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改革和创新能力

合集下载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可以说,青少年创新能力发展之日就是民族复兴之时。

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素质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那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培养学生向历史上创新人物学习。

我们中学生很多都喜欢学习历史学科,特别是我教历史和生物这两科后的感受较深。

因为历史教学中有他们十分喜欢的历史人物和有许多勇于创新的历史故事。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最根本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优秀民族。

从春秋战国的商鞅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直到邓小平同志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不体现创新精神、创新思想。

历史上众多的杰出人物和典型事例就是通过勇敢地否定原有的落后因素,然后大胆地进行改革创新,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例如:北宋的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的积弱积贫状况,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反对守旧,勇于创新进行变法,挽救北宋统治阶级的统治。

近代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勇敢地站出来反对封建顽固派的“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腐朽、没落、守旧的思想,提出“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的观点,主张维新变法,从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在学习中国历史时,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大胆创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统一战线”、“一国两制”等策略,都体现中国人民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光辉典范。

在教学中,教师要列举史实,以史为鉴,引导学生向创新英雄人物们学习。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亲其师而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成绩好的学生在给予表扬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困生应给予鼓励和帮助。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记录了人类的过去,还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和创新实践,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一、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历史教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在于适应时代变迁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扩展。

旧有的历史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

此外,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过于注重记忆和填鸭式的灌输,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因此,课程改革是必要的,以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与目标1. 内容: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除了传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应该将更多的社会历史、经济历史和文化历史知识融入到教学中。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2. 目标:课程改革应当致力于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

通过历史教学,让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体验历史的情感,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三、创新实践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2. 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实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历史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历史。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影响力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手工制作和实地考察:通过手工制作历史模型或参观历史遗址,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的理解。

这种创新实践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习效果。

四、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评估与展望1. 评估:对于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的效果评估是必要的。

历史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历史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历史学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历史学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历史学科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对历史学科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历史学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然而,传统的历史课堂往往以背诵和记忆知识点为主,缺乏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我们应当从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培养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历史人。

一种可能的改革方式是引入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历史事件转变为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历史上的政治冲突,了解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对话,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

另一个改革的方向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教科书知识点和图片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多媒体资料的需求。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资源,如文献、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通过在线讨论、博客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目前,历史学科的考试往往注重对知识点的考察,忽视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开放性问题和综合性考试,通过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评价他们的历史素养。

此外,历史考试还可以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当关注历史学科教师的培养和素质提高。

作为历史学科教育的推动者和引导者,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因此,为历史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和进修的机会非常重要。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起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的重任。

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这些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保护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现在,我就此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树立教育新理念,做创新型教师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且创新能力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素质的提高,都源于教育和人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型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教学观。

历史教师虽然培养的不是科技人才,但其所承担的学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其责任重大,不可推卸。

可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教师仍然抱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缺少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识记,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得不到充分的保护,严重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提倡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在兴趣方面下工夫,在方法上多指导,使历史课堂有新的变化和突破。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

二、鼓励学生质疑,正视学生的独到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这是古人读书积累的宝贵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经提出过创新性思维的六种重要能力,其中第二种能力就是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史料大家达成了共识,但也有很多的事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可以从这些个史料之中发现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方法分析1. 引言1.1 背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学生对历史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历史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继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方法,并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促进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思维,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本文也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历史学习体验,激发学生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1.3 意义初中历史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通过创新方法进行历史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深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方法,对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改革史启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改革史启示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改革史启示一、引言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记录,充满了无数改革与创新,这些改革往往源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改革史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理念以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本文将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改革史启示,以供同行参考。

二、改革史的启示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历史长河中,许多改革家都是因为对现状的不满,才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明白,只有敢于挑战旧有的观念和制度,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例如,在讲解工业革命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那些勇于创新的人,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尊重知识分子的地位在历史上,许多改革都是由知识分子提出的。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分子的地位,鼓励学生们积极学习,增长知识,以便于在未来能够提出更多的改革方案。

