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实践作者:严华英来源:《报刊荟萃(下)》2018年第02期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将科学技术新成就引入化学课程,注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
本文重点阐述了“STS”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实施“STS”教育主要途径和案例分析,指出了“STS”教育不仅带来内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了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STS”教育;课堂渗透;课外活动;教师的挑战“STS”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是简单地增加几段联系实际的材料或是增加几道应用题等具体的外在形式,而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理念。
“STS”教育引入中学化学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道德的内在统一,是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STS”教育的内涵及特点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与社会(Society)教育即“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能力并在社会实践中加以应用的一种现代教育模式。
通过教育进行宣传和普及,使人们形成一种适合于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价值意识——“STS”意识,并将其用于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实践中。
“STS”教育的特点是:重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强调基本科学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教学内容与技术和现代社会的联系;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学习和研究,认识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两面性。
二、“STS”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自形成以来就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今的化学发展既离不开科学技术,又不得不考虑到它的发展条件和因素,不得不考虑到对环境、人类后果的影响。
所以化学的问题必然是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问题。
只有从“STS”角度来讲化学问题才能使学生对化学问题有一个全面而又正确的认识。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STS教育渗透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渗透【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合理选择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sts素材,在课堂教学和校内化学活动课中渗透sts教育思想,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关键词】sts教育渗透挖掘体现绿色化学专栏报讲座sts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的意思。
st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以前的化学教育,由于受学科中心论的影响较深,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或化学家,不是面对大多数,不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在教学目的上强调升学、应考;在教学内容上着重学科结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术水平,对于联系社会实际、学以致用重视不够,sts教育正是对这一教育的改进。
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呢?我认为从两方面考虑:一、合理选择和充分挖掘初中化学教材中的sts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sts教育思想。
1.合理选择sts素材,在课堂教学中体现sts教育思想。
在选择上要重视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只有那些对学生有实际价值、能促进学生智能和情操可持续发展的素材才是有用的。
在选择时要注意:第一要根据学生的科技爱好、兴趣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一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要按螺旋式上升排列在不同学习时期。
第二要适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增加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第三要结合生活实际、将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同化学原理、科学技术联系起来;第四要根据科技发展的情况,及时给学生们介绍相关的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技术及带来的新问题;第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
第六要注意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和综合,同时尽可能减少学科间知识的重复。
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STS教学内容及其实施
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STS教学内容及其实施胡燕华XX市南海区南海第一中学摘要:STS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化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在STS教育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STS教学目标,对高中化学必修1教材进行分析,提取出可以渗透STS教育的教学内容,并针对部分内容进行STS教学设计和实施。
关键字:高中化学必修1、STS教育内容、教学设计教育部于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由此可见,STS教育已经成为高中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将STS教育融入到课程当中,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渗透人文精神等。
一、STS教育目标STS是“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的英文缩写。
STS教育强调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渗透一定的社会意识教育。
它强调参与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强调科学、技术、社会的兼容。
STS教育要求学生在认识领域、情意领域以及科技领域三个方面均衡发展,更加注重一般公民所应有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1],以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
二、高中化学必修1课本中STS教育内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在对旧教材知识体系进行修整的基础上,增加了有关STS教育内容,这些内容穿插在新教材的不同章节,主要包括[2]:科学史(著名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发明过程等);与生产、生活相关并有广泛应用的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科学知识;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新进展及前沿问题;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等。
当前在实际的化学课程实施中,由于教育者对这些渗透性的内容没有足够的重视,不能充分的开发和延伸这些教学内容,STS教育的实施并不理想,弱化了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
初 中化 学教 学 中如 何 渗 透 S TS教 育
广 东兴 宁 市 国本 中学(15O 胡 栋才 5 4O )
S 教育 , TS 是科 学 ( i n e 、 S e c) 技术 ( eh o g ) 社 c T cnl y 、 o 会 (oi y 教 育 的简称 。是 以科 学 、 S c t) e 技术 、 会关 系 为 社 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 , 是近年来 世界各 国科 学教育 改 革运动中形 成 的一种新 的科 学教 育构 思。S S教 育 的 T 两个基本点就 是突 出科学 技术 在社会 中的应用 以及科 学、 技术 与社会之 间的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 用 。S S教育 T 主张在教育 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 的教育 , 更应 重视培 养学 生正确 的世界观和社会责任感 , 调学生参 与意识 强 的培 养和训 练其在 社会 生活 中的合 作精 神。也就是 科 学、 技术教育必须和当前 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 。 化学教 学 中的 S S教育就 是要求化 学教学要 与科 T 学、 技术 、 社会相结 合 , 它们融 为一 体 , 使 更好 地 发挥 教 书育 人 的功 能 , 为社会 培养更 多高素 质 的人 才 , 同时 也 是我 国初 中化 学教 学改革 的方 向。它有助 于构建 一种 适应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 的新模 式 , 有助 于化 学教学 中 素质教育的落实 , 是推行 综合 教育 的新路 子 。因此 , 在 教学设计 中我们必须根据 S S T 教育指导思想 , 充分利用 新教材和化学科 的特点 , 想方设 法 、 全方位 、 渠道地在 多 化学教学 中实施 S S教育 。那么在 化学教 学 中如何渗 T 透 S S教育? T 挖掘教材 , 找准教材与 S S的结合点 。 T 在T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 育的主阵地 , 是实施 S S教育的 T 主渠道 , 中化学教材 中有着 丰富 的 S S教 育 内容 , 初 T 教 师在教学过程 中要充分挖掘 教材 中的相关 内容 , 找准 渗 透 点 , 施 S S教 育 。 实 T
