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颅脑损伤诊疗常规
颅脑损伤诊疗常规
1、急诊脑外伤病人接诊处置: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
识状态,尤其是神志瞳孔等重点体征变化,询问病情,确定GCS 评分及分型,了解有无复合伤,及时行头颅CT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以及适当的急诊处置,根据病情需要,收入病房或直接进入手术室施行急诊手术。
2、救治原则:抢救生命(心-肺-脑复苏),解除脑疝,止血,预防感染,复合伤的治疗。
3、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头皮和颅骨损伤的清创手术,血肿钻孔引流术,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
4、综合治疗手段: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激素类制剂和止血药物的使用,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神经保护药物,促醒药(如纳洛酮),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营养与能量支持。
5、危重病人抢救及监护
6、康复治疗:预防和治疗各种外伤后并发症,抗癫痫
药,高压氧,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的恢复,精神心理治疗。
颅脑损伤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第一部分院前医疗急救二、院前医疗急救流程指挥调度中心受理急救呼叫电话。
接受指挥调度中心指令,2分钟内派出救护车。
在途中,通过电话与患者或第一目击者联系,指导自救并进一步确定接车地点。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现场救治。
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向病人或第一目击者告知病情,联动“110”确定转送医院)。
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信息报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转运途中,陪伴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监护,确保途中安全。
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进行交接。
完成任务,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三、需要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一)心率 <50次/分或心率 >130次/分。
(二)呼吸 <10次/分或呼吸 >30次/分。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90%。
(四)血压:收缩压<85mmHg 舒张压<50mmHg或收缩压>240mmHg 舒张压>120mmHg。
四、危重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6.颅脑损伤。
(1)判断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依据病情给予包扎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咽部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通气与吸氧。
(5)对脑脊液鼻或耳漏者,应将病人侧卧防止舌根后坠,将头部稍垫高,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6)开放静脉通道,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酌情使用降颅压药物。
(7)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第二部分医院急诊科一、急诊处理流程按照急诊对急性伤病的识别、评估和处置流程进行。
二、急诊处置分级遵照急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具体参照第二章)。
(一)若患者分级为1~2级,需要在急诊科就地抢救、稳定生命体征,后续专科治疗。
(二)若患者分级为3级,需要观察。
(三)若患者分级为4级,可简单处理后离院。
一些常见急危重伤病的诊疗规范可参考第三章,如所遇情况未纳入此诊疗规范,请参考相关治疗指南或规范。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及急诊室处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 院前急救处理 • 急诊室处理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及其处理 • 康复与预后
01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严重暴力 打击或车祸等事故,导致大脑实质和 脑干等重要结构受损,引起意识障碍 、颅内压增高等症状的疾病。
颅内压增高与脑疝
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影响脑功能。 在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处理中,应密切监测颅内压,采取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抬 高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脑疝
脑疝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的现象,可引起意识障碍、瞳孔散大等严 重症状。在处理脑疝时,应迅速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进行紧急手术减压。
脑外伤严重程度评分(GCS)
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运动功能和日常生 活能力评估预后。
根据睁眼、语言和运动反应评估颅脑损伤 的严重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
长期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测康复 潜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社会适应能力。
康复期注意事项与生活指导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现场评估
迅速评估伤情,判断患者意识 状态、呼吸、循环等状况,以 便确定是否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
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异物,确保患者能 够正常呼吸。
控制出血
对伤口进行止血,防止失血过 多。
维持循环稳定
对休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维 持血压和组织灌注。
院前转运与途中监护
01
02
03