同时,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3.注重教育改革历史告诉我们,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明白,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同时,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历史上的教育改革经验应用到现代教育中。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互动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们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等方式,可以增强学生们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历史事件和场景,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意识。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址等地方,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

四、结论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改革史启示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不仅是一部记录人类文明发展的长卷,更是一部充满启示的教科书。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历史教学是素质教学的有机载体和重要学科。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灵魂和核心。

关键词:兴趣改革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简谈几点浅见拙识: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这说明了兴趣是一个人探知的内部动力。

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知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奋发求知的内部动力。

倘若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就激发不起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无动力探索历史知识,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的采取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引导学生采取编写诗歌的形式来记忆历史要件。

通过学习思考,有的学生便写出了“赤壁之战208,孙、刘联军抗曹家。

全国统一未实现,各据一方把国建。

此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曾强了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如以情激趣、设疑激趣、以电教激趣、以热点激趣、以影视激趣等。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应试教育,而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灌输式。

这种观念和模式,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才的培养。

因此,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开发,变灌输式为讨论式、问答式、探究式和开放式教学,力求构建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搭设一个宽广的平台。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1、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创新教学能力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谈历史教学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谈历史教学的大胆改革和创新

谈历史教学的大胆改革和创新摘要:历史教学受固有因素的影响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要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手段、发挥学生潜能、创新教师素质诸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420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得多,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较低,教师为了抢进度,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调动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忽视了指导学生发现知识的教学过程,要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解放思想培养开拓创新意识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受到学校、家长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指导,在他们心灵的天平上,往往造成认识上的不平衡性,出现了重分数轻创造,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特别是贫困山区,人们对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理解都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认为学校是为升学而办,教师是为升学而教,学生是为升学而学,家长和老师的希望是千军万马都过“独木桥”,将来跳出“龙门”,考上大学才是学生的唯一出路。

显然,这种落后的封闭式的陈旧观念是不符合二十一世纪对人才需求的实际,只有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刻认识到培养创新型的学生,不仅对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提高国民素质及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在这一创新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把培养富有创新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牢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

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1.拓宽知识面,注重知识的积累。

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更新就越快,其创造思维就活跃,创新能力就越强,离开了知识,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初中生也是这样,不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谈不上创新,在教学中对同一历史材料,不同的学生经过思维的发散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这就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能从不同的想法中寻找出最佳答案。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就包括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当代社会,创新能力被视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核心竞争力,而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也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谈一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了解历史教学的特点初中历史教学是一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学科,它既有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也包含了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字阅读、思维分析和信息整合能力,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通过历史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历史教学强调的是思辨性,而思辨性是创新的最重要素养之一。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历史事件的推理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在探讨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学生需要深入思考事件的背景、原因、结果,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这样的思考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使他们在历史教学中培养起了快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奠定了基础。

三、鼓励学生进行历史素材的创新应用历史教学注重的是历史素材的应用和创新,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和分析来积累和运用历史素材。

学生可以通过一些历史课题来进行历史素材的创新应用,比如编写历史故事、制作历史PPT、设计历史模型等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累和运用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材的创新应用能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四、倡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跨学科应用历史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还应该倡导学生进行历史思维的跨学科应用。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除了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外,还需要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应用和创新。

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历史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它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但是目前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主要是: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

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二、在历史学科功能的发挥方面。

中学历史学科所担负的三项任务,即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实际上后两项已经被弱化。

由于考试基本上只能检验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考试导向的体制下,教师自然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特别是历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功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在能力培养方面。

按照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

很明显这是在能力层级上所提出的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深化的过程。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不得不代替学生进行分析或归纳,甚至需要联系实际应用的内容也由教师试前帮助学生设计好答案。

这样做事实上把不同的能力要求统统降低为识记这一最基本的层级,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同能力的严重背离。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务之急。

下面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及体会谈一谈。

一、变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机械的反应过程转变为自主的、探究的生成过程传统教学有意或无意地将学习当作是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的一种客观的、被动的、机械的反应过程,学习被认为是由外而内的灌输,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复制。

谈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

谈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

谈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指出: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要切实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把书本知识和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素质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虽然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就笔者调查发现,当下的教与学的方式,仍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会独立思考、没有探索欲望、没有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