STSE理念及其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
STSE理念及其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摘要STSE 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
探讨如何将STSE 的教育思想渗透到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去, 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类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通过对STSE教育相关内容的剖析,对STSE理念及其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STSE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化学教育科学素养教学模型STSE 是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Environment 的缩写, 即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意思。
STSE是在人类社会面临人口增长和资源减少等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STSE的产生为改善美国的科学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982年全美科学教师协会(The 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简称NSTA) 提出了STS教育报告[1]。
该报告提出:20世纪80年代科学教育目的是发展所有公民的科学技术素养。
它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的全面理解,包括科学知识、过程、应用,并为那些有志于从事科学和技术有关职业的人提供机会。
20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国家也进行了STS教育的研究,英国是其中的典型。
英国的STS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教育,为他们处理当代广泛的技术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数理科学两方面的素养和技能,既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知识过程,又看作一种社会过程;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能处理他们在当今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具有STS素养的自然科学和数学教师。
1984年加拿大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政策文件《普及科学教育:培育加拿大人以迎接未来》也提出与之类似的科学教育论点[2]。
进入1980年代末期, STS已经被认为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焦点”,而且是一个当时最重要的课程发展动向之一。
因此,1980 年代可谓STS 被纳入正式课程标准的开始。
STS教育在化学课堂渗透教学论文
STS教育在化学课堂的渗透教学摘要:sts教育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通过实施sts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最终把学到的知识回馈给社会。
关键词:sts教育理念;体验;教学;发挥;融合sts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
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最终实现服务于社会这一目的。
在教学方式上,更加注重探究与真实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和科学的认知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sts教育可以很好地将课堂架构起来,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理解,将学科内容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认识到学科具体知识的产生及其价值,因此,结合课堂进行sts教学渗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sts教育方式。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合理的渗透与融入,还要有意识选取真实、有时代性、贴近生活功能的有效性的素材情景。
[1]在化学教学中sts的渗透要结合教材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通过感观素材情景的渗透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1.找准教材与sts教育的结合点教学中多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载体,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和能感受到的情景素材。
如讲《爱护水资源》为例,新课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展示水的美景图,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物质,憧憬美好生活的心情油然而生。
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来阅读教材和讨论,紧接着出示一些数据图片和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的图片,让学生从感受真实素材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并营造了课堂的良好气氛。
通过学生从感官到理性的转变,扩展学生对社会的理解,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合作关系,从而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
STS 教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组织情况
STS 教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组织情况STS 是英文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的缩写。
它的基本内涵是突出科学技术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STS 教育是以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科学技术决策、能够了解现代化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能够应用科学技术,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公民。
它要求科学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注重渗透技术教育,以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互影响,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特征,理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价值。
STS 教育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强调参与。
与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 不仅仅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事, 也是社会每一位公民应该关注的事, 它与社会的每一位公民密切相关。
因此,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所有社会公民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权利。
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学生, 应积极关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 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 2) 重视技术。
科学社会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这个中介发生的, 而公民也是通过技术科学的结果才得以认识科学的。
将技术引入化学课程中, 就是使学生知道自然物质与人造物质的区别, 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方法, 形成成本、风险与效益意识, 认识科学技术的局限性和两重性等。
( 3) 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
科学技术是一种渗透着价值的社会过程。
科学技术的价值主要包括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科学技术的学术价值是科学技术本身所特有的, 如“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实验和调查”等。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是指科学技术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化学课程在内容上只局限于科学知识而不重视技术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 更忽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之一就是课程内容主要是科学知识和技能, 对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只是寥寥数语, 而且一般没有通过技术就直接介绍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
【 1 ] 王 秀红 . 化 学课 程论与课程 教材 改革. 东北师 范大学 出版
社. 1 9 9 9 —1 2 .
