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阅读材料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讨阅读材料
材料一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呈现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的工业化重心正在向东半球加快转移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三次产业比重变动的总趋势继续表现为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排序转变,最近十多年来表现得更为明显。

分析世界产业结构,按增加值的比重,按世界平均水平看,发达国家、欧盟、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及低收入国家几乎都是“三二一”特征,但中国是“二三一”,就是说中国的整体工业化在这个加速阶段没有完成向“三二一”排序的转变;美国是1%的农业人口,99%的城市化率,在服务业就业的大大高于世界的任何国家,而中国的就业结构排序是“一三二”。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都远远没有完成。

伴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转变,全球的工业化重心正在向东半球加快转移,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工业比重下降,转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半球的发展中国家。

根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的统计,1970年以来30多年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占全球的份额下降了20多个点,而这20多个点相应的就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上升了20多个点,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其中占了大部分。

(二)先进制造业推动了工业结构升级加快
发达国家的工业比重下降,特别是重工业转移了,但这并不是说不搞制造业了,恰恰相反,是先进制造业在里面起的领头作用更高。

研究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要看最核心的东西,就是制造业技术创新——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主要的一个温床和发源地。

因此,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基础,没有这个光靠第三产业也是不行的。

虽然低收入国家的“三二一”排序看起来比我们好,但是事实上没有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中国。

我们变成世界工厂,也是现在我们国家的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决定的。

中国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也不能同样要求。

发达国家的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后,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当中的高技术产业成长非常迅速,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

目前,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中高技术产业的比重都在60%以上。

此外,其工业产品的市场渗透率也日益增强。

发达国家之所以在全世界占领技术竞争优势、国际竞争优势,是因为高附加值都在那里。

虽然说中国的出口量大,但是层次是很低的,附加值也很低。

(三)服务业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方向加快发展
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1、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长最快,就业增加最多。

1987至1997年,在经合组织(OECD)国家,这四个服务行业在整个GDP 当中的比重从15.4%上升到17.6%,增长是最快的。

此外,传统服务业如教育、卫生、社会服务业增长位于第二,这是相对传统的。

还有一些更为传统的批发、零售、餐饮、旅游,这些比重在小幅度下降,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在升级。

2、服务业对技术创新和扩散的推动作用日益重要。

2001年“纳斯达克指数泡沫”破灭前,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投资高涨,推动制造业发展加快和生产率提高,但是泡沫破灭以后,这种态势发生了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态势,服务业成为生产率提高的“领头羊”了,而且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本身的研发费用占全部研发费用的比重在90年代也是普遍上升的。

3、服务贸易迅速成长。

在世界贸易当中,服务贸易
发展迅速,其增长速度在90年代开始快于商品贸易,这不仅是90年代世界贸易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显著标志。

(四)世界产业结构出现“软化”趋势
“软化”一词源于计算机软件,1981年日本教授田地龙一郎正式将“软化”一词用于经济领域。

产业结构软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和国际化。

1.产业结构服务化。

产业结构服务化不仅表现为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的不断扩大,同时还表现为第一、二产业内部对服务需求量的不断扩大。

2.产业结构高技术化。

产业结构高技术化是指用高科技武装传统产业的过程。

这里讲的传统产业,不仅仅是指传统工业,而且是指整个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业)。

产业的高技术化的发展最先突出地表现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上。

科技进步导致的劳动工具、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传统的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使整个工业日益呈现高技术化。

同样,其他产业高技术化的发展也在日益加强。

3.产业结构融合化。

产业结构融合化又称“产业结构重叠化”或者“产业边界模糊化”,是指在知识分解和融合的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产业边界具有了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

4.产业结构国际化。

产业结构国际化,又称产业结构“无疆界”化,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冲破国家疆界限制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的过程。

(改编自卢中原的《世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和我国战略抉择》)
材料二经济危机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危机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就是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

每一次危机都会强制性、破坏性的矫正严重失衡的状况,每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会带来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分工格局的变化。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经济结构影响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迫使东亚调整经济结构。

不过,更深层的结构变化早在90年代初即已开始,它不仅左右着地区经济格局的走向,而且也逐步对地区政治经济关系产生相应的影响。

东亚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外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从60年代到90年代初,整个东亚地区的制造业迅速崛起,其产值已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

以此为基础,东亚逐步扩大了区内贸易,到90年代中期区内贸易已达到东亚外贸总额的一半,使东亚成为堪与西欧、北美相比的区域经济集群。

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东亚依赖产业转移形成了一种被称为“东亚模式”的增长机制,其重要特征之一是东亚形成了一条特殊的产业转移链,“亚洲四小”(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省)作为中间环节,接受工业发达国家转移来的产业,同时将自己失去竞争力的产业转移到东盟和中国大陆。

在这里,“亚洲四小”起着东亚制造业中转站的作用。

不过,到90年代东亚局部也出现了制造业相对下降的现象,除了日本制造业在经济中的
比重逐步下降外,工业发展程度较高的“亚洲四小”的制造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扩散,使其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开始下降,服务业同时相对上升。

