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谱
武式太极拳谱(老架)
武式太极拳谱(老架)武式太极拳谱(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架1.太极起势。
2.左右懒扎衣。
3.十字手。
4.单鞭。
5.提手上势。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搂膝拗步。
10.进步搬拦捶。
11.如封似闭。
12.抱虎推山。
13.手挥琵琶。
14.懒扎衣。
15.斜单鞭。
16.肘底捶。
17.倒撵猴。
18.斜飞。
19.提手上势。
20.白鹤亮翅。
21.搂膝拗步。
22.手挥琵琶。
23.海底针。
24.扇通背。
25.撇身捶。
26.上步搬拦捶。
27.上步懒扎衣。
28.单鞭。
29.云手。
30.逞势。
31.高探马。
32.左右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搂膝拗步。
35.践步打捶。
36.翻身二起脚。
37.白蛇吐信。
38.左右伏虎。
39.左蹬脚。
40.转身右蹬脚。
41.双风贯耳。
42.左蹬脚。
43.搂膝拗步。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抱虎推山。
47.手挥琵琶。
48.懒扎衣。
49.斜单鞭。
50.野马分鬃。
51.上步懒扎衣。
52.玉女穿梭。
53.单鞭。
54.云手。
55.单鞭。
56.下势。
57.金鸡独立。
58.倒撵猴。
59.斜飞。
60.提手上势。
61.白鹤亮翅。
62.搂膝拗步。
63.手挥琵琶。
64.海底针。
65.扇通背。
66.撇身捶。
67.上步搬拦捶。
68.上步懒扎衣。
69.单鞭。
70.云手。
71.逞势。
72.高探马。
73.退步迎面掌。
74.十字摆连。
75.进步指档捶。
76.上步懒扎衣。
77.单鞭。
78.下势。
79.上步七星。
80.退步跨虎。
81.转身摆莲。
82.弯弓射虎。
83.上步搬拦捶。
84.合太极。
第二路:炮捶1.左右懒扎衣。
2.十字手。
3、单鞭。
4.上践步。
5.护心捶。
6.前趟拗步。
7.披身。
8.跳步指档捶。
9.拈手。
10.翻花舞袖。
11.斩手。
12.拗鸾肘。
13.大红拳。
14.玉女穿梭。
15.倒骑龙。
16.演手。
17.裹边炮。
18.收身。
19.兽头势。
20.披架子。
21.伏虎。
22.演手。
23.黄龙三搅水。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附图详解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谱(附图)(一)起势零零二零零三零零四零零五(二)右揽雀尾零零七零零八零零九零一零零一一零一二零一三零一四零一五零一六(三)左单鞭零一八零一九零二零零二一(四)提手零二三零二四(五)白鹤亮翅026 027 028 028 (6 )搂膝拗步侧零三零零三一零三二零三三零三四零三五零三六(七)转身捶零三八零三九零四零零四一(八)捋挤式零四三零四四零四五零四六零四七零四八零四九零五零零五一(九)进步搬拦捶零五三零五三(反)零五四零五五零五六零五七(一零)如封似闭零五九零六零零六一(一一)开合手零六三(一二)右单鞭零六五(一三)左单鞭零六七零六八零六九 零七零 (一四)转身推掌 零七二 零七三零七三(反)零七四零七四(反)零七五零七六零七七零七八(一五)玉女穿梭零八零零八一零八二零八三零八四零八五零八六零八七零八八零八九零九零零九一(一六)右左蹬脚零九三零九四零九五零九六零九七零九八零九九(一七)掩手肱捶一零一一零二 一零三 一零四 (一八)野马分鬃 一零六一零六(反) 一零八 一零八(反)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九)云手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一二一一二二一二三一二四一二五一二六一二七一二八一二九(二零)独立打虎一三一一三二一三三一三三(反)(二一)右分脚一三五 (二二)双峰贯耳 一三七 一三八 (二三)左分脚一四零一四一(二四)偏下势一四三一四四(二五)进步栽捶一四五一四六一四七(二六)斜下势一四九一四九(反)一五零一五一一五一(反)(二七)偏下势一五三(二八)金鸡独立一五五一五六(二九)退步穿掌一五八(三零)虚步压掌(三一)独立拖掌一六一(三二)马步靠一六三一六四一六四(反)(三三)转身大捋一六六一六七一六八一六九一七零一七零(反)(三四)歇步擒打一七二一七三(三五)穿掌下势一七五一七六一七六(反)(三六)上步七星一七八一七八(反)(三七)退步跨虎一八零一八一(三八)转身摆莲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三九)弯弓射虎一八七一八八一八九(四零)左揽雀尾一九一一九二一九三一九四一九五一九六一九七一九八一九九二零零(四一)十字手二零二二零三二零四(四二)收势二零六二零七二零八随着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形式的太极拳竞赛活动日益频繁,迫切需要有一个规范、统一的竞赛套路,为此,中国武术研究院于1989年组织了国内著名教练员、太极拳名家和部分优秀运动员,在原有的四十八式太极拳基础上,创编了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精品】太极拳经
【关键字】精品1太极拳经(清)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十三势口诀(清)王宗岳十三总势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
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
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
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
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
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
意气君来骨肉臣。
详推用意终何在。
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
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
枉费功夫贻叹息。
太极拳释名(清)王宗岳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采、捩、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捩、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
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 2即金、木、水、火、土也。
太极拳经谱——精选推荐
太極拳經譜陳鑫太極拳經譜太極兩儀,天地陰陽,闔辟動靜,柔之與剛。
屈伸往來,進退存亡,一開一合,有變有常。
虛實兼到,忽見忽藏,健順參半,引進精詳。
或收或放,忽弛忽張,錯綜變化,欲抑先揚。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積力久,質而彌光。
盈虛有象,出入無方,神以知來,智以藏往。
賓主分明,中道皇皇,經權互用,補短截長。
神龍變化,儲測汪洋? 沿路纏綿,靜運無慌。
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不先不後,迎送相當。
