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令人饱我愁无一蓑烟雨任凭生
——从苏轼词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学生姓名:张文军指导教师:雷恩海
〔内容摘要〕在中国历史上,苏轼是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的富于戏剧性的特殊的人生际遇是一幅中国文人士大夫的缩影。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的人生忧患,他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人生理念一一化解,并在其文学创作中升华至审美的境界。在他那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中,苏轼以他那“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给后人树立了一座生命征途上的永久的丰碑。
〔关键词〕苏轼入世失意出世超然旷达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就文学来说,散文方面,他与北宋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并称“欧苏”,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诗歌方面,一生创作2600多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作方面,他以“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仅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而且创造性的以诗为词,促进了词的变革,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先河,与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在艺术上,书法方面,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又擅长绘画,尤工水墨,以墨竹开文人之先河。后人称颂他是“诗、词、文、书法、绘画”五绝。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人物,却是仕途不畅,屡遭横祸,人生经历充满坎坷,饱尝艰辛。有人说:“他是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在位期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子(哲宗)荣登王位之时遭受贬谪的。”①
纵观苏轼一生,从小深受儒家经世济世的熏陶和良好的家庭教养。在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和其弟苏辙随父亲入京赶考,次年兄弟二人双双中进士,且名列前茅,一时轰动天下,“苏氏文章随擅天下”。顺利的名动京师及进入仕途,使年轻气盛的苏轼充满了在官场一展宏图,流芳百世的积极的人生理想。孰料正是他那心比天高的抱负及刚正不阿的性格,致使他与当时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开始了自己仕途漂浮不定的一生。但是,政治失意、人生困迫的苏轼,并没有消极颓废、失魂落魄。他以手中之笔,抒胸中浩然之气,积极乐观的探索和追求着崇高的人生境界,通变达观,参透人生祸福。本文试从苏轼的词作中去探寻他面对仕途的失意、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致君尧舜”、“奋厉有当世志”的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家风历来诗书传承。苏轼少时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经世济用思想的熏陶,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统治者都竭力倡导儒家学说。虽然苏轼8岁在乡塾从天庆
观道士张易简求学,少时也读过道家和佛学等方面的书籍,但他早年主要是为应举而读书,深受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生信仰的影响。从家庭教育来说,其父苏洵教导二子读书“内以治身,外以治人”。苏洵还说:“吾尝有志兹世,今老矣,二子尚成吾志乎?”苏轼的母亲程夫人也是一个颇有文化修养的贤妻良母。在苏洵游学四方时,她就成了苏轼兄弟的家庭教师,对他们亲授以书,并常以古人名节励志。苏轼10岁时,程夫人给他讲《后汉书·范滂传》,范滂因党锢之祸为宦官所杀。临刑前,范滂与母亲诀别,要母亲割不舍之恩,不要过分悲伤。范母很坚强,安慰儿子说:“既有今名,复求寿考,可得兼乎?”苏轼从旁问母亲道:“我如果成了范滂,母亲赞许吗?”程夫人答道:“你能作范滂,难道我就不能作范滂的母亲吗?”苏轼深受感动。范滂有“澄清天下之志”,苏轼从小也“奋厉有当世志”。(《东坡先生墓志铭》)
(一)致君尧舜尊君报国
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较早的以词抒己志者,是熙宁七年(1074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途中所作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团圆。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这首词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直抒政治抱负的议论文。作该词时,苏轼年三十九岁,年华正盛。“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作者心中的神宗皇帝就是古之尧舜,“致君”意何在?“此事”言何事?再看词中“劳生有限”、“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不难看出,苏轼希望趁年盛之时,将满腹才学,报效赵宋王朝。苏轼的这种积极入世的心态虽外放、转徙却不曾消减。
苏轼作于密州的另一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开宋代豪放词先河的一首名作,全词洋溢着浓烈的报国之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写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当时作者任密州知州。十月,苏轼祭常
山归来,与同僚会猎于铁沟,乘兴写下这首勃发着爱国豪情的壮词。词人摘掉乌纱、戴上锦帽,左手牵着猎狗,右臂擎着苍鹰,由文质彬彬的太守,一变而为雄姿勃勃的武士。跟随太守而来的骑士布满了山冈,为了答谢全体军民随太守出城围观打猎,词人心想:今天我要像孙权那样,亲自射杀一只猛虎。苏轼是震烁文坛的大文豪,这是人所共知的,而听说他率领州府的文官武将到郊外射猎,感到非常新奇,所以倾城出动,观者如潮。
词的下片抒写自己猎罢开怀畅饮,满腔爱国激情。虽然鬓角已有几许白发,但自己少年壮志犹在,丝毫不会妨碍为国家建功立业。还希望朝廷能把卫国守边的重任交给他呢!词的后三句直抒胸臆,表明了杀敌报国的题旨:我要把弓拉得如满月一样,射向那残暴贪婪的“天狼星”。当时西北边境辽和西夏不断犯边,对北宋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就在此词写作之前不久,辽主又向宋王朝提出割地数百里的无理要求。词中以天狼星比喻贪得无厌的侵略者,并且抒写了击败敌人的豪情壮志。
(二)忧国爱民身怀抱负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从屈原以来皆“哀民生之多艰”,不管自己境遇如何,总是常怀忧国爱民之心。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那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或许就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活于世的动力,也可以说是对于苦难特殊魅力的注解。虽然外放、贬谪的仕宦生活是痛苦而无奈的,但苏轼从不消极无为。不管他是手握实权的一方太守,还是被监管的戴罪之身,他都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竭尽所能的“济世”、“救世”,决不消极无为,平庸度日。
初入仕途时,苏轼便改革了“衙前”弊政。通判杭州,他治旱捕蝗,疏浚六井。抵达密州,他调查蝗情,指挥灭蝗战役。在河中府任所,他身披蓑衣、脚穿草鞋、住在城楼上,亲自指挥并参与抗洪抢险的战斗。“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外放为官的经历使苏轼能够接近老百姓,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到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所以作于这一时期的词作不再仅仅抒写个人感慨,或局限于应和之作、风月之辞,而是呈现出一种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描写民间疾苦、民俗风情的作品,这在以前的词作者中是非常少见的。
元丰元年(1078年)春大旱,时任徐州的苏轼曾到城东一石潭祷雨,后来旱象缓和。初夏,他又到石潭去谢雨,沿途所见已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作者眼中看到了“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及“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的祥和、静谧、丰收的农村景象(组诗《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同时,优美的田园风光、清新的自然景物,自然而然使苏轼在内心获得了某中解脱。心灵得到了慰藉,不觉在内心深处萌生了“何时收拾耦耕身”的念头。此时融于农村美好的田园生活中,苏轼感到“使君原是此中人”,希望在内心深处达到与自然的完全融合,从自然中求得片刻的归去。徐州的农村风光与乡村情趣,让苏轼在离开徐州至湖州赴任时,不忍离别,其词《江城子·别徐州》云:“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字里行间寄予了无限眷恋之情。
在苏轼所作的有关农村题材的词作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元丰四年(1081年)谪居黄州时所作的一组《浣溪沙》其五:
万倾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唐宋词鉴赏集》云:“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现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