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生今世的证据》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生今世的证据》选自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二板块“乡关何处”,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文章中,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有些克制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了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因而,这篇文章对学生关于故乡之思这种情感的引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说学情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散文,更是一篇怀念故乡的作品。因此,对高一的学生来讲,了解学习散文要比诗歌容易,但是学习散文比起学习其他文体的作品,则多了一份深沉的哲理。教师在本文的教学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重点词句和创设情境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走入文本,并对文本加以评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对家乡的情感。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后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与人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研读文本,从而锻炼并提高他们艺术鉴赏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的三维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反复研读,与文本对话,了解文中对场景细致描写的方法,及对物与场景的个人化的表现手法,深刻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反复阅读,加强文本与自己的对话体验,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从而进一步了解家是人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思维的训练,与文本直接对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对家的情感。教学重点为:通过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物与场景的个性化表达,体验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为:体悟重点句子的的深刻含义,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这种对故乡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朗读体悟法。学习本文,采用评点交流、朗读、讨论的学习方法。评点交流的方法是编者推荐的学习这个专题课文的一种方法,课文的编排也为这种方法作了准备。这种方法其实我们平时都会用,只是在教学中首次被明确提出来。让学生对文本做评注,无疑可以促进他们走进文本,也是促进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笔头表达能力。在学习本课时,共有两次让学生评点,一次在课前,当作是预习的作业,一次是在课堂上。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评点交流设计为教学的重点环节,在课堂上留足了时间给学生细细品读,让学生对课前作的评点进行补充。评点完了,还要有一个交流的平台,考虑到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起来发言,所以采取四人小组交流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是想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当然四个人交流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四人个人的合作,把评点的内容补充得更完善。之后就是学生代表的发言了,教师要做的是尽量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对话,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

朗读的设计放在评点之后,理解了语句后再去朗读更能读出感觉来。在设计朗读这道环节时,对朗读的内容作了要求,就是让学生选取自己作过评点的段落来读,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也读出来。通过讨论法,来理解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物与场景的个性化表达,并从中体验作者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上课前,布置学生先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朗读课文;思考今生今世的证据的含义,文中提到了哪些证据,作好圈点勾画。根据前一课的学习方法写好评点。

环节一、导语:

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写日记的习惯,老师也一样,而且还会偶尔将以前写的东西翻出来看看,回顾一下自己碰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的确,人有的时候很怀旧,究其原因,大概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事、物、人常常会成为人怀念的对象,其实,很大程度上,人们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

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而对于作家刘亮程来说,故乡则是他今生今世的证据。(书写板书)(导语这样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自然而又贴近文本。)

环节二、整体感知课文

在授课之前,老师先批阅学生的预习。因为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了解了学生对课文的

熟悉程度,所以,整体感知课文时,我先抛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快速浏览文本,用笔,画出三个问题所对应的内容。这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纲,画出了这三个问题,学生对整个文本的感觉就有了。

三个问题:1、是什么需要证据来证明?(曾经的生活一个人内心的生存) 2、文中提到了那些证据?(树土墙草……) 3、为什么需要证据?(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曾经生活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而从客观的情形来看,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

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是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那故乡对作者刘亮程又意味着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从他的个人经历谈起。

知人论事(多媒体展示)刘亮程,1962年生,新疆沙湾县人。在一个靠近沙漠的村子里长大。种过地,当过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几乎所有文字都在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生叶展枝。他在不慌不忙中努力接近一种自然生存。自2000年起,刘亮程的散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天涯》《大家》《北京文学》《散文选刊》《南方周末》等报刊对其作品都作了隆重介绍,作者本人亦一鸣惊人,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名人眼中的刘亮程

1、刘亮程是中国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位散文家……他的作品,阳光充沛,令人想起高更笔下的塔西提岛,

但是又没有那种原始的浪漫情调,在那里夹杂地生长着的,是一种困苦,一种危机,一种天命中的无助、快乐和幸福。——林贤治

2、在这片垃圾遍地、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谈到农民刘亮程的这组散文,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

和安慰。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获得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李锐

3、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

但洗净铅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得好像要脱手。——李陀

4、身边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散文中透出的那种从容优雅的自信,是多少现代人已经久违了、陌生了、熬长了黑夜搔短了白头也找不回的才华。这当然是一种哲学,是发现的哲学,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生命体大彻大悟顶天立地的哲学。——蒋子丹(设置这个环节,主要目的一是让同学们了解刘亮程的成长经历,从中获得一些感悟,2、这些学者、作家对刘亮程的高度评价外,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每个人心中故乡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也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另外一点就是写作中“身边的小事皆可入文,村中动静皆可成诗。”

环节三、深入文本给文章分层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1、第1小节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

慢之举。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它没有用处了”。

2、第2-8节可以看作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故

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