这种单一、被动的教与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这一状况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一节课,教师讲述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20分钟,其余时间要让学生根据老师或学生的设问质疑讨论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我在教学《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我用20分钟讲完秦始皇统一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统治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后,就让学生围绕“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暴君”的问题分两大组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秦始皇是个暴君,原因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手段残暴,影响极坏;有的则认为秦始皇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因为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有利于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至于“焚书坑儒”,那是为了巩固统一的需要。

经过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后,大家不仅对秦始皇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学会了正确认识人和事。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

教师的创新能力与教学改革教师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教师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一、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基础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

教师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教学变革的基础。

只有具备了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支持。

首先,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研讨会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创新平台。

学校可以建立教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

同时,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创新教学活动。

此外,家长和学生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尝试新的方法和手段。

三、教师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创新能力不仅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的创新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提升和更新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更新的过程。

教师应该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P pl c ne ou r i c aS e
科 学 大 众 ・ 学 教 育 科
20 年 第 7期 09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 丽 宏
( 皇岛第三 中学, 秦 河北省 0 6 0 ) 6 00

要: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 我们教师如何在贯彻 新的高中《 历史课程标准》 过程 中,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兴趣是学生好学 、 求知和形成创新观念的重要 因素 , 是渴求
学习的原动力。学生有 了兴趣 , 才能产生强烈的学 习欲望 , 从而
教师如何 改变自己的观念 呢? 首先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 、 新 乐于学 习, 渴望学 习。如我们学习到《 辛亥革命 》 一节 , 我巧妙利
理论 , 及时更新 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认真研读新课程 、 新教学 用教材 中的资源 ,康有为身穿马褂 、拖着长辫 子的画像和孙中 “
情感,由重结果转 向重过程和方法 ,由统一规格教育转 向差异 你们知道 当时设置 了多少 门礼炮 , 齐鸣了多少 响?学生们瞪 大 ” 性、 多样性教育 , 由精英教育转 向大众教育 , 还要强化教师服务 眼睛面面相觑 , 我说道 :5 最后 “4门礼炮齐鸣 ,8 2 响。5 4门礼炮 意识, 为每一位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 为发挥学生潜 能和创新能力 是为 了纪念五 四运动 ,8 2 响为 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 服务。 第三 、 改变对学生评价要求。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 , 民进行 了 2 年浴血奋战 , 8 终于取得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
让学生增强历史 意识 , 汲取历史智慧 , 开阔视野 , 了解 中国和世 同时 , 在教 学过程中我们还利用 了对联 、 唐诗宋词 、 名人事迹猜 界 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因此 , 学校对学 谜语等形式 , 调动他们学习热情 。 生 学 习 评 价也 随 之 发生 重 大 变 化 。 调动 学 校 、 师 、 生 、 长 2 激发 想 象 , 养 学 生创 新 能 力 应 教 学 家 、 培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创新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创新。

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制定了一份全新的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兴趣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爱和探究兴趣。

2.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促进学生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引入历史故事和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名人事迹,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增强学习兴趣。

2.注重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2.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探究发现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历史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片、视频等,使历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互动板书,让学生参与课堂板书的书写和完善,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感。

