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及答案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时训练及答案1 、病毒一.填空题:疾病,给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3.狂犬病主要是通过(被动物咬伤)传播的。

二.判断题。

1.病毒是一类可以独立生存的生物。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它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

(√)3.乙肝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三.选择题。

1.小时候,医生让我们口服的“糖丸”,主要是预防( C )的发生。

A.狂犬病B.乙型肝炎C.脊髓灰质炎2.下面不是病毒的是(D )。

A.狂犬疫苗B.乙肝病毒C.噬菌体D.细菌四、科学与生活:如何预防由病毒引发的疾病?答:1、合理饮食;2、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地方去;3、勤洗手;4、合理安排作息时间;5、注意个人卫生;6、不吃不洁净的食物;7、每天开窗通风;8、尽量不到传染病区。

2、细菌二、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③)。

①球形②杆形③蝌蚪形2.我们生活中(①②③)是利用细菌为人类服务的。

①沼气②食品发酵③生物制药三.判断题:1.细菌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2.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3.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认识显微镜:五、生活中的科学:为什么夏天的鲜肉、鲜鱼等食物容易腐败变质?答:因为温度,湿度等多重因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3馒头发霉了1、馒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发霉。

2、真菌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4、食用菌一、填空:二、选择:1.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③),青霉素是一种(②),乳酸菌是一种(①)。

①细菌②霉菌③真菌2.蘑菇的生活方式是(③)。

①寄生②腐生③寄生或腐生3.在蘑菇的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③)。

①菌伞②菌盖③菌褶三、明辨是非:1.采集蘑菇时要用镊子将采集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

(√)2.木耳、银耳、平菇等都属于食用菌。

(√)3.所有的蘑菇都是可以食用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7: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那边是白天,那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大头针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2019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2019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2019年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上实验汇总

六上实验一、(3、馒头发霉了)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我的材料: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我的方案:1、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

2、将封闭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保持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

(记录表)⏹我的发现:放在温度高的地方的馒头和滴上水的馒头很快长出霉菌;而放在冰箱里的馒头和不滴水的馒头却经过较长时间才长出霉菌。

⏹我的结论:馒头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5、蜡烛的变化)蜡烛的变化实验⏹我的材料:蜡烛、小刀、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我的方案:1、用小刀切割蜡烛、碾碎蜡烛,弯折蜡烛,熔化蜡烛等方法,观察蜡烛的变化。

2、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变化。

同时用试管夹将干玻璃片夹住,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切割,蜡烛变小;碾碎,蜡烛变成粉末状;弯折,蜡烛有的弯了有的断裂;熔化,蜡烛变成液体状态;点燃,蜡烛燃烧,产生烟。

⏹我的结论:切割、碾碎、弯折、熔化蜡烛是形态的变化。

燃烧蜡烛不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三、(6、食盐和水泥)⏹(一、)探究食盐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烧杯、玻璃棒、食盐、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向烧杯中倒入水,用小勺把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把食盐放入烧杯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慢慢不见了;用酒精灯加热坩埚中的食盐水,水分慢慢蒸发,最后剩下食盐。

⏹我的结论:食盐能溶于水中,也能通过加热的方式使溶解在水中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探究水泥变化实验⏹我的材料:盘、水泥、火柴、坩埚、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我的方案: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铁圈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导(2011-09-16 23:25:46)转载▼标签:教育分类:青岛版科学
【实验名称】:模拟乘客与行人实验
【实验用品】:小车、玩具小人、实验记录单等。