正确搬运患者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一)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
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
现场急救顺序为: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
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
现场急救处理包括:(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
(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
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及急诊室处理PPT课件
对于有癫痫病史或脑电图异常的患者,常规使用抗癫痫药 物预防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控制 发作。
04 药物治疗
止血药物应用
01
02
03
止血药物种类
常用止血药物包括止血敏、 止血芳酸、维生素K1等。
使用时机
在颅脑损伤早期,尤其是 合并活动性出血时,应尽 早使用止血药物。
多学科协作模式
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多学科协 作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预后。
3
急救技术不断创新
院前急救技术的不断创新,如颅内压监测、亚低 温治疗等,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救 治手段。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诊 断和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及急诊室处 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院前急救 • 急诊室处理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识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外伤,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 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至关重要。
探讨院前急救和急诊室处理策略
03 急诊室处理
接诊与初步诊断
接诊流程
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由分诊护士 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严重程 度进行分类,并通知医生接诊。
初步诊断
医生接诊后,迅速了解患者病史 、症状、体征等信息,进行初步 诊断,判断是否存在重型颅脑损 伤及其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影像学检查
根据初步诊断结果,安排患者进行相 应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 以明确颅脑损伤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
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解释
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解释
简介
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是为了对脑损伤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提供指导,帮助医生准确判定患者的危重程度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档将解释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的相关内容。
判定标准
危重脑损伤患者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意识状态评估
生理指标监测
除了意识状态评估外,还需要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
生理指标包括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危重程度,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影像学检查结果
影像学检查是判定脑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CT扫描、
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脑部结构和损伤情况。
根据
检查结果,可以判断脑损伤的程度和部位,进一步指导治疗和康复
工作。
临床表现评估
患者的临床表现也是判定危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包括神经系统
功能、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根据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可以判断患者的危重程度,并制
定相应的处理和治疗计划。
结论
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的准确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
关重要。
通过对意识状态、生理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
的评估,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
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以上是危重脑损伤患者判定标准的基本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
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咨询。
脑外伤诊疗规范
颅脑损伤的康复颅脑损伤是指脑部的创伤,其原因在战时多为火器伤、利器伤、爆炸伤、工事或建筑物倒塌的撞、压伤等;和平时期多为交通事故、工伤、运动损伤、跌倒、利器伤等。
其发病率在我国为55.4/10万人口,患病率为783/10人口。
颅脑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类:属闭合伤者,头皮可有破裂,颅骨可有骨折,但脑组织不与外界相通;属开放性者,脑组织与外界相通。
颅脑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除运动、言语等方面以外,主要还有记忆、思维等认知障碍。
