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企业年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年鉴》是记载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工作发展概况,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资料性工具书。

它已日渐为企业档案部门所重视。

《企业年鉴》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企业档案编研范围很广,课题繁多,选择什么样的编研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企业档案编研主要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开发,编研工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编研材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企业年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编研形式。

其理由有三
:一是《企业年鉴》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信息汇编成集,全面记载了企业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时反映企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企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每年一卷,逐年编制,可系列成套。

既考虑了企业档案编研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又兼顾了它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是《企业年鉴》编辑的是前一年的历史,利用的是前一年的档案资料,内容少且新,编研人员比较容易掌握这些档案的形成背景、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便于组织编写;
三是档案内容与企业当前工作有一定的联贯性,能够直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查考、借鉴、比较、服务,从而提高利用价值。

由此看,《企业年鉴》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企业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档案部门可作为一种长期的编研课题。

编写《企业年鉴》的主要步骤
1、明确编写目的。

要明确编写《企业年鉴》的目的是便于相关单位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本单位,为企业领导总结经验、借鉴历史、提供决策服务,为提高企业声誉、促进横向联系提供宣传服务,为职工提供资料检索服务。

2、确定编写人员。

必须选择一个对企业情况较熟悉、有一定文字基础、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专人编写。

3、框定结构。

《企业年鉴》涉及面广,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足够的栏目和相应的篇幅。

虽然不同企业因编制目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基本栏目应予保证。

《企业年鉴》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企业概况、人事与机构、各厂(公司)简介、企业管理、党群工作、大事记等。

为使材料的收集、选择更有针对性,编写前要规定各栏列入的主要内容。

4、收集、选择、加工资料。

因编研工作是建立在对档案资料的取舍、研究、加工、综合基础上的,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编研工作的质量,因而,编写《企业年鉴》时,要充分考虑档案材料的数量、质量、完整程度和利用价值等因素,并根据确定的栏目和范围,以室藏档案为基础,收集有关部门保存的材料。

在此基础
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文字加工,使其精炼、明确,符合编辑要求。

5、附件工作。

附件是主稿的补充,附件工作不容忽视。

主稿完成并不意味编写工作的结束,还需要撰写编辑说明(或前言、序言),编制目录等。

只有主稿和附件两者结合,一本完整的《企业年鉴》才算完成。

6、编写体例灵活多样。

《企业年鉴》总体上可采用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部类”由分目和有关条目组成,做到要而不繁,疏而不漏,便于读者检索。

具体表现形式上可采用文字式、图表数字式。

如“企业概况”、“厂、公司简介”等栏目,以表格形式出现,“党群行政组织机构”栏用示意图表示,使人一目了然;而“大事记”则“以时系事”,即按年、月、日时间顺序,采用条目式,逐条记述企业当年度发生的大事,文字简明扼要,便于通览和查找。

7、审核工作。

为保证编研质量,审核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初稿完成后,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把关,更重要的是要将《年鉴》按内容分门别类,下发至各归口部门,由专业人员和主管领导就文字的表达方法、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编写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调整,再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

编写《企业年鉴》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编写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编写人员的素质和状态能否适应企业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编写人员要全面熟悉室藏档案,熟悉开发利用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领导工作思路,三者缺一不可。

熟悉室藏档案是编写《年鉴》的基础。

通过室藏档案了解企业领导在思考什么,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才能在编写中注意这些问题,使编写工作“对症下药”。

2\,编写人员还要深入二级厂、各处室直接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掌握《年鉴》的利用情况,作为下一次编写工作的借鉴,使下一部《年鉴》编得更好。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钻研档案编研理论,总结编研规律,使编研工作精益求精。

对《年鉴》本身,一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重要栏目文字内容要详述,而次要栏目可简略;
二要避免重复。

有些内容如同时可列入几个栏目,就要选择其最佳位置。

即使确需多处列入,则其中一处详述,其余各处一笔带过;
三要保持连续性。

由于企业某些工作需跨年度完成(如有的技改项目或重大改革活动等),因此,对这些内容要分年度记述,不能有上文而无下文,失去连续性,从而降低利用价值。

四是文字表达统一化,内容取舍规范化。

如计算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统一用文字或字母,日期、数字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荣誉一律从大到小即国家、部、
省、市级依次排列,授予单位统一用“全称”,获奖单位统用“简称”。

“会议概况”内,凡遇会议换届的,都写入“会议主席团成员名单”,不换届的,一概不写等等。

五是各类数据要以各部门提供的为准,由主管部门核实、查证。

《企业年鉴》是记载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工作发展概况,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资料性工具书。

它已日渐为企业档案部门所重视。

《企业年鉴》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企业档案编研范围很广,课题繁多,选择什么样的编研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企业档案编研主要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开发,编研工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编研材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企业年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编研形式。