前後左右,上下四旁,轉接靈敏,繞急相將。
高擎低取,如願相償,不滯於迎,不涉於虛。
至誠運動,擒縱由余,天機活潑,浩氣流行。
佯輸詐敗,制勝權衡,順來逆往,令彼莫測。
因時制宜,中藏妙訣,上行下打,斷不可偏。
聲東擊西,左右威宣,寒往暑來,誰識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環,上下相隨,不可空談。
循序漸進,仔細研究,人能受苦,終躋渾然。
至疾至迅,纏繞迴旋,離形得似,何非月圓。
精練已極,極小亦圈,日中則反,月滿則虧。
敵如詐誘,不可緊追,若踰界限,勢難轉回。
況一失勢,雖悔何追? 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腸,不可稍讓; 如讓他人,人立我跌,急與爭鋒,能上莫下; 多佔一分,我據形勝,一夫當關,萬人失勇。
沾連粘隨,會神聚精,運我虛靈,彌加整重。
細膩熨帖,中權後勁,虛籠詐誘,只為一轉; 來脈得勢,轉關何難?宜中有虛,人己相參;虛中有實,孰測機關?不遮不架,不頂不延(遲也),不軟不硬,不脫不沾,突如其來,人莫知其所以然,只覺如風摧倒,跌翻絕妙,靈境難以言傳。
試一形容: 手中有權,宜輕則輕,斟酌無偏;宜重則重,如虎下山o 引視彼來,進由我去;來宜聽真,去貴神速。
一窺其勢,一覘其隙,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機會,恐難再得!一點靈境,為君指出。
至於身法,原無一定,無定有定,在人自用。
橫豎顛倒,立坐臥挺,前俯後仰,奇正相生。
迥旋倚側,攢躍皆中(皆有中氣放收,宰乎其中。
)千變萬化,難繪其形。
氣不離理,一言可罄,開合虛實,即為拳經。
用力日久,豁然貫通,日新不已,自臻神聖。
48式太极拳谱
以下是48式太极拳的基本谱序,每个动作的简要描述:起势: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云手:以圆圈形式左右交替进行搂手动作。
单鞭:左脚向前迈步,右手向下伸直,左手放于胸前。
提手上势:将右手抬起,掌心向上,左手放于胸前。
白鹤亮翅:右脚向前迈步,双手向上张开,仿佛展翅欲飞的白鹤。
左摟膝拗步:将右脚向前迈出,同时双手向右侧摟住左膝。
手挥琵琶:将右手向前挥出,仿佛弹奏琵琶的动作。
左摟膝拗步:同第6式,但方向相反。
手挥琵琶:同第7式,但方向相反。
左摟膝拗步:同第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搂膝拗步:右脚向前迈步,同时双手向前搂住右膝。
左摟膝拗步:同第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搂膝拗步:同第12式。
右摟膝拗步:左脚向前迈步,同时双手向左搂住右膝。
手挥琵琶:同第7式。
搂膝拗步:同第12式。
右摟膝拗步:同第1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坐步扇通背:右脚向前迈步,双手分别向左右伸展开来。
右摟膝拗步:同第1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左下式揽雀尾:双手交替上托下按,仿佛揽雀尾的动作。
左单鞭:同第3式,但方向相反。
雁翅分针势:左脚向前迈步,同时双手向上分开,像展翅欲飞的雁。
右上式揽雀尾:同第24式,但方向相反。
右单鞭:同第3式。
指南针:双手向前伸直,仿佛指南针的指针。
左蹬脚:右脚向前迈步,左脚踢出。
右蹬脚:同第30式,但方向相反。
右摟膝拗步:同第1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右下式揽雀尾:同第24式。
右单鞭:同第3式。
闪通背:向右脚的方向跨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开。
左金鸡独立:将左腿抬起,双手向前伸直。
右金鸡独立:同第37式,但方向相反。
右摟膝拗步:同第16式。
手挥琵琶:同第7式。
右下式揽雀尾:同第24式。
右单鞭:同第3式。
左上式揽雀尾:同第24式,但方向相反。
左单鞭:同第3式。
左下式揽雀尾:同第24式。
右上式揽雀尾:同第24式。
右单鞭:同第3式。
收势:双手收回,回到起始的姿势。
这是48式太极拳的基本谱序,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身体动作和意义,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达到身心调和、增强健康和内力的目的。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一).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一第一势金刚捣碓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
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
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
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
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
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
第一势共7个动作。
眼法以正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
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第二势揽扎衣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作用的。
陈氏原名揽擦衣。
有人以戚继光拳经为据,妄改陈氏原名为懒扎衣,于陈氏理法不合。
而且戚氏图像为右手高举,眼向左视,左手撩衣于后,与陈氏揽擦衣势不同,故不采用。
陈氏太极拳一路共4个揽擦衣,二路(炮捶)只有1个。
要领:此势共5个动作。
眼法以右前方为主。
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
前两个动作的步法仍为上势金刚捣碓的小正马步,只是由于身体左右旋转,而变换腿部缠法,并未变步型;从第三动作起才变为右扑步,右侧马步,而成右弓蹬步。
手法包括右下掤,右小采,右进步靠、肘、按、挤等法。
歌诀:揽擦衣先右下掤,右采左按进靠攻。
随势肘按螺旋挤,体松气顺神要凝。
第三势六封四闭势名考释:此势是说明动作的。
封是封制对方的着法,使之无隙进攻;闭是关闭自己的门户,做到防守紧严。
六封四闭就是既要保全自已,又要严防对方,便于进攻。
当然这种要求,不只限于这一个势子。
在陈氏太极拳各种着法中,都含有这两层意义和作用。
陈氏老架第一路(十三势)无此名,其他几路则有此名,108势太极长拳中也有此名。
陈鑫先生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也无此名,但曾说搂膝拗步亦可名六封四闭。
42、48、24式太极拳谱
42、48、24式太极拳谱第一篇:42、48、24式太极拳谱式太极拳谱和要领提示42式太极拳是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规范性,适应国际、国内太极拳竞赛的需要,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专家所编的竞赛规定套路。
其特点是以杨式太极拳大架风格特点为主,兼有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和吴式太极拳的平圆动作,形成了动作外形严格规范,动作气势舒展大方;动作劲力刚柔相济,动作速度匀速有变,技术全面的特色。
