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相关静脉解剖
合集下载
PICC相关的血管解剖及穿刺部位的评估护理PPT课件
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外侧→外踝后方→小 腿后面→腘窝→穿深筋膜→腘静脉。
第16页/共43页
大隐静脉
全身最长的V,在 足内侧缘起自足背V弓, 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面、 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 面上行,穿阔筋膜的隐V
裂孔,于腹股沟韧带下 方注入股静脉,在临床 上,它是输血、补液或 注入药物常用部位。
肘窝以下穿刺 ,手臂屈伸时增加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 ,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肘窝以上穿刺,可将导管固定于上臂 ,可避免手臂活动时导管的弯曲 ,减少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 ,从 而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第36页/共43页
According to some study,
PICC的常规穿刺点位于肘关节以下二横指处,有研究表明此部位不但影响患者手臂的屈伸动作,而且影响 患者的睡眠及日常生活,易导致患者不舒适感,给患者带来较大不便。
脉
第3页/共43页
腹后壁、腹腔成对脏器静脉
腹部静脉 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静脉 肝门静脉
肝 肝静脉
腹前壁下部、外阴部静脉
下
腔
静
浅静脉
大隐静脉
脉
小隐静脉
下肢静脉
深静脉
胫前静脉 胫后静脉
腘静脉
髂 总 股静脉 髂外静脉 静 脉
盆部静脉
盆壁静脉 盆腔脏器、外生殖器静脉
髂内静脉
第4页/共43页
上腔静脉系
• 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萎缩,很难达到PICC血管穿刺 条件,可考虑将PICC管经股静脉插入。经股静脉穿 刺置管,使导管前端到达下腔静脉,操作简单,安
第31页/共43页
股静脉插管的注意点
股静脉的体表解剖特点 ,距离肛门、会阴部较近 ,易被汗水、排泄物污染 ,导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机会 增加,故以下三种患者不适合股静脉穿刺:
第16页/共43页
大隐静脉
全身最长的V,在 足内侧缘起自足背V弓, 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面、 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 面上行,穿阔筋膜的隐V
裂孔,于腹股沟韧带下 方注入股静脉,在临床 上,它是输血、补液或 注入药物常用部位。
肘窝以下穿刺 ,手臂屈伸时增加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 ,引起机械性静脉炎。 肘窝以上穿刺,可将导管固定于上臂 ,可避免手臂活动时导管的弯曲 ,减少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摩擦 ,从 而降低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第36页/共43页
According to some study,
PICC的常规穿刺点位于肘关节以下二横指处,有研究表明此部位不但影响患者手臂的屈伸动作,而且影响 患者的睡眠及日常生活,易导致患者不舒适感,给患者带来较大不便。
脉
第3页/共43页
腹后壁、腹腔成对脏器静脉
腹部静脉 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静脉 肝门静脉
肝 肝静脉
腹前壁下部、外阴部静脉
下
腔
静
浅静脉
大隐静脉
脉
小隐静脉
下肢静脉
深静脉
胫前静脉 胫后静脉
腘静脉
髂 总 股静脉 髂外静脉 静 脉
盆部静脉
盆壁静脉 盆腔脏器、外生殖器静脉
髂内静脉
第4页/共43页
上腔静脉系
• 老年患者血管硬化,萎缩,很难达到PICC血管穿刺 条件,可考虑将PICC管经股静脉插入。经股静脉穿 刺置管,使导管前端到达下腔静脉,操作简单,安
第31页/共43页
股静脉插管的注意点
股静脉的体表解剖特点 ,距离肛门、会阴部较近 ,易被汗水、排泄物污染 ,导管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机会 增加,故以下三种患者不适合股静脉穿刺:
PICC相关静脉解剖
chipse
PICC置管静脉的应用解剖
04
PICC置管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头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头静脉起源变异
部分个体中,头静脉可能从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发出,而非通常的腋静脉。
头静脉走向异常
头静脉可能弯曲或分叉,增加了PICC置管时的难度。
头静脉管径变小
部分个体的头静脉管径可能较细,使得PICC置管更为困难。
