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杜雨茂学术思想

合集下载

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病述要

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病述要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23
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病述要
• 治法:发汗解表,宣散水湿。 • 方剂: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化裁(麻黄 连轺 杏 仁 赤小豆 生梓白皮 甘草 大枣 生姜 + 二 苓 桂枝)为通治方。 • 若表证较重者,当辨其属风寒或风热而化裁之: • 风寒者酌用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加白术); • 风热者,可用越婢汤或麻杏甘石汤化裁; • 若表虚不固,汗出恶风明显者,予防己黄芪汤; • 汗出恶风而易外感者,则合玉屏风散。
8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9
2012年第二届经方运用与研究暨杜雨茂学术思想研讨会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10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11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12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13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2015-4-14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21
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病述要
• 1、太阳病经证 • 如急性肾炎多在链球菌感染1~4周后起病 ;或多种慢性肾病,常因复感六淫外邪,内 外相应,而诱发旧病发作。 • 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骤,初期多见恶风寒 发热,咽喉疼痛,头身关节疼痛,腰酸困痛 ,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紧或浮数等。或伴 见颜面浮肿、小便不利等。
本证:96条 兼证: 兼太阳、兼阳明、兼太阴、兼烦警谵语 热入血室证: 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禁汗、吐、下三法 预后良好; 阳盛传入阳明; 阴盛邪陷三阴
陕西中医学 董正华 33
2015-4-14
杜雨茂教授运用六经辨证辨治肾脏病述要
• 少阳在三阳经中,以所居病位来讲,乃已离太阳之 表,而未入阳明之里;就其病机而言,乃邪犯少阳 ,枢机不利,三焦壅滞,胆火内郁。 • 各种肾脏疾病中,太阳病阶段失治误治,邪气则内 传少阳;亦可由邪气直犯少阳而致。若主要体现为 上述病机,三焦决渎失职者,皆为少阳病。 • 急性肾炎患者,若正气素虚,一发病即可直犯少阳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尤其是慢性 肾盂肾炎,多因感受外邪而引发,亦可起病即见少 阳证。

杜雨茂:治疗肾脏疾病用猪苓汤

杜雨茂:治疗肾脏疾病用猪苓汤

杜雨茂:治疗肾脏疾病用猪苓汤杜雨茂:治疗肾脏疾病用猪苓汤猪苓汤乃仲景为阴津亏损、水热互结证而设。

阴津亏损、水热互结证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常见证候,故治疗肾脏疾病应用本方机会较多。

一、治疗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中,阴津亏损、水热互结证占较大比例,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证候之一。

究其原因与素体阴虚,湿热蕴结日久、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滥用温阳利水药等因素有关。

临床以水肿伴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治疗用猪苓汤合二至丸化裁。

猪苓汤有育阴清热利水作用;二至丸有滋补肝肾的作用,合用后补中有散,滋中有渗,且补而不滞,滋阴而不助湿,利尿而不伤阴,对慢性肾炎阴虚水停疗效较佳。

临床应用时,笔者亦常加生地,因生地既能养阴,又能清热,尤其可凉血止血,能切中慢性肾炎之病机。

若兼皮肤瘀斑,局部刺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口唇紫暗等瘀血证者加生益母草、丹参、丹皮;若兼胸闷痰多、舌苔白腻等痰湿内胜者加姜半夏、陈皮;或兼面赤口苦、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湿热内蕴者加金钱草、连翘、石韦;若兼见外感,偏寒者加桂枝、炒白芍或荆芥、防风,偏热者加二花、连翘;若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者加小蓟、旱莲草、白茅根、炒蒲黄;若大量蛋白尿长期不去者加石韦、金樱子、芡实、莲须、白术。

1、杨某,男,45岁。

患慢性肾炎七年,反复不愈。

来诊时眼睑浮肿,下肢凹陷性水肿,小便短少色黄,眩晕耳鸣,腰膝酸困,五心烦热,劳累后尤甚,夜间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上皮细胞少许,红细胞(+)。

诊断:慢性肾炎,证系肾阴亏虚,水热互结。

猪苓15克,泽泻15克,茯苓15克,滑石30克,阿胶10克(另包,烊化),生地15克,旱莲草10克,女贞子15克,石韦30克,小蓟15克,白茅根30克。

水煎服,日1剂。

服药7剂后水肿消退;15剂后尿蛋白转阴,红细胞消失;30剂后诸症消失,实验室检查指标全部正常。

二、治疗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多由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等引起,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为临床特点。

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采撷

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采撷

d es,K 的发 病 率 亦 同步 上 升 , 我 国 约 为 脾 肾衰 微是 病 之本 ; i aeC D) s 在 浊邪 壅盛 , 三焦 不 行 是病 之 标 ; 寒 虚实互见是其病 机核心。就六经 而言, 慢性 1% , 0 可见其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的疾病之一。C D 热错杂 , K 临床 表现 多样 , 于 中医 学 “ 肿 ” “ 劳 ” “ 属 水 、虚 、腰痛 ” 肾衰竭多处于六经病证后期 , 、 属少阴、 厥阴病证 , 病情 “ 关格 ” 等病范畴。业师杜雨茂教授 , 出身中医世家 , 从 医从教五十余载 , 学验俱丰 , 国际国内著名的《 是 伤 寒论》 学者及 中医临床学家 。19 90年被两部一局批准 为全 国老 中 医 药 专 家 学 术 经 验 继 承 工 作 指 导 老 师 , 19 年经国务 院批准 为“ 91 有突 出贡献 的专 家” 享受 , 政府特殊津贴。杜教授 临床致力于 肾脏病 的中医诊 疗研究 , 其较早将《 伤寒论》 的六经辨治体 系系统、 灵 活地 运用 于 C D 的辨 治 中 , 出 “ K 提 肾病 之 变 , 分 属 可 六经 , 累及 五 脏 六 腑 , 非 肾 之 一 端 性加重者 。证见尿少 , 面浮肢肿 , 伴有恶寒发 热, 头痛 , 全身疼痛等。因病者体质及感邪不同, 其脉 证各异 , 治法亦异 。临证施 治须兼顾 病情 及病 患体 质, 具体有以下几种治法 : 1 外 感风寒者 : () 证见恶寒 重发 热 轻 , 嗽 咳 痰 稀 薄 , 浮 紧 , 宜 辛 温 解 表 , 咳 脉 治 宣 肺利 水 , 以麻 黄连翘 赤 小豆 汤和 五苓 散 化 裁 ;2 外 方 () 感 风热 者 : 见 发 热 重 恶 寒 轻 , 嗽 , 证 咳 咽喉 肿 痛 , 浮 脉 数等 , 治宜疏 风清热 , 肺行水 , 以越婢 加术 汤化 宣 方 裁 ;3 若素体气虚 , () 复感表寒 , 证见汗 出, 恶风等卫外 不固, 水气外溢 者 , 治宜益气 固表 , 利水消肿 , 以防 方 已黄芪 汤化 裁 ;4 若 素体 阳虚 , () 复感 风寒 , 时 单 发 此 汗则 更 伤里 阳 , 纯温 阳则 表 邪 不解 , 应表 里 同治 , 故 温 阳解表 , 以麻 黄附子细辛 汤和五苓散化裁 , 既宣肺解 表, 使水湿 自表 去 , 又温 阳化气 , 使水湿从小便 而 出, 终使 水 湿从 表里 分 消 , 肿 自退 。 水 2 12 通 阳 化湿 法 若 太 阳 表 邪 不解 , 经 人 .. 循 腑 , 响膀胱 化 气行水 功 能 , 膀 胱 气 化不 利 , 湿 内 影 致 水 停 而见水 肿 尿少 者 , 治应 通 阳化气 利 水 , 阳气 宣 通 , 水 湿乃去 , 方以五苓散合五皮饮化裁 。 2 13 和解 少 阳 , .. 疏利 三焦 法 适 用 于 C D病 K 变波 及 少 阳 , 阳枢 机 不 利 , 焦 决 渎 失 常 而水 道 不 少 三 畅, 水湿 内停外 泛 , 见 尿 少 , 证 全身 悉 肿 , 口苦 咽 干 , 头 晕 目眩 , 烦 , 苔 白或 薄 黄 , 弦 细 。治 应 和解 少 心 舌 脉 阳, 扶正祛邪 , 使少 阳枢机运转 , 三焦水道通 畅, 以 方 小柴胡汤化 裁。若 水肿 明显 , 可配伍 五苓 散加 车前

