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配合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配合一、术前准备:1、器械敷料:剖腹包、敷料包、手术衣、大碗、持物钳、灯把2、一次性物品:电刀手柄、吸引器头、吸引器管、1号、4号、7号慕丝线、甲状腺针、敷贴、手套、甲状腺引流管二、麻醉方法:颈丛神经阻滞或气管内插管麻醉三、手术体位: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暴露颈部,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来回移动污染手术切口四、手术配合:1、常规消毒铺巾,颈部两侧各放置一无菌小巾做成的小球2、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组织钳牵起上、下皮瓣,用刀在颈阔肌后面的疏松组织间进行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缘,下达胸骨柄切迹。
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
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丝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
3、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分离显露甲状腺外囊4、以弯组织钳锐性分离甲状腺周围组织,用米氏钳分离分离出上、下动脉后,钳夹切断,用7×17圆针4号丝线缝扎或结扎5、甲状腺周围血管结扎处理后,用血管钳钳夹一侧甲状腺腺体周围组织,切除大部分甲状腺后止血,用1号丝线和4号丝线结扎,彻底止血后,用6×14圆针1好丝线缝扎保留的甲状腺组织,同法切除另一侧叶6、将双侧甲状腺残面彻底缝合止血后,用温盐水冲洗创面,检查有无出血点,见整个创面无出血点,在左右腺体窝处,分别置胶皮或者直径3-5cm的细引流管引流,自胸锁乳突肌內缘和切口两角引出并固定7、撤下肩下软垫,清点物品,逐层关闭切口,7×17圆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颈前各束肌肉、皮下组织,6×14角针1号丝线连续缝合皮肤,碘伏棉球消毒后,用纱布和敷贴覆盖切口五、注意事项:1、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时,因病人清醒,易产生焦虑、恐惧,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2、固定好体位,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使病人舒适3、渗血多时要备好热盐水4、缝合伤口时将肩部软垫撤除,减低颈部缝合处的张力以利于手术缝合5、术中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以帮助医师判断有无喉返神经的损伤。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护理查房1.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面色是否红润、表情是否自如、声音是否正常、步态是否稳定等。
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异常情况。
2.术后伤口情况:仔细观察切口部位,检查术后伤口是否红肿、渗液,是否存在感染迹象。
检查伤口是否有破裂、裂缝、出血等情况。
如果伤口有问题,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观察术后排尿情况:检查患者的尿量、颜色和尿频,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尿潴留或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患者排尿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4.监测术后出血情况:检查患者的术后引流管或伤口敷料是否有出血情况。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下降等出血休克的症状。
如发现出血情况,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5.检查甲状腺功能: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特别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心率过快、心律不齐、心悸、失眠、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等情况。
如果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6.监测术后并发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钙代谢紊乱、声带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等。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颈部肿胀、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手指搐动等症状,及时检测血钙水平,并与医生进行沟通。
7.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问题。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饮食方案,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功能恢复。
8.监测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查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指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律不齐、呼吸困难等情况。
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9.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心理支持: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和不适感受,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安慰。
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促进身体康复。
以上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护理查房的主要内容,护士在查房时应认真仔细地进行观察,并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术后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在甲状腺癌中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
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随机分为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对照组(42例)与次全切术治疗的观察组(42例),观察治疗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次全切术并发症更少,整体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次全切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癌为恶性肿瘤,疾病引发因素较多,常见的有缺碘或高碘意识、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其中乳头状癌为常见病理分型[1]。
该病常采用手术切除方式进行治疗,在疾病治疗中,完整切除肿瘤为常用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但是患者手术切除范围依然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2]。
本研究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观察甲状腺全切术与次全切术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选取我院甲状腺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各42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2至65(53.84±3.84)岁,颈部肿块大小3至14(8.16±1.67)mm,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1至66(54.28±3.39)岁,颈部肿块大小3至15(8.29±1.45)mm。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全身麻醉,患者在仰卧位下接受治疗,做弧形切口,位于颈前胸骨切迹上方2cm,长度为4至5cm,直至颈阔肌,并且游离皮瓣上缘,将颈白线至甲状腺被膜切开,保证患者喉返神经、腺体充分的暴露出来,并且注意保护甲状旁腺。