【实验步骤】:
以行人(自己)为参照物拖动小车前进,车中的人是运动的。

以乘客(自己)为参照物,在自己前进的过程中路边静止的行人也是运动的。

以坐着的乘客(自己)为参照物,车里前进的乘客是运动的。

【分析与思考】:
实验前让学生先来确定参照物,以自己也可以以其他物品也可以。

在实验中来模拟自己想到的情况,并描述自己的发现。

距离和时间
【实验名称】:测量时间和距离
【实验用品】:秒表、米尺、小车等。

【实验步骤】:
1、分好实验组与记录单。

2、确定好距离,小组内进行分工。

分成运动员、发令员、记录员(每二十米站一个记录员)。

记录员记录下所在距离运动员所用的时间。

3、确定好时间,同时起跑测量相同时间下每个人的距离。

【分析与思考】:
1、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测量时要沿直线。

2、学生学会正确填写记录单,不仅可以用时间距离描述速度还可以运用图形或图表来表示距离与时间。

4、跑步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同时起跑、起跑时脚尖在起跑线后,脚尖跨过终点线计算时间,要沿直线测量。

4、测量小车时,也是以车头到车头为测量距离,或者以车尾到车尾为测量距离。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附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附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青岛版科学实验(六年级上册)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备注说明
(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提示等)
仅供参考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手册
(六年上册)
序号
实验名称
课本页码
类别
备注
1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P7
分组
2
蜡烛燃烧的实验
P14
分组
3
食盐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4
水泥变化的实验
P16
分组
5
铁生锈
P19
分组
6
惯性实验
P30
分组
7
昼夜交替的模拟试验
P42
分组
8
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P48
分组
9
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P64
分组
10
葱叶结构的模拟实验
P72
分组
11
牛奶的变化
P22
演示
12
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实验
P51
演示
序号
1
类别
分组
实验类型
对比实验
实验名称
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实验目的
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器材
四片馒头、塑料袋、烧杯、滴管、水
实验步骤
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练习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微生物》练习题1(2022秋)(附参考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填空:1.细菌是微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才能观察到。

2.平菇、香菇、猴头菇、银耳、虫草菌等是能够食用或药用的,它们都属于。

3. 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

4. 、、等可以防止食品、衣物等发霉。

二、选择:1.科学家选择来观察葡萄球菌。

A.电子显微镜B.放大镜C.光学显微镜2.在下列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利用到细菌类微生物的是。

A.汽水B.泡菜C.酸奶3.人类能够利用病毒。

A.发酵食品B.生产沼气C.制成疫苗4.下列选项中,使橘子和苹果发霉的元凶是。

A.霉菌B.细胞C.病毒5.馒头发霉的条件是。

A.温暖、干燥B.温暖、潮湿C.寒冷、干燥三、判断:1.新冠肺炎疫苗是用新冠病毒制成的。

()2.微生物可能会导致感冒、痢疾等疾病。

()3.所有微生物都非常小,所以蘑菇与木耳不是微生物。

()4.发酵食物和发霉食物一样都不能食用。

()5.利用紫外线杀菌能够达到防止发霉的目的。

()四、实验题:小阳觉得湿度和温度是影响馒头发霉的两个主要因素。

他根据这两个因素的不同状况,发现可以设置4个条件组台来研究。

1.请你将条件组台和对应的操作方法用铅笔和直尺连线。

2.小阳将两块馒头依据条件组台①和②做了处理,实验持续一周后,通过这组对比实验可以观察到( ) 因素对馒头发霉快慢的影响。

A.湿度B.温度3.小阳选择条件组合①和③做对比实验,这个对比实验的相同条件是( )A.湿度相同B.温度相同4.小阳选择条件组合①和④做实验比较,这是对比实验吗?为什么?五、问答题:怎样鉴别有毒的蘑菇?附:参考答案一、填空1.单细胞、显微镜2.食用菌、微生物3.发霉4.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隔绝空气二、选择题C、A、C、A、B三、判断题√、√、×、×、√四、实验题1.2.B3.B4.不是对比实验,两个条件都改变了。

五、问答题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上册级试实验操指导

六年级上册一、P14第5课蜡烛的变化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

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

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食盐和水泥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

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

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

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

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

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

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

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铁生锈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

