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均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俾斯麦体系——欧洲均势的一次重要尝试
/s/blog_532b74730100kk y0.html
俾斯麦体系—欧洲均势的一次重要尝试
【摘要】均势思想是起源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关系理论之一。近代欧洲,将均势思想运用于外交最为典型的要数英国、梅特涅时期的奥地利与俾斯麦时期的德国。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有所不同,而俾斯麦时期的均势思想源于奥地利的梅特涅,只是具体的均势内容有所不同,因此,最具有大陆均势政策的代表性。本文试着从体系的建立,体系的运作及最后体系内部存在的问题导致它的解体来分析俾斯麦的大陆均势体系。
【关键词】均势均势政策俾斯麦体系
均势外交的思想由来已久,其中近代对这一思想运用最为典型的要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奥地利和德国,由于地缘政治的原因及实力等因素,使得英国的均势政策与欧洲大陆的均势政策有所不同;而俾斯麦的均势思想其实是借鉴了梅特涅在奥地利的政策。因此,俾斯麦大陆均势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均势外交的集大成者。
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德国统一并且在欧洲大陆中部崛起。它的崛起使得欧洲旧有的均势格局土崩瓦解。德国力量的迅速上升,引起了其他国家的不安,法、奥、俄、英等国纷纷把外交焦点从维护“欧洲协调”转向对付德国,积极扩充军备与之对抗,尤以法国为甚。1871
年5月,法德两国签署了《法兰克福和约》,结束了两国的战争状态,可是两国的关系却被置于一个难以调和的基础之上,法德矛盾从此成为欧洲政治的一个焦点。法国人迫切要求废除屈辱的《法兰克福和约》,因此法国积极地寻找反德同盟,俄国就是潜在的盟友。而俾斯麦德国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削弱法国,孤立法国,阻止各国联合对付德国,所以他精心构建了一个以德国为中心的同盟体系,孤立打击法国,避免法、俄两国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也已取得的霸权地位。[1]为此,他奉行名为“大陆政策”的均势外交,联合俄奥,拉拢英国,防止任何大国与法国结盟。
1873年,俾斯麦促成了俄、德、奥三皇同盟,阻止俄向西欧、南欧扩张,也设置了一个阻止法俄联合的屏障,使德国免于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虽然俾斯麦促成了俄奥接近,但是东方问题始终困扰着俄奥关系,威胁着三皇同盟的稳定性。1877-1878年俄土战争期间俾斯麦表面上充当“诚实的政治掮客”,实际上却向沙俄反戈一击,在柏林会议上联合英、奥迫使俄国吐出战争掠获物,体现了其势力均衡的外交策略,同时也使俄国人十分不满,俄德奥三皇同盟受到威胁。近东危机和柏林会议使俄德奥三皇同盟分崩离析,俾斯麦在英、俄、奥之间的中庸协调并不成功。为了继续控制欧洲局势,俾斯麦开始采取正式结盟政策,由此揭开了19世纪后半页欧洲国家在和平时期缔结秘密同盟条约的历史。[2]俾斯麦希望与奥结盟,迫使俄放弃反德立场。于是1879年10月双方签订《德奥同盟条约》,德奥同盟建立,德奥的接近使俄国担心被孤立,于是主动便是愿意与德奥订立一个条约。1881年6月,三国签《三皇同盟条约》,新的三皇同盟建立,使得俄奥再次合作,俾斯麦重新控制了欧洲局势。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法意矛盾加深,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而此时意大利扩张也积极寻求同德奥结盟,1882年5月三国在维也纳订立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1883年,新独立的罗马尼亚担心俄国威胁,寻求奥支持。因此,德国又与奥匈、罗马尼亚结成了针对俄国的同盟。至此,俾斯麦在五年之内建立起一个包括了德、奥、意、俄、罗马尼亚在内的同盟体系,德国处于这个同盟体系的核心位置。