切除双侧甲状腺且保留3g,对表面血管进行结扎缝合操作,电凝止血,逐层闭合。
观察组:体位、麻醉、切口与对照组相同,游离甲状腺悬韧带,将甲状腺上级充分暴露出来,并且紧贴对其血管进行结扎,在甲状腺外侧缘游离甲状腺,并且在距离甲状腺下级较远的位置进行血管结扎操作,在此期间应避免对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并且切除大部分甲状腺,一侧甲状腺组织保留5至7g,并且保留患者甲状旁腺,同时包括喉返神经周围腺组织。
手术记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记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及术后诊断:术前诊断:甲状腺肿瘤术后诊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方式:本例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该手术旨在通过切除大部分甲状腺组织,以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并消除肿瘤。
麻醉方式:本例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处于无痛状态。
手术经过:1.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垫高。
2.医生在患者颈部做一长约5cm的切口,以显露甲状腺。
3.医生仔细分离甲状腺组织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并将甲状腺腺体游离出来。
4.医生对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认肿瘤性质为良性。
5.医生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将甲状腺右侧大部分及肿瘤组织切除,同时保留一部分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6.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7.切除的甲状腺组织送病理科进一步检查,确认无残留病变组织。
8.医生用可吸收缝合线缝合切口,并覆盖一层生物膜以促进愈合。
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给予镇痛药缓解疼痛。
2.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颈部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愈合。
3.术后第一天、第三天及第七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监测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分泌功能。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需口服甲状腺素片。
4.术后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监测是否有复发。
患者需按医生建议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以方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5.术后患者应遵循低碘饮食,避免食用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以减少对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刺激。
同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以降低复发风险。
6.本例患者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以控制甲状腺功能。
具体药物及剂量需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调整。
7.本例患者术后需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B超检查,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谈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谈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作者:郭军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080-01在对甲状腺机能亢进与多发性引甲状腺腺瘤等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借助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也是对这些疾病治疗较为有效的方法。
如果患者有这些疾病的存在,要及时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减少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提升疾病的康复率。
所以就要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进行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1 什么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就是将侧甲状腺全部切除,这样依然还能保持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对甲状腺进行切除时,需要切多少是由患者的病情决定的,如果患者的中毒较深就要增加切除的腺体。
当患者的疾病为甲状腺机能亢,腺体的切除要在90%左右。
每侧残留腺体组织的大小为一个拇指末节大小的薄片时,就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样也会降低复发的概率。
如果患者的疾病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在切除时可以少切除一些。
所以在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前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切除的大小进行确定,帮助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法。
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步骤第一,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接近较为接近,因此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对后返神经不需要进行常规显露,所以在进行手术过程中,显露甲状腺下动脉课余保留,如果手术有对结扎的需求,这时就要将结扎的位置选在颈动脉内侧;第二,当完成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之后,要对甲状旁腺进行及时检查,一旦发现有甲状旁腺就要及时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甲状旁腺的厚度为2mm左右,长与宽分别为5.5mm与3.5mm左右,如果在手術中不小心切错,要及时将其埋藏在胸锁乳突肌中。
当患者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时,为防止出现甲状腺危象,就要在手术过程中将复方碘伏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当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呼吸等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且在这时严禁患者进食。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近期并发症的比较 (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种不同术式近期并发症的比较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术式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后的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将我院收治入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10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被膜内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被膜外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统计结果对比,单侧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切除甲状腺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采取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且接受被膜内次全切除术术式治疗的效果更好,并发症少。
