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灾后重建周年调研分析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周年调研分析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周年调研分析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第一作者:杨寰指导老师:付强

其他作者:刘金生,苏德芳,程伊,刘颖,杨磊,李俊乾

摘要: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山东省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突出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农村、乡镇、新县城、产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领域,实施“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措施,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拼搏,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为巩固援建成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继续推动北川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山东省决定继续和北川加强对口合作与交流。

关键字: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山东四川地震

一、北川县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北川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

地中,农耕地占7.7%,园地占1.3%,林地占80.0%,牧草地占1.7%,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占1.1%,交通用地占0.6%,水域占2.5%,未利用土地占5.1%,农耕地中26度以下占31.7%;25度以上耕地占68.3%。县境有森林面积134660.22公顷,森林覆盖率46.93% ,活立木蓄积量2124.4万立方米。粮食作物有9科4属34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其中已知的树木有83科176属327种。牧草61科174属243种,药用植物549种。已知的野生脊椎动物5纲29目90科355种;大熊猫、川金丝猴、羚羊等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0种,马熊、黑熊、黄喉貂等二级珍稀保护动物36种。

二、 5.12地震受灾情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北川县紧邻汶川,全县房屋严重倒塌。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地震共造成北川县15645人死亡,1023人失踪,26916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全县各级干部死亡、失踪466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4.13%,受伤200余人,占干部总数的10.3%。受灾最严重的学校为北川中学,遇难学生超过两千人。(此数据为绵阳市灾后

重建网发布)

三、北川县与山东省的对口合作

2010年9月25日山东省和北川县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农业、工业等诸多方面加强合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这既标志着三年援建工作两年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同时也标志着山东与北川对口交流合作工作的正实展开。

双方将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两地的比较优势,共同推动农业、工业、商贸流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旅游、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扩大相互开放,促进优势互补,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改善合作环境,完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益,开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在农业领域,双方将鼓励两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合作,重点开发果蔬、茶叶等北川特色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建设北川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农产品交易中心,提升北川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在工业方面,将抓好北川产业园建设,承接山东更多产业转移。在第三产业合作方面,山东和北川对双方市场主体放宽准入门槛,简化注册程序。在科技领域合作方面,山东对北川开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为北川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在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方面,双方将共同建立旅游招商项目库,实行旅游网络相互链接,山东将帮助北川定向培训旅游骨干人才。

四、北川县现今重建成果

(一)北川县人民医院

灾后重建的北川县人民医院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镇中心城区,齐鲁大道和新川大道交汇处。新医院占地面积2.65公顷,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张,辐射面积30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0万余人。目前,医院拥有职工242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职称144人,其他58人。

(二)北川县地震遗址博物馆

(三)北川县中学

重受震后的北川中学建的新北川中学位于北川县永昌镇,占地225亩,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新县城最为平整的一块土地,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唯一一所高中。学校采取住宿制,同时容纳5200名学生学习、寄宿(学校有3000余学生),拥有千人会议室及高一、高二、高三教学楼等11栋建筑

如今的北川中学在新校区举行的2届高考中,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1年高考获绵阳市特等奖,2012年高考更是创造了北川中学的历史,一本上线人数是2011年的3倍。

学校更是计划在2017年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四)北川县北川-山东产业园区

作为四川省政府批准新设立的七个极重灾区省级开发区之一,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2.87平方公里,其首期启动区和核心区“北川—山东产业园”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产业园自2009年6月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已完成总投资2.65亿元,包括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河道景观、园区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实施完毕。在山东省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产业园已引进项目33个,总投资19.54亿元。预计企业全部达产后,可实现现价工业产值30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就业8000—10000人。无论产值、税收还是就业都相当于地震前北川工业的3倍。

(五)北川县巴拿恰商业广场

巴拿恰”源于羌语音译,意为“做买卖的地方”。巴拿恰位于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北川新县城的门户,同时还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北川巴拿恰以羌族建筑风貌为特色,基本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要素体系——作为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项目之一,游客可以在商业街探访北川的羌绣、水磨漆、奇石、山珍、药材等店铺,精选心仪产品,品尝羌族美味佳肴。

(六)北川县禹王桥

北川新县城禹王桥由山东省对口援建,工程于2010年1月8日开工,目前已全部完工,即将交付使用。禹王桥位于北川新县城景观中轴线上,为跨安昌河三孔钢筋混凝土箱型桥楼合一的连拱桥,桥梁总长二百零四点二米,宽十二点六米,高十三米,桥两端为充分体现羌族风情和大禹文化的羌族传统碉楼。