[ 2 ] 王敏. 绿 色化 学理念与 实验. 化学工业 出版社 , 2 0 1 0 .
价值 观的导 向下趋利避害 、 造福人类 ?在这种背景下 , 人们开始把 知识 , 包括化学基本概念 、 化学基础理论 和元 素化合物知识等 ; 另 科 学 、技术与社会 的相互关 系作为一个独立 的客体加 以研究 , 这
一
部分是跨学科 知识 , 如, 环境 、 资源、 能源 、 健康、 个 人和社会 生
许 多新 的问题 , 如, 环境 污染 、 生态破坏 、 资源短缺 、 人 口激增 、 核
威胁等 。这使人们认识到 , 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 , 如何认识科学 的视角来 审视 化学课程 中的科学知识 。按照这个视 角来审视 , 化
技 术与社会相互作用 的本质和规律?如何使科学技术在社会新 的 学课程 中的科学知识 可分为两大部分 : 一部分是化学学科 的科学
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 ( 2 ) 重视技术教育 。 技术是科 学 知识应用于社会生产 的桥 梁 , 进 行技术教育可使科 学知识有效地 转 化为生产 力。( 3 ) 强调科学技术 在社会 中的价值 , 使 学生的学 习
亲 自动手操作 , 在实验 中学化 学 , 从 而培 养学生严肃认真 、 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 。此外 , 还要重视利用 社区的学习 资源 , 组织学生参 观博物馆 、 科技馆 、 化工厂 、 污水处理厂等 , 还可
验装置不 同 , 得 出 了不 同的结论 , 可见启发 学生在 实验 中严谨 求
实的科学
S T S教育 , 其基本 思想是把学生对 于 自然 界的理解 ( 科学) 与 改造世 界( 技术) 和 日常生产 、 生活经验 ( 社会 ) 结合起来 , 是一种 以科学 、 技术 、 社 会关 系为重心而组 织的教 学模式 。其特 点主要 有: ( 1 ) 在理科教学 中不应 只重视科学知识 的教育 , 更应重视科 学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王波STS是英文“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缩写。
STS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
目前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有许多国家把STS 教育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化学教学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目前中学化学教材和教学中STS教育的内容涉及很少,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和渗透STS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肤浅的教学实践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敬请广大同行斧正。
一.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及时向学生介绍化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结合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让学生了解化学学科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十一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学科的渗透与交叉,而且这种渗透与交叉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如化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的生命科学,化学与材料学相结合的材料科学,化学与环境学相结合的环境科学,这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发展前景,而且也是当前该学科领域里研究的热点。
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在遵循教学大纲的总原则下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中的生理功能,反映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进而憧憬化学必将为解决基因组工程、蛋白质组工程中的问题以及理解大脑的功能和记忆的本质等重大科学问题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中学化学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有:人体缺铁易贫血以及一些生血剂(如红桃K生血剂)的主要成分;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克丁病以及正确合理使用加碘盐(KIO3)等等。
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教学时,可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是全球的焦点和热点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将会越来越关注,而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是由化学而引起的,这些环境问题的解决势必要依靠化学途径去解决。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 化学 习题呈现 出多元化 的 发展趋势 , 出现 了强 调阅读 、 分析 处理 的信息 给予题 、 注 重科学方法培养 的探究 题 、 以实践 活动为载体 的开放 题 等 。因此 , 化学教 师不仅要将 习题 作为反馈 、 检测 、 评价 的工具 . 更要充 分挖掘 习题 中所蕴含 的教育功能 和培养
一
文素养。教师在习题教学 中要 避免传统 的题海 战术 , 习
题 的选择 要遵循 针 对性 、 教育 性 、 多样 性 、 高效 性 的原 则, 最大程度发挥习题教书育人的作用。现举例说 明 :
位 同学将药 品说 明书 中药 品成分及药理 作用念 给大 家听 ,水 杨酸具 有抗 真菌 、 “ 止痒及溶 解角质 作用 ; 酚 苯 为消毒 防腐 剂 , 有杀 菌 、 痒作用 ” 并启发学 生在 生 具 止 ,
要 求 教 师 以 学 生 已有 的 知 识 水 平 和生 活 的 、 会 的 实 际 社
多关 于二氧化 硫的信息 , 涉及 环境污染 、 品安全 、 气 食 废
回收利用等方面 。条条醒 目的新 闻标题让 学生感受到治 理二氧化硫已是一个紧迫 的社 会问题 , 认识到二 氧化 硫
在 社会 生 活 中 的两 面 性 , 发 学 生 去 探 究 二 氧 化 硫 的性 激
趣 的教学 情境 ,促使学 生在真实 的情境 中产 生共鸣 , 主 动参与 到有意义 的学 习 中来 , 并运用化 学知识 解决遇到 的实际 问题 , 体会化学 的应用价值 。
生活与科 技 ,让学 生接触 更多 的与 化学相 关 的背 景知
识 , 发学 习化学 的兴 趣 , 潜移 默化 中提升 学生 的人 激 在