其理由有三
:一是《企业年鉴》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信息汇编成集,全面记载了企业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时反映企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企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每年一卷,逐年编制,可系列成套。

既考虑了企业档案编研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又兼顾了它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是《企业年鉴》编辑的是前一年的历史,利用的是前一年的档案资料,内容少且新,编研人员比较容易掌握这些档案的形成背景、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便于组织编写;
三是档案内容与企业当前工作有一定的联贯性,能够直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查考、借鉴、比较、服务,从而提高利用价值。

由此看,《企业年鉴》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企业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档案部门可作为一种长期的编研课题。

编写《企业年鉴》的主要步骤
1、明确编写目的。

要明确编写《企业年鉴》的目的是便于相关单位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本单位,为企业领导总结经验、借鉴历史、提供决策服务,为提高企业声誉、促进横向联系提供宣传服务,为职工提供资料检索服务。

2、确定编写人员。

必须选择一个对企业情况较熟悉、有一定文字基础、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专人编写。

3、框定结构。

《企业年鉴》涉及面广,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足够的栏目和相应的篇幅。

虽然不同企业因编制目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基本栏目应予保证。

《企业年鉴》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企业概况、人事与机构、各厂(公司)简介、企业管理、党群工作、大事记等。

为使材料的收集、选择更有针对性,编写前要规定各栏列入的主要内容。

4、收集、选择、加工资料。

因编研工作是建立在对档案资料的取舍、研究、加工、综合基础上的,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编研工作的质量,因而,编写《企业年鉴》时,要充分考虑档案材料的数量、质量、完整程度和利用价值等因素,并根据确定的栏目和范围,以室藏档案为基础,收集有关部门保存的材料。

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文字加工,使其精炼、明确,符合编辑要求。

5、附件工作。

附件是主稿的补充,附件工作不容忽视。

主稿完成并不意味编写工作的结束,还需要撰写编辑说明(或前言、序言),编制目录等。

只有主稿和附件两者结合,一本完整的《企业年鉴》才算完成。

6、编写体例灵活多样。

《企业年鉴》总体上可采用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部类”由分目和有关条目组成,做到要而不繁,疏而不漏,便于读者检索。

具体表现形式上可采用文字式、图表数字式。

如“企业概况”、“厂、公司简介”等栏目,以表格形式出现,“党群行政组织机构”栏用示意图表示,使人一目了然;而“大事记”则“以时系事”,即按年、月、日时间顺序,采用条目式,逐条记述企业当年度发生的大事,文字简明扼要,便于通览和查找。

7、审核工作。

为保证编研质量,审核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初稿完成后,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把关,更重要的是要将《年鉴》按内容分门别类,下发至各归口部门,由专业人员和主管领导就文字的表达方法、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编写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调整,再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

编写《企业年鉴》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编写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编写人员的素质和状态能否适应企业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编写人员要全面熟悉室藏档案,熟悉开发利用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领导工作思路,三者缺一不可。

熟悉室藏档案是编写《年鉴》的基础。

通过室藏档案了解企业领导在思考什么,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才能在编写中注意这些问题,使编写工作“对症下药”。

2\,编写人员还要深入二级厂、各处室直接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掌握《年鉴》的利用情况,作为下一次编写工作的借鉴,使下一部《年鉴》编得更好。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钻研档案编研理论,总结编研规律,使编研工作精益求精。

对《年鉴》本身,一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重要栏目文字内容要详述,而次要栏目可简略;
二要避免重复。

有些内容如同时可列入几个栏目,就要选择其最佳位置。

即使确需多处列入,则其中一处详述,其余各处一笔带过;
三要保持连续性。

由于企业某些工作需跨年度完成(如有的技改项目或重大改革活动等),因此,对这些内容要分年度记述,不能有上文而无下文,失去连续性,从而降低利用价值。

四是文字表达统一化,内容取舍规范化。

如计算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统一用文字或字母,日期、数字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荣誉一律从大到小即国家、部、省、市级依次排列,授予单位统一用“全称”,获奖单位统用“简称”。

“会议概况”内,凡遇会议换届的,都写入“会议主席团成员名单”,不换届的,一概不写等等。

五是各类数据要以各部门提供的为准,由主管部门核实、查证。

《企业年鉴》是记载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工作发展概况,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资料性工具书。

它已日渐为企业档案部门所重视。

《企业年鉴》是企业档案编研工作的有效形式之一企业档案编研范围很广,课题繁多,选择什么样的编研形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企业档案编研主要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管理、生产经营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开发,编研工作才更具有现实意义,编研材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而《企业年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编研形式。

其理由有三
:一是《企业年鉴》将企业经营管理各要素信息汇编成集,全面记载了企业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及时反映企业发展概况,系统总结企业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每年一卷,逐年编制,可系列成套。

