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词类活用答案

合集下载

词类活用练习答案

词类活用练习答案

词类活用练习40题第 1 页东江中学2020届高三词类活用练习一答案1.B A.名词作状语,向下; B 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C.名词作状语,向西;D 名词作状语,亲手2.A A.形容词作动词,照明;B 形容词作名词,圣人;C 形容词作名词,深度;D.形容词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3.D A 名词作动词,出现龙;B.名词作动词,责备C.名词作动词,处罚 D 形容词作动词,喜欢4.B A 形容词作动词,击碎.击破B.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C.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D.名词作状语,从小路5.C A.使动用法,使……跳舞)B.意动用法,以……为朋友C.使动用法,使……来朝见D.使动用法,使之为王6.B A.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缩小.削弱)C.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D.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7.C A.名词作动词,唱B.名词作动词,游水C.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D.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8.A A.使动用法,使……退却B.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C.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弟一样D.名词作状语,每天 9.D A.名词作动词,出现虹B.名词作动词,穿C.名词作动词,驻扎军队D.形容词作名词,小事)10.B A.使动用法,使……来,使……生活安定B.意动用法,把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C.使动用法,使……学习D.使动用法,使……止,阻止11.C A.名词作动词,灭族B.名词作动词,攻下C.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D.名词作动词,种植12.A A.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囊一样B.使动用法,使……来C.使动用法,使……愚昧D.使动用法,使……跟从)13.D A.形容词作名词,卑贱的人B.形容词作名词,忧虑的事C.形容词作名词,善行D.形容词作动词,接近.接触14.A A.意动用法,以……为鉴B.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地C.名词作状语,向上D.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15.D A.名词作动词,登记B.名词作动词,放火C.形容词作动词,照明D.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地方 16.C A.名词作动词,乘坐辇车B.名词作动词,登上C.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D.名词作动词,用草绳系 17.B A.使动用法,使……来B.名词作动词,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C.使动用法,使……斗)D.使动用法,使……弱,削弱)18.B A.名词作动词,归罪B.形容词作动词,交好C.名词作动词,说明白D.名词作动词,引,招致19.C A.名词作状语,像财物一类的B.名词作状语,在前面C.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D.名词作状语,像人腰,像鸟嘴20.D A.名词作动词,唱歌,弹琴B.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C.名词作动词,使眼色D.为动用法,为……办丧事词类活用练习二答案1.B A.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B 使动用法,使……活C.名词作状语,向东D.名词作状语,从上面2.A A.形容词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B.名词作动词,砌上墙C.名词作动词,找借口D.名词作动词,击鼓3.C A.名词作动词,命名B.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C.向远处看,眺望,动词D.意动用法,以……为耻4.B A.消减.增长,动词B.动词作名词,生者.死者C.白色的,形容词D.设置,动词5.D A.使动用法,使……绿B.使动用法,使……为王(即使江东父兄可怜我使我继续做王,我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呢?)C.使动用法,使……牢固D.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出过失6.A A.名词作状语,成群地B.名词活用为动词,合乎道义C.名词活用为动词,祝寿D.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学习7.C A.意动用法,以……为奇 (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B.意动用法,认为……小 (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C.使动用法,使……寒冷D.意动用法,认为……美丽8.B A.名词活用为动词,取道B.名词作状语,用瓮.用绳子C.名词活用为动词,提起D.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9.B A.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B.形容词作名词,高处C.名词作状语,像蜂窝.像水涡D.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10.D A.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B.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C.形容词作名词,许多事D.名词作动词,挖隧道11.A A.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于……之下B.使动用法,使……安宁C.使动用法,使……快乐D.使动用法,使……端正12.B A.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B.使动用法,使……疲倦)C.形容词作名词,重大地位D.形容词作名词,安定的情况,危险的情况13.C A.意动用法,以……为羞耻B.意动用法,以……为老师C.名词活用为动词,称帝称王D.意动用法,以……为奇怪,认为……壮美(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14.B A.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B.数词作动词,统一C.形容词作动词,取尽D.形容词作动词,弄错15.D A.使动用法,使……惊动)B.使动用法,使……弯曲C.使动用法,使……侮辱D.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物16.A A.动词作名词,条约B.名词作动词,南飞C.名词作动词,成为王 D.名词作动词,南行17.D A.名词作状语,用箕畚B.名词作状语,在国内C.名词作状语,亲眼.亲耳D.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18.C A.名词作动词,南行B.名词作动词,称王C.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D.名词作动词,订立盟约 19.B A.使动用法,使……充满暖意B.名词作动词,祝寿C.使动用法,使……知道D.使动用法,使……结束 20.D A.名词作状语,在家外B.名词作状语,当面C.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D.形容词作名词,固塞鄙陋的意见。