di1.9 9js . 0 - 5 62 1 . .1 o:03 6 /.s 1 80 4 . 20 00 in 0 0 7
在中学化学STS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中学化学STS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龙岩二中化学教研组张珍化学教育“STS”是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的缩写。
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培养出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让教学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相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成为使化学教学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的重要途径。
但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师的教学只是主导,学生的学习才是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是成功的基础”。
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学习的内动力。
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想学、才爱学、才能学好。
因此,如何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就成为一门重要的课题。
而STS教育,让教学与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相联系,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其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探究如何从化学STS教育中激发和保持学习化学兴趣就形成了一门新的极其重要的课题。
如何在化学STS教育教学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呢?对此,笔者作了以下尝试:一、在化学STS教学中,以情激趣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培养出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
作为一个人才,他首先是个普通人,而人必须在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能和其他人和睦相处,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首先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STS教育思想与中学化学教学
STS教育思想与中学化学教学【摘要】STS教育是科学教育改革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公民,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中的应用,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展开,STS教育的思想理念已经开始渗透到教学领域,如何恰当地把这一新的教学思想和中学化学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是每一位化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STS;化学STS教育的产生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由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
STS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个人和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而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指导下,为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
它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强调参与、重视技术、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STS的教育思想体现到化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即化学教学要重视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在化学教学中,STS教育内容的呈现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设计专门的STS教育内容课程,二是设计专门的STS教育内容主题,三是与有关的化学知识相结合。
而第三种形式是是目前落实STS教育内容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形式,具体操作方法是将STS教育内容结合在相关的化学知识中,在进行相关化学知识教学的同时,来落实STS教育内容。
例如,在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等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作用;在金属性质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查阅废弃金属对环境污染的资料,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于STS思想也非常的重视,在对于每一部分主题之后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提供很多化学与社会、与生活、与技术相联系的情境。
