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和社会化统一
游戏教学中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主国 教育 信息 编 化》 辑部:i m ed. ms o.u n  ̄ e C
游戏教学中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蒋 璐
( 东师范大学 教 育信 息技 术学 系, 华 上海 2 06 ) 0 02
摘 要: 随着教 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 新的教育思想和教 学方法层 出不穷。同时, 游戏市场也是一幅 繁 荣景 象。 游戏 和教 学相 结合就 产 生 了游 戏教 学。目前 , 学者 认 为游戏教 学能激 发 学生的 学 习兴 将 有
() 4 游戏参与 的 自发 性 。 游戏者 重点 就 是 在 教 学 中充 分发 挥游 戏 参 与游 戏 完 全 是 出于 一种 自愿 的 在游 戏 教 学 的 过 程 中 ,尊 重 学 生 是 由内部动机所 控制的 。
(2 游戏程序 的竞争 性。所有 1) 的游戏都是存在竞争 的。而且竞争 戏 的最主要动机之一 。
、
概念界定
二、 游戏教学 的理论分析
1游戏 的特征 .
游戏 存在 已久 . 不 同的 角度 从 进行界 定都有不 同的侧 重点 。从支
每种 游戏 从游 戏 内容 、 游戏 方 受或心理体验 , 即游戏性体验 。 的游戏 又都 具有 相 同点 . 是游 戏 者关 注的是游戏过程而非游戏 的最 就
() 3 游戏规则 的严格 化。 有人 合 考虑各 个 方面 的 因素 , 到解决 所 找 最 优策略 。
特征与教学策 略等方面 , 借鉴游戏 , 都 要遵守规则 , 否则 没有机会获胜 ,
设计选 择适 当的发展 工具 、 价方 甚 至没有机会参 与游戏 。 评 法、 教学策略 。 中 . 其 游戏 化学 习 的
() 戏过程 的平等性 。 9游 所有参 胜机会 , 没有人 享有特权 。 (0 游 戏经 历 的共 同经验 性 。 1)
制度的统一与个性化
制度的统一与个性化在现代社会中,制度的统一与个性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人们普遍认识到,制度的统一可以带来社会的稳定和秩序,而个性化能够满足人们个体的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制度的统一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统一在制度中的重要性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制度的统一是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
统一的制度能够建立规范化的行为准则,使社会各方遵守相同的规则,避免混乱和纷争的产生。
例如,教育制度的统一可以确保所有学生接受相同标准的教育,公民身份制度的统一可以确保每个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其次,在国际交往中,制度的统一有助于增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互信。
当各国制度存在差异时,可能会导致交流障碍和矛盾的产生。
而统一的制度可以建立起共同的规范和规则,促进各国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二、个性化与制度的平衡与制度的统一相对应的是个性化的需求。
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
这就给传统的统一制度带来了挑战。
如果制度过于统一,可能会束缚个人的创造力和自由发展空间,限制了个体的选择权。
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度设计中寻求统一和个性化之间的平衡点。
一方面,我们应该保留一些基本的统一制度,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相应的制度中为个体提供一定的个性化选择空间和权利。
例如,教育制度可以在一些方面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职业发展可以鼓励个体追求自己的兴趣和激情。
三、解决方案为了实现制度的统一与个性化的平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案:1. 提供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政府和组织可以在制度中增加更多的个性化选择,让个体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这既满足了个人的个性化需求,又不影响整体制度的统一性。
2. 引入灵活性机制。
为了应对个体的多样性需求,可以在制度中引入一些灵活性机制,使得个体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例如,工作时间的灵活安排、教育制度的课程调整等。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认知者 原有经验 价值观念 情感状态 相似假定作用 认知偏见 类化原则 认知对象 魅力 知名度 自我表演 认知情境 空间距离 背景参考
积极偏见
隐含人格理论
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眼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 这主要是因为(B)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社会化
1、基本社会化:基本的适应环境能力 2、预期社会化:学习将要扮演的社会角色 3、发展社会化:跟随社会变化发展 4、再社会化:跟随环境变化 5、反向社会化:年轻人向前辈传递知识 D、岗前培训 预期社会化
纵向划分 (社会化的时期)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D)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基本社会化 再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
2.医生抢救病人的行为是利他行为。(×)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利他者的因素 性别 年龄 人格特征 (社会责任感) 助人者的心境 求助者的特点 性别 年龄 魅力 人品 环境和情境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 作用 自然环境 他人利他行为的示范作用
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与同其他人 在一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从而 产生棘突坐视不管的冷漠行为。 解释:
5.各种媒体的广告通过改变观众的态度来推销其商品,这 种改变态度的方法属(D) A 群体影响法 B 活动参与法 C 角色扮演法 D 劝导宣传 法
态度测量
态度的测量:测量其方向和强度
总加量表法(里克特量表); 社会距离尺度法; 语意分析法(双极形容词分析) 投射法;eg主题统觉测验、造句测验 行为观察法 生理反应法
教育社会化与个性化教育
教育社会化与个性化教育教育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不断变革,目的也在不断调整。
从最开始的传统教育,到现在的普及教育,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和需求一直在不断演变。
教育因为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变。
而社会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则是教育领域中比较新的两个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了教育的两个方向。
1. 社会化教育社会化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社会性,也就是培养个体为社会的一分子做出贡献。
在传统的义务教育中,社会化教育的方向就比较明显。
义务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知识和技能对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主要以道德、文化、法律知识培养等为核心,这些内容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的能力和素养。
在这个阶段,学生是通过学校对社会的介绍和教育,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积极向上的道德标准和生活方式,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高等教育阶段,社会化教育的重点则更加明显。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阶段,其培养目标是社会化的、实用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因此,高等教育的内容往往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多加强社会实践和实习,让大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以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强的知识创新和创业精神,无论是在国家还是企业中都可以有所作为。
这就需要大学教育在加强学术研究的同时,扩大国际交流,引导创新文化,培养特别是极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 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则是建立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个体潜能和特长的一种教育方式。
个性化教育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在个性化教育中,教育者需要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德育过程中个性社会化的几个维度
浅议德育过程中个性社会化的几个维度摘要: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和人对自身个性发展要求是学校德育必须做到的两个基本方面,展现着两个方面的基本方针,是德育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协调,做到德育的社会性与个性相结合,注重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充分体现个体人格发展的内涵及层次性,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