(七)北川县羌族文化旅游——以石椅羌寨为例

北川古羌族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畜牧民族,由于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北川羌族逐渐形成了对羊的崇拜。

羌族先民们很早就开始驯化和饲养羊,从羊身上获取生活的必需品。当时的羌人认为羊除了能提供日常生活的需要外,还具有灵魂能保护自己部族的成员,因此在众多的自然物中,羌族先民选出了与自己生存最密切、最亲近、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羊,将它放置在特殊的位置上,采用一定的专门仪式,经常对之崇拜,期望能得到它的庇护和好处。由此产生出羊崇拜。

如今北川县旅游大打民族牌,文化牌。北川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旅游在北川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现今北川县有两个很大的羌族,一为吉娜羌寨,二为石椅羌寨。羌寨是北川县发展羌族文化旅游的排头兵。

五、问卷回收资料分析汇总

(一)对北川县灾后重建成果的整体意见征集表

整体意见百分比

0%

0%

1%

0%

9%

90%

(二)对北川县灾后重建具体情况的调研

90898688969490.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

2

.

3

.

4

.

5

.

6

.

六、山东省援建北川县的成果情况:

①共援建北川新县城安居房11187户,建筑面积121万平方米,已入住10043户,入住户占总数的89.8%。

四川省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四川省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土地利用实施规划 什邡市人民政府编制 目录 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灾区土地利用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地震灾害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规划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重建用地规模与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过渡性安置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永久性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各类重建用地的总体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镇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矿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土地整理复垦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整理复垦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土地整理复垦总体安排.................................................................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规划保障政策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后土地政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保障灾后恢复重建用地指标,加快灾后重建.............................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简化审批程序,引导资金使用,加大对重建和生产的支持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什邡市灾后重建土地利用实施规划》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灾后重建用地的需求测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什邡市灾后重建用地布局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关于土地整理复垦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汇报材料

灾后重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xx-xxx中学灾后重建项目 2、建设地点:xx-xxx中学x校区 3、建设性质:原址重建 4、内容及规模:本项目重建教学设施总计xx-xx平方米,包括教学楼x号楼、教学楼x号楼\电教综合楼和学生食堂;重建体育场xx-xx 平方米,教学综合楼维修加固xx-xx平方米;附属设施等。新购教学设备xx-x台(套)、图书资料xx-x万册。 5、项目投资:总投资xx-x万元,由xx-xx全额援助。 二、项目的规划和审批情况 1、我校灾后重建项目资料齐全,包括立项申请、立项批复、资金下达计划、工程建设方式批复、工程建设方案、一事一议记录、工程招投标和商品采购相关记录。 2、工程实施质量,检查项目实施按规定方案建设,按程序报批变更建设内容,工程管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文件齐备。 3、资金拨付规范:①按合同和工程进度及时报批后予以拨付;② 建齐会计项目辅助账;③学校灾后重建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建立专账,专人管理。无挪用,截留现象。

灾后重建项目规划、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各个环节程序合法,不存在虚假立项、违规审批和擅自调整项目计划、改变工程的性质问题。 三、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 1、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我校灾后重建项目投资xx万元,实际拨付资金xx万元,节余近xx万元。 2、重建资金财务管理 (1)资金拨入管理 根据项目前期工作及后续工程资金的需要申请拨款,拨款时按要求填写《项目拨款申请书》,同时报送《工程项目进度表》以及由监理单位根据工程量出具的《工程量清单》。经上级审核同意后申请拨款。 资金拨入时直接汇入学校在农业银行开设的专户。实行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全面反映项目建设的所有拨入情况。为了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没有出现无故滞留援助资金的现象。 (2)资金支付管理 根据前期工程完成情况申请支付工程款,拨款时应施工单位要求按要求填写《项目拨款申请书》,同时报送《工程项目进度表》以及由监理单位根据工程量出具的经专业人员审签的《工程量清单》。由项目施工单位提供的税务发票。经学校校长、教育主管部门、县委、政府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篇一:灾后重建汇报材料 关于全市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情况汇报 ——2010年3月30日在彭州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 会议上 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建春 尊敬的龙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就全市灾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一、灾后城镇住房重建概况 目前,采取“集中办理,并联审批”的方式,共为37668户住房毁损的城镇居民核发恢复重建补助资金亿元,同时严格审核申请资格,共清退重、冒、多领家庭1812户,追回补助资金万元;拆除城镇安臵板房3138套,面积万平