例如,在有关“物质的溶解”部分提供鱼池缺氧现象和增氧方法以及有机玻璃的溶解与粘接,相应的在人教版的教科书上本章节的内容提供了三个类似的情境,包括溶液的广泛用途、用洗涤剂洗餐具和除去织物上污渍的办法。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S S 育 是 以科 学 (c n e 、 术 ( ehiu )社 会 (o T教 Si c )技 e Tc nq e 、 S— c t) i y 的相 互 关 系 为 侧 重 点 组 织 教 育 的 。 S S 育 的 基 本 精 神 e T教 在 于把 科 学 教 育 与 社 会 发 展 、 会 生 活结 合 起 来 , 使 学 生 认 社 并 识科 学技 术 对 于 生 产 生 活 的 作 用 , 而 培 养 学 生 热 爱 科 学 、 从 热 爱 生 活 的情 感 , 知识 和 情 感 上 得 到满 足 。 从 化 学 新教 材 中体 现 S S 想 T思 为培 养 高 素 质 的具 有 竞 争 力 的 人 才 .高 考 制 度 进 行 了 重 大 的 改革 ,从 重 视 知 识 的考 核 转 向重 视 能 力 或 综 合 素 质 的 考 核, 中学 化 学 由单 一 的理 科 应 试 科 改 为 高 中必 修 和 选 修 科 , 教 材 的 编写 形 式 和 内 容 上 进 行 了 重 大 调 整 , 重 初 、 中 知识 的 注 高 过 渡 和衔 接 ; 减少 了记 忆 性 的知 识 加 了 有 助 于 提 高 分 析 能 增 力 、 新 能 力 的 内容 : 强 了 与S S 创 加 T 的联 系与 应 用 , 轻 了 学 生 减 的课 业 负 担 , 使学 生有 更 多 的 时 间发 展 自我 , 助 于 提 高 学 生 有 综合 运用 知 识 、 造 性 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 创 二 、 T 对 中学 化 学 教 学 目标 和 内容 的 影 响 SS 近年 教 育 部 颁 布 了 《 学 课 程 标 准 ( 验 稿 ) , 我 国 沿 化 实 》将 用 已久 的教 学 大 纲 改 为 课 程 标 准 ,将 过 去 单 一 的 教 学 目标 改 为全 面 、 态 、 合 的 学 习 目标 。 知 识 与 技 能 ( 学 基 础 知 识 动 综 从 化 和重 要 的实 验 技 能 、 学 与 技 术 、 会 发 展 相 关 的 知 识 等 ) 过 化 社 , 程 与 方 法 ( 识 的 形 成 , 学 探 究 的基 本 过 程 与 方 法 . 维 能 知 科 思 力 , 息 获取 和加 工 能 力 等 , 流 和 合作 能 力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信 交 , 值 观( 习和探究兴趣 、 学 态度 、 会 责任感 、 国主义 、 学 科 社 爱 创 新精神 ) 三个 方 面 界 定 了中 学化 学 教 学 的 目标 标 准 。 变 了课 改 程 过 于注 重 知 识 传 授 的 影 响 , 调 形 成 积 极 主 动 的学 习 态 度 , 强 使 学 生 在 获 得 基 础 知 识 、 本 技 能 的 同时 , 会 学 习 和 形 成 正 基 学 确价 值 观 。在 教 学 目标 的 设 定 上 充 分 吸 收 了 国 际 理 科 课 程 改 革 的成 功 经 验 和S S 育 思 想 , 有 前 瞻 性 。 T教 具 本 次 课 程 改 革在 内容 体 系上 , 大 纲 相 比 , 变 了课 程 内 与 改 容 繁 、 、 、 和 偏 重 书 本 知 识 的现 状 , 难 偏 1 日 加强 了课 本 内 容 与 学 生 生 活 及 现 代 社 会科 技 发 展 的 联 系 .关 注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和 经 验 , 选 终 身 学 习 所 必 备 的基 础 知 识 和 技 能 。 符 合 初 中 学 精 更 生 的认 知 特 点 和 发展 需要 ,具 有 较 强 的 时代 感 和 现实 性 。 例 如 , 材 在 碳 族 元 素 这 一 节 中 , 绍 了北 京 大 学 和 中 国科 学 院 教 介 物 理 研 究 所 合作 研 究 的金 属 掺 杂C 0 导 体等 新 成 果 。 6超 使学 生 了解 我 国科 学家 对 人 类 所 作 出 的杰 出 贡献 , 以及 我 国科 技 发 展 的 喜 人 现 状 。 课程 更 注 重 化 学 与 其 他 学科 的联 系与 渗 透 , 新
STSE教育理念及其对于化学科学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意义-最新教育资料
STSE教育理念及其对于化学科学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意义-最新教育资料STSE教育理念及其对于化学科学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意义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和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
STSE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与人类生活、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技术领域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健康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都与化学研究有关,化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化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和加强STSE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STSE教育的理念STSE教育强调科学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者间的相互关系,它是对STS的延伸。
在发展科技、生产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环境(Environment)教育是公民科学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
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偏重理论,强调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很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配合,也很少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学生很难从化学课堂中了解化学的广泛应用和真实价值,因而在教学上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学生对STSE的深入了解。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中明确体现了STSE的教育思想。
化学新课标教材(如人教版必修l、必修2)从多个角度渗透STSE的教育思想,重视借助化学学科的学习进行人文意识的熏陶,通过“科学视野”“科学史话”和“资料卡片”等学习环节,引入环境、材料、能源、生产技术、饮食、医药等方面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社会、生活、环境和技术的有关问题。
谈化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STS教育
谈化学教学中应如何进行STS教育作者:黄炳辉来源:《新课程·中学》2010年第08期所谓STS教育,是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简称。
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就是要求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
那么,应如何进行呢?一、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如讲到保护空气时,提醒学生:杀虫剂、头发喷雾剂和空气清新剂中含有的大量氟里昂,会造成臭氧层变薄和出现空洞,使更多的紫外线辐射到地面。
所以生活中应尽量少用这类物质。