辨奇难病必求其本,园机活法方不拘一

辨奇难病必求其本,园机活法方不拘一

辨奇难病必求其本,园机活法方不拘一
杜雨茂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27)2
【摘要】集作者数十年研读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经验之心得体会 ,对临床上的奇病怪病、疑难病证的诊治思路 ,应遵循的原则和灵活的辨证施治方法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阅深识广 ,理达博约 ;二、辨证准确 ,临证不误 ;三、治法随人 ,治有先后 ;四、遣药精当 ,平稳为上。

并条分缕析 ,详加阐述 ,同时列举临证实例相互印证 ,有理有据 ,见解新颖。

【总页数】6页(P1-6)
【关键词】奇难病;园机活法;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伤寒论》
【作者】杜雨茂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2
【相关文献】
1.奇经理论关于带下病的理法方药 [J], 朱慧萍
2.换却花篱补石栏补园更比补诗难——江苏省无锡市梅园扩增景点建筑及古梅奇石圃建设 [J], 李正;忻一平
3.换却花篱补石栏补园更比补诗难——江苏省无锡市梅园扩增景点建筑及古梅奇石
圃建设 [J], 李正;忻一平
4.杜雨茂辨析奇证必求其本 [J],
5.杜雨茂教授辨治奇难病证思路探析 [J], 赵天才;董正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能.pdf

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能.pdf

摘要目的:全面总结杜雨茂教授以经方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并进一步分析其对肾病综合征的辨治特点、用药特色、以及中西医结合思路。

方法:(1)从咸阳雨茂医院调取相关的原始病案,认真研读,深刻分析,记录心得;(2)随师查房、门诊,当面求教于杜雨茂教授,为研究课题充实更真实的资料;(3)通过图书馆及网络系统,收集、研读杜老及其门人有关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论著论文,综合归纳凝炼其学术思想。

结果:杜雨茂教授认为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为内外二因;正虚邪恋,虚实错杂为其病机特点,病位主要在肾、脾、肺,但可累及三焦、胃、心、肝等脏腑;在正虚方面,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别,在邪实方面,有寒、热、风、湿、气滞、血瘀之异。

杜雨茂教授受仲景思想启发,运用六经辨证方法辨治肾病综合征,创“背反偕同”用药原则,侧重固护脾胃;倡导中西医结合,主张运用西医生化及器械检查,为中医辨证论治服务。

结论:杜雨茂教授首创肾脏疾患六经辨治体系,并根据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特点概括出肾病综合征六经辨治证型方药,灵活运用经方化裁,创制“肾病甲方”“肾病乙方”等,临床效果满意。