在MRI影像中,静脉内的血液呈现为低信号,从而使静脉显像。
MRI影像解剖
超声影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实时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血管显像
在超声影像中,PICC置管静脉呈现为高回声的管状结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的形态和走向。
血流评估
通过超声影像可以评估PICC置管静脉内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导管是否通畅以及有无血栓形成。
适用情况
头静脉
位置
01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内侧上行,逐渐转至前臂后侧,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的注入,穿过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通过肱静脉分支注入腋静脉。
特点
02
贵要静脉管径粗、走行直、位置深、变异小,是PICC置管的首选静脉。
适用情况
03
在肘部及上臂可找到合适的血管时,应优先选择贵要静脉作为PICC置管静脉。
部分个体的腋静脉管径可能较细,使得PICC置管更为困难。
腋静脉管径变小
腋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05
PICC置管静脉的影像解剖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PICC置管静脉的位置、走向和形态,是PICC置管静脉影像解剖的主要手段。
X线影像
在X线影像中,静脉内的血液由于密度较低而呈现为低密度影,从而使静脉显影。
PICC置管静脉的应用解剖
04
PICC置管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头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头静脉起源变异
部分个体中,头静脉可能从锁骨下静脉或颈静脉发出,而非通常的腋静脉。
头静脉走向异常
头静脉可能弯曲或分叉,增加了PICC置管时的难度。
头静脉管径变小
部分个体的头静脉管径可能较细,使得PICC置管更为困难。
在MRI影像中,静脉内的血液呈现为低信号,从而使静脉显像。
MRI影像解剖
超声影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实时观察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
血管显像
在超声影像中,PICC置管静脉呈现为高回声的管状结构,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的形态和走向。
血流评估
通过超声影像可以评估PICC置管静脉内的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导管是否通畅以及有无血栓形成。
适用情况
头静脉
位置
01
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内侧上行,逐渐转至前臂后侧,在肘窝处接受肘正中静脉的注入,穿过深筋膜注入肱静脉或通过肱静脉分支注入腋静脉。
特点
02
贵要静脉管径粗、走行直、位置深、变异小,是PICC置管的首选静脉。
适用情况
03
在肘部及上臂可找到合适的血管时,应优先选择贵要静脉作为PICC置管静脉。
部分个体的腋静脉管径可能较细,使得PICC置管更为困难。
腋静脉管径变小
腋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05
PICC置管静脉的影像解剖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PICC置管静脉的位置、走向和形态,是PICC置管静脉影像解剖的主要手段。
X线影像
在X线影像中,静脉内的血液由于密度较低而呈现为低密度影,从而使静脉显影。
PICC相关的血管解剖及穿刺部位的评估(护理)
足外侧部和 小隐静脉收集足外侧部 小隐静脉收集足外侧部和小腿后部 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的静脉血。 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二、PICC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 主要有肘部静脉
贵要静脉----首选 贵要静脉 首选 肘正中静脉----次选 肘正中静脉 次选 头静脉----第三选择 头静脉 第三选择
Some other choices, (桡静脉,颈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 桡静脉,颈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
大隐V收集足、 大隐 收集足、小腿和大腿的内 收集足 侧部以及大腿前部浅层结构的 V血。 血
小隐静脉
在足外侧缘起自足 在足外侧缘起自足 背静脉弓, 外踝后方, 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 沿小腿后面上行, 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 窝下角处穿深筋膜 处穿深筋膜, 窝下角处穿深筋膜,注 腘静脉。 入腘静脉。
