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空瓶子的温度》《蘑菇转了一个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空瓶子的温度》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如果遇上捡废品的老人,你们会怎么做?
生1:我会跑开。
生2:给他一些钱。
……
师:那你们如何定义自己的行为呢?
生1:我觉得我刚刚的做法,可能是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他。
生2:我在施舍她,
……
师: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跟如何帮助捡废品的老人有关。题目是《一只空瓶子的温度》,大家翻开P21页。文章的题目,就已经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看你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品读文章,根据老师的要求,来欣赏这篇美文。
1、找出文章的线索。
2、你认为谁的方法更好?
3、这篇文章给你们什么启示。
学生品读5分钟。
二、欣赏美文,理解文章。
师:家长认为什么是很好的教育机会?
生1:给女儿做榜样。
生2:教育女儿,不乱热瓶子。
生3:把空瓶子捡回家,让女儿知道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师:生3的回答是正确的。家长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1:“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
师:真的只是这样的吗?
生2:“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师:文章第三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这一内容?
生1:说出了大部分的孩子生活的很安逸,开始有了攀比心。
师:还有呢
生2:说出这句话引出上文爸爸借这个机会教育女儿的原因。
师:这个叫什么?
生:承接上文。
师:承接了上文,就会有——
生:引出下文。
师:前几节课,我就说过。一句话单独为段,或在一整段落的中间,都叫——生:过渡句。
师:过渡句的特点,就是——
生:承上启下。
师:对。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这个下文我们待会儿,再说。那么,父亲的这个做法,作为女儿是什么反应?
生:很吃惊,然后把瓶子从袋子里,拿出来,放回垃圾箱旁。
师:父亲对于她的这个举动,感到——
生:满意
师:满意?为什么是满意?
生:进入父亲的圈套,父亲才能对她谆谆教导。
师:父亲是怎么对她进行谆谆教导的。
生:“孩子,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个空瓶子开始的。”
师:然后父亲,等着女儿——
生:惭愧,想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
师:接下来的剧情,有没有按照父亲所设想的那样呢?
生:没有。“不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把它放到了原处。”
师:把这一整段话,全部齐读。PPT显示“不想,她趁我不备,……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学生朗读
师:原来女儿的想法是——
生:想帮助那个捡废品的老人。
师:女儿是怎么帮助这位老人的。
生:给予老人的尊严。
师:我们经常说帮助别人,援助他人的最高境界,就是——
生:顾及别人的自尊
师: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生1:是因为爸爸明白女儿把空瓶子放回到垃圾旁,是为了给捡废品的老人一个劳动的尊严——靠劳动吃饭;
生2:是因为自己曾经给予老人的帮助是一种施舍;
生3:是因为对女儿的误解;
师:这个时候,父亲觉得他的女儿——
生:长大了。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承上启下。引出下文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生:说出女儿的想法跟行为让爸爸对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
师:对。“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着谁会浪费。”这句话承上启下的,两个方面,我们都已经知道了。现在谁来总结一下。
生:承接上文,引出上文爸爸借这个机会教育女儿的原因;引出下文,说出女儿的想法跟行为让爸爸对自己的想法,感到惭愧。
师:很好。我们接着看本段落中的一句话“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运用什么描写?
生:动作描写。
师:谁来赏析一下。PPT,显示公式“运用XX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XX做某事的心理。”
生: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女儿完成任务后的一种轻松、愉快和十分自豪的心理。
师:第⑦段中加点的短语“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是指什么样的人?
生:一方面是指那个捡废品的老人,另一方面是指有尊严靠劳动生活的人。师:那你们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的?
生:这个瓶子带去了女儿对老人的关爱,这便是温暖;同时又让老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它,这是尊严。
师:好。这篇文章,我们已经分析好了。现在谁来说说找出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生:一只空瓶子。
师:谁来说说,如何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生:一方面是指女儿用空瓶子给捡废品的老人带去的有尊严的温暖;另一方面是指爸爸看到女儿成长后内心感到的温暖。
三、总结
师:帮助别人,同时要给予他人自尊,而不是作为施舍者高人一等。人与人都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课就上到这这里,大家做一下练习。
四、阅读训练+讲评
《蘑菇转了一个弯》教案
教学过程
师: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篇记叙文阅读,文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启示。翻开书本,P22页。题目是什么?
生:《蘑菇转了一个弯》
师:题目是不是让我们有些抓不着头脑?
生:是。
师:接下下,大家根据阅读要求,花5分钟的时间来品读这篇课文呢。
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文章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读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品读5分钟。
师:读了这篇文章,大家能不能说说,主人公“我”一个什么的人?
生1:本科毕业生。
生2:学得是建筑设计专业。
生3:找工作碰壁,回了趟家。
师: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去面试,都是失落而归。可想而知,这个年代本科毕业生不再是一个香馍馍了。公司基本上都要招收——
生:不是博士就是硕士。
师:那你们现在是什么学历?
生:小学生。
师:(画一个倒三角)我们现在是小学生。小学毕业就是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硕士毕业,博士毕业。
生:博士毕业就不要再读了吗?
师:不用在呆在学校里读书,我们不是有一句话嘛“活到老,学到老。”社会在改变,我们也应该再进步,努力充实自己。
你们现在才小学生。学业负重的时候,你们就开始偷工减料的。这是不对的,你们想,如果一座房子,第一层没有做的很牢固,第二层,第三层能盖得起来吗?
生:盖不起来。
师:那你们觉得现在读书,能不能耍滑头,偷工减料的?
生:不能
师:老师也是跟你们一样,要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的。每天要不断的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