标签: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被膜内术式,被膜外术式;并发症甲状腺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率高,目前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然而甲状腺的解剖位置及其周围组织较为复杂[1],手术切除甲状腺腺叶后易引起喉返神经损伤并进一步诱发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为研究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取不同术式次全切除术治疗后的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我院收治入院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109例的术后两周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109例患者,男性61例,女性48例,年龄25~57岁,平均为42.34岁,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中甲状腺肿35例,良性甲状腺瘤20例,恶性甲状腺瘤5例,单侧腺体切除50例,双侧腺体切除10例;对照组中甲状腺肿25例,良性甲状腺瘤19例,恶性甲状腺瘤5例,单侧腺体切除44例,双侧腺体切除5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甲状腺超声、颈前X线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疾病。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具有可比性,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甲状腺癌次全切 标准
甲状腺癌次全切,也被称为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切除甲状腺的大部分,但保留一小部分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癌次全切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肿瘤大小和位置:如果肿瘤较小且位于甲状腺的一侧,那么进行次全切是合适的。
如果肿瘤较大或者已经扩散到甲状腺的另一侧,那么可能需要进行全切。
2. 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对于年轻、健康的患者,次全切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他们可以更好地承受术后的荷尔蒙替代治疗。
对于年纪较大或者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全切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3. 患者的个人选择:有些患者可能更倾向于保留一部分甲状腺,以减少术后需要服用荷尔蒙替代治疗的可能性。
然而,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甲状腺癌患者通常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
4. 病理结果:如果病理结果显示肿瘤已经侵犯到甲状腺的大部分,那么可能需要进行全切。
总的来说,甲状腺癌次全切的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手术前,医生会详细解释手术的风险和益处,以帮助患者做出最佳的决定。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甲状腺腺瘤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多数情况下不会引起症状和不良影响。
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腺瘤增大或良性变为恶性,就需要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对于治疗甲状腺腺瘤效果显著。
本文将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腺瘤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一、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腺体部分切除手术,即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切除部分患瘤组织。
该手术使得患者保留了较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减少了全切的风险和后遗症。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于治疗甲状腺腺瘤有着显著的疗效。
首先,该手术保留了部分健康的甲状腺组织,可以避免术后甲减和合并症等问题,同时没有显著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患者术后可以快速恢复至正常的生理状态。
其次,根据医学研究显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以减轻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症状和疼痛,防止癌变,并且在手术之后患者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康复,并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此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保守,对于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尽管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它的效果和安全性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在许多情况下,患者可以完全摆脱甲状腺腺瘤的症状和后遗症,享受健康的身体和好的生活质量。
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虽然有着很高的安全性,但还是需要患者及家人对于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手术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1.术前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心电图、胸片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病历资料和手术前的饮食和用药。
2.手术风险由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切除的只是部分甲状腺组织,因此在手术后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引起甲减。
但是,在手术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声带损伤等。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配合
详细记录手术步骤、操作及意外情况,为术后护 理和康复提供依据。
用药记录
对术中使用的药物进行记录,包括名称、剂量、 使用时间等,以备查证。
03
手术后护理
患者转运与交接
患者转运
确保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平稳地从 手术台转运至恢复室或病房,避 免剧烈震动或颠簸。
交接工作
医护人员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应与 接收科室进行详细交接,包括手 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等,确保 患者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配合
• 手术前准备 • 手术中配合 • 手术后护理 • 手术效果评估
01
手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01
02
03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 括甲状腺疾病史、用药史、 家族史等,以便评估手术 风险和制定手术计划。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 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 凝血功能等,以确保患者 能够承受手术。
消毒
对手术室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 手术环境无菌。
仪器设备检查
检查手术室内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如麻醉机、监护仪、灯光等。
人员配置
确保手术室内有足够数量的医护 人员,明确人员分工和职责。
02
手术中配合
麻醉配合
麻醉前评估