7.3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含答案)

7.3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附答案)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之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如:夫君子之行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如:何陋之有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格式:之+地点名词。

“(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念天地之悠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徐以杓酌油沥之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固颠以上都作以我酌油知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以上作附:七上课本所有“之”水陆草木之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其反激之力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孔子云:何陋之有?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七----词类活用

文言文专题复习之七----词类活用

名 词 作 谓 语 , 活 用 为 动 词
总结: 总结
1、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 、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 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3、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名词与名词连用,前面没有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4、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5、所 结 ,所 后的名词活用为动 、 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
1、范增数目项王。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鸿门宴》) 使眼色)(《鸿门宴》 )(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称王)(《齐桓晋文之事》 )( 3、江水又东 、 (东:向东流)(《水经注》) 向东流)(《水经注》 )(
(2)表动作、行为的根据方法或工具 表动作、
例: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事不目见耳闻 事不目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事不 名词“ ”“目”“耳 分别作动词“ ”“见”“闻 (名词“舟”“目”“耳”分别作动词“行”“见”“闻” 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用耳 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用眼睛, 石钟山记》 朵)《石钟山记》 B、间至军中 、 名词作状语。名词“ 充当动词“ 的状语, (名词作状语。名词“间”充当动词“至”的状语,表示 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鸿门宴》 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鸿门宴》 C、辇来于秦 、 (名词“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来”所用的工具: 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 所用的工具: 用车子,乘车) 阿房宫赋》 用车子,乘车)《阿房宫赋》 D 、失期,法皆斩 失期, 名词“ 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 的依据,根据: (名词“法”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斩”的依据,根据: 依据法律,按照法律) 陈涉世家》 依据法律,按照法律)《陈涉世家》

7类词类活用

7类词类活用

附录107类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但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某些词会失去它原来所属词类的意义和功能,而临时充当另一类词,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对我们读懂文言文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名词作状语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

现代汉语中除了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一般名词不能用作状语,常常是副词充当状语。

古汉语中,一旦名词的位置处于动词、形容词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

这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用法。

翻译的规律是在这个名词前面加上相关的介词或动词。

下面分五个方面列表解析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数词用作动词在古汉语中,有些名词、数词在一定的句子结构里,可以临时作动词用,充当句子谓语。

这种情况比较普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有动词性罢了。

由于名词、数词本身不是动词,活用作动词,就具备了动词的特征。

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在古汉语中,形容词一般用作补语、状语。

形容词和动词一样,也能作谓语,但它不能带宾语,这时候还不算是形容词的活用。

如果形容词的后面带上宾语或者补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了。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动词一般作句子的谓语,但有时也可以作名词用,以替代跟这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里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

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鸿门宴》)可翻译为:“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或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

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

“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

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动词为动 为······死 6、录毕,走送之。 两个动词连用有修饰关系时 动词作状语 跑着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培养句位意识,动词处在主
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时。
2、形容词作动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后面带宾语,形容词与宾语不构成支配关系时, 这个形容词用作动词。䏻愿动词、所字后面的形容词均作 动词。 形容词+代词 䏻愿动词+形容词 所 +形容词

名作动
担心

小试身手二:
1、亢旱,江南、浙东流亡载道。 动作名,流亡的人 2、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动词使动,使······灭亡;使······丧命 3、且余宁(怎么能)以衣食忧吾母耶? 动词使动 使······担忧
4、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 名词,仇人
5、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词类活用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动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状语 为动 动词 动词 使动 使动 使动 形容 意动 意动 意动 副词
一、名词活用: 1、名作动 规律: 1)名词+名词 2、名词+补语 3、副词+名词 4、能愿动词+名词 5、动词+而+名词 6、名词+代词 7、所+名词 2、名作状 名词用在动词前,只要动词涉及的动作行为不是 这个名词发出的,名词一律活用作状语。译为 “像---一样”“用---”“从”2、友风而子雨。
名作动,效法
名意动,以···为友;以···为子 3、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名作动,买 4、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屎),囊示 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 名作动,用口袋包裹 5、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性,吾当 死之。 名作动,称帝;为动:动词为动:为······死 6、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 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名作状,当面 7、天大雨,烈风雷电,董槐起衣冠而坐。 名作动,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穿衣戴帽