4.设置历史主题展览、作品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展示作品来表达自己的历史观点,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新课改理念下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理念下有关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师要将历史与其他学科 内容相联系 , 引导学生 : 中必须要跳 出课本局限 , 程 根据相关的历史人 : 生的 自主学 习性 , 培养他 们举 一反三 的能力 ,
了解到知识 的渗 透与融合 ,同时要抓住关键 : 物及事件补充全面 的资料 , 以加大学生思维的 : 我们 广大教育 工作者 要树 立创新 教育 理念 ,
客观结论 , 要想找创新点 , 就必 须调动学生学 : 回答或引导学生 自己找出答案 , 地 此种方式即 :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 定由课堂发言 、 设 课堂
习兴趣 , 使学 生善于思考 , 学会从 不同 的角度 一 为第一种形式。 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方面调动了 r 测验 、实际动手 动脑 能力 以及期末 考试 成绩
的基础 , 因此 , 在初 中历 史教学过程 中应重 视 - 一次合作 时 ,可准备一些 国民党一大的 录 端 ,与新课 改所要求 的培养学 生全面发展完 第
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的培养 , 创新思维指 : , 像 让学生 置身于 当时 的历史 背景之 中, 此时 : 成相悖 , 必须采取新 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 , 将
我动手能力及个人综合能力, 为实施素质教育 : 动形式 , 如在学 习三国鼎立时期 时 , 时可采 :了学与教 的和谐 发展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 此
奠定基础。 关键词 : 新课 改 初 中历史教学 力 创新 意识 探究式学习
: 用第二种方式 , 先为学生放映一些三国时期 军 : 设施 条件 , 努力 将学法教给学生 , 使学生 掌握 创新能 :阀混 战不休 、 百姓无 家可归 的视频 , 然后提 出 : 分析 问题 的能力 。 : 问题 : 如何解决当前 战乱 。引导学生回答建立 : 五 、 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 系, 建 培养 学生 当今 的教 学评价体系仍 以考 试成绩作为

历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

历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

历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目标改革: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教学内容改革:优化课程内容,突出历史主干知识,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加强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合作探究式教学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教学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材、教辅、博物馆、历史遗址等,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教学资源,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师培训与进修:加强历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合作: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历史教学改革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和学科融合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历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论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论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论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从现代教育的角度,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重要任务,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中国历史学习。

中国史课程可以被认为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对于高质量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史课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分析,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首先,针对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掌握所讲内容的实质,使其达到学术上的规范,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涉猎不同学科间的内容。

其次,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即使教学内容有关联,也要确保学生在每一个课堂上都可以有所收获,不要过分偏离主题,以免让学生感觉无法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出反应。

同时,上课期间要注意把握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衔接,以便在讨论中对内容有深入理解。

此外,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插入一些有趣的故事,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另外,教师应该更积极地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教师还可以尝试采用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例如课堂测试,组内讨论等,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分享彼此的想法。

此外,中国史课程改革也要包括教材改革,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教材的内容必须比过去更加深入、丰富,注重把握脉络,充分发挥教材功能。

此外,教材的内容应重新审视,不仅仅局限于历史上的人物物件,而应结合当今的文化背景,应用现代的视角去认识历史,使其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最后,教师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学习方式,比如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观历史建筑、结合社会实践等,增加学生对中国历史内容的认知,并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内在的历史情感,提高学生学习中国历史的能力。

总之,中国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欲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满足学生对中国历史的需要,真正实现学的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创新与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创新与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创新与实践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传承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创新与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当前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主要以文字为主,学生在接触历史知识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进行场景教学或者历史实物展示,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和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内容中融入一些当代社会热点或者国际事件,让学生了解历史的也能够与当下发生的事情进行联系,增强学习内容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除了教学内容的创新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讲述和阅读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和倦怠。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

在教学手段的实践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使历史教学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

通过视听、动作等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与实践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往往只反映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和书本知识,难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尝试创新历史教学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评价。

如开展历史主题研究、历史实验、历史展览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能力
摘要:当今教育界已普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创新教育上。

那么,历史教学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尝试:一、改变传统观念,造就创造型人才。

二、改革课堂教学,启发创新学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我们首先改革的对象。

三、教师的微笑教学,能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教育,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四、开辟第二课堂,挖掘创造潜力,成为挖掘学生创造潜力的大好天地。

关键词:观念,改革,激发,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存在严重的弊端: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训练,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了智力的开发、个性张扬对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

另外,选择文科教育和理科教育的畸形发展,使学生普遍的人文素质匮乏。

特别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与道德品质出现“倒挂”的现象,心中是一片情感发热荒漠。

邓小平曾一再指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随着时代发展,当今教育界已经普遍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创新教育上,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那么,历史教育如何开发和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我想谈一点自己的设想和做法。