他创立“背反偕同”的用药原则,提出扶正、达邪、调中、复原的四步治法及“固护脾胃治肾病”的观点,均值得后学者去探讨、发掘与继承。

关键词:杜雨茂;肾病综合征;临床经验;学术思想Studying professor Du`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cademicthoughts about us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mainly to treatnephritic syndromeAbstractPurpose It is an important study topic to explore professor Du`s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cademinc thoughts. This thesis is aimed at professor Du`s climical experience of treating nephritic syndrome using classical prescription based on his original medical records and clinical practice.On this basis,to explore professor Du`s academic thoughts.Methods:(1)study,analyze and abstract the original medical records from Y umaoHospital of Xian yang.(2)in order to achiece more real data for this thesis,I go the rounds of the words and go to the clinic following professor Du,and seek advice from him.(3)I collect and read very carefully professor Du and his followers` books and papers which focus on nephritic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 by accessing library and internet.Then make a conclusion on professor Du`s academic thoughts. Results:There are two kinds of pathogen ,for nephritic syndrome according to professror Du:one comes form inside,the other comes from outside.The characteristic of pathogenesis exists in deficiency of cital Qi and excess of evil Qi,as well as complex of deficiency and excess.though the disease locates in kidney,spleen and lung,tri-jiao,stomach,heart and liver are involved in.The deficiency of vital Qi includes Qi,blood,Yin and Yang.The excess of evil includes cold,hot,wind,stagnation.Professor Du inspired by Zhang zhongjing,treat nephritic syndrome using six channels differentiation and creat a prescription rule of Beifanxietong.He always takes protection for spleen and stomach.He insists treating disease by combining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and using biochemical and instrumental examination serve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eatmeat. Conclusion:Professor Du first creats six channels differentiation system of nephrology.He generalizes the six channels differentiation prescription of nephritic syndrome based on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fessor Du formulates nephrology NO.1 and nephrology NO.2 to treat disease by adding and subtracting herbs of classical prescription.These prescription have achieved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Professor Du creats a prescription rule of Beifanxietong,insists four steps of treatment ,which is strengthening healthy Qi,eliminating evil,regulating middle burner,recovering,and he propose that treating nephrology by protecting soleen and stomach.All of his academic thoughts deserve us to study,explore and inherit.Key words:Du Y umao;nephritic syndrome;clinical experience;academic thought.Author: Xin-hai ChenTutor: Zheng-hua Dong目录引言 (1)一、杜雨茂教授对肾病综合征的六经辨治分型论治 (3)(一)证候与辨治 (3)1.太阳病证 (3)2.少阳病证 (5)3.阳明病证 (5)4.太阴病证 (6)5.少阴病证 (7)6.厥阴病证 (13)(二)病案举隅 (14)1.病案1 (14)2.病案2 (15)3.病案3 (16)4.病案4 (16)5.病案5 (18)6.病案6 (18)7.病案7 (19)8.病案8 (20)9.病案9 (21)二、杜雨茂教授辨治肾病综合征临床病案60例分析 (23)(一)、诊断与疗效标准 (23)1.西医诊断标准 (23)2.疗效判定标准 (23)(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3)1.资料来源 (23)2.病案的纳入及排除原则 (23)3.病例一般情况 (24)4.治疗方法 (24)(三)、治疗结果 (24)(四)、讨论 (25)三、杜雨茂教授经方辨证肾病综合征学术思想探讨 (26)(一)、学术思想基础 (26)1.中医世家敏而好学 (26)2.研习六经专于肾病 (26)(二)、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 (27)1.病因认识 (27)2.病机认识 (27)(三)、对肾病综合征的辨治特点 (28)1.辨思极微不漏兼夹 (28)2.常法常药每有奇效 (29)3.注重扶正不忘祛瘀 (29)4.临证用药固护脾胃 (30)5.太少同治勿忘太阳 (30)6.辛开苦降疏调三焦 (31)(四)、对肾病综合征的用药思路 (31)1.宁失其方勿失其法 (31)2.不拘常规特药特量 (32)3.选药灵活药量适中 (32)4.背反偕同标本兼治 (32)5. 土封肾藏补脾强关 (33)(五)、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思路 (34)1. 宗于临床辨思中西 (34)2. 谨防叠加慎避抑制 (35)3.西药动证中医辨治 (36)4. 中医护航不惧“反跳” (36)四、结语 (37)致谢 (41)附文:杜雨茂教授从三焦论治肾病综合征初探 (42)杜雨茂教授以经方为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引言“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作为“十五”后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中医药疗效及安全基本问题研究”中最重要课题已于2005年5月27日正式启动。

杜雨茂对伤寒六经的认识_韩志毅

杜雨茂对伤寒六经的认识_韩志毅

2.2重视加减因人而异本病病情复杂,病程缠绵,患者体质又有阴阳之分,《医原·百病提纲》曰: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燥固为燥,即湿易化为燥;阳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

本病非一证能简而括之,常虚实夹杂,寒热并见,因此在临床用药上应重视加减,因人而异,寒热并用,开散升清,通泄降浊,平衡阴阳。

若头晕目眩,呕恶纳呆,舌苔白厚腻,痰湿盛者可加半夏、苍术、藿香以燥湿化痰;若胃内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湿热重者加黄芩、黄连、石菖蒲清热祛湿;若患者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明显者,为胃阴亏虚之证,当加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等益胃生津之品;若因饮食不当使痞满症状加重,嗳腐吞酸,舌苔厚腻,可加鸡内金、山楂、麦芽等消食导滞。

2.3顾护胃气王师反复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胃气壮则五脏俱旺,胃气衰则五脏皆衰,在治疗中要把“保胃收稿日期:2011-03-13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建设学科资助作者简介:韩志毅(1983-),男,河南方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方辨治肾病的临床与实验。

通讯作者:董正华(1955-),男,陕西西乡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硕士。

气”作为重要的施治原则,不可伤及胃气,否则,胃气衰败,百药难施。

故在治疗用药上辛燥之品切勿太过以防伤及胃阴,而滋养胃阴时,用药又不可过于滋腻,以防阻滞气机。

3小结总之,本病以脾胃气虚为本,气滞血瘀胃热为标,虚实夹杂,病程缠绵,对其治疗要重视其病因的复杂性及证候的兼杂性,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遣方用药,临证加减,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肝气得疏,并顾护胃阴,使气机通,中气旺,胃络之瘀血消散,则本病可愈。

此外,应提倡患者在饮食上要清淡柔软,避免粗糙及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定期复查胃镜,注意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383,397.[2]张顺财.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6(1):206.[3]王垂杰,姜树民.胃癌癌前病变与脾虚胃热气滞血瘀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1997,7:542-543[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197-203.[5]徐芳,王垂杰.王垂杰教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3):79-80.杜雨茂对伤寒六经的认识韩志毅1,董正华2(1.陕西中医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712046;2.陕西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摘要:杜雨茂教授对伤寒六经本义阐释精确独到,认为伤寒六经是仲景对《素问·热论篇》六经分证的继承和发展,三阴病是对《灵枢·经脉篇》分经论治理论的发展和运用;伤寒六经病的传变顺序应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辨证应从属于八纲辨证,六经辨证使八纲辨证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八纲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继承、完善和发展。

杜雨茂教授:一味桑寄生,可解百种病

杜雨茂教授:一味桑寄生,可解百种病

杜雨茂教授:一味桑寄生,可解百种病1、平补肝肾利小便肾病水肿最宜遣桑寄生味甘性平 ,功善补肝肾之亏。

业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寄生具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且其作用随剂量增大而加强 ,至3 0 克时最佳。

况该药又有祛湿解毒之功,是以各种水肿,尤其是肾病水肿,用之尤良。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因是品补而不留邪 ,攻而不伤正,加之性平无偏 ,无论阴虚阳虚 ,夹寒夹热 ,用之咸宜。

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合五苓散、五皮饮;急性肾盂肾炎,每配八正散;有表邪者 ,又当合越牌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

慢性肾炎(包括肾盂肾炎),当首辨阴阳。

阳虚者合真武汤化裁,阴虚者伍六味丸加减。

病至后期,阴阳俱损,毒浊内蕴 ,成为关格(肾功能不全)者,是品性平无偏 ,解毒降浊 ,用之合拍;偏阳虚者合杜老温阳降浊汤(附片、茯苓、苏叶等),偏阴虚者配业师滋阴益肾汤结合灌肠,收效满意。

滋阴益肾汤为杜老治疗肾病经验方:生地15克,山萸肉10克,旱莲草12克,粉丹皮9克,泽泻10克,茯苓12克,猪苓15克,怀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白茅根30克,生益母草30克,黄芪30克,小叶石韦12克。

主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症见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颜面或四肢浮肿,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证属肾阴亏虚、水热互结、瘀血内阻者。