关键词:德育;个性社会化;协调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364-02一、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目前,在实现德育的基本目标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从社会根本要求出发,作为德育第一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把人的社会属性置于首位,按照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强调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共性要求。
另一种则是从个人本位主义作为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德育观,强调社会、社会群体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强调人对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由此带来的发展上的个性化选择。
这两种德育观从根本上说,都是认为社会、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相互对立的。
当强调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社会要求时,必须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无条件服从,受教育的个体在社会的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模式中形成,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必须实现统一,这样的结果导致了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需要从内容到实质的与社会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统一,不能实现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另一方面,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发展需求,往往致使受教育者思想意识中,为社会服务意识减弱,甚至表现为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基本道德滑坡。
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看,德育个性化与社会化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
一方面,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有主动进取和富有创造性精神的人,培养主动进取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确保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方面,人的个体发展必须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下,才能体现出它的根本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和发展人的自身。
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罗计服(河北省宁晋教师进修学校)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全面性,开放性和教育价值的多元性好与信息社会的多样性相吻合.此,在确定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时,应该融合教育目的”个性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的精髓,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协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在现文教育实践中,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强调的就是人的个性化,甚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只要发展了人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性格,气质,就以为达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的;只要激起了人的兴趣,引发了人的多种需要,爱好,铸就了人的坚强意志,抑制不良情绪,就以为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诚然,人的个性发展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多样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有两种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有两种责任,即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和社会本身负责任,促进人的发展仅仅是教育完成了培养人的任务.我们知到,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人的个性化不等于社会的个性化,因为社会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总和,自有其发展的复杂性.在强调入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应强凋共性,即人的社会化.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目的强调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往往交替着占据主导地位.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出现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核,学生在统一的模式中铸就,压抑了个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也就失去了独立性,最终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日标,教学大纲,教材,甚至教师都成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条件和工具,教育缺乏必要的控制,学生呈自由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不能与统一性有机结合,结果致使伦理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减弱,人际关系冷淡, 缺乏合作,理解,认同的精神,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同样不适合信息社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所以不管在哪一个社会,哪一个阶级统治,社会在要求个人个性得以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和制约,要求人的个性沿着礼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当然强调共性.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使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模式化,共性化, 而是促使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如何使人的个性和共性得以和谐统一的发展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建立个性和共性统一发展的教育目标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是自主,人的自主意味着自立,自由,社会的自主意味着社会体系的独立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只有自主的主体才能有创造性,摆脱外界的束缚,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但自主本身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将束缚自身的发展,这就要依靠共性的合力作用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共性的途径是一体化或者说是人的社会化.它指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一体化还指每一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光强调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一体化,同时个性和共性的发展不能以相互牺牲为代价.具体到教育领域, 也就是发展能力不能以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代价,发展个性不能以伦理道德的丧失为代价.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应确立一个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和共性方面都得以发展的目标.只有这样,素质教育价值目标的多元性才能实现. 二,调整课程内容促使人的社会化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他的发展.因此,教育存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人,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所以学校除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志趣,个性外,还应开足使学生社会化,一体化的课程.