古代汉语练习7-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7-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七)——词类活用
一、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情况:哪一种词类、如何活用。

1.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左傳·齊晉鞌之戰》)
2.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記·項羽本紀》)
3.爾欲吳王我乎?(《左傳·定公十年》)
4.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史記·管晏列傳》)
5.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6.時(趙)充國年七十餘,上老之。

(《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
7.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列子·說符》)
8.女為悅己者容。

(司馬遷《報任安書》)形容词作动词,打扮
9.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10.踵常途之役役,窺陳編以盜竊。

(韓愈《進學解》)
11.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柳宗元《三戒》)
12.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
二、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所表示的意义
1.[子產]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史記·循吏列傳》)
2.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

(《列子·湯問》)
3.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記·項羽本紀》)
4.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韓非子·五蠹》)山,在山上;泽,在水边。

词类活用答案和题目

词类活用答案和题目

参考答案鸿门宴A、名词用作动词○籍造户籍册或登记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项王。

○刑用刀割、刺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芷阳间行。

○沛公欲王称王关中。

B、名词用状语○于是项伯复夜连夜去。

○吾得兄像对待兄长那样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常以身翼像翅膀那样蔽沛公。

○头发上向上指。

C、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使……活之。

○沛公旦日从使……跟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形容词用作动词○素善与……交好留侯张良。

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看作一样,数词活用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把……看作相等,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足以极视听之娱。

穷尽,副词活用作动词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使……舞,使动用法;//使……泣,使动用法○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下,攻占,名词活用作动词;东,向东进发,名词活用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打鱼,砍柴,名词活用作动词○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友:以……为侣、为友,名词用作动词○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白色游褒禅山记○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名词活用作状语)○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深度,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穷,穷尽,走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看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作动词用○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取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

名,命名,称呼。

用为动词○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险远的地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代汉语(七)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七)词类活用

或事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
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
1、豕人立而啼。《左传· 庄公八年》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涉王。”
《史记· 陈涉世家

3、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4、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魏公子列传》
5、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 狼》
6、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的意思。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 齐策》
2、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 僖公八年》
3、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礼记· 礼运》
5、友风而子雨。《荀子· 赋》
四、名词用作状语
第一,表示比喻。 • 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
5、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通“麾”)下者,(韩)信
乃解其缚,东乡(向)坐,西乡对,师事之。《史
记· 淮阴侯列传》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舜勤于民事而野死。《国语· 鲁语》 2、童子隅坐而执烛。《礼记· 檀弓上》 3、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 廉颇蔺 相如列传》 4、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汉书·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 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
成为什么”的意思。
1、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 项
羽本纪》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 襄
公二十二年》
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 晋世家》 4、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韩非子· 难一》 5、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 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6、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七词类活用【要求】找出句中活用的实词,说明其活用方式,译出活用词

七词类活用【要求】找出句中活用的实词,说明其活用方式,译出活用词

七词类活用【要求】找出句中活用的实词,说明其活用方式,译出活用词的意义。

【说明】①每小题后括弧里的内容为参考答案。

②参考答案对活用方式的解释,除过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三种之外,均采用简称。

其他活用方式及其对应的简称情况,如下:名词活用作动词,简称:名作动。

名词活用作状语,简称:名作状。

动词活用作名词,简称:动作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简称:形作动。

数词活用作动词,简称:数作动。

(一)《尚书》二则1.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

(历、象:均名作动,义为推算岁时,观察天象)(二)《〈周易〉六则》之一、二、六则2.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位:名作动,位置确定,定位)3.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道:名作状,用大道)(三)《〈老子〉六则》之一、二、五、六则4.名可名,非常名。