二、教学中想方设法、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STS教育(一)找准教材与STS的结合点,渗透STS教育课堂教学是STS教育的主渠道,初中化学教材有着丰富的STS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渗透点,实施STS教育。
例如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中STS结合点有:《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发展史教育、化学新成果、新科技教育。
又如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STS结合点有:课题1水的组成中新型能源——H2,了解H2这一新型能源的优缺点。
(二)实验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强调绿色化学和STS教育的理念,采用小实验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教育。
例如进行CO的还原性实验时,用点燃尾气的方法防止CO排放到空气中;进行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时,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将烧杯放在盛有适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再在烧杯外面罩上一玻璃钟罩,这样实验安全可靠,现象明显清晰,又可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污染空气。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强化STS教育第二课堂是化学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进行STS教育的有效途径。
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如在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让学生提早一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在家里寻找实验代替品对不同条件下的铁钉进行实验探究,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搜集生活中不易生锈的物品来总结防止铁生锈的措施。
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摘要:STS教育是一种新型的科学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正处在实验阶段。
这种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依靠广大科学教育工作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化学教学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为此,本文就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STS教育STS教育指的是在现实、技术及社会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它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持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适应、决策以及探究与创新的能力,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和热点,也是我国中等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化学教学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
为此,本文就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一、构建STS教育的目的1.改变化学教学现状与化学课题研究教学今日的基础教育,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是十分严重的,出现了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
在化学教学方面,一味地在教材理论知识基础上加深再加深,而忽略了化学的学科特点即以实验为基础,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观察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敏感性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约,从而使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科学知识理论与技术应用、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造成了三者严重脱节。
2.STS与高考的联系越来越多从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也发现,试题也突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的联系。
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关注以上方面的知识,渗透STS,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对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做了改革之后,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尝试和摸索,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如有机化学中渗透STS,能及时传递科学最新发展的动态,还有最近两年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苏丹红、吊白块事件、东北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等等。
STS教育及在化学新课程中的渗透
一
学技 术 带 来 的 高 度 物 质 文 明 的 同 时 , 突 然 发 现 自 己 正 亲 手 制 造 着 对 自身 生 存 与 发 展 的严 重 威 胁 . 例如 , 集 最 新 科 学 技 术 成
就 之 大 成 的 原 子 弹 在 日本 爆 炸 , 虽 然 在 客 观 上 加 速 了 日本 军
生 活 紧 密相 连 的 .
是 面 对层 出不 穷 的 S T S 教 育课 题 不少 教 师感觉 困惑 , 其 表现 为从 理 论 上接 受 了 S T S教 育 理 念 , 而 在 实 际教 学 中对 如 何 将 S T S教 育 目标 具 体化 和行 为化 出现一 系列 问题 . 本 文就 S T S以及化 学教
S TS教 育 及 在 化 学 新 课 程 中 的渗 透
■ 李 宁
S T S作 为一 个新 概念 的出现 仅有 二 三十 年 的历史 , 进 入 我 国 识 , 推进 S T S研 究 势 在 必 行 .