它虽名为“竞赛套路”,但是不失良好的健身作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深受群众的喜受,在群众中普及面极为广范,练习者彼众。
为使老年同志学拳时,易学易记,现将42式太极拳编成歌诀,介绍给大家,此歌诀能对方大家有所帮助,这正是作者所希望的。
第一段1.起势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8.捋挤势(二)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
9.进步搬拦捶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
10.如风似闭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
第二段 11.开合手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
12.右单鞭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
13.肘底捶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
14.转身推掌(二)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15.玉女穿梭(二)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16.右左蹬脚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17.掩手肱捶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18.野马分鬃(二)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第三段19.云手(三)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
最全的杨氏太极拳旧抄老谱,太珍贵了
最全的杨氏太极拳旧抄老谱,太珍贵了八门五步掤南,捋西,挤东,按北,採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方位。
坎,离,兑,震,巽,乾,坤,艮--八门。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
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是四隅之手。
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
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
五行: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
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
以中土为枢机之轴。
怀藏八卦,脚踩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於自然。
十三势也,名之日:[八门五步]。
八门五步用功法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後,而後方能懂劲,由懂劲后,自能接及神明矣!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之於我也!固有分明法盖人降生之初,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
颜色、声音、香臭、五,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与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
思及此,是人熟无?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
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
是乃运动而知觉也。
夫运而知,动而觉;不运不觉,不动不知。
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
动知者易,运觉者难。
先求自已知觉运动得之於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於自己。
不可不知此理也。
夫而後懂劲然也。
粘黏连随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粘、黏、连、随不可。
斯粘、黏、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顶匾丢抗顶者,出头之谓也。
匾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太过之谓也。
要知於此四字之病,不明粘黏连随之功断,且不明知觉运动也。
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
所难者粘黏连随,而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对待无病顶、匾、丢、抗,失於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粘、黏、连、随,何以得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匾、丢、抗相对於人也;要以粘、黏、连、随等待於人也。
二十四式太极拳谱(完美)
二十四式太极拳拳谱【1】(动作名称及分解提要)二、左右野马分鬃:1、左野马分鬃1)、(右)抱手收(左)脚;2)、(左)转体上(左)步;3)、(左)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1)、(左)转体撇(左)脚;2)、(左)抱球收(右)脚;3)、(右)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1)、(右)转体撇(右)脚;2)、(右)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1、(右)跟步(中)抱手;2、后坐转体;3、(左)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1、左搂膝拗步:1)、(左)转体摆臂;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肘;4)、(左)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1)、(左)转体撇(左)脚;2)、(左)摆臂收(右)脚;3)、上(右)步屈(左);4)、(右)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1)、(右)转体撇(右)脚2)、(右)摆臂收(左)脚;3)、上(左)步屈(右)臂;4)、(左)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1、(右)跟步展臂;2、后坐引手;3、(左)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1、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3)、(左)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1)、(右)转体撤(右)手;2)、退(左)步(右)卷肱;3)、(右)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1)、(左)转体撤(左)手;2)、退(右)步(左)卷肱; 3)、(左)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1、(右)转体撤手;2、抱手收(左)脚;3、(左)转体上(左)步;4、(左)弓步棚臂;5、(左)转体摆臂;6、(右)转体后捋;7、(左)转体搭手;8、(左)弓步前挤; 9、后坐引手; 10、(左)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1、(右)转体分手;2、抱手收(右)脚;3、转体上(右)步;4、(右)弓步棚臂;5、(右)转体摆臂;6、(左)转体后捋;7、(右)转体搭手;8、(右)弓步前挤;9、后坐引手;10、(右)弓步前按。