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新课标青岛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一、实验目的:会使用显微镜对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认真观察,知道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实验器材:学生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三、实验步骤:1、将洋葱表皮细胞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切片的中心处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

2、左眼看目镜,调节显微镜至看到的细胞切片清晰。

3、把看到的图像在纸上用笔画下来。

四、实验结论: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五、注意事项:调节准焦螺旋时,切忌用力过猛或调节幅度过大所导致的显微镜损坏、细胞切片损坏。

2、斜面实验一、实验目的:1、能用木块、木板、小车等简单器材做斜面省力的观察实验。

2、能用测力计等简单测量工具对在不同斜面上拉动的小车等物体所用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观察。

3、知道利用斜面提升物体时的省力规律。

二、实验器材:测力计、长方形木板、小木块若干块、小车。

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结论: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

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五、注意事项:在斜面上拉小车,要使其匀速运动。

这样测得的拉力才准确。

3、杠杆的作用实验一、实验目的:会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知道杠杆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三、实验步骤:1、把杠杆尺组装好后,调节两边螺母,使杠杆尺平衡。

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小孔处各挂一个钩码。

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四个钩码。

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小孔处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小孔处挂一个钩码。

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

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

四、实验结论: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不支持燃烧?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2.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太阳能C. 煤炭D. 天然气3.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的?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珊瑚4.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老虎D. 鹦鹉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铁生锈B. 纸燃烧C. 水蒸发D. 食物腐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4.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 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______。

2.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3.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5.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简述地球的水循环过程。

4. 简述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5. 简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在家中种植了一盆植物,他应该如何照顾植物,使其茁壮成长?2. 小红想要节约用水,她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 小刚家的空气质量较差,他应该如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4. 小李想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土壤质量,他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检测?5. 小王想了解自己家附近的植被类型,他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调查?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单元遗传和变异第1课细胞1.房屋是用一块块砖建成的,蜂巢是由一个个巢房构成的。

那么,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3.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片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4.显微镜5.植物细胞是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此外还有细胞液等。

6.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7.不同生物细胞结构不同,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第2课我像谁1.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2.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称为变异。

3.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3课灭绝的生物1.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化石。

2.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科学家通过对恐龙粪化石的研究,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通过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生活习性等。

4.猛犸象比较耐寒,而大象没有像猛犸象一样耐寒。

猛犸象主要是生存在亚寒带和寒带的地区生活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和灌木为主。

猛犸象和大象的形态特征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猛犸象的象牙非常的大,而大象就没有像猛犸象一样有那么大的象牙,还有猛犸象的象毛也要比大象的象毛长很多。