与之相应,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的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世界中低档制成品的重要生产基地。

“亚洲四小”制造业地位的下降使其在东亚产业结构中的作用发生重要变化,它们将不再是东亚制造业的中转站,其经济结构向区域服务中心型转变,对外经济关系呈明显的次区域化趋势。

90年代中期,香港完成这一转变,它的制造业只占GDP的6%,已成为地区性的贸易、金融、信息等服务业中心。

新加坡和台湾也都要向区域营运中心、服务中心发展,韩国因周边政治环境影响,产业转移相对困难,但也提出了经济的“世界化”。

东亚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次区域化
“亚洲四小”从东亚制造业的中转站变为区域性的服务中心,这种角色的转换使其游离出东亚特有的产业转移链,造成产业转移链的断裂。

90年代中期,当“亚洲四小”已开始游离出产业转移链时,东盟部分国家急需引入产业实现其产业升级,因得不到来自“四小”的足够的转移产业,导致大量投资失去产业方向,纷纷进入房地产业,搅起经济泡沫,继而引发金融危机,危机迫使东亚开始全面的经济调整。

另一方面,“亚洲四小”经济的次区域化使其逐步调整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东亚经济结构次区域化的倾向明显增强。

90年代初,东盟决定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了次区域经济集团,新加坡是实际上的金融贸易中心。

90年代中期,台湾省通过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投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其经济越来越融入中港贸易圈;与此同时,日本与韩国仍然保持着互为区内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

这样,东亚就形成了三个具有明显地理区位特征的次区域经济圈。

东亚制造能力的迅速上升与“四小”在区域经济中的重新定位,使东亚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加深,与之相应,东亚区内贸易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到90年代中期的已达50%。

这样,不仅使东亚成为贸易流量上堪与美欧相比的区域贸易集群,而且也使区内贸易成为影响区域关系的重要因素,有时可能是首要因素。

东盟在80年代后期高速增长,超过了转型中的“亚洲四小”的增长速度;同时宣布1993年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向世人展示其巨大的市场前景。

1994年,在中国人民币汇率贬值并轨的背景下,以时值美元计算的东盟GDP已相当于中国的水平;同年东盟的商品进口额也基本达到日本的水平。

这样,东盟作为东亚唯一的经济集团,在增长速度、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等方面在东亚都可说是出类拔萃的。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东盟倡议召开了东盟地区论坛、东亚欧盟会议等会议,将世界主要大国召至东盟探讨区域事务,甚至一度出现了“小国领导大国”之说。

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经济恢复加速了上述转换。

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因是国际电子产品市场需求不足导致的东盟出口下降;金融危机的治理与经济的恢复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的恢复,以及政府采取刺激内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这样,在外需和内需同时扩大的巨大拉力引导下,东亚业已具备的制造能力迅速发挥出来,带动整个经济恢复到了较高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东盟自顾不暇,对外经济政治影响力大减,而中国却以市场的统一和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成为东亚最受重视的新兴市场。

东亚的发展趋势
东亚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产品的全球化能力较强,特别是在一些中低档制成品的出口能力上,目前已极具竞争力,不仅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在同时也逐步占领了东亚地区内的制成品市场。

从中长期看,制造业在后工业化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应当逐步相对下降,如果做不到这点,意味着经济中没有新的更有活力的产业出现,整个经济可能将陷入停滞状态。

日本目前正陷入这一窘境,尽管它的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很强,可以大量出口,有持续不断的贸易顺差,但它的经济仍然在近10年中持续地低增长或负增长,至今难以复苏。

日本结构调整的根本困难在于它的服务业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很高。

东亚其他一些国家或地区也已或将要遇到这一问题,“亚洲四小”向小区域服务中心型经济转变正是它们的重要对策。

2007年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经济结构缺陷
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我国经济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过于依赖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结构中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失衡问题进一步凸显。

1、需求结构不合理。

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

1990年,全国进出口总额1154.4亿美元,2008年快速增加到25616.3亿美元,是1990年的22.19倍。

净出口占GDP的比重由1990年的2.6%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9%以上。

二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

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要素投入主要依靠资金、土地和劳动力,使得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度大为增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使得投资快速增加。

在投资率不断攀升的同时,消费率却不断下降。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79年的87.3%下降到2008年的44%。

2、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是工业结构偏重。

我国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工业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

产品结构层次较低,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

工业技术素质不高,产品开发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结构趋同、产品趋同,低层次的竞争依然存在。

二是服务业比重偏低。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00年以来一直在40%左右,比重偏低且徘徊不前,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水平。

3、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

(部分摘自周小兵《亚洲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经济结构影响》)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
1、改造提升制造业。

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

要推
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2、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要推动重点领域跨越发展、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在2010年10月,国务院就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3、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要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4、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基本建成国家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要完善区际交通网络、建设城际快速网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5、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6、要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

要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材料四潍坊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潍坊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市的路子,大力实施“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三个一批”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推动潍坊工业经济走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2010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3090.9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5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720.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1亿元,增长16.0%。

