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课程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课程复习要点
1(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A•心理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顺序性
B•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C•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D•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辨证统一
E•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A•揭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基本特征
B•阐明各种心理机能发展进程特征
C•探讨心理发展的D.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关键期,与发展
可塑性关系如何.
4(德国普莱尔<儿童心理>是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
5.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
6.横断研究: 同时研究较大样本; 但难以得出心理连续变化过程,及因果关系;
纵向研究:了解连续变化,揭示量变质变现象,因果关系; 但样本少,容易流失,
时间长;
7.遗传决定论:高尔顿\霍尔\詹森;
8.环境决定论:华生
9.二因素论: 施太伦, 吴伟士
10.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1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核心: 发生认识论.
12.心理认知结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3.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通过(同化)和(顺应)两形式
14同化: 是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15.顺应: 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的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16.同化是量变;顺应是质变.
17.平衡: 是主体的发展趋向,主体主动趋向于与环境平衡;平衡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实现的.
18.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19.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20.儿童心理发展4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手抓取\嘴吸吮、9-12月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6、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认知活动:表象思维,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守恒概念,思维可逆性,逻辑运算(需具体事物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思维摆脱了具体受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22(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人格品质,
婴儿前期(0-2岁) 获得信任感,避免怀疑感;----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避免羞耻感;----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 获得主动感,避免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岁)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品质
2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1.三元交互决定论: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2.观察学习 ;
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24(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文化—历史发展理论.:间接的―物质生产工具‖导致在人类心理上出现了精神生产工具,即符号、语言。
25(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4个标志:A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B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C 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D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26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关系:A最近发展区思想:教学创造出―最近发展区‖B 教学就走在发展的前面
,学习的最佳期限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上。
27(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道德两难故事法将道德分为3种水平,6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考虑到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第四阶段: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强调对法律权威的服从。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认为除法律外,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全人类的正义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28(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A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B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C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D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9(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整体动作分化动作
不随意动作随意动作
头尾原则从上到下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近远原则从中心到外周
大小原则粗细指向
30(婴儿主要动作:1.手的抓握动作;2.独立行走
31(手的抓握动作发展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
32(五指分化抓取物体与视动协调活动重要意义:A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B 开始操
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C使动觉、触觉、视觉协调活动为知觉奠定基础。
33(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化和手眼协调动作通常在5-6个月期间出现。
34(独立行走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A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B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35(感知觉: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
36(习惯化和俦注视范式:极大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
37(婴儿对某些图形产生偏爱:鲜艳色彩,运动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地方,黑白对比鲜明,人脸,曲线,同心圆。
38(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39(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40(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特征是: 直觉行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