(“可名”之“名”:名作动,称说;命名,定名)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恶:形作动,有丑恶,丑恶产生)6.长短相形。

(形:名作动,显现)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法:名作动,效法)(四)《〈春秋繁露〉二则》之《人副天数》8.是故陈其有形以著其无形者,拘其可数以著其不可数者。

(著:使动用法,使…昭示)(五)秦医缓和9.公曰:“良医也。

”厚为之礼而归之。

(为:为动用法,给……置办[备办])10.六月丙午,晋侯欲麦。

(麦:名作动,吃[尝]麦,吃[尝]新麦做成的食物)11.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

(慆、堙:均使动用法,义为“使…惑乱”,“使…充满”)12.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

(慆:使动用法,使……惑乱)13.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序:名作动,按次序排列)14.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

(荣:形作动,荣受着)(六)扁鹊传15.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

(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不凡)16.在赵者名扁鹊。

(名:名作动,被称为)17.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高中语文文言文7种词类活用法汇总解析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后有宾语或补语。

“朝服衣冠”服,穿戴“沛公军霸上”,军,驻军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二月草已芽”,发芽“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蹄而杀之”,用脚踢“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 (2)介+名+动,用蹄踢 (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一狼洞其中(《狼》) 洞:“打洞”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目:用眼睛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福:赐福,保佑(二) 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像狗一样地坐。

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译为“用对待……的方式”“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

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

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下(附七上)文言文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分册完全归纳习题(附答案)1.七下所有虚词汇总之一、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如:夫君子之行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如:两狼之并驱如故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狼》)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

如:何陋之有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格式:名词+之+形容词。

如: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格式:之+地点名词。

“(某人)去某地”。

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作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格式:动词+之。

“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

如:曲肱而枕之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念天地之悠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康肃笑而遣之徐以杓酌油沥之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当求之于上流求之下流,固颠以上都作以我酌油知之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以上作附:七上课本所有“之”水陆草木之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其反激之力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然则天下之事结构助词,的孔子云:何陋之有?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求闻之若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有闻而传之者曰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夫君子之行得一人之使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格式:名词性短语+之+名词定语+者。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 七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  七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七词类活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请指出下列加粗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现象。

(1)抱头鼠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死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餐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蹿下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注音释义2.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2.宜皆降之3.空以身膏草野4.武能网纺缴5.杖汉节牧羊6.单于壮其节7.剑斩虞常已8.反欲斗两主9.使牧羝,羝乳乃得归10.得夜见汉使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梁君臣之首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3.抑本其成败之迹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5.泣下沾襟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负而前驱8.仓皇东出9.一夫夜呼10.乱者四应11.而告以成功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5.南取百越之地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8.履至尊而制六合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1.过秦论12.将数百之众1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4.会盟而谋弱秦15.以弱天下之民16.尊贤而重士17.据崤函之固18.临不测之渊,以为固19.尊贤而重士20.因利乘便21.追亡逐北22.外连衡而斗诸侯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4.却匈奴七百余里25.序八州而朝同列5.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七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七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七词类活用古代汉语知识专项训练七词类活用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请指出下列加粗的词有何词类活用现象。

(1)抱头鼠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死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扶老携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风餐露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草菅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上蹿下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注音释义2.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2.宜皆降之3.空以身膏草野4.武能网纺缴5.杖汉节牧羊6.单于壮其节7.剑斩虞常已8.反欲斗两主9.使牧羝,羝乳乃得归10.得夜见汉使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函梁君臣之首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3.抑本其成败之迹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5.泣下沾襟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7.负而前驱8.仓皇东出9.一夫夜呼10.乱者四应11.而告以成功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4.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4.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5.南取百越之地6.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8.履至尊而制六合9.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10.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11.过秦论12.将数百之众1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14.会盟而谋弱秦15.以弱天下之民16.尊贤而重士17.据崤函之固18.临不测之渊,以为固19.尊贤而重士20.因利乘便21.追亡逐北22.外连衡而斗诸侯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4.却匈奴七百余里25.序八州而朝同列5.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粗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附练习及答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一)名词用作动词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

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

2. 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

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

3. 用一个状动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介词“以”“在”的宾语,在这个介宾短语的后面加上一个与原有名词的意义相关的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蹄”用作动词,译为“用蹄踢”(二)名词作状语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