一、改变传统观念,造就创造型人才。

学生在教师中心的传统看法有三个特点:1 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2“听话”的学生当作好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3 认为可造之才只有少数几个尖子,大多数是希望不大的中等生。

至于差生更是“朽木不可雕也”,这些偏见扼制了相当数量学生创新力的发展。

尤其在我校是一所不被社会重视的综合职业高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现象,认为自己脑袋灵不灵是爹妈给的,成绩的好不好全在天生。

大多数学生忽视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历史教学要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应该改变师生相互认识的传统观念。

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具有创新能力,更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育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更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终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注重学生个性特长,能够充分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

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要肩负起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重任。

要通过优化的课堂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使每一个学生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们从死记硬背转变为历史“思索者”和“创造者”
二改革课堂教学,启发创新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

提高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
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开发和培训学生创新能力重要基础。

是我们首先改革对象。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学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

因为学生是有理想、有感情的人。

他们总是凭着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教育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发张,达到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具体做法是
讲授时。

用生动形象,感情色彩鲜明、节奏感强、富有历史气息的语言和其他教学手段,再现历史时间的惊心动魄的画面,塑造历史人物伟大的性格,让学生的历史启迪下,一次次打开思想的闸门,注意向学生展示分析人物、文件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只把结论给学生,要留下缺口供学生参考。

2、采取教师和学生互换角色的方法,以求得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自己看课本,读课外书,寻找资料,编写教案,再到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在案。

这样,即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又锻炼的他们的能力,同时又获得了历史知识。

3、讲授时,要陆续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比较,分析,综合论述历史的方法。

阅读历史著作的方法,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包括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运用史料),
提出新见解等方法。

教会学生质疑,独立地讲究问题,提倡学生提问和民主争辩,每堂课教师不要一讲到底,应留五到十分钟,让学生集中思考、提问、讨论,对一些分歧较大的问题,可举行简短辩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于老师、教科书观点相反。

如果发现学生提出一两点新颖观点,教师要及时肯定,热情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有时候还可以让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或课堂练习。

5、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是目前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而又实用的手段之一。

学生只对本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有探究这门学科的欲望,而这种兴趣的激起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镜。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来思考和探究历史知识的奥秘。

三、教师的微笑教学,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一本正经的讲课,学生正襟危坐的听讲。

在这样的气氛中师生都放不开感到拘谨、压抑,绝不会出现积极、踊跃的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上课紧张、胆怯。

课堂上教师的微笑,能创造和谐、民主的氛围。

是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教育。

捷克斯洛伐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哪里可以产生知识的溪流。

”课堂上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能以声传情、以音动人,使用通俗、生动、
幽默、风趣的特色教育,不仅使课堂轻松、愉快。

而且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陶冶学生的性格、情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那些适合人的兴趣、能激起情绪活动的事物常常更容易记住,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因为有关知识联想更丰富,记忆保持的时间就更长,课堂活跃的气氛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亲其师而信其道”课堂上师生融为一体,老师的每句话都带有启发性。

学生的上课紧张、胆怯等心理状态得到消除。

从心里上达到轻松的境界,有了这样轻松的心里氛围。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乐意接受教育。


四、开辟第二课堂,挖掘创造潜力。

第二课堂无疑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的大好天地,经常组织演讲,课堂讨论,使学生参与教学习惯化。

我们可做以下的探索:1、举办历史演讲,开设选修课。

2、举办历史专题展览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

3、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和智能竞赛4、鼓励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积极开展历史思维,让学生结合历史课内外学习,练习写历史小论文。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

使他们更加热爱和善于学习历史。

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营养。

5、鼓励学生创造历史小报6、利用每节课的前5分钟,轮流进行《历史上的今天》的说历史、说新闻活动,让学生纵论古今、畅谈天下大事。

同时,要经常就历史教材中的某一问题。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真正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力求是学生参与教学习惯化。

历史教师的讲述,必须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足以引发学生探索心里的产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既能把学生拉向古老的沉思,又能把学生推到历史科学的前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互相激发创造思维,才能体现一名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国家的发展与强大,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历史教育责任重大.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