5.2.1康复评定5.2.1.1 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颅脑损伤的严重车程度,急性期主要依据昏迷的时间、用Glasgow昏迷量表来确定;在恢复期,主要依据伤后遗忘(Post-traumatic Amnesia,PTA)的时间、用HRB神经心理学测试(Halstead-Reitan Battery,HRB)和LOTCA等方法来评定,其评定标准如表5-2-1:表5-2-1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综合评定(第109页)GCS、PTA、HRB的评定方法如下:(1)GCSGCS的内容和评定方法如表5-2-5:表5-2-2GCS(第109页)(2)PTA时间1)PTA的定义PTA是受伤后记忆丧失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的时间,其情况如表5-2-3。
表5-2-3PTA时间(第110页)2)PTA的确定对于患者是否脱离PTA,需用定向遗忘实验来评定。
该实验主要通过向患者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的连续记忆是否恢复。
患者回答不正确时按规定扣分,将100减去总扣分是为得分。
100分为满分;75-100为正常;66-74为边缘;<66为异常。
一般认为达到75分才可以认为是脱离了PTA。
定向遗忘试验的具体试验,内容如表5-2-4:表5-2-4 定向遗忘试验(第111页)3)根据PTA确定损伤的程度PTA时间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的关系如表5-2-5:表5-2-5 PTA时间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第111页)(3)HRB及LOTCA请参见2.12.4.1和3.2.1.4的有关部分。
神经外科颅脑创伤诊疗规范
颅底骨折
【治疗方法】 1.颅前、中窝骨折本身无须特殊处理,治疗主要是针对由骨折引起的伴发症和后遗症。早期 应以预防感染为主,可在使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药物的同时,做好五官清洁与护理,避 免用力擦鼻及防止鼻饲胃管。采取半坐卧位,鼻、耳漏任其自然流出或吞下,使颅压下降后 脑组织沉落在颅底漏孔处,促其愈合,对经久不愈长期漏液达4周以上,或反复引发脑膜炎及 大量溢液的病人,则应施行补修手术。颅后窝骨折的治疗,急性期主要是针对枕骨大孔区及 高位颈椎的骨折或脱位,若有呼吸功能紊乱和(或)颈脊髓受压时,应及早行气管切开,颅 骨牵引,必要时作辅助呼吸或人工呼吸,甚至施行颅后窝及颈椎椎板减压术。
(3)脑挫裂伤与颅内血肿的鉴别:脑挫裂伤属原发性脑损伤,症状及体征在伤后立即出现, 一般比较稳定,可逐渐好转。伤后意识障碍立即出现,一般无中间清醒期。颅内血肿属继发 性脑损害,症状和体征在伤后一段时间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颅内血肿多有中间清醒期, 随血肿的增加,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CT扫描呈高密度影。
局灶症状,可暂不手术。
二、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是指骨折线横行穿过两侧颅底或纵行贯穿颅前、中、后窝。 【临床表现】 1.颅前窝骨折 前颅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可伴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称“眼镜”征或“熊猫眼”征) 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如硬脑膜及骨膜均破裂,则伴有脑脊液鼻漏,脑脊液经额窦或由鼻 孔流出。若骨折线通过筛板或视神经管,可合并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
凹陷性骨折
【治疗原则】 1.手术适应征: (1)闭合性凹陷性骨折>1.0cm。 (2)闭合性凹陷性骨折位于脑功能区、压迫导致神经功能 障碍。 (3)开放性凹陷性骨折。 (4)闭合性凹陷性颅骨骨折压迫静脉窦导致血液回流、出现 颅高压病人。 (5)凹陷性颅骨骨折位于静脉窦未影响血液回流、无颅高压病人不宜手术。
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规范
脑损伤
按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 开放性脑损伤 Open brain injury 闭合性脑损伤 Closed brain injury
按脑损伤发生的时间和机制分为 原发性脑损伤 Primary brain injury 继发性脑损伤 Secondary brain injury
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
仅30~50%能显示骨折线 4.CT扫描
颅底骨折的治疗
本身不需处理,但脑脊液漏、脑神经损伤时: 1、防止感染,应用抗生素 2、忌作填塞或冲洗,不腰穿,保持清洁 3、头高位 4、1月以上仍未闭合的漏可考虑手术修补硬膜 5、骨片或血肿压迫视神经,争取在12小时
内行减压手术
脑损伤
脑震荡 脑挫裂伤 脑干损伤 外伤性颅内血肿 开放性颅脑损伤
粉碎性骨折 洞形骨折
分类
3、性 质 开放性骨折 Open fracture 闭合性骨折 Closed fracture
[颅底骨折虽不与外界直接沟通,如伴有硬脑膜破损, 引起脑脊液漏或颅内积气, 一般视为内开放性骨折]
颅骨线样骨折
颅骨线样骨折X-光片
CT显示颅骨线样骨折
颅骨凹陷性骨折
颅骨凹陷粉碎性骨折
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和诊断
➢ 常见为头痛、呕吐、肢体乏力等; ➢ 可出现局灶性症状 偏瘫、失语、癫痫等 ➢ CT能确立诊断
脑损伤—外伤性颅内血肿(2)
急性颅内血肿治疗原则
➢ 手术指征: CT扫描幕上血肿>30ml, 颞部血肿>20ml, 幕下>10ml; 中线移位>1cm; 基底池受压;意识进行性 下降
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规范
内容
颅脑损伤急诊救治原则 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原则 颅脑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 颅脑损伤手术操作规范 颅脑损伤的预后 颅脑损伤风险评价
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流程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其病情复杂多变,抢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科学、规范的抢救流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流程,以期为临床救治提供指导。
一、现场急救在重型颅脑损伤发生的现场,急救人员应迅速到达并立即展开抢救工作。
(一)初步评估1. 快速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采用呼喊、拍打等方式判断患者是否清醒,若患者意识丧失,立即评估其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2. 检查患者头部有无明显外伤,如头皮裂伤、血肿等。
3. 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情况,瞳孔的变化往往能提示颅内病情的变化。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呕吐、口腔分泌物增多等情况,若呼吸道不畅,易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急救人员应立即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呕吐物、分泌物等,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对于舌根后坠的患者,可采用托起下颌、放置口咽通气道等方法。