2、强健筋骨益血脉小儿麻痹效奇特小儿麻痹证属中医“痿证”范畴 ,常由感受湿热 ,栽伐正气 ,耗竭气血 ,血脉空虚 ,无以滋养 ,筋骨萎软无力 ,渐成斯证。

业师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是药有较强的解毒除湿作用 ,对该症效果尤佳。

病初湿热不除者,常合二花、连翘、麦冬、蒲公英、荆芥、黄柏等清热解毒、滋阴除湿之品,以控制病势。

病至中期,气血不足,脾胃不健,寄生功善益血脉,清余邪,每合四君子、丹参等同用,以健脾胃充化源,益气血除余邪。

病至晚期,肝肾阴亏,肌肉萎缩 ,筋骨软弱 ,桑寄生善平补肝肾,强健筋骨 ,起废生新 ,且扶正祛邪,当委以为君。

杜雨茂教授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杜雨茂教授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杜雨茂教授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科疑难病之一,以眼肌或全身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病率为(77~150)/100万,年发病率为(4~11)/1万,发病人群多集中于10岁以下儿童或50岁以上老人。

目前西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不显,而中医药对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用药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首批国家老中医疑难病专家杜雨茂教授潜心于肾脏疾病以及重症肌无力、烟雾病等疑难病的诊治,不囿于古制,勇于创新,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健脾与补肾相结合,在该病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1调理脾胃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础中医学并无“重症肌无力”这一病名,但结合其“神疲、食少、乏力”等症状,归于中医“虚劳”“痿证”范畴,而“脾主肌肉”“治痿独取阳明”等学术思想,则为“从脾胃论治重症肌无力”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指明了治疗方向。

杜雨茂教授根据这些理论,发遑古义、勇于创新,在临床中特别重视脾胃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作用,并认为调理脾胃乃治疗重症肌无力之基础,他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机体气血生化之源,只有通过脾气升清胃气降浊为机体提供精微,濡养肌肉,才能使肌肉丰满、运动灵活。

若脾胃亏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运动失灵而见眼睑下垂甚至全身无力。

因此,杜老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时多采用大补脾胃之气,促进气血生化的药物以濡养肌肉,如选用大剂量黄芪(30~50g),补脾益气,升举阳气,并辅以党参、人参、红参、甘草以协助其益气健脾。

而脾气亏虚,津液失其运化,停而成湿,阻滞中焦,则以白术、茯苓健脾除湿,半夏化痰和胃降逆。

2补肾固精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关键重症肌无力是因累及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receptor,AchR)传递失常所引起,肌肉的病变是其直接的外在表现。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杜老提出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为肌肉提供能量,并结合现代病理研究以及“肾主骨”理论,进一步指出骨骼肌运动除靠脾气输送气血以外,还与骨本身的营养密切相关,故对于一些通过健脾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则应从肾论治,补火以暖土,且肾主骨,骨生髓以濡养肌肉,缓解重症肌无力。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

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作者:赵天才董正华陕西省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孜孜于岐黄之术,尤精通仲景之学,从医从教五十余载,临床辨证准确,遣药灵巧,屡起沉疴,在奇难病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学生赵天才和董正华侍诊之余,总结杜雨茂辨治奇难病证验案6则,以下为前3则。

食亦(食亦一词,见于《黄帝内经》,以多食而消瘦为临床特点。

主要病机是由胆胃燥热所致。

主要表现:吃的多,容易饥饿,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大便干燥。

)王某某,女,50岁,干部,1987年9月2日初诊。

患者2年多以前忽感食难用饱,日进食四五顿仍有饥饿感,每于夜间醒来还要加餐,一昼夜进主食量由原来的0.5千克渐增至2千克,大便干燥,体重却渐减。

曾在数家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经多种检查排除了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其自罹病以来大便一直干燥,近因病情加重,日进食2千克仍感饥饿,四肢乏力。

察患者体瘦,面色略黯,舌淡红苔灰白,脉细弦,尿黄,大便干结如栗。

阅其以往服过之药方,多为滋补之剂。

分析此病多食而不多饮,尿黄而量不多,时历两载有余,体虽瘦而未至形削,且尚可坚持轻工作,别无他苦。

思《素问·气厥论篇》“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谓之食亦。

胃热移于胆,亦曰食亦”之论,正与此病相合。

分析患者胃热则消谷善饥,大肠有热则便结,但因脾气虚弱,虽纳谷较多却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其精微,故肌肉失养而形体反瘦。

治宜清胃润肠,佐以健脾,方用白虎汤合四君子汤化裁:知母10克,生石膏25克,炙甘草3克,薏苡仁25克,升麻9克,火麻仁2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

12剂,水煎服,每日1剂。

9月30日二诊:服上药期间饥饿感减轻,夜间不需加餐,大便转润,但停药后诸证复如前,用上方加黄芩9克,枳壳9克,地骨皮12克。

12剂,水煎服。

10月14日三诊:疗效不显,且感口渴,脉弦缓,舌红,苔白薄。

考虑前方虽对证而清泄胃肠邪热之力不足,故拟用小承气、白虎及四君子汤合方化裁:酒军6克,枳实10克,厚朴12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薏苡仁30克,白术12克,沙参15克,麦冬12克。

【名医秘方】四位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让你全家幸福安康!

【名医秘方】四位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让你全家幸福安康!

【名医秘方】四位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让你全家幸福安康!....0【名医秘方】四位名老中医秘方大公开让你全家幸福安康!查玉明查玉明主任医师,回族,1918年2月10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大民屯镇。

祖父业医,幼承家传。

于1934年从师京城名医杨耀泰先生,攻读中医典籍,勤学八载,深得师教。

1942年考取中医执照,行医于【沈阳】。

至今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50余春秋,长期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

曾参加编写《国家药典》及《全国妇科辞典的》审稿工作。

现任【辽宁省中医研究院】主任中医师;兼【辽宁省新药】评审委员;【省中医高级职称卫生专业技术】评审委员;【沈阳中医专家临床研究会】副会长;【辽宁省】及【沈阳市中医学会】顾问。

查老治学严谨,精研医理,认为《内经》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

《伤寒》《金匮》是辨证的准绳,金元四家的学术论点,是达变之法。

几十年医疗实践,擅长内科,尤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肾病及胶原性疾病,有所建树。

审证求因,论治消渴,认为本病发展变化规律,由实转虚的演变。

提出分型论治,诊断,施方,用药自成体系。

对冠心病临床研究,重视脏腑功能内在联系,认为发病机理,根源在肾(阴阳失调),变动在肝(气机阻滞),其制在脾(代谢障碍),气本在肺(气血关系),归宿在心(病变在血脉)的学术观点,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