颈内静脉
头颈部的深静脉, 头颈部的深静脉, 在颈静脉孔处续于 颈静脉孔处续于 乙状窦, 乙状窦,沿颈内动 脉和颈总动脉外侧 下行,至胸锁关节 下行, 后方与锁骨下静脉 后方与锁骨下静脉 汇合而成头臂静脉。 汇合而成头臂静脉。 头臂静脉
静脉角: 静脉角:指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汇合角, 锁骨下静脉汇合角,有 左、右淋巴导管注入。 右淋巴导管注入。
三条静脉之间的比较( 三条静脉之间的比较(三)
贵要静脉相对管径较大 行程较短、 贵要静脉相对管径较大, 行程较短、直, 相对管径较大 注入深静脉角度较小,未发现明显变异 未发现明显变异, 注入深静脉角度较小 未发现明显变异 这 些因素均利于成功置管,同时发生机械性 些因素均利于成功置管 同时发生机械性 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较小,因此 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较小 因此 可作为PICC穿刺时外周血管的首选 可作为 穿刺时外周血管的首选
二、PICC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的静脉选择与评估
• 主要有肘部静脉
贵要静脉----首选 贵要静脉 首选 肘正中静脉----次选 肘正中静脉 次选 头静脉----第三选择 头静脉 第三选择
Some other choices, (桡静脉,颈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 桡静脉,颈静脉,股静脉,大隐静脉)
大隐V收集足、 大隐 收集足、小腿和大腿的内 收集足 侧部以及大腿前部浅层结构的 V血。 血
小隐静脉
在足外侧缘起自足 在足外侧缘起自足 背静脉弓, 外踝后方, 背静脉弓,经外踝后方, 沿小腿后面上行, 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 窝下角处穿深筋膜 处穿深筋膜, 窝下角处穿深筋膜,注 腘静脉。 入腘静脉。
颈内静脉
头颈部的深静脉, 头颈部的深静脉, 在颈静脉孔处续于 颈静脉孔处续于 乙状窦, 乙状窦,沿颈内动 脉和颈总动脉外侧 下行,至胸锁关节 下行, 后方与锁骨下静脉 后方与锁骨下静脉 汇合而成头臂静脉。 汇合而成头臂静脉。 头臂静脉
静脉角: 静脉角:指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汇合角, 锁骨下静脉汇合角,有 左、右淋巴导管注入。 右淋巴导管注入。
三条静脉之间的比较( 三条静脉之间的比较(三)
贵要静脉相对管径较大 行程较短、 贵要静脉相对管径较大, 行程较短、直, 相对管径较大 注入深静脉角度较小,未发现明显变异 未发现明显变异, 注入深静脉角度较小 未发现明显变异 这 些因素均利于成功置管,同时发生机械性 些因素均利于成功置管 同时发生机械性 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较小,因此 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机会较小 因此 可作为PICC穿刺时外周血管的首选 可作为 穿刺时外周血管的首选
PICC相关静脉解剖
导管进入左上 腔静脉
导管经正常路径到达右上 腔
头臂静脉
胸锁关节的后方,无 瓣膜 属支: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角
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 夹角:
男 右 27.16° 左 45.31 °
女 右 29.56° 左 49.39 °
上腔静脉
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 方,由左、右头臂静 脉合成
上腔静脉
第三肋软骨 高度注入右 心房 注入右心房 前有奇静脉 注入
PICC相关静脉解剖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 静脉结构和配布特点:
1.由小支汇合成大支,口径逐渐变粗。 2.静脉壁薄,腔内多有静脉瓣。 3.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静脉常与动脉伴:行,浅静 脉位于浅筋膜内。 4.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并形成静脉丛。 5.脑部的静脉较为特殊,多为硬脑膜窦或板障静脉。 6.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两部分。
上腔静脉体表投影
第一胸肋关 节下缘→第 三胸肋关节 下缘
体静脉连接异常、永存左上腔静脉
左前主静脉退化不全而 异常粗大 发生率 0.3-0.5% 起源于左颈内V和左锁 骨下V的连接部 走行向下 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
右侧上腔静脉
左上腔静脉
典型案例
• 出生后14天女婴,经左侧贵要静脉安放PICC 导管
体循环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 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门静脉系)、 心静脉系。