若患者头部有明显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可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带等方法,但要注意止血的时间和力度,避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四)转运在现场急救初步处理完成后,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转运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头部固定,避免颠簸和震动,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二、急诊室接诊(一)接诊准备急诊室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包括准备好抢救设备和药品,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止血药物、脱水药物等。
(二)快速评估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医护人员应迅速进行快速评估。
1. 再次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
2. 详细询问患者受伤的经过、时间、地点等情况,以便对病情进行全面了解。
3. 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瞳孔、肌力、肌张力、反射等,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以下初步处理:1.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2. 给予吸氧,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
3. 遵医嘱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等药物治疗。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脑外伤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
颅脑外伤
一.疾病相关情况
颅脑外伤的分类标准复杂。
按照损伤发生时间可分为原发性颅脑损伤和继发性颅脑损伤。
原发性颅脑损伤指外伤后立即产生的脑组织损害(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等)。
继发性损伤指在原发性损伤基础上形成的病变,常见的有脑水肿和颅内血肿。
二.分级诊疗指南
(一)门诊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在三级医疗机构经治疗后生命体征及病情稳定,颅内高压缓解,可转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门诊进行随访。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接诊颅脑外伤病人主要以急诊为主,凡超出该类机构诊疗水平的伤员应转三级医疗机构就诊。
病情危重应就地抢救,病情符合转运条件及时转运。
(二)住院分级诊疗指南
1.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
三级医疗机构诊断明确的颅脑外伤患者,经治疗生命体征及病情相对稳定,可于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继续康复治疗。
2.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
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门诊随访或住院康复的颅脑外
伤患者,原有病情加重,或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无法完善或完成相关诊疗工作,病情需要住院者。
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01
硬膜下血肿
意识障碍
瞳孔的改变
神经系统体征的改变
颅内压增高
脑内血肿
1
意识障碍
2
脑局灶症状
3
生命体征的改变
4
脑脊液、脑组织外溢
非火器性开放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脑局灶症状
生命体征的改变
瞳孔的变化
脑脊液、脑组织外溢
火器性颅脑损伤
3
难辨
2
不睁眼
1
伸展反应(去脑)
2
不语
1
无反应
1
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颅骨骨折(颅盖骨折、颅底骨折)
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
开放性颅脑损伤(非火器性开放颅脑损伤、火器性颅脑损伤)
01
02
03
04
05
颅脑损伤
皮下血肿
初级评估:ABCDE
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颅脑外伤史
初级评估:ABCDE 紧急处理:保护颈椎,解除呼吸道梗阻, 心肺复苏
GCS
运动反应
计分
言语反应
计分
睁眼反应
计分
按吩咐动作
6
正确
5
自动睁眼
4
定位反应
5
不当
4
呼唤睁眼
3
屈曲反应
4
错乱பைடு நூலகம்
3
刺痛睁眼
2
过屈反应(去皮层)
帽状腱膜下血肿
婴幼儿巨大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
头皮血肿
意识丧失史 逆行性遗忘 头晕头痛、疲乏无力、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 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CT检查颅内无异常
颅脑损伤的分级与诊治要点
神经系统检查
颅骨x线检 血型测定
按情况不同进行颈椎 及身体其它部位的检 查
血中酒精含量和尿中 毒素检查
一般血液检查及心电 图
头颅ct检查 即使是ct检查阴性亦受
入院观察治疗
中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2
入院 半小时一次神经系统检查 三天后复查头颅ct,如果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轻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3
出院的指征
当患者入院就诊时没有上述的各种症状 当出院后,如果出现任何症状都需复诊,
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 制订一周内复诊计划
中型颅脑损伤
定义 患者神志不清或嗜睡,但仍 能的简单地遵瞩活动 GCS 9~12分
中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1
急诊
病史:受伤的类型和 时间,意识丧失,记 忆受伤,头痛
既往病史,包括住院 和有无过敏史、
2.稳定循环呼吸系统 气道:早期插管
血压:尽快补充生理 盐水或血液 以使血压 恢复正常
导管:尿管 胃管 诊断检查:颈椎 胸部
头部 腹部 骨盆 四肢 的x线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2