〔宜导通闭汤〕〔组成〕:(1)黄耆15克(2)车前子30克(3)甘草20克(4)升麻7.5克(5)怀牛膝25克(6)淫羊藿15克(7)滑石25克。

〔主治〕:老年前列腺肥大。

〔用法〕:每剂药煎4次,头煎药用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首煎沸后,慢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20分钟,每次煎成100毫升。

两次混合一起,分两次,早晚餐后1小时服用。

〔加减〕:凡症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爽利,或小便不能控制,时有夜间遗尿,神疲倦怠等可选用本方。

(1)若大便秘结者,加肉苁蓉20克。

(2)尿道涩痛者,加蒲公英25克、木通10克。

杜雨茂 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杜雨茂   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杜雨茂1 杜治锋2(1.陕西中医学院,咸阳712046;2.中国咸阳雨茂医院,咸阳7120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方法:通过总结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参阅西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辨病分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以中药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

结果: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结论: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类;温阳降浊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也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来源,在我国DN约占终末期肾病患者的15%,严重的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

根据国内外西医界研究发现,DN一旦进入临床期,通过治疗也很难逆转;尤其是进入慢性肾功能损害期,其病情进展的速度亦远快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而且其治疗效果也较差。

根据笔者多年来临床诊治此类疾病的体会,如能及早採用中医药治疗,其疗效较单纯应用西药的疗效为优。

例如对于Ⅲ期DN微量白蛋白尿高于正常者,通过治疗大多可回到正常;对Ⅳ期DN出现较多量持续尿蛋白者,通过治疗其蛋白尿(包括UAE和尿蛋白定量/24h)多数可明显下降,甚或完全转阴;对于Ⅴ期DN,如其肾功能不全尚在代偿期(Scr133~177umol/L),若能及时恰当的治疗,其部分患者肾功能可以恢复到正常或肾功能维持现状达数年之久不再恶化发展。

对于肾功能不全达到失代偿期(Scr178~442umol/L)和肾功衰竭期(Scr443~707umol/L)者,通过坚持治疗亦可有改善或延缓其发展。

对于慢性肾功不全终末期(Scr>707umol/L)者虽经治疗而疗效较微。

兹不揣谫陋,扼要叙述笔者诊治DN的思路与方法于下,以就正于诸同道贤达。

臨床上西医根据DN的病程和病理生理的演变过程多採用Mogensen分类将本病分为5期:第Ⅰ期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及肾脏体积增大为特征。

第Ⅱ期尿蛋白排出率(UAE)尚正常(<20mg/min或<30mg/24h),而肾小球组织结构已发生改变,肾小球基膜(GBM)增厚各系膜基质增加。

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探微

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肾病学术思想探微

患 者足 月产 一胎 , 人流 6次 , 月 经 基本 对 月 , 7天净 , 量 中等 。2 0 0 6年 3月经 行腹 痛 , 查 B超示 : 子 宫腺 肌症 。 于某 院 行 “ 凝 固刀 ”( 射频 消融术 ) , 术 后 痛 减 。2 0 0 7
年 1月 经行腹 痛 又作 , B超示 : 子 宫 后壁 增 厚 , 回 声不 均匀 , 见数个 低 回声 灶 , 边 界欠 清 , 提 示子 宫 腺 肌 症 复 发 。现 经前数 E t 即感 腰 痛 , 下腹胀满 , 肛 门坠胀 , 经来
从 事 中 医药 研 究 与 l 临床 , 学识 渊博 , 临床经 验丰 富, 深得一致好 评。先生崇 仲景 , 潜 心 致 力 于 肾 脏 病 的 研究 , 形 成 自己的 特 色 。笔者 不 啻 愚 钝 , 聆 听 先 生 教
诲, 每感 精 妙实 用。下 面试从 几 个 方 面总 结 , 以 资
报, 2 0 0 8 , 2 9 ( 1 1 ) : 1 3 0 4 - 1 3 0 5 .
姜8 g , 肉桂 6 g , 延胡索 1 5 g , 生 蒲黄 1 0 g , 吴茱萸 6 g , 细 辛3 g , 黄芩 1 2 g , 炙 甘草 5 g 。
二诊 : 2 0 0 8年 3月 2 6 日。上方 已服 7剂 , 3月 2 1 日月 经来 潮 , 仅 痛 1日, 腹 痛 尚可忍 受 , 未 服止 痛片 , 血
下腹 微胀 , 停药 3个 月 电话 随访 腹痛 未再 作 。
参 考 文 献
[ 1 ] 乐杰. 妇产科学[ M] . 6版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4: 3 6 1 . 3 6 2 . [ 2 ] 王丽娟. 黄芩抗炎镇 痛作用 的实验研 究 [ J ] . 齐 齐 哈 尔 医 学 院 学

杜雨茂: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

杜雨茂: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

杜雨茂: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简介:杜雨茂先生学验俱丰,中医学功底深厚,是我国著名《伤寒论》学者及肾病与奇难病医家。

在其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学术思想,倡导“肾病从六经论治”、“辨奇难病必求其本,圆机活法方不拘一”,提出“背反谐同”的新治则,为临床治疗学另辟蹊径,颇受中外医界同道的重视和推崇。

该书系统扼要整理了杜先生的理论建树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是一部临床实用的优秀著作,可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各科临床医师及中医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肾脏常见疾病治从六经入手“六经钤万病”,“仲景六经为百病立法,非为伤寒一病立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进行了深入研究,认识到这类肾脏病在早期多与外感有关,并常常因外感而发病或使病情加重。

因此,肾炎与外感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六经病证十分相似,逐步形成了肾脏疾患六经辨证立法用药的纲领,临证应用得当,屡有效验,现扼要介绍如下。

一、太阳病期1.太阳经证急性肾炎多在链球菌感染1~4月后起病,感染后病人多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咽痛、腰痛、脉浮数等。

或素有肾炎,复感外邪,内外相应,旧病又发。

此为外邪侵犯太阳,经气不利所致。

治当发汗解表,开鬼门以利内湿。

一般以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通治之方。

若表证较重者,当详辨属风寒或风热,风寒者酌用麻黄加术汤或麻杏薏甘汤;风热者,可选用越婢加术汤或麻杏石甘汤或银翘散化裁。

(1)风寒外袭型症见眼睑浮肿,晨起为著,或双下肢水肿,甚则全身水肿,发热,恶寒较重,小便不利,心烦, 干呕,脉浮细,苔薄白等。

治宜散寒解表,宣肺利水。

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6克,连翘12克,赤小豆30克,杏仁12克,猪苓15克,茯苓12克,桂枝6克,桑白皮12克,丹参15克。

方以麻黄、桂枝辛温解表,开鬼门,散风寒;杏仁宣降肺气,畅通水之上源,一宣一降,肺气能调,水道自畅,水湿可散;以猪苓、茯苓淡渗利湿,合桂枝温阳化气,利膀胱,决水道,使水湿自下而出。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杜雨茂奇难病专家杜雨茂张喜奎杜治宏整理编者按:杜雨茂,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著名的研究《伤寒论》学者。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