静脉的特点
浅、深静脉(数量多、壁 薄、容量大、弹性小) 静脉瓣(向心开放)
吻合丰富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头颈、上肢、 胸壁、部分胸部脏 器等静脉血
上肢的静脉
PICC相关静脉的解剖(共50张PPT)
头静脉汇入情况
1.呈角度注入腋静脉: 2.注入锁骨下静脉: 3.注入颈外静脉:
(7.65%,N= 614侧) 与颈外静脉直接或间 接相连。
颈外静脉
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行于胸锁乳突肌的浅 面。
由前后两支汇合而成
前支:下颌后V 后支:耳后V与枕V汇合而 成。
注: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 静脉汇聚而成,而上颌静脉由翼 静脉丛汇聚而成。
上腔静脉系
收集:头、颈、上肢、 胸壁、部分胸腔脏器等 静脉血。
组成:
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
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 后方合成,下行至第3胸 肋关节高度穿心包注入 右心房,长约6cm。
关注胸骨角平面。
★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前 有奇静脉(于胸骨角平面 )注入。
窦房结
胸骨角平面
位于上腔静脉与右 心房交界处的心外 膜下。
左侧静脉角有胸导管汇入,右侧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汇入
头臂静脉特点
无瓣膜 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的夹角
: 男:右27.16°左45.31 ° 女:右29.56°左49.39 °
头臂静脉主要属支有颈内静 脉和锁骨下静脉。此外,还 有椎静脉、胸廓内静脉、甲 状腺下静脉、肋间最上静脉 等。
锁骨下静脉与腋静脉
注:上、下腔静脉称为 中心静脉,其他部位 的静脉称外周静脉
静脉的特点
静脉管壁薄,弹性较 差。
分大、中、小静脉微
静脉 。 深、浅静脉。吻合
丰富。 静脉瓣,开口均向
心开放,四肢多。
静脉的管径
大静脉--管径在10mm以上,无名静脉和颈内静脉、上 腔静脉、下腔静脉等。
中静脉--范围较广,管径2~9mm,如锁骨下静脉、腋静 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等
在贵要静脉的内侧 出现副贵要静脉 (15.4%),其向上
(优质医学)PICC相关静脉解剖
与深静脉有交通 位于皮下但较坚固
22
23
肘正中静脉分型
A 粗大型 D 缺如型
B 均衡型
C M型
24
腋静脉
大圆肌-第一肋外缘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由肱静脉延续而来 与胸锁筋膜愈着
25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26
腋静脉第3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
27
与胸锁筋 膜愈着
28
锁骨下静脉
骨下V的连接部 走行向下 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
39
右侧上腔静脉
左上腔静脉
40
典型案例
• 出生后14天女婴,经左侧贵要静脉安放PICC 导管
导管进入左上 腔静脉
导管经正常路径到达右上 腔
41
42
•谢谢!
43
35
上腔静脉
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 方,由左、右头臂静 脉合成
36上Leabharlann 静脉第三肋软骨 高度注入右 心房
注入右心房 前有奇静脉 注入
37
上腔静脉体表投影
第一胸肋关 节下缘→第 三胸肋关节 下缘
38
体静脉连接异常、永存左上腔静脉
左前主静脉退化不全而 异常粗大
发生率 0.3-0.5% 起源于左颈内V和左锁
17
18
头静脉特点
瓣膜数量 臂部3-8个,大部分为双瓣
副头静脉或岛头静脉
(前臂背侧的一个属支,肘窝 以下汇入头静脉)
全程渐细
19
呈角度注入腋静脉或分支汇入腋静脉
20
头静脉有时 分两支汇入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21
肘正中静脉
肘窝下方自头静脉 分出的一支,斜向 内上与贵要静脉相 连
22
23
肘正中静脉分型
A 粗大型 D 缺如型
B 均衡型
C M型
24
腋静脉
大圆肌-第一肋外缘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由肱静脉延续而来 与胸锁筋膜愈着
25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26
腋静脉第3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
27
与胸锁筋 膜愈着
28
锁骨下静脉
骨下V的连接部 走行向下 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
39
右侧上腔静脉
左上腔静脉
40
典型案例
• 出生后14天女婴,经左侧贵要静脉安放PICC 导管
导管进入左上 腔静脉
导管经正常路径到达右上 腔
41
42
•谢谢!
