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来自百度文库三
《我与地坛》教学 1、课前以校园中的景物为描写对象写一则《校园一角》的短文。 2、学生初读课文,交流感受。学生的着重点都在语言。 3、讨论确定精彩语言的典型片断。共三处。 4、学生归纳语言特点。语言不合常规、描写细腻、修辞运用巧
妙、华丽而不失真实、有灵气但不浮夸。 5、学生拿自己的习作与课文描写比较,肯定优点,剖析不足。 6、教师介绍套板反应。 7、先诵读后默读,涵泳品味课文语言。共读五遍。 8、突然要求要学生默写课文。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写与作者在表达
危,廉价雇佣。(3)同时嫌她二次丧夫,横加歧视, 精神受到巨大打击。(4)祥林嫂精神受打击后,逐 渐丧失劳动能力,鲁四夫妇无情解雇。
结论:残酷剥削罪与精神伤害罪。
辩方律师:(1)祥林嫂在鲁家干活,鲁家未拖欠半文 工钱。(2)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鲁四夫妇念她可 怜而收留了她,否则早就流落街头了。(3)祭祖时 按当地风俗叫她回避,纯属好意,何来精神伤害?
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考虑这个问 题你有什么困难?能说出是怎样的困难吗?你决定怎 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读全文有必要吗?你试过从小说 主题的理解入手去考虑吗?
结论: 教学设计具有独立性,我们应在具体设计
中学习新课程理念,当然不排除用新课程理念 去推演教学活动。教师是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 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 家正处在战乱中,他远离家乡,孤独一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 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 心头……(《二泉映月》音乐起) 2、在乐声中深情地朗读全诗。
案例三
主题:写父亲 比照:指导: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表达等
4、贝尔曼的“杰作”为什 么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案例二
《我的四季》 1、展示一年四季图(配乐) 2、在仅有的一次人生四季中,我们又如何度过呢? 3、阅读抒情散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阅读课文: (1)概括课文中人生四季有怎样的特点?
(2)贯穿于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什么? 从中可以看 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 (3)划出作者对 人生感悟的句子,说说这些感悟给你怎样的启示? 5、交流发现和感受 6、自由朗读 7、挖掘主旨
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一、从目前的教学实际考虑: 设计的追求: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从新课程提倡的理念考虑: 设计的本质是观念的调整
三、从语文学科特点考虑: 设计的关键是教学内容的选择
四、从学习的过程评价考虑: 设计的新元素:纳入过程性评价
五、从教学的资源考虑: 设计是教学资源的挖掘
一、从目前的教学实际考虑: 设计的追求: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实写,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6、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试
分析他是怎样的人? 7、品读欧·亨利式的语言。
实验:
1、有人说,小说的 结尾最震撼人心,
你同意吗?
6、能否让贝尔 曼不失去生命?
5、贝尔曼挽救琼 珊的生命需要具
备什么品质?
结局
2、你为什么而震撼?
3、贝尔曼为什么要 挽救琼珊的生命?
1、语文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态势勾画
“我给你” 讲解式教学 (接受性学习)



自主 合作 探究

对话 体验 活动 生活 差异 问题

生成 ……


2、接受性学习存在的合理性 (1)班级授课制 (2)对教学效率的追求 (3)教学任务的繁重 (4)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5)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有条件的
3、设计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过程
案例一
比照:《最后的常春藤叶》文本研习: 1、小说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个情节?说明原因。 2、小说的结局有怎样的特点?能找出前面的伏笔吗? 3、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
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4、为什么说贝尔曼画的最后一片藤叶是他的杰作? 5、贝尔曼画常青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
案例二
必修四·笔落惊风雨《登高》 1、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地讲述:一千两百多年前, 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 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野满 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 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 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
(4)祥林嫂对好意劝告心怀不满,消极怠工,鲁家与 她终止雇佣关系,实属合法行为。
3、内容:学习的对象
对照:参与辩论的学生慷慨陈词,未参加辩论的 学生观看,倾听,欣赏。
实验:发下记录表,未参加辩论的学生详细记录 正反两方的辩论,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他们 发表看法。对照辩论评价表给参与辩论的学 生作出评价。
—写作 实验:1、找一张父亲的老照片,请父亲谈谈当时
拍照片的情景,说说那时的生活琐事。2、找 一位父亲的长辈,说说父亲小时候的事情。 3、请父亲自己说说生活态度。4、写作。
案例四
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祝福》 对照:把小说标题改为“祥林嫂”,我们的鉴赏角度会发生
怎样的变化? 实验:把小说标题改为“祥林嫂”,我们的鉴赏角度会发生
上的差异。 9、教师强调学习要学会对精彩语言的顺应。 10、再默写一次。 11、根据学生要求,再写《校园一角》。 12、以“语文意识”:自觉关注如何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收束。
两点结论: 1、设计主要思考的是:把教学内容串联成
有意义的连贯的链条,形成意义流。完成 链条需要一个能成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2、当教学过程变成了有意义的过程,而不是 零散的机械的过程,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 的因子便不由自主的进入。
二、从新课程提倡的理念考虑: 设计的本质是观念的调整
案例一:辩论
1、内容:确定正反方 比照:抽签决定正反方 实验:组织持正面观点与反面观点的学生参与辩论 2、内容:空间的变化 比照:物色合适选手,参加学校特定活动 实验:作为班级教学的活动方式
道德法庭: 《祝福》
控方律师:(1)祥林嫂在鲁四家帮佣,鲁四夫妇见她 忠厚老实、勤快能干,令她日夜劳作。(2)祥林嫂 在丧夫失子的情况下再次来到鲁家,鲁四夫妇乘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