对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史 等进行详细了解,为麻醉方案提
供依据。
麻醉诱导
协助麻醉师为患者进行麻醉诱导, 确保患者安全无痛。
难等,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神经损伤观察
02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声音嘶哑、呛咳等神经损伤症状,及时报
告医生进行处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
03
手术后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及时采取
1例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个案护理
1例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个案护理目的通过对1例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为甲状腺肿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及操作参考依据。
方法对我科1例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通过对患者采取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术后护理、病情监测护理等各项护理措施,评价患者治疗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该患者经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后,治愈出院。
结论给予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系统的整体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等是甲状腺肿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
标签:甲状腺;次全切除;护理甲状腺肿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4%~7%,是一种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多见于20~40岁的女性[1]。
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和乳头状囊性腺瘤两种。
前者多见,有完整的包膜;后者少见,且不易与乳头状腺癌区分。
多数患者无不适症状,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结节,多为单发,表面光滑,稍硬,无压痛,边界清楚,随吞咽上下移动。
肿瘤生长缓慢。
若乳头状囊性腺瘤因囊性壁血管破裂而发生囊内出血时,肿瘤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局部出现胀痛[2]。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屡见不鲜,不仅增加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而且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围手术期的护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患者王百叶,女,54岁,主因“发现右颈部肿块3年余”,于2015年3月30日门诊以“甲状腺肿物”收住。
入院前18年无意中发现颈中部肿物,质硬,活动度差,表面光滑,诊断为“甲状腺瘤”,于1997年行甲状腺瘤切除术。
入院前3年发现右侧颈部出现3cm×4cm×3cm大小无痛性肿物,肿物呈慢性无痛性增大。
入院查体:无突眼,无头晕、头痛,气管居中,肿物质软,无压痛,可随吞咽活动,表面光滑。
T36.1℃,P80次/min,R22次/min,Bp102/62mmHg。
B超示:①甲状腺右侧叶多发囊性占位性病变;②甲状腺左侧叶小囊肿。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对比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特点是甲状腺组织增大形成结节,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一系列问题。
在治疗甲状腺肿时,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是两种常用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的疗效进行对比,以便临床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能够更加科学和合理。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是指将患者双侧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适用于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甲状腺毒瘤等疾病。
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指将患者甲状腺的一部分组织切除的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适用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疾病。
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来说,选择何种手术方式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甲状腺功能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要明确的是,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都是常规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疗效。
两种手术方法的适应症和手术范围不同,因此在治疗效果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从手术创伤、甲状腺功能、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手术创伤方面。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相对来说创伤较大,因为需要切除全部的双侧甲状腺组织,术后容易出现术后甲减。
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创伤较小,因为只需要切除甲状腺的一部分组织,术后更容易保留一定的甲状腺功能。
从手术创伤的角度来看,次全切除术更有优势。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和次全切除术在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时各有优势。
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切除范围大,创伤和并发症风险较大,术后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
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创伤较小,术后保留一定的甲状腺功能,不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但并不适用于所有病例。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甲状腺双侧叶全切除术还是次全切除术,在手术前后都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
术后患者也需要遵守医嘱,科学用药和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以促进术后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配合
手术步骤与配合
➢ 牵引颈阔肌:递大血垫两块,中圆针7号线将大血 垫分别缝合在上、下颈阔肌边缘,递巾钳一把将 大血垫固定在头架上,牵拉上颈阔肌,递皮钳一 把,将另一大血垫固定在大孔巾上,牵拉下颈阔 肌,递有尾纱两块、中圆针7号线分别缝合切口两 侧,保护切口
➢ 缝扎颈前静脉,切开颈白线:递无齿镊小圆针4号 线缝扎,小弯钳两把提起正中线两侧筋膜、电刀 切开颈白线。切断颈前肌(视甲状腺大小决定牵开 或横形切断甲状腺前肌群):递直角钳和中弯钳提 夹甲状腺前肌,递薄剪剪断,4号丝线结扎或小圆 针4号线缝扎。
14
围术期护理
➢ 术中及术后观察要点 ➢ 常规观察生命体征。 ➢ 观察尿量尿量,保证输液通畅。 ➢ 保证器械可用。 问题:手术后ICU护士还需观察哪些内容? 1、术后血肿压迫气管、气管塌陷、喉头水肿以及喉返神经损伤所致呼吸困难、 窒息,留置引流管有助观察,气管切开包备床旁,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 2、术中损伤喉上、喉返神经致术后声音嘶哑、饮水呛咳、音调改变等症状, 术中谨慎操作降低手术风险。 3、术中刺激甲状旁腺致术后低钙血症,必要时可予补钙处理。 4、术后去头高30°斜波位2-3日(全麻病人清醒后再抬高),以利呼吸和切口 引流。
12
围术期护理
一、常规术前准备
➢ 备皮 ➢ 术前宣教:禁食、禁饮等 问题:病人需做什么特殊的术前准备?