43
35
上腔静脉
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 方,由左、右头臂静 脉合成
36上Leabharlann 静脉第三肋软骨 高度注入右 心房
注入右心房 前有奇静脉 注入
37
上腔静脉体表投影
第一胸肋关 节下缘→第 三胸肋关节 下缘
38
体静脉连接异常、永存左上腔静脉
左前主静脉退化不全而 异常粗大
发生率 0.3-0.5% 起源于左颈内V和左锁
17
18
头静脉特点
瓣膜数量 臂部3-8个,大部分为双瓣
副头静脉或岛头静脉
(前臂背侧的一个属支,肘窝 以下汇入头静脉)
全程渐细
19
呈角度注入腋静脉或分支汇入腋静脉
20
头静脉有时 分两支汇入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21
肘正中静脉
肘窝下方自头静脉 分出的一支,斜向 内上与贵要静脉相 连
PICC相关静脉解剖-课件
上肢的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
上肢静脉
➢ 深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一般为两支位于同名 动脉两侧,引流量较 小 ➢ 浅静脉
承担大部分静脉血 引流, ➢ 深、浅静脉均汇入腋 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上肢静脉
深静脉:腋静脉 浅静脉:
➢ 头静脉
➢ 贵要静脉 ➢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 起始: 手背静脉网尺侧
贵要静脉
写 作 与 笔 记 使 人 精 确 ; 史 鉴 使 人 明 智 ; 诗
歌
使
人
巧
慧
;
我们,还在路上……
➢ 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 方,由左、右头臂静 脉合成
上腔静脉
➢第三肋软骨 高度注入右 心房
➢注入右心房 前有奇静脉 注入
上腔静脉体表投影
第一胸肋关 节下缘→第 三胸肋关节 下缘
体静脉连接异常、永存左上腔静脉
➢ 左前主静脉退化不全而 异常粗大
➢ 发生率 0.3-0.5% ➢ 起源于左颈内V和左锁
骨下V的连接部 ➢ 走行向下 ➢ 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
6.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两部分。
体循环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
➢ 上腔静脉系、 ➢ 下腔静脉系(门静脉系)、 ➢ 心静脉系。
静脉的特点
➢ 浅、深静脉(数量多、壁 薄、容量大、弹性小)
➢ 静脉瓣(向心开放) ➢ 吻合丰富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头颈、上肢、 胸壁、部分胸部脏 器等静脉血
肘正中静脉分型
A 粗大型 D 缺如型
B 均衡型
C M型
腋静脉
➢ 大圆肌-第一肋外缘 ➢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 由肱静脉延续而来 ➢ 与胸锁筋膜愈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外静脉
颈部最大的浅静脉
行于胸锁乳突肌浅面 前后两支汇合而成 前支:下颌后静脉 后支:耳后V+枕V
注入部位
注入锁骨下静脉46% 注入静脉角33% 注入颈内静脉14.96% 以两支注入三种静脉 5.77% 缺如3.89%
毗邻关系
全长位于皮下 皮肤、浅筋膜、颈阔 肌 颈丛分支从表面横过 体表投影: 下颌角—锁骨中点的 连线
体循环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 上腔静脉系、 下腔静脉系(门静脉系)、 心静脉系。
静脉的特点
浅、深静脉(数量多、壁 薄、容量大、弹性小) 静脉瓣(向心开放)
吻合丰富