精校杨氏太极拳谱【收藏篇】
精校杨氏太极拳谱【收藏篇】(1)八门五步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
八门者,四正隅也。
四正为掤捋挤按,四隅乃採挒肘靠。
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
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
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曰“八门五步”。
(2)粘黏连随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
连者,舍已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动此应之谓也。
学者欲求懂劲,当于此四字再三注意焉。
(3)顶匾丢抗顶者,出头之谓也。
匾者,不及之谓也。
丢者,离开之谓也。
抗者,太过之谓也。
初学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于推手之时,密密觉察,随时改去,改之既尽,方能达感觉灵敏、粘黏连随之域。
(4)太极圈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
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
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5)对待用功法守中正欲求懂劲,须习对待,即“推手”。
推手分掤捋挤按四手,学者必于此四手,用不动步推法苦下工夫,须练至腰腿皆可粘黏连随,身形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
(6)太极避退不已功掤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
先知四手得其真,採挒肘靠方可许。
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
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
千万不可离太极,对待于人出自然。
由兹往返于地天,但求舍己无弥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7)太极体用解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
身为心之用,劲为身之用。
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
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
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
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
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于微乎理矣。
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
特借后天之武事,论之于身心,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
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者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
太极拳全集、剑全谱(可打印)
太极规则及要领01心静体松柔和自然02中正安稳舒展大方03均匀连贯虚实相间04轻灵沉稳刚柔相济05周身相随内外相合06动中欲静滑滑流水07大架饱满舒展饱满08势行劲不断断而复连09劲变意不断微波细澜10柔而不软沉而不僵11先在心后在身12外三合手眼身法步13内三合意气力24式太极拳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03白鹤亮翅 04左右搂膝拗步05手挥琵琶 06倒卷肱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09单鞭 10云手11单鞭 12 高探马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 16 左下势独立17 右下势独立 18 左右穿梭19 海底针 20 闪通臂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23 十字手 24 收势88式太极拳01预备式 02起式03拦雀尾 04单鞭05提手 06白鹤亮翅07左搂膝拗步 08手挥琵琶09左右搂膝拗步10手挥琵琶11进步搬拦捶 12如封似闭13十字手 14抱虎归山15斜拦雀尾 16肘底看捶17左右倒卷肱 18斜飞式19提手 20白鹤亮翅21左搂膝拗步 22海底针23闪通背 24转身撇身捶25进步搬拦捶 26上步拦雀尾27单鞭 28云手29单鞭 30高探马31右分脚 32左分脚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35进栽捶 36翻身白蛇吐信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39左披身伏虎 40右披身伏虎41回身右蹬脚 42双峰贯耳43左蹬脚 44转身右蹬脚45进步搬拦捶 46如封似闭47十字手 48抱虎归山49斜拦雀尾 50横单鞭51左右野马分鬃 52进步拦雀尾53单鞭 54左右穿梭55进步拦雀尾 56单鞭57云手 58单鞭59下式 60左右金鸡独立61左右倒卷肱 62斜飞式63提手 64白鹤亮翅65左搂膝拗步 66海底针67闪通背 68转身撇身捶69进步搬拦捶 70上步拦雀尾71单鞭 72云手73单鞭 74高探马75左穿掌 76转身十字蹬脚77进步指裆捶 78上步拦雀尾79单鞭 80下式81上步七星 82退步跨虎83转身摆莲脚 84弯弓射虎85进步搬拦捶 86如封似闭87十字手 88收势还原42式太极拳01起势 02右揽雀尾03左单鞭 04提手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07左撇身捶 08捋挤势09进步搬拦捶 10如封似闭11开合捶 12右单鞭13肘底 14转身推掌15玉女穿梭 16左右蹬脚17掩手肱捶手 18野马分鬃19云手 20 独立打虎21右分脚 22双峰贯耳23左分脚 24转身拍脚25进步栽捶 26斜飞势27单鞭下势 28金鸡独立29退步穿掌 30虚步压掌31独立托掌 32马步靠33转身大捋 34歇步擒打35穿掌下势 36上步七星37退步跨虎 38转身摆莲39弯弓射虎 40左揽雀尾41十字手 42收势杨式48式太极拳起势01白鹤亮翅 