急诊b
3.全身检查 4.其它有关系统损伤的急
诊监测
气管切开
胸腔引流
颈椎固定
5.神经系统检查 睁眼反射 运动反应 语言反应 瞳孔对光反应 头眼反应 眼耳蜗反应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3
急诊c
6.治疗措施 碳酸氢钠 苯妥英钠 激素 甘露醇 过度换气 7.诊疗项目 CT扫描等
重型颅脑损伤诊治要点4
手术 ICU
13~15分者定为轻型
9~12分者定为中型
3~8分者定为重型颅脑伤
中国分类1
轻型(I级):GCS 13~15分 单纯脑震荡,有或无颅骨骨折 意识丧失不超过20分钟者 有轻度头痛、头晕等自觉症状 神经系统、神经影像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 改变
颅脑创伤诊疗指南
二、颅脑损伤急诊救治原则
(一)危重昏迷病人抢救及转运
遇到危重的昏迷病人,一定要及时就地抢救并迅 速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创伤中心。如果病人合并 复合伤特别是有大出血造成休克,第一步是抗休 克治疗,即保持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脉搏 的平稳。
如果有头皮外伤出血,应该先做止血包扎再转送。 因为即使是单纯的头皮损伤,若不包扎,也可能 由于大出血而造成失血过多而休克。一定保持呼 吸道通畅,必要时就地气管插管。
一、颅脑创伤的分级
颅脑创伤的分级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 分级评分(Glasgow-GGS昏迷评分)。所 有颅脑外伤的病人在处理的时候,都要参 考此评分,并在病例上有详细的记录。此 评分具体内容分三个方面:病人的睁眼反 应、语音反应和运动反应。这三部分相对 应的分值加起来就是病人的昏迷评分,评 分最低是3分,最高是15分。分数越高,说 明病人的相对病情越轻。
脑强直状态 生命体征改变,呼吸节律非常快,心率和
血压异常,中枢性高热 眼征,瞳孔大小不一,形态多变且不规则,
眼球偏斜或眼球分离 需行头颅CT扫描和MR扫描进行诊断
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 中脑损伤表现为瞳孔多变,眼球固定,四
肢肌张力增高 桥脑损伤为双侧的针尖样瞳孔 延髓损伤表现为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如呼
第二,解除脑疝。对于脑外伤者要降低颅 内压,因为颅内压持续增高容易导致脑疝, 最后危急病人生命。要及早解除脑疝对于 脑组织的压迫。
第三,重视复合伤的治疗,不能单考虑头 部情况。
(三)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
此是神经外科的基础。神经 外科最主要的工作是脑和脊 髓的手术,脑外伤的手术是 各种手术的基础,也是广大 基层医院最主要的工作。
A.闭眼反应 B.睁眼反应 C.语音反应 D.运动反应
颅脑创伤的急救服务指南与规范
颅脑创伤的急救服务指南与规范引言本文档旨在为颅脑创伤急救提供指南与规范,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提供高效和安全的急救服务。
颅脑创伤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及时和适当的急救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急救准备1. 紧急医疗设备确保急救场所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包括心电监护仪、血压计、呼吸机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手段。
2. 急救药物和工具准备必要的急救药物和工具,如止血药、镇痛药和氧气。
这些药物和工具可以帮助缓解患者的疼痛,控制出血,并提供氧气支持。
3. 人员培训和演练确保急救人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演练,掌握颅脑创伤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保持急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急救流程1. 评估患者状况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况、呼吸、血压和脉搏等。
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患者的急救优先级,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给予氧气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氧气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应立即给予氧气。
使用将氧气输送至患者口鼻的面罩或导管。
3. 确保通畅呼吸道在急救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
可以采用头后仰、下颌提拉等方法,以保持气道通畅并促进呼吸。
4. 控制出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出血,应尽快控制出血源。
使用合适的止血方法,如直接压迫、绷带包扎等。
5. 病情监测和记录在急救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这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提供给后续的医疗救治。
急救注意事项1. 避免颠簸和震动在抬运和转运患者时,避免颠簸和震动。
这可以减少颅脑创伤的进一步恶化,并降低患者的痛苦。
2. 防止二次伤害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注意保护患者的颈椎和脊柱,并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3. 移送至专科医院颅脑创伤需要及时的专业救治,因此,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快将患者移送至专科医院。
与专科医院保持密切联系,准备接诊并提供必要的信息。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颅脑创伤急救的指南与规范。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病史采集】1.外伤情况:确定受伤机理、暴力类型、受伤时间和部位。
2.伤后意识状态和症状:昏迷时间及转归,有无失语、偏瘫、癫痫、运动或/和感觉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3.头面部创口情况:伤口有无流血、脑组织外溢和脑脊液外漏;口鼻腔和外耳道有无流血和脑脊液外漏;是否合并有颅神经损害表现,如失明、失嗅、失聪、眼球运动障碍和面瘫等。
4.伤后治疗及效果。
5.有无颅内继发感染征象。
6.既往有无高血压、癫痫等病史。
【体格检查】1.一般检查:有无休克、呼吸道受阻和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合并胸腹部损伤及脊柱四肢骨折等合并伤。
2.创口情况:伤口部位、形态和大小;颅骨骨折类型和凹陷深度;硬脑膜和脑损伤程度,有无静脉窦和脑皮质血管出血;伤口内有无异物残留和脑组织外溢、脑脊液外漏;口鼻腔和双侧外耳道有无流血和脑脊液外漏。
3.神经系统检查: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肢体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变化和括约肌功能,根据GCS评分标准评分。