撰写、编著《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中医大辞典》等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其中6项获奖、7项获国家专利。

由于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的杰出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杜氏通晓诸家,尤专仲景之学。

主张学用《伤寒论》应在“举纲、深究、致用、推广”八字上下功夫。

提出“背反谐同”的学术思想。

临证酌古鉴今,博采众长,善抓主症,着眼整体。

立法处方用药提出“效不更方,不效亦不更方,效必更方”的学术观点,富有哲理。

知常达变效法仲景,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肾病,颇具特色。

治疗危急重证和疑难杂病,主张数法齐施,内外合治,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并举,多途径多形式给药,救急救危,顿挫病势。

临床运用连翘治疗上下内外多种病变,拓宽了连翘的治疗范围,使人们对连翘将进行重新认识。

广大中医读者细读本文之后,必将获得启迪和有所裨益。

学贵有恒,精益求精,参西衷中,融古通今。

医贵有德,仁心及人,扫除灾殃,造福万民。

———杜雨茂杜雨茂,男,1934年9月生,陕西省城固县人。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兼任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北地区仲景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南阳张仲景学术研究会顾问、学院学术及学位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还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日中医药研究会名誉会员、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西日本医师汉方学会名誉会员等。

杜氏出生于中医世家。

幼即聪明好学,博闻强记。

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祖国医学产生第二卷218了浓厚兴趣,特别羡慕长辈的医技。

杜雨茂治疗油风的经验

杜雨茂治疗油风的经验

杜雨茂治疗油风的经验
刘吉祥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0(14)2
【摘要】杜雨茂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积数十年之临床经验。

笔者随师临证,聆听导师教诲,深感杜老治疗油风独具特色。

兹介绍如下。

健脾调营填精益肾油风是头皮部突然发生斑状秃发,现代医学称为斑秃。

临床表现为病发快,头发干燥,
【总页数】2页(P16-17)
【关键词】油风;斑秃;杜雨茂
【作者】刘吉祥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外宾侨胞医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5.987.1
【相关文献】
1.杜雨茂治疗脾胃病经验探微 [J], 文颖娟
2.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肾病经验辑要 [J], 任艳芸;杨景锋;董盛;李小会
3.杜雨茂教授治疗慢性期布鲁杆菌病经验 [J], 张履鑫;杜治锋;冷伟
4.浅谈杜雨茂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J], 曹丹丹;冷伟
5.杜雨茂教授治疗甲状腺瘤经验临床应用 [J], 杨万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杜雨茂教授应用肾气丸治疗面部升火的经验

杜雨茂教授应用肾气丸治疗面部升火的经验

杜雨茂教授应用肾气丸治疗面部升火的经验杜雨茂教授应用肾气丸治疗面部升火的经验 (转载)发表者:赵东奇245人已读1990年12月26日,余随念伟、振亮、邓伟三师兄去杜老师家拜访,恩师谈及医理医案及个人新近体会,颇多启迪。

期间杜老师谈到面部升火的三种情况,其中应用金匮肾气丸引火归原,对我印象最深。

日后临床,每以此为辨证眼目,收效甚捷。

欣逢“经方研究与杜雨茂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之际,兹不揣浅陋,野人献芹,求正于同门。

面部升火本为小症,是病人自觉症状之一,本无小题大做之必要,但此症虽小,却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甚至以此为主诉者在临床上也屡有其人。

从仲圣“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来看,即使不是主症,但临床上但见其有面部升火一症,有时也可顺藤摸瓜,明察病机所在,不失为执简驭繁之一法。

业师当年所论面部升火的三种情况,一为阴虚火旺,即“阴虚生内热”。

病属真阴亏耗,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故面部升火。

同时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

这类病人临床常见,辨证不难,习医者对此均轻车熟路,都知道以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滋阴降火来治疗。

自不属该文介绍的重点。

二为阴阳两虚,阴亏阴不恋阳,阳虚阳不固阴,导致虚阳浮越于上则面部潮红升火。

揆其形成机理,一为肾阴亏虚,阴不制阳,虚火上浮;一为肾阳亏损,阳虚阴盛,逼出元阳,阴火上浮。

二因同时存在,交相为患,故虚阳上奔之势亦急亦烈。

阴虚火旺,众所周知;阳虚阴盛,逼阳上越,其理隐深,洞悉者鲜,故忽视者多。

关于阴盛逼阳上浮之理,历代均有其论,惟清代火神派开山祖师郑钦安对此阐发无遗,正如他在《医理真传》所云:“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

水高一尺,龙也高一尺。

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因该证病机涉及阴阳亏虚两个方面,故病人在出现面赤身热等虚火外浮表现的同时,尚有下肢、小腹冰凉等阴寒内盛的表现。

业师讲临床上这类病人稍有疏忽,极易误作阴虚火旺。

如是则常难获效,即使有点效,疗效也不巩固。

用药难得之秘在于“量”上(杜雨茂)

用药难得之秘在于“量”上(杜雨茂)

用药难得之秘在于“量”上(杜雨茂)杜雨茂明德初心 2019-07-23用药难得之秘在于“量”上如何使药物发挥出最佳治疗作用,同时又不致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毒副作用,除准确无误地诊断辨证、严谨审慎地立法组方遣药外,中医用药难得之秘,就在于“量”上。

记得1959年,我在省卫生厅临潼举办的耳诊学习班学习时,因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时期,为了节约粮食,伙食科将葛根淀粉与面粉混在一起蒸馒头来食。

吃后不知为何大便变稀,这引起了我的注意,便询问同食的其他人,大部分人也都大便稀溏。

由是我观察到葛根虽有升清止利之功,但量大反有滑肠通便之情。

嗣后,我在临床中,仔细观察,反复探求,终于摸索到若用葛根发表透疹,升阳止利,用量宜小,以不超过12克为宜,且前者以生葛根为佳,后者用煨葛根尤妙。

因其性偏凉,量大则有便溏之弊。

但若用葛根生津养阴,以治消渴兼便秘者,用量可大,一般20~30克无妨。

葛根副作用如此,草决明、丹参、泽泻等亦复如是。

有些脾胃素弱者仅用至15克,也常会腹泻。

对此类病人便宜小量使用,且以炒后用为妙。

同样,草决明清肝明目为优,丹参活血养血虽良,泽泻清热利水尤佳,然用量若在30克以上,即使是脾胃不弱之人也多有大便稀溏之弊。

由此而知,药量不当,中药同样也有副作用,临证时不可不慎。

欲识药量恰到好处之秘,除善于向临床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外,还应注意善于从别人和自己用药失误的案例中仔细分析,吸取教训。