13
围术期护理
➢ 特殊手术护理 ➢ 术前检查:检查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功能,甲亢者,基础代谢率(+15%或以
下)及脉搏90/min以下,停服甲状腺药物,改服复方碘剂2周以后甲状腺明 显缩小方可手术、变硬,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术中出血。 ➢ 体位训练:进行颈过伸体位,每天训练2-3次,5-10分钟一次,指导患者正 确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配合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配合【适应症】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麻醉方式】颈丛神经阻滞、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垫高肩部,头后仰).【特殊用物准备】3-0DEX0N、皮片引流、显沙、布带子、扣线。
【手术配合】1、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颈部皮肤横纹做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出血点直钳钳夹,电凝止血。
2、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两侧达胸锁乳肌缘,弯钳电凝止血。
2块干沙垫保护切口。
3、牵引颈阔肌;直钳钳夹上侧颈阔肌边缘,并用布带子及艾力斯钳将其固定在头部托盘上。
4、用电刀沿颈白线正中切开颈阔筋膜,上下扩大颈白线切口。
5、切开颈前肌群(视甲状腺大小决定牵开或横行切断甲状腺前肌群);出血点中线结扎或缝扎。
6、由上级至下极游离甲状腺组织;小圆针中线缝扎甲状腺做牵引,弯钳、组织剪分离甲状腺组织,小直角钳分离甲状腺上、下动静脉,7号线结扎并切断,远端中线结扎,近端中线缝扎。
7、切断甲状腺峡部;中线或7号线结扎。
8、切断甲状腺;弯钳数把钳夹甲状腺四周,并切除甲状腺体,细线结扎,3-0可吸收线缝合包埋腺体残端,止血。
9、同法切除另一侧甲状腺。
10、冲洗切口,清点物品。
11、中线缝合前肌群,并放置皮片引流。
12、细线或0号线缝颈阔肌和皮下组织,并清点物品。
13、扣线缝合皮肤。
切口覆盖纱布及棉垫并加压包扎。
适应症;甲状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麻醉方式;颈丛神经阻滞、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垫高肩部,头后仰).特殊用物准备;3-0DEX0N、皮片引流、显沙、布带子、扣线。
手术配合;14、常规消毒铺巾,在胸骨切迹上2横指沿颈部皮肤横纹做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出血点直钳钳夹,电凝止血。
15、分离皮瓣;上至甲状软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两侧达胸锁乳肌缘,弯钳电凝止血。
2块干沙垫保护切口。
16、牵引颈阔肌;直钳钳夹上侧颈阔肌边缘,并用布带子及艾力斯钳将其固定在头部托盘上。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标本处理
台上护士注意甲状腺标本离体时间并提醒巡回护士 ↓
询问手术医生标本如何处理:如要送冰冻,则需立即处理;如送病理,则30分钟内处理。 ↓
巡回护士及时拿来专用标本袋存放标本,并做好相关记录。 ↓
送至标本间:倒甲醛(福尔马林)浸泡,并核对信息,填写记录。 ↓
放置到正确位置等待处理。
护理诊断
01 焦虑、恐惧 与环境改变、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甲状腺危象的临床 表现
多于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高热,大汗淋漓、心动过速 , 脉快而弱(每分 钟120次以上),病人烦燥、谵妄,甚至昏迷,并常有呕吐和腹泻。如不积 极治疗,患者往往迅速死亡。故危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予以抢救治疗
去除病因,积极治疗甲亢是预防危象发生 的关键。注意防治感染和做好充分的术前 准备。
02 知识缺乏:缺乏手术麻醉知识,甲状腺治疗及其相关的知识
03 有坠床的危险 与手术台空间狭小,约束不当有关
04 有感染、异物残留的危险 与手术处理不当有关 05 潜在并发症:窒息 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喉返神经损伤有关
手术中,医生为何嘱咐患者咳嗽?