学 术界 只有 差不 多 1 O 年 的时 间 , 但 是 已引起 我 国学术 界 、 尤其 是 教 育界 的 广泛关 注 . 我 国义务 教 育和 普通 高 中化 学 课程 标 准 突 出
活 中常 见 物 质 的性 质 , 探 讨 生 活 中 常 见 的化 学 现 象 , 体 会 化 学 对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和保 护 环 境 的 积 极 作 用 , 形 成 合 理 使 用 化 学
品 的意 识 , 以及 运 用 化 学 知识 解 决 有 关 问 题 的 能 力 . 化 学 与 技 术 模 块 的 主要 目的 、 任 务 和 内容 是 : 了解 化学在 资源利 用、 材
术” 都和 S T S密 切 相 关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S系科学(Science)、技术(Technique)、社会(Society)三个英语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TS教育指的是在现实和技术及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其基本意图是把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理解(科学)与人造世界(技术)和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社会)结合起来。
它强调在科学教育中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思想。
它有助于构建一种适应素质教育的化学新模式和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笔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找准教材与STS教育的结合点,在化学课堂中渗透STS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化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渗透STS教育的主渠道。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科技成果迅速在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正如美国科学家德克·普赖斯说:“似乎没有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文献是按指数增加,每隔10年至20年的时间增加一倍,每年增长5%-7%。
”可是理应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相配套的教材,却由于更新的周期较长,远远跟不上科技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能将现代科技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渗透到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了解化学科技的最新动态,使化学教学紧跟时代步伐。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找准与STS教育的结合点,渗透STS教育,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进行STS教育。
(1)结合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介绍现代化学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道德。
例如:在学习合成氨工业之后,向学生介绍化肥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介绍合成氨的方法就是德国化学家哈伯最先研究出来的,对人类作了有益的贡献,同样是这位哈伯,他第一次制得氯气,将它用于德国发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许多无辜的平民带来灾难和痛苦。
通过这样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现代文明的意义,还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使学生心灵上打上烙印,科学技术必须为正义事业服务必须同邪恶作斗争,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道德。
(2)通过化学新科技成果和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化学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及作为一个科学研究者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例如在引入《碳族元素》这一章教学时,介绍1993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探针拔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表面形成“中国”的图形,并放大180万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现汉字,这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汉字。
我国的这项在晶体表面操纵原子的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成果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材料,既突出了化学特点,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材料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一种标志,在课堂中渗透新材料的介绍,有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家的创造、发明和发现可以促进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碳硅》这一章中介绍高温结构陶瓷和光导纤维等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金属复习中介绍1998年中国科学院获得最高超导转变温度为120K的钛钡铜氧化物的新科技,通过新材料应用的介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科学道德。
(4)现代科学技术具有双刃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学实施STS教育的很好切入点。
例如在《硫硫酸》这一章中介绍硫和硫的化合物的同时,提出环保问题。
从自然界的氧和臭氧的知识入手,指出臭氧层是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但是近年来臭氧层受到氟氯烃等气体的破坏,紧接着介绍为了保护臭氧层,人类采取的共同行动。
在学生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硫酸工业制法之后,还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危害,酸雨的形成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造成鱼类死亡,腐蚀建筑物、桥梁和工业设备等许多材料。
通过寻找切入点,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STS教育。
(1)通过引入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我生存的意识。
有机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例如在学习乙醇时引入1998年的山西朔州假酒案;在学习合成塑料时引入塑料袋、塑料泡沫制品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学习有机物官能团性质时,引入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暂停使用和销售苯丙醇胺的药品制剂,讲述这类制剂疗效的同时给人们可能带来的危害;在学习蛋白质性质的时候,引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服药时也许是喜欢饮用牛奶,或是一时找不到白开水或是其它方面的原因,他们直接用牛奶送服药品,这是极为不妥的,因为牛奶中的钙铁离子会和某些药物生成稳定的结合物或难溶性的盐,大大降低药品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通过学习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引入这些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我们的社会、关心我们的生活。