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就痛感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的低落,从而提出要设立专门的伦理课程.使他们庄严而有目的地生活,明确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培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精神,接受新的参与形式,新的文化与道德规范,认识共同利益,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一体化思维.三,社会实践活动是个-陛向共性发展的中介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民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现在许多学校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有些学生也在假期安排了一些活动,这只能算是对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的表层认识,有些活动还是流于形式,规模也太小.以后,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力的要求与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同,合作,理解的态度使个性存社会实践中逐渐向共性转化,又在实践中培养和磨砺个性,增强竞争意识,最终使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
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好奇心激发
鼓励孩子提问、思考和探 究,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
创新思维培养
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 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 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与实验
鼓励孩子动手实践,通过 实验验证知识,培养他们 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网络
社交技能培养Leabharlann 教导孩子如何与人交往、沟通、 合作和解决冲突,培养他们的社
个性与社会化发展
contents
目录
• 个性概述 • 个性发展 • 社会化发展 • 个性与社会化的关系 • 促进个性与社会化发展的策略
01 个性概述
个性的定义
01
个性是一个人在特定文化背景下 的行为、情感、思维和价值观的 综合体现,是个人独特的心理特 征。
02
个性包括个人的气质、性格、能 力、兴趣、价值观等方面,这些 方面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人 的个性。
个性的形成
个性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 同影响,包括基因、家庭、教育、社 会文化、生活经历等。
遗传因素为个性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个性的具体表现 形式和特点。
个性的重要性
个性影响个人的行为、思维和情 感,决定着一个人在生活中的选
择和决策。
个性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人际 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
尊重个体差异
在平衡发展中,应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鼓励个性表达和 创新。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平衡发展要求个体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平衡发展旨在实现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和谐共存,推动社会的进 步和发展。
05 促进个性与社会化发展的 策略
创新教育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创新教育中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个性。
这一倡导对我国教育过去长期以来所追求的社会适应性是一种挑战。
而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促使个体社会化,适应社会,成为一定社会的合格成员。
我国教育如何实现由注重被动适应到注重主动创新的转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试从社会化与个性化关系的角度来阐述创新教育。
1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即适应与创新的关系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个性化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个人心理—行为倾向独特性的过程。
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对的,前者是个体的社会共同性、适应性,后者则是个体自身的独特性、个别性。
我们所提倡的创新教育,就是要注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独创性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过程,其关键是要发展学生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共性,这种教育势必与强调适应性的教育有所不同。
然而,二者又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共存于个体这一有机统一体之中,具有统一性与依存性。
教育的本质功能就在于完成世代间的文化传承。
教育的过程就是使个别的人逐渐社会化的过程,这不仅不妨碍个性的发展,而且是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性丰富共性,共性规范个性。
共性和个性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离开了共性教育这一基础去搞个性化教育只会是缘木求鱼。
没有社会化也就不存在个性化一个人的生活经历越丰富、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会越充分地社会化,同时他的个性也发展得越充分。
个性是人的潜质的自由发展,只有社会化程度最高的个体,其个性才会得到最大的发展和体现。
社会化与个体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社会化的条件及特点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及特点一、社会化的条件从柏拉图起,历代的社会学家们就为人性及人类行为究竟是由遗传所决定(即本能论),还是后天教化所决定(即环境论)的问题所困扰,并为此而争论不休。
(一)个体社会化的遗传基础1.语言能力人类的语言能力是人人社会化的生物基础。
语言使人们之间可以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沟通思想。
语言是上代人传递给下代信息的中介,通过上代人的信息下代可以吸收到社会化所需要的元素,文化得以传承。
2.思维能力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关系,语言系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人类能够利用言语和符号进行学习和记忆,并把所获得的经验感受、知识技能用语言的形式加工,从而使人脑有了更高的抽象和概括能力,拓宽了人类在周围世界中发展的范围,逐渐建立了诸如数学、哲学、和各种科学的概念系统,这些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3.学习能力人类的学习能力有着目的性和指向性,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完善自我观念、培养社会角色,主动地把社会文化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从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特性,理性的指导社会行为。
为培养出合适的社会人,社会也提供个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个体自我完善,反过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事实上,人的学习能力不仅包含了先天素质因素,而且还有社会教化和个体后天努力等相互作用的因素,只有当个体与社会相互促进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4.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活动是人类长期发展的产物。
个体出生后,受生理发育的限制,生理上、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必须依赖父母和其他养育者。
正是这种依赖性使一个人生下来就开始了社会化的第一步,而不得不生活在社会中,与他人建立最初的交往关系,潜移默化地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方式,养成适应其生活环境的生活习惯。
由于这一时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完全依赖于抚养者,对其怀有依恋和敬畏的感情,甚至视其为权威性人物,这种情感可能导致个体对抚养者的完全模仿和绝对服从,在个体社会化中产生重要影响。
论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浅论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的作用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
一个人若是只有人类的身体结构,那他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只有等他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行为动力系统,并且获得明确的自我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主要由:(1)角色引导机制:对于社会接纳承认的看重和对于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急和恐惧,成为人们隶属和认同于社会的心理动力,成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原因。