02左搂膝拗步03左单鞭 04左琵琶05捋挤势 06左搬拦捶07左棚捋挤按 08斜身靠09肘底捶 10倒卷肱11转身推掌 12右琵琶势13搂膝栽捶 14白蛇吐信15拍脚伏虎 16左撇身捶17穿拳下势 18独立撑掌19右单鞭 20右云手21右左分鬃 22高探马23右蹬脚 24双峰贯耳25左蹬脚 26掩手撩拳27海底针 28闪通背29右左分脚 30搂膝拗步31上步擒打 32如封似闭33左云手 34右撇身捶35左右穿梭 36退步穿掌37虚步压掌 38独立托掌39马步靠 40转身大捋41撩掌下势 42上步七星43独立跨虎 44转身摆莲45弯弓射虎 46右搬拦捶47右棚捋挤按 48十字手收势杨式太极拳40式01起势 02揽雀尾03单鞭 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07手挥琵琶 08搬拦捶0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11肘底捶 12倒卷肱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15云手 16单鞭17高挥马 18右蹬腿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29指裆捶 30揽雀尾31单鞭 32左下势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39十字手 40收势38式太极拳起势01揽雀尾 02单鞕03提手上势 04白鹤亮翅05左右搂膝拗步 06手挥琵琶07白蛇缠身揽雀尾08斜行势肘底锤09左右倒撵猴10背折靠斜飞势11乌龙摆尾海底定针12扇通背13转身搬拦锤 14上步揽雀尾15单鞭 16云手17高挥马 18左右分脚19转身蹬脚 20进步栽锤21回身肘转身右蹬脚22左右打虎势 23披身坐蹬脚24双峰贯耳拦腰掌25野马分鬃 26玉女穿梭27双缠手蛟身下势28金鸡独立29白蛇吐信转身十字手30进步指挡锤31仰天观月回身下势32上步七星33退步挎虎34扫堂腿摆莲脚135弯弓射虎 36进步搬拦锤37如封似闭 38十字手收势吴氏46式太极拳01起势 02左右拦雀尾03左单鞭 04提手上势05白鹤亮翅 06左右搂膝挪步07搬拦捶 08如封似闭09白鹤亮翅 10抱虎归山11野马分鬃 12手挥琵琶13对心掌 14右单鞭15右云手 16玉女穿梭17高探马 18左右分脚19转身右蹬脚 20按势21青龙出水 22闪通背23左单鞭 24左云手25左下势 26左金鸡独立27右下势 28右金鸡独立29践步打捶 30翻身二起脚31左右披身伏虎 32肘底捶33左右倒卷肱 34青龙出水35左拍脚 36转身十字摆莲37跳步指挡捶 38左下势39上步七星 40退步挎虎41转身摆莲 42弯弓射虎43上步右搬拦捶 44如封似闭45双撞捶 46收势32式太极剑起势01并步点剑 02独立反刺03扑步横扫 04向右平带05向左平带 06独立抡劈07退步回抽 08独立上刺09虚步下截 10左弓步刺11转身斜带 12缩身斜带13提膝捧剑 14跳步平刺15左虚步撩 16右弓步撩17转身回抽 18并步平刺19左弓步拦 20右弓步拦21左弓步拦 22进步反刺23返身回劈 24虚步点剑25独立平托 26弓步挂劈27虚步抡劈 28撤步反击29进步平刺 31旋转平抹30丁步回抽 32弓步直刺收势42式太极剑01起势 02并步点剑03弓步削剑 04提膝劈剑05左弓步拦 06左虚步撩07右弓步撩 08提膝捧剑09蹬脚前刺 10跳步平刺11转身下刺 12弓步平斩13弓步崩剑 14歇步压剑15进步绞剑 16提膝上刺17虚步下截 18右左平带19弓步劈剑 20丁步托剑21分脚后点 22仆步穿剑23蹬脚架剑 24提膝点剑25仆步横扫 26弓步下截27弓步下刺 28右左云抹29右弓步劈 30后举腿架剑31丁步点剑 32马步推剑33独立上托 34挂剑前点35歇步崩剑 36弓步反刺37转身下刺 38提膝提剑39行步穿剑 40摆腿架剑41弓步直刺 42收式武当太极剑(49式)01起势 02丁步点剑03回身点剑 04仆步横扫05右左平带 06分脚领剑07叉步反撩 08马步云抱09丁步截剑 10翻身崩剑11弓步下刺 12独立上刺13仆步穿剑 14蹬脚前刺15跳步平刺 16转身平刺17行步穿剑 18行步扣剑19弓步下刺 20腾空跳刺21马步藏剑 22回身反刺23虚步崩剑 24独立上刺25撤步云斩 26仰身架剑27转身回抽 28并步平刺29行步撩剑 30仰身撩剑31盖步按剑 32跳步下刺33歇步压剑 34虚步点剑35独立托架 36弓步挂劈37歇步后刺 38叉步平斩39虚步抱剑 40叉步平带41弓步平崩 42提膝点剑43叉步反撩 44丁步刺剑45丁步抱剑 46行步穿剑47扣剑平抹 48并步平刺49收势还原杨式56式太极剑01起势弓步前指02三环套月丁步前点剑03大魁星式独立反刺04蜻蜓点水提膝点剑05燕子抄水扑步横扫06左右拦扫左右手带07小魁星式虚步撩剑08燕子入巢仆步穿剑09虎抱头虚步捧剑10灵猫捕鼠跳步下刺11黄蜂入洞转身平刺12凤凰双展翅回身平斩13小魁星式虚步撩剑14太公等鱼虚步反刺15拨草寻蛇左右下截16哪吒探海独立抡劈17怀中抱月退步回抽18宿鸟投林独立上刺19乌龙摆尾撒步平刺20青龙击水左弓步刺21风卷荷叶转身平带22狮子抬头缩身斜带23虎抱头提膝捧剑24野马跳涧跳步平刺25悬崖勒马仰身云斩26转身指南并步平刺27迎风掸尘弓步拦剑28顺水推舟进步反刺29流星赶月反身回劈30天马行空歇步压剑31燕子衔泥虚步点剑32挑帘式独立架托33左车轮剑弓步挂劈34右车轮剑虚步抡劈35大鹏展翅撤步反击36水中捞月弓步撩剑37怀中抱月提膝捧剑38夜叉探海独立下刺39犀牛望月弓步回抽40射雁式虚步回抽41青龙探爪并步击剑42凤凰单展翅回身平斩43左右跨栏盖步截剑44射雁式虚步回抽45白猿献果并步上刺46流水落花定步回抽47玉女穿梭转身下刺48斜飞式弓步削剑49白虎揽尾弓步抡劈50鱼跳龙门跳步上刺51乌龙绞柱转身撩剑52水中捞月弓步撩剑53仙人指路丁步回抽54风扫梅花旋转平撩剑55并步指南并步平刺56收势按剑还原上步接剑太极长穗剑38式01仙女托盘 02金鸡独立03渔翁撒网 04黄蜂入洞05白鹤亮翅 06流星赶月07游龙戏水 08白蛇伏草09叶底藏花 10迎风掸尘11仙人指路 12乌龙摆尾13左右车轮 14鹞子翻身15白蛇吐信 16哪吒探海17怀中抱月 18横扫千军19鹊雀登枝 20紫燕望月21顺水推舟 22童子拜佛23穿袖挑灯 24鹞子穿林25青龙出水 26风摆杨柳27灵猫捕鼠 28凤凰点头29白猿献果 30独立跨虎31抽梁换柱 32海底翻花233苏秦背剑 34古树盘根35风扫梅花 36弯弓射虎37宿鸟归林 38苍龙归海52式一套太极扇01起势开步抱扇02斜飞式侧弓步举扇03白鹤亮翅虚步亮扇04黄蜂入洞进步刺扇05哪吒探海转身下刺扇06金鸡独立独立撩扇07力劈华山翻身劈扇08灵猫捕蝶转身抡压扇09坐马观花马步亮扇10野马分鬃弓步削扇11雏燕凌空并步亮扇12黄蜂入洞进步刺扇13猛虎捕食震脚推扇14螳螂捕蝉戳脚撩扇15勒马回头盖步按扇16鹞子翻身翻身藏扇17坐马观花马步亮扇18举鼎推山马步推扇19神龙回首转身刺扇20挥鞭策马叉步反撩扇21立马扬鞭点步挑扇22怀中抱月歇步抱扇23迎风撩衣并步贯扇24翻花舞袖云手劈扇25霸王扬扇歇步亮扇26抱扇过门开步抱扇27野马分鬃弓步削扇28雏燕凌空并步亮扇29黄蜂入洞进步刺扇30猛虎捕食震脚推扇31螳螂捕蝉戳脚撩扇32勒马回头盖步按扇33鹞子翻身翻身藏扇34坐马观花马步亮扇35顺鸾肘马步顶肘36裹鞭炮马步翻砸37前招势震脚拍扇39龙虎相交蹬脚推扇40玉女穿梭望月亮扇41天女散花云扇合抱42霸王扬旗歇步亮扇43行步过门托扇行步44七星手虚步捧扇45揽扎衣弓步捧扇46捋挤式后捋前挤47苏秦背剑并步背扇48搂膝拗步弓步戳扇49单鞭下势仆步穿扇50挽弓射虎弓步架打51白鹤亮翅虚步亮扇52收势抱扇还原夕阳美太极功夫扇二套01起式白猿献果02虚步撩扇金刚撩衣03震脚抖扇海底翻花04云手拨扇插步云手05弓步推扇搂膝拗步06架扇蹬脚挑帘推窗07独立劈扇哪吒探海08回身捧扇大蟒翻身09举扇冲拳弯弓射虎10歇步带扇古树盘根11点步亮扇雏燕凌空12歇步云抱天女散花13弓步下截燕子抄水14抱扇弹踢怀中抱月15弓步推扇顺水推舟16劈扇探掌白蛇吐信17舞花击扇武松脱铐18转身云扫力扫千军19弓步扎扇白虎搅尾20插步后崩扇青龙回首21背扇推掌推窗望月22马步跨肘二郎担山23马步推扇坐马提缰24叉步反撩狮子滚球25望月亮扇嫦娥舒神26转身抱扇怀抱乾坤27转身捧扇白猿献果28歇步带扇古树盘根29点步亮扇雏燕凌空30歇步云抱天女散花31弓步下截燕子抄水32抱扇弹踢怀中抱月33弓步推扇顺水推舟34劈扇探掌白蛇吐信35舞花击扇武松脱铐36云扇前点蜻蜓点水37弓步劈扇风卷残云38掩手推扇掩手肱捶39马步推扇金鸡抖翎40崩拳蹬脚蹬一根41跳步劈扇翻花舞袖42背手后撩鹞子束身43点步上刺燕子入云44弓步崩扇披身伏虎45歇步亮扇霸王扬旗46开步抱扇怀中抱月47弓步分靠野马分鬃48虚步抱扇手挥琵琶49弓步平推如封似闭50仆步分扇分扇分掌下式51举腿挑扇独立挎虎52摆腿拍脚转身摆莲53撞拳撩扇当头炮54虚步亮扇白鹤亮翅55并步抱扇白猿献果56收式垂手还原杨氏太极扇01起势 