(2)通过引入一些新开发的同类物质的不同用途改变学生的传统观念。
例如在学习塑料时,塑料是绝缘体,人们早已深信不疑。
然而导电塑料的悄然崛起,这个观念不攻自破。
例如:美国科学家将乙炔注入磁场,形成被磁场拉长分子链的高性能导电塑料。
日本开发出的恒温导电塑料,通电后可将温度升高,断电后仍保持此温度。
另外还研制出聚乙炔、聚炔腈等高导电塑料。
日美联合研制一种PITN导电塑料,其导电性能比以往的同类聚合物高5~10倍,已被用作电子设备的显示材料。
(3)通过引入科学家对生命的最新研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一些有机物性质时,讲述一些物质的其它性质,它对生物的影响。
如国外科学家们发现,死亡与一种生物自身产生的被子称为“死亡激素”的物质有关,生物学家对章鱼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人类有没有类似章鱼的这种“死亡激素”呢?它通过什么渠道发挥它的作用?它的分子结构如何?有哪些因素可以使“死亡激素”减少、甚至停止分泌?这些问题解决后,人类就可以采用药物、手术等多种现代医疗技术来破坏“死亡激素”的产生,或延缓它的出现,从而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STS教育。
结合课本中的化学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进行STS教育。
(1)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强烈获得技术或使用技术的欲望,并且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要有用技术性的方法来解决或处理的意识。
比如:学生遇到保温瓶胆内的污垢用水难洗干净时,学生应该想到用食醋或用稀盐酸浸泡一下即可除尽。
(2)通过实验内容的调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卤素知识时,增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学生实验,经过晾晒、灼烧成灰、溶解、过滤、萃取等步骤,学生从他们熟悉的海带中得到“新鲜的”化学物质碘单质,这个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能力。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在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中提出学会共处作为4种支柱性的基本能力之一,而在化学实验中许多需要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学生在分工探究中加强了彼此的合作能力。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强化STS教育。
化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化学课本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是强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径,它是以趣味性、创造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为主要特征,体现广、新、实的特点。
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开展趣味小实验、化工小制作、科技小发明和小论文活动,强化STS教育。
例如:利用植物的花、果、茎、叶“自制指示剂”、在番茄中插入铜片和锌片制作水果电池等趣味实验,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化学的兴趣和自觉性。
“白纸显字”、“水中花园”、“巧除水垢”等家庭小实验,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
“肥皂的制取”、“洗发液的制取”等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实验,当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制得有香味的洗发液后,在兴奋之余,必将大大激发他们动手做实验的兴趣和掌握科学方法的欲望。
通过稀硫酸、稀盐酸与铝片反应的对照性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并把自己的实验过程、探究性的结论书写成小论文,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开展实验操作比赛和化学知识竞赛以及化学晚会等活动,强化STS教育。
通过创新化学课外活动,往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学生与学生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竞争、团结使用的精神,例如通过教师给出课题,学生设计方案,并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竞赛,对优胜者或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学生给予表彰与奖励。
通过竞赛或晚会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精神。
3、举办科技专题讲座,强化STS教育。
科技专题讲座作为化学课堂内容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开设讲座,介绍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介绍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介绍化学在高新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介绍化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介绍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如:健康、保健、能源、资源、环境等社会问题。
专题讲座的开设强化了学生对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科技的认识,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运用现代化宣传工具,灵活开展STS教育活动。
STS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学内容取材广泛。
因此重视阅读课外读物是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
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与学》、《中学生化学教学报》、《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他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注意智力开发和科普知识的普及,特别象《中学化学教与学》中的“新知识”、“化学与社会”、“新科技”专栏及《中学生化学报》中的“化学与社会”、“化学小史”等专栏。
这些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体现出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强调了科学内容的社会性、应用性、时代性和乡土性。
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看科技录象,看电影科技片,收听广播科技节目,收看电视科技节目,如:科举时代,科技博览,科技与生活。
这些都是实施STS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化STS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化学课本知识的应用,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体验生活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升华,是深化STS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的条件和本地区的特点,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力量,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发挥社区优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普教育,环境教育,社会问题教育,以及实践操作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