5.了解恐龙等生物灭绝的原因原因一: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

原因二:火山爆发说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

进而造成恐龙灭亡。

原因三:大陆漂移说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及答案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题1、实验名称:食品与水果发霉的原因实验准备:馒头、橘子、塑料袋、滴管、水实验方法:分别用塑料袋包装好馒头或橘子1号袋中的馒头或橘子滴上几滴水,2号塑料袋装入干燥的馒头或橘子,把他们放在温热的阳光下;3号塑料袋中装入滴水的馒头或橘子放入冰箱的冷藏柜中观察几天实验结论:食品和水果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容易发霉2、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准备:蜡烛、火柴、小刀、镊子、铁片、烧杯实验方法:1、用小刀把蜡烛切割成小块2、把小块的蜡烛放在铁片上,用蜡烛火焰加热,观察蜡烛如何熔化的3、熄灭蜡烛,观察熔化的蜡烛遇冷会怎样4、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变化5、把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了什么物质6、在烧杯壁上涂上石灰水,看看燃烧后的气体能否让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1、割和熔化时,仅仅在形态上发生了改变2、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3、实验一:食盐的变化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食盐等实验方法:1、量食盐放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进行观察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结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通过加热食盐溶液,让水分蒸发,可以让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食盐溶解在水中后,可以用蒸发的办法恢复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4、实验二:水泥的变化实验名称:水泥的变化实验准备: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水实验方法:1、量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看察现象2、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3、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在和成水泥浆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干燥后,成为水泥块;水泥块敲碎后,加水,不能重新成为水泥浆;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制作:自制胶水制作材料:40毫升脱脂牛奶,10毫升醋,烧杯、滤纸、小苏打制作方法:课本P9教师可以先出示已经制作好的胶水,并请同学们试用,在调动起学生的制作欲望后,展开自制胶水的活动5、实验名称: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小苏打、醋、食盐、油、砂纸实验方法: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铁钉表面的覆着物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并编好号码1号:空气,2号:装满水,3号:半瓶水,4号:盐水,5号:醋水,6号:碱水,7号:装满油3、一周,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6、实验名称:模拟正在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和静止实验器材:四轮小车、细绳、人模型(2个)实验步骤:1、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桌面一边2、把一个人的模型放在小车里3、拉动小车载着人的模型运动实验结论:以小车为参照物,车上的人的模型为静止;以桌边的人模型为参照物,车上的人模型是运动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实验名称: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所测物理量:要测量沿直线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实验器材:秒表、刻度尺、玩具、小车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画上双直线轨道“加以”限制2、让小车从起点起开始运动,同时测定时间3、小组内和小组间交流讨论实验结论:要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需要用到路程和时间两个量。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总结一、探究馒头发霉的实验(发霉条件温暖潮湿)限定条件法:限定一个条件看另一个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无水);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有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

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

二、探究铁生锈的实验 (生锈条件水空气 )限定条件法实验材料:光亮的铁丝、玻璃瓶实验过程:取三个玻璃瓶分别标上a、b、c,将a瓶烤干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水)将b瓶中加入煮沸过的水后放入铁丝并密封;(无空气)将c瓶中加入少量水后放入铁丝不密封(有水有空气)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a瓶和b瓶中的铁丝没有生锈,c瓶中的铁丝生锈了。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

注:若检验酸碱盐对发霉的影响则再增加d瓶,放入少量醋现象 d中铁生锈层度比c高结论酸碱盐加速铁生锈还可以这样设计实验效果相同【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水分的关系【实验用品】:铁钉试管经煮沸后冷却的水食用油棉花干燥剂等【实验步骤】:1、将三根洁净无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

2、在第一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至浸没1/2的铁钉,使铁钉既与水接触,又与空气接触。

3、在第二支试管中倒入蒸馏水,使蒸馏水浸没铁钉,并再倒入适量植物油以隔绝空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而不与空气接触。

4第三支试管中放入棉花和干燥剂(除水),并塞上塞子,使铁钉只与空气接触而不与水接触。

5、约一周后可观察到明显的变化,并作记录分析。

结论三、探究物体惯性的实验实验材料:条形木板、小车、小木块实验过程:将小木块竖在小车上,使小车在条形木板上滑动,滑动时使小车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全册科学实验操作汇总

青岛版小学科学63制刘六年级实验汇总六年级上册1.细胞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的样子。

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

实验步骤:1.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

2.将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试直至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小组成员轮流观察,并画出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图。

4.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每个细胞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2.像与不像帮同学找父母活动目的:知道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在外貌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

活动材料:父母的照片。

活动过程:1.组长收集自己小组内同学父母的照片。

2.组间交换照片。

3.小组内观察其他小组同学父母的照片,找出其体貌特征,和班内同学的体貌进行对比,帮同学找到父母。

活动结论:手人的后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之处,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

7.秋季星空认识仙后座活动目的:了解仙后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熟悉找寻仙后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仙后座、北极星周边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仙后座,找出仙后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识读北极星周边星图,尝试使用教科书的方法找到仙后座。

