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下表为某一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表,它的共同之处表明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可知环保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C正确。A项不符合设问“共同之处”,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手工业的发展情况,B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两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对比,D项无法体现,排除。
A.大国霸权主义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经济全球化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符合材料“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意思;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这符合材料“娘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将她赶出了家门”的意思;故B项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长期推行大国霸权主义,虽然遭到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但霸权主义一直存在,排除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普遍现象,虽然在不同时期国家干预的力度有所不同,但迄今为止仍在使用,与材料不符,排除C。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且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加强,与材料不符,排除D。
4.有学者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斯大林的创举,应长期坚持
B.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
C.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有一定的合理性
D.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进程
7.【答案】8.20世纪初,孙中山在《排外与国际法》一文中指出:“各国交际,未尝不视国力之强弱以为进退,而相与结不对等之约。”这主要表明,孙中山
A.具备一定国家主权意识
B.承认中外条约即国际法
C.认清了列强的侵略本质
D.主张废除不平等的条约
【答案】A
【解析】
孙中山的意思是说,我国因为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所以签了一些不平等不平等条约,这使我国的国家主权遭到了破坏,故选A;题干没有说到是否承认中外不平等条约,故排除B;列强的侵略本质是要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满足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孙中山并没有看到,故排除C;1924年孙中山才认识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20世纪初还没有认识到,故排除D。
C.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
D.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未来的战争……不同文明”等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国家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不同文明的冲突,故选B。材料不是强调战争不可避免,故排除A项。不同民族国家的战争基本上解决非亨廷顿教授观点,排除C项。“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非同质文明程度远远高于异质文明,排除D项。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历史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娘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最有可能指的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计划经济体制推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
【答案】C
【解析】
材料“五年计划……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有效地推动苏联实现工业化,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计划经济体制应长期坚持,故A错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故D错误。故选C。
2.【答案】3.亨廷顿教授认为,同质文明、亲缘文明易于相互沟通和理解,而不同文明之间容易误解、误读;未来的战争将不再在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进行,而会在不同文明之间尤其是在不同文明的断层线上展开,将来西方文明所面对的敌人就是儒教与伊斯兰教的联盟。材料意在表明
A.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B.文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影响上升
B.社会环境影响史家的历史解释
C.“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9.【答案】10.(加试题)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多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A.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官府对杭州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
D.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
【答案】A
【解析】从杭曲大调本身以及所描述的商业活动的丰富多彩来看,反映出明清时期杭州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材料能体现杭州城有区域功能划分,但不能体现是官府采取的措施导致,排除C项;D项“开始”说法错误,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