方米;全面完成35228套房屋的维修加固,面积万平方米;需重建的5115套住房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居民自建住房3956套、保障性住房1159套),累计竣工4633套,竣工量达%;为960户受灾居民发放贷款5542万元。按目前进度,我们力争在4月底前完成城镇住房重建,9月底前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风貌改造等各项重建任务,并同步推出新兴、白鹿等重建靓点镇。届时,场镇面貌将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将得到飞跃式改善,基础配套设施将得到跨越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将得到实质性提高。 二、重建基本做法 自灾后城镇住房重建以来,我们将城镇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点晴之作”,坚持运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办法,树立“抓重建就是促发展”的重建理念,着力于毁损住房恢复重建,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镇风貌改造为两翼,全力统筹各方重建力量,不断破解各种

重建难题,有效地推动了全市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并凸显了新兴、白鹿等一批重建“四性”靓点。去年10月30日,成都市城镇重建首次现场工作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说明了我市城镇重建工作得到了成都市的肯定。“四性” 规划理念体现充分,重建政策体系完善,指导督促深入细致,统筹协调扎实有力、住房重建进度快和风貌改造靓点多,是我市城镇重建的基本经验和特色,也是我市不断破解重建难题、实现科学重建的基本方法。 (一)精心规划设计。我们把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看作是一次加快城乡统筹、提升场镇聚集辐射能力的机遇,坚持走差异化、多样性的重建特色之路。为此,始终把规划作为龙头,坚决落实“四性”理念,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尊重民意与科学重建相结合、灾后重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城镇体系规划》等9大类20个文本含36个子规划的规划体系,确定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通江县农村建设规划 一、县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属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东接达州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南江县和巴州区,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接壤。地理坐标为北纬31°49′16″~32°34′57″,东经106°59′01″~107°45′34″,属川陕两省交界的一个边远山区县,幅员面积4125.6平方公里。距5.12大地震震中汶川367公里。 (二)全县农村社会经济概况: 通江县辖14个镇,35个乡,524个村.其中诺江镇为县城所在地,建制镇沿两条交通干线呈均匀分布。通江县总人口截止2007年底73.5万人,19.97万户。其中农业人口63.20万人,非农业人口10.30万人;劳动力人口43.3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2.68万人,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87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83万人。 2007年通江县国民生产总值为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5.4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12.6亿元,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生产总值6870元,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12元,同比增长15.4%。(三)县域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情况:

1、交通运输 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地,地理位置偏远,地势险要,交通不便。距成都620公里,距重庆450公里,达川市148公里,巴中市86公里。 通江县境内无铁路、水路、空路,仅靠公路运输。省道S201、S302贯穿全境,将县城内主要乡镇串联;11条县道以及24条乡道作为省道的延伸,形成树状及辐射状的交通网络。但公路等级较差,除2条省道属2、3级公路以外,其余乡道均属4级公路和等外公路,部分乡道路面较窄,路面条件较差。 2、县域供电现状 (1)电源 通江县电网担负向全县的49个乡镇、524个村、2868个社、10.3万户、73万多人的输配电任务,电网不但要保证人民的生活用电,还要满足所有生产单位的工农业 装机500千瓦的石牛咀水电站,输电线路采用6KV等级供电,线路总长5公里,通过全县人民近四十年的奋斗拼搏,电力发展建设已初具规模,已形成了发、供、用、建、管五统一,自成体系的地方电网。县电力公司现有装机容量12100千瓦,乡下小水电装机容量1780千瓦,合计装机容量13880千瓦。共有小型电站42座,装机91455Kw,其中装机500KW以上的有九浴溪电站(7500KW),铁佛刘家河(500KW),石牛咀(600KW),洪口鸽子摊(500KW)、沙溪大井坝(640KW)。至2006底全县建成小水电(厂)站1150处,总装机1157台,21505千

灾后重建

题目:《关于地震区灾后重建建筑研究综述》姓名:聂志强 学号:201130170310 班级:1131703 专业:土木工程 课程名称:《工程地质分析》 课程老师:余修日 二零一三年十月