既考虑了企业档案编研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又兼顾了它的时效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二是《企业年鉴》编辑的是前一年的历史,利用的是前一年的档案资料,内容少且新,编研人员比较容易掌握这些档案的形成背景、特点及相互间的联系,便于组织编写;
三是档案内容与企业当前工作有一定的联贯性,能够直接为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提供查考、借鉴、比较、服务,从而提高利用价值。

由此看,《企业年鉴》既有史料文献价值,又对企业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企业档案部门可作为一种长期的编研课题。

编写《企业年鉴》的主要步骤
1、明确编写目的。

要明确编写《企业年鉴》的目的是便于相关单位更系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本单位,为企业领导总结经验、借鉴历史、提供决策服务,为提高企业声誉、促进横向联系提供宣传服务,为职工提供资料检索服务。

2、确定编写人员。

必须选择一个对企业情况较熟悉、有一定文字基础、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专人编写。

3、框定结构。

《企业年鉴》涉及面广,内容包罗万象,需要足够的栏目和相应的篇幅。

虽然不同企业因编制目的、服务对象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但基本栏目应予保证。

《企业年鉴》的基本框架应包括企业概况、人事与机构、各厂(公司)简介、企业管理、党群工作、大事记等。

为使材料的收集、选择更有针对性,编写前要规定各栏列入的主要内容。

4、收集、选择、加工资料。

因编研工作是建立在对档案资料的取舍、研究、加工、综合基础上的,材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编研工作的质量,因而,编写《企业年鉴》时,要充分考虑档案材料的数量、质量、完整程度和利用价值等因素,并根据确定的栏目和范围,以室藏档案为基础,收集有关部门保存的材料。

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文字加工,使其精炼、明确,符合编辑要求。

5、附件工作。

附件是主稿的补充,附件工作不容忽视。

主稿完成并不意味编写工作的结束,还需要撰写编辑说明(或前言、序言),编制目录等。

只有主稿和附件两者结合,一本完整的《企业年鉴》才算完成。

6、编写体例灵活多样。

《企业年鉴》总体上可采用分类编辑法,以“部类”为单元,“部类”由分目和有关条目组成,做到要而不繁,疏而不漏,便于读者检索。

具体表现形式上可采用文字式、图表数字式。

如“企业概况”、“厂、公司简介”等栏目,以表格形式出现,“党群行政组织机构”栏用示意图表示,使人一目了然;而“大事记”则“以时系事”,即按年、月、日时间顺序,采用条目式,逐条记述企业当年度发生的大事,文字简明扼要,便于通览和查找。

7、审核工作。

为保证编研质量,审核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初稿完成后,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把关,更重要的是要将《年鉴》按内容分门别类,下发至各归口部门,由专业人员和主管领导就文字的表达方法、资料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审核,提出修改意见。

编写人员根据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调整,再交档案部门领导审阅。

编写《企业年鉴》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编写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

编写人员的素质和状态能否适应企业形势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编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编写人员要全面熟悉室藏档案,熟悉开发利用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领导工作思路,三者缺一不可。

熟悉室藏档案是编写《年鉴》的基础。

通过室藏档案了解企业领导在思考什么,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才能在编写中注意这些问题,使编写工作“对症下药”。

2\,编写人员还要深入二级厂、各处室直接收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掌握《年鉴》的利用情况,作为下一次编写工作的借鉴,使下一部《年鉴》编得更好。

同时,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钻研档案编研理论,总结编研规律,使编研工作精益求精。

对《年鉴》本身,一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重要栏目文字内容要详述,而次要栏目可简略;
二要避免重复。

有些内容如同时可列入几个栏目,就要选择其最佳位置。

即使确需多处列入,则其中一处详述,其余各处一笔带过;
三要保持连续性。

由于企业某些工作需跨年度完成(如有的技改项目或重大改革活动等),因此,对这些内容要分年度记述,不能有上文而无下文,失去连续性,从而降低利用价值。

四是文字表达统一化,内容取舍规范化。

如计算单位统一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统一用文字或字母,日期、数字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荣誉一律从大到小即国家、部、省、市级依次排列,授予单位统一用“全称”,获奖单位统用“简称”。

“会议概况”内,凡遇会议换届的,都写入“会议主席团成员名单”,不换届的,一概不写等等。

五是各类数据要以各部门提供的为准,由主管部门核实、查证。

企业年鉴的价值、特色与编纂思考
作者: zjy 更新时间: 2009-9-3 9:24:59 文章来源:EAKMRC
企业年鉴的价值、特色与编纂思考
张鑫
作为舶来品的年鉴,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虽有编纂,但为数不多。

改革开放伊始,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此后各种年鉴应运而生,并且形成规模,成为我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年鉴家族中的一种新品种,企业年鉴也随之发展起来。