02闻鸡起舞03白猿献果 04仙人采气05天竹叶翠 06怀中抱月07牧童指路 08送鸟归林09推窗望月 10燕子抄水11雄鹰单展 12流星赶月13神龙返首 14旋转乾坤15流星赶月 16神龙返首17叶底偷桃 18顺水推舟19华佗垂帘 20黄莺落架21风卷荷叶 22金童托印23乌龙摆尾 24鹞子翻身25上步打虎 26神龙返首27叶底采莲 28云燕南飞29俯身观扇 30左铁牛耕田31右铁牛耕田 32宿鸟归巢33振臂看花 34随风摆柳35推波助澜 36迎风掸尘37舞袖翻花 38金瓶倒水39鱼跃龙门 40神鹰觅食41饿虎擒羊 42振臂看花43退避三舍 44黑熊出洞45叶底采莲 46力臂华山47左撞金钟 48寒鸭浮水49振臂看花 50野马翻身51金花落地 52霸王举鼎53四维雄风 54引蛇出洞55倒插杨柳 56仙女捧盘57乌云倒卷 58偷步捺阴59振臂看花 60三环套月61大鹏展翅 62凤凰旋舞63白蛇吐信 64拨云见日65流星赶月 66神龙返首67白鹤亮翅 68风扫秋叶69大地回春 70倒挂金钟71彩蝶飞舞 72叶落归根73收势还原中华乾隆扇01高山劲松 02风雪花梅03阳光普照 04仙人坐莲05猛虎跋山 06风摆荷叶07霸王登鼎 08青龙出水09巨蟒行云 10跃步开扇11老君归位 12鹏程万里13蛟龙翻身 14迎风弹尘15仙人指路 16信步勒马17哪吒闹海 18黄蜂入洞19电闪雷鸣 20英雄射雕21犀牛望月 22金玉满堂23白猿献果 24班师回朝3。
张三丰太极拳经
张三丰太极拳经太极拳经一举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了于腰腿水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白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白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堋捋挤按採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堋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 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以上系武当山张三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徒作技艺之末也。
张三丰承留天地即乾坤,伏巍为人祖。
画卦道有名,尧舜十六母。
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
神化性命功,七二乃文武。
授之至予来,字着宣平许。
延年药在身,元善从复始。
虚灵能德明, 理令气形具。
万载咏长春, 心兮诚真迹。
三教无两家, 统言皆太极。
浩然塞而冲, 方正千年立。
继往圣永绵, 开来学常续。
水火既济焉, 愿至戌毕宇。
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予知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皆以小为身之主也。
保全心身,永有精气神也。
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备动动。
安安动动,乃文乃武。
大而化之者,圣神也。
先觉者得其寰中,超呼象外矣。
后学者以效先觉之所知能。
其知能,虽人固有之知能,然非效之不可得也。
夫人之知能,天然文武。
目视、耳听、天然文也;手舞、足蹈、天然武也。
孰非固有也?明矣。
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进之以武事修身。
传之至予,得之手舞足蹈之采战,借其身之阴,以补助之阳。
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于身中矣。
男之身只一阳,男全体皆阴女。
以一阳采战全体之阴女,故云。
一阳夏始"。
斯身之阴女,不独七二。
【太极拳经谱】陈式太极拳谱大全
【太极拳经谱】陈式太极拳谱大全一、陈氏太极缠丝功陈氏太极功法主要是让初学者对太极功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提高对太极拳中呼与吸的认识,加强对拳理拳法的理解,另外,这套功法中是太极功法中最低层的展现。
层次越高,其外形反而不显。
也就是说“有意不露其形”。
望各位爱好者提高认识,用科学自然的方法练习,不然就会有“走气”之说,甚至会出现气闷、横气填胸、头晕等症状。
陈氏太极功法动作名称1无极桩 2正面单手缠丝 3侧面单手缠丝 4正面上下缠丝绸 5正面里外缠丝 6正面里外侧面缠丝 7正面里外上下缠丝 8正面双手缠丝9正面双手上下缠丝 10正面双手开合缠丝 11斜步上下缠丝 12斜步双手缠丝 13斜步左右缠丝 14前后缠丝 15大小缠丝单腿的缠丝:1开合缠丝2上下缠丝3上步缠丝绸4倒步缠丝5拗步缠丝 6定步缠丝二、陈氏太极拳十九势十九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结合老架、新架、小架于一身所创的陈氏简化太极套路之一。
陈小旺大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陈氏太极拳,更好的弘扬陈氏太极拳,创编的这套陈氏太极拳十九势,短小精辟,并且不失陈氏太极拳的风格及特点,是初学者的良师益友。
陈式太极拳十九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 2金刚出庙 3懒扎衣 4上步斜行 5上三步 6左掩手肱拳7双推手 8倒卷肱 9闪通背 10右掩手肱拳 11六封四闭 12运手 13高探马 14右蹬一跟 15左蹬一跟 16野马分鬃 17玉女穿梭 18金刚捣碓19收势三、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陈氏太极拳三十八势是当代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大师根据陈氏太极拳新架套路中的基本要领和运动规律删略重复动作简化而出,此套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螺旋缠丝劲别具一格,初学新架者习此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三十八势动作名称:1预备势 2金刚捣碓 3白鹤亮翅 4上三步 5斜行 6搂膝 7前蹚拗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 10双推手 11三换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压肘 15白蛇吐信 16闪通背 17前蹚拗步 18左青龙出水 19击地捶 20二起脚 21护心拳22前招 23后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27懒扎衣28六封四闭29单鞭30雀地龙31上步七星32小擒打 33运手 34高探马 35双摆莲 36当头炮 37金刚捣碓 38收势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氏太极拳老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根据祖传拳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创编了流传至今的老架一路、二路。