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自我价值的首要的和稳定的参考系。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2)社会比较机制: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在明确评价和确认了自己的确切状况之后,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主体同别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才能明确自己对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体应当怎样行为,自己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定向。
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无论从动机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来说,人们的自我评价都是倾向于社会性的。
(3)社会学习机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
(4)亚社会认同机制:亚社会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社会为出发点的。
因此,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环境的亚社会。
他们必须接受亚社会的引导,必须完成对亚社会的良好适应,否则就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
当亚社会对青少年有着与大社会相冲突的要求或期望时,如果这种冲突被青少年意识到,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亚社会的强大压力。
二、影响社会化的显性因素(一)家庭方面尽管大学生已离家住校,但与家庭的亲情关系千丝万缕,其心理社会化依然受到家庭的影响。
第三节教育促进个体发展地条件
第三节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教育促进个体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的统一。
但并非所有的教育都能够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有的教育反而有损于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或造成二者的对立,以社会化的要求压制人的个性化发展。
这种对个体发展消极的阻碍作用,就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
例如,划一性的教育、陈腐的传统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方法,都压制人的自主性、独特性、差异性,窒息人的创造精神,泯灭人的个性,都属于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
所以,教育要发挥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在遵循这些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实施适合个体的教育。
教育要实现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首先,要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在活动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后,要创新教育理念、机制、方式、方法,寻找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个性化、特色化教育。
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
在教育领域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确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核心位置。
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地理解“育人为本”的内涵和精神实质,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出发点教育的出发点是人,还是社会?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社会本位论者把社会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个人本位论者把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但无论是社会本位论,还是个人本位论,都割裂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和人是统一的。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社会不能离开人,人也不能离开社会,人与社会相互决定、互为条件。
马克思把人视为历史的“剧中人”,又把人视为历史的“剧作者”。
作为历史的“剧中人”,历史塑造着“人”:作为历史的“剧作者”,人创造着历史。
心理健康:个性化与社会化过程的和谐、统一
遇 到的困难一样 , 心理现象 的研究 。 同研究 者往往 从 对 不
第二, 心理健康的研究对象。不同学者都基本同意适 应与发展是人生的两大任务, 适应与发展应该是心理健康
人 的适应与发展的状况 。 J L 5
康研究存在着相同的研究倾向。就如同心理学研究中常 考察的立足点. 或者说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对象就是一个
收稿 日期-06 3—0 ' 0 —0 2 7
康和心理健康标准概念的质疑与反思性文章仍屡见不鲜。
作者简介: 军锋 (99 , 河南周口人 , 南托 学教育科学学院 2o 级硕 士研 究 生。 魏 1 一)男, 7 河 o4 主要 从事发展 与教 育心 理 学研 究; 郑欢欢 (91 )女 , 18 一 , 河南洛阳人, 河南欠学教育科 学学院 20 级硕士研究生 , 04 主要从 事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关键词 :心理健康研 究 ;个性化 ; 社会化 ;心理健康标 准
中国分类号 :c48 4;B8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 662o)3 02 — 3 07 80( 6o — 09 0 o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
们在面临越来越多 的选择和机遇 的同时, 也要应对越 来越 多 的矛盾与冲突。心理疾病成了许多人挥 之不去 的阴影 ,
了心理学研究 中最热 门、 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一
、
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现状分析
心理健康的界定, 我们会发现他们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外 乎是 : ①心理健康是一功能状态 ; ②心理健康是个体内
部协 调与外部适应 的统一的 良好状态 l ; 3 ③心理健康是个 适应水平 向高级适 应水平不断推进 的过程L。 4 J
试论如何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试论如何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摘要: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培养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实现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将二者实现协调统一关系着个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培养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为例,浅谈如何实现培养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性;个性发展;和谐统一;小学儿童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and?the?improvement?of? education?level,?the?requirement?of?cultivating?personality?and?sociality?is?higher?and?higher,?which?has?to?face?a?problem,?how?to?realize?the?harmonious?unity?of?personality?and?sociality.?How?to?realize?the?harmony?and?unity?of?the?two?i s?related?to?the?overall?development?of?the?individual.?Taking?the?cultivation?of? the?personality?and?sociality?of?primary?school?children?as?an?example,?this?pape r?discusses?how?to?realize?the?unity?of?the?cultivation?of?the?sociality?and?the?d evelopment?of?personality,?and?puts?forward?some?targeted?strategies.Keywords:?Sociality;?personality?development;?harmony?and?unity;?primary?school?chi ldren引言根据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的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所擅长的方面和领域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者要能够因材施教,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进行因材施教,在这些方面推崇个性,尊重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引导小学儿童能够更好地自由发展。
