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朝花夕拾》写于1926年间,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记录了他从少年至青年时期的一些重要生活片段,反映了其早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演变过程。

《朝花夕拾》的重点不在山川景物的描绘,而在于社会人情世态的刻画,给人们留下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浓淡相宜的风俗画、世态画,其中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社会生活、中国国民精神的解剖。在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绘中透露出旧教育制度对少年心灵的禁锢和少年活泼心灵的表现;在对南京水师学堂生活的描绘中反映出新旧文化的交替;在对仙台生活的描绘中表现出弱国子民在国外感受到的耻辱。《朝花夕拾》给中国的散文创作注入了更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此外,散文中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朝花夕拾》的另一特点是将大量的议论融于记叙之中。这些议论有的用于讽刺,有的用于针砭时事,有的用于评述生活和人物,但总的目的都在于赋予所记叙的生活现象和人物以新的视点,从而起到由平凡中见哲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如《二十四孝图》中,大量议论的插入,才使得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陈腐思想的荒谬性揭露了出来,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