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婴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婴 宁 》 》 之 异 志 斋 聊
一、《聊斋》狐女形象 聊斋》
一是狐女之美丽妖娆 二是狐女之善良无害 三是狐女之贤德卓异 四是狐女之忠贞刚烈 五是狐女之守礼深Baidu Nhomakorabea 六是狐女之深谙媚术 七是狐女之单纯天真
婴宁》 二、《婴宁》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怏怏遂返” 初见婴宁;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怏怏遂返”,初见婴宁; 第二部分从“至家”到“家人不知也”,思念婴宁; 第二部分从“至家” 家人不知也” 思念婴宁; 第三部分从“伶仃独步” 犹依稀倚门北望也” 第三部分从“伶仃独步”到“犹依稀倚门北望也”, 重见婴宁; 重见婴宁; 第四部分从“抵家” 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第四部分从“抵家”到“然竟日未尝有戚容”,婚 后婴宁; 后婴宁; 第五部分从“一夕” 亦大有母风云” 第五部分从“一夕”到“亦大有母风云”,婴宁来 历与结局; 历与结局; 第六部分即最末一段,作者议论。 第六部分即最末一段,作者议论。
作者将这三种性格特征糅合 在一起表现,有花必有笑, 在一起表现,有花必有笑,笑中 常带痴, 常带痴,塑造了一个纯真可爱的 我婴宁” “我婴宁”。
四、狐女婴宁的寄寓
(一)婴宁其名 辞源》 婴 婴宁” 《辞源》“婴”通“撄”; “婴宁”即“撄 婴宁 宁”。 撄宁”见于《庄子·大宗师 其为物 大宗师》 其为物, “撄宁”见于《庄子 大宗师》:其为物 无不将也, 无不迎也, 无不毁也, 无不将也 无不迎也 无不毁也 无不成 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 也, 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 撄而后成者 也。 可见“撄宁”既是对“道”的静态的写 可见“撄宁”既是对“ 又是对“ 照, 又是对“道”的动态的描述
三、狐女婴宁形象的塑造
作者是怎样塑造婴宁这一单纯天真、美 丽可爱的狐女形象的? (一)爱花成癖 (二)笑口常开 (三)“呆痴如婴儿”
(一)爱花成癖
婴宁出场: 拈梅花一枝” 婴宁出场:“拈梅花一枝” 居所:门前细柳、墙内桃杏、 居所:门前细柳、墙内桃杏、 门内红花夹道、满庭豆棚花 门内红花夹道、 窗外海棠掩映、 架、窗外海棠掩映、舍后花 木满园 动作:未嫁则“执杏花一朵, 动作:未嫁则“执杏花一朵, 俯首自簪” 俯首自簪”、已婚尚攀登花 架,摘花簪玩
(三)“呆痴如婴儿”
初见对王生“注目不移”的反应: 初见对王生“注目不移”的反应:“个儿 郎目灼灼似贼! 郎目灼灼似贼!” 对王生出遗花示爱的反应: 园中花…… 对王生出遗花示爱的反应:“园中花…… 斫一巨捆负送之” 斫一巨捆负送之” 对母亲询问的回答: 大哥欲我共寝。 对母亲询问的回答:“大哥欲我共寝。” 对王生“夫妇之爱”的反应: 对王生“夫妇之爱”的反应:“我不惯与 生人睡” 生人睡”
(二)婴宁笑之丧失
婴宁的“ 出于自然, 是生命的欢歌, 自由的乐章, 婴宁的“笑”, 出于自然 是生命的欢歌 自由的乐章 象征了人生无忧无虑、一任性情的理想状态。 象征了人生无忧无虑、一任性情的理想状态。 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故逗亦不复笑”性格的转变, 婴宁由无时不笑到“虽故逗亦不复笑”性格的转变 无 疑显示了作品还存在另外的价值判断, 疑显示了作品还存在另外的价值判断,是一种饱经世 事挫磨产生的谨慎处世和超然于世俗的态度 鬼母曰: 有何喜 笑辄不辍? 若不笑, 当为全人。 有何喜, 鬼母曰: “有何喜, 笑辄不辍? 若不笑, 当为全人。” 可见,作者认为世事难测, 人葆其天真, 可见,作者认为世事难测 人葆其天真 却不可以一任 其天真, 女性尤应如此。 其天真 女性尤应如此。这是作者的人生理想与现实可 能的折衷, 是他练达人情之见。 能的折衷 是他练达人情之见。 在这两难的选择中, 在这两难的选择中 作者由现实的教训不得已而使婴宁 成为“全人” 为补偿这遗憾 排遣这悲哀, 为补偿这遗憾、 成为“全人”,为补偿这遗憾、排遣这悲哀 作者于故 事结末安排了婴宁“生一子, 在怀抱中, 不畏生人, 事结末安排了婴宁“生一子 在怀抱中 不畏生人 见 人辄笑, 亦大有母风云” 人辄笑 亦大有母风云”。
(二)笑口常开