社会心理学部分总结
社会心理学总结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心理学1、社会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奥尔波特怎样定义社会心理学?归根到底,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社会的人而不是社会本身.这是社会心理学区别与其他行为科学领域并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点。
我们将社会心理学界定为:“社会心理学时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在美国心理学界,在社会心理学的界说上,都采纳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68年的定义,认为社会心理学的“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奥尔波特的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实际的、直接的社会相互作用会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而且指出了想象与隐含的间接社会存在同样会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
2,系统社会心理学著作何时出现?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1908年在北美与欧洲大陆,几乎同时出现了两本专门的社会心理学系统著作。
一本是该年6月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另一本是10月出版的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
192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出版以比较系统的实验材料为依据的《社会心理学》一书,宣告了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奥尔波特本人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3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暂时使人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的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是目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4什么是社交测量法?社交测量法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的揭示整个群体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群体内人际关系的状况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奥德利社会学家与心理学家莫雷诺20世纪30年代最先创造的。
社交测量法的原理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了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
教育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一种传承和传播知识的方式,也是培养个体能力和塑造个性的途径。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个性化亦成为了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教育的社会化和教育的个性化两个方面阐述它们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教育的社会化是指教育系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一方面,社会对教育有着明确的期望和要求,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与社会的需要相契合。
例如,在一个倡导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社会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教育也是社会的一种重要规范和约束力量。
它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纪律使学生遵守社会规范,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然而,教育的社会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如果过于强调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可能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认知、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教育的社会化需要兼顾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注。
与教育的社会化相对应的是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的个性化是指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实现学生的个人发展。
个性化教育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通过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成果和个人成长。
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育者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这需要教育者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观察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教育的个性化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忽略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个体的发展需要在这个环境中进行。
因此,教育的个性化需要与教育的社会化相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
教育者既要关注个体的需求和发展,又要培养其与他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要求。
为了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与教育的个性化的平衡,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者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引导。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一)全民教育1990年3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发起和赞助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在泰国宗迪恩召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行动纲领》两个历史性文件,确定了世界全民教育的使命和发展目标。
此次会议开启了全民教育这一国际行动,正式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
全民教育理念有这样几层基本含义:第一、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
第二、强调受教育权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要克服种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种种歧视行为,重视处境不利人群的教育。
第三、重视提升教育的质量。
2000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塞内加尔举办了“世界全民教育论坛”,发布了《达喀尔纲领》。
《达喀尔纲领》中的一项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人人都能学好,在读、写、算和基本生活技能方面都能达到一定的标准。
”“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课堂上和其它学习场所中的教学情况对于儿童、青年和成人未来的生活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
高质量的教育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基本学习需要,丰富他们的生活及其全面生活经验的教育”。
全民教育对中国的影响1、以教育理念的倡导推动“两基”的进展。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两基”的任务:在20世纪末,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需要,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的教育。
2、推动了中国教育民主、平等化进程。
3、推进教育决策、行动的科学化进程。
2004 年以来,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覆盖了西部农村地区78%的农村中小学校,使1 亿学生受益。
此外,还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及保证进城务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免费就读的计划。
为此,中国政府每年增加投入六百亿人民币。
2005 年底,中国国务院决定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
1 社会化与个性化
1.
