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诸葛亮的战略思想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是东亚地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名言。他虽未完成“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但不愧为中国古代一位军事战略家。所以在这里,我单就三国时期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思想,谈一下自己的管窥之见。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段话,反映了诸葛亮纲要性的军事战略思想,即联吴抗曹,并在西部建立根据地。这一决策,指导了弱小的处于危难之中的刘备集团,从“无立锥之地”到蜀国的建立、发展和强大,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战略思想的卓越之处有一下几点:

一、战略三阶段与联合抗曹

诸葛亮谙于战争规律,深刻了解天下大势,他明确的把“兴复汉室”的战争划分为三个阶段:占领“荆”、“益”、汉中,此乃战略防御阶段;“内修政理”,发展壮大是战略相持也;出“秦川”、“向宛、洛”,就是战略进攻了。当诸葛亮提出此决策之初,曹操已平定北方和中原,成为一支“拥百万之众”的最强大的军事集团,并欲统一全国了。面对这个强敌的进攻,孙权难以抵御,而刘备就更无能为

力了,他看清了这一形势,提出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的军事外交路线。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刘表”,刘备败退“至于夏口”,危在旦夕,他提议:“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促成了“并力拒曹公”的战局,致使“曹公败于赤壁”。联孙抗曹之策,不但拯救了寄人篱下的刘备,而且趁机占领了“荆州、江南诸郡”,有了立足之地,并由此进军西部地区,实现了战略防御阶段的目标。

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地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联合抗曹,他这种联弱抗强的策略,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破曹,即会调转枪口去进攻孙权,完成他“兴复汉室”的政治宏愿。

二、抢占西部地区,建立根据地

诸葛亮在刘备军事实力弱小的情况下,实施了避开在曹操、孙权之实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处境,挺进西部之虚,建立根据地的作战方针,更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

西部地区是个军事战略重地,帝业之基石,历史上周、秦、汉等许多朝代都发祥于此,司马迁总结了这一历史规律:“或曰:东方物所始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亳,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秦之帝用雍州兴,汉之兴自蜀汉。尤其是秦、汉这两个对华夏历史起着深远影响,奠定了大一统封建集权制的帝国,似有同样的发迹史,它们都是以关中、巴蜀和汉中为根据地,而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国是采用司马错“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的战略决策并吞了六国;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他采用韩信训,“从故道还”,占领关中后,才建定了帝位。西部在我国历史上缘何能起到这样重要的作用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地理优势

华夏地貌,呈西高东低之势,西部多山,又大都为东西走向,东部则多是平原,条条河流发源于西,而东注大海;西部地域辽阔,战略回旋余地大;特别是相邻的秦岭、巴山,横贯西部东侧,山高林深,关隘甚多,易守难攻。秦岭北侧是八百里秦川,亦称关中或秦。巴山南侧是四川盆地,即古之蜀地,汉称益州。汉小雄居秦岭、巴山之中,是连接秦川、益州的交通枢纽。这片形胜之地,地处长江、黄河中游,东临诸侯,呈居高临下、浮江已下之战略态势,古人多有议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夫关中左觳函,右陇蜀……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有变,顺流而下”。

“秦地尽居楚上游,居高屋建瓴之势”

“栈阁北来连陇蜀,汉川东去控荆吴”

这种西部对东部优越的军事地理位置,进则势如“射隼”,退可“保其岩阻”,是造就了历史上许多王朝的地利因素。

2、物资丰富,经济发达

西部土地肥沃,物产富饶,经济发达,史籍对此亦多有记载:“关中自沂、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而公刘适邢,大王、王季在歧,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而多贾。献公徙栎邑。栎邑北却戎翟,东通三晋,亦多大贾……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月、沙、石、铜、铁、竹、木之器……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

“秦地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蜀沃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沃土”。西部的物力、财力保障了进攻时有充足的军需,守则可自给自足,这是收“功实”的物资基础。

3、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

秦文化价值观与西方社会雷同,是“重功利,轻伦理”的“外倾性”价值体系,具有“积极、进取”的特征。而L山东诸侯国文化价值观属于“重伦理,轻功利”的“内倾性”价值体系,具有“保守、静止”的特质。巴蜀、汉中之地,早在秦惠王后九年就被秦人所占领,在秦国100多年的长期统治下,作为主导文化与巴蜀文化整合中,巴蜀、汉小民众亦具有“积极、进取”的特性。西部的这种民风,在历史上曾长期存在。

“重功利,轻伦理”的秦国,其社会发展快,表现在战场上就是秦人争功夺利,英勇善战。《韩非子•初见秦》描述:“秦人间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炉炭。断死于前者,皆是也,是故秦军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挡未尝不破”,这样一支英勇的军队,是秦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4、东汉未年,西部更有利

当诸葛亮的战略决策出台时,西部较北方等地区更具有利因素:其一、汉朝的“徙豪杰诸候强族于京师”、“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以及遣汉小人张骞通西域等政经措施,又拉动了西部的经济发展,使关中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长安是国际贸易和“闻名于国的纺织中心”、“蜀郡、广汉郡生产的漆器当时已闻名全国”、而“成都成为中国西南部最大的商业小心城市。司马迁指出关中:“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控制了全国百分之六十的财富,经济实力雄厚。特别是东汉未年,北方、中原一带军阀连年混战,已使社会遭到严重破坏,陷入“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绝境,而西部却未遭受大的战乱,保持着相对稳定。其二,益州的“刘璋暗弱”、汉中的张鲁“不知存恤”以及西部其它军阀势力都较弱,容易攻取和发展。

诸葛亮深刻了解西部的地理、经济、军事和历史情况,也更明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