为了控制保加利亚公国,1886年俄国策动了保加利亚的政变,派出特使直接统治保加利亚。英、奥两国支持保加利亚的抵抗力量,使俄国失去了对保加利亚的控制。俄奥关系再次恶化,俄把奥看作在巴尔干地区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不足以遏制俄的扩张野心。由此,1887年三皇同盟没有续订。三皇同盟没有续签,使俾斯麦再次考虑采取外交行动,来达到牵制法、俄,阻止法俄接近的战略目的。于是调整政策,继续加强同盟体系。这次调整的关键是争取英国的加盟和德俄关系的加强。俾斯麦十分重视英国的作用,他试图让英和意、奥两国接近,达到牵制法、俄两国的战略目标。当时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法、俄两国,所以也愿意结盟去牵制法国,但是看穿了俾斯麦的意图,不愿与法、俄两国发生直接冲突。在俾斯麦的努力下,1877年3月和12月,英、意、奥分别达成两次《地中海协定》,规定三国共同维持地中海、黑海和近东的现状。虽然协定只是声明相互支持,并没有明确的承诺与义务,但是也达到了联合英国牵制法、俄的目的。
俄国始终是俾斯麦均势体系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三皇同盟条约没有续订,俾斯麦担心法俄接近,希望与俄加强合作。而俄国希望获得在巴尔干问题上的支持。因此,1887年6月双方秘密签订《再保险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一方与第三国交战,另一方保持善意中立,但是德国进攻法国,法国进攻奥匈除外。德国支持俄国在巴尔干已有的权利。德奥意三国同盟确保的是,如果法国进攻德国,奥保持中立;这个条约保证的是,如果法国进攻德国,俄国保持中立。所以称之为“再保险条约”。通过三个三国同盟,两个《地中海协定》及一个《再保险条约》,俾斯麦建立起以德国为中心环环相扣的大陆联盟体系,为德国的强大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确保了在欧洲已获得的优势地位。
从以上俾斯麦体系建立的过程不难看出:“大陆均势政策”是俾斯麦时代德国总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其外交战略布局是:联奥、拉俄、亲英、反法,集中精力对付法国。其中联奥是建立其均势体系的关键。德国在统一之后奥对其复仇已无可能,德、奥在“叙旧”基础上极易结盟,可以阻止俄国向西欧和南欧扩张,铺设一条阻止法俄联合的通道。拉俄,意在阻止法、俄结盟,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俄国为反英抑奥,为巩固与德国农产品市场的传统关系,有可能与德国接近,奉行亲德方针,增加它在近东和巴尔干地区与英、奥争夺势力范围的筹码。因此,德,俄可以彼此利用。亲英,则是利用它来牵制俄法,并使他们相互对抗,借以维系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均势局面。俾斯麦说:“德国的政策应当努力造成英国与俄国之间的敌对关系,而不是过分亲密关系。”英、德在对外利益中尚无冲突,为与法俄争夺势力范围,英国宁愿联德制法俄。反法,即通过前三个环节关系,消除法国与英、俄、奥结盟反德的可能,集中全力摧毁法国。
俾斯麦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重点放在联俄拉奥上,对俄、奥均采取亲善联合的态度,他说:“如果我们在坚定地忠于奥地利的同时,也保持使从柏林到圣彼得堡的道路畅通无阻的话……就能保持三大帝国之间的一致。”但是由于俄国在1875年法德危机中偏袒法国,以威胁的方式制止德国对法国实施战争打击策略,导致俾斯麦从联俄变为遏制俄国,视之为潜在的对手。在1878年解决近东危机问题的柏林会议上,德国倾向英、奥,抑制俄国。
联俄、拉奥、亲英、反法的外交战略是通过执行均势外交原则与建立一个包含有多边、双边国际条约、复杂的欧洲均势体系以维护德国的大陆霸权地位来实现的。均势外交,是俾斯麦核心的外交原则,他是从奥地利著名外交家梅特涅那里借鉴过来的。梅特涅时代始终奉行“大国均势”外交策略,俾斯麦时代也不例外,只不过随着时代变化,均势的内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