被拐卖的儿童,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shèhuì)环境中重新适应的过程。
2.
因触犯刑律被关进监狱的人。
3. 刑期较长,社会环境已经发生较大变化后刑满释放的人。
4.
长期服役后转业的军人。
5.
因工作或生活需要,突然置身于一种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如出国工作的人,到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或
是由少数民族地区进入汉族地区工作、学习的人。
政治社会化是一切(yīqiè)社会化的核心。 发展爱国意识又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
《当代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个性化·苏州大学教育(jiàoyù)学院心理学系·阎力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三页。
爱国意识(yì shí)的发展
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爱国意识既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也
是政治社会化完成与否的量标。 爱国意识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
第六页,共四十三页。
家庭是社会化的最初(zuìchū)场所
人成年之前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这为人的早期社会化提供了条件。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各种社会关系都可以通过家庭这个中介影响到儿童。父母 对儿童的权威性和支配作用非常大。
发展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行为、 成就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第二节 社会化的内容(nèiróng)
一、政治(zhèngzhì)社会化 二、道德伦理的社会化 三、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四、语言的社会化
《当代(dāngdài)社会心理学》·社会化与个性化·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阎力
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
一、政治(zhèngzhì)社会化
研究结果表明,自私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4—6岁儿童 中有67%给自己多一个,9岁左右有23%的儿童给自己多一 个,12岁以后没有一个儿童表现出自私行为。儿童在成长中 学会了与他人和谐相处。
个性化与社会化并重
个性化与社会化并重——未来博客发展分析博客在国内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综合门户网站如新浪、腾讯及专业博客提供商(BSP)的推动,虽然CNNIC发布的博客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更愿意使用独立域名,但真正能运用专业博客程序搭建起拥有独立域名的独立博客却为数不多。
如果将使用独立域名、独立程序(如wp/pjblog/zblog)、独立空间的博客称为独立博客,那么使用了新浪博客、博客中国等博客服务提供商(BSP)的博客称为非独立博客,非独立博客没有独立域名,程序也是统一设计。
独立博客与非独立博客的主要差别不在于技术上的要求不同,因为技术上的门槛将随着技术的傻瓜化和服务的个性化而降低。
两者的最主要差别在于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差别,BSP提供的博客圈很容易地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博主联系在一起,加入博客圈的博客数量多达数万,博主们可以很容易地在BSP提供的博客圈中找到自己的知音,这种信息与情感的交流是BSP博客能够吸引人的最大亮点。
在这个意义上,非独立博客并不孤独,但由于统一定制,个性化略显不足。
而独立博客由个性化充分,社会化不足。
从数量上看,根据各个博客程序的官方论坛的会员数测算,目前采用独立博客的数量不足20万,与新浪博客号称4000万的数量来说,少得可怜。
另外,独立博客程序也较少开发社会化应用的服务,它需要博主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博友,或者应用豆瓣、facebook提供的应用服务,加强博主间的来往。
从博主开博的需求来看,个性化与社会化是两个并重的因素,CNNIC发布的2007博客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开博的首要原因是记录自己的心情,人们想在网络中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书写自己的情感与遭遇,就这一点看,博主需要的博客显然是一个专属的场所,最好是与众不同的、人性化的,这一点独立博客最能满足。
而人性还有渴望交流的另一面,除了情感交流之外,博主们也希望通过博客分享知识和结交朋友,这一点BSP提供的博客服务的优势十分明显。
既然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博主们的不可改变的需求,未来博客的发展将朝技术上独立(个性化)、联系上不孤独(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教育中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统一几乎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们上过《拔萝卜》这一课。
这个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现在有人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不让儿童想一想,如果让他一个人拔萝卜,没有别人帮忙,该怎么办呢?这个异议提得好,好就好在它触及到了一个深层次的教育上的认识问题,那就是如何处理教育中的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问题。
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行为的独特的综合。
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个性,而且还必须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所谓发展个性,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让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社会性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要掌握与该社会相适应的行为体系。
一个社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对它的社会成员提出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提出社会化的目标。
一个人是社会的人,他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与其他人接触、交往,个体一方面接受社会各种环境刺激影响,另一方面又依照社会各种行为方式产生许多反应,经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人就是实行社会化过程的产物。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与社会,个性与社会性是对立的统一。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也要为人的发展服务。
教育应该使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得到统一的发展。
但是,以往我们的教育实践并未按照正确的教育理论思想运行。
一、中国传统教育偏向发展人的社会性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对人提共同的要求,个人是集体的附属物,不需要有个性,也不允许有个性。
这种情形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