【辅助检查】1.头颅X线摄片:明确颅骨骨折类型和范围,切线位片测量凹陷骨折深度,排除颅内异物。
2.头颅CT检查:明确脑损伤程度、范围以及颅内血肿部位、类型和体积,有无颅内积气。
骨窗像可以检出有无颅骨骨折和副鼻窦内积血等。
3.脑脊液放射性同位素(SPECT)检查:对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具有诊断性价值。
4.脑脊液常规检查:对继发颅内感染者有诊断意义。
【诊断】1.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2.头面部创口异物进入颅腔或发现严重骨折、硬脑膜撕裂、脑组织外溢和脑脊液漏。
3.口鼻腔和外耳道脑脊液漏,同时伴有颅底骨折的其他表现。
4.头颅平片和CT检查,发现颅骨凹陷深度>2.0cm,颅内积气或异物以及颅底骨折合并副鼻窦积血等。
【治疗原则】早期进行颅脑清创术,使开放性损伤转为闭合性损伤。
1.急诊处理(1) 制止创口大出血,防止休克。
(2)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 对插入颅腔异物的处理应慎重,不可随意拔除。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高于轻型和中型颅脑损伤。
正确的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首先,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需要考虑到患者是否有头部外伤的病史。
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的头部外伤导致的,如车祸、摔倒、打架等。
患者如果有头部外伤的病史,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其次,对于临床症状的判断也是重要的诊断标准之一。
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常常表现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等症状。
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会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
另外,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头颅MRI。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等病变,从而辅助诊断重型颅脑损伤。
除此之外,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是重要的诊断标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呼吸困难、心率异常、血压波动等。
这些生命体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重型颅脑损伤。
最后,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神经系统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如意识障碍、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医生才能准确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损伤和并发症发生。
希望医生们能够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抢救护理常规【评估】1.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创伤情况。
2,致伤原因、受伤环境、过程及时间。
【急救护理】1.立即给予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口腔和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将病人侧卧或者放置口咽通气道,必要时气管切开。
3.保持合适体位,抬高床头15°〜30。
,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深昏迷病人取侧卧位或者腹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排出。
脑脊液漏患者取患侧卧位。
4.妥善处理伤口,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用无菌敷料包扎,外露的脑组织周围可用消毒纱布卷保护,外加干纱布适当包扎,避免局部受压。
尽早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及破伤风预防注射。
5.减少头部活动。
6.通知化验室查血型、血红蛋白,放射科拍头颅正侧位及胸片。
取血、配血。
7,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低颅内压药物,按要求速度输入。
8.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
9.开放性颅脑损伤应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并皮试后注射TAT。
10.抽搐躁动者,应放牙垫或口咽通气道。
11.如需手术者须剃头。
12.脑脊液鼻漏、耳漏者应取患侧卧位,便于引流通畅,并观察漏出液颜色、性质,禁忌冲洗、充填鼻和外耳道。
【病情观察要点及记录】1.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并每30〜60分钟记录1次。
2.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耳漏的情况发生,并记录流出量及颜色。
3.有脑脊液引流的患者观察、记录引流量及性质。
4.观察病人护理措施是否安全,如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静脉置管、各种导管等。
【健康指导】1.告诉病人如何摆放体位,有脑脊液漏的患者,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攥鼻涕或打喷嚏,勿挖鼻抠耳。
5.外伤性癫痛病人定期服用抗癫痛药物,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以防意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院前医疗急救
二、院前医疗急救流程
指挥调度中心受理急救呼叫电话。
接受指挥调度中心指令,2分钟内派出救护车。
在途中,通过电话与患者或第一目击者联系,
指导自救并进一步确定接车地点。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现场救治。
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向病人或第一目击
者告知病情,联动“110”确定转送医院)。
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
信息报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转运途中,陪伴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监护,确