术中医生需要检查术中切除是否有伤到的神经。
1.喉返神经损伤:主要是手术操作直接损伤引起,如切断、缝扎、挫夹或牵 拉过度;少数是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而引起。前者在术中立即出现症 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如完全切断或缝扎喉返神经,损伤是永久性 的,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的损伤多为暂时性,经针刺、理疗等治疗后, 一般可在 3 ~ 6 个月内逐渐恢复。一侧喉返神经损伤所引起的声嘶,可由 声带过度地向 患侧内收而好转,术后喉镜检查虽仍见患侧声带外展,但病人 并无明显声嘶。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的麻痹,引起失音或呼吸困 难,需做气管切开。
手术室(甲状腺次全切)ppt课件
-
22
2.喉上神经损伤:
• 损伤外支→环甲肌瘫痪→声带松驰→音调降低 • 损伤内支→喉部粘膜感觉丧失→误咽;如切断、
结扎上动、静脉时误伤 • 理疗可恢复。
-
23
3.喉返神经损伤:
(1)原因:①手术操作直接损伤,立即出现 症状;
②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牵拉:暂 时性、3~6小时恢复。
7.甲状腺功能: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 T4(四碘甲状腺原氨酸):90% T3(三碘状腺疾病的分类
1.单纯性甲状腺肿:(1)弥漫性 (2)结节性
2.甲亢:(1)原发性(弥漫性) (2)继发性(结节性) (3)高功能腺瘤
3.甲状腺炎症:(1)急性(化脓性) (2)亚急性(非化脓性) (3)慢性(淋巴细胞性、纤维性)
5.甲状腺静脉血供:甲状腺上静脉→颈内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颈内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无名静脉
-
2
甲状腺解剖生理概要
6.甲状腺的神经
• 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行走在气管、食 管沟内,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间穿过
• 喉上神经:来自迷走神经,分成内支、外支 内支(感觉支):喉粘膜 外支(运动支):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②给予钙剂 ③DT 10.(二氢速固醇); ④罗钙全;
⑤甲状旁腺自体或异体移植
-
25
5. 甲状腺危象:
(1)原因:术前准备不足;因甲亢致肾上腺皮质功 能减退 所至。 (2)表现:术后12~32小时高热,脉快,烦躁、 谵妄,甚至昏迷。 (3)治疗:① 碘剂:口服卢戈氏碘 3~5ml;10% 碘化钠5 ~10ml;
(2)表现:喉返神经前支→声带内收肌后支 →声带外收肌,一组受损引起声 嘶;双组受损可引起声带麻痹、 失声、 呼吸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仔细止血 甲状腺血液供应丰富。动脉中有来自颈外动脉的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甲状颈干的甲状腺下动脉,偶有来自无名动脉或主动脉弓的甲状腺最下动脉。静脉中,甲状腺上、中静脉均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最下静脉则流入无名静脉。需注意辨认。止血时,对较大血管要常规双重结扎,断端要留得长些,防止术中或术后线结滑脱、出血,上极血管的处理尤其要慎重。腺体切除后,宜用热盐水纱布反复热敷,细心检查,即使是微小的出血点也应结扎止血,待整个创面无出血后方可缝合,关闭切口。
2.甲状腺危象 病因尚未肯定,危象的发生多由于手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所致。甲状腺危象多在术后12~36小时内发生,表现为高热,脉快而弱(每分钟在120次以上),烦躁,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水样泻。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病人常很快死亡。治疗包括以下几种综合措施:
⑴碘剂:口服复方碘化钾溶液3~5ml,紧急时用1%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点滴。
8.引流、缝合切口 将双侧甲状腺残面彻底缝合止血后,用热盐水纱布敷于创面。此时抽出病人肩下垫物,以利病人颈部放松,移去热盐水纱布;再查有无出血点,见整个创面无出血,在左、右腺体窝处,分别置管形胶皮片或直径在3~5mm的细引流管,自胸锁乳突肌内缘和切口两角引出并固定。切口逐层缝合。
[术中注意事项]
2.镇静药物的使用 有失眠或睡眠不安时可用鲁米那0.1g或安定5mg,每晚1次口服。
3.必要的术前检查 如心血管功能和肝、肾功能检查,基础代谢测定,喉镜检查声带功能,X线检查气管位置及血钙、磷测定等。
[麻醉]
气管内插管1.体位 仰卧位,垫高肩部,使头后仰,以充分显露颈部;头部两侧用小沙袋固定,以防术中头部左右移动污染切口。