初见: 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初见:“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 再见: 含笑拈花而入” 再见:“含笑拈花而入” 相见: 隐有笑声” 嗤嗤笑不已” 相见:“隐有笑声”、“嗤嗤笑不已”、“笑 不可遏” 忍笑” 复笑,不可仰视” 不可遏”、“忍笑”、“复笑,不可仰视”、 “大笑”、“笑声始纵”、“且下且笑”、 大笑” 笑声始纵” 且下且笑” 微笑而止” “微笑而止” 归家: 浓笑” 憨笑” 笑极” 归家:“浓笑”、“憨笑”、“笑极”
(四)真与幻的颠覆
《婴宁》中有两个世界: 婴宁》中有两个世界: 一个是人迹罕至的小里落,那是婴宁、 一个是人迹罕至的小里落,那是婴宁、鬼母及小荣的 生活居所,一个简朴修雅花团锦簇的世外桃源, 生活居所,一个简朴修雅花团锦簇的世外桃源,世外 桃源居民非人, 桃源居民非人,但无论是鬼是狐都拥有着人类最珍贵 的本性; 的本性; 一个是纷纷扰扰的罗店村,那是王子服、 一个是纷纷扰扰的罗店村,那是王子服、王母及邻家 子等居住的地方,是缩影的人间俗世,人间俗世皆人, 子等居住的地方,是缩影的人间俗世,人间俗世皆人, 但人却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 但人却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 婴宁是蒲松龄奉献给污浊的人间俗世的真人全人, 婴宁是蒲松龄奉献给污浊的人间俗世的真人全人,婴 宁早期生活的世外桃源是他提供给人类最终从迷途中 回归的家园。婴宁的悲剧,暗寓着整个人类的悲剧。 回归的家园。婴宁的悲剧,暗寓着整个人类的悲剧。
六、《婴宁》的意义
《婴宁》的悲剧意味通于后来的《红楼梦》。 婴宁》的悲剧意味通于后来的《红楼梦》 脂砚斋评《红楼梦》 女儿之心,女儿之境 脂砚斋评《红楼梦》说: “女儿之心 女儿之境 女儿之心 女儿之境, 两句尽矣。余谓撰全部大书不难, 两句尽矣。余谓撰全部大书不难 最难是此等 可知皆从‘无可奈何’而有。 处, 可知皆从‘无可奈何’而有。” 婴宁》是蒲松龄早在十七世纪对女性、 《婴宁》是蒲松龄早在十七世纪对女性、进而 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个文学发现。 对人类生存困境的一个文学发现。它和后来 红楼梦》关于“女儿之心, 女儿之境” 《红楼梦》关于“女儿之心 女儿之境”之 无可奈何”的探讨, “无可奈何”的探讨 都不仅是有女性解放的 意义, 意义 而且是关于整个人类永远需要协调并为 之付出沉重代价的个性与群体冲突的象征。 之付出沉重代价的个性与群体冲突的象征。
(三)婴宁憨痴的隐藏
蒲松龄对痴是情有独钟的。说自己“生无逢世才, 蒲松龄对痴是情有独钟的。说自己“生无逢世才,一 拙心所安。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 拙心所安。我自有故步,无须羡邯郸。世好新奇矜聚 我惟古钝仍峨冠……” 鹬,我惟古钝仍峨冠 入门最温谨,朴讷寡言,不及诸宛若慧黠, 赞扬妻子 “入门最温谨,朴讷寡言,不及诸宛若慧黠 亦不似他者与姑悖謑也” 有赤子之心”“默若痴” ”“默若痴 亦不似他者与姑悖謑也”,有赤子之心”“默若痴” 婴宁因痴生巧,处处写婴宁的痴, 婴宁因痴生巧,处处写婴宁的痴,实际是处处写婴宁 的智 婴宁在了悟生存状态之恶劣之后, 婴宁在了悟生存状态之恶劣之后,以不笑亦不戚之容 面向大众, 面向大众, 憨痴的可爱的婴宁不见了, 憨痴的可爱的婴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容于人间俗 世老成持重的婴宁, 世老成持重的婴宁,在消极的反抗中隐藏自己的大智 保护自己的身心。 保护自己的身心。
五、《婴宁》的主题
《婴宁》于写出了旧时一个少女生世的欢乐与苦辛,写 婴宁》于写出了旧时一个少女生世的欢乐与苦辛, 出了作者基于儒、 出了作者基于儒、道等传统思想文化和实际生活经验 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 就作者用意和作品主旨, 就作者用意和作品主旨, 这篇小说并不如一般认为的 是爱情题材作品, 是爱情题材作品, 而是借一对青年男女浪漫结合为线 索的关于人类、 索的关于人类、特别是人类女性社会生活困境的一个 象征。 象征。 婴宁由一个浑沌未开、率性自然的少女, 婴宁由一个浑沌未开、率性自然的少女, 一变成为心 存至性、态度庄肃、无笑无戚、从容应世的少妇。 存至性、态度庄肃、无笑无戚、从容应世的少妇。这 个带逆折性的变化, 个带逆折性的变化, 是人类社会理想纯真与现实庸俗 冲突的普遍永久的象征。 冲突的普遍永久的象征。 作者以婴宁的故事所提出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是: 作者以婴宁的故事所提出和试图解决的问题是: 张扬 个性, 还是委屈求全于世俗? 葆其天真, 个性, 还是委屈求全于世俗? 葆其天真, 求身心全面 的解放,还是退缩满足于内省反观的心灵的自由? 的解放,还是退缩满足于内省反观的心灵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