太极拳经谱
太极拳经谱1.太极拳歌诀六首——张三丰其一: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
胃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
其二: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左右宜有虚实处,意上离下后天还。
其三:拿往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
其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快手慢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其五:掤履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其六: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
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2.太极拳论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愈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快欺慢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3.十三势歌——王宗岳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太极拳经
太极拳经张三丰著王宗岳解歌诀一张三丰王宗岳名家注解备注順項貫頂兩膀松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两背松,然后窒。
·精神能提则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窒,实。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虚灵顶劲·沉肩坠肘束胁下氣把襠撑提顶吊裆,心中力量。
·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串,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
·含胸拔背·松腰闻勁開闔兩捶爭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已动。
·两捶,两前臂。
·七星势即手足姿势方位,如车轮随要转。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五指抓地上彎弓由脚而腿,由腿而身,练如一气。
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
发动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不见不闻,即可知觉之化境。
·转鹘,旋转不定;猫擒,静以蓄势。
·形似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歌诀二张三丰王宗岳名家注解备注舉步輕靈神內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
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起强劲。
·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
·用意不用力莫教斷續一氣研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
·相连不断左宜右有虛實處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穿,勿令丝毫间断耳。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太极拳谱图文详解资料
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太极拳谱图文详解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简介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流派。
这派太极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杨碌禅(1799-1872)及其子杨健侯(1839-1917)、其孙杨澄甫(1 883-1936)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
由于杨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
杨式太极拳的拳架有高;中、低之分,初学者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以及不同的要求,采用高低不同的拳架适当调整运动量。
因此,它既适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又适用于体弱者作为疗病和保健的手段。
关于图谱的几点说明1.杨式太极拳图解有动作分解图244幅和附图7幅.共计251幅,其中有76幅是按照杨澄甫生前拳照摹绘的.其余是根据需要而添绘成杨澄甫体型的。
今将按杨澄甫原照所描之图的图号列出.以便读者参考:3、6、9、1l、14、17、22; 24、28、33、35、37、41、43、49、 53、56、60、74、78、81、 82、85的侧面图,87、90、92、93、96、103、105、109、111、 112,115、118、121、124的侧面图,127、130、133、135、 139、142、143、146、153、156,160的侧面图,163的侧面图,169的正面图,172、175、 179、181、184、187、189、195、 199、202、206、207、20 9、212、214、217、218、220、223、 227、228、230、232、 238、241、244。
2.为了便利读者查对拳式的方向,把图照中姿势的方向约定为:面向读者等于向南,背向读者等于向北,面向读者右面等于向东,面向读者的左面等于向西。
当读者练习纯熟后,可以根据场地形状任选方向,不—定要把预备式从面南站立开始。
张三丰太极拳谱
张三丰太极拳谱《太极拳谱》01、无极歌无形无象无纷拏,一片神行至道誇。
参透虚无根蒂固,浑浑沌沌乐无涯。
02、太极歌太极原生无极中,混元一气感斯通。
先天逆运随机变,万象包罗易理中。
03、四性归原歌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
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04、周身大用论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粗无不到。