学习使用活动星图活动目的:熟练使用活动星图。

活动器材:活动星图。

活动步骤:1.观察活动星图,熟悉活动性图的各组成部分。

2.根据当前日期、时刻、地理位置调整活动星图,对准方向,练习活动星图的使用。

3.小组间互相指定观测时间、方向,练习使用活动星图。

8.冬季星空认识猎户座活动目的:知道猎户座的主要亮星排布特征,学会寻找猎户座的方法。

活动器材:猎户座星图等。

活动步骤:1.识读猎户座星图,找出猎户座中的几颗亮星,将其描在纸上。

2.与小组同学交流这几颗亮星排布的样子,加强记忆。

3.课后,面向南方观察星空,尝试找到猎户座。

制作并利用星座放映器介绍星座活动目的:学习制作星座放映器,进一步熟悉星座知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实验1: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实验目的:比较馒头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四片馒头、塑料袋。

实验过程:(1)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2)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3)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4)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入冰箱里。

(5)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2:蜡烛燃烧的实验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过程: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有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实验:3: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玻璃棒、食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坩埚实验步骤:1、向杯子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倒入坩埚中,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实验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2、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实验4: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坩埚试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干锅,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没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5:铁生锈实验材料: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步骤:1.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2.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1、空气,2、装满水,3.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六上册实验及答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六上册实验及答案全册

三年级上册一、P18第6课哪杯水热【实验名称】温度计的使用【实验目的】了解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实验器材】烧杯、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温度计主要有三部分构成:玻璃泡、玻璃管、刻度)使用时,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

3、3—5分钟后,等温度计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此时水的温度是摄氏度。

【实验说明】规范读、写温度的单位。

即:摄氏度℃二、P38第14课水往高处走【实验名称】探究水往高处走的秘密(或物体的毛细现象)【实验目的】了解毛细现象,能解决水往高处走的秘密【实验器材】毛巾(或布条)、红墨水、实心和空心的玻璃管(粗细不同)、纸片、水槽【实验步骤】1、在水槽中倒入水,滴入几滴红墨水(为了便于观察),使水变成红色。

2、将实验材料一端同时浸入水槽中,仔细观察现象,发现:水沿着布条(或毛巾)、空心玻璃棒、纸片等材料向上爬,而不会沿着实心管上升。

还发现粗细不同的空心管,细管的水升得高,粗管的水升得低。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有空隙的材料上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空隙越大,升得越高;反之升得低。

【实验说明】了解生活中毛细现象实例:(1)浸在脸盆里的毛巾滴水;(2)用粉笔吸滴在纸上的水;(3)用卫生纸吸洒在衣服上的油;(4)酒精灯的酒精能源源不断地到达灯芯顶端……三、P34第12课改变浮和沉【实验名称】改变物体的浮和沉【实验目的】了解改变沉浮的基本方法【实验器材】盛有水的水槽、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一个空的、一个盛有沙子)、盐、塑料泡沫【实验步骤】1、首先把橡皮泥、鸡蛋、铝片、两个小瓶、塑料泡沫放入水中,看到橡皮泥、鸡蛋、铝片、一个小瓶沉到水底,另一小瓶、塑料泡沫浮在水面。

2、把橡皮泥团捏成小船状,放在水中,它浮在了水面;把沉入水底的小瓶内物体倒出,放入水中时,它浮在了水面上;在沉着鸡蛋的水中加入盐,鸡蛋慢慢浮上了水面。

2020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上册自主学习实验题汇编全册

2020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制)六年级上册自主学习实验题汇编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操导恢复原样。

用。

为什么有些食品不能和牛奶一起食用呢?击下部的棋子,观察上面棋子的运动。

作指1、暑假里的一天,爸爸买了一些馒头,过了3、把木块放在小车上,观察运动的小车遇我的方案: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几天,小明发现没吃完的馒头发霉了。

馒头为 1.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使食盐充分溶我的猜想:我认为可能是有些食品和牛奶放在到障碍物时,车上的木块的运动变化。

