分数 无理数
实数
常用的数集
数集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N N* 或N+ Z Q R
判断0与N,N*,Z的关系?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解析: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某个集合中,关键在于 弄清这个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问题
n ② {x|x= n 2
, n ∈ N*且n≤5}
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6 (1)A=﹛x∈N︱1 x∈Z﹜
6 B=﹛1 x∈N
(2)
︱ x∈Z ﹜
3. 求集合{3 ,x , x2-2x}中,元素x应满足的条件。
4. 若-3 ∈ {a-3, 2a+1, a2+1},求实数a的值.
在整数和实数两个不同的无穷集合之外,是否还有更大的无穷?从1874年初起, 康托尔开始考虑面上的点集和线上的点集有无一一对应。经过三年多的探索,1877
说,“我见到了,但我不相信。”这似乎抹煞了维数的区别。论文于1878年发 表后引起了很大的怀疑。P.D.G.杜布瓦-雷蒙和克罗内克都反对,而戴德金早在 1877年7月就看到,不同维数空间的点可以建立不连续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不能有连 续的一一对应。此问题直到1910年才由L.E.J.布劳威尔给出证明。 康托尔在1878年这篇论文里已明确提出“势”的概念(又称为基数)并且用“与自身 的真子集有一一对应”作为无穷集的特征。 康托尔认为,建立集合论重要的是把数的概念从有穷数扩充到无穷数。他在 1879~1884年发表的题为《关于无穷线性点集》论文6篇,其中5篇的内容大部分 为点集论,而第5篇很长,此篇论述序关系,提出了良序集、序数及数类的概念。 他定义了一个比一个大的超穷序数和超穷基数的无穷序列,并对无穷问题作了不少 的哲学讨论。在此文中他还提出了良序定理(每一集合都能被良序),但未给出证 明。 在1891年发表的《集合论的一个根本问题》里,他证明了一集合的幂集的基数 较原集合的基数大,由此可知,没有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他在1878年论文中曾将 连续统假设作为一个估计提出,其后在1883年论文里说即将有一严格证明,但他始 终未能给出。
思考:
(1)世界上最高的山能不能构成集合?
(2)世界上的高山能不能构成集合? (3)由实数1、2、3、1组成的集合有几个元素? (4)由实数1、2、3、1组成的集合记为A,
由实数3、 1、2、组成的集合记为B,
这两个集合相等吗?
确定性: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
的,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 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A) 2 (B)0或3 (C) 3 (D)0,2,3均可
(3)下列四个集合中,不同于另外三个的是:(C) A.﹛y︱y=2﹜ B. ﹛x︱x=2﹜ C. ﹛2﹜ D. ﹛x︱x2-4x+4=0﹜ (4) 由实数x, -x, x 2 , |x|, 3 x 3 所组成的集合 中,最 多含有的元素的个数为: (A) A.2 B.3 C.4 D.5
19世纪70年代许多数学家只承认,有穷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无穷尽的,无穷只是潜在的, 是就发展说的。他们不承认已经完成的、客观存在着的无穷整体,例如集合论里的各 种超穷集合。康托尔集合论肯定了作为完成整体的实无穷,从而遭到了一些数学家和 哲学家的批评与攻击,特别是克罗内克。康托尔曾在1883年的论文和以后的哲学论文 里对于无穷问题作了详尽的讨论。另一方面,康托尔创建集合论的工作开始时就得到 戴德金、外尔斯特拉斯和D.希尔伯特的鼓励和赞扬。20世纪以来集合论不断发展,已 成为数学的基础理论。
集合的表示方法
练习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A { x N | 0 x 5} ② B { x | x 2 5 x 6 0} (2)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① {1,-1} ② 大于3的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
自然语言主要用文字语言表述,而列举法和描述法是用符号语言表述. 列举法主要针对集合中元素个数较少的情况,而描述法主要适用于集合中的 元素个数无限或不宜一一列举的情况.
题.
初中学习了哪些集合的实例 数集 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x-7<3 的解的集合… 点集 圆(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 相等的点的集合),等等.
“请我们班所有的女生起立!”,咱们班所有的 女生是不是确定的对象?
“请我们班身高在1.70米的男生起立!”,他们 是不是确定的?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确定的都能构成集合。
注意:1、元素间要用逗号隔开; 2、不管次序放在大括号内。
例如:book中的字母的集合表示为: {b,o,o,k} (×)
1.确定性 2.互异性 3.无序性
集合的表示方法 例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的书写一般不考虑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顺序(集合中元素 2 (2)方程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的无序性). (3)由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
练习
P5
练习第2题
六、数集的分类
根据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我们将集合分为 以下两大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
特别,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记 为 注意:不能表示为{}。
2.无限集:
若一个集合不是有限集,则该集合称为无限集
例3、求方程x2+1=0的所有实数解的集合。
回顾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集合的含义
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 常用数集及其表示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
第12页
习题1.1 A组 第1、2、3、4题
格奥尔格· 康托尔 康托尔(Georg Cantor,1845-1918,德)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者。1845年3月3日生于圣彼得堡 (今苏联列宁格勒),1918年1月6日病逝于哈雷。其父为迁居俄 国的丹麦商人。康托尔11岁时移居德国,在德国读中学。1862年 17岁时入瑞士苏黎世大学,翌年转入柏林大学,主修数学,从学于 E.E.库默尔、K.(T.W.)外尔斯特拉斯和L.克罗内克。1866年曾 去格丁根学习一学期。 1867年在库默尔指导下以数论方面的论文获博士学位。1869年在哈雷大学通过讲 师资格考试,后即在该大学任讲师,1872年任副教授,1879年任教授。
(第一课时)
2010.9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 创始者。1845年3月3 日生于圣彼得堡(今苏 联列宁格勒),1918 年1月6日病逝于哈雷。 了解康托尔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以及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2.掌握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并能用用符号表示.
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学会使用集合语言叙述数学问
解:(1)A={0,1,2,3,4,5,6,7,8,9}.
1.确定性 2.互异性 3.无序性
(2)B={0,1}.
(3)C={2,3,5,7,11,13,17,19}.
集合的表示方法
(1) 您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2,4,6,8}吗?
小于10的正偶数的集合
(2) 您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7<3的解集吗? 不能一一列举
互异性: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 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能相同。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先后顺序的,即
集合里的任何两个元素可以交换位置
这些性质都是从概念中得到的,概念是知识的生长点,思维的发源地.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 我国的小河流
(3)我们班上的高个子男生 (4)我们班上的最高三位同学 (5) 1,2,2,3这四个数字 (6)著名的科学家 (7)全体英文字母 (8)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一些点 与 1,2,3这三个数字
比如:中国的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 新华字典里所有的汉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等 大家能不能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呢?
集合的概念
由某些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简称集。
其中,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 并规定:用花括号“{ }” 表示集合且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
解:方程x2+1=0没有实数解,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