05、八字歌掤捋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捷便,沾粘连随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06、心会论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
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07、功用歌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
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08、十六关要论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09、授秘歌无形无象(忘其有己),全体透空(内外如一)。
应物自然(随心所欲),西山悬磬(海阔天空)。
虎吼猿鸣(锻炼阴精),水清河净(心死神活)。
翻江播海(气血流动),尽性立命(神充气足)。
注:以上1——9见于宋书铭传抄谱《宋远桥述记太极拳源流》。
太 极 拳 经 谱
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
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
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
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积力久,质而弥光。
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宾主分明,中道皇皇,经权互用,补短截长。
神龙变化,储测汪洋?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不先不後,迎送相当。
前後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绕急相将。
高擎低取,如愿相偿,不滞於迎,不涉於虚。
至诚运动,擒纵由余,天机活泼,浩气流行。
佯输诈败,制胜权衡,顺来逆往,令彼莫测。
因时制宜,中藏妙诀,上行下打,断不可偏。
声东击西,左右威宣,寒往暑来,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
循序渐进,仔细研究,人能受苦,终跻浑然。
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
精练已极,极小亦圈,日中则反,月满则亏。
敌如诈诱,不可紧追,若逾界限,势难转回。
况一失势,虽悔何追?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一夫当关,万人失勇。
沾连粘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
细腻熨帖,中权後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宜中有虚,人己相参;虚中有实,孰测机关?不遮不架,不顶不延,不软不硬,不脱不沾,突如其来,莫知其然,跌翻绝妙,灵境难言。
试一形容:手中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宜重则重,如虎下山。
引视彼来,进由我去;来宜听真,去贵神速。
一窥其势,一觇其隙,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机会,恐难再得!一点灵境,为君指出。
至於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
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後仰,奇正相生。
迥旋倚侧,攒跃皆中,千变万化,难绘其形。
气不离理,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圣。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
中气贯足,精神百倍;临阵交战,切忌先进;如不得已,浅尝带引,静以待动,坚我壁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经谱*---
作者:陈鑫
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
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
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
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
必先有事,勿助勿忘。
真积力久,质而弥光。
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
宾主分明,中道皇皇。
经权互用,补短截长。
神龙变化,畴测汪洋?沿路缠绵,静运无慌。
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不先不后,迎送相当。
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
高擎低取,如愿相偿,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由余。
天机活泼,浩气流行,佯输诈败,制胜权衡。
顺来逆往,令彼莫测,因时制宜,中藏妙诀。
上行下打,断不可偏。
声东击西,左右威宣。
寒往暑来,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
循序渐进,仔细研究,人能受苦,终跻浑然。
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敌如诈诱,不可紧追,若逾界限,势难转回。
况一失势,虽悔何追?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
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一夫当关,万人失勇。
沾连粘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
细腻熨帖,中权后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实中有虚,人己相参;虚中有实,孰测机关?不遮不架,不顶不延(迟也),不软不硬,
不脱不沾,突如其来,人莫知其所以然,只觉如风,摧倒跌翻。
绝妙灵境,难以言传。
试一形容:手中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宜重则重,如虎下山。
引视彼来,进由我去;来宜听真,去贵神速。
一窥其势,一觇其隙,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机会,恐难再得!一点灵境,为君指出。
至於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
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
回旋倚侧,攒跃皆中(皆有中气放收宰乎其中)。
千变万化,难绘其形。
气不离理,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圣。
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