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7.7和5.2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4250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5172美元),比上年增长12.1%。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9:55.66:33.65。

工业情况: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83.28亿元,增长31.2%;实现利润总额477.84亿元,增长45.8%,实现利税总额725.38亿元,增长41.9%,实交税金243.67亿元,增长34.9%;
工业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58家,比上年增加434家;完成增加值1958.27亿元,增长15.4%。

全年产品销售率为98.56%,同比提高0.17个百分点。

全市统计范围内的254种主要产品产量,有18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或持平,风力发电量、液体
乳、化学试剂、电力电缆、改装汽车、发动机等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0%以上。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达143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7.57亿元、利润总额188.02亿元、利税总额254.66亿元,分别增长38.3%、57.7%、5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1个、11.9个、11.9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535.62亿元,增长2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产业增长潜力大,全市电子信息企业151家,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9.5亿元,增长65.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9%,实现利润总额129.3亿元,增长88.4%,利税总额156.5亿元,增长84.7%,分别高于全市42.6个和42.8个百分点。

高耗能行业增速回落,全市耗能总量排在前七位的重点耗能行业发展势头有所减缓,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有近百种产品居全省第一,其中轻卡、原盐、溴素、粘胶短丝、机制纸、内燃机、驻极体传声器、农业机械装备等居全国第一,CPE、纯碱、硝(亚)钠、色素、氯化聚乙烯等居世界首位.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1.0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其中规模以上(50万元以上)投资完成2304.2亿元,增长22.7%。

规模以上投资施工项目4110个,其中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3567个。

在规模以上投资中,一产投资完成99.6亿元,增长54.3%;二产投资完成957.81亿元,增长19.1%;三产投资完成1246.8亿元,增长25.2%。

城镇投资完成1751.96亿元,增长24.8%;农村投资完成551.51亿元,增长21.2%。

“六大投入”亮点显现。

“六大投入”中,先进制造业完成投资667.83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8.99%,增长112.1%,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580.4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5.2%,增长24.5%;现代农业完成投资71.44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3.1%,增长64.1%;文化产业完成投资227.0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9.9%,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节能环保投资378.4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16.4%,增长116.6%;公共服务完成投资677.77亿元,占规模以上比重29.4%,增长30.1%。

潍坊工业经济形成了机械装备、纺织服装、海洋化工、食品加工、造纸包装五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目前,潍坊市已经形成了以海化集团、亚星集团等企业领衔的海洋化工产品基地;以晨鸣集团、恒联集团等企业领衔的纸制品生产基地;以诸城外贸、昌乐乐港等企业领衔的禽肉制品出口基地;以潍柴动力、福田雷沃重工等企业领衔的内燃机、农业装备基地;以孚日家纺、新郎等企业领衔的纺织服装基地。

园区经济逐步壮大。

随着在潍坊市设立山东电声器件产业园、山东光电子产业园、山东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软件与信息服务、航空产品配套园区、生物医药等七个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潍坊已经成为山东省拥有省级信息产业园区最多的地市。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

山东省第二个跻身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国家高新区。

拥有山东省光电子产业园、山东省电声器件产业园、山东省软件产业园、山东省信息服务业基地、山东省信息服务业重点聚集区、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园、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企业孵化器。

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同属于黄河三角洲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

先后成为“山东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山东省科学发展园区”、“全国科技兴海示范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潍坊凤凰山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开发区。

拥有山东(坊子)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和航空产品配套园区两个省级产业园区。

潍坊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园区。

具有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四大功能,可开展保税加工出口、国外采购保税仓储、国内采购出口集运、国际分拨配送、中转及转口贸易、出口复进口"一日游"以及研发、检测、维修等业务。

潍坊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

目前已有日本、韩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群体,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潍坊市最具发展潜力的对外开放区域。

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发展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山东省省级可持续发展试点区。

潍坊市还拥有两个台湾工业园:山东省(潍坊)台湾工业园和山东省(昌乐)台湾工业园。

以及即将在潍坊滨海新区启动建设的中国和马来西亚国际合作示范园区。

另外,各县市区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产业聚集区、聚集带、产业基地,比如临朐的铝型材、不锈钢产业基地、昌邑围子的铸造基地、寿光的蔬菜加工基地、昌乐的编织带、乐器基地、高密的纺织、安丘的玻璃钢、寿光防水材料、诸城的汽车配件、肉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聚集地,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协同效应、带动效应越来越明显。

摘自2010潍坊市统计公报及新闻资料)
研讨问题:
1、世界产业出现转移和结构调整升级的原因?
2、潍坊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下一步调整的方向在哪?
3、十二五建设期间,潍坊如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
4、你认为潍坊可选择的主导产业有哪些?有发展前景的战略新兴产业有那些?说说理由。

提示与要求
1、按小组选择问题,一组选第一题,二组第二题,三组第三题,四组第四题,各推选一人
发言。

2、所给材料仅是现象、事实描述,功课在材料外,须另外查阅资料或按照自己的理解和
实践经历做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