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中外文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

题目(中文):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认定标准(英文):Discuss the judging standards of defendants’ qualifi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目录正文 (1)一、绪论 (1)二、我国现行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认定标准 (1)(一)必须是做出行政行为的主体 (2)(二)必须是有权主体 (2)(三)必须是能够承担责任的主体 (3)三、现行认定标准的局限性分析 (4)(一)行政主体理论自身的局限性 (4)(二)行政主体理论作为被告主体资格认定标准的局限性分析 (6)1.“行政主体”本质 (6)2.“行政主体”的本质为原告的诉讼增加了困难 (6)3.“行政主体”不利于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和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 (7)四、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标准的重建 (7)(一)学界观点 (7)(二)行政公权力行为标准的内涵 (8)1.行政公权力要素 (8)2.名义要素 (8)3.行为要素 (9)(三)采用行政公权力行为标准的原因分析 (9)五、结语 (11)参考文献 (1)摘要在我国,行政诉讼被告主体资格的确定是以行政主体理论作为标准的,虽然行政主体理论是从国外移植的,但发展到今天,在我国已经只有其名而无其实,已经展现出许多缺陷,在行政诉讼中,这一理论也给司法审判带来了许多的困难,行政诉讼制度难以按照立法者的本意得以有效运行,行政相对人也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所以,对于现行的行政行政主体理论标准,我们需要结合我国行政诉讼的实践经验,对其作出合理变更,确立以方便行政诉讼为主要目的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认定标准。

关键词:行政诉讼被告;行政主体;行为主体;责任主体AbstractIn our country, the confirm of defendants’ qualifi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is judged by administrative body theory. although the administrative body theory is transplanted from other country ,in today, it is already unworthy of the name. It have shown many weakness.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his theory also brow a lot of difficulties to judicial judgment .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an’t wor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idea of the lawmaker . the interest of 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 is difficult to get protected in time. So, we need to do some change towards the working administrative body theory standard and combine our country’s practical experience. Establish a new judging standard of defendants’ qualification in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that is intend to facilitate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Key words: Defendant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 Administrative Body ; Adaptive Agent ; Subject of Liability一、绪论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行政诉讼法》的实施,规范了我国行政诉讼的一系列行为,有效的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仅如此,它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行政法制化的进程,使得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被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范围,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人员渐渐的树立依法行政意识,这大大有利于“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它标志着我国依法行政进入到了保护公民权利和监督行政权力的新阶段,在宪政道路上跨出了重要一步。

行政诉讼法中外文参考文献

行政诉讼法中外文参考文献

行政诉讼法中外文参考书目1.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刘海年、李林、托马斯.弗莱纳主编:《人权与宪政:中国——瑞士宪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陈云生:《权利相对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韩德培主编:《人权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洪俊主编:《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6.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方世荣:《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王连昌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叶必丰:《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4.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对法学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的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一:[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王和雄:《论行政不作为之权利保护》,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3]周佑勇:《行政不作为判解》,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周佑勇《论行政不作为》,载于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从》第2卷1999年版.[5]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探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张树义:《行政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8]马怀德主编《:司法改革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9]姜明安主编:《行政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10]马怀德:《行政法制度建构与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2]翁岳生主编:《行政法学》(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1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适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4]黄竹胜:《行政法解释学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15]陈光中主编:《审判公正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陈光中主编:《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7]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修改问题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8]蔡小雪:《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19]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20]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89年版. 法学论文参考文献二:[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马生安:《行政行为研究—宪政下的行政行为基本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4]罗豪才主编:《中国司法审查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5]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陈新民:《公法学札记》,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7]陆伟明:《服务行政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9]袁裕来:《特别代理:民告官手记Ⅷ》,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年版.[10]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1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14]梁津明、郭春明、郭庆珠、魏建新:《行政不作为之行政法律责任探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15]王振宇:《行政诉讼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16]江必新:《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之发展》,金城出版社2001年版.[17]田凯:《行政公诉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18]蔡小雪、甘文:《行政诉讼实务指引》,人民法院出版社2014年版.[19]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0]胡建淼主编:《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_论文格式_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_论文格式_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2】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3】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南博方.日本行政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5】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9【6】罗豪才.行政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0【7】杨惠基.行政执法概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8】姜明安.行政执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9】何士青.以人为本与法治政府建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10】张金鉴.行政学典范.中国台湾: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86 【11】林尚立.国内政府间的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 【13】姜明安,皮纯协.行政法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14】张庆福.行政执法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15】汤唯、孙季萍.法律监督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l 【16】王姝.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构建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6—9【17】刘春禾.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4【18】王毅.城管行政执法体制的现存问题与改革构想.城建监察,2019,4【19】胡建淼.行政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43【20】楼向辉.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研究——以义乌为个【21】钟骁渝.行政综合执法需要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4—3【22】熊文钊.新时期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全书.北京:新华出版社,2019【23】党秀云.公共行政学.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125【24】关保英.执法与处罚的行政权重构.北京:法律出版杜,2019,(6)【25】杨建顺.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城管执法的作用.法学家,2019,(2)【26】徐缝敏.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研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2019【27】杨海坤,陈迎.我国行政执法理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上海市政府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20【28】杨海坤.我国行政执法的现状、困难与对策,政治与法律,1996,(1)【29】何海波啼0度变革中的行政执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254.270【30】沈荣华.现代法治政府论.华夏出版社,2019:25l【31】段红柳.论法治政府中的行政执法责任制.探求,2019,(4)【32】叶明.我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9:13—14【33】秦甫.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52.58【34】宋超.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模式的新架构.城市问题,2019(8):69【35】薛聚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问题浅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32—36【36】金伟蜂.中国行政强制法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年【37】胡建森.行政强制法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9(1):186,【38】季明,李舒,陈冀.城管行政执法,晾望新闻周刊,2019(8):12【39】Werna E.The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Management Problems and Premises ofan ElusiVe Concept.Cities.1995,(12):353-359。