3.手足抽搐 手术时甲状旁腺误被切除,挫伤或其血液供给受累,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血钙浓度下降至8mg%以下,严重者可降至4mg%~6mg%,使神经肌肉的应激性显著增高,引起手足抽搐。症状多在术后1~3日出现。多数病人症状轻而短暂,只有面部、唇或手足部的针刺感、麻木感或强直感,严重者可出现面肌和手足持续性痉挛,每天发作多次,每次持续10~20分钟或更长。症状轻者可口服钙剂,症状严重者可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3%氯化钙10~20ml。但仅能起暂时作用,最有效的治疗是口服二氢速变固醇(A、T、10)油剂,有提高血中钙含量的特殊作用,从而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3.切断甲状腺前肌群,显露甲状腺 在两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剪开筋膜,将胸锁乳突肌与颈前肌群分开,然后在颈中线处纵行切开深筋膜,再用血管钳分开肌群,深达甲状腺包膜。以示指和刀柄伸至颈前肌群下方,在甲状腺与假包膜之间轻轻分离甲状腺腺体,并将肌肉顶起,在血管钳间横行切断,以扩大甲状腺的显露。注意肌肉横断部位不应与皮肤切口在同一水平上,避免愈合后形成疤痕粘连。
4.处理甲状腺上极 通常先自右叶开始施行手术,为便于处理上极,首先在上极的内侧分离、切断结扎甲状腺悬韧带,此韧带内有血管,分离要仔细,结扎要牢靠。再沿着甲状腺侧叶的外缘用手指向上极剥离,以充分显露右叶上极。将甲状腺右叶向下内牵引(或在甲状腺右上极处贯穿缝扎一针,便向下内牵引甲状腺上极),再用小拉钩将甲状腺前肌群上断端向上拉开,露出上极。术者以左手拇、示、中指捏住上极末端,右手持直角钳由内侧沿甲状腺上动、静脉深部绕至外侧,顶住左示指,向外穿出,引过一根7号丝线,在离开上极约0.5~1.0cm处结扎上极血管。在结扎线与上极间再夹2把血管钳,在血管钳间剪断血管,血管残端再缝扎一道。注意此处血管结扎、缝扎要牢靠,否则血管一旦缩回,出血较多,处理困难。处理上极血管时应尽量靠近腺体,以防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继续钝性分离甲状腺上级的后面,遇有血管分支时,可予结扎、切断。将甲状腺轻轻牵向内侧,在腺体外缘的中部可找到甲状腺中静脉,分离后,结扎、剪断。
1.对精神紧张且腺体较大或气管受压严重的病人,应采用气管内插管麻醉,以保证术中病人呼吸道通畅和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
2.切口要有足够的长度,一般需要超过肿块外缘1~2cm,必要时可以切断部分胸锁乳突肌,以保证充分显露腺体,安全地在直视下分别处理上、下极血管,防止损伤其他组织。
2.切口 于胸骨上切迹上方2横指处,沿皮纹作弧形切口,两端达胸锁乳突肌外缘;如腺体较大,切口可相应弯向上延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用组织钳牵起上、下皮瓣,用刀在颈阔肌后面的疏松组织间进行分离,上至甲状软骨下缘,下达胸骨柄切迹。此间隙血管较少,过深或过浅分离时常易出血。用无菌巾保护好切口,用小拉钩拉开切口,用4号丝线缝扎两侧颈前静脉。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适应证]
1.甲状腺机能亢进(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
2.单纯性甲状腺肿,肿块较大,产生压迫症状者。
3.多发性甲状腺腺瘤,巨大甲状腺腺瘤或巨大囊肿。
[禁忌证]
1.年龄小,病情轻,甲状腺肿大不甚明显者。
2.年龄大,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疾患而难以耐受手术者。
5.保留甲状旁腺 切除甲状腺后,应立即检查有无甲状旁腺(呈黄褐色,长5~6mm,宽3~4mm,厚约2mm,如误切下,应立即埋藏于胸锁乳突肌内。
6.预防危象发生 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术中应及时静脉滴注复方碘液,以防甲状腺危象发生(每500ml10%葡萄糖液中含碘液5ml)。
7.注意癌变可能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在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须注意检查腺体周围的淋巴结,如发现有可疑癌变的淋巴结,或甲状腺组织不正常,疑有癌变时,应即送冰冻切片活组织检查,以求确诊,及时作根治手术。
[术后处理]
1.加强术后观察和护理 密切注意病人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如体温高、脉搏快,有发生危象趋势,应肌肉注射冬眠Ⅱ号。
2.暂禁饮食,静脉内补液,用抗感染药物和蒸气吸入。
3.术后取头高30°斜坡位2~3日(全麻病人清醒后再抬高),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4.病人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以备万一发生窒息时抢救使用。
⑵镇静剂:肌肉注射冬眠Ⅱ号半量,每6~8小时1次,利血平1~2mg,或心得安5mg,加入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点滴。
⑶氢化可的松每日200~400mg,静脉点滴。
⑷降温:应用退热剂、冬眠药物、物理降温等使体温保持在37℃左右。
