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对正常人体认识共45页文档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肾
主藏精、主水、主骨,其华在 发,开窍于耳及二阴,与膀胱 相表里。
经络功能
沟通联系
经络是人体内各脏腑组织之间联系的通道,能够沟通表里、联系 上下,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保持协调和平衡。
运行气血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够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维 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感应传导
经络具有感应传导的作用,能够传递各种信息到全身各个部位,保 持人体内部各个系统的联系和协调。
六腑。
五脏的主要功能是储藏精气,如 心脏主血脉,肝脏主疏泄,脾脏 主运化,肺脏主宣发,肾脏主生
殖等。
六腑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如 胆主疏泄,胃主受纳,小肠主吸 收,大肠主排泄,膀胱主气化,
三焦主持全身气机等。
经络说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正经有十二条,分别是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 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情志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正常人体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有了解,指 导人们保持良好心态,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THANKS
感谢观看
06
中医对正常人体认识的 临床应用
中医诊断中的正常人体认识应用
01
望诊
中医通过观察病人的神态、气色、舌苔、舌质等来判断病情,其中对正
常人体的认识有助于医生识别疾病早期或病情轻重的表现。
02
闻诊
中医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嗅病人的气味来判断病情,对正常人体的声音
和气味有深入的认识,可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饮食禁忌
中医认为有些食物易助湿生痰 ,对人体有害,应避免过度食 用,如油炸、辛辣、生冷等食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专家讲座
中医学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专家讲座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中医学的基本理念•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西医结合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中医学对人体健康的维护•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01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强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之间的协调与统一,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认为人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整体观念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判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和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强调根据不同的个体特征和病情变化,灵活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和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辨证论治认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人的健康状况与气候、地理、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
强调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认为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形神合一才能保持健康。
强调通过调养心神、情志、睡眠等方面来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调养。
02中医学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脏腑经络•五脏:心、肝、脾、肺、肾•心主血脉,藏神明•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统血•肺主气,司呼吸•肾藏精,主水•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主疏泄,助消化•胃主受纳,主化•小肠主吸收,主化•大肠主传导,排泄•膀胱主排泄,调节•三焦主气化,调节推动、温煦、防御、固摄、营养作用气濡养、化神作用血滋润、濡养作用津液气血津液体质与病因体质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的差异病因六淫邪气、痰饮瘀血、食积虫扰、七情内伤、外感六淫邪气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基础水谷精微、气血津液功能表现消化吸收、气化代谢、升降出入、五脏六腑功能协调平衡03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四诊合参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皮肤、黏膜等,以了解病情。
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通过听声音、嗅气味等,了解病情。
询问病人的病史、症状、体质、生活习惯等,以全面了解病情。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人的身体以内脏最为重要,确切的说是內臓,臓通藏,是人体储藏东西的地方,藏的也是人体最好的东西,称为精气,五个臓分藏五种精气。
心藏的精气是红色的,肝是青色的,脾是黄色的,肺是白色的,肾是黑色的,如果在脸上见到明显的这些颜色,那么有可能是內臓的精气漏出来了,也表示相应的臓器虚了。
五臓对应六腑,臓为阴,腑为阳,臓以藏为用,腑以通为用,以三才来分,有上焦,中焦,下焦,上焦有心肺,心为阳,肺为阴,中焦有脾胃和肝胆,下焦有肾与膀胱,还有大小肠,大肠对应上焦的肺,小肠和心相表里。
肺包着心,大肠也包着小肠。
五官的位置也有讲究,鼻子食天之气,嘴食地之气,这是一对阴阳,鼻子的位置也在口之上,眼睛汇聚的是能量层次更高的精气,所以位置更高。
饮食由口经食道入胃,食道窄胃体大,食物通过喷门进入胃体,入胃后,由分泌出来的胃酸和留在胃內的益生菌加上胃体的蠕动将食物变成食糜,才能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小肠內有大量的绒毛,绒毛像是植物的根,是一条条细小的管道,所有的管道全部通过一条肝的门静脉到达肝脏,再有肝脏送到心脏与肺吸进来的天之精气汇合,由心脏推送到血管再送到全身。
人体真是一架精美的仪器,已经无可挑剔,人体的每一个零件都有自己的用处,还得进一步细究,值得玩味。
3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这一作用通过肾阴与肾阳
的协调来实现。
肾阳:具有激发、推动、温煦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肾阴:具有滋养、濡润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
•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
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 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 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性别因素
地理气候因素 膳食结构和营养状况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四)体质学说的应用
指导养生健体 指导诊治疾病
体质是辨证的基础、论治的重要环节。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二、六腑 (一)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二、六腑 (二)胃:
1、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
2、胃主通降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二、六腑 (三)小肠 1、小肠主受盛和化物
2、泌别清浊
(四)大肠 传化糟粕。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五)膀胱 贮尿、排尿 (六)三焦
(一)心
心为“君主之官”,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统领全身脏腑的功能活 动。
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心主血: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
心主脉:心是心血脉系统的主导。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2)心主神明