以我较为熟悉的中国钢铁行业为例:《鞍钢年鉴》、《太钢年鉴》、《本钢年鉴》、《武钢年鉴》、《济钢年鉴》、《马钢年鉴》等率先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随后,《重钢年鉴》、《攀钢年鉴》、《广钢年鉴》、《新余钢厂年鉴》、《安钢年鉴》、《包钢年鉴》等三四十种年鉴逐一加入到我国年鉴行列之中。

上海地区的企业年鉴发展得较晚,除《上海长江轮船公司年鉴》和《上海梅山冶金公司年鉴》(首部年鉴于1987和1989年分别问世)外,《上海第三钢铁厂年鉴》、《上海邮政年鉴》、《上海铁路局年鉴》、《上海铁路分局年鉴》、《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年鉴》、《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年鉴》、《上海邮电年鉴》、《上海市长途电信局年鉴》、《上海地铁年鉴》、《上海电话局年鉴》、《上海石化年鉴》、《上海电信年鉴》等都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

宝钢的年鉴开编始于1994年,初是为了收集、积累宝钢史料,故采用年刊,以年鉴条目体的形式编撰《宝钢史志资料》(共刊印12本)。

宝钢真正的年鉴是2001年编纂出版的《上海宝钢年鉴》,迄今已出版5辑。

中国特色总网
根据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企业年鉴是我国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文献、新事物,是以企业年度发展情况为主要记述内容,亦是一种新类型的年度企业史。

它是系统汇辑企业上一年度中重要的信息和文献、逐年编纂并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以反映企业在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新动态、新经验和新成果。

企业年鉴强调反映企业管理、生产、经营的年度状况,具有综合性、连续性、权威性和功能性四大特点,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人们仍然需要企业年鉴,就是因为年鉴的内容丰富、全面、独到、准确、权威,方便检索,尤其是经过人脑对企业信息的系统化处理后的资料,是松散的、有时缺乏考证、缺乏原始出处的综合性网站资料所不可替代的。

除存史和现实利用外,年鉴也是系统宣传企业形象的一种刊物。

有利于企业以外的社会对企业的了解,有利于相互间的投资和经贸往来。

美国《财富》杂志连续数年将宝钢评为世界500强企业。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宝钢正大步走向世界,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品牌,成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领头羊”。

宝钢管理,即所有经营管理和工作均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上海宝钢年鉴》的办刊宗旨,就是以全面、系统记录宝钢发展的基本情况为己任,为国内社会各界及海外企业和人士了解、研究宝钢提供基本资料,同样追求世界一流水平。

特色网
除现实应用外,企业年鉴还可为企业编史修志提供部分翔实的资料,使企业的史、志、鉴工作“长短结合”,具有连续性、系统性、互补性、科学性。

第二部《宝钢志》,即宝钢续志的编纂出版,就是在年刊、年鉴的基础上,增补综合性资料、背景资料和典型性资料,是志鉴工作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由于本来有一定的资料基础,故续志编纂从动员大会至出版,仅花费了1年的时间,而第一部《宝钢志》的编纂出版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

在编纂队伍方面,续志的参编人员也比首轮的《宝钢志》编纂人员少了三分之二,而编纂首部《宝钢志》的经费是《宝钢志》续志开支的三倍。

我认为企业年鉴具有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功能,与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企业年鉴与地方综合年鉴有共通的地方,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企业年鉴的地位和作用
1.企业年鉴是企业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独特系统的参考文献。

凡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要管理好企业,发展好企业,他首先必须尊重企业的历史,认真了解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史;其次,企业的领导要善于从企业发展的历史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来指导、领导企业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以求形成各项正确的举措,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新任党委书记刘国胜于2003年2月到任,通过《宝钢志》、《上海宝钢年鉴》等了解宝钢的历史发展情况,并亲自到各部门和子公司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公司各方面的情况,很快真正地进入领导角色。

2003年5月,刘国胜同志到宝钢史志编辑部调研时说:史志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史志工作是组织记述宝钢发展历史的一项工作,所以很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企业年鉴是反映企业历史发展的权威性资料性的工具书。

一般来说编辑年鉴的资料都是由企业上层下文或通知给企业各单位或部门,进行组稿工作。

各单位的撰稿员根据组稿要求收集上一年度的相关资料和图表等,经过加工形成资料稿件,并经各单位或部门的分管领导审核以后,送达年鉴编辑部汇总编辑。

再由栏目编辑对年鉴资料进行二审和加工之后,报送主编进行三审和总编辑,同时还报请企业保密委员会进行保密审查后,才能付印出版。

从年鉴的编辑流程来看,一部质量较好的年鉴,一般都要经过“三审”,这一做法,增强了年鉴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使年鉴资料较为可信、可用、可读、可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