关于地震区灾后重建建筑研究综述 摘要: 四川地震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灾害,人员与财产损失巨大,在救灾抢险之后,我们要及时把重点放在灾后重建上来。灾后重建要有新思路,要以质量与效益为中心,要创造新机制,同时也为全国其它地区的灾后重建与西部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灾后恢复重建是头等大事,根据国内外以往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经验教训,首先应当科学理性编制和实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诸多因素的叠加,对这次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重建规划.重建规划不仅关系到灾区 群众的居住环境质量的好坏,而且关系到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关键字:地震;灾后重建;新思路;重建规划 一、四川发生地震原因 四川省位于印度版块和欧亚版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然而汶川县以高、中山地形为主,仅沿田坝河谷分布一些平坝地貌。区内最低处漩口镇海拔780m,最高点四姑娘山海拔6250m,相对高差5000余米,山地发育,沟谷切割强烈,支沟纵坡降大。目前印度版块以每年50mm的速度向北推移,其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版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形成了较严重的地震。 四川盆地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块。从历史记录来看,尽管龙门山主体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它北边的松潘在20世纪初曾经发生过强震,以前长时间地震释放的能量,几乎都被同在四川的鲜水河断层消耗掉。因此,虽然龙门山地区看上去构造活动性不强,但是可能是处在应力的蓄积过程中,蓄积到了一定程度,地壳就会破裂,从而发生地震。这次“复活”的龙门山断层破裂面,从震中汶川县往北东方向以每秒3km速度裂向广元。地震发生地北川一映秀断裂带以东的四川地块相对坚硬,地震波传播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可以传播很远而能量却没有明显衰减。 二、地震灾后重建的主要内容 从政府的视角来看,灾后重建大致涉及重建规划和运作方式(路径、政策)选择两个方面。重建规划包括选址、产业布局、自然和文化保护等。在重建区域选址上,提出要遵循安全第一、生命价值优先原则,依据环评进行规划并尊重当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灾后重建情况汇报2015-07-15 03:00:17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如下文 灾后重建情况汇报 ***镇地处隆回北面山区,全镇境内望云山、冷溪山、泉溪山等高海拔山区村落分布较多,属地质灾害多发区、重灾区。特别是今年经过端午前的几次强降雨和6月19、20日两次强降水,导致我镇境内山体滑坡情况骤然增多,全镇受灾严重。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防办、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帮助下,灾后重建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全镇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现将灾后重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民房倒损情况。从端午前后以来,我

镇58个行政村居不同程度遭受了强降雨影响,导致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频发。目前我镇共接到22个村群众损毁房屋报告42起。具体情况如下:晓阳溪村3户,顺回村、寨山村、上井村、前华村、熬头村、税北村、长龙村、中银村、城溪村、峡溪村、聚群村、花园村、龙腾村各1户,树仁村2户、洞下村3户、回龙寺村4户、阳垠山村3户、望云村4户、茗水桥村4户、蔡花村3户、东山团村3户。 2、公路损毁情况。截止日前共收到回龙寺、花园、前华、树仁、罗公湾、白马庙、干田坳等7个村组上报公路损毁情况,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对损毁路段进行修复,除回龙寺村还不能通车外其他村组已对损毁路段进行初步修复。 3、水田受损情况。本次强降雨过程共导致中西、花园、青溪、热泉、顺回等村

200余亩良田受损严重,目前洪水已退去,受损群众正组织力量抢救。 二、工作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灾情损毁重建工作。在本轮强降雨过程中,镇党委李书记每天下午5点前到民政办了解受灾受损救灾进度,并询问前来报灾的村组干部群众相关情况,慰问受灾群众。分管防汛的副镇长王升同志身先士卒,带领水务站的同志检查各防汛隐患点,苦口婆心劝阻游家桥、龙口等村的采砂船上岸度汛。民政分管领导工会主席廖雅妮同志带领民政办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核实受损灾民相关情况,并会同县社会救助管理局邓局长对全镇受损最严重的15户受灾群众进行上门核实。此次降雨虽然强烈,但我镇由于工作做到位,灾后介入早,目前无死伤情况报告,无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灾后重建表态发言

在誓师动员大会上的发言 东乡县国土资源局马俊 (2012年3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父老乡亲们: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一周年纪念暨誓师动员大会,作为政府地质灾害预防和治理的职能部门,在这里我就进一步搞好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做一简要表态发言。 一是要做好用地服务工作。要把县城重建项目用地报批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对每一个项目都指定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加大与州国土资源局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汇报衔接力度,切实加快县城重建项目用地报批工作进度,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够按期开工建设。 二是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成立县城灾后重建综合治理办公室,指定专人,专门开展县城灾后重建综合治理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我们要加强对各施工标段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帮助各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水、电、路等各方面的困难,为各施工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是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东乡县山大沟深,地形破碎,地质灾害呈易发多发态势。经过我们国土资源局认真摸排,截止目前,全县共有127处程度不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这一地质特点,我们将以东乡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能力建设项目为依托,在全县12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县城重建区设置地质灾害监测点,与乡镇、村社协商指定地质灾害预警监测联络员,安装监测设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定期不定期巡回监测。要进一步健全灾害应急预案,经常性地加强预警监测人员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建设一处功能比较完善的应急避险场所,储备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具及救灾物质,及时有效地处置全县范围内特大地质灾害的突发,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这次会议,吹响了重建东乡故里、陇原明珠的号角。县国土资源局作为县城重建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将坚决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城灾后重建上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全力做好灾害治理和县城重建的各项工作,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灾后重建