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心主神明又
第三章 中医学的生理观
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喜为心的神志。
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有益于健康。
在异常情况下,暴怒或喜怒无度,则扰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内伤五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化以后,从汗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肝的生理特点主升主动主散, 肝的生理特点主升主动主散,喜条达
肝(四)
在体、在华、开窍、在志、 在体、在华、开窍、在志、在液
在体合筋 在华为爪 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肝(五)
生理功能
主疏泄 肝藏血
在体合筋、在华为爪、开窍于目、 在体合筋 、 在华为爪 、 开窍于目 、 在 志为怒、 志为怒、在液为泪 与胆相表里
藏象总论( 藏象总论(七)------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特点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来考察“ 解剖,生理, 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紧密结合 密切联系临床辨证论治
心(一)
主血脉: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主血脉 : 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 全身的血依赖心的 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 推动在脉中运行,川流不息,循环无端。 主神明( 心藏神) 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主神明 ( 心藏神 ) : 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 。 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 才能进行协调的, 五脏六腑必须在它统一的指挥下 , 才能进行协调的 , 正 常的生命活动。 常的生命活动。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故心主神明
藏象总论( 藏象总论(六)------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 病理变 化及其相互关系。 化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精, 津液, 研究精 , 气 , 血 , 津液 , 神的生理功能病 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 以及它们与脏腑的 关系。 关系。
在体合肌肉 ,主四肢 在华为唇 开窍于口 在志为思 在液为涎
脾(四)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PPT47页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谢谢!
47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五脏
心 肝 脾 肺 肾
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五腑(表里) 五体(主管) 五官九窍(开窍) 外在表征
小肠
脉
舌
面
胆
筋
目
爪
胃 大肠
肉 皮毛
口
唇 四白
鼻
皮毛
膀胱
骨
耳、前后阴
发
2024/1/6
7
藏象学说的特点
•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 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 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紧密结合 • 密切联系临床辨证论治
2024/1/6
15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 心
(5)心与小肠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
小肠之间相互络属。 总结:心主血脉, 主神志,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和脉。
其华在面。 开窍于舌。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
具有保 护心脏的作用。
2024/1/6
14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 心
(4)心在窍为舌——即心开窍于舌,是指通过对舌的观察,可
以了解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态。 正常: 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敏。 失常:心阳不足——舌质淡白胖嫩
心阴不足——舌质红绛瘦瘪 心血不足——舌体瘦薄,舌色少华 心火上炎——舌质红赤,甚则生疮 心血瘀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热入心包(痰迷心窍)——舌卷、舌强、失语等
生成之源),径肾的气化,将代谢后的水液化为尿液贮存
与膀胱,而排出体外。所以说:“肺主行水” “肺为水之上源”
失常:肺宣发肃降失调——通调水道失职,出现水液停滞,酿生痰饮,或
4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第三章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经络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脏腑、精气血津液、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为实质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为空管腔性脏器而属腑,但生理功能却又“藏而不泻”类似五脏,故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1、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脉、血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主导作用。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血液的充盈;脉道的通利。
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血行流畅,则面色红润光泽,舌淡红,脉象和缓有力。
(2)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心主神志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心主宰五脏六腑的生理活动:即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
②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的气血不足。
2、系统连属(1)心在志为喜:喜为心的神志。
在正常情况下,喜则心情舒畅,气血和调,有益于健康。
在异常情况下,暴怒或喜怒无度,则扰心神,使心气涣散,甚或内伤五脏,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2)心在液为汗:汗是津液被阳气蒸化以后,从汗孔排泄出来的液体。
上篇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第一节脏腑
上篇第三章中医学的正常人体观第一节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
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
《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此即对脏腑功能的总概括。
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之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一、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一)心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⑴ 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
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
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
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
《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即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使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
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心的阳气充沛,血液充盈,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
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
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