如: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

如: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

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

如: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按秦朝的法律”。

2.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到)……”。

如: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2012高考语文复习课件:7类词类活用

2012高考语文复习课件:7类词类活用

类别 例



出 处 《鱼我所欲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 德:感激,感 识贫乏者德我欤 . 1.名 词 (数 词) 恩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刑:处以刑 . 是罔民也 遂绝秦,使使如秦受地 . 驴不胜怒,蹄之 . 罚,处罚 使:派遣 蹄:踢
《齐桓晋文之事》 《屈原列传》 《黔之驴》
+宾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 语 之脰而函之 . 孰能一之?不嗜杀人者能一 . . 之
例 句 吾妻之美我 . 者,私我也 顷之,未发,
解 释 美:以„„为美
解 释 善:跟„„友善, 友好 白:变白
出处 《鸿门宴》
《满江红》
多:有很多少:有 《登泰山 较少 记》 《冯婉贞》 《冯婉贞》
中有鲁人冯三保者,. 精技击 精:精通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 . 长:擅长;短:不 善于
四、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 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 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事物,在句子里充当主语 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语(名词),而以这个形容 词作定语。
《岳阳楼记》 《梅花岭记》
六、名词、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 动作的对象。如:“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 伤。”(《鸿门宴》)可翻译为:“沛公回到军营, 立即杀了曹无伤。”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或活用 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 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就是使动用法了。也 就是说,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施行的,而 是主语使宾语施行的,谓语对宾语含有“使它怎 样”的意思。如:“项伯杀人,臣活 之 。 ” (《 鸿 门 宴 》) , 这 不 是 说 “ 臣 ” 自 己 “活”,而说“臣”使“之”“活”。使动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类活用【学习目标】1.深入理解名词活用知识点规律说明,系统全面掌握名词活用现象相关知识。

2.复习课内名词类活用现象,丰富课内相关积累。

3.加强训练,提高课外名词知识运用及考查的能力。

【学习要点】1.名词活用相关语法知识。

2.识记课内名词活用现象。

一、高考考点示例例1.【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卷】永州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

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凡持锸者尽死。

永州居楚越间,其人鬼且禨。

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

18.以下加点词与“其人鬼且禨”中的“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自圆.其说 B.不胫.而走 C.降.龙伏虎 D.貌.合神离例2.【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卷】自垣内视之,则系干之别枝若虹之垂地,首尾无端不可测。

居人以为神,祠而祀之。

18.下列加点词与“祠而祀之”中的“祠”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A.会天雨.,道湿不可行 B.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C.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D. 道.芷阳间行E.侣鱼虾而友.麋鹿例3.【2012年上海春季高考卷】20.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123(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

例4.【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卷】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2)布衣..草履而牧羊()二、考点简析第1、2例以选择题形式辨析实词的活用情况,重点是区分名词作动词和其它活用情况,第1例中“鬼”、“禨”与B项中的“胫(长腿)”都应该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迷信鬼神,向鬼神求福”的意思。

其它的“病”是使动用法,“使……成为病态”;“舟”是名词作状语,乘船,表明出行的的方式,凭借的工具;“友”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圆”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圆”;“降”,动词使动用法,“使……投降”;“貌”,名词做状语,在外表上。

第2例中的的“祠”与A项中的“雨(下雨)”、D项中的“道(取道)”是名词作动词。

第3、4例是同一年中对名词活用为动词这一知识点的集中考察,虽然题型不同,但难度不高,主要检测学生的灵活性。

例3中,“妻”活用为动词,根据语境是“嫁作妻子”的意思;例4中,“布衣”活用为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前后语境明白晓畅。