论我国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模式 ——以汶川大地震为例2008年5月12日,我国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次大地震造成845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四川省的损失占总损失的91.3%,甘肃省为 5.8%,陕西占2.9%。民房和城市住房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20。4%,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损失,占21.9%。 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开始了积极营救。抗震救灾最重要的方面是受灾 地区的基础设施重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基础设施重建 的过程中,当务之急完成居民的住房重建,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方面是维护群众 正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在四川地震灾区,农 民的房屋倒塌情况尤为严重。加强农村受灾地区的住房重建,有利于合理配置农 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也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住房重建的社会意义 灾后农村住房重建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环节 四川汶川大地震对于四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前所未有的严重影响, 受灾地区的楼房、厂房、桥梁、隧道、民房、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受到严重破坏,其中, 住房的毁损是灾区群众面临的最为现实和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至于我们看到遍地的救灾帐篷,临时性安置成为灾后普遍的形式,开展永久性住房建设成为灾区重建中最重要的问题。在四川灾区,地震造成大约445. 4 万户家庭、1000多万人口的住房受损, 即每9个四川群众,中就要一个面临无房可居的情况,住房困难尤为严重。根据联合国“流离失所者”的定义标准: 国内流离失所者是被强迫逃离其家园或习惯住处的个人或集体, 逃离的原因特别是要避免武装冲突、普遍的暴力、对人权的侵犯或天灾人祸, 而这种逃离并没有穿过国际承认的边界。这种情况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强大的地震造成房屋毁损,导致了大量受灾群众失去长期居住的家园。 政府和社会各界才付出极大努力对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如搭建临时救灾帐篷等方式,但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受灾群众的住房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居有其屋的问题,对于受灾地区群众的过渡性安置只能权宜之计,根本任务还是要完成灾区重建,让群众住上安全、舒服的房子, 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都把灾后的恢复重建作为灾区的头等大事, 制订规划, 出台各项政策, 指导和帮助受灾群众进行恢复重建, 特别是永久性安置的住房重建。就我国农村而言,住房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现按户划分宅基地的制度,实行房屋一体,虽然土地无偿使用,但是农民房屋作为农民的财产,农民对其房屋无可争议的享有所有权。由于地震的严重损害,造成房屋毁损,甚至坍塌等严重损害,造成农民直接的财产损失。在有的情况下,农民建设自己的房屋甚至是举债完成,这样的情况势必造成农民重建的难度在逐步加大,势必加重农民的负担。解决农村住房重建的问题,必须需要政府与个人的合力。,国务院在灾后重建中将住房建设放到了重要位置。灾后的住房重建必然要涉及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态势。物资的供应、劳动力的价格、银行信贷的支持,政府财政的投入,地点的选择等各方面问题,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很大。在农村住房重建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和维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农民受益而不是丧失利益,要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第一作者:杨寰指导老师:付强 其他作者:刘金生,苏德芳,程伊,刘颖,杨磊,李俊乾 摘要: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山东省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突出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农村、乡镇、新县城、产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领域,实施“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措施,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拼搏,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为巩固援建成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继续推动北川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山东省决定继续和北川加强对口合作与交流。 关键字: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山东四川地震 一、北川县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北川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 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地中,农耕