⑸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
⑹吸氧,以减轻组织的缺氧。
5.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术后继续服用复方碘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15滴,以后逐日递减1滴,直至每次5滴为止。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 这是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常见原因有:①切口内出血,形成血肿,压迫气管;②气管塌陷;③喉头水肿;④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甚至发生窒息。如因切口内出血所致,还可有颈部肿胀,切口渗出鲜血等。发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在病人床旁进行抢救,剪开缝线,敞开切口,除去血肿,如血肿清除后,呼吸困难仍无改善,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气管塌陷常因巨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使之变软,当切除腺肿后,气管内失去支持而塌陷,因此术中即应作气管切开术。喉头水肿一旦出现,应采取头高位,充分给氧,如不好转,也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双侧喉返神经损伤会发生两侧声带麻痹而引起严重呼吸困难,需作气管切开。
7.楔状切除甲状腺 从腺体外缘将甲状腺体向前内侧翻开,显露其后面,并确定切除腺体的边界,切线下方必须保留甲状旁腺和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沿外侧预定的切断线上,用一排或两排蚊式直血管钳夹住少许腺体组织。然后在血管钳上方楔形切除甲状腺。切除腺体的多少,按病人中毒的程度而定。如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应切除腺体的90%左右。一般每侧残留腺体组织约一拇指末节大小的薄片遮盖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即足以维持其生理功能,又不致复发。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人,则应适当多保留一些(约相当于机能亢进病人保留的2倍左右)。腺体后面被膜亦应尽量多保留,以防止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为了减少断面出血,切除前术者或助手可用左手在钳子下面压紧甲状腺下动脉,或在两排血管钳之间,边切边止血,以减少出血。在腺体残面上的出血点均应结扎或缝扎,然后再对缘缝合。缝合时注意穿针不要过深,以免缝住喉返神经。用热盐水纱布堵塞切除后的甲状腺窝。右侧叶切除后,以同法切除左侧叶。
4.声嘶 主要是手术操作的直接损伤喉返神经所致,如切断、缝扎、挫夹等;少数由于血肿压迫或疤痕组织的牵拉而发生。前者在术中或全麻醒后立即出现症状,后者在术后数天才出现症状。切断、缝扎所致声嘶为永久性损伤;挫夹、牵拉或血肿压迫所致声嘶多为暂时性,一般经理疗等3~6个月可逐渐恢复。
[术前准备]
1.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必须在内科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基础代谢率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15%以下),脉率在90次/分以下后,停服抗甲状腺药物,改服复方碘剂两周左右,使甲状腺明显缩小、变硬,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术中出血。具体方法为口服复方碘液(Lugol液),每日3次,第1日每次5滴,次日每次6滴,以后逐日递增1滴,直至增到每次15滴,维持3~5日后手术。近年来,有人提倡用心得安与复方碘液作术前准备,心得安服用剂量视病情轻重而不同,为每6小时1次,每次10~40mg。这样术前用药可缩短准备时间。
4.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的外侧支 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接近,一般不必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也不一定需要显露或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如需结扎,应在颈动脉内侧甲状腺下动脉起点处结扎一道,然后再在甲状腺下动脉分叉后进入甲状腺腺体处分别结扎、切断。这种方法不会误扎,又不会损伤喉返神经,当楔状切除腺体时,要尽量多留一些腺体被膜,也可防止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外侧支掌伴甲状腺上动、静脉走行,为了不损伤喉上神经的外侧支,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时,一定要靠近甲状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