该题的失分主要在于学生“想当然”地把该词往文化常识上靠,解释为“平民”,缺乏对词语在语境中含义的斟酌。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名我固当(名:称呼,命名)《种树郭橐驼传》2.病瘘(病:患……病)《种树郭橐驼传》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种树郭橐驼传》4.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指甲掐)《种树郭橐驼传》5.而卒以祸(祸:遭受祸害)《种树郭橐驼传》6.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绳:约束)《病梅馆记》7.而江浙之梅皆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8.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呈病态、成为病态)《病梅馆记》9.试使斗而才(才:显示才能)《促织》10.杖至百 (杖:用杖打)《促织》11.大喜,笼归(笼:用笼子装着)《促织》12.上于盆而养之(上:放)《促织》12413.儿涕而去(涕:流着眼泪)《促织》14.仙及鸡犬(仙:成仙)《促织》15.裘马扬扬(裘马,穿着裘衣骑着骏马)《促织》16.细疏其能(疏:陈述)《促织》17.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龙:出现了云/龙)《阿房宫赋》18.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了彩虹)《阿房宫赋》19.族秦者秦也(族:灭族)《阿房宫赋》20.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鼎玉金珠:把鼎/玉/金子/珍珠当作)《阿房宫赋》2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名:命名)《黄州快哉亭记》22.草木行列(行列:排成行列)《黄州快哉亭记》23.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蓬/瓮:用蓬/瓮当作)《黄州快哉亭记》24.乳二世(乳:哺乳、喂养)《项脊轩志》25.客逾庖而宴(宴:赴宴,用饭)《项脊轩志》26.执此以朝(朝:上朝)《项脊轩志》27.吾家读书久不效(效:有成效,此指考取功名)《项脊轩志》28.以其善下之(下:处……下游)《诸子喻山水》29.君子之志于道也(志:立志)《诸子喻山水》30.扣舷而歌之(歌:唱歌)《前赤壁赋》31.下江陵(下:攻占)《前赤壁赋》32.顺流而东也(东:向东前进)《前赤壁赋》3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打渔砍柴)《前赤壁赋》3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居住) *《游褒禅山记》35.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 *《游褒禅山记》3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说出名字) *《游褒禅山记》37.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38.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39.乃使从者衣褐(衣:穿)《廉颇蔺相如列传》40.乃前曰(前: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41.赵王鼓瑟(鼓:弹奏)《廉颇蔺相如列传》42.相如每朝时(朝:上朝)《廉颇蔺相如列传》43.请以赵十五城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廉颇蔺相如列传》44.秦御史前书曰(前:走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45.蔺相如前曰(前:走上前)《廉颇蔺相如列传》46.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处于……之下)《谏太宗十思疏》12547.徐人嘉而歌之(歌:唱)《新序二则》48.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带:挂)《新序二则》49.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服:穿)《训俭示康》50.士志于道(志:立志有志)《训俭示康》51.故就酒家觞之(觞:请人喝酒)《训俭示康》52.走卒类士服(士服:穿士人的衣服)《训俭示康》53.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布被:盖布被)《训俭示康》54.虽举家锦衣玉食(锦衣:穿锦衣;玉食:吃玉食)《训俭示康》55.妾不衣帛(衣:穿)《训俭示康》56.马不食粟(食:喂)《训俭示康》57.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冠:称第一)《训俭示康》58.季文子相三君(相:辅佐)《训俭示康》59.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过秦论》60.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过秦论》61.将数百之众(将:率领)《过秦论》62.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过秦论》63.然陈涉瓮牗绳枢之子(瓮:用破瓮作;绳:用草绳子系)《过秦论》64.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笞:用鞭打,指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过秦论》6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劝学》66.其下圣人也远矣。