都江堰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为推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与复兴,促进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重建规划”)。 一、规划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区域发展观、人文和谐发展观,突出灾后重建,统筹重建期、近期与远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都江堰的创造性复兴。恢复重建期(近期)为2008—2010年;以恢复与复兴同步为目标;远期至2020年,全面实施从恢复重建到跨越发展的规划战略思想。至规划期末,实现把都江堰建设成为一个产业优势凸显的活力宜业城市、一个抗震灾减的安全宜居城市、一个倚山就水的自然生态城市、一个实现恢复重建与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城市。二、区域空间发展战略 重建规划加强与大成都社会、经济、文化的功能对接,提高城市等级地位,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加强“一体”;发展“两翼”;沿成灌发展带对接大成都框架,形成“一体两翼三带”的市域城镇网络发展结构。 三、中心城区城市性质与规模城市性质: 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灾后重建的典范城市。城市职能: 1、以“都江堰-青城山”为品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 2、以独特“山-水-田-林-堰-城”为自然人文特色的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3、承接成都平原向川西地区辐射与带动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与服务中心城市。 4、大成都都市圈内实现城乡统筹的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的综合型“新城”之一。城市规模为: 现状,人口25万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7.8 k㎡ 近期,规划人口29.4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7.7k㎡远期,规划人口39.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5.8k㎡ 四、功能布局与分区设计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为: 1、南拓,发展聚源片区,加强成灌发展带产业集聚与人口疏解功能,对接成都; 2、西优,发展玉堂片区,完善旅游服务配套; 3、疏解、完善、提升老城片区和环城片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凸显城市自然人文特色。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为: “山为衬托、水为脉络,三心五片区” 五、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继承“山、水、田、林、堰、城”的自然人文遗产,以山为依衬,水为脉络,田为基底,路为骨架,形成“山城共融、五河十岸、两环三轴、一城三片“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突出“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整体景观风貌效果。 五、支撑系统(合成一张版) 1、道路系统规划 ú路网布局结构。“四纵五射”和组团方格路网形式。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研报告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组织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大力支援和灾区人民的艰苦奋斗,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取得了重大成果,灾区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实现灾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科学规划是灾后科学重建、科学发展的基础。四川省在灾后重建中,将悲痛化为机遇,结合灾后实际,及时调整全省城镇布局,对地震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进行重组和重新布局,适度调整重灾区城镇规模,科学确定重点重建、适度重建和限制重建的区域,打破常规加快灾后重建规划编制。 一、房屋重建 (一)农房重建—体现民族风格,发展旅游产业 汶川县震前共有农村居民18377户。“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全县农房倒塌13700余户,3800多户遭到严重损毁,农房重建是该县灾后重建的首要任务。在农房重建的过程中,体现民族风格成为一大亮点。 以映秀镇老街村为例,在风貌上,按照藏羌风格进行统一打造,并完善相关配套生活设施,抓住映秀创建“五A”级景区的有力契机,结合茶马古道建设,大力发展新农村农家旅游经济,解决居民住房的同时,也解决了未来生计问题。 (二)建房模式—不同情况不同选择 为了尽可能的保护和传承藏羌农房建筑,汶川县各乡镇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重建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单户自建;(2)联

户联建;(3)援建单位统一规划统一重建;(4)援建单位统一规划,农户自己重建。 以老街村为例,采取的是统规自建和统规联建相结合的方式,即房屋设计统一规划,可单独自建,也可和别户联建,建成的新农房成为了都汶公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四方游客。对于地处高半山的村民来说,例如威州镇茅岭村,由于村民劳动力不足,山高路远建筑成本高等困难,为了充分整合力量,采取了村民联建的模式。(二)机制创新—解决农房重建资金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农房重建过程中资金缺口这个问题,地处汶川高半山的秉里村采用了统一规划建房和村民参与务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保证了农房重建的顺利完工。 二、产业重建—工业向商贸、旅游业的转变 汶川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工业基地,“5.12”大地震前,全县经济总量占到全州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州的70%。地震发生后,汶川工业企业在地震中全面受灾,产业恢复难度极大。就此,对口援建单位广东省,注重将广东的市场优势、产业优势与汶川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相结合,提出了“科学重建、民生优先”的方针,为汶川经济增加“造血”功能,为汶川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汶川农民增加增收机会。 具体来看,产业重建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拉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成果及启示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导致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面对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的困难局面,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异常繁重,工作充满挑战。 为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重建美好家园,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特别是2008年9月19日国务院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了灾后重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建目标等内容,并将完成重建目标的时间确定为“3年左右”,使灾后恢复重建正式进入实质性阶段。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明确规定,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优先恢复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城镇乡村、基础设施和生产力的布局,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在国家、各地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精心规划、精心实施,又好又快地重建家园。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定的主要重建目标是:实现“六有”目标,即“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再次奏响民族精神的时代强音。 这强音,源自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不屈奋斗。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国际社会和港澳特区的友好援助下,灾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灾后重建斗争。不等不靠不要,调整结构、“发展起跳”……他们用自己的双手重绘家乡的秀美山川。物质重建、文化重兴、社会重构,不到两年的时间,灾区人民寻求“跨越”的坚韧努力,让伤痕累累的灾区大地,在特大地震灾难打击下顽强崛起,在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坚强挺立。 这强音,源自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支撑。在这样一个受灾面积广大、受灾人口众多、自然条件复杂的地区进行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挑战艰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攻坚克难”,“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样的信念背后始终伴随着中南海凝重自信的目光。四川、甘肃、陕西灾区市县重建资金投入,相当于以往几十年建设资金投入的总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各地的援建者不畏艰辛,与灾区人民携手拼搏重筑家园。在巨大天灾面前,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积累的强大综合国力,汇集成震撼世界的“中国力量”,谱写了自强不息的民族强音。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灾区重建的伟大实践中得到了更为集中的体现。它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将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奔涌流淌、生生不息,成为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在党和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援助下,各个受灾地区的重建工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一切。 北川老县城:遍地的瓦砾、倾斜的楼房、崩塌的山体,一片寂静。 23公里外的安昌河畔,北川新县城:37米多高的北川新县城第一高建筑羌族碉楼已经封顶,静静地俯视着脚下已经竣工的3000多套安居房。这个月,老县城1万多居民将告别板房喜迁新居。 黄泥墙、木板门、红灯笼、青砖瓦,具有浓郁羌族风情的建筑依山势高低错落分布在古