如某一咳嗽病人,曾先求诊于我院某老中医。

服药后,病人非但咳嗽未减几许,反增全身浮肿之苦,遂转诊于余。

检视其方,除养阴润肺之沙参量大(方用30克)外,所用贝母、杏仁、桔梗等药于证无误。

由是提示沙参养阴生津固良,但量大却有滋腻增湿之弊。

余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非但证实了这一点,而且还发现生地量大,也有与沙参同样的副作用。

还有一病人,因风湿痹证求治于我院另一名老中医。

此老辨证准确,用药无误,唯秦艽用量偏大。

病人服后,随即呕吐不止,又求治于余。

杜雨茂治疗脾胃病经验探微

杜雨茂治疗脾胃病经验探微

杜雨茂治疗脾胃病经验探微文颖娟【摘要】从杜雨茂教授治疗痞证、呕吐、胃痛等常见且难以根治的脾胃痛的典型医案出发,探讨其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分析认为以中医整体观念、五脏和合思想为指导,以调和五脏、燮理阴阳、顾护脾胃、标本兼治为原则,以恢复脾气升清与胃气降浊功能为法则,辨痛与辨证相结合,审因辨证、对证施治,坚持久病久治为其治疗脾胃病的特色和经验.【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1(017)001【总页数】3页(P73-75)【关键词】脾胃病;杜雨茂;经验总结【作者】文颖娟【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陕西,咸阳,712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脾胃病是临床常见且又易发的疾病,因其病因病机相当复杂,许多病证在临床上常因诊断错误而耽搁治疗时机,以致久治不愈,难以根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杜雨茂教授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享誉全国的肾病和奇难疾病专家,从事伤寒教学、临床、科研50余载,学验俱丰,德艺双馨,临证擅长用经方治疗肾脏疾病,并且对一些常见且久治不愈的奇难病,尤其是一些常见且久治不愈的脾胃病,常能依据中医理论之精神另辟蹊径,无施不效。

笔者为了继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查阅、研读其论著[1]、医案,并侍诊其左右,受益匪浅。

为了使其临床经验造福于更多的疾病患者,兹摘录其医案四则如下,供医者同仁们参考、借鉴与启迪。

1 痞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痞证是以脘腹胀满为主症,如果仅仅是脾胃本身疾病,而不兼加它脏病变,常责之于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形成中焦气滞、寒热错杂病症,此病常以脾气虚为本,又以气机阻滞、寒热错杂为急。

杜雨茂教授认为此类疾病,临证应根据具体病机特点灵活选方,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促进脾气升清,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宣畅中焦气机,并可根据气机阻滞情况酌加行气之药如厚朴、枳实、苏梗、莱菔子等。

同时他认为痞证虽然是因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所形成,但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的原因除了脾胃本身外,亦可因它脏累及,如肝失郁结,横逆犯胃,也会影响脾胃功能失常,形成痞证,但病本在肝,应调肝理脾,治疗常以四逆散疏肝健脾,以及半夏泻心汤以及诸多行气药如:厚朴、枳实、苏梗等以恢复中焦气机;此外,脾胃功能失常还可因其它器官病变累及,如食道肿瘤突入胃腔内致使脘腹胀满,此类病症,他指出应结合现代诊疗手段以辅助诊断,明确病机,尤其是针对仅仅以脘腹胀满为主症,无其他症状可以参考,而单纯行气消痞难以治愈时,更应结合现代诊疗手段以辅助诊断。

