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
作者:武陟县小董乡渠下学校孙林林
一、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的一节欣赏课,课名是《送别》。
1、本节音乐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80分钟,本节课是第二课时;
2、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和学唱《送别》。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深情演唱歌曲《送别》。
(2)了解4/4拍的特点,唱准歌曲中的长音,注意音准。
(3)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利用学习的正确发音方法,学会唱高,低声部谱子。
(2)能够结合其他课程以及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理解歌曲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唱《送别》,使学生理解友谊的价值,教育他们要珍惜同学间的情谊。(2)通过力度,速度,音色上的变化,在感情表达上做细腻的处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一班。七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处于 13 、 14 岁左右的学生,他们仍具有许多小学生的特性,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思维能力逐渐成熟,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较大发展;注意的稳定性较小学增强。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很感兴趣,学习热情较高,有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模唱歌谱、填词演唱、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歌曲教学,培养学生演唱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采用抒发感受、编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设计意图:
本课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名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运用了欣赏、演示、讲授、练习、讨论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通过学习,增进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师:同学们,今天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首歌,并且请大家来猜猜它的歌名?
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2、简介歌曲
这四首歌曲是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三)、了解学堂乐歌
师:如果追溯到“五四”时期,那是学堂里又在唱些什么呢?那时候的人们把在学堂里唱的歌曲叫做乐歌,因此就把20世纪流行于校歌曲叫做学堂乐歌。学堂乐歌除了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只是教育外,还有反应人们的要求,富国强兵,抵御外辱,还有宣传学习科学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非常经典的学堂乐歌《送别》。
1、学唱新歌《送别》
2、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
3、师介绍作者
作词—李叔同(中国近代音乐家)。李叔同(1880~1942) 中国现代音乐家。他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尤其是李叔同创作的《送别》广为传唱。
4、学习交流,分组讨论:
⑴你觉得这是怎样风格的一首歌?
⑵歌曲中唱了些什么?你能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意境和情绪?5.用“lu”来哼唱旋律(这里重点练习)
(重点指导:5 23 ︳ 4 · 7 ︳ 1- - - ︳这一乐句的演唱音准。)6.模唱歌谱(要求用轻柔,深情的声音演唱。)
7.跟背景音乐,按节奏朗读歌词。
(要求读出朋友间的依依不舍的感情。)(关键要深情要体会其中的情感)
8.填词演唱(着重唱法指导。)
9.歌曲处理(力度,音色的变化,唱出歌曲情绪)可以让学生说说,这样的一首歌曲可以怎么唱?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唱法?
(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最后一句渐慢渐弱)
10.讨论:你更喜欢校园民谣还是学堂乐歌?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民谣或者学堂乐歌?能不能给我们大家哼几句?
11、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
12、一部分同学唱歌词,一部分哼唱旋律。(四)、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教学过程流程图:
教学内容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