工程质量自查报告范本

工程质量自查报告范本 建筑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工程质量自查报告,请参阅。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工程质量监督检查情况 20xx年,我站共办理监督登记工程411个,面积432万㎡;完成竣工备案工程147个,竣工面积177万㎡。检测中心1~11月完成检测90809批/次,其中查明并排除不合格建筑材料1383批/次。另外,开展了全市重建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6次,开展进场材料、压缩工期、装饰装修专项检查累计998 次,发出整改通知820 份。对存在违规行为的1个建设单位、34个施工单位、14个监理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为万元。配合上海援建监督组推荐申报四川省“天府杯”、成都市“芙蓉杯”项目40起,现已经省市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审核通过,并公示。全年查明并排除重大施工质量隐患5起,杜绝了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忠实履行了《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 (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20xx年,为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我站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以及强

制性条文的要求,针对我市灾后重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矛盾交错等因素,在省市质监站的关心支持下,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开展缩短工期专项检查和进场材料专项检查。针对灾后重建工程规模大、进度快的特点,我站印发了《关于禁止违反技术规律压缩工期杜绝重特大安全质量事故的通知》和《关于加强建筑工程进场材料监督管理的通知》,并在全市所有重建项目上开展缩短工期专项检查和进场材料专项检查。截止目前为止,已完成第一轮全部项目的专项检查,第二轮专项检查正在进行中。累计实施专项检查998 次,发出整改通知820份,对存在违规质量行为的113项目移交城监大队立案查处。 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积极配合和推动重建项目快速推进。首先是执行报建接待制度和节假日值班制度,保证工程施工的连续进行和质量监督的全程覆盖;二是在保证监督全程覆盖的提前下,允许三层(含三层)以下的房屋,基础和主体合并验收;三是实行”两个承诺”,即对于获得施工许可的重建项目承诺30分钟内派出监督员到现场履行职责,当天申报的监督检查承诺当天按时全部完成。 3、实行例会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重建工程质量监督履职到位。为保证质监站对全市灾后重建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都江堰市质监站实行每周例会制度,对于本周的各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重建

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调查报告—都江堰模式 受汶川大地震影响,都江堰市大面积受灾,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对口援助下,都江堰的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都江堰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优先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农房重建、生态重建等为重点,积极探索都江堰重建新模式。 一、城镇重建——“壹街区”模式 大地震导致都江堰城镇受灾严重,大量房屋损毁,灾后重建的第一重任就是要着力解决都江堰受灾市民的安臵问题。在城镇住房重建中,融入援建市的建筑风貌和当地特色,是都江堰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一大亮点。为了城镇灾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江堰积极探索“新市镇”城市发展机制,使灾后重建从单一城市功能的应急恢复向系统提升转变。此外,在重建过程中,都江堰注重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促进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带给灾民切实的利益。以“壹街区”为例: (一)建筑特色——“川西风貌+上海风情”