什么会发霉呢?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

解;一起,会发生反应。

我的发现:我发现 1.鸡蛋会落入水中。

2.上面我的猜想:我认为馒头发霉可能与温度高低、 2.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

3、木块不会停止我的方案:的棋子竖直向下落回原处湿度的大小有关系。

加热,观察现象。

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运动,会向前从小车上滚落下来。

鸡蛋、棋子、可搅拌,观察现象。

木块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具有惯性。

行驶我的方案:我的发现:我发现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1.将一个馒头一分为四,分别贴上号码。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像食盐这样的变化中的乘客的身体也是保持了自己的惯性。

2.在1、3 号上滴上水,2、4 号烤干;9、探究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属于可逆变化。

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4 快馒头分别放进塑料袋;4: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你知道在水泥的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我的猜想:我认为距离越长,时间会越长4.将1、2 号放在朝阳的窗台上(或其他使用过程中都会有哪些变化呢?请写出你的中,搅拌,观察现象。

我的方案:温度较高的地方),3、4 号放进冰箱的冷藏室猜想和研究方案。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 1.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米、10 米,用秒表测出你中;我的猜想:我认为水泥加入水后可能不会恢复中,搅拌,观察现象。

用了多长时间。

5.几天后,观察 4 块馒头的变化,并记 2.用正常的步伐走 5 秒、10 秒,用米尺量出你原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一实验名称:探究霉菌的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吸管、小刀、水、塑料袋、馒头。

实验步骤:1.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另一袋放在冰箱里,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2.将密封好的两袋馒头,一袋滴上适量的水,使馒头湿润,另一袋不滴水,使馒头保持干燥,将两袋馒头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天按时观察,看霉菌是否已经出现,把霉菌出现的时间和出现的部位记录在自己提前设计好的记录表里。

实验结论:馒头在潮湿、高温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实验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实验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小刀、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用小刀切割蜡烛,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切割蜡烛,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实验三(一)实验名称: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食盐、坩埚、火柴、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1.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方座支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二)实验名称: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器材:烧杯、火柴、盘子、小勺、方座支架(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酒精灯、水泥。

实验步骤: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块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实验四实验名称: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一)实验器材:汽水瓶4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4个汽水瓶分别编号A、B、 C、 D。

2.用电吹风将A瓶内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铁钉,并立即用瓶盖将瓶口盖住。

将蜡烛融化后封住瓶口的缝隙,使其与外部的空气无法接触。

3.在B瓶内装入一满瓶煮沸的水,使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再用瓶盖将瓶口盖住,并用相同的方法用蜡烛将瓶口的缝隙封住。

4.在C瓶内装入少量纯净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但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5.在D瓶中加入少量的纯净水并加入少量食盐,将铁钉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裸露在空气中,也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6.将4个试验瓶放在家中观察一周(每天观察一次)。

实验结论:1.铁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水同时存在。

2.在有盐的情况下,生锈的程度会加深、速度会加快。

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二)实验器材:三枚相同的铁钉、三个相同的试管、三个试管塞、干燥剂一小袋、水适量。

实验步骤:1.把三枚铁钉分别放入三个试管中,其中一个试管放干燥剂。

2.一个试管放少量的水,浸没铁钉一部分;另一个试管放满水,将铁钉完全浸没。

3.最后分别用试管塞把三个试管塞紧。

实验结论:潮湿的空气是铁生锈的重要条件。

所以铁不能长期放在潮湿的空气中。

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三)实验器材: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瓶子、玻璃棒。

实验步骤: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

2.将肥皂屑放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所需要的条件是酸或碱或盐。

实验五实验名称:观察牛奶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醋、啤酒、食盐、柠檬汁、牛奶。

实验步骤:1.将醋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的牛奶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搅拌,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2.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变成絮状。

3.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的牛奶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4.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实验六实验名称:模拟实验:静止和运动实验器材:小车、墨水瓶、橡皮。