(下:低于,不如)《师说》67.吾师道也。

(师:学习)《师说》68.或师焉(师:从师)《师说》69.师道之不传也亦远矣(师:从师)《师说》70.惑而不从师(惑:有疑惑)《师说》7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石钟山记》72.微风鼓浪(鼓:激起、振动)《石钟山记》73.或棹孤舟(棹:划船)《归去来兮辞》74. 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伶官传序》75秦师遂东(东:向东行)《秦晋殽之战》76.子墨哀絰(墨:染黑)《秦晋殽之战》77.遂墨以葬文公(墨:穿黑衣)《秦晋殽之战》78.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秣:喂草料)《秦晋殽之战》79.弦高将市于周(市:做买卖)《秦晋殽之战》80.秦伯素服郊次(素服:穿白色衣服)《秦晋殽之战》12681.左右免胄而下(下:下车步行)《秦晋殽之战》82.武夫力而拘诸原(力:花力气)《秦晋殽之战》83.臣少仕伪朝(仕:做官)《陈情表》84.历职郎署(职:任职)《陈情表》85.臣少多疾病(疾病:生病)《陈情表》86.沛公军霸上(军:驻军)《鸿门宴》87.沛公左司马使人言项羽曰(言:告诉)《鸿门宴》88.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为王)《鸿门宴》89.不可不语(语:告诉)《鸿门宴》90.吾得兄事之(事:侍奉)《鸿门宴》91.籍吏民(籍:登记)《鸿门宴》92.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鸿门宴》93.刑人如恐不胜(刑:施加刑罚)《鸿门宴》94.道芷阳(道:取道)《鸿门宴》95.樊哙侧其盾以撞(侧:侧放)《鸿门宴》96.杖汉节牧羊(杖:拄杖)《苏武传》97.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语:告诉)《苏武传》98.天雨雪(雨:落,下)《苏武传》99.羝乳乃得归(乳:生育)《苏武传》100.空以身膏草野(膏:滋养,滋润)《苏武传》101.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指南录>后序》102.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序:作序;名:命名)《<指南录>后序》103.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指南录>后序》》104.手长鑱(手:手拿着)《左忠毅公逸事》105.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前:走上前)《左忠毅公逸事》106.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章甫:穿礼服戴礼帽)《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107.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吹风)《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108.三子者出,曾晳后(后:留在后面)《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规律】1.名词后带补语。

如“沛公军霸上”2.名词后带宾语。

如“范增数目项王”1273.名词前有副词。

如“二月草已芽”4.名词前有能愿动词。

如“非能水也”5.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包括动词短语),另一端的名词又不是作主语或宾语。

如“进城梯而下之”6.名词前有结构助词“所”。

如“(赵奢)所友者以百数”7.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又非偏正、联合、复指关系,也非叠字。

如“今日当一切不事事”8.名词后面跟带代词。

如“吾得兄事之”。

【拓展练习】圈出下列成语中名作动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沐猴而冠(冠:戴帽子)2.朝歌夜弦(歌:唱歌。

弦:弹琴)3.报仇雪恨(雪:洗刷)4.不胫而走(胫:长小腿)5.厉兵秣马(秣:喂草料)6.不翼而飞(翼:长翅膀)7.不毛之地(毛:生长草木)8.华而不实(华:同“花”,开花。

实:结果实)(二)名词作状语【知识点阐释】一、高考考点示例【2003年上海高考卷】28.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猿挂蛇行:。

二、考点简析本题是翻译形式考察,名词作状语,表比喻。

翻译成“像……一样”。

【课内整理】请把下列句子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加点,并在括号内解释1.旦视而暮抚(旦、暮:在早上,在晚上《种树郭橐驼传》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种树郭橐驼传》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笼:用笼子)《促织》4.取儿藁葬(藁:用草席)《促织》5.力叮不释(力:用力)《促织》6.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腰:像腰一样)《阿房宫赋》1287.辇来于秦(辇:坐辇车)《阿房宫赋》8.朝歌夜弦(朝、夜:在早上、在晚上)《阿房宫赋》9.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南、北:在南面,在北面)《黄州快哉亭记》10.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项脊轩志》11.前辟四窗(前:在前面)《项脊轩志》12.秋水时至(时:按时)《秋水(节选)》13.乌鹊南飞(南:向南)《前赤壁赋》14.有泉侧出(侧:从旁边)《游褒禅山记》1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16.卒廷见相如(廷:在朝廷上)《廉颇蔺相如列传》17.怒发上冲冠(上: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18.不言而色欲之(色:在脸色上)《〈新序〉二则》19.然其心许之(心:在心里)《〈新序〉二则》20.貌恭而不心服(貌:在表面上;心:在心里)《训俭示康》21.常数月营聚(数月:用几个月)《训俭示康》22.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席:像席子一样;包:像包裹一样;囊:像布袋一样)《过秦论》23.外连横而斗诸候(外:对外)《过秦论》24.天下云集响应(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过秦论》25.赢粮而景从(景:像影子一样)《过秦论》2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劝学》27.余自舟行适临汝(舟:乘舟)《石钟山记》28.事不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石钟山记》29.时矫首而遐观(遐:向远处)《归去来兮辞》30.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