保途中安全。
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进行交
接。
完成任务,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三、需要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心率 <50次/分或心率 >130次/分。
(二)呼吸 <10次/分或呼吸 >30次/分。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90%。
(四)血压:收缩压<85mmHg 舒张压<50mmHg或收缩压>240mmHg 舒张压>120mmHg。
四、危重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6.颅脑损伤。
(1)判断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依据病情给予包扎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咽部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通气与吸氧。
(5)对脑脊液鼻或耳漏者,应将病人侧卧防止舌根后坠,将头部稍垫高,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6)开放静脉通道,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酌情使用降颅压药物。
(7)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第二部分医院急诊科
一、急诊处理流程
按照急诊对急性伤病的识别、评估和处置流程进行。
二、急诊处置分级
遵照急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具体参照第二章)。
(一)若患者分级为1~2级,需要在急诊科就地抢救、稳定生命体征,后续专科治疗。
(二)若患者分级为3级,需要观察。
(三)若患者分级为4级,可简单处理后离院。
一些常见急危重伤病的诊疗规范可参考第三章,如所遇情况未纳入此诊疗规范,请参考相关治疗指南或规范。
治疗药物应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选择,治疗手段应从最基本措施开始,不超出所在地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危重病患者先安排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收入ICU。
经过救治患者诊断明确、生命体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转入相应科室治疗。
三、急诊患者中危重症的判别标准
急诊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医院急诊科的救助主要针对
急诊患者中的危重症,包括分级标准中的1级和2级患者(参见表1)。
表1 急诊病情分级标准
注:“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
即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的“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需急诊医疗资源≤1。
1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如气管插管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随时关注,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障碍/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
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
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7/10),也属于该级别。
3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
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参见表2)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4级: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参见表3)的病人。
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流程见图1。
图1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图
注:①ABC参见分级标准;②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见表2-1;
③急诊医疗资源指在获取急诊病人的主诉后,根据主诉及所属医疗机构急诊科的资源配置,评估病人在进入急诊科到安置好病人过程中可能需要的急诊医疗资源个数(参见表3)。
表2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用于急诊病情分级
(规范性附录)
注:*评估小儿呼吸时尤其要注意呼吸节律;**评估小儿循环时须查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和紫绀,病情评估时血压值仅为参考指标,有无靶器官损害是关键,血压升高合并靶器官损害,则分级上调一级;成人单纯血压升高(无明显靶器官损害证据)时,若收缩压>180mmHhg,则病情分级上调一级;要重视低血压问题,收缩压低于低限者分级标准均应上调一级。
表3 列入急诊病人病情分级的医疗资源
(规范性附录)
四、常见急危重伤病医院急诊科诊疗规范
6.颅脑损伤。
【紧急医疗救治原则】
(1)对病人的伤情进行检查,针对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立即行加压包扎止血。
(3)如有血性液体从耳、鼻中流出,可能是颅底骨折造成了脑脊液外漏。
采取方法:病人侧卧,并将头部稍垫高一点,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并防止舌根后坠。
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4)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
(5)昏迷的病人按昏迷的急救原则处理。
(6)出现严重脑疝症状,应尽快争取手术治疗。
(7)脱水治疗。
第三部分重症医学科
一、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原则
二、常见急危重伤病重症医学科诊疗规范
(四)重度颅脑创伤。
1.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观察神志、GCS评分、瞳孔、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
3.维持全身灌注及脑灌注压稳定,必要时可予血管活性药物。
4.脱水降颅压治疗、防止脑疝。
5.脱水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液体出入量,避免出现低血容量状态,监测电解质。
6.警惕尿崩症、脑耗盐综合征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