实验步骤:1.将小车平放在课桌上,墨水瓶、橡皮放在小车上。

2.拉动小车,观察并思考:橡皮相当于墨水瓶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呢?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小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课桌为参照物呢?实验结论:拉动小车,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若以墨水瓶为参照物,则小车是静止的;若以课桌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实验七(一)实验名称:惯性实验实验器材:烧杯一个,鸡蛋一个,光滑的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1.把薄木板放在烧杯上,鸡蛋放在薄木板上面。

2.用手沿水平方向迅速抽掉薄木板,观察鸡蛋如何运动。

实验结论:鸡蛋没有随薄木板一起运动,而是保持了它原有的运动趋势,薄木板抽掉后,只好掉进鱼缸内,说明鸡蛋具有惯性。

(二)实验名称:击打棋子实验实验器材:棋子、尺子。

实验步骤:把5个棋子摞起来,然后用尺子迅速打击下部的棋子,观察上面的棋子的运动。

实验结论:上面的棋子没有与被击打的棋子一起飞向远处,而是竖直向下落回原处。

实验八实验名称:昼夜变化的原因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或小纸人)。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

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或者是小纸人的地方)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是早上、正午和傍晚?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

地球不停地自传,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实验九实验名称:探究四季的原因实验器材: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地过程中倾斜角度要保持一致。

4.观察与思考:仔细观察,“太阳”的光芒分别直射在什么地方?这与四季的形成又有什么关系呢?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实验十实验名称:月相变化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电灯、皮球。

实验步骤: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实验结论: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实验十一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器材:电灯、圆形小镜子。

实验步骤: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

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月亮”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

实验结论:1.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到地球上。

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2.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实验十二(一)实验名称: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实验器材:捕捉蚯蚓若干条、长方形纸盒、黑湿布、透明的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子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蚯蚓都会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二)实验名称:蚯蚓对干湿环境的反应实验器材:捕捉若干条蚯蚓、长方形纸盒、透明的塑料薄膜、干土、湿土。

实验步骤:1.用一个长方形纸盒,在盒底垫上塑料薄膜,在盒左边放干土,盒右边放湿土,干土与湿土间隔一段距离。

2.在盒中间没有土的地方,放5条蚯蚓,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干土与湿土中蚯蚓的数量。

实验现象及结论:蚯蚓都爬到湿土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十三(一)实验名称: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实验器材:植物(玉米、大豆苗等)、小花盆(或培养皿)、泥土、不透光的纸盒、光源、剪刀。

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不透光的纸盒:用剪刀在其中一个纸盒上部左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在另一个纸盒上部右侧挖一个直径为1厘米的孔。

2.将三株长势相同但真叶尚未出胚芽鞘的植物幼苗依次排开,分别栽种在三个花盆中。

3.用两个纸盒分别扣住其中两个花盆(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左开,另一盆纸盒上的孔朝右开),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夜间以灯光作光源,并使光从小孔中透入纸盒。

第三盆在自然状态下生长。

4.每天打开纸盒,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记录下高度、倾斜角及当日温度、天气等情况,并不断拍照,保留图片记录。

实验现象及结论:幼苗朝纸盒开孔的方向生长,也就是向着光源的方向生长,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二)实验名称:植物根的向地性实验器材:刚刚萌发的4粒玉米种子,培养皿、棉花、滤纸、胶带、橡皮泥。

实验步骤:1.取4粒同样大小、同样饱满、刚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平放在一个培养皿内,使其胚根尖端朝向培养皿中央。

4粒玉米分别位于培养皿的4个方向。

2.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上。

在滤纸上面填满棉花,并交足清水。

3.盖上培养皿盖,用胶带把培养皿底与培养皿盖粘连在一起(切不可密封,以保证通气),整个培养皿竖立放置在温暖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及结论:4粒玉米种子的根都向地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