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收集头颈、上肢、 胸壁、部分胸部脏 器等静脉血
上肢的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
上肢静脉
(前臂背侧的一个属支,肘窝 以下汇入头静脉)
全程渐细
呈角度注入腋静脉或分支汇入腋静脉
头静脉有时 分两支汇入 颈外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肘正中静脉
肘窝下方自头静脉 分出的一支,斜向 内上与贵要静脉相 连 与深静脉有交通 位于皮下但较坚固
肘正中静脉分型
A 粗大型 D 缺如型
贵要静脉行程
沿肱二头肌内侧缘 上升,上臂中点 下方穿深筋膜在 大圆肌下缘延续 为腋静脉 注意: 前臂内侧的皮 神经穿出深筋膜 与之伴行
n
贵要静脉行程
行程:在上臂中 点附近约平大圆 肌下缘处穿深筋 膜汇入肱静脉, 共同延续为腋静 脉
贵要静脉
贵要静脉特点
瓣膜数量: 臂部3-7个,大部分为双瓣 副贵要静脉: 位于尺侧,在臂部尺侧汇入贵要静脉, 15.4%
上腔静脉体表投影
第一胸肋关 节下缘→第 三胸肋关节 下缘
体静脉连接异常、永存左上腔静脉
左前主静脉退化不全而 异常粗大 发生率 0.3-0.5% 起源于左颈内V和左锁 骨下V的连接部 走行向下 经冠状静脉窦汇入右房
右侧上腔静脉
左上腔静脉
典型案例
• 出生后14天女婴,经左侧贵要静脉安放PICC 导管
头静脉
起始: 手背静脉网桡侧
头静脉行程
绕过前臂 至掌侧上升, 肘窝下发出 肘正中静脉, 后向外侧上 方走行
头静脉行程
在上臂沿肱二头肌 外侧缘上升,臂上1/3处 胸大肌三角肌间沟到 达锁骨下窝,穿胸锁筋 膜汇入腋静脉
头静脉特点
瓣膜数量 臂部3-8个,大部分为双瓣 副头静脉或岛头静脉
导管进入左上 腔静脉
导管经正常路径到达右上 腔
•谢谢!
B 均衡型
C M型
腋静脉
大圆肌-第一肋外缘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由肱静脉延续而来
与胸锁筋膜愈着
被胸小肌分为三段
腋静脉第3段与腋动脉及前斜角肌的关系
与胸锁筋 膜愈着
锁骨下静脉
第一肋外缘起于腋静 脉 始末两端有瓣膜
• 胸锁关节后与颈内 静脉汇合 • 与周围结构结合紧 密,损伤容易产生空 气栓塞
头臂静脉
胸锁关节的后方,无 瓣膜 Fra bibliotek 属支: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静脉角
头臂静脉与上腔静脉 夹角:
男 右 27.16° 左 45.31 °
女 右 29.56° 左 49.39 °
上腔静脉
右侧第一胸肋关节后 方,由左、右头臂静 脉合成
上腔静脉
第三肋软骨 高度注入右 心房 注入右心房 前有奇静脉 注入
深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 一般为两支位于同名 动脉两侧,引流量较 小 浅静脉 承担大部分静脉血 引流, 深、浅静脉均汇入腋 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上肢静脉
深静脉:腋静脉 浅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起始: 手背静脉网尺侧
贵要静脉
行程: 前臂背面尺 侧上升肘窝下 转向掌侧接受 肘正中静脉
PICC相关静脉解剖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 静脉结构和配布特点:
1.由小支汇合成大支,口径逐渐变粗。 2.静脉壁薄,腔内多有静脉瓣。 3.体循环静脉分深、浅两类,深静脉常与动脉伴:行,浅静 脉位于浅筋膜内。 4.静脉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支,并形成静脉丛。 5.脑部的静脉较为特殊,多为硬脑膜窦或板障静脉。 6.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和体循环静脉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