杜雨茂教授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杜雨茂教授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杜雨茂教授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田耘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0(23)4
【总页数】1页(P10-10)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杜雨茂;临床经验
【作者】田耘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7.525
【相关文献】
1.杜雨茂教授辨治重症肌无力经验 [J], 文颖娟
2.名老中医杜雨茂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肾脏病经验采撷 [J], 李小会;雷根平;潘冬辉
3.杜雨茂教授辨治肾脏疾病学术经验(续) [J], 张振忠
4.杜雨茂教授辨治肾脏疾病学术经验(续) [J], 张振忠
5.杜雨茂教授辨治膜性肾病经验撮要 [J], 杜治锋;杜医杰;周琳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氏响应国家号召,将自己的诊所加入当地中医联合诊所,继续为民治病。同年7月,杜氏拜
著名针灸学家况乾五先生为师,精修针灸,深得真传。1956年,杜氏被选送到汉中地区中医进
修班学习,历时半年,成绩名列第一。1958年春,杜氏被选拔到省中医师资班学习。结业后因
成绩优秀留在刚成立的陕西中医学院任教,从事中医针灸教学工作。1959年7月,杜氏被选
医师汉方学会名誉会员等。
杜氏出生于中医世家。幼即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祖国医学产生
第二卷218
####
了浓厚兴趣,特别羡慕长辈的医技。1940年,就读于南郑县中楼小学。1945年小学毕业时即
同时习诵《医学三字经》、《医学入门》等书。同年考入南郑县立中学。中学毕业后正值解放前
1700余年前的东汉时代,屡经沧桑,文字、语法、词汇、术语诸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已非今
第二卷220
####
比。如不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难免误解。文字方面,如“清血”一词,如若不知“清”通“圊”,乃
古之厕所,名词活用作动词,“清血”即为便血,则茫然不知何解。又如“欲”字,在《伤寒论》中共
成理、法、方、药一线贯穿的辨证论治纲领体系。使后学在临证时对于复杂多变的外感疾病以
及一些疑难杂病有规矩可循。并为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伤
寒论》根据六经病总的病情、病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提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八法论治,将113方及针灸、外治法等统辖于八法之内。在临证时主要通过脉、症、舌等,审证
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外科学》、《中医大辞典》、《简明中医辞典》、《伤寒论选读》、《中医各家学
说》等。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四部书和部分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厅级科研成
果奖。
杜氏强调,中医要振兴,科研工作十分重要。自1978年指导研究生以来,对《伤寒论》及肾
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1983年以后,杜氏将科研方向转移到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经历
还应熟习古代哲学知识。“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若不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
天七成之,六七乃水火之生成数,单纯以奇偶分阴阳,则六七之数实难理解等等。
2要结合《内经》、《难经》、《金匮》进行探讨,使之融会贯通。《伤寒论》之理论渊源于《内经》、
《难经》。它不但继承了古代医籍的学术成就,且有新的发展。如《伤寒论》之六经源于《素问》,
群众学习。还注意收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如以巴豆为主外敷治疗顽固性头痛;以巴豆不去
外皮与猪肉炖后喝汤吃肉以治疗顽固疮疥等等。
杜氏通晓诸家,尤专仲景之学,善用经方,辨治肾病及奇难病证屡起沉疴。主张学用《伤寒
论》应在“举纲、深究、致用、推广”八字上下功夫,不可死于句下。受仲景寒热并用、补泄兼施、
赅,较少华丽词藻。故在学习之时,既要字斟句酌,探讨每一字句的含义,又要举一反三,领会
无字处读出有字来,始可成竹在胸。如“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
汤”。若仅依原文“口燥咽干”为使用大承气汤的指征,恐难成立,非是急下,贸然用之,祸不旋
踵。以方测证,是证当有痞满燥实的临床指征,方可投药。再如“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
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阴阳学说为
核心,气化学说贯穿始终,动态地分析多种外感热病的发病过程,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及其气化
功能所发生的生理病理变化。仲景审证求因,据正气的强弱和邪气的盛衰定虚实;察邪留着的
部位辨表里;审病邪与病性分寒热;视病势的进退测预后之好坏;进而确定治法、选用方药,形
台湾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多次宣传报道杜氏业绩。
第二卷219
####
学术精华
一、探微索奥研伤寒 执简驭繁倡八字
杜氏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中医古籍汗牛充栋,而最精华者,当推仲景之书。因此
他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不但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崇尚实践,经验丰富。先后撰
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此处“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即为插叙笔法,意在插
叙虚寒性自下利的特征,以便和实热下利作鉴别等等。名词术语方面,很多有特定含义者,今
已不多用,故应予注意。如“啐时”指一个对时,即24小时;“日晡所”即傍晚时;“下利”在论中
包括腹泻和痢疾两种含义等等。皆应弄清,始明文意。
拓宽了连翘的治疗范围,使人们对连翘将进行重新认识。广大中医读者细读本文之后,必将
获得启迪和有所裨益。
学贵有恒,精益求精,参西衷中,融古通今。
医贵有德,仁心及人,扫除灾殃,造福万民。
———杜雨茂
杜雨茂,男,1934年9月生,陕西省城固县人。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全
思想。临证酌古鉴今,博采众长,善抓主症,着眼整体。立法处方用药提出“效不更方,不
效亦不更方,效必更方”的学术观点,富有哲理。知常达变效法仲景,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肾
病,颇具特色。治疗危急重证和疑难杂病,主张数法齐施,内外合治,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
法并举,多途径多形式给药,救急救危,顿挫病势。临床运用连翘治疗上下内外多种病变,
有四种含义:(1)作“想”字解,如11条之“反欲得衣者”即是。(2)作“已经”解,如213条之“此
外欲解,可攻里也”。(3)作“将要”解,如65条“欲作奔豚”。(4)为虚词,如23条“清便欲自可”
“欲”无解义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很多单词,皆与今有别,不可随文敷衍。文法方面,亦
与今有间。《伤寒论》常用的方法如倒叙法,亦称兜转法,如27条“太阳病……此无阳也,不可
阴阳互调等立法处方思路启迪,以及张景岳“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善
补阳者,必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的影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背反谐同”的
学术思想。
杜氏勤奋不辍,笔耕不止,著述甚丰。出版了《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伤寒释疑》、《金匮
要略阐释》、《伤寒论研究文献摘要》、《奇难病临证指南》(尚在台湾出版发行)。参加编著了《中
送到全国《伤寒论》师资班深造。学习期间曾登台为师资班同学讲授太阳篇变证部分,给学院
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学习结业返校后,调到伤寒教研室工作,从师于伤寒名家成友仁先生,
学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杜氏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数十年如一日。
屡次深造,遍访国内名家。杜氏不仅向先辈学,向同学同事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向病人学,向
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即是,文末方药,应接在“热多寒少”下,其意始通等。省文法,即相关
联的条文详略互见,必须互参,如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首揭太阳经证
之脉为浮,那么第2条言中风脉缓,第3条言伤寒脉紧,皆承前而略浮等。插叙法,即叙述主要
问题的过程中,插入一段有关的其它问题,如108条“伤寒十三日……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
多种疾病辨证论治的纲领,是《伤寒论》的理论核心,故欲学习、研究《伤寒论》,必须首先弄清六
经实质。
六经实质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诸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六经实质进行了阐发。有以经
络立论者;有以脏腑阐释者;有从气血探讨者;有主张阶段说及证候群说等等。可谓见仁见智,
众说不一。杜氏上溯岐黄下逮百家,汇诸贤之精言,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六经及仲景接受了
及禁用辛温之别等等。领会六经本义,掌握六经辨证,才能理解原文,通晓《伤寒论》之精神,方
可学以致用,纲举目张。俾六经实质面目显露,使后学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所谓“深究”,即深入研究《伤寒论》之原文、宗旨。欲深究之,必先掌握方法,不得门径,难
以登堂入室,其要点如下:
1要学习古代汉语,为正确理解原文打好基础,即“必先利其器”之意。《伤寒论》成书于
和制作方法,为日后行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农村缺医少药十分严重。农民常奔波数十里求医,
常因延误时日而一病不起。杜氏毅然从汉中返回家乡城固县沙河营镇独立开业。年未及冠的
杜氏,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饮誉乡里,人称“小杜”先生,与其父并称“二杜”。1954年,
夕,汉中遭洪灾,兵戈扰攘,疫病流行,人民群众横遭摧残。病家常扶老携幼接踵求诊,神情凄
凄,莫可名状。杜氏遂弃学随父———汉中名医杜荩丞先生习医。四年间,杜氏白天随父应诊,
夜晚挑灯攻读。先后学习了《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四部经典著作和有关医
籍,遍及内、外、妇、儿、眼、针灸诸科,熟练地掌握了内科诊疗、针灸、传统中药调剂与剂型技术
杜雨茂
奇难病专家杜雨茂
张喜奎 杜治宏 整理
编者按 杜雨茂,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著名的研究《伤寒论》学
者。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
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撰写、编著《伤寒论六
经辨证表解》、《中医大辞典》等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且又高于《素问》。《素问》之六经,只谈了热、实二证。在传经问题上,固守日传一经,循环相传
的机械模式;在治法上,仅提出了汗泄二法。而《伤寒论》之六经,又论述了虚证、寒证,且证分
表证、里证;以临床实际为据,不拘日期定传经;在治法上,八法俱全,体现了辨证论治之精神。
惟其如此,其内在联系仍不可忽略,如对“伤寒”含义的理解,则当依《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
寒之类也”,以及《难经》中“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等,从而确定了《伤寒论》中关于“伤
寒”的确切定义。《金匮》与《伤寒》原为一书,因此二者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方证,详
于《金匮》而略于《伤寒》,故在学习之时,更应上者互参,以印证原文,达到全面理解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