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
生理关系:肺主气,肺气贯于耳。 《难经· 四十难》说:“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 何也?……肾者北方水,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金者 肺,肺主声,故令耳闻声。” 病理关系:外邪犯肺,肺气不宣。 《素问· 气交变大论》说:“肺金受邪,民病疟,……嗌 燥耳聋。”《素问· 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虚 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治疗关系:常用的治法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补肺敛 肺、养阴清肺等。
第二节 耳病的病因病机概述
外因:外感邪毒、外伤、饮食所伤 内因:情志所伤、劳倦所伤、脏腑虚损
耳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反映,是五脏六 腑功能失调的结果。 1 . 急性耳病多属实证热证,常与肝胆有热, 或邪毒侵袭相关; 2 . 慢性 耳病多为脏腑功能失调,以肾、脾亏 虚为主,或肝阳上亢或邪毒滞留有关。
心
所属关系:耳为心之客窍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南方赤色,入通 于心,开窍于耳。”《医贯》卷五说:“心为 耳窍之客。” 生理关系:肾之精气通于耳,心肾相交则耳聪 病理关系:心虚血耗可致耳鸣耳聋。 心肾不交可致听闻扰乱。 邪热上犯耳窍,壅闭心包,可致危证(脓耳 变证) 治疗关系:养心安神,滋阴降火,交通心肾,清心开窍 等
肺
所属关系: 1. 由经络而发生联系。《温热经 纬》:肺经之结穴在笼葱,专主乎听。 2.五脏生克关系。为肾之母,而肾主耳。 现代解剖:咽鼓管咽口在鼻咽,与中医之肺之 络会于耳中之理论相吻合。 组织胚胎学:咽鼓管和中耳粘膜同属上呼吸道 粘膜的一部分,与鼻腔粘膜有连续性,咽鼓管、 鼓室内表面均为呼吸粘膜上皮所覆,咽鼓管的 粘膜是由呼吸道粘膜分化而来的真性粘膜。 临床应用:宣肺开窍法治疗耳病的报道。
二、 与经络的关系
耳为宗脉之所聚。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十二经脉, 三 百 六 十 五 络 , 其 气 血 皆 上 于 面而走 空 窍……其别气走与耳而为听”。
手少阳三焦经,足少 阳胆经、均从耳后入 耳中,走耳前。 手太阳小肠经,由目 锐眦入耳中。 足阳明胃经,从颊车 上耳前。 足太阳膀胱经,其分 支从巅至耳上角。
肾阳虚: 命门火衰,阳气虚弱,温煦生化功
能不足,耳窍失于温养,可致耳鸣耳聋,阳衰 不能温化水液,寒水上犯,停聚耳窍,产生耳 眩晕。
心肾不交: 耳为肾之窍,为心之客窍。生理
上,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阴上济于心, 以养心火,心肾相交,则水火既济,若肾阴不 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 则致水不济火,心肾不交而致耳鸣耳聋。 《辨证录· 耳痛门》说:“肾不交于心,与心不 交于肾,皆可使听闻之乱。”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生理关系:肾藏精,肾之精气上通于耳,肾精充 沛,耳窍得以濡养,则听力聪敏,能闻五音。 病理关系:肾精亏损,耳窍失于濡养,则可致耳 鸣耳聋。 诊断关系:耳的病证,多与肾脏的病理变化有关 治疗关系:一些耳病,主要是肾虚者,可以从肾 论治。临床上常有滋肾填精,滋肾降火,温肾利 水等治法。
第一节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耳是司听觉,主平衡的器官。耳位于头 部,是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清窍” 之一,
一、 耳与脏腑的关系
肾
所属关系:肾主耳,耳为肾之窍,为肾之官。 《灵枢·五阅五使篇》:耳者肾之官也 生理关系: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灵 枢·脉度篇》 病理关系:肾气不平,则耳为之受病。《济生方·耳门》 灵枢·海论篇》:髓海不足,脑转耳鸣 诊断关系:视耳之好恶,得知肾病的性质。 《医学心悟》:察耳之枯润,知肾之强弱。 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补肾填精、温补肾阳、滋阴降火
脾
所属关系:脾主运化上奉于耳。 生理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 湿。脾的功能正常,则清气上升,浊阴下 降。耳为清窍,得清气濡养而健旺。 病理关系:(1)脾虚气血不足,清气不能上奉,耳 窍失养。 (2)湿困于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蒙蔽耳窍。 治疗关系:常用治法有健脾益气、健脾燥湿、 温中化湿、清热利湿。
邪毒久困于里,火热邪毒炽盛,热毒横溢,上犯脑海, 或热入营血,邪犯心包,引动肝风,而致耳脓臭秽, 耳痛加重,头痛发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呕吐、 颈项强直、抽搐等重症。
二、肝胆功能失调
肝胆湿热上扰:肝胆湿热内蕴,或兼风热湿邪侵
袭,湿热上犯,蒸灼耳窍,致耳部红肿疼痛,肌肤湿 烂,耳脓黄稠。
肝火上扰: 肝主升发、疏泄,喜条达,暴怒伤肝
一、邪毒侵袭多为风、热、湿三邪。
风热之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邪壅于耳,
引起耳窍肌肤及耳膜红肿、疼痛、耳胀、溢脓、耳鸣、 耳聋等症。
风热湿邪侵犯:或直袭耳窍,或遇素有肝胆湿热
内蕴者,则致内外合邪,邪毒循经上犯耳窍,结聚不 散而致耳胀、耳痛、耳内堵闷、耳鸣低沉、肌肤糜烂 或渗黄水。
邪毒炽盛,内犯心包:若耳病治疗不当或失治,
肝胆
所属关系:(1)由经络而发生联系,肝胆互为表里 (2)肝肾同源 生理关系:肝胆之气上通于耳。耳也有 赖于肝胆之气条达和肝血奉养。 病理关系:肝胆火热上犯于耳。《类证治裁》“有肝 胆火升,常闻蝉鸣” 肝气上逆于耳。 肝血虚,耳窍失养。 治疗关系:常用方法有清肝泻火、疏利肝胆、镇肝 熄风、滋养肝肾、滋补肝血。
肝肾阴虚: “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肾
病变常 互相影响,肾阴不足常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亦会使 肾阴亏虚,阴虚则阳亢,阳亢于上,蒙蔽耳窍而致耳 鸣耳聋、耳眩晕。
四、脾虚湿困
脾气虚弱: 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耳失濡养
而致耳鸣耳聋、耳眩晕。
脾虚湿困:脾虚失运,水湿内停,湿困于脾 ,
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湿浊滞留于耳窍而致耳 内流脓,耳部肌肤湿烂、耳鸣耳聋、耳眩晕。
或肝郁化火,气火上逆,上扰清窍,则致耳鸣耳聋、 耳眩晕。如若肝火燔灼耳窍肌膜,伤及津液,腐肌成 脓,致耳内红肿疼痛剧烈,脓液稠黄。
肝阳上亢:若郁怒焦虑,气郁化火,内耗阴血,
阴不制阳,或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以脏虚损
肾阴虚: 肾阴亏虚,水不制火,虚火上炎,
可致耳鸣耳聋、眩晕。肾虚则骨质松脆,易为 邪毒灼腐而出现邪毒内陷的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