从教育发展史考察,在某种社会形态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对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思想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想意识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礼”或“礼治。
”“礼”的内容是等级隶属关系。
这种隶属关系最集中的表现是维护忠孝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它要求个人“克已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统一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全面性、开放性和教育价值的多元性正好与信息社会的多样性相吻合。
因此,在确定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时,应该融合教育目的“个性本位主义”和“社会本位主义”的精髓,达到个性化和社会化协调统一的理想境界,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强调的就是人的个性化,甚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和个性倾向性,只要发展了人的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性格、气质,就以为达到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目的;只要激起了人的兴趣,引发了人的多种需要、爱好,铸就了人的坚强意志,抑制不良情绪,就以为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诚然,人的个性发展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多样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培养人的创造力和个性化的社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众所周知,教育有两种功能,即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就决定了教育有两种责任,即对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和社会本身负责任,促进人的发展仅仅是教育完成了培养人的任务。
我们知到,人的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人的个性化不等于社会的个性化,因为社会不是个体简单机械的总和,自有其发展的复杂性。
在强调人的个性化的同时,也应强调共性,即人的社会化。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目的强调人的社会化功能和个性化功能往往交替着占据主导地位。
当强调社会化功能时,就出现统一的教育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和统一的考核,学生在统一
的模式中铸就,压抑了个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也就失去了独立性,最终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
当强调个性化功能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教材,甚至教师都成了发展学生个性的条件和工具,教育缺乏必要的控制,学生呈自由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不能与统一性有机结合,结果致使伦理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意识减弱,人际关系冷淡,缺乏合作、理解、认同的精神,表现出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这同样不适合信息社会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所以不管在哪一个社会,哪一个阶级统治,社会在要求个人个性得以发展的同时,又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和制约,要求人的个性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当然强调共性,不是像应试教育那样使人才的标准统一化、模式化,共性化,而是促使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
如何使人的个性和共性得以和谐统一的发展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建立个性和共性统一发展的教育目标
多样化的社会需要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个性化,个性化的基本途径是自主,人的自主意味着自立、自由,社会的自主意味着社会体系的独立和文化上的独特性,只有自主的主体才能有创造性,摆脱外界的束缚,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但自主本身容易陷入狭隘的个人主义、地方主义,缺乏与外界的联系,最终将束缚自身的发展,这就要依靠共性的合力作用来推动人和社会的发展。
达到共性的途径是一体化或者说是人的社会化。
它指的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
相互依赖关系,同时一体化还指每一个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光强调人自身的发展而忽视了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那就无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一体化,同时个性和共性的发展不能以相互牺牲为代价。
具体到教育领域,也就是发展能力不能以降低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为代价,发展个性不能以伦理道德的丧失为代价。
因此,在教育系统内部应确立一个使受教育者在个性和共性方面都得以
发展的目标。
只有这样,素质教育价值目标的多元性才能实现。
二、调整课程内容促使人的社会化
人首先是社会的人,然后才是他的发展。
因此,教育在于把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人,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延续,所以学校除开设尽可能多的课程供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志趣、个性外,还应开足使学生社会化、一体化的课程。
现任哈佛大学校长就痛感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的低落,从而提出要设立专门的伦理课程。
使他们庄严而有目的地生活,明确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培养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精神,接受新的参与形式、新的文化与道德规范,认识共同利益,克服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形成一体化思维。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个性向共性发展的中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长期民主教育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现在许多学校成立了“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有些学生也在假期安排了一些活动,这只能算是对社会实践的巨大作用
的表层认识,有些活动还是流于形式,规模也太小。
以后,应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将权力的要求与责任和义务的承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同、合作、理解的态度使个性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向共性转化,又在实践中培养和磨砺个性,增强竞争意识,最终使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有机地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