论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审查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刘云务案为例

论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审查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刘云务案为例

论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审查标准——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刘云务案为例摘要行政诉讼中滥用职权司法审查标准不一,不仅是法律条文存在模糊性,而且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不同所导致。

本文通过分析最高人民法院的公报案例,梳理相关案件裁判要点从中获得司法实践中所认定的情形并发现滥用职权准在判决中的适用存在的现状及其问题,通过介绍学理上关于“滥用职权”的相关学说,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出对“滥用职权”审查标准的完善。

关键词滥用职权司法审查明显不当一、案情简介及案件的裁判要点(一)案情内容2006年12月12日,刘云务雇用任治荣驾驶该车辆行驶至太原市和平路西峪乡路口时,晋源交警大队的执勤民警以该车未经年审为由将该车扣留并于当日存入存车场。

2006年12月14日,刘云务携带该车审验日期为2006年12月13日的行驶证去处理该起违法行为。

晋源交警大队执勤民警在核实过程中发现该车的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看不到,遂以该车涉嫌套牌及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无法查对为由对该车继续扣留,并口头告知刘云务提供其他合法手续。

刘云务多次提供材料,但晋源交警大队以其不能提供车辆合法来历证明为由扣留该车。

刘云务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撤晋源交警一大队的扣留行为并返还该车。

(二)裁判要点和裁判理由晋源交警一大队扣留车辆后,应当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作出相应的处理。

但在该案中晋源交警一大队不返还机动车,又调查核实车辆来历证明,也不要求刘云务提供相应担保并解除扣留措施,而是多次重复要求刘云务提供客观上已无法提供的合法来历证明,其滥用了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本案中法院认定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兼顾相对人现实情况,对相对人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时,应当遵循比例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扣留等行政强制措施,应以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便于查清事实等为限,不得长期扣留不作为。

因而,该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

二、滥用职权标准的司法适用本判例之前,各级人民法院以“滥用职权”认定行政行为违法的并不多见,在具体适用行政诉讼法上的滥用职权标准时,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适用,“公报”公布的案例呈现分离型和结合型两种不同的裁判逻辑。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外文有哪些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外文有哪些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外文有哪些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法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论文参考文献外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一)[1]范愉.司法制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3.[2]付子堂.法律功能论W].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52.[3]罗斯.社会控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3.[4]王利明.法治的社会需要司法公正[M].北京:法制出版社,2005.[5]程竹汝.司法改革与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6]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和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7]董必武.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北京:法院出版社,1982.[8]罗.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54.[10]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2.[11]孙万胜.司法权的法理之维[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34.[12]苏力.送法下乡一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200.[13]范偷.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47-555.[14]田有成.乡土社会的民间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15]顾培东.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纠纷解决之道[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1.法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二)1.沈跃东:《乡镇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职权的法规范分》,《法治研究》2012年第3期。

2.徐亚文:《口述历史与法律》,《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陈瑞华:《从经验到理论的法学方法》,《法学研究》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一、中文著作1.陈光中、江伟主编:《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陈伯礼:《授权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胡代光、厉以宁、袁东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季卫东:《宪政新论——全球化时代的法与社会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9.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0.李力:《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刘瑞复:《经济法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刘敏:《裁判请求权研究——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二、中文论文1.蔡乐渭:《行政诉讼中的成熟性原则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陈尧:《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读书》2006年第8期。

3.陈承堂:《宏观调控的合法性研究——以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为视角》,《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4.陈云良、《国家调节权:第四种权力形态》,《现代法学》2007年第6期。

5.丰霖:《诉权理论的发展路向》,《中外法学》2008年第5期。

6.高家伟:《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7.黄学贤:《行政法中信赖保护原则》,《法学》2002年第5期。

8.韩大元、王贵松:《中国宪法文本中“法律”的涵义》,《法学》2005年第2期。

9.黄莹、王厚伟:《生存权优于债权——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

10.李铁映:《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问题》,《求是》1997年第11期。

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若干问题探讨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

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若干问题探讨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

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若干问题探讨_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解释公路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由于其带有“公共性”而民间很少涉及。

“十一五”期间仍是我国公路快速发展、加大投资力度的时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km,5年新增38万公路;高速公路达到6.5万km,新增2.4万km。