“壹街区”是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第一个功能完整的成街区建设项目,社区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功能完善,是一个集川西风貌、上海风情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区。按照“一街区、一家人”的理念,“壹街区”的设计规划融入上海元素,条条小巷纵横交错,住房建设相对集中,建筑风貌体现上海特有的“弄堂”风情。 (二)命名特色 “壹街区”的命名很有特色,它不仅包含着都江堰人民对援建者的感恩之心,更是传递着新的文化理念和突出其综合功能,让人耳目一新。据悉,当初在为该项目命名时,都江堰为了感恩上海援建、铭记援建者的恩情,提出叫“上海花园”、“上海城”或“上海村”。但被上海援建者拒绝:“援建不是恩惠,这个项目应该传递出更新的理念,拥有更响亮的名字。”而且该项目拥有开放式的特点,无线网络将覆盖于整个区域内,所以“壹街区”也是“E街区”。 (三)功能提升——综合性城区 为了提升都江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壹街区”建设项目通过对口援建、联建等共同参与重建的新模式,形成功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住房公积金优惠政策实施办法 为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加快解决住房因灾毁损而无房可住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的总体要求,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川府发[2008]35号)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贷款利率优惠 (一)因震灾住房毁损导致无房可住、并已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住房资金补助的公积金缴存人,原址自建住房或购买安居房、经济适用房和房屋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内的普通商品住房(含限价房),其领取的住房补助资金全部用于购(建)房首付款后,可申请不超过10万元的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同时申请贷款利率优惠。 (二)震灾后,自住住房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为中等以上破坏需除险加固、并已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住房加固补助的公积金缴存人,如不提取本人及配偶个人账户中的住房公积金,可申请不超过个人负担加固费用的公积金个人住房短期贷款,同时申请贷款利率优惠。 (三)贷款利率优惠的优惠期为8年(即从签订借款合同始至8周年止),优惠期内贷款利率在当时的法定利率基

础上优惠1个百分点。优惠期满后执行法定利率。 二、贷款条件优惠 经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以适当降低首付房款比例、延长贷款期限和提高贷款最高限额。不享受贷款利率优惠的公积金缴存人,可给予贷款条件优惠。 三、提取住房公积金 (一)震灾后,自住住房经专业鉴定机构鉴定为中等以上破坏需除险加固、并已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住房加固补助的公积金缴存人,不需贷款的可申请提取本人及配偶个人账户中的住房公积金,提取总额不超过个人负担的加固费用。 (二)租住廉租房或已领取当地政府发放的住房资金补助后租住其它住房的公积金缴存人,可按照本人实际支付租金数额,申请提取本人账户中的住房公积金。 四、实施条件 (一)以上优惠政策自本办法发布之日始,实施至2010年12月31日止。 (二)符合本实施办法规定条件的公积金缴存人,只能以家庭为单位在原住房所在县(市、区)购买、自建或租住一次(一处)自住住房。因异地重建或灾后移民迁入本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符合条件的可以在迁入地申请同等享受以上优惠政策。

北川县灾后重建周年调研分析报告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作者:————————————————————————————————日期: 2

北川县灾后重建5周年调研报告 第一作者:杨寰指导老师:付强 其他作者:刘金生,苏德芳,程伊,刘颖,杨磊,李俊乾 摘要: 5.12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羌族自治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山东省始终坚持科学建设,务实援建,和谐援建,突出民生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农村、乡镇、新县城、产业园区援建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领域,实施“硬件”与“软件”、“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不断创新机制,加大措施,经过两年多的顽强拼搏,援建任务顺利完成,“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基本目标基本实现。为巩固援建成果,实现由对口援建向交流合作转变,继续推动北川经济社会恢复与发展,山东省决定继续和北川加强对口合作与交流。 关键字: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山东四川地震 一、北川县概况 2009年2月6日,民政部以民函[2009]41号文批复,同意将安县的安昌镇、永安镇、黄土镇的常乐、红岩、顺义、红旗、温泉、东鱼6个村划归北川羌族自治县管辖,并建立永昌镇,意欲永远繁荣昌盛。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驻地由曲山镇迁至永昌镇。此次调整后,北川羌族自治县面积增加215平方千米、人口增加7.8万余人。人口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前共有44343户、161107人,其中男84333人,女76774人;非农业人口18500人,占总人口的 11.5%。羌、藏、回、苗、壮、土家、满、黎、维吾尔、基诺、达斡尔等少数民族,共有人口81370人,占总人口的50.5%,其中羌族人口77240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4.9% 北川县全境皆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山脉大致的白什、外白为界,其西属岷山山脉,其东属龙门山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平均每公里海拔递降46米。县境年均降水量28.76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23.2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5.6亿立方米,容水径流量18.08亿立方米,减去重复水流量,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96亿立方米。县境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可开采价值的主要有:黄金(包括砂金和岩金)储量11.82吨,赤铁矿C级储量283万吨、D级储量339万吨;重晶厂37万吨、石灰石10亿吨、白云岩1亿吨、板岩1亿立方米、机砖页岩255万吨、硅石数千万吨,煤 C级储量81.7万吨、D级储量83.3万吨、地质储量113.3万吨。全县4303776.4亩(国土详查数)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