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数万亿元的巨额投资,因此,公路建设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资金主要采用以国内银行贷款和地方自筹资金为主,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为辅的资金结构方式。

由于公路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等特点,筹集大量资金仅依赖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是难以解决的,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投资大、效益相对差,融资难度就更大。

因此应积极、有效地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方式,鼓励社会大量的民营资本投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的项目建设,或是将已建成的项目再融资,通过转让部分经营权进行资金重组。

这样一来,可将政府的投入资金置换出来,集中用于效益相对较差、融资较困难的项目的建设,使国家的公路建设总体目标得以实现。

因此,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的可行性基础设施产业总体上具有消费上的准公共物品性、经营上的自然垄断性和投资上的资金集合性等三个内在特性。

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基础设施产业必须由国家和国有资产承担的理论但是,对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未必完全由国家来承担,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

1.1民营资本投资公路建设并不违背基础设施的内在特性首先,基础设施虽具有准公共物品和经营自然垄断特性,但按照基础设施的性质和建设的自身特点划分,公路建设属于公共性和垄断性相对一般的生产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在价格合理、经营规范的条件下,可以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

因此,公路建设并不排斥民营,它可以通过市场交换使民营资本获得价值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诉讼法中外文参考书目1.何华辉:《比较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李步云主编:《宪法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刘海年、李林、托马斯.弗莱纳主编:《人权与宪政:中国——瑞士宪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4.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周旺生:《立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陈云生:《权利相对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夏勇主编:《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9.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韩德培主编:《人权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柴发邦主编:《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3.顾培东著:《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赵震江主编:《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洪俊主编:《中国审判理论研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16.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方世荣:《论具体行政行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王连昌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2.叶必丰:《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4.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5.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6.姚锐敏:《依法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7.杨解君:《行政违法论纲》,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8.关保英:《行政法模式转换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9.叶必丰:《行政法的人文精神》,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0.余凌云:《行政契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郭润生、宋功德:《论行政指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张正钊、韩大元主编:《中外许可证制度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3.张树义:《行政合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4.叶必丰等:行政行为判解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

35.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6.罗豪才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姜明安著:《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8.应松年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林莉红著:《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40.姜明安著:《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3.罗豪才主编:《行政审判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4.江必新著:《行政诉讼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5.甘文:《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之评论——理由、观点与问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6.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释义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善春:《行政诉讼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8.杨解君、温晋锋著:《行政救济法——基本内容与评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刘恒:《行政救济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0.林莉红:《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

5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2.应松年主编:《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

53.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出版。

54.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5.王名扬主编:《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

56.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59.张树义主编:《行政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赵宝云著:《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994年版。

61.龚祥瑞著《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85年版。

62.莫纪宏著:《宪法审判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胡建淼著《十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4.张正钊:《外国行政法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第56页。

65.林准等主编:《外国国家赔偿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66.沈达民编著:《比较民事诉讼法学》(上)、(下),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67.应松年、胡建淼主编:《中外行政诉讼案例选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8.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69.姜明安主编:《行政案例精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0.于安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樊崇义主编:《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2.薛刚凌著:《行政诉权研究》,文华出版社1999年版。

73.杨伟东著:《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行政审判权纵向范围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江伟主编:《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5.张晋红著:《民事之诉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6.李龙著:《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7.叶必丰:《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8.章志远:《行政行为效力论》,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

79.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原理》,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0.王磊:《宪法的司法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王磊:《选择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3.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4.王名扬:《比较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薛刚凌主编:《外国及港澳台行政诉讼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徐昕主编:《纠纷解决与社会冲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7.唐力著:《民事诉讼构造论——以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8.姚建宗:《法理学——一般法律科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张卫平著:《民事诉讼:关键词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0.周汉华主编:《行政复议司法化——理论、实践与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叶必丰著:《行政法的人文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王贵松主编:《行政与民事争议交织的难题》,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3.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4.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廖永安:《民事诉讼理论探索与程序整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96.崔卓兰、战涛、卢护峰编著:《行政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98.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江必新主编:《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00.孔祥俊:《行政行为可诉性、原告资格与司法审查》,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101.钱福臣:《美国宪政生成的深层背景》,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02.徐昕:《论私力救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4.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沈开举主编:《行政补偿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6.叶皓:《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杨海坤、章志远著:《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徐亚文:《程序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9.喻中:《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顾培东:《社会冲突与诉讼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1.邵明:《民事诉讼法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2.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113.宋英辉、李忠诚主编:《刑事程序法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毛立华著:《论证据与事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5.汪汉斌著:《行政判决既判力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16.杨海坤、章志远主编:《行政判例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117.杨伟东著:《权力结构中的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8.赵清林著:《行政诉讼类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119.江利红著:《日本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20.江利红著:《日本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21.胡建淼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122.张载宇:《行政法要论》,(台)汉林出版社1977年版。

123.林纪东:《行政法》,(台)三民书局1985年版。

124.张家洋:《行政法》,(台)三民书局1986年版。

125.陈新民:《行政法学总论》,(台)三民书局1995年总经销。

126.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7.翁岳生编:《行政法》(上)(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28.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下),(台)三民书局1992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